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

更新时间:2023-11-23 15: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王应麟《玉海》; 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 填空题:(常识题)十分8——10个

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40——50分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金石: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反切法:前面字的声母与后面字的韵母和声调,例如“都宗”“Dong”

简答题2道

辑译、辨伪、校勘(历代校勘学者整理成果)陈垣 目录学四分法 《隋书 经籍志》 章学诚、陆德明 陈垣校法四例: 1、对校,就是在底本确定以后,用同一部书其他不同的版本来校勘。2、本校,是用一部书的本身进行校勘。“校法四例”:“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3、他校,不是用本书,而是用其他有关的书进行校勘。“校法四例”:“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4、理校,在校勘时,根据个人学识进行推理,来校订错误。“校法四例”:“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辑佚的资料来源:类书; 史书;总集;地志;古书注解;杂纂、杂钞; 金石、考古。

史学评论最早由刘知几开始的,代表作《史通》20卷,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在中国史学史影响极大。

论述题一道 辨伪

1、文献的涵义

GB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根据此定义,不仅传统的纸本载体,以及纸产生以前的竹木简牍、帛书这些习惯上归入文献范围内的

记录文字内容的载体形式属于文献,而且历代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摄影技术作品、影视胶片磁带录音磁带、电脑磁盘光盘等等,均属文献。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关于历史文献,目前大致有三种解释。

一种是将历史文献等同于文献或古典文献。第二种解释是把历史文献视为文献或史料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其专业属性和内容特性。第三种看法是历史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谢玉杰、王继光认为:“广义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体。”

具体地讲,历史文献只是文献中的一个类别或组成部分,它有着特定的时间界限和内容范围。历史文献的时间范围应以三代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宜。就内容范围而言,历史文献必须同时具备历史价值(或曰史料价值)和文字资料两大要素。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出现在中国古书上,是从《论语》开始的。 过去封建学者们所强调的“征文考献”,便是说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一方面探索于老耆旧言论。

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起于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献通考》。 文献整理和传统图书分类目录的集大成——《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

章学诚: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与同时代其他在文献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学者相比,章学诚的贡献更为全面更为突出,他不仅是实践家,而且对于文献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更为清醒,更有系统理论方面的建树。所撰《校雠通义》,集中体现出他在文献学方面理论建树。

2、十通、九通 习惯上称《通志》、《文献通考》、《通典》为“三通”; 清代乾隆年间,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朝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

3、所谓的伪书,主要指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一部书的一般公认的著者并不真实,二是所题著作时代不可靠。

伪托、伪书出现原因:

一、在封建社会,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崇拜古人而鄙视同时的人;

二、每逢统治阶级下诏求书,或者说明献书有赏,于是投机取巧的士大夫们便乘时制造伪书,行欺牟利。

三、封建社会的学者们,有彼此轻视、互相攻击的恶习。

四、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不独论学有门户之争,势同水火,而有关政治的斗争,更加厉害。 伪书集中产生的时期:

战国之末、西汉之初、西汉之末、魏晋之交、两晋至六朝、明中叶以后。 伪书种类:

全部伪、部分伪、内容不伪而书名伪或作者伪、版本伪。 4、著名的注

南朝刘宋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不同于以往的史注,独具一格。裴松之认为陈寿《三国志》“失之于略,时有脱漏”,于是收集三国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种,充实陈寿之书,体现出《三国志注》的重点是补充史料和考订史实。

梁刘孝标作《世说新语》注,不拘于词语的诠释,广搜材料,全注引经史杂著四百余种,诗赋杂文七十余种,对原书所述内容,或是加以充实,或是发其含蕴,或是考其当否,或是纠其谬误。

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是第一部突出地理特色的注释典籍。《水经》原文极简,只记述一百三十七条水流,而记每条水流亦寥寥数语而已。

5、为什么要做考证、意义

考证,又称考据。是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依据资料对其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是指考订一书中所记载史事的真假对错问题。考证是整理、鉴别史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和重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考证不是单一、独立的一种方法,而是与整理、搜集史料的其它方法密切相连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录版本、辨伪、校勘等诸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国史书浩如烟海,所包括的史事材料极其丰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的见闻、认识范围有限等等各种复杂的原因,文献中所记述下来的史事材料,往往谬误百出。因此,欲对历史某事作出论断,必先搞清楚史事的真相及来龙去脉。

意义不祥,自补。

6、校勘(简答、填空、论述)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文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来新加入文献领域的内容,如出土简帛、文书档案等,在校勘方面也仍要使用传统的古籍校勘方法。而这种校勘,自刘向、刘歆父子以来,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校勘的目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

古籍的致误原因(即为什么和今天出版物不同):

