中外文艺沙龙精鉴的辞典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06: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歌德的“逃跑”恋爱法

人称“多情种子”的德国大作家歌德(1749-1832)一生经历了十几次恋爱,他所深谙的恋爱方法诚如拿破仑所说:“最巧妙的恋爱方法,是从女人身边逃跑。”每当恋爱陷入困境时,歌德大都采用了这种“逃跑”的方法。

歌德从女人那里的第一次逃跑,是他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的时候。18岁的歌德发狂地爱上了比他大三岁的小饭馆老板的女儿凯特卿,姑娘征服他的心的不是漂亮,也不是智慧,而是温柔。在莱比锡的最后一个冬天,他与整整追求了两年的姑娘同居了。他既幸福又妒忌,不久便和恋人吵了一架,要她去另寻合适的对象。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表白说:“我不能也不愿抛弃这个姑娘,永远不会。然而我还是要走??我不给她留下任何希望。”当姑娘真的爱上别人时,他陷入了绝望中,病倒了。他第一次避开心爱的女人,离开莱比锡回到沉闷的家里。这次逃跑,无意识地使他获得了创作所需要的自由。从此,这种逃跑他反复了许多次。

两年后,21岁的歌德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读书时,经历了第二次逃跑。他骑马去城郊散步,被一个农家装束的姑娘所吸引。她是乡村牧师的女儿弗里德里卡,像田园一样清新、明朗。歌德把自己的诗送给她,他在郊外住了很久,田园诗式的生活逐渐使他腻味,他又从恋人身边逃跑了。由于急不可耐,他骑马离去时,浑身都在颤抖。他感到“自己的灵魂显得那么龌龊”,他没有告诉她不再回来,只是在信中向她告别。痴情的弗里德里卡终身未嫁,在农村度过了孤寂的一生。歌德与弗里德里卡相爱时写的诗感情真挚,风格清新,开创了德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他成了德国抒情诗的奠基人。歌德后来与秘书爱克曼谈到这时期的诗歌创作时说:“我写诗向来不弄虚作假。凡是我没经历过的东西,没有迫使我非写诗不可的东西,我从来就不用写诗来表达它。我也只在恋爱时才写情诗。”歌德以他伤害姑娘的逃跑恋爱法换来了独步文坛的诗篇。

给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第三次逃

1

跑恋爱产生的杰作。1772年,歌德当了律师,在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少女绿蒂。绿蒂是歌德的朋友克斯特奈尔的未婚妻。16岁的绿蒂因母亲去世,挑起了照料十个弟妹的家庭重担。她的聪明贤惠为歌德所倾慕,他情不自禁地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绿蒂保持住了自己的心理平衡,把情况告诉了未婚夫。歌德听到这消息,知道无望,连“再见”都没说一声就逃走了。相思之苦使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恰在这时传来他的另一个朋友耶路撒冷因苦恋一个有夫之妇而自杀的消息,歌德为之震动,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他去拜访一个女作家,这位作家之女,17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娜点燃了他的爱情,然而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5岁的鳏夫。老夫忌恨歌德,夫妻俩经常吵架,歌德只好断绝了和马克西米利安娜的交往。他结合自己经历的这些人和事,在一个月内写出了著名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维特因失恋而自杀了,歌德本人却得到了拯救。

年轻的歌德一次又一次地从女人身边逃跑,他第四次的逃避对象是富商之女丽莉。歌德迷上了她的夺人心魄的典雅,他们订婚了。然而歌德很快对丽莉所生活的上流社会厌倦了,他借故逃避,出游瑞士。歌德把自己比作挣脱锁链的熊,急急溜走的猫。第五次他所逃避的女人是宫廷贵族封·施太因夫人。歌德在魏玛从政时,与施太因夫人共同生活了7年,他感到厌倦。这一次他不光是从女人那里,而且也是从压迫他的生活环境那里逃走,只有他的仆人知道他的去向,他去了罗马。

歌德把每次恋爱都写进作品中,热情讴歌真挚的爱情。多次逃跑对女子的负心也使他感到愧疚和痛苦。他在第二次逃跑后谈道:“我破题儿第一次要负疚了。我创伤了那最美好的心,直刺到它的最深处,这样子,一种享受惯了的欢畅的爱情失去了之后,阴郁的懊悔的日子是极痛苦的、极难堪的。”他把这种罪疚体验也写进了作品中,在剧本《史推拉》、《克拉维哥》和诗剧《浮士德》中塑造了一系列负心男子和被遗弃的不幸姑娘。 1788年,歌德从意大利回到魏玛,专事文艺创作和科学研究。七月里的一天,歌德正在公园里散步,一位衣着简朴的陌生姑娘来到他面前,贸然请求他帮助她的哥哥谋职,她是制花女工克里斯蒂安。姑娘的质朴与纯真使歌德一见钟情,他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与她同居了,她为他生了四个女儿,

2

然而直到17年后,他们才举行了婚礼。1806年10月14日,耶拿战争波及魏玛,法军闯进歌德家,就在歌德生命受到威胁的紧要关头,与歌德通常的逃跑方式相反,克里斯蒂安挺身而出,阻止了法军的行凶。歌德感激她的舍身相救,五天后与她正式结婚。从此,克里斯蒂安以歌德夫人的身份出入社交界并随作家载入史册。

歌德安定生活了十余年,在61岁时爱上了20岁的少女贝蒂娜,她是歌德过去情人的女儿。歌德给初次见面的少女戴上了一枚宝石戒指,他写诗给她,全身心地爱她。但老诗人的热情很快冷却下来,几个月后他逃开少女,进入自己的艺术领域,写作《诗与真》。因为她已经唤起了他的创作激情,没有别的东西可给他了。74岁时,歌德“原发性情感”又一次爆发,他在玛丽温泉疗养时爱上了19岁的少女乌丽莉卡。刚认识时,他称她为“小女儿”,不久就化为病态的狂热。在歌德爱慕的女子中,乌丽莉卡最无姿色,但对于老歌德来说,她代表着青春、舞蹈和魅力,他请求老朋友去为他向少女的母亲正式求婚。然而,他太老了,女孩避开了老人,老人则逃向了艺术世界。在告别少女的途中,歌德写作了晚年最壮丽的诗篇《玛丽温泉的哀歌》。他对爱克曼说,这首诗是“热情在最高峰状态下的产物。”(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倾倒一世的诗才拜伦 英国著名的浪漫诗人拜伦(1788-1824)出生在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个性情放荡的陆军军官,人称“疯子杰克”,他在拜伦四岁时浪荡而死。母亲生性节俭,脾气很坏,她把对丈夫的怨恨全部发泄在儿子身上。幼年的拜伦,从心底里憎恨自己的母亲,而对于糊涂父亲,却怀着温暖的爱。拜伦是个美少年,但却天生跛足,常常受到别人的欺凌。童年所遭受的这一切,养成了拜伦忧郁、孤独、反抗的性格。十岁那年,拜伦继承了伯祖父的男爵爵位。他到学

