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4-13 08: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划分

① 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

均质区域;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 ② 依据区域的特性划分 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3、 区域分的主要内容【选择题,知识点杂乱需要细看】

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②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复合系统,评价也是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这三方面入手,经济发展状况是核心)

③ 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第二章

一、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自然资源进行多种分类。P18

1、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3、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鱼类等)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

4、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风、海潮、地表径流、地热与温泉等。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应按照充分利用和综合开发的原则,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

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资源,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的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限制的加以开发利用。

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对此类自然资源,应该按照节约和尽量综合利用的原则,杜绝浪费和破坏。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0 答: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然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趋于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三、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P23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1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四、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承载力?P27 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被广泛采纳,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如何解决外部性?P62

答: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使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关于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或途径有许多讨论,目前被实践认同的手段包括:来自于政府的直接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手段、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和社会准则或良心效应。【以上问题请大家结合书上内容自己查看。】

第三章

第二节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P77 细节为主,可能以选择题为主) 一.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一) 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P77) (二) 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人口素质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科技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三) 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 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 2. 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3. 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市场的分布。 二. 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一) 区域人口结构 1. 性别构成

性别构成是人口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即人口的性别构成。通常有两种表示方式:

(1)、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

(2)、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即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

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即受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学因素)影响,又受人的社会属性(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2. 年龄构成

年龄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老人、儿童比例,老少比)、抚养指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

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

人口的年龄构成不仅对人口本身的再生产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模型(P81)中位年龄的划分(P81)

2

3. 职业构成

职业构成是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职业构成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 4. 民族构成

民族构成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 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增长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 1.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再生产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 出生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新生婴儿数与总人口数的比率,它受人口年龄构成、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国家卫生水平及婚姻状况、宗教、风俗习惯、教育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

死亡率是指一个区域一年中死亡人数同总人口数的比率,它受性别、年龄构成、自然环境、战争、饥馑或营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 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即区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它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自然增减状况。

自然增长划分为4种类型(P84)

(1) 原始型: 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年轻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还保持在原始型水平上,使出生率显著的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3) 成年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4) 衰老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的惯性对区域人口的自然变动有重要影响,分析时还应充分估计人口惯性的影响。 2. 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城市)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三. 区域人口素质分析 (一) 人口的身体素质

人口的身体素质受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营养及地方病等的影响。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因素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

分析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等。

(二) 人口文化技术素质

人口文化技术素质主要受教育方面的因素影响。

3

反映人口文化技术素质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受教育等级与年限、劳动者职务及技术等级、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小学普及率、中学普及率、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人口比重等。 通常实用的评价指标是:

(1) 文化人口比重 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重。

(2) 文化程度构成 指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等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常以万人指标(即平均每万人口中各种文化人口的数量)计。

(3) 教育普及程度 指各级学校的就学率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普及率。 区域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区域产业部门对技术的需求、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等的直接影响。 (三) 人口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是人口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也是最难评价分析的一个方面,目前关于人口的思想素质的评价分析,尚无可以直接统计计算的指标。通常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的评价来判断人口的素质。 四. 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

(一)区域劳动力的质与量

区域劳动力的供应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从量上看,在总人口中,只有一部分人具有从事社会劳动的能力,这部分人才可能称为劳动人口。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将劳动年龄上下限之间的人口称为劳动适龄人口。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包括八个部分:

(1)“适龄就业人口”

(2)“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者” (3)“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 (4)“求业人口” (5)“就学人口”

(6)“家务劳动人口” (7)“军队服役人口”

(8)其他人口

在上述八部分中,前三部分人口构成就业人口的总体,为已投入使用的劳动力资源。这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一起构成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是已经开发的劳动力资源。后四部分并未构成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它们是直接的、尚未开发的、处于潜在形态的劳动力资源。这八部分统称为劳动力人口,即劳动力资源数量总体。 (二) 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有经济部门职工下岗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门槛效应”

