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更新时间:2024-03-23 0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省境内现已查明的20933处各类文物点中,古墓葬有4368处,历代帝王陵有72座,这些陵寝大多坐落于关中平原。关中陵寝在中国的古迹和人文景观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文化可以从多层面挖掘和利用,笔者仅对陵寝遗址植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这些陵寝遗址的植物文化内涵对陵寝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一种现实的或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一、遗址概况

封建时期,帝王死后的坟冢称之为“陵”,我国历史上“陵”始见于东周,真正意义上的“陵”出现在战国中期。古时君王还仿照宫殿的建筑布局,在“陵”后设“寝”,“寝”是帝王灵魂的起居场所。关中地区自古就是帝王之都,被誉为“天府”、“陆海”。由于朝代众多,先后有60多位皇帝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建起自己的陵寝,且规模十分雄伟壮观。那些规模宏大的陵寝及其周边大范围的面积都种植有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古代对植物的重视

出于当时的风俗和各方面的要求,那些规模宏大的陵寝及其周边大范围的面积都种植有大量的植物,足见古人对陵寝中植物的重视。 (一)古人重视植物的原因 1. 古人对大自然的依赖。

古人相信,整个世界都是有 生命的,植物也和人类一样具有灵魂。这种对于自然的认知,源于古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由于当时人类不能正确地认知和控制自然世界,在他们心目中,自然赋予人类生命,给予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人类离开自然就无法生存。于是形成古人对大自然的依赖。

2.人们自古以来就对自然植物有着特殊的偏爱。

由于人类的成熟和发展同大自然和自然界中的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古人对各种自然植物就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中国古代儒、道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植 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它要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自然、一切遵从自然。 (二)历代帝王重视植物的表现

先秦:早在大禹时期就有 相关的法令,即春季3个月不得砍伐树木;夏季3个月不得捕鱼。 西周:是最早设立专门管理山川林泽官员的朝代,并根据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状况对其官员施以奖惩。百姓需按规定时间伐木、捕鱼和打猎。春秋时期:基本沿用了前代的规定。秦朝:奉行重农抑商,并颁发了《田律》,要求在春季2月不得伐木;不得采伐新生的植物。汉朝:用绿化成绩来考核官员。我国也自汉代起,开始由皇帝颁布法令积极主动地创造绿化。唐朝:把土地、树木等资源的管理与均田制的推行联系在一起。 三、陵寝植物的文化内涵

在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出了丰厚淳朴的民风和民俗,其中许多与植物息息相关,并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观念,以及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古人把对自然、生命及未来的理解,渗透进对植物的偏爱之中,使自然之物———“植物”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陵寝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植物的研究和探讨,便可从中窥得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一)陵寝植物和风水观的联系 早在《青乌先生葬经》中就 有记载,“陵寝以风水为重,荫护以树木为先”。按照风水论,理想的风水地要“郁草林茂”。古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或本来空缺通风,今有草木郁茂,遮起不足,不觉空缺,故生气自然。草木充塞,又自人为。”古人认为“林茂—生气—大吉”。“气”是观念的产物,无质无形。以气为核心,逐步形成风水理论。所以古代先民们一方面通过“好气场”的外部表现;另一方面广植林木来获得好风水。 古人喜欢在皇陵周围栽植树木,因为风水理论认为陵寝周围种植风水林可“生气”。

陵寝的风水林源于我国殷周时期的“封树之制”。故历代帝王把自己的陵寝置于具有良好风水环境的风水山上或风水林中,在陵寝周围种植树木,作为其风水林,并把风水林的好坏和江山社稷的命运。例:陕西黄帝陵园内,有人工栽植的柏树8.2万株,1000年以上的古柏3.0万株。 (二)植物所体现出的等级制度

在阶级社会,坟墓周边植 物的布局、多少和大小是受等级制度约束的。《礼记》载:“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太平御览》称:“天子树松,诸侯树柏,卿大夫树杨,士树榆,尊卑差也”。《周礼-冢人》贾公彦疏:“案春秋纬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药草;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由此可见陵寝植物不仅是陵寝中绿化用的“风水林”和绿化树,更是君王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利的象征。 1.陵寝植物的象征意义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科技水 平的低下,致使人们无法认知身边的自然世界,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人们寄予树木的那份情感。人们认为万物皆受到神灵的主宰,而陵寝植物更是被人们赋予了传奇的色彩。