3

校去,老师点名不像平常那样只叫“拜伦”,而是叫“拜伦男爵”。他本想像往常一样答一声“到”,可是喉咙哽住了,在许多同学面前“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拜伦不甘承认自己身体有残疾,他爱好各种剧烈的运动:拳击、击剑、骑马、游泳,他是学校的第一名游泳健将,又是棒球队选手。1808年,拜伦在剑桥大学毕业了,他开始出国旅行,漫游了西班牙、葡萄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等国,回国后完成了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诗作描写孤独的漂泊者恰尔德·哈罗尔德出游欧洲的见闻,它被看作拜伦的自述。作品一发表,立刻风靡全英。拜伦说道:“一夜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名人。”在伦敦社交界,如果不谈论《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不谈论拜伦,差不多是被当作时代的落伍者。

在妇女中间,他的名声如日中天。他的诗才,他的美丽,他的神秘的性格和举止等,都吸引着喜欢刺激的贵妇们。然而,拜伦虽然成了社交界的狮子,他的内心却是忧郁的。他俯视女性,低头不语,骨子里对女人抱着深刻的恶感。这种厌恶之情源于拜伦初恋的失败。15岁时,早熟的拜伦爱上了比他大两岁的女亲戚玛丽·安。一天晚上,他照常去她家玩,无意中听见她对使女说的话:“你认为我会喜欢那个瘸子吗?”这句话带给拜伦深重的幻灭感,成了他终生难忘的创伤。他厌恶女人,决心征服世上的女性。在所有女性中,他唯一真心热爱的是他的异姓姐姐奥古斯塔。只有在姐姐那里,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忘却对女性的反感。

1813年春,拜伦写信给朋友说:“我想找一个伴儿一同打哈欠呢。”他不想要那种古板正经的“理想女性”作妻子,“我所求的是伴侣,是朋友,而不是感伤家。”早在《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出版后的一个月,他曾通过墨尔本夫人向她的侄女安娜贝拉求婚,但遭到少女拒绝。两年后,安娜贝拉主动给拜伦写了一封信,愿意和他交好。他们通信了,拜伦对安娜贝拉的贞淑和虔诚抱着敬意,一度认为,娶这种女性作妻子是为了拯救自己。在订婚后的一个月,拜伦发现他错了,安娜贝拉不是他要找的那种可以一起打哈欠的女子。她虔信宗教,爱好数学,只要求枯燥的理念和冰冷的正义,她想介入拜伦奔放自在的感情世界,独占他的一切。拜伦不能忍受别人对他情感和幻想世界的侵犯,他一

4

再推迟婚期,但因安娜贝拉紧追不舍,他只好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不愉快的,他们谁也改变不了谁。一年后安娜贝拉突然离家了,并提出了分居。拜伦为此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攻击和诽谤,他愤然离开了自己的祖国,终生侨居国外。 被祖国抛弃的诗人,在国外得到世界范围内的称誉,整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成了“拜伦的时代”。如同罗素所说:“拜伦在当时是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表。”他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反叛性、孤独性、浪漫性的“拜伦式英雄”,在欧洲青年中得到广泛传播。他是继蒲伯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讽刺诗人。讽刺长诗《唐璜》是拜伦的压卷之作,它表达了作者争自由、反奴役的心声。拜伦的诗歌震撼了世界文坛,全世界的诗人都热爱他,诵读他的诗篇。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波兰的密支凯维奇都从他那里受到影响。

拜伦长期定居意大利,他参加了烧炭党抗击奥国占领者的革命活动。1823年,希腊反抗土耳其奴役斗争高涨的消息传到意大利。拜伦当即放下正在写的《唐璜》,毅然乘船去希腊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斗争。他卖掉了自己的庄园,为希腊军筹集资金,由于诗人作战英勇,表现了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被选为希腊军的总司令。战争中他劳累过度,在一次冒雨巡视中病倒,于1824年4月19日死于希腊军中,年仅三十六岁。

拜伦的死,引起全英国和欧洲进步人士的悲悼。在法国,许多报纸上讲,本世纪的两大伟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了。人们赞颂他的卓越天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歌德称赞他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天才”,他在《浮士德》中以拜伦为原型,塑造了天不怕、地不怕,渴望战斗和胜利的欧福良形象,并唱出了对拜伦的挽歌:“你的诗歌和胆识都以美丽和伟大著称”。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20世纪初,拜伦被介绍到中国,原因之一如同鲁迅所说:“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想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5

终身忏悔的托尔斯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1828-1910)是个内心生活十分复杂的作家,他不断地剖析自己,批判自己和改变自己,终身处于忏悔中。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在喀山大学读书时,受尤施柯娃姑妈的影响,迷恋上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为此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这引起了他对生活的严肃思考,最后搬出了姑妈家,不再出入社交场所。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到自己的庄园,决心改善农民生活。他搞了半年的慈善工作,由于农民对这个忏悔贵族的做法并不信任,他的改良失败了。他再次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过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生,虽然并不是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纵,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时期对他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就有《马太福音》中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加了军队。军务之余,托尔斯泰开始了小说创作,同时他对自己的从军进行了反省。他在1853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搞了一次混帐检阅,所有的人都在狂饮,特别是哥哥??战争是一种不正义和愚蠢的事,那些正在打仗的人力图压下自己良心的呼声。我正在做的事好吗?”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离开了军队。 托尔斯泰长期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德问题的关心。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的生活决裂。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拯救灵魂”,反省自己的罪恶。他经常参观监狱,到法庭去听审讯,去新兵收容站,访问贫苦民众等。他在一篇人口调查的文章中指出要“追查”那些造成贫困的“罪人”,并且把自己也算入“罪人”之列。社会上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说“托尔斯泰快要发疯了,可能已经完全疯了。”当然,他没有疯。他在写作的《忏悔录》中谈道:“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他开始过“平民化”生活,戒掉了烟酒,坚持素食,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打猎,不要仆人侍侯,自己生炉子,收拾屋子,去井边汲水,还做木工活和鞋匠活。

6

诗人费特曾向这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订制了一双皮鞋,托尔斯泰做好后亲自送去,收了他六个卢布。费特给他出具了“证明”,证明他确向托尔斯泰订制了一双皮鞋,皮鞋完全合格,从收到之日的第二天起开始穿用,以上情况属实,云云。直到晚年,托尔斯泰还下地干活,著名画家列宾特地为他作画:《托尔斯泰在耕田》。直到今天,托尔斯泰的故居还陈列着他做木工活用的锯子,干农活用的镰刀。他不仅自己过平民化生活,也为家里人订下了改变生活方式的计划:“生活,食物,衣着——所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事。所有其他多余的东西:钢琴、家具、马车——卖掉、分掉。科学和艺术,只有在能同别人分享的时候才搞这些东西。对待一切人的态度,从省长到乞丐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懂得幸福在于生活上要求少和为别人做好事。” 忏悔的托尔斯泰坚持“为别人做好事”,关心农民的苦难,同情人民的疾苦。他把大量的钱分给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参加救火,火灾后又积极救济。他放弃1881年以后所写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在社会慈善事业。至今,托尔斯泰故居门口还有一株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托尔斯泰经常在树荫下接待贫苦的农民,“千百万人成了他的兄弟”,在他的藏书室里,还有一个放着钢笔和墨水瓶的文具盒,那是庄园里的一个农民送给他的。上面刻着一句俄国谚语:“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就是利斧也砍不掉”。 托尔斯泰也以忏悔的态度对待他的爱情生活。他在高加索当兵时,曾在哥萨克人的村子里住过。他喜欢哥萨克人的风俗和自由的生活,曾想过,“在哥萨克人中间落户,买间茅舍和几头牲口,娶个哥萨克姑娘为妻”,以改变自己的贵族少爷生活。他爱上了一个哥萨克少女,但那少女拒绝了他。

