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习期末考题

更新时间:2023-10-27 14: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P16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_化学传导_。P16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P16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P16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P14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P16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P19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P19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P20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P25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P25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的;当一个反应的概率依赖于随后事件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_操作性的_。P25

1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是_应答性的_,行为是对其之前出现的刺激的应答。另一位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另一种学习——操作性反应,并认为行为是被其之后的刺激_强化_的。

14、对行为起动力作用的个体因素很多,如:_需要动机_、_意志_、_价值观_、_理想信念_、_情绪_等。P4-5 15、意识分为正常意识状态和异常意识状态;_注意_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P6

16、一般把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叫_认知过程_,主要包括:_感知觉_、记忆、_思维_、_想象_和言语等心理活动。P6 17、_心理动力系统_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的选择与偏向。

18、人如果把意识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这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叫_元认知_P7

19、_心理理论_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20、心理学上研究个体差异心理的主要两个方面是_能力_,_人格_。P9

21、如果说,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那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内隐行为_;另一类是_外显行为_。P4 2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_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或写心理现象)_。P3

23、个体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五大方面:需要动机和意志,意识和注意,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_能力和人格_。P9

24、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_弗洛伊德_,它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_潜意识_。P31

25、采用多种先进的脑成像技术,研究认知活动、大脑神经元电生理反应和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是_认知神经科学_。P37 二、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B)。P25

A.1864年 B.1879年C.1903年 D.1920年 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P25 A 冯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3.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C),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P3 A思维 B 脑电 C心理 D 情绪

4.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下面( C)是人本主义代表。P34

A 皮亚杰 B 苛勒 C 马斯洛 D 科胡特

5.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 A)。P19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负责视觉) D 颞叶 三、名词解释 1.反射弧 P14

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反射方式来实现的。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叫做反射弧 ,它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感受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一般情况下,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会反馈给中枢,以便于中枢调节效应活动,使之更精准,因此,在实际活动中,执行反射的结构装置是环状的,所以也叫反射环。 2、保护性抑制

过久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减弱是保护性抑制,是保护大脑以避免过度疲劳的。 3、面孔失认证

枕叶损伤的病人会患“面孔失认证”。其表现为:对照片上自己的家人不认识,甚至对站在病房、站在她面前的家人也不认识,但家人一开口说话时,她靠声音或听觉可以准确辨认出来探视者。而且,不同的脑损伤病人,可以表现对面孔的情绪、年龄以及人物识别的选择性障碍。 4、正强化和负强化 P28

行为之后是增加了刺激,结果这个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提高,这叫做正强化。行为之后取消了厌恶刺激,也能让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这是负强化。 5、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费洛伊德在对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实践中于19世纪末创立的,代表人物还有荣格,埃里克森,梅莱尼克莱因,费尔贝恩等。 四、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3-4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是个体行为及其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

心理研究的内容包括;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心理动力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理想、兴趣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P10-12

一般来说,人类渴望了解和解释自己的行为、更渴望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如下五个问题的答案:

(一)一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描述行为) (二)这种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解释行为)

(三)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发生?(预测行为) (四)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包括哪些?(控制行为)

(五)怎样才能使这种行为发生变化呢?(改善行为) 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P14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P26-34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主要有冯特和他的弟子铁钦钠,该学派于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研究对象:意识的过程。基本观点:意识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这一观点推动了美国的心理学研究面向实际,也吸引了大批一般民众的注意。 三.行为主义学.

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杰出代表人还有斯金纳、班杜拉等。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刺激-反应之间连结建立的后果。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四.格式塔学派

该学派1912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勒温、考夫卡、柯勒。研究对象:意识(直接经验)和行为。研究方法:知觉场。基本观点:心理意识是整体的或完整的。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五.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末创立,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还有荣格、埃里克森、梅莱妮﹒克莱因、费尔贝恩等。研究对象:潜意识。研究方法:临床实践。基本观点:人格的三种构成相互作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沙利文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 六.人本主义

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研究对象: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七.认知心理学

出现在20世纪初,发展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研究对象:人的认知过程。研究方法:实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 八.认知神经科学

起源于19世纪后叶,布罗卡,研究对象:脑认知功能模块的实验性分离,意识和无意识的脑机制,学习与记忆的脑机制,个别差异的脑机制等等。研究方法:1、对机能进化水平不同的动物进行基因水平、蛋白分子水平、细胞突触水平、行为的神经网络水平等多层次的神经生物学研究;2、对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临床研究;3、对正常人进行脑功能成像研究。评价:其研究结果对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内容研究有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 需要、动机和意志

