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

更新时间:2024-01-09 06: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共中央党校

题目: 姓名:导师:专业:年级: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星甸街道为例 孙芝广 孙 涉 经济学(经济管理) 2012级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2015年3月18日

摘 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方便了人们自由出行,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特别是现代都市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物质方面的享受,而且在精神方面更加呈现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陶冶情操的诉求;另一方面,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要转变发展方式,消费拉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能够充分满足现代都市人自我休闲、享受自然、感怀历史、回归原始生态的诉求,又可以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的消费活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现代文明、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

本文依据旅游产业产生发展的规律,综合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涵义、特点和作用,阐明乡村旅游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成为新兴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对于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高度契合,蕴含着乡村旅游巨大市场潜力。通过理论解读当下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背景,梳理各种影响因素,针对南京乡村旅游建设的特点,明确乡村旅游是对稀缺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推进。通过具体分析星甸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原则和基本思路,明确乡村旅游要结合区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突出自身品牌,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通过剖析星甸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找准建设星甸乡村旅游的突破口,提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对策思路。

2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理论上解读了新型城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揭示了两者的高度契合。新型城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调整,乡村旅游又是这个进程必然的伴生物和具体体现,是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由此,进一步深化了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提升了对现实工作的自觉。二是从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环境出发,分析了南京市乡村旅游建设的特点,检讨了乡村旅游现有的开发方式,以此分析星甸街道乡村旅游建设,更加清晰我们的工作思路。南京市乡村旅游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区周边的各种资源已经被高度开发利用,依然难以满足市民去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充分揭示了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产业。由于受制于资本的短缺,以往的开发中往往存在资本的任性。由此强调,对于历史传统遗存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对于周边居民的就业、对于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的融合,必须有统一的科学规划和理性的有序开发利用,避免出现一些不可恢复不可持续的破坏性开发。

关键词:星甸 乡村旅游 发展 研究

3

目 录

摘要………………………………………………………….2 前言……………………………………………………………3 一、背景和前景………………………………………………6 (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6 1、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别…………………………………7 2、中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7 3、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前景……………………………………7.. 4、“美丽中国”国家政策的提出………………………………8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9 1、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9 2、新型社会生活方式的需求……………………………………10 3、资源保护利用………………………………………………….11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星甸街道发展重要组成部分………….11 1、星甸街道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规划………………… .11 2、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12 二、星甸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原则和基本思路…… …12 (一)理念(一些理论在星甸街道指导、运用)……………12. (二)原则(围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等与地方特色的结合)……………………………………………………… 13.

(三)星甸街道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14 三、星甸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和约束条件………14 (一)资源禀赋……………………………………………………14 (二)市场潜力(围绕区位优势、市场需求等展开)…………15.. (三)政府与社会共识(列举近两年南京乡村旅游案例)……15.

4

(四)约束条件(资金、体制、资源特点等)………………….16. 四、开发现状及其问题(重点围绕后圩村美丽乡村开发现状)16 (一)开发现状(资源禀赋、交通优势等展开)………………17. (

题………………………………………………………20

(三)原因分析(村民理念、资金和基础设施)………………21 (四)乡村旅游开发类型解析(通过比较,得出适合本地发展思路)…………………………………………………………21.

(五)现有状况的主要制约(围绕带薪休假、出行习惯、消费引导)………………………………………………………………23..

五、基本思路………………………………………………………23 六、后记………………………………………………………….26

问题的提出 选题的意图和准备 (代前言)

5

研究生学习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我选择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星甸街道为例》作为论题,主要出于主要以下几点思考:

一、南京市乡村旅游需求旺盛,是我们长期的工作重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旅游消费已成为生活的必需。世界经济发展的统计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人均C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居民的旅游需求已经出现井喷现象,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了1000亿美元。我国政府制定的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乡村旅游作为新兴发育的旅游种类,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南京市2014年人均GDP达到107730.40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破10万元,折合为17537.67美元。现在,私家车的普及,方便了他人们去郊外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出行,节假日的增加给了人们更多的闲暇时光,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市民的生活的必需品。市场巨大的需求引发乡村旅游建设热潮,南京城区周边只要有点山水风景的地方,都在开发打造旅游景点。江宁的横溪石塘竹海、黄龙岘等地,每到双休日、节假日,都是人满为患,沿路停车一两公里。高淳的桠溪慢城,节假日每日接待游客二万人,其中90%来自外市外省。南京周边的乡村,作为现代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开发各种资源,依然难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人们往往有暇余时光还是没有合适的地方可去。因此,乡村旅游建设在相当长时期内会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高度契合,是一次发展机遇