1862年,托尔斯泰从国外回来,爱上了宫廷医生的二女儿,17岁的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一天,他当着索菲亚的面,用粉笔在桌上写道:“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渴望,使我非常强烈地联想起自己的衰老和对幸福的失望。”他渴望幸福,却又充满疑惧,自己已经三十有四,早年又有过放荡生活,不会享有家庭幸福。而索菲亚太年轻了,像一张白纸一样不能玷污。他在日记中忏悔:“不要闯进那青春、诗意、美和爱情的境界??修道院、劳作,这才是你的工作,在这上面你可以安静地、愉快地俯视别人的爱情和幸福。”直到结婚,他一直处于不断自责的痛苦心情中。最后他坚持在婚前把自己的日记交给索菲亚看,

7

里面记着他过去与一些女人发生过关系,甚至包括伺候他的女奴。索菲亚看了这些日记十分痛苦,几经思考,她原谅了他,同意结婚。托尔斯泰如释重负,感到彻底清算了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开始安定下来,全力投入了创作。

晚年,托尔斯泰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十分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他几次想离家出走,终因舍不下儿女没有成行。1910年10月27日晚,他发现妻子总在翻他的遗嘱,于是写了给索菲亚的最后一封信:“我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已是忍无可忍了,除了其他别的人,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我的出走,给你造成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奉劝你与这种新的环境妥协吧!不要反对我的无情吧。”写完信,他坐马车离开了家。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去世。

托尔斯泰个人的思想矛盾和忏悔意识都在他的小说中得到反映。从早年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年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到晚年的《复活》,在这些世界名著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系列忏悔贵族形象,如聂赫留朵夫、列文、彼埃尔、安德烈等。在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表现了作家本人的忏悔情绪。(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乔治·桑的风流“母爱” 8

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1804-1876)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多情女人,个人生活充满惊世骇俗的浪漫情调,她的谈情说爱带有极大的母性成分,堪称风流“母爱”。

乔治·桑是个放纵不羁、蔑视传统的女子,她喜欢女扮男装,饮烈酒,抽雪茄,骑骏马,骂人也像男人一样满口污言秽语。她18岁结婚,丈夫是个比她大九岁的退役军人。这个粗暴平庸的男人使乔治·桑厌恶了婚姻生活,她在26岁时毅然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巴黎,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乔治· 桑具有强烈的友爱本能,这跟当时弥漫的浪漫主义精神十分合拍。在时代风气的大潮中,她跟许多男人有过友谊和私情。乔治·桑原名奥罗尔,她的笔名乔治·桑就跟她的恋人儒勒·桑多的姓名有关。儒勒·桑多是学法律的学生,乔治·桑到巴黎后首先认识了他。1831年他们合写了小说《罗斯与勃朗希》,联合署名“儒勒·桑”。桑多保留了他的名“儒勒”,奥罗尔采用“桑多”中的第一个音节“桑”作为姓,合称“儒勒·桑”。后来桑多放弃了“儒勒”的名,奥罗尔就取了另一个男性的名“乔治”,全名为“乔治·桑”(George Sand)。从此这个姓名就成了奥罗尔个人的笔名,她采用这个男性的笔名为自己的姓名,以此发表作品,与男性交往,她结识了巴尔扎克、圣伯甫、大仲马、儒弗鲁瓦等作家,同时一大批青年崇拜者也围绕在她身旁。她是许多男人的情妇,以她对儿子的巨大热情给予她的恋人以温情。

在乔治· 桑众多的情人中,她与青年诗人缪塞的罗曼史在文学史上广为流传。缪塞比乔治· 桑小六岁,他是个年轻的贵族,风流倜傥,容貌俊俏,生活放荡不羁。乔治·桑和他认识时,他正陷入个人情感的痛苦中,他被情妇所抛弃,又遭到朋友的出卖。1833年8月,在《两世界评论》杂志举行的宴会上,乔治·桑和缪塞这对俊俏的人儿相遇了。主人把缪塞介绍给乔治·桑,并请他陪同乔治·桑一同入席共食。他们并排坐在宴席上,一个是心灵健康、精力旺盛,具有丰盈的母性气质的妇人,一个是愤世嫉俗,心胸狭窄,具有艺术家气质的贵族青年。他们在气质上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作家。乔治·桑早在见面前六个月就想结识缪塞。她首先请圣伯甫带缪塞去见她,可是后来她在1833年3月的一封信里又改变了主意。她写道:“经过进一步考虑,我已决定不希望你把缪塞带到这里来,他的纨绔子弟作风太浓了,

9

我们彼此是会话不投机的。我之所以想见见他,与其说是真正的兴趣,不如说是好奇。然而满足每桩好奇的感情是不慎重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她对和缪塞交往的不祥预感。

在宴会上,乔治·桑的母性气质对缪塞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原以为这个爱穿男装的女作家是个卖弄学问,雄性化了的女子,席间,乔治·桑的热忱和她的女性倾向,使他对女作家的畏惧心理一下子消失了,他们相爱了。乔治·桑以大姐般的温存抚慰着缪塞敏感受伤的心灵,他很快从失恋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对乔治·桑表现出无限依恋的感情。随着最初的感情狂潮的平息,这对情投意合的恋人别出心裁地乔装打扮,和他们的朋友开玩笑。在宴请客人时,乔治·桑着男装,缪塞穿着侍女的服装侍侯客人,使客人都不认识他了。然而,他们的爱情只持续了短短的两年。他们一起去意大利旅行,缪塞嫉妒乔治·桑对其他异性的热情交往,乔治·桑却时时以监护人的姿态监视缪塞的行动,两人用这种方式互相折磨。最后,缪塞在威尼斯生了重病,在他生病期间,乔治·桑和给他治病的意大利医生产生了爱情,她在缪塞心中的慈母形象被摧毁了。缪塞十分愤懑地与乔治·桑分手了,怀着极端抑郁的心情回到法国。随后,他根据自己和乔治·桑的这段恋情经历,写作了他的代表作《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这部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乔治·桑与缪塞分手后,因忧伤而心烦意乱,但她很快度过了感情危机。和缪塞的爱情陶冶了她,使她成为一个完全合乎自然的真正女性。她心胸坦荡,慈悲为怀,对理想追求执着,并产生了女性胜过男性的新感觉。她更加确信:脆弱呀,你的名字是男人。带着新的女性意识,她投入了一场更持久的恋爱,认识了同样比她小六岁的音乐家肖邦。