一、填空题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2、(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最有力量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3、(韦纳)对动机的归因理论作了系统研究,指出归因的三个纬度是(因素来源即内外源性)、(稳定性)、(可控性)。 4、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成就需要)、(成功恐惧)、(交往需要)。

6、若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状态,如总是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样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则不仅减低动机,也会有碍于人格的成长。

7、在期望理论中,(效价)指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学习任务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的判断,即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或目标吸引力;(期望值)指个体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即目标实现的主观概率。若V(效价)和E(期望)都很高,说明激励价值目标高、意义大,有吸引力,那么激励的力量(动机强度)就大,反之,就激励不了人。

8、在双因素理论中,包括的两个因素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9、意志行动的两个基本阶段是(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中的四种冲突是(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二、单项选择题

1、( B )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非指活动本身。 A 需要 B动机 C意志 D情绪 2、( D )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B )

A内驱力 B诱因 C需要 D爱好 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 A )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5、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B )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三、多项选择题 1、需要是(A,B)

A、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 B、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C、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D、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A,D)

A、需要 B内驱力 C情绪 D诱因

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他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A,B,C) A、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 B、力量强的需要

C、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D、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的需要 4、社会需要包括(A,B,D)的需要。

A、求知 B、交往 C、休息 D、成功 四、名词解释

1.需要

需要指的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要求,这种需求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2.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3.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有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4.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用自我效能感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启动和改变。个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就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5意志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五、问答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a.人的需要是有不同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

b.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只有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c. 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是由低到高按顺序逐级递升的,呈现出波浪式演进的态势。

2、你的意志品质怎样,举例分析。 (一)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立意志行动的目的,并能清楚地、深刻地认识到该目的及其正确性和重要性,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以服从相应的目的的意志品质。

(二)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能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果断性的人能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法和计划,虽然也有内心冲突,但在动机冲突时,没有多余的疑虑。在需要行动时能当机立断,但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时或者是情况有所变化时,有能立即停止或改变已经执行的决定。

(三)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的意志品质。坚韧性的人,一方面善于克服和抵制不符合行动的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做到目标专一,始终不渝,

直到实现目的;另一方面能在行为中做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坚韧性是人的重要的意志品质,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具有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目的前进的坚韧的品质。

(四)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语和动作等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自制力又称为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抑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

3、简述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行为总是受到一定的动机支配和调节的,动机是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而行为是实现动机的外部活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又推动行为,在整个过程中,两者又都受到行为主体的人格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4、依据动机理论,如何激励动机?

动机理论有多种,主要有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期望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归因理论有三个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控制好内外源性对自豪和自尊的情感,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失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能否由个人意愿决定这三方面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人动机越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个人的经验、受教育水平有关,个体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技能,多增加正向经验,接受自己缺点,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激励等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在期望理论中,动机强度=效价*期望值。当目标适当,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以及目标要有价值这两个条件达到时就可以激励动机。

双因素理论认为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关键是让人们获得满足感。保健因素:满足低级的需要(生理安全感情);激励因素:满足高级的需要(成就趣味挑战责任尊重自我实现)

第三章 意识与注意

一、填空题

1、介于清醒状态与睡眠状态之间,高度卷入的幻想活动室( 白日梦)。

2、睡眠可分为两种状态:(快速眼动睡眠)和(飞快速眼动睡眠)。做梦是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

3、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 失眠 )、梦魇、夜惊、睡眠窒息和(嗜睡)。

4、注意的种类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5、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 (注意的广度)

二、单项选择题

1、(Alpha)波出现在睡眠的( A )阶段

A 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2、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

A.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3、梦境在 (D)开始出现。

A睡眠初期 B 睡眠中期 C 睡眠晚期 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三 、名词解释 1.意识

意识是指人运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外

身心状态和环境的觉知。是人自觉的、有目的的高级心里活动。 2. 注意

注意是我们从无限的信息(外界、信息加工过程中)中针对部分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过程,包括指向与集中、激活和抑制。 3. 有意注意

也称作随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

也称为随意后注意,兼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点。它像有意注意那样有预定目的,但又像无意注意那样不需要意志付出努力,因此它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5.注意分配

指在同意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6.无意注意

也称为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注意广度?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注意的广度又称为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

(1) 注意对象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如果形状、大小、数量相同,规则排列的对象要比大小不一、排列无规则的对象更容易把握清楚。 (2) 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注意的广度就会越小。

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完整,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P96-97

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时间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影响因素:

(1) 客观因素

注意对象本身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到注意在它上面维持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单调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

(2) 人的主观状态

3、教师应如何利用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来组织有效教学?P92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4、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是什么? (1)刺激物的特点

