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4-06-16 21: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航天发展规划(收集整理)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于1992年正式启动。初期目标是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远期则包括建立永久空间站以及月球探索。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一步是进入太空,而进入太空轨道飞行器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最多乘员三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

工程由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组成。其中,载人飞船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第八研究院为主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负责研制;空间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为主负责研制;航天员、发射场、测控通信及着陆场系统由相关研究单位负责研制建设;测控通信设备主要由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有关厂所负责研制。

概述:三步走:

第一步:1999-2008——载人飞船(神一至神四:无人上天;神五至神七:载人上天) 第二步:2011-2013——空间交汇对接(天宫一号和神八、神九、神十空间对接探索) 第三步:2020以后——空间试验站:(长期性航天空间站,辅助其他航天工程开展工作)

发展历程:迄今,神舟号飞船共进行过7次发射,前4次为无人发射。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零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试验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诸多领域的实验。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神舟三号飞船和运载火箭系统技术进一步提高,飞船搭载了10项44台有效载荷设备,完成了多项科学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神舟四号飞船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神舟四号飞船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 将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计划绕地14圈,历时23小时。根据规划,接下来的工作目标是将多人送入太空并逗留更长时间,以及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神舟四号飞船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中国首次完成载人航天任务之后,有关月球探索的“嫦娥工程”也已经展开,嫦娥工程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向月球轨道发射人造观测卫星。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7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运载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

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围绕地球运行到第29圈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中欧夏令时上午10时35分向航天员发出了出舱指令。接着,宇航员翟志刚开始开启轨道舱舱门。他在离开轨道舱、进入太空后,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问好,并挥动由宇航员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第三名宇航员景海鹏留在舱内,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联系。

中国宇航员令人注目的出舱活动,是世界宇航史上中国宇航员首次进行的太空行走,是中国航天计划重要里程碑。

未来任务概况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完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战略任务,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是“第二步”战略任务的重要里程碑。后续任务将要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解决有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实施“第三步”战略任务做准备。主要目标就是要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8吨级规模的空间实验室,逐步掌握空间站技术。初步计划在2011年前后发射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就是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无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试验。因此,要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包括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天宫一号

神舟七号任务完成后,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重点突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为建立空间实验室做准备。而“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天宫一号”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中国将于2010到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重八吨,类似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发射“天宫一号”后两年内,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这基本上要在两年之内完成,因为“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交会对接以后,2020年就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神舟八号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中国探月 — 嫦娥工程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将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为目的,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发

挥更大的作用。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嫦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第一步:绕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第一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嫦娥二号” 卫星,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第二步:落

第二步为“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俗称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就位探测,这一阶段将主要突破在地外天体上实施软着陆技术和自动巡视勘测技术。

我国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我国的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

第三步:回

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并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详细研究。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5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

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登月计划

2020年“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根据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早在2006年就提出,2007年6月,中俄正式签署商务合作协议——两国于2009

年10月联合开展火星探测。

2009.10月“萤火一号”运往莫斯科,中俄两国科研人员对它进行联合测试,然后运往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航天发射中心进行发射。“萤火一号”探测器将与俄罗斯“福布斯-格朗特”着陆探测器共同搭乘俄方运载火箭升空。此后,“萤火一号”与“福布斯”将分道扬镳,“福布斯”转途探测火卫1,并登陆采集火卫1的土壤返回地球,而“萤火一号”则进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在火星大椭圆轨道上,展开太阳帆板,正式开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测使命。“它将探测火星的空间环境、探测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揭示类地行星的空间环境演化特征。”上海航天局透露萤火号的设计寿命为2年(在轨运行1年),此次探测是我国火星探测“绕、落、回三步走”项目计划中的第一步——“绕”。

由于“火星有没有水,火星有没有生命”,为了解开这些谜题,人类自从进入航天时代,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各类探测器。但火星探测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

火星探测“首先要解决运载火箭的难题,要让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这样才能确保探测器不奔向其他天体”,焦维新指出,而目前中国运载“嫦娥”的火箭的速度只有10.9公里/秒。 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副总设计师陈昌亚指出另一个难题,探测器的信号对地面指挥尤其重要,“一旦捕获探测器的信号,就像听到新生婴儿落地一样。”但在茫茫太空,信号十分微弱,“没有信号就无法判断探测器是否进入轨道,也无法对探测器飞行作出调整。”焦维新说,这需要建立深空探测网,但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像美国那样覆盖全球的深空探测网。“仅靠我们自己的国土现有的探测网和少量的探测船是不够的。”

“关于火星探测,国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我想,只要月球探测计划完成后,火星探测就会提上日程。探月之后肯定是探测火星。估计2010年后会提上日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说。《中国航天》白皮书中也已经把“深空探测”作为空间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对于中国何时能自主探测火星,焦维新认为恐怕还要20年。“不仅需要研制自己的运载火箭、还要有自己的深空探测网,提高探测器的跟踪通讯能力,这里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一步步探索。”他认为大量开展国际合作是一条捷径。

总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是人类进行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我国都在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我国一直把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研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人造地球卫星用途最广,发射数量最多,效益也最明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突破了第一关,即载人上天并安全返回。第二步就是航天员出舱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目前正在做这项工作。深空探测,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如我国环绕月球探测的“嫦娥一号”工程,至于火星探索,应该在探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之后。

2007.10.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今日正式发布《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份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部署了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在内的九项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内容具体包括:1、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完成科研生产任务;2、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带动科技跨越发展;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4、加快空间技术发展,提高业务服务能力;5、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提高航天产业发展能力;6、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扩展人类认知领域; 7、加强行业管理,营造有利于航天发展的良好环境;8、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航天先进文化建设;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航天大事记