乔治· 桑认识肖邦是在一次音乐会上,音乐家李斯特把肖邦介绍给乔治·桑。乔治·桑听肖邦弹曲子,立刻就对他的抒情性的忧郁气质产生了兴趣。但肖邦却对她不以为然。他对朋友说:“那个乔治· 桑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怀疑这件事。”当时,肖邦经历了两次失恋,他信不过女人的感情,但又无法摆脱对爱情的渴望。乔治· 桑对男人了如指掌,她以特有的女性气质调整着她和肖邦的关系,使这个体质柔弱、神经敏感的音乐家对她产生了恋情。肖邦住进女作家在诺罕的庄园,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10

他拥有一间卧室,一间琴房。他的体质很弱,经常生病,乔治·桑悉心照顾他。她是他的情人,更主要的却是他的母亲和护士。乔治·桑在自传中承认:“我怀着深沉的母爱忠实地陪伴着他”。没有她的照顾,也许他早死了。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八年,后来因乔治· 桑的家庭矛盾,肖邦离开了她的庄园。分手后,他们彼此怀念。1848年2月16日,肖邦举行了生前最后一次音乐会,演出后因体力不支,他昏了过去。醒来以后他说:“我觉得??好像桑夫人在演出大厅里,我真想见她一面。”乔治· 桑那天确实在大厅,她被肖邦的演奏感动了,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希望再见肖邦一面。”他们没能沟通心曲,阻止他们和好的是他们身边有一帮居心不良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肖邦仍在呼唤乔治·桑:“像母亲对儿子那样对我充满深情。” 人们对乔治·桑的风流多情毁誉参半,有的赞美她是伟大的女性,有的诅咒她是下贱的女人。然而,正如勃兰兑斯所说:“在心灵方面,她却是一个旷世奇才”,“有一颗卓越的女性心灵”。(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艾米莉与狂放的《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是个性情乖僻,孤傲矜持的姑娘,1818年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山区一个穷牧师家庭。久处穷乡僻壤,使她养成了腼腆内向、含而不露的性格。她从不泄露埋藏在心底的感情秘密,以致她的姐姐,《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也难猜透她的内心活动。有一次,夏洛蒂偶尔看到艾米莉的一卷诗稿,这些诗歌丝毫没有一般的闺阁味,而是精炼、简洁、刚劲、真挚,具有一种粗犷、忧郁、崇高的音韵之美。夏洛蒂为她的诗才和深埋在心中的遒劲魄力及烈火般的激情感到震惊。诗稿被姐姐发现一事,使艾米莉感到受了触犯,她耿耿于怀,认为那些诗歌仅是涂鸦之作。夏洛蒂作了很久的解释,才使她释然,并且相信这些诗歌确有发表价值。后来她的诗歌发表了,英国诗人阿诺德称赞她是“拜伦之后,无人能与媲美的”最

11

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短短的30年人生中,艾米莉的经历是坎坷凄凉的。她被父亲送到纪律森严,条件极其恶劣的女子学校读书,她亲眼看到她的两个姐姐在那里被折磨病倒,死去,这段经历在艾米莉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创伤。她思家心切,一年后就回到家中,以后在家自学。她仅有的一次外出谋职是1838年在洛希尔学校当了六个月的教师。这个学校流传一段破坏他人家庭幸福的历史传闻。一个做羊皮生意的暴发户控制了养育她的叔父的产业,并在堂兄结婚时掠走了他的所有财产,自己在洛希尔山庄过起了豪华舒适的生活。他在破坏恩人家庭生活的同时,纵容和教唆其堂弟酗酒、赌博,使他堕落成为一个无用的草包。这个传闻后来成了《呼啸山庄》的故事来源。在洛希尔做教师累得艾米莉精疲力竭,她辞职回家,从此再未离开家乡的荒原。离群索居的艾米莉生活在想象的天地里,她独自在荒原上漫步,领悟着苍茫凄迷的大自然所给予的启示。在家里,她一面在厨房揉面、做菜,一面把自己冥想中的思绪记录下来,她的诗歌和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作的。

艾米莉本人从未涉足爱情,但她却目睹了自己兄弟姐妹的爱情悲剧。姐姐夏洛蒂在布鲁塞尔学习时爱上了老师埃热先生,回家后她一连给埃热先生写了好几封信,对他倾诉一片纯洁而热烈的真情。当埃热先生向她暗示他们可能被人误解时,夏洛蒂默默抑制了自己的情感,停止了写信。艾米莉的妹妹安妮曾爱上家乡的牧师威特曼先生,可他不久就病死了。这使得安妮内心十分痛苦,不时写诗怀念他。最令艾米莉体会到爱情的绝望的是哥哥勃兰威尔的爱情悲剧。勃兰威尔爱上了自己雇主家的女主人罗宾逊太太。当他们的私情被主人发现后,勃兰威尔被解雇了。他痛心疾首,成天呼号要报仇。在痛苦的生活中,他心里始终存在一线希望,认为罗宾逊太太是真心爱他的。罗宾逊死后,他以为可以和罗宾逊太太正式结合了,谁知罗宾逊太太对他只是逢场作戏,她另嫁了有钱人。这给了勃兰威尔致命的打击,并在抑郁之中死去了。艾米莉把在洛希尔学校听到的传闻和兄弟姐妹的不幸遭遇糅合在一起,设计了《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希茨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12

《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罕见的奇书,它是艾米莉唯一的小说,作品充满狂放激越之情,暴烈强劲之气。艾米莉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精神的和物质的,都是某种有生命的精神元素的表现。一方面是风暴的元素——严峻、无情、狂暴和充满活力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宁静的元素——温柔、仁慈、消极和顺从的因素。这些元素互相对立,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艾米莉把她从荒原得来的这种信念纳入小说创作中,描绘了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和人类的激情,建立了两个对立的山庄:代表风暴的呼啸山庄和代表宁静的画眉山庄。希茨克里夫和凯瑟琳都是风暴的孩子,有着同样的生命本质,以致凯瑟琳喊出:“我就是希茨克里夫!他永远在我心里,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就像我对我自己并不总是一个乐趣,而是如同我本人的存在一样。”

他们又代表了灵与肉的对立,凯瑟琳贪恋物欲嫁给了画眉山庄的林顿,背叛了自己和希茨克里夫的灵魂。希茨克里夫为凯瑟琳的背叛陷入残忍的报复中。两颗被扭曲的心灵为了渴求那铭心刻骨、灵肉统一的爱情,形成了狂放不羁的性格和狂飚般的激情。希茨克里夫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粗野、固执、残忍、暴烈、冲动的品质,凯瑟琳则表现出野蛮、任性、说谎、愤恨、疯狂的特殊个性。最后到来的死亡,才使得两人狂放的激情归于平静,灵魂在自然的天堂里得到永生。这是艾米莉富有生气的想象世界,是她对自然人性的最终追求。这个在荒原上土生土长的乡村姑娘,通过《呼啸山庄》表露了她内心深埋的感情。(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开办写作工厂的大仲马