(三) 教育成本与收益

1. 教育成本

(1) 教育的个人成本 (2) 教育的社会成本

2. 教育收益(无论是个人收益还是社会收益都包括直接和间接收益) (1) 教育的个人收益 (2) 教育的社会收益

3.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计算 (1) 成本收益率法

4

(2) 收入函数法

五. 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一) 适度人口

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他认为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适合的人口。

2.桑德斯将适度人口数量推广到“适度密度”,即所谓是居民获得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密度。 3.费伦奇提出了适度人口质量的概念,主张用优生的办法调解人口素质。 4.对适度人口问题最全面的论述要数法国人口学家索维。 (二) 人口容量

1. 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对人口容量的定义是:世界对于人类的容纳量是指在不损害生物圈或

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提供的人口大小。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口容量的定义是: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

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我国学者中教主流的定义: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以不损害该区划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三) 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地而异

2.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3.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 1. 区域政策的目标

是指运用区域工具解决区域问题是所要实现的目的的明确表达。区域政策目标即使政策工具选择的基础,也是事后对区域政策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参照。

2. 区域政策工具

具体的区域性政策又称之为区域政策工具或手段,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工具与区域发展政策工 具。区域政策工具是达到区域政策目标的保证。 第四章

1、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P110

技术的软件:人类在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的硬件: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 2、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区别

技术引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的技术的行为。

3、p117对区域或国家份额及人力资源的分析一般从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和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进行衡量。

区域或国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是“资格”和“职业”两者统计的综合值 4、p119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研究与发展经费分布的特点

5

R&D经费分布是指R&D经费在各个领域的投入量构成,可以从活动类型、行业构成、执行部门三方面进行分析

R&D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

从R&D经费的增长速度看,我国近些年R&D经费持续高速增长,并远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R&D经费的总量分布看,我国的R&D经费支出占世界总量的份额还很小;从R&D经费的投入强度方面,R&D活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制约,自主创新能力还缺乏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5、p132适用技术: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的特殊条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益的技术。具体来说,衡量一种技术是否为适用技术,主要看该项技术能否达到下列三个方面的目标。即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 第五章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答:原则不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核算的,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按所有的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来统计的,无论它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都要核算。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因此只有本国国民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才能加以核算。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于国外净要素收入。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

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表征作用。

3、环境优化程度,自然环境的优化,经济环境的优化,教育科技环境的优化。 4、创新能力。

三、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了解每个阶段主导产业) 1、 传统社会阶段——农业 一二三模式 2、 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农业

3、 起飞阶段——轻工业、纺织业及铁路、建筑业等 二一三模式 4、 成熟阶段——钢铁与电力工业 二三一模式 5、 高额消费阶段——汽车工业 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 第六章

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3、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2)区域发展的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4、比较成本理论与相互需求论比较P117—P119 5、区域分工的三种主要模式 (1)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6

(2)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3)混合分工

6、理解雁型形态理论P187 第七章

1.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a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b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c区域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 d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e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2.主导产业的特征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值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第八章

一、区规规划的概念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从区域规划工作的实质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总体部署。 二、区域规划分类 (一)、按规划功能分类 1、认识性的区域规划 2、应用型的区域规划

(二)、按规划内容的侧重点分类 1、策略性的区域规划 2、物质性的区域规划 3、综合性的区域规划 三、区域规划的方法

(一)、系统法(又称系统分析法)

1、系统分析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 2、在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中常常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7

3、系统分析法的主要特征:整体性、联系性、分解协调性、动态性。 (二)、传统综合方法 1、特点:

(1)、一直在系统思想的统帅下完成综合过程,故亦可称为系统综合法。 (2)、创造性

2、传统分析法是把各个要素按照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新联系,形成整体优化的新结构,创造出更符合总体目标要求的新系统。 3、区域规划的综合平衡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2)、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具体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 (3)、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

其中,平衡表是进行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工具。 4、综合平衡法的工作步骤:

(1)、确定综合平衡内容和指标体系。

(2)、预测发展要求,包括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预测,确定各项目的需求量。 (3)、综合平衡。 (三)、比较法 1、比较法的应用范围