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在一定限度内,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它所引起的兴奋就越强,在这里强度不仅仅指绝对强度,还指相对强度。

(2)个体的自身状态

同样的一些客观事物,由于感知它们的人的本身的状态不同,就可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不引起另一个人的注意。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感觉_。104 2、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_歪曲_知觉。 3、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_提高_,这个过程是_暗适应_。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_降低_,这个过程是_明适应_。110

4、_视杆_细胞对光线非常敏感,允许昏暗光线下的视觉;_视锥_细胞对特定波长的光波特别敏感,产生心理学的色彩体验。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反比_关系。107

6、习惯化是由于刺激的反复呈现所导致的反应_降低或减少_的现象。110 7、知觉的一般特征主要有_知觉的选择性_、知觉的整体性、_知觉的理解性_、_知觉的恒常性_。116知觉产生的三个阶段是_感觉信息_、_组织信息_、_赋予意义_。114

8、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韦伯定律_,这个定律主要适用于_中等强度_的刺激。

9、双眼的距离线索主要是双眼的_辐合_和_双眼视差_所提供的距离信息。121

10、人们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_迎合_、_自我美化_、_自我表露_、_威胁_和恳求。129 二、单项选择题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107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 )110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3.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 A )125似动现象

A、动景运动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120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5. 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直接来源于( D )。 A 近距刺激 B 远距刺激 C 物体本身 D 判断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C )。109

A 整合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 三、多选题

1.感觉反映的是( AC )104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BD )122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3.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 B C )125 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现象 4.内部感觉包括( ABCD )104

A.运动觉 B.平衡觉 C.内脏感觉 D.机体觉 5.空间知觉包括(ABCD)121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6. 错觉的性质包括(ABD)

A 歪曲的知觉 B 虚幻的知觉 C 特定条件下的知觉 D 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四.名词解释

1、感觉:人脑对从各种感受器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 2、知觉:个体把感觉的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3、感觉阈限:感受器官对适应刺激的反应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是由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来度量的,这个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5、敏感化:是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后,对强度较弱的刺激也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6、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相应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7、知觉的理解性: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各种假设,检验假设,做出合理解释的特征。

8、似动现象:当两个刺激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先后呈现时,我们看到的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连续运动的现象就是似动现象。

9、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0、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关系和自我的认知。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特性有哪些?113 当人面对大量的刺激时,总是倾向于有选择地输入一部分信息,倾向于从连续变化和没有秩序的感觉中提取、整合和组织信息,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把它归类或赋予某种意义。这种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加以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知觉的特性有: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 结合实际谈谈知觉的准确性怎样才能提高? ⑴知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重组后的“事实”。要学会经常对自己的知觉提问:我知道的准确吗?另一种解释是不是也符合事实?我的假设是什么?到底对不对?我的假设会不会影响对实际情况的觉知?

⑵打破知觉习惯,不受习惯化的影响。每天要试着以一些新的方式进行活动,比如,选择不同的路线去上班或上学;再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种,有时不妨试着换另一只手,不要总是使用利手;再看望朋友和家人时,要试着感觉自己是第一次去见他们。

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通过新的经历拓宽自己的参考系。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试试你平常不吃的食物,看看与你的观点截然不同者写的文章或书,再安静的树林里散步,到喧闹的游乐场去玩。不同的经历可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

觉。

⑷克服知觉定势。无论何时,只要你把人、物或事归类,你的知觉就有可能被期望或己有的类别概念扭曲,按照一定的定势进行知觉。因此,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把每个人看成是独立的人,把每一件事看成是独立的事。

⑸避免受动机或情绪的影响。要让自己避免受兴趣、需要、期望或情绪的支配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犯错误的可能性,并且积极地尝试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在争论或讨论中,要善于采纳别人有价值地观点。 ⑹养成不断进行准确性检验的习惯。要主动寻找其他的证据来检验你的知觉的准确性。第一,要提出疑问;第二,要澄清事实;第三,要参考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记住,知觉不可能自动调整。 ⑺注意,要努力有意识地去注意你周围的人何事物,而不是在一团迷雾中度过一生。听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要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通过眼睛与人进行沟通。要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不论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都必须经过准确性的检验之后再把它知觉为事实。

3. 知觉的特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1)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对比,不一致等更可能成为知觉的对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过程中,色彩对比鲜明的挂图,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教学内容的重复,都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特点。

(2)知觉的整体性形成过程中,刺激物强的部分比弱的部分起的作用大,刺激对象强的特征决定知觉的整体性,而弱的特征常常被掩盖。所以,教师让学生有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讲授等,都能提高学生的知觉理解性。