13

法国作家大仲马(1802-1870)一生追逐金钱,从身体到灵魂都浸透了对金钱的崇拜。他想尽办法寻找生财之道,为金钱写作成了他的主要奋斗目标。他不仅自己写,也“委托”儿子写。有一次,他给儿子小仲马写信,要求他写一本关于凡尔赛的书。他给小仲马寄去一切必要的参考书、资料、创作计划,只需儿子把它综合起来。但小仲马对这本书不感兴趣,没能如大仲马的愿。 前半生的大仲马是个剧作家,他一生写了五十多个剧本。然而当司各特、巴尔扎克、雨果的长篇小说占据了文坛之后,他发现写作小说更加吃香,既能吸引读者,又能很快赚钱。于是他仔细认真地研究了司各特的写作技巧,认为长篇小说应该从第一行起就能把读者“吸住”。因此,他往往几笔勾画出人物形象后,就转入情节和对话,使他的剧作家才能在小说创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当时的小说盛行在报刊杂志上连载,大仲马模仿库佩尔的《海盗》,写作了情节曲折的《波尔大尉》。三星期内,这篇小说就给《世纪报》增添了五千多新订户,从此大仲马成了所有报纸经纪人心目中的偶像。他写的小说,无论质量优劣,都被报刊采用,读者一看到他的名字,就把小说当作杰作。这大大刺激了大仲马的发表欲和写作速度。

尽管大仲马写作十分勤奋,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他仍不能满足报纸的要求和他本人追求金钱的胃口。他来不及编造新小说,于是就改写别人的作品。他最初改写的是不知名的历史教师马克的小说,改写后,他定名为《德阿尔曼塔骑士》。大仲马并不想埋没年轻人的成果,准备在作品上联合署名。可是杂志商站出来反对说:“以大仲马的名义写出来的长篇小说每行值三法郎,而用‘仲马和马克’的名字写出来的,每行只值三个苏。”因此作品由大仲马单独署名,小说的原作者得到的是八千法郎的收入。马克最初并无抱怨,他认同这种“隐姓埋名”的合作,大仲马从中发现了一条成功之道,这就是专门雇请一批人为他写小说,经他修改后以他个人的名义发表。这样,大仲马开办了一座特殊的“小说写作工厂”。通常,由他的合作者写出脚本,大仲马一口气把它读完,然后把它作为素材加以利用。他修改对话,补充细节,并扩展作品的篇幅,以适应连载的需要。

大仲马的小说作品,数字极其惊人,他一生写了五百多部,这些小说大都是他在1845年至1855年这段时间的产物。他不断向报刊投寄长篇小说,有时一年

14

多达十卷以上。它们大部分都是从小说工厂出笼的,其中主要的合作者是马克。著名的历史小说《三个火枪手》就是马克写作的原稿。当马克把一个描写路易十三时代宫廷故事的长篇小说提交给大仲马时,大仲马欣喜若狂,不断写信催促马克把手稿寄给他,并指示他收集有关材料和增加某个情节。马克把初稿寄给大仲马后,他改写了主要的情节。小说一发表,便风行全世界,大仲马名声大振。马克见大仲马出名了,心有不服,他单独发表了完全出自他自己手笔的一章,想以此证明,《三个火枪手》的真正作者是他本人。结果适得其反,其中最出色的地方,都是经过大仲马改写过的。

1845年,大仲马的小说工厂受到攻击,舆论界指责他的文学工厂染上了工业主义的传染病,把文学商业化了。一个名叫米勒库尔的人出版了一个小册子《长篇小说工厂——亚历山大·仲马公司》,这本小书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不少和仲马合作过的人,觉得对自己的功劳评价过低,埋没了自己的写作天才,于是去向米勒库尔吐露心曲。他把这些人全部列举出来,攻击仲马剽窃。由于他的指责充满恶意中伤和人身攻击,连仲马的敌人也感到厌恶。仲马不仅没有受到多大伤害,而且还在法庭胜诉,打赢了官司。米勒库尔被定了诽谤罪,判了15天徒刑。尽管人们对仲马的小说工厂持有非议,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创作天才。不管什么主题,只要放在他的手心,他就能加上自己特有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仲马的特出之处。

大仲马的主要文学成就是通俗历史小说。他热爱历史,但并不尊重它,历史在他笔下,只不过是由他任意使用的材料。他说:“什么是历史,那不过是我挂小说的一颗钉子。”“只要能生下孩子来,你就有权力强奸历史。”在写《昂日·皮都》时,合作者没有提供历史资料,他灵机一动,把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加在皮都这个保王党分子身上,让他去攻打巴士底狱。为了多得稿酬,他在小说中任意增加次要的新人物。《三个火枪手》中的仆人格里莫,是个沉默寡言的角色,仲马让他每句话只讲一个字,印出来就占一行。因为当时的报纸是按行付稿酬的,简短的对话给仲马带来十倍增加的稿酬。

成批的小说生产出来,给仲马带来巨额收入,他成了文学界首屈一指的百万富翁。但他不是守财奴,有了钱就尽情享受,尽量挥霍。1847年,他花费数十万法郎建成了豪华的住宅“基督山堡”,同年创办了他私人的“历史剧院”。他

15

好色,六十五岁时还和一个美国女演员相好。小仲马是他的第一个私生子,他不仅供儿子大肆花销,而且还供给他自己的情妇。父子俩保持着伙伴样的关系,一道猎奇冒险。他的理想是以基督山的方式慷慨施舍,把几百万家产抛出去,化哀愁为欢乐。他家里养着一大堆食客,他在分发钱币时连数都不数。曾经诽谤过他的米勒库尔也跑去向他借钱,他也照样给予援助。尽管仲马家财万贯,也经不住他的大肆挥霍。他利用小说工厂发财十次,破产十一次,他的住宅卖掉,剧院倒闭,最后一贫如洗。1870年12月5日,他死在小仲马的寓所里。普法战争以后,大仲马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出席葬礼的除了他的亲属外,还有他开办的小说工厂的最初合作者马克和洛伊芬。(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

勃朗宁夫人的爱情佳话 英国女诗人勃朗宁夫人15岁时在骑马中不幸跌损了脊椎,从此她在病床上整整躺了24年。她与世隔绝,只有书本和诗歌与她为伴。1844年她的两卷本诗集出版,成为与丁尼生齐名的女诗人。当时她没想到,这部诗集的出版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转机,由这部诗集她结识了另一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 勃朗宁比女诗人小六岁。他由衷钦佩她的诗才。1845年1月,他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表示他特别喜爱她的诗篇,还说他也喜欢女诗人本人。勃朗宁的信叫女诗人十分感动,第二天她便回了一封长信,感谢他的友情。从此,两位从未见面的诗人开始通信,他们共写了六百余封信,彼此听熟了对方的心声。 女诗人此时已经39岁了,并且还是一个残疾的病人,对于个人的幸福早已失去信心,勃朗宁热烈的友情给她的生命带来了阳光,她感到“我的春天来到了”。勃朗宁曾几次提出拜访她的请求,终于使她克服了怕见生人的癖性,在五月里的一个下午,她在自己的病房接待了勃朗宁。这时勃朗宁已深深爱上了她,就 16