6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倡导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其重点。就南京市而言,此次城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

(一)建设指导思想有所变化。以往强调城市化,更多的是主城区向外扩张,侵占四周的农村地区。十八大以后,中央强调推进城镇化建设,南京市就要更加注重对农村街镇社区的建设,直接涉及到农村居民的生活。为此,南京市要求全面提升新市镇规划设计水平,指导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新市镇的产业、人口、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历史特色等情况,打造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综合型小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体量巨大。2012年南京的高淳溧水两县撤县建区,南京已经没有县的设置。根据《全面提升新市政规划设计水平行动方案》和《南京市农村地区规划实施管理暂行规定》,2013年南京53个涉农镇街全部有了美丽“蓝图”。涵盖了江南的栖霞、江宁、溧水、高淳;江北的浦口和六合,由此在全市区域内整体规划,建设规模也是历史上最大。星甸街道的建设也包含在这一批规划当中。

(三)城镇化着力点是建设美丽乡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丽乡村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回的去的美丽乡愁。一方面,历史遗留的古旧村落和民居,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发展旅游的人文社会资源,需要很好的保护利用;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村庄设施要做好挂规划,整治出新,改善村民的生活。如何保留传统与开发出新,成为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高度契合。毫无疑问,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工作和社会建设的抓手。一方面,大量的投资进入新农

7

村建设,带动地方的产业和就业;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的规划做到精致的自然,理性的浪漫,美丽的村社面貌必然吸引更多的游人,增加村民的就业和收入。

三、本人长期的工作实践,需要理论化总结

本人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随着乡镇改为街道,工作的中心和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负责主持或参与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对于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有着直接的感受。目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星甸街道工作的重点。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近几年来在我国有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各地结合自己地方特色,在开展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由于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只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与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密切相关,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休闲度假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当前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备受关注。

近几年来,通过负责星甸街道具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工作实践,学习了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到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化解、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星甸街道乡村旅游的打造和推进,同时借鉴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建设的案例,有一些列的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如何看待乡村旅游?如何结合本地区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科学地开发乡村旅游?怎样如何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局?怎样用好乡

8

村旅游这个抓手,把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日常生活,维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怎样在打造星甸街道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优化区域的生态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区域的人文特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面对诸多的问题,借此做毕业论文的机会,选择这个题目加以研究,试图通过对有关的问题的梳理,深化对以往工作的理性认识,清晰工作思路,更好地指导现实工作。

归纳上述,本文选题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阐明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中具由非常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二是强调乡村旅游是对稀缺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推进。三是明确乡村旅游要结合区域特色和人文底蕴,突出自身品牌,才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四是针对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寻找破解方案。本文力图为打造本地的乡村旅游品牌提供有价值的思考,特别是对星甸街道后圩村正在建设的烘里人家新村、依托万亩水产养殖开发的观光休闲项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四、本文的理论准备和技术路线

在国外,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合旅游,是以自助旅行者能否便利的旅行为标准,而不是以旅游团、包车这些富人旅行的方式来衡量。也就是说,公共交通是否便利,能不能很方便的到达农村,才是旅行者决定是否来此的关键因素。此外,是否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干净卫生的小旅馆,语言交流的顺畅与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全世界来说可称为旅游发展的典范---泰国乡村为例,泰国北部清迈、清莱的乡村:

9

1、语言交流无障碍---几乎人人都会英语,非常偏僻的乡村都不例外。河南现代农业设计公司总结在中国,英语推广做得最好的是阳朔,有一次在西街上看到一个挑担卖香蕉的农村妇女在用英语和外国游客议价。其他地方则很差,有一次在深圳的火车站窗口,帮一名外国背包客翻译,告诉售票员他的目的地。中国的铁路,大概是旅行者抱怨最多的一个部门,英语只是其中一个小问题。

