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仁学思想流变及其现代启示

更新时间:2023-11-28 00: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先秦儒家仁学思想流变对道德的启示

摘要

构建道德体系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文明要求。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阐述的这篇文章。第一,先秦儒学思想的介绍及其变化过程。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以及比较。第二,主要讲述了三位思想家的思想的影响对现在道德有什么方面的启示。为了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好人际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先秦儒家思想,从中找出对我国道德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仁学 心学 礼学 道德

一、先秦儒家仁学思想的变化

1、 孔子仁学的基本内涵

孔子的仁学体系是从血亲之爱开始的,体现血亲之爱的“孝”被认为是“仁”的真正起点。“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①孔子之所以把“孝”看作是“仁”的“本”,是因为亲亲之孝是一种最真实最原始的自然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真情实感。当这种最初表达真情实感的“孝”成为某种现实化的原则即“孝道”的时候,固然具有规范化、形式化的特征,但仍不能离开其真实内容——亲亲之爱。孔子以“爱”、“亲亲”为内核,演绎出了一个充满爱心的无极限的空间区域,而这个空间区域又真实地、稳当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网罗整个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存在于每个行为主体的思想深处,却又外化为各种具体的道德行为。此外,尊重人、重视人的主体性价值是孔子仁学的另一大特点。可用“仁者爱人”概括这一特点②。在天命神学还十分盛行之时,孔子立言行事不以天与神为本,而以人为本。《论语·子罕》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③ “与”为赞许之意,而“命”为客观必然性,是一种畏惧、服从、敬仰的对象,但非人格神的意志或力量。孔子“与命”肯定人类自身的道德能动性,以高度自觉的道德主体去主宰人类社会。

2、 孟子的“心学”

孟子发展仁学,重在“以心释仁”即孟子的“心学”。孟子把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根源都归之于心,他不仅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

题,而且把“存心”、“不失其赤子之心”作为君子人格特征的决定因素。孟子把“仁”归之为“人心”的天赋的“良知”、“良能”。这样,集中体现儒家思想特征的“仁学”就获得了具有个体生理基础的“心”作为物质承载物,使心与仁结合,形成儒家独特的人性论体系,它不仅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儒家“修齐治平”的伦理政治核心。

儒家“仁学”是对人际关系反思的产物,所以说“仁学”也就是“人学”,讲人而不及“心”,那么,“人”与“仁”的相通就缺少一个现实的、物质感性的“中介”。 “仁”作为一种至高的道德理想降落到人的心中,支配着人的血肉之躯,转化为道德行为;而“人”借助于对心的存养,进入一个主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心、性、天一致,天人共性,这就是中国传统儒学讲“天人合一”的一种形式。因此,“尽心”可以“知性”可以“知天”。仁性之行于外,就是“我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④。

所以,我们说,先秦儒家学说中的“仁”,不仅可以被解释成内在德行,其应用范围也可以由人间之爱扩展到对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爱。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3、荀子的“礼学”

荀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不过,他的这种继承与发展,与孟子走的是不同的思维路径。孟子把仁学向内发展,即为以“心”释“仁”的“心学”;而荀子把仁学向外发展,即是以“礼”释“仁”的“礼学”

首先,荀子改造了孔子的天命观。孔子天命观的特点是既承认天命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又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从思想的继承上说,孔子、孟子、荀子的学说都是沿着发现、肯定和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方向发展的,而荀子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提升的程度比孔孟更多。孔孟把人的主体能动性主要归结为人的道德完善能力,荀子则要求人们积极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的利益服务。

其次,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学中的礼,将礼演绎到了法。荀子认为人高于动物之处即在于人能群,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人之群并非动物的自然群体,而是按照一定的秩序结合起来。这种构成人之群的结构秩序就是礼。为了使人们能够群居共处,先王制礼义以别贵贱、长幼、贫富之分。

最后,为了论证礼的制约的必要性,荀子提出了性恶的理论。他认为,人性本恶,其善伪也。由于人性本恶,即自然的存在并非理想的存在,人的主体能动性正在于能够把这种自然的存在改造成为理想的存在,人性必须靠教化方能完善;荀子的性恶论主张,是他的道德思想重要的理论基础。⑤

