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生物一轮复习第34课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更新时间:2023-09-01 10:5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015世界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34课时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同种 生物的全部 个体。提醒 满足3个条件构成种群——自然区域、同一物种、全部个体 判断下列是种群的为: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2.一个池塘中全部的成年鲤鱼 3.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
2.种群的特征 (1)分类:包括 数量 特征、空间 特征和遗传特征。
(2)
种 群 的 数 量 特 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迁出率
3.空间特征(挖掘教材P63图)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 布局。 (2)类型及实例:水稻的均匀分布;杂草的 随机 分布;瓢虫的集群分布。
小结: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数量直接影响 预测变
年龄组成
化方向
种群密度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
影响数 量变动
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小结:2.种群年龄组成图析解读(1)模式图①图解 ②析图 种群 A B 出生率和 年龄组成 种群数量 死亡率情 所属类型 情况 变化趋势 况
幼年多, 老年少各年龄比 例适中
> =
增加 波动
增长型 稳定型
C
幼年少, 老年多
<
降低
衰退型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 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
A.① 解析
B.②
C.③
D.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的
差值决定的,由图可以看出国家③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所以增长率最高。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 、个体 较大 的种群。 2.估算法
(1)样方法: 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 蚜虫、跳蝻)和虫 卵 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随机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以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
计值。 注意 ①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②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 m2、灌木16 m2、草本1 m2 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计算时去掉特别悬殊的数据, 求样方种群密度平均值
提醒
①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
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 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 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 径。
(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 、活动范围 较大 的 动物。 方法: 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环境→重捕→计算→估计
种群密度
种群
个体总数
注意问题: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 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 ④标志物不易脱落
=
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 标记总数
重捕标志个体数 重捕总数
算一算: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 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 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 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N:39=30:15 得到N=78
高考新增
方法名 称
对象
过程
计算
肉眼看不见 的细菌、酵 显微计 母菌等微生 物(或血细 数法 胞)
培养→抽样 到计数板→ 显微计数→ 计算
若小格体积为1mm3,则1 mL中个体数= n1 n 2 n mm
×103×稀释倍数
方法名 称
对象
过程
计算
取样器 取样法
活动能力强 (不适合样 方法)、身 体微小(不 适合标志重 捕法)的土 壤小动物
准备取样器→ ①记名计算法—— 确定取样地点 直接数个体数;② →取样→采集 目测估计法——分 小动物→观察 等级估测,如非常 分类→统计和 多、多、较多、较 分析 少、少、很少等
三、种群增长曲线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1)表现形式及意义 通过曲线图 和数学方程式表现种群数量变化,
属于数学 模型,可以更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2)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
质进行表达→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 检验或修正
2.“J”型和“S”型增长曲线
①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 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 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 增长,第二年的数 种群增 (1)长的“J” 量是第一年的λ 倍 ②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 Nt=N0·λt ③曲线:呈 J 型,无 K 值 ④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型曲线
J型曲线及解读 ①曲线1 a特点:无K值,持续增加; b影响因素:N0(即起始数量),λ值。
②曲线2 a.横坐标:时间; 纵坐标:种群增长率; b.特点:保持相对稳定。
①成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 有限的 ,
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 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 。使该种 群的出生率 降低,死亡率 上升。当死亡率 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 种群 增长 停止 (2)的“S” ②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型曲 线 趋于稳定 的增长曲线 ③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
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种群最 大数量④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少,在 K/2 时达到最大
(2)S型曲线及解读 ①曲线1 a.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有限;
b.特点:
有最大值K值,K/2时斜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大。 ②曲线2 a.横坐标:时间;纵坐标:种群增长速率; b.特点: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变为0(即K值 时),t1对应K/2值,t2对应K值。t 2
(3).K值变动的示意图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 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5.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
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也可表示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中被淘汰的部分。
正在阅读:
2015年生物一轮复习第34课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09-01
阅读和精神生活试卷(部分)06-05
辅导员感动我的一件事03-05
为何会有这么多大学生当“枪手”?01-18
数项级数求和的若干方法04-30
CC2431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08-20
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总结03-03
浅谈森林公安现行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27
TD-LTE载波聚合频率及子帧设置指导建议(征求意见稿)10-08
盼端午小学生二年级作文06-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一轮
- 种群
- 课时
- 复习
- 特征
- 数量
- 变化
- 生物
- 2015
- 安卓市场有几家
- 新东方四级词汇乱序版
- 施工单位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 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期末试题(2011)
- 楼地面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华为的渠道管理政策
- 学校交接班工作制度
- GEDO CE 轨检小车使用流程_CH_v1.6.4
- 计算机容错技术论文:容错技术问题研究
- 基于MATLAB的m序列仿真
- 小学五年级奥数下册测试题
- 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导学案(原创)
- 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 法学方法论试题
- 网络语言对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四辩稿
- 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侵权责任法》
- 工程劳务承包合同
- 预备党员考察鉴定表(党支部鉴定意见)样本
- 苏州市环太湖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探讨
- 2013-2017年中国低压变频器行业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