2、公共交通便利,到哪儿都有班车。班车站、中途休息站建设的非常科学合理---包括车站餐厅的卫生和价格合理,的士的管理---车站开出来的的士没有宰客的,而大街上的的士经常绕路宰客;中途休息点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司机疲劳驾驶,这一点在乡村非常重要---乡村的旅途往往很遥远---我曾经在欧洲看到每辆旅游巴士都有一个每一百公里必须休息的装置,司机如果不休息会遭受罚款的惩罚,泰国则是在公路沿途设置了很多休息站,让司机充分休息。

3、租车方便。泰国的城市和小镇有很多租车点,汽车、摩托车都能租到,外国游客凭护照可租车,不需要驾照。我们能够到偏远的乡村,多亏了摩托车和良好的公路建设、友善的人民。

4、干净卫生的小旅馆随处可见,很偏僻的乡村都能找到旅馆。

5、餐馆有卫生美味的评级,旅游部门每年都会对餐馆审核,给予评价,并有统一的标识挂在醒目的位置,这一点香港也做得很好,在每一个餐馆、商场、景点、酒店都有类似的评级。

6、人民非常友善。这一点和泰国全民信仰佛教有关。在路上可以截停摩托车来问路,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都很友善的指路,英语流利的令人羡慕。

10

说了这么多,所谓乡村旅游规划,政府应该做的事,最好是不干涉,任由市场来选择,得到良性的结果。如果一定要做,那么请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语言:人人会说普通话,会一点英语更好。 公共交通:准点、方便、安全。 道路:经常维护,路况良好。

旅馆、餐馆、商场的管理:信用评级,并定期审核更新;对于黄金周的涨价进行规范管理,这一点阆中古城做得最好,每家客栈都挂星级,不同星级的客栈对应平时和黄金周不同的价目表,统一进行管理。

租车点的设置:单车或摩托车,提倡单车,倡导环保的旅行方式。

门票:能免则免,要勇于破除部门的利益---这个最难做到,也是地方领导真正该花大力气去协调的事。

职业道德的教育:善于引导旅游从业者,制度明确,赏罚分明。出了问题要善于危机公关,而不是一味的护短,掩盖问题。在现今的网络时代,政府的行为容易被放大,稍微处理不慎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据山合水易了解,在国外,很多学者都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在英语里,“乡村旅游”有两种替代名称,即agritourism(农业旅游)和rural tourism(乡村旅游),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传统上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农业观光旅游”,从介绍国外乡村旅游的文章来看,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西班牙学者Gilbert and 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Rural

11

tourism)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P.15)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以色列的Arie Reichel与Oded Lowengart和美国的Ady Milman(1999)简明扼要的说: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牲,如旅游企业规模要小、区域要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

英国的Bramwell and Lane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建立在乡村世界的特殊面貌,经营规模小,空间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

也有学者这样界定乡村旅游的:位于乡村地区;旅游活动能够是乡村的,即旅游活动建立在小规模经营企业,开阔空间,与自然紧密相连,具有文化传统和传统活动等乡村世界的特点;规模较小,即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④社会结构和文化具有传统特征,变化较为缓慢,旅游活动常与当地居民家庭相联系,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控制。

从以上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由于乡村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有着各自不同

12

的理解方式,是用以区别尘世旅游和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

中国乡村旅游现状和未来发展。 1、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第二,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第五,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2、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首先,乡村旅游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

13

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

其次,乡村旅游将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内涵的重视、日本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在现阶段则侧重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必然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符的。

最后,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纯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氛围环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培养农民对农耕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从工业文明中逃离出来的人们要体验的是地道的农业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真正富有乡土特色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产品。

第二,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发展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引进外资或者民间投资;以市场需求特征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做好营销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

第三,政府在给予一定的税收、土地使用和宣传推广等政策倾斜措施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环境的规制。包括协助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农民或经营者成立民间团体等。

第四,合理开发和规划,改变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进行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注重参与性,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

14

和文化内涵,努力使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相融。

第五,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行业的发展成熟离不开高素质的企业家。对于以创造“诗意的栖居”为目标的乡村旅游业来说,管理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特征,对于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尤为重要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013年06月03日 11:23 来源:《旅游科学》(沪),2007.2 作者:王素洁 刘海英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王素洁、刘海英总结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影响等方面。基于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将可能为: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识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本文从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市场细分、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影响、营销、可持续发展以及展望7部分分别阐述的。乡村旅游供给方的经营动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而乡村企业的经营特点影响着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从乡村旅游供给的动机来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动机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端演变。而对乡村旅游企业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多为私人企业或是家族企业,规模小,季节性强、个人生活与商业经营界限模糊。