在他们见面之后,他给她写了一封求婚的信。这封信唤起女诗人复杂的感情,经过一夜的痛苦思索,她写信拒绝了他的请求,并要他以后不要再说这种“不知轻重”的话,否则他们的友谊将就此中断,一往情深的勃朗宁赶紧写信请罪,表示自己一时失言,请求她退回原信并继续保持通信的友谊。

这场风波之后,两人之间的通信倒更加频繁。勃朗宁每周都去看望女诗人,给她带去自己采集的鲜花。友谊和爱情使她滋生出一种活力,在勃朗宁的不断鼓励下,她竟战胜了疾病,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能自己下楼,到花园散步,还能由妹妹陪着乘马车外出兜风,这时她兴奋地写信告诉勃朗宁,信中说:“我叫人人都大吃一惊,好像我不是从楼梯上走下来,而是从窗口走出去的”。从此她对生活更有了信心和勇气,同时她的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开始写下了献给她的恋人的著名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

过去,她害怕自己的残疾会使勃朗宁不幸,现在她已经不再有这种恐惧,给他的回信更充满了希望和热情,而勃朗宁由此受到鼓励,在通信中像她家里人称呼她那样,称呼她的爱称“巴”,而她也署名“永远属于你的,巴”。随着爱情的加深,勃朗宁再次向她求婚,这一次她没有拒绝,她在给他的回信中这样写道:“就这样吧,最亲爱的,如果到了天气暖和的时候,我的健康还可以,那么到那时候由你决定吧,而你的决定将是我的,我们俩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两个诗人早已心心相印,然而还有一个障碍横在他们中间,那就是女诗人的父亲。这个曾经经营种植园的庄园主是家庭中的暴君,他曾经蛮横地干涉女诗人妹妹的婚事,为此女诗人不敢把她和勃朗宁相爱的事告诉父亲,因为她料定父亲绝不会同意。勃朗宁看清情况,果决地提出马上结婚,然后一起逃亡意大利。事已如此,她不再畏缩了。1846年9月,她在忠心的女仆陪伴下,假称外出看望一个朋友,离家后直奔附近的教堂,勃朗宁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尽管他们没有得到亲人的祝福,但她并不遗憾。她说:“因为我太幸福了,用不着呀!”一星期后,她在约定的地点和丈夫会合,乘轮船离开了英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勃朗宁夫妇先后到了巴黎、比萨、佛罗伦萨。他们形影不离。勃朗宁夫人的体力和健康进一步好转,她兴奋地与丈夫游览了意大利的名胜古迹,一路上勃朗宁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使她又感动又自豪。1849年春天,43岁的勃朗宁夫人生

17

了一个漂亮的小男孩,这给夫妇俩增添了说不尽的欢乐。勃朗宁夫人成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她教儿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勃朗宁则教他音乐。后来他成为一个艺术家。勃朗宁夫妇共同度过十五年的幸福生活。1861年6月29日,勃朗宁夫人因突发的支气管炎在丈夫怀抱中去世。她去世时深情安详,勃朗宁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写道,她的“一张女孩似的脸,总是微笑着,洋溢着幸福感,几分钟后,她便在我的怀抱里去了,头还枕着我的面颊。”(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复活了威塞克斯的哈代 英国跨世纪的著名作家哈代(1840-1928)的家乡多塞特,古名叫威塞克斯,哈代终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与写作。他因描写威塞克斯而出名,复活了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古老王国。 哈代于1840年出生在荒原上的小村庄,村里没有教堂、学校、邮局和大马路。热闹的乡村生活只有在集市上和节日里才看得见,平时总是冷冷清清的。哈代小时候常常一个人跑到树林里和荒原上去游玩,谛听流水的哗哗声和风的呼啸声,观看地上微小动物间生命的对抗与竞争。大自然的优美与残暴,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代像他父亲一样喜欢音乐,六岁时就能校提琴之音。村民们经常到他家来听乐曲,围着炉火唱歌。每逢村里举行婚礼或庆祝大会,哈代总是自动跑去拉小提琴和跳舞,不要任何报酬。他从小就喜欢听祖母讲故事,她的故事很多,有关于古代威塞克斯的传说,有当地的古迹和已经消失了的风俗人情,以及有关拿破仑战争的传说等等。祖母当年订阅了一份论述拿破仑战争的杂志,哈代在一个小房间发现了它。他如获至宝似的阅读这些撕破了的纸片,字里行间的刀光剑影、兵戎相见,对哈代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若干年后,他以这些为素材,写出了反映拿破仑战争的小说《号兵长》和诗剧《统治者》。 哈代16岁时,父亲送他到老朋友希克斯那里学建筑。希克斯是多塞特郡的教堂建筑师,他经常派哈代到多塞特周围乡村去绘制教堂的图形,以便整修。为此,哈代跑遍了多塞特郡各个僻静的角落。当时的多塞特郡是一个在工业资本主义获胜后,还 18

幸存着的古老的、宗法制的英国农村。在乡下,哈代目睹了乡村的迷信行为,有的把仇人做成蜡像烧掉,有的在女巫身上放血。他看到了许多城里人认为已经消失了好多世纪的风俗人情,如五月柱、收割晚餐、妇女游行会、乡村夜餐会、十一月的祝火、足枷、公开绞刑等等。这些风习,他都在以后的小说中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哈代在当建筑师时就开始写小说。七十年代初他接连发表了三部小说,但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科恩赫尔》杂志主编弗里德里克·格林渥德对《绿荫下》很感兴趣,原因是他的姓氏格林渥德(Greenwood)是小说书名的一部分。他要哈代为他的杂志写一部连载小说,哈代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写作了《远离尘嚣》。1874年,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哈代名声大振,轰动文坛,原因是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再现了“威塞克斯”。从此哈代放弃了建筑师的工作,专事写作。他的小说故事发生地点都以威塞克斯为背景,甚至连诗剧《统治者》的背景也是如此。如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总题名一样,哈代把他的小说总题名为《威塞克斯小说》。所不同的是,巴尔扎克和左拉是用人物再现来把各部小说有机联系在一起,哈代则是用威塞克斯的同一背景来联系各部小说,他的人物都只在一部小说中出现。比如《还乡》的故事发生地点爱敦荒原,既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出现,也在《卡斯特桥市长》中出现。

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六个早已消失了的乡村的古名,其地域南到英国海峡,西到康瓦尔,北到牛津,东到温莎,即英国的西南部。威塞克斯是六世纪中叶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入英国后建立的七个割据王国之一,公元838年,威塞克斯王爱格伯统一了整个英国。公元892年,著名的威塞克斯王阿尔弗雷德下令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他死后就葬在威塞克斯德威彻斯特大教堂里。威塞克斯这个古老的地名早已从地图上消失,哈代在小说中再现了它,这个地名不胫而走,变得非常大众化。哈代常说,他复活了一个被人忘却了的古代王国。