(3)增加知识经验、运用语词可以提高知觉的理解性。

第五章 记忆

一、填空题

1、按记忆的内容来分,有(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把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2、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 3、斯伯林开始研究感觉记忆时,采用了(整体报告法),后来他设计了(部分报告法)。

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加减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5、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6、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

7、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抑制,叫(前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干扰)。 二、 单项选择题

1.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 A)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B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 D )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4.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 D)

A.感觉记忆 B.图像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5.遗忘的进程是(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6.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 ( C)

A. 功能固定 B. 原型启发 C.自然衰退或干扰 D.思维的定势 7.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B )

A.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 B.精细复述 C.机械复述 D.意识到短时记忆的信息

三、名词解释

1. 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2. 语义记忆:我们对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的记忆,就是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以语言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的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3. 内隐记忆 :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4. 陈述性记忆:对事物的记忆。

5. 程序性记忆: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 6. 编码特定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似时最为有效(记忆能力最大) 7. 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这条曲线称为遗忘曲线。 8.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9.系列位置效应: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四、问答题

1.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

1.编码:指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将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征,转换成抽象的形式,以便在记忆中储存并供应后使用的心理表征。

2.储存:指将已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后用。

3.提取:也称检索,是指必要时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的心理过程。 2.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2: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 3:复述使信息保存在短时记忆中,以防止被其他信息排挤掉。 3.什么是遗忘规律?主要的遗忘的理论有哪些?简述其内容。

1.遗忘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

2.主要遗忘理论:A.编码失败B.储存消退C.提取失败(干扰,动机性遗忘)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增进记忆?

1.感觉注意阶段重在集中注意:A.减少分心刺激B.使目的单纯化

2.改善短期记忆的方法:A.善用听觉编码B.扩大组块容量C.使用精确复述和记忆术D.使干扰最小化

3.长期记忆宜采用多种策略:A.多重编码策略B.轨迹法策略C.进行自我测试D.编码特定性原则策略E.系列位置策略F.元记忆策略

第六章 思维

一、填空题

1、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概括性),另一个是(间接性) 2、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3、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4、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5、思维的基本单元有(表象)、(概念)、(命题)。 6、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7、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8、(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而(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9、(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0、类比推理属于(归纳推理)。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 A表象 B想象 C再造想象 D再认

2、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 C ) A 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A )

A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B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C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D人的愿望

4、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 C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5、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 B )

A概念形成 B问题解决 C发散思维 D创造思维 6、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A ) A 迁移 B 干扰 C 抑制 D启发 7、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是( C )

A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B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C问题解决的策略 D 动力定型 三、名词解释

1.思维 2. 表象 3. 概念 4. 发散思维 5. 创造性思维 6.定势

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形象。

3、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位。 4、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新的远景,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5、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6、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里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四、问答题

1. 思维和表象各有哪些特点?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认知,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以下特点: 1.形象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2.在日常推理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启发式策略? a:可获得性启发式 b:代表性启发式 c:调整性启发式

3.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1、问题空间

2、问题解决的策略

3、知识——专家和新手的区别

4、其他心理因素,如a:知识表征的方式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动机 4.创造性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创造性思维过程是指在问题情境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大体上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a:准备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尽可能多地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b:酝酿阶段 在这一阶段,问题解决被移入潜意识进行,即看似被搁到一边不再去想,而实际上仍被继续思考着。 c:顿悟阶段 在这一阶段,顿悟或一系列顿悟的产生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d:验证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检验并批判性地评价在顿悟阶段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方案是错的,思考者就会返回酝酿阶段。

第七章 情绪

一、填空题 1、情绪是一个人对于客观对象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主观体验)。 2、情绪与情感也是有联系的,一方面(情绪)是(情感 )的表达方式,而(情感)则是(情绪)的内容。

3、冯特在1896年撰文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 );(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组成。

4、(道德感)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论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5、心理学家(霍尔姆斯 )和(雷赫 )编制了生活改变与压力量表,系统研究了不同生活事件对人造成的压力大小。

6、情绪、情感具有动机功能、(适应 )功能、( 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博德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

2、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D )

A、激动和平静 B、高兴和悲哀 C、喜、怒、哀、乐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3、情感可分为(A )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心境、激情、应激

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4、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C ) A、基本情绪 B、复合情绪 C、情绪状态 D、情感的种类

5、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A.外界环境刺激 B.机体生理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D.认知过程

6、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是(A) A、心境 B、激情 C、情操 D、应激 三、多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区别在于(A.C )

A、情绪是情感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是情绪的内容 B、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

C、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D、情绪有外在表现;情感则没有外在表现 3、情绪和情感具有(A.B.D )的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四、名词解释

