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更新时间:2023-09-03 18: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⑴,泾水萦纡傍远村⑵。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⑶。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⑷。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1]
【鉴赏】 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 怀古伤今之情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 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 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 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 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 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 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 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 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 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 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的手法 触景生情、 的手法, 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 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 怀古伤今之情。 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 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 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 触景
生情、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 的手法, 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 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 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 绪。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鉴赏】 【鉴赏】 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以武学生出身,上疏 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以武学生出身 上疏 请杀权相韩诧胃,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 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直到韩倪胃死后才 请杀权相韩诧胃 结果自己被关进了监牢 直到韩倪胃死后才 得以出狱做官。后来又策划铲除奸臣史弥远,事败而遭杖杀 事败而遭杖杀。 得以出狱做官。后来又策划铲除奸臣史弥远 事败而遭杖杀。 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 不肯附和浮议” 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不肯附和浮议 他的一生屡遭打击 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 不肯附和浮议”。 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饭仃、雕琢习气,把自己 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饭仃、雕琢习气 把自己 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 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 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 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 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 景象。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 景象。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富于生活情趣。牛尾的乌 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 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 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 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湾, 牛去那河北滩。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 牛
去那河北滩。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本诗语言 风格不事雕凿。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 风格不事雕凿。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 富有生活情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 暴雨来的“ 富有生活情趣。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暴雨来的“骤”,去的 作者从视觉 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 视觉和 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 也“骤”。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 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此诗写夏日暴雨景象,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 此诗写夏日暴雨景象,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一、二句说乌云尚在 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 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 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 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 十万军声” 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三、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用“十万军声” 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 七句由牛引出牧童, 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 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 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 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 翠。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在宋 代诗人中,颇有特色。 代诗人中,颇有特色。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泼 浓墨” 喻云色之黑; 翻车轴” 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 浓墨”,喻云色之黑;“翻车轴”的“车”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发 出声音,这里用以形容风雨之声。一以喻色,一以喻声。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 出声音,这里用以形容风雨之声。一以喻色,一以喻声。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 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而两者相距,只有牛头牛尾之间,突出了夏雨特征。 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而两者相距,只有牛头牛尾之间,突出了夏雨特征。 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 顷刻”言来势之猛, 十万军声” 比喻写风雨之势 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
。“顷刻”言来势之猛,“十万军声” 状雨声之壮。 怒涛卷” 沙滩” 借潮水之汹涌,一喻雨势奔腾。 状雨声之壮。“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一喻雨势奔腾。“军声 鸣瀑” 鸣瀑(瀑布) 军声” 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 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 后三句是补笔。 溪西”应指西南, 溪北”应指西北,即修辞学上所谓“ 后三句是补笔。“溪西”应指西南,“溪北”应指西北,即修辞学上所谓“互 牧童迎着风雨向西南走,故牛头已经下雨,而牛后还只是乌云。 文”。牧童迎着风雨向西南走,故牛头已经下雨,而牛后还只是乌云。点得清 补得必要。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转,写出雨晴山绿, 楚,补得必要。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转,写出雨晴山绿,夏日阴晴瞬息变化 的奇观。 的奇观。 作者刻画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 作者刻画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 息。
晓至湖㈠ 晓至湖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注]注释⑴湖:杭州西湖。⑵折:弯曲。 ⑶景:影。[4]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 注释⑴ 杭州西湖。 弯曲。 红树: 红树 指开满红花的树。 [5]乱莺啼: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6]长(cháng):茂盛。 乱莺啼: ):茂盛 乱莺啼 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长 ):茂盛。 [7]人意:游人的心情。 [8]萧鼓: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人意: 萧鼓: 人意 游人的心情。 萧鼓 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9]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10]舴(ze)艋;小舟 几船归: 几船归 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舴 )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分)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3 答: :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 喜爱幽静: 人意静” 寒雾生” 亲近自然: 临水” 初日开” 向往自由: 学野凫” 逐清景” 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安得”。(意思对即可 意思对即可。) “安得”。(意思对即可。)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 对比: 有声” 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 景致的深阔。 对偶: 折苇” 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动有声” 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 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 ),意境 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 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其它看法 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挖掘作者 解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出打上作者情感络印的名词, 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 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 隐含在“景语”里面的“情语”,此题并不难解。第二小题的诗句通俗易懂,设题 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据, 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关键要围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要能有根有据,言之 成理即可得分。 成理即可得分。
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①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 今古河山无定据①。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② 铁马金戈③ 青冢黄昏路④ 一往情深深几许? 从前幽怨应无数②。铁马金戈③,青冢黄昏路④。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深山夕照深秋雨。[1]
【注】 ①无定据:无定、无准。意谓自古以来,权力纷争不 止,江山变化无定。一作“无定数”。 ②从前幽怨应无数:一作“幽怨从前何处诉”。 ③铁马金戈:谓战争。《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李克用与朱 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 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④青冢:用汉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绮,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 奴之地(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称“青冢”。[2]
纳兰性德(1655-1685 ),满族 ,字容若, 清代最 为著名的 词人之一。他的诗词 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 为著名的词人 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 的声誉,在整个中