二、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道德的启示

1、 孔子仁学思想的启示

孔子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重人贱物。而在当代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丰富的世界里,但相当多的人都感觉到社会道德水平明显地下降,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冷漠,失落了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也已表明,单纯的物质繁荣并不能使人真正幸福,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吸取前车之鉴,重视人的精神生活问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重读孔子,发掘孔子仁学思想对于现代人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如何处理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很多现代人。在与他人、集体发生利益冲突时,他们更多地强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对他人、集体所造成的损失。在信息化时代,由原来的熟人社会进入生人社会,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了,但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缺少友爱、信任,现代人的孤独感反而普遍的加剧了。而孔子的仁学思想凸现了对人的重视,寻求的是对人的关心。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让人心里温暖的例子,比如一个母亲宋继荣在护城河捡脑瘫弃婴魏超抚养26年并且自己无怨悔。当魏超吃力地说出“我爱他们!”时,相信这句话足足道出了世间的真爱。他们全家将这个孩子当成是亲生儿子一养就是26年,6年前丈夫脑溢血去世,但这位母亲却没有放弃爱,一直照顾着捡来的孩子。这件事情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一个精神的力量。同时,孔子在生活中发现了“仁”——人际相处中的美德,一种对他人的真实情感。也就是说,与物质相比,人是第一位的,不应为了外在的客观的东西,漠视了人的主体性有些人为了钱、权、而舍弃亲情,得到的却是无尽的

自责。可见,许多事例已经表明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人的幸福。无论是在个体行为中,还是在家庭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都要遵循“仁”,这是人类通往幸福之路。⑥

2、孟子心学思想的启示

孟子“心”的逻辑结构由“欲贵者,人之同心也”1的利欲心;“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的道德心以及“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的思虑心三个层面组成。⑦

利欲心是其整个心性结构展开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利欲心的形成与人的感性存在相联系,孟子由肯定人的自然属性,进而肯定人的利欲心的存在。道德心是置于利欲心之上的第二层面,道德心即善性,体现了人心固有的善,是一种本能的、下意识的直接反应。这种直接感受与基于生物本能的利欲心不同,后者是为了满足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需要和目的,而道德心不为某种外在目的,甚至也非为善而求善,只是发自人的本性的自然情感,是一种道德本能。

但是现在网上热传的“网售亲生儿子“一案 ,真是令人寒心。是哪些方面让他们这么做的呢?首先反映出了他的利欲心,为了金钱而放弃对孩子的抚养。再次,反应出亲情的冷漠,没有责任心。而孟子提到的道德是不是应该让其好好醒悟一下呢?

3、荀子性恶论思想的启示

荀子为了论证礼的制约的必要性,提出了性恶论理论。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能否与之看到相关的事件呢?就在近日发生的重庆女童摔婴案引起了人民的高度关注,在受伤男婴接受治疗的同时,人们开始追究涉事女孩的责任。然而,由于涉事女童只有10岁,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刑事案件侦查,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都在猜测,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才导致了这名女童会作出如此离谱、残忍的举动呢?以“天生罪犯论”能解释本案的某些蹊跷:先回看事件,可以说此事中一些反常理的情节很难用天生残忍之外的理由解释。孩子通常被认为喜爱可爱的小生命,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哈佛(Harvard)的学者爱德华·威尔逊甚至认为孩子有“热爱生命的天性”。

而此案中的女童“违背”了这种天性,对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男婴下手。那此件事情是否是说明荀子“性恶论”的一个凭据呢?荀子虽以人性

为恶,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的道德完善的可能性,而是认为只要坚持礼义教化,去除人性之恶,即可归之于善。

4、对我们现代大学生道德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道德观念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人生组成部分。无论你是处在哪个社会角色,道德观念都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基本准则。首先在我们大学生中,我们已经可以说是一名成年人了,但是道德观念、人生阅历、实践经验都不算太成熟,需要指导和教育才能养成完善的人格。儒家的仁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义。首先,“仁者爱人”是儒家从家庭亲情中引申并升华的人生观。爱亲之心的外延与扩张,只要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就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⑧要想建设完善的道德体系,从家庭教育开始,就该屏弃功利性的教育,要从小培养小孩子的道德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善恶分明。家长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懂得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不要一味的宠溺自己的小孩,也不要忽视小孩所犯的道德错误,要即使的纠正并加以教育。第二,儒家“爱人”的行为模式是取譬于己,推及于人,也就是后人大肆渲染的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忠恕”是对人际关系而言的,它一方面强调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一方面要舍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在生活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们,过分地相信自我的标准。这样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影响了交往的质量。第三,爱人的前提是正己,要推己首先须正己,正己即修养仁德。儒家为此设计的路径是:“为仁由己”,即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仁人”,将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总之,儒家是以“仁”来调节人际关系的,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想推己必须先正己。也就是说,仁爱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而应爱人以德,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强调。使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e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