1)、认识区域特征,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 2)、发展目标与具体指标的制定

3)、重点开发地区和经济建设项目布局地点的选定 2、比较法的工作步骤: 1)、选择比较对象 2)、确定比较对象 3)、分析评价 (四)、数学模拟法

建立模型是数学模拟法的关键。按照功能和应用范畴的不同,区域规划模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2)、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

8

3)、决策分析模型,包括单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概念掌握

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性全局意义的规划。 2.战略重点:概念

战略重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

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优者生存,劣者淘汰。优势的领域,往往也是效益较大的领域,扬长避短,助优淘劣,才能争取主动提高竞争能力,求得发展。 二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三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 3.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是战略是以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其突出的缺陷是: ①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常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②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③初级产品生产,生产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一般比较高。

总的来说,初级产品出口经济效益比较低。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战略,对区域发展没有多大的好处,但是由于以出尽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开端,比其他办法容易得多,所以历史上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来启动经济的增长。

从区域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来说,初级产品出口要逐步向资源集约化开发,即向资源深加工化方向发展,实现多层次增值,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使初级产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4.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替代过去紧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要求。 进口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但面临着一个尖锐的矛盾:既需要有国际市场的外汇流入,又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常常在实施井口替代政策时仍然需要出口初级产品或者举借外债。

评价: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独立经济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这种战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确曾收到实效。但是进口替代政策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

9

对的依赖性,它依然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变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于利益目的相互遏制时,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

5.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所谓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

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是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连带市场与国外资本、技术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工业发展的依附性还相当强,难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

二是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很不齐全,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往往远远低于产值的增长速度。

三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生产,往往用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生产,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受到障碍。

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外资本与技术的流入而建立起来的,甚至连设备、原材料等都依赖进口,因而有可能出现产品进口增加快、而进口增长更快的现象。结果,出口的实际收入相对减少,而外资利润流出和外债还本付息却有增无减,供货及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外债负担日益严重。

第十章

重点 : 增长极理论(课本原文)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通过对实际经济活动的观察,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他也使用“经济空间”概念,但他把经济空间定义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他认为,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经济空间并不是均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中。在经济空间中,存在着类似“磁极”作用的现象,一些经济元素对另一些经济元素施加不可逆的或部分不可逆的影响,就是支配关系,他称之为支配效应。他指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民经济像是相对活跃的集合体(一些领头产业、在地理上聚集的产业极与活动极)和相对被动的集合体(受推进产业和依存于地理上集聚的一些活动极的地区)的组合。前者导致后者产业增长现象”。

佩鲁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10

佩鲁在其1955年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支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在产业之间、经济元素之间的差异。认为富于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他认为,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增长公司或厂商构成推进型(或称为推动型)产业发展的核心。这些推进型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加销售和与其联系的其它企业的购买。因此,一个推动型企业的出现将导致一整群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

显然,推动型企业推动效应的大小与其产生外部经济的能力有关。产业外部经济能力愈大的推动型企业,其推动效应就愈大。一般来说,推动效应的大小与产业的关联性相关。凡是前向、后向、侧向联系广的产业,都有较大的推动效应。在普劳克斯看来,增长极既是一个支配性的经济元素,又是一个具有强大推动效应的企业。它是发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中心(或极),每个中心都处在其他众多的中心之中,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作用范围。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佩鲁的增长极概念的原始涵义是模糊不清的。他是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出发,强调产业的部门联系,强调推动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普劳克斯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与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是重视不够的。虽然1955年他在《“增长极”概念》文章中也注意到了把地域集聚作为极化过程的形成,提到了“在地理上集聚的产业极”,但是他并没有把地域的极化作为增长极的一个内在要素。

尽管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基本上是指那些具有强大增长潜力的工业企业,它存在于抽象的经济空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然而,增长极这个概念提出后,“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具有魔力的标记!”一时间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并使增长极理论得到很快的充实和发展。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概念与推进型产业相关联。??把它作为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聚的极比作为不同于全国矩阵的部门复合体系统更为可取。总之,增长极将作为以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的城镇出现。”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布德维尔的增长中心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提出了投资应该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这种产业通常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产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相应收入相对变动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各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高,有的低。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产品,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将有不断扩大的可能,因而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的产品,表明产品需求量将随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需有控制性的发展。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越高的产品,其产业发展的前景越好。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佩鲁十分注重产业的创新能力,他认为经济元素之间地位的不同,有的处于支配的地位,有的处于受支配