一、除个别明人和少数清人著作尚有原稿,绝大多数原稿都没能流传下来,因而不可能如同今天出版社的做法,利用原稿来校对;

二、流传下来的古籍一般是刻本或抄本,还有少量活字本,但不论刻本或活字本,差错都远远超过今天的出版物,而抄本在传抄过程中,抄错的现象就更多。

三、古籍流传至今,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会存在文字歧异出入、甚至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

古籍的错误类型:误(讹)、衍、脱、倒。

从事校勘的要求:一、要在文字、声韵、训诂方面有些素养,并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精熟;

二、需要按照校勘工作规范,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三、要有严肃正确的态度,一定要谨慎从事,慎而又慎,必须明确,校书的目的是恢复原书本来面目,而不是替前人改文章。

校勘四法

①对校法:也称为“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

②本校法:是用一部书的本身进行校勘,通过前后文字的对照,比较找出其中差异,从而发现并改正错误。

③他校法:就是用与本书相关的其他书籍进行校勘。

④理校法:在校勘时,运用推理的方法进行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运用分析、类比、综合等手段,据理推断文献中的错误。

校勘的依据

一、龟甲、金石刻辞、汉初竹简、帛书,和六朝隋唐写卷等实物载体,都足以作为校勘古书的依据,它们较任何刻本的时代都要早得多,可靠性也就更大。

二、可从多种古书中找出许多内容相同的篇章,作为校勘的依据。 三、可依据较早的传注去校订正文。

四、还可依靠类书和旧注所引古书,来校订今日通行本的错误和脱落。

但是必须指出:古人引书,不一定完全符合于原文,做到一字不差。特别是在引用之际,有节略其辞的,也有引用书意的。

注释种类(传、注、章句、集解、释、正义、直解、笺) 传:注释的一种重要形式。解释传经义的书称之为“传”,传是转述的意思,也就是解说经义以传示后人。先秦已开始使用,例如“春秋三传”。如果是集诸家之说以注经,则叫“集传”。

注:古代注释中最通行的一种叫法。最早在西汉就有了以注为名的书籍了。在多家注释基础上进行注释,称为集注,如《孟子集注》、《老子集注》等。刘知几指出传与注的共同点是以训诂为主,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注就是郑玄的《三礼》注。

章句:传注的一种。与传注比较简明不同,它往往比较繁琐,是对古书进行逐句逐章地加以详细注释的一种体例。它的特点除了解释词义外,还注重以分章析句的方式串讲经文大意,并在每章的末尾总括此章的内容要旨。

集解:解就是解释的意思,集众家之“解”,则称“集解”。“解”这种名称在东汉用得最多。 疏、正义、直解:①最早以“疏”为书名的是三国时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②到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叫“义疏”的注释体裁。它的特点在于它在注释经书的时候,选取一种古注,不但解释经文,而且对古注也一并解释,注中再注。

③到唐太宗时,孔颖达奉敕以义疏之体例注释“五经” ,用以统一经义,称为“正义”。 ④而直解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形式,是用当时的白话注解经书的一种方式。 笺:最早是从东汉的郑玄开始用作书名的。他注《诗经》,为了以示和毛亨、毛苌的不同,和不使后人将自己的注释和《毛传》的内容相混杂,他把自己的解说标明为“笺”。

注释不同时期的校法 “注”即注解,“释”即解说。注释古人给它取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训诂”,“训”就是解说的意思,“诂”是指古言。解说古言使人通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注释。早期的训诂还主要是字词形、音、义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文献内容的解释。注释的种类很多,因传、注两种名称用的最多,所以历史文献的注释,也叫“传注学”。传,取义于传述,指相承的资料或师说。注,取义于灌注。传注学是注解历史文献的学问。

起源:我国古代的注释起源很早,在远古文字产生之初就产生了。由于汉字的特点,一是方块字,一是单音,应用起来与实际语言不能完全一致,加上古代以竹简和木版记录语言不能不求省,这就不免常有使别人不了解的地方需要解释,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传注。

两汉:注释学开始兴起。标志着汉代注释发展水平的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三部专书的出现。

隋唐:特别是唐帝国建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于经书的解释要求一致。于是,规定五经的定本,由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就成为天下士人学习的官本。这个时期的传注家尊重汉人旧注,因此唐人注疏的特点是演绎申说有余,而发明不足。

宋朝:理学盛行,治学讲求义理,形成一代学风主流。宋人则注重用简明的语言注释前人的著作。这时期对古书注疏最有贡献的是朱熹,朱熹本身是理学家的代表人物,积极吸收汉注中的精华,摒除唐注的繁琐,尽力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注释。朱熹不迷信前人注解,大胆疑古。