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 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也以“纳兰词”在词坛 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 满汉融合的时期, 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 典型性。他虽 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 这一特殊的生 活环境与 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 使其诗词的创作呈 现独 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这首《出塞》词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 词的上片写 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 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 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 数的,此时姓觉罗氏, 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 江山的轮 回是不以人的意愿 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 行间流 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 看, 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 然而跟从皇帝 出行的经历, 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 为深刻,对时局的变迁更 为敏感。 作者并没 有沉溺于伤感, 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 到了现 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往”,此句看似平淡,却让 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 起, 只见战士们横 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 他们便在马 背上来来 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 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 并不一定能 够使一个国 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 这怎能不让人伤 感? 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 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 战场 上的 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 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 概括, 而后两句又是第一 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 是一片荒凉 这满 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 “荒凉”一词,既是 自然景象的 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 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 之象, 可 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 作者贵 为皇族,虽然没有 出生入死的经历, 但仍然心存 忧患, 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 史 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 枫 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 凋谢就越近。 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 去,风干了自然 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 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 愫 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 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 片末看似以景收 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
成, 不事雕饰。 词的 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 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 约深沉。 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 为“从前幽怨何处诉”,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 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 整。 “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 不能报效国家, 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 按理说,他 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 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 个 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其 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 何处诉”一语, 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 就道出了他 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 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 像王昭君那样 “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 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 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 她 远离家 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 有什么用呢?自己空 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 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 想的情意有多深? 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 秋中的细雨。 “深山”“夕阳”“深秋”“雨” 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 让人 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 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 出,作 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 但却没有一个实现 的途 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 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 直接的, 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 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 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 畅。面对塞外景象, , 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 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 形与意融为一体。而 上片写眼前之景, 形与意融为一体。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 成对比。 就整首词 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登城》是一首登楼野望之作。 首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 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 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 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 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 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
“寒”字, 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 次句写 “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 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 客——那样会侘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 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 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 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 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这景色是诗人 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元代刘因有一首《村居杂诗》:“邻翁 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诗人对于“旧相识”的新 感受比乍见之时更具魅力。虽然这景色诗人已经见过,但以往他不是在微雨中 纵目野望,也没有如此恬适的情绪,他后来的赏玩之兴才特别高。总之,诗人 留连忘返,已陷于凝想之中。 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 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 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 是感到十分惬意。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 极度愉悦之情。 但“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 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 “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 “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 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 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望湖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 “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 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 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 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湖楼晚景的诗,眼下 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 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 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
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 《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 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 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湖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 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 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 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 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 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 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 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 幅望湖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 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 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 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正在阅读: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09-03
注塑模课程设计说明书11-12
小学生元宵节活动方案04-22
植树节作文450字07-12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优化教案05-20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综合)06-02
热闹的菜市场作文450字03-12
中班育儿知识大全02-20
新校区 新面貌 新气象 新发展09-2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鉴赏
- 专项
- 诗歌
- 训练
- 2017年中国健康保险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目录)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绪论
- 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第三版)听力原文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中国高压断路器行业竞争战略及投资商机分析报告2016-2021年
- 上海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操作办法
- 高二7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成绩分析讲述
-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设计
- 十三五重点项目-皓英砂矿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黑盒测试流程及方法
- 新闻采集业务指导手册(一)
- 入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
- 托福TPO46听力题目+答案+MP3音频下载
- 中国摄影家协会入会申请表
- 7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1
- 中联新版泵车说明书电气图
- 中国企业在线培训行业前景展望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 学校食堂管理制度集
- 高中英语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高效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