11

的地位,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元素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速度快的产业,具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产业关联性大的经济门类,即其前向、后向联系能力大,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能力就强,它的增长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波及效应就大,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就大。反之,则相反。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产品的市场范围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空间分布集中倾向愈强的生产,其产品的市场范围愈广。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有紧密联系。企业规模大,产品产值高,企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多,创造的利税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就大,产业的增长就能够支撑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相反,企业规模小,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力也就很有限,尽管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较小。

根据普劳克斯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的产业,那么它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献。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是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产生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称这种效应为连锁作用。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应该集中在少数主导部门。这种主导部门要根据在投入-产出中能产生最大的“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方面来确定。一旦这样的主导部门被确定在某一地点上,那么新的投资就会受其引导,增殖效应就会产生。以后,还有许多后继者具体研究连锁作用的测定方法。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与周围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增长极及以后提出的发展中心概念提出后,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普遍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中心无论最初的扩展的原因是什么,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累积增长都会加强这个中心在区域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通过资本、货物和服务等的流动得以实现的。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赫希曼在研究均衡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形象地把这一效果称为“波及效果”。

为什么推动型产业在某一地点出现后,会产生极化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规模经济效应。由于推动型产业的快速增长,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导致生产成本逐渐下降,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进而诱导相关产业进一步得到扩张,并且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地区的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在较长时期内,企业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得到各种益处,并使同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比原来生产规模较小时降低。试以工厂生产为例。工厂的生产费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不变的固定费用,另一种是不固定的可变费用。固定费用包括厂房地租、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设备保险费和折旧费等,以及各种相对固定的税收等。在已建成投产的生产企业,固定费用与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基本无关,如每天生产10个单位产品或生产1000个单位产品都得花费基本相同的固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人工资、运费等,它随产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长。企业的生产费用为固定费用与可变费用之和。其计算式是:

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固定费用+单位产品可变费用

12

如以K表示单位产品成本,C表示总固定费用,M表示总产品产量,V表示单位产品的可变费用,则:K=C/M+V

若V值一定时,则上式中M值越大,K值就会相应地越小。这就是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当然,规模经济也有一定的限度,超过某一限度的规模,又会成为规模不经济。

第二是聚集经济效应。不论是相同的生产部门在某一地点的聚集,还是不同类型的生产部门在同一地点的聚集,都能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①生产的聚集,能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相应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②生产的聚集,将引发科技人才、科技信息的汇集,利于区域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③生产的聚集,势必使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行业,如金融业、保险业、运输业、商业、供电业、邮政业、电讯业、教育业、文化事业、娱乐业等也在聚集地区发展,各行业、各部门可以共同使用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既可以减少各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④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聚集,有利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发展联合化生产。⑤各种经济部门、各种产业在同一地区的聚集,有利于劳动力平衡,有利于社会就业和社区建设。

扩散作用是与极化作用同时存在但作用方向相反的另一种地域变化过程。它的表现是经济要素从核心地区向外围扩散、展延,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扩散作用所以能够发生,是由于:

第一,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原料、材料、燃料、食品等物资要依赖周围地区的供应。极化地区的发展,必须从逐步扩大的地域范围内和其外围地区取得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矿产品及各种初级原材料的供应,因而带动、促进了整个区域农业和初级加工工业的发展。极化中心要利用甚至依赖外围广大地域的市场。极化中心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周围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极化中心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并提高经济效益,势必将一些创新活动,将一些加工过程中失重大的初级加工工业、原料易腐烂变质或者加工后产品不宜远运的加工工业放在外围地区,因而使核心地区以外地区的一些工业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随着极化中心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对极化中心发生过重要作用的一些产业,如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自然资源密集型的工业、某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仓储业等逐步向外地转移,而产生极化中心经济“外溢”的现象。极化中心的产业外移,是带动和扶持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极化中心经济“外溢”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极化中心居民的外出旅游。核心地区人口密度大,外出休闲、度假、观光、游玩是居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均收入的增多,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又使外出旅游活动的愿望成为可能。增长极核的外围区域可以通过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业促进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第三,政府的调节。政府为了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税收、地价、投资优惠、工业区位等政策、法规对极化过程进行干预,以强化扩散过程,防止和缩小极化中心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极化作用使区域经济向核心移动,工业、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的经济主要部门,以及科技、高等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都会集中到一定的极化中心,导致人口、资金、物资向核心聚集,以致造成周围地区经济处于停滞、衰退,甚至萎缩。极化作用将扩大极化中心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是一种离心力的作用,会使核心地区的信息、资金、产品、人口向周围地区转移,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中心极化地区与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散作用将使经济在地区间均衡的发展。

然而,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不仅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力的大小也是不相等的。在它们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极化作用的强度比扩散作用的强度更大。因为增长极的出现,就意味着增长在地区之间的不均等,这是其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物和出现的条件。人们可以从城乡关系等现实中体会到,在强大的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极化中心与周围区域发展的差距将是在新水平上的扩大,而不是缩小。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通过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提出了累积因果循环理论。他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回流效应(即极化作用)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困地区相对越来

13

越穷的现象。要缩小地区差距,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当然人们的认识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增长极“极”的累积性集中增长,在起始阶段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或扩大增长性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流效应(即扩散作用)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因为增长的累积性集中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一旦推进型企业的增长在国家领土的一部分生根,显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作用于领土的其他部分。这种趋势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于增长中的“极”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促使工业的分散,使地区差距趋于缩小。 五、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 (一)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如深圳,如把经济特区当作一个增长极来看待,则深圳经济特区的影响、波及范围非常之大,在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市几乎都到那里开办联络点或设立办事处,深圳明显起到全国性增长极的作用。又如上海浦东,自从20世纪90年代把浦东作为开发的重点后,浦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达到了整个长江流域,其金融市场的辐射力更超出长江流域,波及全国许多省市,显然浦东亦具有全国性增长极的意义。有些增长极所处的区位条件较差,产生的推动作用亦较小,因此其吸引力和辐射力所能波及的地域范围就比较有限,往往只具有区域性或地方性的意义。

从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一个区域可能只有一个极化中心,为单极吸引方式;一个区域也可以出现多个极化中心,形成多极吸引方式。如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前长期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单极吸引方式,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城市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广(州)佛(山)、(香)港深(圳)、珠(海)澳(门)三个双城为核心的多极吸引方式,珠江三角洲各地同时受到上述三个极核的吸引作用。

从极化现象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也有多种形式。有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过程;有等级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极化;有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中心向外作波状圈层式展开。在一个区域中,几种极化方式可能同时存在。如乡镇首先向县内各中心城镇极化,各镇和中心城镇又向县城极化;各县城又向邻近的中心,如向中等城市极化;各县城和各中等城市再向省内的首位城市,如特大城市极化,呈现出等级式与网络式的极化过程(图8-1)。 (二)扩散方式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扩散也有多种多样:

从扩散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全国性的扩散和地方性的扩散。如果把香港看成是一个强大的增长极,它是世界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运输中心,香港城市辐射能力波及到全国各地,香港可称之为影响全国的一个扩散中心。

从区域扩散中心的数量来看,它与极化中心数量是相对应的。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只有一个中心扩散,为单核辐射方式;也可以有几个扩散中心,存在多极扩散,形成多极辐射方式。

从扩散作用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同样有多种方式。对应于极化方式,同样有核心辐射扩散,即由极化中心向四周扩散,主要发生于中心城市向近郊或近邻地区扩散;有等级扩散,即按照增长中心的等级层次,由高级到低级逐渐进行辐射,在这种扩散方式中,与极化中心的距离因素将退为次要的地位;有波状圈层扩散方式,即由极化中心向外围逐步辐射,此时距离因素将明显发挥作用;跳跃式扩散方式,即极化中心的对外辐射,不受中心的等级层次和距离的影响,直接由高等级中心向低层次的中心或区域辐射(图8-2)。