元明:元代由于异族统治,学术遭到很大破坏。而且本身历史比较短。而明代思想文化禁锢加剧,学习八股文成为文人仕宦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注释之学衰落下降到了极点。但明末顾炎武开始提倡经世致用,在治经时开始注重考据,开有清一代朴学风气之先。

清代:清代是注疏达到高峰的时代。此期对注疏研究已走到自由王国,出现了大批文字学家和大量高质量的注疏经史子集的著作。

历代校勘学者整理成果

中国历史上有大名的校雠学家,也就是贡献较大的文献学家。所谓“校雠”,本不限于勘对文字异同,而尤重在他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功,为不可没。

刘向(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在文献校勘方面,提出一种规范。

刘向、刘歆父子同时受诏校书祕阁。刘向撰成《别录》,他的儿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

编为《七略》,为中国校雠学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班固作《汉书》,又在《七略》的基础上,写成《艺文志》。历代史志,多沿其体。给后来学术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郑玄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所整理、注释的书,不限于六艺经传,也还注《纬》、注《律》。其代表作有《三礼注》、《毛诗笺》,而在学术领域内作出的贡献,大体和刘向相近。不同的地方,便在于他在介绍古代文化方面,起了翻译的作用,给后世学术界带来了许多方便。

陆德明,名元朗,表字德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 《经典释文》是为当时的儒家十二经和《老》、《庄》作注释,其中列举各本的异文校勘文字,是今能见到的最早包含完整的校勘成果的著作。

陆德明在校理群书的基础上,搜罗而涉览了数百家的音义专著,然后舍短取长,写成了集汉、魏、六朝音训之大成的《经典释文》,创造性地打破了过去有关旧音一类写作的体式。他是继郑玄之后,在整理古代文献方面卓然有成的不废大家。

郑樵所写的《通志》一书的精华,全在《二十略》。而他对校雠学上的主要贡献,集中发表在《校雠略》里,这也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将校雠写为专著的开始。此外,郑樵独创了十二大类图书分类法,和明确强调类例的重要。

而到了章学诚,他的著作很多,而以《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为其代表作,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主要内容。他将郑樵在学术史上的崇高地位加以肯定,而自己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纪昀在整理文献方面,所负责写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和《别录》相比;而所撰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又与《七略》相似。因此其作出了重大贡献。

张元济

一、张元济最初着重译印政史技艺新书和编辑小学适用的《最新教科书》,后又大量辑印《汉译世界名著》和《自然科学小丛书》。著有《校史随笔》。

二、四部丛刊:从1919年开始,到1922年完成。这是一部包罗宏富的大丛书。它集合了经史子集之书323种。所采用的底本,除涵芬楼所藏外,还遍访海内外藏书家,以及江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元明旧槧,缩印成为体式整齐的本子。1934年,又继续搜集宋元精刻,印成《续编》收书77种,1936年又续出《三编》,收书71种。于是四部中最常见之书的善本,也大约荟萃于此。

三、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始于1930,直到1936年才全部完成。从此全史中出现了最标注德尔本子,课据以订伪补缺,对史学界贡献最大。

四、光绪中,黎庶昌出使日本,从日本收藏的善本书中,选辑中国早已失传的古籍26种,影刻为《古逸丛书》,张氏仿其例,辑印一部善本丛书,成为《续古逸丛书》。而《丛书集成初编》则是主要从许多丛书里收集唐宋以下的笔记、杂说、丛钞以及偏僻文集和零散著作。《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罗振玉

一、从王懿荣最初收购甲骨,后转到刘鹗,出《铁云藏龟》。

二、1912年罗氏出版《殷墟书契》8卷,1914印成《殷墟书契菁华》,1914年《殷墟书契考释》三卷,1915年又印成《铁云藏龟之余》,1916《殷墟书契后编》2卷,1933《殷墟书契续编》六卷。由此,研究甲骨文字的风气,也就大大地展开了。

三、1937年,罗氏综合古今所有钟鼎款识文字,无论一著录或未著录的拓本,影印成《三代吉金文存》20卷,从此考索商周铜器刻辞的人们,不必再从他处找资料了,这给予研究工作者以极大的方便,因而也推动了金文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四、熹平石经和汉晋木简的整理。宋代发现“熹平石经”,以洪迈《隶释》的著述最为详尽,备受学界推崇。1929年七月,罗振玉以马衡的《汉魏石经集拓》为依据编次整理汉石经资料为《汉石经残字集录》一卷,八月又编《汉石经残字集录补遗》,9月《汉石经残字集录续编》,11月《汉石经残字集录三编》,不久,又编定《集录四编》。罗振玉根据敦煌的简牍文字的内容,分为三大类。罗氏整理《小学术数方技书》和《简牍遗文》,王国维整理《屯戍丛残》,两人又各位《考释》。即于1914年编为《流沙坠简》,在日本付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