哈代不仅以“威塞克斯”作为他的小说题名,而且他的诗歌也以此题名为“威塞克斯诗集”。威塞克斯既是地名,又不仅是地名,它包含着英国西南部宗法制农村特定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这种景色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苍茫、遒劲、粗犷、昏暗,它像人一样具有生命和灵性,哈达在他的日记中曾谈道:“有时候我把无生命的自然看作沉默寡言的人。”自然景色在哈代小说中也像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可以说,威塞克斯的自然景色也是哈代小说中的人物。哈代因描写威塞克斯而扬名天

19

下,威塞克斯的自然景色因哈代的描写而不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癫痫病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被视为世界文学天才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自称“癫痫病人”,然而诚如鲁迅所说:“即使他是神经病者,也是俄国专制时代的神经病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贫民医院的医生,他自幼在贫穷与疾病包围的气氛中长大,养成了异常敏感、卑怯的性格。15岁时,他母亲因肺结核去世,第二年,他最崇敬的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死去。这两件事对多愁善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沉重的打击,每次随哥哥和叔母从教堂朝拜回来,他总是不断痴痴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 18岁时,陀氏入军事工程学校,那里的学生多是富家子弟,为了避免受辱,他孤独地躲在一边。由于贫穷,他很少朝家里要钱,连茶也不喝。他曾写信给哥哥说,一天大雨如注,他伫立在雨地中,口袋里连一文钱都没有。他因成绩不好留级一年,这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兵营式的学校生活使敏感的陀氏难以忍受,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亲爱的哥哥,快点驶进码头吧,快点得到自由吧!自由和天职——这才是伟大的事情。”1843年他毕业后在工程局任职,仅干了一年便退职了。退职的原因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他想从事创作,并开始构思自己的作品。 这时间,陀氏和他的老同学戈罗维奇住在一起。陀氏成天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白天黑夜地写,但对朋友只字不提所写的内容,只以厌烦的样子偶尔回答一句了事。有一次他们一起在街上散步,不料迎面来了大出殡的队伍,他猛地回头,原路快步朝回走,突然倒在了地上。过了很久,他恢复了知觉,而他的忧郁状态却持续了两三天。这就是被陀氏称作癫痫病的最初发作。后来他在友人家留 20

宿时,临睡前常常要求朋友,假如他陷入了昏睡状态,不经过三天不要埋葬他。昏睡后是否还能醒来这种观念,使他痛苦不安。最初发病之后,陀氏完成了他的处女作,描写小人物生活的小说《穷人》。格里戈罗维奇为他的才气震动,把书稿送给诗人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流着泪读完了《穷人》,清晨四点钟就去敲陀氏的门,向他热烈祝贺。当天,涅克拉索夫把书稿介绍给别林斯基,他一见到别林斯基就兴奋地喊道:“新的果戈理已经出现了!”别林斯基不肯相信,但当他读完小说后,大叫快让小说作者来见他。陀氏被领到别林斯基家里,他心里十分犹豫,他怕别林斯基对他的称赞只是一时的看法。走到别林斯基家门口,他竟不想进去了,弄得涅克拉索夫很生气。从别林斯基家出来,陀氏长久伫立街头,整个心灵都感到生活出现了庄严的一刻和永久性的转变。他甚至带着怀疑、怯懦和欢乐的复杂心情问自己:“我真是这样伟大吗?” 经过长期的孤独和自卑之后,陀氏在对《穷人》的赞扬声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觉得自己是天才,对其他作家不屑一顾。这引来了别人对他的奚落和嘲弄,他的自尊心受到损伤。1849年4月,陀氏因在一次集会上朗诵了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反农奴制的信而被捕,他在预审中说:“我不喜欢各种各样的饶舌,讨厌和人高声说话。??我每天的时间的一半,给了为得到面包的工作,其他给了不断的病和三年来在这儿发觉的怀疑病的发作。”他被判处死刑,和其他二十一名死囚被押到处刑台上。陀氏后来回忆,称它是“可怕的、无限恐怖的、等待死刑降临的时刻。”就在执行处决的前一刻,传来了沙皇的赦免令,陀氏由死刑改为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在监狱里,他的癫痫病不可思议地消失了,他曾以为睡下去再不会醒来,然而他的病一次也没发作。

陀氏在西伯利亚待了十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他主张宽容,逆来顺受,他的一系列小说都反映了这样一种主张。“生活就是苦难”,“顺从吧,高傲的人!”是他的名言,然而现实对他却十分严酷。1864年,他的哥哥去世,所办的杂志也停刊,由此欠下沉重的债务。债权人威胁要把他送进债务监狱,他只好将自己创作全集的版权廉价卖给出版商。这个出版商趁机敲诈,要他在半年内交出一部新的小说,不然他的全部作品的权利都将属于他。陀氏只好答应下来。当时他正在写他的代表作《罪与罚》,临近期限还没找到合适的小说题材。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赌博嗜好,便请来了速记员,在二十几天中完成了小

21

说《赌徒》。他本人也与速记员安娜相爱了。

在爱情问题上,陀氏同样是神经质般的走极端。安娜十分崇拜陀氏,她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对他十分温柔。婚后他们出国旅居了四年。在国外,陀氏仍然迷恋赌博,他总是幻想能赢,但每次都输得精光。他不惜把家里最后一文钱拿去赌,回到家就流着泪请求安娜原谅。回国后,他一刻也离不开她。参加文学社交晚会,男人们都按礼节吻安娜的手,陀氏不高兴了,凶声凶气地要她去找“他”。安娜不明白“他”是谁,陀氏就说是“找那个刚才热情地吻你的手的人去。”安娜怕他在晚会上把事情闹大,就走开去。还没过五分钟,就有人发现,她的丈夫找她去了,陀氏俯身向她,耳语说:“饶恕我,把手给我祝我成功吧:现在轮到我来亲你的手了。”他每次演讲走上舞台时,总要用眼光找到台下的安娜才肯讲话。为了让他早点看到她,安娜或是挥动手帕,或者从座位上站起来。为了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安娜准备外出为一个会议当速记员。由于陪同者是一个年轻人,陀氏产生了强烈的忌妒心。他打碎了茶杯,从客厅里跑出去,无目的地朝一个方向跑。安娜只好取消了这次出门。

陀氏长于描写病态人物的精神分裂,深入人物灵魂去发掘人性的真。他笔下的赌徒、杀人犯、虐待狂、自杀者等人大都具有变态的激情,内心矛盾重重,他们组成了陀氏的二重人格形象系列。作家本人成为19世纪末伟大的心理小说家,开启了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先河。(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舒曼与克拉拉,美满的伴侣 舒曼(1810-1856)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作为一个钢琴作曲家,他是19世纪最有独创性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个歌曲作家,只有舒伯特才能与之相比。可是,舒曼青年时期曾徘徊于法律与音乐之间,18岁时他依从母亲的意愿来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同时也学习音乐,在著名钢琴家维克门下受教。后来舒曼改学音乐的愿望更切,终于决定要成为音乐家,他住宿到维克家。为要挽回自己延误的学习,他猛练钢琴,因迫切地想完善演奏技术, 22