与极化方式相类似,在一个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扩散方式,即既有核心扩散,又同时有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几种方式。 六、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自从佩鲁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后,模糊不清的“增长极”概念,一下子便具有魔术般的吸引力,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以后,增长极、增长点、增长中心、发展中心、生长点等概念不断地出现在众多的描述性研究和规划研究的文献中。增长极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并被广泛运用到区域规划的实践中。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印度等许多国家先后都曾以增长极理论作为地区发展规划的指导。但是,由于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不是相

14

等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比扩散效应大得多,因此有些国家应用增长极的发展理论并未引发起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或发展,落后地区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的扩大。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人怀疑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中的有效性。

不少人在对增长极继续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理论成果。如布赛尔在1979年3月于加拿大召开的关于平等、相互依赖和国际组织讨论会上,在其提交的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重新检验了增长极战略的目标,分析了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以及不同区域增长极战略的不同形式。又如英国的经济学家理查逊认为,断言增长极政策无效的结论为时过早。他认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第二阶段是扩散效应增长,回流效应减弱;第三阶段是扩散效应继续加强,回流效应降至零。从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约需15年或更长的时间。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已派生出增长中心、生长点的概念和核心-边缘理论、发展中心理论等,增长极理论已成为内涵十分丰富的一个理论。

增长极理论对于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集聚效果是有关的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城市建设、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节省而实现的。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是通过区内的乘数作用和区际乘数作用来实现的。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开发理论探求中已引入增长极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应用。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应用增长极理论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起来。增长极一般要依托城市,或在城市附近建立,但并不是所有的城镇都是增长极。增长极是指具有发动型工业的产业集聚点,它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起到经济集聚与扩散的作用,同地方经济融合为一体。只有具备发动型或启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算是区域的增长极。

二是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的变动趋势,选择启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三是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增长极通常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这样既可以使增长极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又能使一定区域获得增长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增长极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动型的工业,核心是建立强大的工业系统。但增长极也应该是创新中心、社会交往和信息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因此,增长极既要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也要大力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种社会职能的服务设施。

五是增长极的体系。要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考虑增长极的体系问题。应该有全国一级的增长极,相当于省、区级的增长极,也要有省内地区级增长极,县内增长极。增长极形成体系,必然要考虑增长极的分工与联系。

六是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完善增长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产生较高的投资效果。

当然,要清醒地注意到,增长极的极化作用是很强的,而扩散作用比较微弱,实施增长极策略,有可能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增大地区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的建成区,这种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又不愿意在这种新区投资,给增长极策略的实施带来困难。再者,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拓展解析:

1、理论内容: 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

15

广义经济增长极指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点包括:

(1)其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

(2)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 (3)具有扩散和回流效应。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先导产业增长; 产业综合体与增长; 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 2、理论作用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 区位经济

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例如,某一专业化生产的多个生产部门集中在某一区域,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区位经济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3、主要优点

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佩鲁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

(2)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3)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4、主要缺点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1979年布赛尔在其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也无庸置疑。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

16

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从投资商角度上看,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5、理论影响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3)支配效应

佩鲁认为,“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就是“支配效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均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般来说,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 (4)乘数效应

这种效应主要是指增长极中的推动性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有的是前向联系,有的是后向联系,有的是旁侧联系。这些联系的作用是,增长极的经济力量促使其他相关产业的建立,从而在就业上、生产上和经济效益上,增长的数量表现出乘数效应。增长极的这种效应可有效地改变一个区域工业基础差、经济存量少的状况。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增长极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以及需求日益扩大的市场,这些因素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而外围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基础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于起步。

b.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使外围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增长极在就业机

17

会、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落后的外围地区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各种途径纷纷流向那里,结果在增强增长极发展能力的同时,却对外围地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c. 增长极的发展导致外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由于地域邻近,增长极与外围地区势必发生区域贸易活动,前者以输出工业品、资本品为主,并从后者输入初级产品;而后者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初级产品的价格低而不稳,且缺乏需求弹性,因而竞争形势和交易条件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总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是以牺牲外围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的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 (一)节点 1、节点

