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_技术篇_

更新时间:2023-03-19 06:3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第一章一、简介 1纳米是什么?

纳米和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2、纳米技术

1nm=10-9m

在纳米尺度(0.1纳米到100纳米)的范围内研究物 质所具有的特异现象和特异功能,通过直接操纵和 安排原子、分子的手段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技术。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3、纳米技术概论的提出 1959年,美国著名物 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费曼作了题为《底部还有 很大空间》的演讲,其中 指到人类以后将根据自己 的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 制造产品。这被公认为是 纳米技术思想的来源。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4. 纳米技术的实现 1)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明,才使纳米技术真 正成为一门科学技术。 1981年,美国IBM公司在瑞 士苏黎世实验室工作的科学 家宾尼和罗雷尔发明了一种 新式显微镜,“扫描隧道显 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罗雷尔博士 Microscope) ”简称STM 。 宾尼博士 获得 1986 年诺贝 尔物理奖。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研究 微观世界的眼和手.3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2)扫描隧道显微镜工作原理简介 (1)势垒 在两块导电物体之间夹一层绝缘体,则在两个导体 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时,通常不会有电流从一个导 体穿过绝缘层流向另一导体的。 两个导体之 间存在着势 垒,像隔着 一座山一样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2)隧道效应假如这层势垒的厚度很窄只有几个纳米,由于电子在空间 的运动呈现波动性,根据量子力学的计算,电子将穿过而 不是越过这层势垒,从而形成电流。如同在山腰部打通了 一条隧道而火车通过隧道那样,这种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3)STM的工作原理 将针尖和样品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其间距离足够 小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电极间的绝缘 层,形成 “隧道电流”。 STM工作时的特点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 过隧道电流获取图像。STM工作方式 恒电流扫描 恒高度扫描 视频:扫描隧道显微镜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刻痕”或移动原子来得到的一 些图片 1990年4月,美国IBM公司的两位 科学家使用扫描探针将35个氙(Xe )原子在镍(Ni)表面上移动排列 出5纳米高的“IBM”的构图。 移动铁原子写成了两个汉字 “原子”。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1993年美国科学家在低 温下,用STM针尖将48 个铁原子排成一个圆环, 并且直接观察到了电子 驻波的图形 。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铁 原 子 的 移 动 过 程9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1991年2月IBM公司用STM针尖移动吸 附在金属铂表面的一氧化碳分子, 描绘出“一氧化碳人”,其身高为5 纳米。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我国的纳米先锋中科院纳米科技项目 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中科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在石墨表面 通过搬迁碳原子绘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中科院化学所用自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石墨晶 体表面刻写出一幅中国地图,并写出“中国”两个 字。两幅图像和文字的线条宽度只有10纳米。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中科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过 STM在硅单晶表面上直接提取硅原子,形成平 均宽度为2纳米(3至4个硅原子)的线条。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二、纳米材料 1、纳米材料(纳米级结构材料) 是指其结构单元(纳米粒子)的尺寸介于0.1纳米~ 100纳米范围之间。 2、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莲花、荷花的叶子表面的自我洁净 荷花因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 叶子表面的结构与 粗糙度为微米至纳 米尺寸的大小。当远大于该结构的灰 尘、雨水等降落在叶 面上时,只能和叶面 上凸状物形成点的接 触。液滴在自身的表 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 状,在滚动中吸附灰 尘,并滚出叶面。16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鹅毛和鸭毛的排 列非常整齐,毛 与毛之间的隙缝 小到纳米尺寸, 所以水分子无法 穿透层层的鹅毛 和鸭毛。鹅与鸭 得以在水中保持 身体的干燥。这 种结构还极其通 气。17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不用洗涤剂的纳米服装 2002年,一批高科技服装面料从实验室走上 了展台:不用洗涤剂也能清洁的衣物、可用 做防水地图的仿真丝面料等令人耳目一新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具有易洁纳米涂层的陶瓷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摔不碎的纳米陶瓷

纳米陶瓷

自然科学概论 技术

强度比常规铜高5倍纳米铜

纳米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e2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