在对乡村旅游这的研究中,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旅游者特点和市场细分方面。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涉及四

15

类:心理动机、社会文化动机、经济动机和环境动机。而他们也作为一个在人口学特征、态度和行为特征上有许多自身特点的群体,如多为经济实力较强的中老年人或带孩子的家庭等。根据利益诉求不同,乡村旅游市场可以划分为:活跃型、消遣型、观览型、乡村型等,但依据的标准不同,划分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而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因素及乡音的理论解释三方面。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反对支持各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当地的经济水平、旅游业发展程度、居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参与旅游业的程度等。而旅游发展阶段理论和承载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

而乡村旅游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影响,即与振兴当地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社会文化影响,主要是对当地文化、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影响,结论也各异。目前,关于乡村旅游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此外,本文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进行了阐述。

最后,文章指出,乡村旅游研究将继续借鉴相关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都层面、多角度进行研究,其关键性的术语、基本概念和理论仍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规范研究范式、加强地域、文化间的合作等。

新型城镇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16

一、背景和前景

(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1、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别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 (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2、中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19世纪初乡村旅游在英国、法国、西班牙快速兴起。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自然环境恶化,城里人渴望到乡村观光度假放松心情。西班牙把城堡改造成饭店,把农场建成度假农庄,此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积累了丰富

17

的发展经验。

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一方面,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人们的休憩时间大大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休闲消费欲望;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人们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第二阶段开始有了一些体验农事或当地风俗的活动。比如各地发展的如火如荼瓜果蔬菜的采摘、灯会、庙会等。第三阶段,就是现在正处在发展期的休闲度假阶段。比如各地兴起的各种休闲农庄。

3、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乡村旅游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

其次,乡村旅游将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内涵的重视、日本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在现阶段则侧重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必然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符的。

最后,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纯朴的

18

民风来创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氛围环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美丽中国”国家政策的提出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也在社会意义上.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国际水准,高品味,高覆盖,视听盛宴。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1、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围绕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要,兴办了各类企业,围绕旅游点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业、运输业、旅馆业等比比皆是。人们通过开展各种为旅游者服务的活动,找到就业机会,有了生财之道。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各级政府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压力。

2、新型社会生活方式的需求

19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恬淡的生活方式,纯朴的生活情趣,古老的风俗习惯,渴望从现代都市生活逃脱的“城内人”越来越向往那种天然的“城外人”生活。绿色、环保、健康正在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生活理念,而乡村游所崇尚的旅游方式正好契合了这种精神追求。

(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对农村、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了解,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修学旅游方式,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3)怀旧的需要。怀旧是人类的共同特征,旧地重游的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国文革时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造就了所谓的“知青情节”,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4)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地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3、资源保护利用

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有一些观点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将对旅游地造成较大的文化冲击,破坏传统的乡村文化,同时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对旅游地的古建筑等历史遗产造成破坏。而国外的很多研究案例表明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

20

化和历史传承很少为人所知,处于逐步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没有破坏乡村的独特文化,而且在保留历史传承、发掘乡村文化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和复兴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事实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星甸街道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1、星甸街道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规划

2013年,南京市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为星甸街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浦口区委、区政府随后确定了浦口区美丽乡村启动区域和“八颗珍珠”,我街后圩片位于启动区的核心区,后圩村的“山贡里人家”和九华村的“九华茶坊”被列入“八颗珍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抢抓机遇,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启动规划编制、项目引进、土地整治等多项前期工作,并多次组织专题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教训。去年,结合“三星级”村庄小刘组的环境整治,“九华茶坊”项目全面启动,当年投入500多万元,边规划、边摸索、边实施,初步改造建设成效得到了市、区充分认可,并被评为南京市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后圩“山贡里人家”为体现出区域内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侧重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受江北新区上位规划影响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滞后,去年没有评上示范村。2015年4月,星甸街道克服了规划、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正式启动了后圩美丽乡村核心区建设,并被作为浦口区2015年申报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重点进行打造,在年内确保打造出新的形象和亮点。目前

