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

更新时间:2024-04-21 12: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幼儿教师的语言素养

吴起县第二幼儿园 冯姝

摘 要: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那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魅力呢,值得我们共同关注探讨。

关键词:语言 魅力 示范性 艺术化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与学生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工具。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由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即便是身教,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相对来说,语言指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示范性 1、力求标准性和规范性,克服方言化

3~6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识别能力。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语言的样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腔一式甚至某种口头禅幼儿都非常敏感,都乐于模仿。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因此说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时时刻刻用普通话教幼儿说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有的老师“n、l”不分,有的老师平翘舌音不分,还有的老师将“小孩”说成“娃儿”(方言);将“你要苹果吗?”说成“阿要苹姑啊”(方言)等等。教师应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发音,用心学习普通话,克服方言土语的干扰,加强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尽量做到顺畅、准确地使用普通话,做到持普通话证书上岗。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带大班时,有一个小朋友,由于家庭原因,在读了半个学期后转学了,那时他的普通话非常好,可一个月后,我在菜场碰到他,他的普通话里没有了卷舌音,说话的口气还怪怪的。我问他妈妈:“孩子的普通话怎么说成这样了?”“我实在没时间照顾他,就放在私人托儿所,那儿的老师也是这个样!”他妈妈无奈的说。唉,最苦的还是孩子,千万别耽误了孩子!

2、力求逻辑性,克服随意化

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避免前后矛盾的话。例如,我们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还有甚者在30分钟的教学活动时间内问了13次“好吗”“好不好”“明白了没有”“知道了吗”,6次无任何提炼单纯重复幼儿语言。日常生活中,“把手拿出来”“本来的我”“一只椅子”等语言从我们口中很自然地冒出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谨慎,力求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错误。

3、力求纯洁性,克服粗俗化

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有一次,小宇上课总是调皮,我生气了,对他喊到:“你真是个讨厌鬼!”当时,有几个小朋友也跟着冲他喊:“讨厌鬼!”第二天,小宇刚进教室,教室里的幼儿就对着他喊“讨厌鬼!”小宇委屈的看着小朋友,眼里还含着泪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意识到我不经意间的一句气话已经对他造成了伤害。经过对小宇的安慰和对其他小朋友的教育,这件事平息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地愧疚。除此之外,在幼儿园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还有“你真笨,回答不出来就不准吃饭”“你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等,这种恐吓的带有侮辱倾向的语言对儿童心理的伤

害比肉体的体罚更残酷、更持久。但由于它不像体罚那样显现,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比遭受肉体虐待的孩子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痛苦,这是因为心理虐待会给孩子的自尊心以沉重的打击。作为教师我们应避免使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等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又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回答老师的“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的问题时说:“是男的。”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你妈就是男的。”幼儿马上点头跟着说:“是男的。”这样的语言只能造成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只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切记:幼儿教师不要对幼儿说反话。要尽量使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总之,幼儿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纯洁性,这是发挥语言魅力的前提条件。

二、幼儿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

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就更应该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幼儿教师与幼儿是互动的双方,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其语言的人性化应表现在两个方面:

1、平等交谈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其实,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为了防止幼儿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的提醒幼儿:“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篓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我想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经常这样说, “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而不能习惯于用强制性的“要这样做”、“那样可不行”、“不许”、“不能”等等语言,否则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2、 因人用语

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比如,比较内向、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的采用亲切地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以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地放慢一些;对脾气较急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急躁情绪得以缓和。再如,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要多使用些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将一些无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来吸引幼儿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f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