1.情绪 一个人对于客观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主观体验。

2.表情 情绪在个体身上的外显表现

3.情绪智力 索拉瓦和梅耶把情绪智力看作一种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恰当表达情绪,以及适应性调控情绪的能力。

4.心境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旧、相对比较微弱、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

5.激情 激情是爆发式的、强烈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6.理智感 理智感是个体的好奇心、求知欲、认识兴趣等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7.情绪集中性应对 是指以控制应激性情境引起的情绪反应为目的的应对。 五、问答题

1、情绪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信号功能 (四)调节功能

2、什么是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阿诺德认为,我们直接地、自动地并且几乎不由自主地评价者我们所遇到的任何事情,评价补充着直觉并使个体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当这种倾向很强烈的时候,就产生了情绪。

3、沙赫特认为情绪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对指导生活实际有什么意义?

情绪与外界刺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认知三个因素有关。认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使人直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特定情境,二是使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作出特定情绪的标记。根据沙赫特的理论,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认知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4、应激的来源有哪些? (1)躯体性应激 (2)心理性应激 (3)社会性应激 (4)文化性应激

5、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应对压力? (1)自我控制 (2)情绪隔离 (3)情绪疏泄 (4)积极评价

6、你觉得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一)认知改变的方法

(二)表情改变的方法 (三)情绪疏泄的方法 (四)行为放松的方法

第八章 能力

一、填空题

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2、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 ),是参与人所有能力活动的共同的能力成分。另一种是(特殊能力 )。

3、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卡特尔称为(晶体智力 )。

4、( 美 )国的心理学家( 斯滕伯格 )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5、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奈 )和医生(西蒙 )在(1905 )年编制的。

6、韦克斯勒在量表编制时将全量表分为( 言语分量表 )和(操作分量表 )两部分。

7、(韦克斯勒)首次使用了离差智商。 二、单项选择题

1、编制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________ C A吉尔福特 B推孟 C比奈-西蒙 D韦克斯勒

2、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B A、意志 B.能力 C.素质 D.性格

4、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 )C

A、能力是知识和技能 B、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

C、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D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

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上。B A、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 B、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 C、素质的高低和智力发展水平

D、认知、操作、人际交往等不同方面以及天赋高低 三、多项选择题

1、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 )ABCD A、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B、知识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C、同等水平的知识、技能并不表现为同等水平的能力 D、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3、离差智商的优点是( )A.B

A、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 B、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C、表示的是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D、以上都不对 四、名词解释

1.能力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智力

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师姐的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3.技能

技能师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联系而形成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4.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晶体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五、问答题

一、.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什么关系? 1.知识、技能不等于能力

2.知识技能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2)知识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

(3)同等水平的知识、技能并不表现为同等水平的能力 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有三个部分:

成分亚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结构(具体略); 智力情境亚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

智力经验亚理论,诠释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才产生外显的行为。七种智力成分指:

1言语能力;2逻辑-数学能力;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能力;6社交能力;7自知智力 四、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1)能力发展是部等速的。

(2)贝利等人认为,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的,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3)智力的不同成分的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 (4)能力发展进程存在个体差异 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1.产前环境的影响;2早期经验;3家庭环境;4学校教育;5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6主观能动性

六、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例子略) (二)能力的类型差异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四)性别差异

第九章 人格

一、填空题 1、(气质 )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性格 )是指人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人格动力学理论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他认为我们的人格由三个主要的系统组成:(本我 )、( 自我 )和( 超我 )。

7、提出16种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10、TA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 )和(摩根 )于1938年所创制。 二、选择题

1、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B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 A )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三 多项选择题

1、人格具有( )特性 AD

A独特性和整体性 B认知性和情绪性 C稳定性和功能性 D独特性和社会性 2、气质的特性表现在( )上。BD

A感受性和耐受性 B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 C情绪的兴奋性 D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3、气质类型( ) ABD

A、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

C、不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D、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4、性格( )ABC

A、容易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B、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C、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D、更多地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 四、名词解释

1.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

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2. 气质

气质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在个体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3. 性格

性格是指在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4.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

5.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就是通过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被测者加以解释或者把这些刺激组建起来,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暴露出来。 五、问答题

一、人格有哪些特性? 人格的基本特征有 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

六、.人格理论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倾型人格和外倾型人格

2.场依存性人格和场独立性人格 3.A型人格、B型人格和C型人格 三、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主要体现神经系统的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一般在人的生命初期就已经在行为上有所表现;性格则是在后天影响下形成的,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应了人的社会性。

2.气质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反映的是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为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好坏善恶之分。

3.决定人的行为举止时,性格具有核心意义,而气质只具有从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