21

一期房屋建设初显成效,村居主街独特的改造风格受到了群众的一只欢迎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乡村旅游是带动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抓手,星甸街道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目的就是要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努力把农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持续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幸福。

二、星甸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理念、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理念

星甸街道在乡村旅游建设上坚持“显山、露水、透绿”的原则,在不改变建筑规划设计容积率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品位;乡村旅游建设上要强化生态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生态资源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培育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反哺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发展上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带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

(二)原则(围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等与地方特色的结合)

乡村本真原则。乡村旅游使旅游者远离城市,来到村庄,看到农村景观,住进古朴的农舍,体验农村生活,乡村旅游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突显特色原则。开发乡村旅游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品牌,注重特色的挖掘与深化,对景点的开发保持其固有特色,突出其

22

不同之处,注重对原汁原味的本色进行保护,这是旅游的亮点和突出点。由于各地区位条件不同,交通条件不同,并非所有的乡村旅游资源都能开发出来,并取得经济效益,所以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在开发时序和布局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应结合当地历史与民族文化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和大型景区优势发展,让引力的作用通过特色得到提高。

持续发展原则。当前,乡村旅游热潮很高,士气旺盛,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在利益的趋动下,就会有人竭泽而渔,只看到眼前利益,抛掉了长远利益和后代子孙的利益,不能合理地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有序稳步地持续开发,逐渐拓展。

重视引导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让当地村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并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提高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能够从长远和大局认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地域性原则。在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和个性化。乡村旅游标准化和特色化如手如足,不可偏废。任何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都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这些由地域自然分异和人类历史演变在空间上形成的特色是区域固有的差异特征,是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而形成的“特殊本质”,是区域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也构成了区域旅游开发个性化的根基。过去人们旅游的目的大都明确而单一,经常是盲从、随大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的需求和目的性日趋多元化,传统的功利性需要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的

23

旅游行为日益理性化、个性化。

(三)星甸街道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

作为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示范区,后圩片区更是核心启动区,星甸承担着全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对外打造亮点、创新特色;对内带动发展、促进增收,力争将其建成区域业态调整、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新典型、新名片,打造成“苏皖边境上的明珠”。结合现有资源特色,总的来说,星甸街道乡村旅游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片为后圩片区,以胡山贡组为核心,依托独特“山贡”文化资源,打造“一园”(江苏现代水产养殖园区)、“五片 ”(山贡里人家、金浦项目、童话部落、九峰寺、滁河湿地)、“十大景点”(九峰寺、斩龙桥、观音洞、山贡里人家、金浦项目、童话部落、冷泉古井、滁河湿地、水产园区、森林探险)为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南片为九华片区,以“三星级”环境整治村小刘组为核心,以 “九华茶坊”为主题,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补充,打造一个现代农业、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星甸街道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和约束条件 (一)资源禀赋

星甸街道简介。2012年8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将石桥镇、星甸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星甸街道,办事处驻原星甸集镇中心街38号。星甸镇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41.19平方公里,人口5.04万人,管理8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星甸街道概况。将原星甸镇万隆居委会西至绕镇公路、北至汤泉街道办事处瓦殿村、东至龙华居委会、南至解放桥居委会的区域(新金居委会)以及龙山、龙井、龙华3个居委会和大黄村

24

委会划归汤泉街道管理。行政区划调整后,星甸镇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41.19平方千米,人口5.04万人,管理8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自然条件。星甸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资源丰富,景色秀美的九峰山、风光迤逦的滁河水域、500年历史的“佛”字摩崖石刻、九峰寺、观音洞、斩龙桥、独特的“山贡里人家”文化传承及万亩蟹虾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历史遗存。星甸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有陶庄乌龟墩等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处,其中列入古文物保护单位古文化遗址名录的6处。陶庄乌龟墩古文化遗址 :位于星甸镇龙中村陶庄组西侧(原龙山境内)。属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4800平方米。

(二)市场潜力

区位优势。区位明显,交通便捷,星甸是安徽进入南京的首要门户,宁合高速、宁淮高速直通南京主城区,京沪高铁、宁西铁路穿镇而过。拥有长江大桥、长江三桥、纬七路隧道等多条过江通道,开车到星甸15分钟即到。后圩村距离南京河西新城仅28公里,市民驾车由南京过江隧道沿宁合高速行驶,在新建后圩匝道口下,即到达后圩,全程不超过30分钟,交通便利。