他设计了一个装置,把第四指固定不动而其余指头可以练习,但这个小装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它使舒曼永久性地损害了右手的第四指,他只好放弃钢琴,专心作曲。21岁时他发表了钢琴名曲《蝴蝶》,并开始撰写音乐评论,后来他在这两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舒曼在维克家里与他的女儿克拉拉相识并相爱。克拉拉当时17岁,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钢琴家。维克反对女儿与舒曼相爱,原因是什么呢?音乐史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维克嫌舒曼当时还是个无名音乐家。有人说他是出于对舒曼的精神状态的担心。他发现舒曼有着病态的敏感,而且舒曼的一个姐姐死于疯病。也有人说,维克反对这桩婚事是出于一种心理变态:克拉拉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杰作,他拒绝她和别人结婚。不管怎么说,总之维克一直阻挠舒曼和克拉拉的婚事,后来舒曼向法院提出有关婚事受阻的控诉,诉讼成功,两人才喜结良缘,从此两位艺术家生活在最亲密和融洽的爱情之中。

美满的爱情生活极大地激发了舒曼的创作灵感,结婚这一年舒曼达到了歌曲创作的高峰,一年中他谱写了138首歌曲,他的代表作《妇女的生活与爱情》和《诗人之恋》等都是在这一年作的。在这些歌曲中,他以纤巧的笔触描述了对克拉拉的爱情。音乐界为此把1840年称为舒曼的“歌曲之年”,同时,许多音乐家也都为舒曼和克拉拉的美满结合而高兴,李斯特说过:“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和一个技能熟练的人结婚,不能在艺术中看到有比这更大的幸福,更高的调和和一致的了。”音乐家的个人生活大都是不幸的:海顿的妻子很凶悍,叫他吃尽苦头;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都一生未婚;柴可夫斯基的婚事极不如意;肖邦等人在婚恋中痛苦多于欢乐。相比之下,舒曼与克拉拉的结合确实叫音乐家们羡慕。

舒曼和克拉拉的结合使他们在音乐事业上有了更高的成就。舒曼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和广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曾沉醉于浪漫派文学,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文学式的气氛,普通的钢琴演奏家很难表达这种作品。而克拉拉不仅天生丽质,还是一位具有能传达高深艺术境界的,表现力丰富的钢琴名家。舒曼的作品正是通过克拉拉而表现出来的。对此,有人曾这样说:“当时许多作曲家所写作的钢琴曲,以舒曼的作品最为高深难解,能把它完美而正确地弹奏出来的,只有克拉拉一人;舒曼也因为娶了克拉拉,才写出无数宝石般散放奇异光芒的钢

23

琴名曲。不论对家庭,或是艺术,克拉拉都是舒曼最理想、最美好的伴侣。” 从1854年开始,舒曼精神出现了异常,后来逐渐恶化,发病时曾跳入莱茵河自杀,被过往的渔船救起,以后就被送进了疯人院。舒曼尽管精神已不正常,但他对克拉拉的爱一如往昔。一次,音乐家勃拉姆斯去疯人院看望舒曼,带去克拉拉的肖像,舒曼热情地吻着肖像,并且温馨地谈着他的爱妻。克拉拉也依然对舒曼一往情深。舒曼入院时,她最痛苦的莫过于这种强迫的分离。1856年,舒曼去世时克拉拉悲痛欲绝,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幸福,已随他而去。”此后的几十年,克拉拉到欧洲各地举行音乐演奏会,把她丈夫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各国人民。她比舒曼晚40年去世。克拉拉一直深情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回忆起他们在病院的最后一次相见时,她这样写道:“他努力望着我笑,用双臂拥抱我。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也不能换取他的那次拥抱。”(张世君) (原载《中外文艺沙龙精鉴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旷古无双的贝多芬 举世闻名的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在17岁时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音乐才华。他去维也纳访问,为鼎鼎大名的莫扎特作了即兴的钢琴演奏。莫扎特听后惊讶不已,他激动地对周围人说:“注意这个少年,有一天他将使世界震惊!”莫扎特说对了,贝多芬作为最伟大的音乐家,博得了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一致赞誉。俾斯麦和列宁都表示最喜爱贝多芬的音乐;德苏战争期间,交战的双方都播放贝多芬的交响乐以鼓舞士气。 在音乐家中,贝多芬的叛逆性格是前无古人的。他是受到法兰西大革命哺育的一代人的杰出代表,崇尚个性解放、人的价值和尊严。尽管贝多芬在年轻时就受到维也纳有权势的贵族们的赏识,对他从事音乐给予经济上的资助,但他不依附于某一王公贵族,他的独立性格与见解与众不同,决不屈服于任何权贵。在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期间,贝多芬的赞助人李希诺夫斯基公爵请求贝多芬为他的法国军官客人演奏音乐,贝多芬拒绝了。公爵下不了台,坚持要他演奏,这激怒了贝多芬。他几乎气得发狂,冒着倾盆大雨冲出公爵的庄园,回到家里 24

摔碎了公爵过去送给他的一尊胸像,然后给公爵写信道:“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另一件为人熟知的事,也表现了他的个性力量。一天,贝多芬和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城外散步,正遇上一群皇室人员迎面走来。歌德摘下帽子,恭敬地退到一旁让路,而贝多芬却径直朝前走去。直到奥国皇太子主动向他脱帽致礼,皇后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后,贝多芬才还礼。

贝多芬对自己十分自信。他在31岁时写道:“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六七个出版者,如果我愿意的话,还可有更多的出版者。不会有讨价还价,我定价,他们付钱。”贝多芬有幸赶上了一个音乐普及,迫切需要和能够欣赏大作曲家的时代,因此他才能够如此自信。他在前十年的音乐创作中,充满青春的活力,对自己的力量有一种骄傲自负的感觉。他说:“能力是出类拔萃的人所具有的美德,这也是我所具有的。”贝多芬的音乐独步古今。在他之前,从巴赫到莫扎特,音乐总是呈现出一种悦耳的对称乐式。贝多芬在这点上作出了革命性的突破,他在旧乐式中加进了惊人的活力与激情,从而使音乐成为表达感情的手段。他的音乐令人激动,常常使人沉浸于情感中而听不出感情风暴下还有什么样式存在。音乐中矗立着贝多芬雄伟坚强的个性,他的大部分成功之作都是在他耳聋后创作的。贝多芬发觉自己失去听力的时候,才二十六七岁。他和朋友去野外散步,朋友们对远处传来的悠扬的笛声赞不绝口,可他却什么声音也没听到。耳聋对贝多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他想要自杀,甚至写好了遗嘱,然而音乐挽留住了他。他对人说:“在我尚未把我觉得应该创作的都创作出来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他给朋友写信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完成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九部交响乐。到了晚年,贝多芬的两耳完全聋了,为了实现自己“无日不动笔”的誓言,他请人特制了一支小木棒,作曲时把木棒的一端插在钢琴箱里,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靠小木棒的震动“听”音。贝多芬创造了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他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表达了“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的时代信念,人们尊他为“乐圣”。

作为乐圣的贝多芬,他有令人惊讶的自然天性。他性格暴躁,掉了一文钱也会使他愤怒。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的故纸堆里找到一首随想曲,手稿上题着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g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