2.以树木常青象征灵魂不灭。

我们的先民在原始氏族 社会就已经形成灵魂和鬼神的观念,认为灵魂不灭。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以树木为载体进行传达。这种灵魂不灭、生死轮回的思想更是被赋予到了陵寝植物之上,并被古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淮南子?齐俗训》云:“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夏后氏,其社用松;殷人之祀,其社用石;周人之礼,其社用栗。”可见早在夏代就有利用植树来象征其灵魂不灭的传统。

3. 以树木的种、质、量表示死者的身份。由于古代坟墓 周围树木的种、质和量显示其墓主人的身份,所以帝王对其自己的陵寝树木十分重视。帝王陵寝树木树种的选择需遵循一定的要求,且品质要求较高,而树木的数量之多更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 《周礼?冢人》云,“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到春秋末期,皇帝的陵寝“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并且逐渐制度化。

4. 以植物表达理想与愿望。陵寝植物是帝王陵寝的守 护之神,这些植物与帝王精神上的追求和情感上的寄托紧密相连。帝运长久和江山永固是一切封建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常青树种的使用完美地表达了帝王这种美好的理想与愿望,而“风水林”则从另一方面恰当地表现了陵寝植物的实用主义。 四、关中陵寝常用植物 (一)常绿植物

油松、雪松、圆柏、侧柏、青阡、云杉、冬青、 火棘等。 松,世界上最长寿的树种,寿享万年。我国民俗祝寿也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辞。从秦汉以后,松树便被视为地位等级最高的树种。松树所以受到特殊的礼遇,是因为它长青不止,可以“与天齐其长,与地等其久”。而帝运长久、江山永固是一切封建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理想。由此,松树也分外受到统治者青睐。我国自古以来就爱松、敬松。 冬青在我国古代就有“万年枝”的名字,因此也格外受到帝王们的喜爱。冬青不但在当时的宫廷内大面积栽植,皇帝 们还将其搬入了自己的陵寝,取的便是“万年”一词的吉祥含义。

(二)落叶植物 石榴、柿子、梧桐、黄栌、木槿等。 石榴象征美好的事物,自古以来便被人们看作为“多子”的象征,并相信它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灵气。秦始皇陵种有大面积的石榴,而在礼泉县境内的唐昭陵附近发现当时石榴的种植痕迹,其中一株古石榴结果每个重约1.5kg。 史书中尚无关中陵寝栽植桃树的确切记载,但桃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我国封建制度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参考明清帝王陵寝中的植物,可大胆推断关中陵寝栽植的植物中应该有桃树。源于《淮南子》书中有“羿死于桃”的传说和《典

术》中“桃之精生于鬼门,以制百鬼”,古人尊桃树为“仙木”,认为它可以驱邪制鬼。 梧桐被古人看作是避凶和吉祥之物。《庄子?秋水》载:“南方有鸟,??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意思是说当鸟落在梧桐树之上,其便为祥瑞之树。秦始皇陵园及大多数陵寝周边都种植有梧桐。

五、 科学地对待其文化内涵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于2005年10月21日在西安通过了《西安宣言》,大会提出遗址保护除了保护遗址本身之外,保护遗址的周边环境和文化也是重要的内容[6],由此足见现代社会和国家对其文化的重视。要保护遗址周边环境和文化,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其文化内涵。陵寝植物,就其本身来说,与其他植物没有什么区别,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赋予的。人类步入现代文明,应以科学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对待上述文化内涵,批判和有所选择的继承。同时还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将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更好地为陵寝遗址及周边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服务。 六、小结

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可以看到,除了保护遗址本身之外,保护遗址的周边环境和文化也是重要的内容。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文化是反映该地区历史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遗址地的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发扬和继承陵寝植物文化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特殊过程和作用,重视与加强文化建设,尽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切实丰富地区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涛.马宏林.陕西遗址陵墓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研究.陕西环境.2012.10(5); [2]陈西平.宋明爽.树木崇拜与民族文化.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3.5(4); [3]居阅时.刘庆帝.帝王陵墓建筑的文化解释.同济大学学报.2011.15(5); [4]程建军.中国古代皇陵选址的风水艺术[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10(8); [5]邵锋.张春丽.论墓园.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11(11); [6]黄景略.任伟涛.考古遗迹与博物馆.中国博物.2013.4(04);

[7]陈元生.解玉林.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10(0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r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