后圩村目前仅有四个组尚未搬迁,如若开发所需投入的拆迁费用少,另外有大量的历史遗留的矿坑均属于建设用地,可以用于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后圩村圩区内道路设施完善,由在建和拟建的高标准黑色化道路约20公里,彻底打通外界链接条件,另外村内乡村道路也是四通八达,连接各美丽乡村功能片区的灰色化道路接近30公里,均为5米宽水泥路,通行条件非常不错。

25

河流水系资源丰富,错综相连。淳朴的民风、适中的人口规模、宝贵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为打造特色村提供了极佳的基础。

(三)政府与社会共识(列举近两年南京乡村旅游案例) 南京乡村旅游特色村是南京乡村旅游的一朵奇葩,其通过整体设计与开发,从乡村的优美风光、农家生活、乡土风情、民俗体验等多角度展示其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南京乡村旅游特色村集纯净的自然美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业、农业耕作,以及传统农家生活、风味饮食菜肴、文体娱乐风情、农村传统历史、文化艺术遗存等于一体,行于此,飘逸的秀峰丽水、清新的天风云气、新锐的灵感体验以及甘冽的清泉、纯朴民情和“舌尖上的乡土美食”将荡涤您的心胸、刷新您的阅历、强健您的体魄、陶冶您的情操,让您乐而忘返。

后石塘村位于横溪街道甘泉湖社区南部,北距南京市中心35公里,西距马鞍山市区25公里,对内有旅游大道贯穿南北,对外有汤铜公路连接城区,交通十分便捷。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同时结合广大百姓的意愿,确定了江南民居风格的改造样式,对总占地155公顷的范围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设计,通过危旧房拆迁、农田租赁、道路建设、房屋改造及其它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将原有乡村生活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将农民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进行转化,在改善村庄居住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将原先相对闭塞的农业种植村向富于休闲山居风格的综合型旅游服务村转变,将后石塘村打造成为江宁区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之“醉美乡村”

(四)约束条件(资金、体制、资源特点等) 1、资金短缺。

26

街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而街道财政有限,基础建设受经济条件制约明显,从而导致工程进度缓慢,严重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步伐。2016年初,浦口区委区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并拿出了重量级的打造措施,实施“平台加街道”的模式,区相关建设平台对口援建美丽乡村进行高标准建设,重点解决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星甸街道的“山贡里人家”和“九华茶坊”分别由国资集团和康居集团对口重点打造,投入每家不低于1亿元。

2、全员参与机制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不是一人一地的事情,不仅建设不能靠少数人完成,建设的成果也是由全员共同享用的。所以,乡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全员参与机制。全员参与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作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这个基础上创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才更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资源优势不明显

星甸街道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乡村旅游大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休闲渔场等,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从本地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四、开发现状及其问题(重点围绕后圩村美丽乡村开发现状) (一)开发现状(资源禀赋、交通优势等展开)

街道乡村旅游以两颗珍珠项目为抓手,从去年开始启动,其中“九华茶坊”去年已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由于资金

27

重点保障后圩片区,九华建设资金相对短缺,今年重点是打造茶山花海、养生园至小刘组生态长廊及配套设施、登山步道等项目,后续提档升级工作由点及面向赭洛山片区延伸,以村里实施为主。

今年重点开发后圩乡村旅游:自2014年4月份启动后圩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以来,我街先后实施了《星甸街道后圩村旅游概念性策划方案》、《九峰山与后圩片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后圩村胡山贡组修建性规划》、《后圩省级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园区规划》等编制工作。签约引进了金浦集团后圩商业旅游开发项目、上海永翔集团童话森林部落项目。加快实施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农用地整治、滁河快速通道两侧农用地整治等基础配套项目。目前,多数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和加快推进阶段。

1. 胡山贡片区核心区打造。重点是胡山贡组房屋拆迁改造及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水产展览馆、禅修院、重点道路等新建工程和景观打造,总投资估算7000万。目前,片区内旅游大道新建、匝道连接线及村庄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测量和勘探工作,正委托两家设计院分别制作道路建设和胡山贡组房屋改造设计方案,2015年5月将完成建设。