2、节点规模 等级的完整性 节点首位度 节点数目化 节点等级模式 3、节点职能

一般职能:商业服务、运输业、建筑 特殊职能:反映节点在区域中的功能 4、节点空间分布 反映节点集中指数 节点密度 (二)线路 1、概念

区域各部门之间、各节点之间 2、线路密度 (三)网络

网络是节点和线路的结合体,是经济活动各种线路相互连接,交织成的区域生产力结构。 (四)域面 同质域面 功能域面 第十二章

问题一:原材料工业(初步加工业)布局特点 P361 (一)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初步加工业的布局特点

包括冶金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原料工业(基本化工、有机化工)和建筑材料工业等。在规划布局中属于原材料指向和能源指向性工业,往往与采掘业或能源工业相结合共同组成生产基地。

1、 1、钢铁工业

A、这类企业布局首先要考虑资源和能源条件。

B、在区域规划布局应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这类工业布局对周围环境的伤害。 C、近年来,由于选矿技术进步和水运事业的发展,以及进口原料的剧增,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初步加工业的规划布局有了一定变化,在沿海、沿江的大型港口地区,往往也成为这类工业布局的重要区域,而形成临港工业区。 2、能源工业

A、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

B、火力发电四种布局方式:一是接近负荷中心,二是靠近燃料基地,三是同时接近负荷中心和燃料基地,四是在燃料基地和负荷中心之间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区,特别是水运条件好的港口地区建电站

C、水力发电站利用天然水资源发电,是原料指向型 (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初步加工业的布局特点

1.多数农副产品原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时效性和不便运输等特点,因此要求农副产品加工

18

业接近原料产区。

2.总体来说在区域规划布局中受农业原料的供给制约性较大,一是因为农副产品加工的原料失重大,而且多数农副产品为有机质生物原料,不耐储存,加之有些农副产品原料为轻泡物质,体积大而重量轻不适宜长途运输,应布置在原料产地,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副产品和下脚废料,可就地进行在加工。一般而言,农副产品原料集中产区往往是农业比较发达的经济作物区,接近原料产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接近消费地。 3.另外部分农副产品加工业,原料单耗低,可运性大,成品时效性强以及各地消费习惯不同,而要求布置在消费区,如卷烟,酿酒等。此类工业布置在消费区及市场中心具有更大优越性。 总之,农副产品加工业一般按照初步加工应接近农副产品集中产区,而精加工则应集中布置在主要消费区——城市。

问题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 P372 P376(注:书上的的标题是“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影响布局因素”,所以该答案有点文不对题,但是答案应该在这两个部分中,望大家酌情参考,根据自己需要选用!)

1.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P372 (1)经济社会因素 a.区域产业结构自然演化规律 b.经济、政策扶持驱动措施,区域具备一定条件和特殊要求 (2)科学技术因素 a.区域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文化素质 b.区域内新技术开发能力 (3)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a.优良的生产环境 b.健全的基础设施 c.适宜的生活环境

2.高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P376 (1)智力密集程度 (2)开发性技术条件 (3)信息资源条件 (4)基础设施条件 (5)生产生活环境

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城镇体系的概念(P461)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个概念有一下几层含义: (1) (1)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

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只能是区域的城镇体系,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成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2) (2)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3) (3)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的。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方面

的差别,即各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差别和特色则是依据各城镇在区域发展方面条件制约下,通过客观的和人为的作用形成的区域分工产物。

(4) (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城镇

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仅仅在一定区域空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而缺乏相互联系的城镇,这只是一个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城镇群体的空间形态,而不是有机整体。

2. 2.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P473)

1994年建设部颁布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1)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

19

(2)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 (3)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 (4)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结构。

(8)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 (10)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3. 3.城镇体系结构规划(P490-P502 简答,看书) (1) (1)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

(2) (2)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重点) (3) (3)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4) (4)城市经济区划分(重点)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e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