2. 商业旅游开发项目推进。商业旅游开发项目是美丽乡村示范区业态美重要体现。目前,片区有旅游开发类项目3个,其中金浦旅游开发和永翔童话森林部落项目已签约,九峰寺佛教文化开发项目正在洽谈。金浦集团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建设197亩土地,房屋拆迁131户,已全部拆除完毕,正着手地表清障和其它土地租赁工作。待后圩九峰山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后,再进行建设区域规划设计。主要推进计划是:12月底前完成建设区域规划设计;2014年3月前,完成项目区域内基础设

28

施建设工作;2014年12月前完成项目建设区域土地招拍挂工作;2015年5月初开工建设。永翔集团童话森林部落项目。正在实施项目10大功能建设区前期分项规划设计,近期出成果,主要工作重点是:2015年5月启动林相改造及项目区域内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九峰寺佛教文化开发项目。计划用地约300亩,总投资1.5亿元。11月11日,已邀请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一行前来洽谈,双方同意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接协调,开展前期规划论证,近期将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

3. 农田基础及产业提升工程。农用地整治、水产养殖园区打造是后圩美丽乡村基础提档、环境提升的重点之一,是可供领导视察、游客参观的特色亮点之一,更是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片区内有三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一是农用地整治项目。重点是滁河快速通道两侧农用地整治及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农用地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水泥道路路基工程,正在实施水泥道路浇筑、河道清淤、护砌、绿化及桥梁工程,12月底完成全部工程扫尾。二是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已完成后圩养殖园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片区项目工程排定(按照市区水利部门工作安排);2014年11月-2015年2月份,完成项目方案报批立项、招投标工作(区水利局),2014年3月启动建设,2015年8月竣工。三是水产精品养殖园区项目。此项目由区农业局对口帮办。已完成水产养殖园区总体规划编制、水产养殖园区重点项目排定,并启动了骆圩中心大道树木绿化及河道两侧环境改造。12月份,可完成骆圩养殖片区功能分区介绍及养殖板块简介,做好淡水研究所片区护栏改造。

(二)存在问题 1、建设机制问题

29

后圩美丽乡村建设,应由街道为主导,村居配合,但是区政府各部门参与度不够,没有很好的做到集思广益,同心协力。虽然区量大平台对口援建,但是如何实施的架构和思路还沟通不畅。

2、规划指导问题

虽然街道已完成《九峰山旅游规划》及《后圩新社区规划》,但是并不能很好的指导后圩美丽乡村建设,以致目前只能边建设边修改,影响建设进度。

3、用地手续问题

九峰寺复建项目所在地,除原址为建设用地,其它地块均为林地;后圩“山贡 里人家”节点打造,如房屋出新、路灯建设等,涉及部分土地权属老山林场,手续审批上需要协调;现代水产养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部分看管用房和长廊建设涉及土地卫片问题,需要上级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三)原因分析(村民理念、资金和基础设施) 1、思想认识问题

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对农业的多种用途和功能并加以考虑,忽视了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村民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的配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2、资金短缺,影响乡村旅游开发进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得到了街道的重视和绝大部分村民的积极参与,可是由于资金缺乏,很多项目不能如期实施,基础配设设施建设缓慢,严重制约了旅游开发的脚步。

(四)、类型解析

(一)乡村旅游开发类型比较(通过比较,得出适合本地发

30

域上的独特需求。星甸的乡村旅游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上下统一谋划和策划,特别是要做到后续运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乡村旅游之花才能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思考》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8期)2003(2):37~39

(2)任佳燕,乡村旅游向我们走来(J)调研世界,2000,(01) (3)乌恩,《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第24卷 第3期 2002年5月

(4)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15).

(5)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2006,(02) (6)孙涉,《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3,(04)

(7)乔然,《WTO条件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N].

36

北京:经济日报,2001.12.27.

(8)]周直主编,《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南京古都学会,《南京古都风貌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三)[N].南京:南京日报,2002.4.21.

(10)张小川,《高淳民俗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N].南京:南京日报,2002.

(11)卢咏梅,《“民国文化游”为何难推出?》[N].南京:南京日报,2002.5.25.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c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