【法新社北京11月1日电】中国今天发射了一艘无人飞船,准备执行关键的对接任务,这是中国朝着在2020年左右建成该国首个空间站的目标迈出的新一步。以下是中国太空“长征”旅程中的关键时间点:

1960年:中国研制出该国首枚火箭,这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开端。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由一枚长征火箭送入太空。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程”。

1999年:11月20日,首艘神舟飞船由一枚长征二号F火箭送入太空,在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地面。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于3月25日发射。4月1日,在绕地球飞行108圈之后,这艘飞船返回地面。

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被送入轨道,并在次年的1月5日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他在太空度过

了21个小时,绕地球飞行1 4圈后返回地面。

2007年:中国发射该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该探测器围绕月球飞行,为月球表面拍摄高分辨率照片。

2008年: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2010年:10月1日,中国发射该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

2011年:9月29日,中国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这是朝着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

11月1日,中国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准备进行首次太空对接

11月3日,天神之吻,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首次对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下一步建立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奠定基础。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

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运载火箭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

参考资料: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航天技术的军事意义

美国的一些军事战略家认为,在19世纪,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称霸世界;20世纪,谁控制海洋,谁就能称霸世界;而21世纪,决定霸业的关键领域将是太空!中国成为航天大国,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每个难关,都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一: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弹技术已经过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动听的《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无数中国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从此,中国的火箭和卫星一次次成功,令人瞩目,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

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每114分钟绕地球一周,播送凯旋的乐曲《东方红》,证明了中国已进入空间时代。西方的观察家们说,把人造卫星射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表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和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莫斯科电台和《真理报》仅用一句话报道中国的发射:毛泽东的人造月亮是打在俄国脸上的一记耳光!

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二: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美日台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回收是一件难度很高的技术,回收过程中不仅要卫星减速,低头,而且还必须落回到地面预定地域,这些对遥测、遥控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回收要比发射更加困难。目前为止过了回收关的国家只有三家美、俄、中。它难是因为它具有重大的军事用途。假如说照相侦察卫星收不回来那就没有了军事价值,飞船收不回来那就没有人愿意当宇航员。

我国发射了19颗回收卫星,成功回收18颗,成功率为94%。这18颗卫星中,3颗是国土普查军民兼用的,还有15颗,这15颗中6颗给了总参测绘局,9颗给了总参情报部。据说照美国海军基地的照片非常的棒,军舰出海时的尾迹都清晰可见。

中国长征火箭一箭多星发射成功

三: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运载火箭技术与弹道导弹技术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最重要的军事意义,就是可以为导弹多弹头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而多弹头技术是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好办法。一枚导弹如果装载多枚弹头,它就可以同时攻击敌方不同的目标,并能有效躲过敌方对导弹的拦截,使敌方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显然,在导弹有效载荷不变的前提下,众多的子弹头变成了一个个令导弹防御系统防不胜防的“小精灵”,成为对付导弹防御系统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有关研究也证明,当弹头数为5到15个时,导弹的突防概率趋近于1,也就是说导弹拦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

四: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中国掌握了多级火箭技术,即中段机动变轨技术;静止卫星则为定全球定位系统做出先行准备。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可提供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服务方式。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

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对导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使用具备先进性、适用性、军民两用、抗干扰性、抗继毁性等特征的北斗导航系统,才能保证在战时不受制于人。

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发射成功

五: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就属于这类太阳同步卫星。这些卫星在全球中长期气候观测预报以及国土普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所谓太阳同步关,是指把卫星发射到地球一种特殊的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同步。沿这种轨道运行的卫星,每次总是以相同的方向、相同的当地时间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卫星用来拍摄云图,可以及时比较天气的变化形势;通过太阳影射来发现地球表面物体的变化,以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通过太阳影射来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照相侦察。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照相侦察卫星,大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在战争时期,气象卫星和国土普查卫星都可以为解放军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作战水平。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挥手致意

六:突破“载人航天关”:给美俄敲响警钟

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大约21个小时后,即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

飞船系统共有十三个分系统,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是中国实现载人航天的工具。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在上升段、变轨段和返回段中,他们都固定在返回舱的个人坐椅上。飞船在轨运行时,他们就可以去轨道舱中活动,做试验。

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10月16日文章:题目是“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给美俄敲响醒钟”。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部门的陆军上校马克·斯托克斯说,此次行动确实能够增强中国的战略实力。他说,中国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不会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但他承认它将使中国成为一个“太空领域的竞争者”。

大国争霸:航天技术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一: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技术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1964年10月,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但是,帝国主义大国不以为然,他们说:中国只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有了导弹也打不远,打不准。1966年10月27日,在中国本土西部地区预定的弹着区准确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联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举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而且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弹核大国。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远程火箭准确地击中预定海域,试验任务圆满完成。德国人指出:“中国在大国的力量游戏中打出了新牌:北京实际上对两个超级大国有了免疫力,无论谁进攻中国,就必须估计到中国核导弹的威力!”

1988年9月15日,在中国东海海域,中国又成功地从中国研制的核潜艇上,在水下成功地发射了潜地导弹,这一成就不仅使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独立研制和装备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能力的国家,使中国战略核导弹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能力。目前,中国已拥有多种型号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KH-11光学照相侦察卫星

二:航天卫星侦察技术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大显神威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借助苏联的侦察卫星,获得了有关以色列的军事情报,结果以色列苦心经营的“巴列夫”防线土崩瓦解,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然而美国的“大鸟”侦察卫星发现了埃及二、三军团间的宽十余公里的间隙防御薄弱,以色列抓住战机,派出装甲部队直插运河西岸,切断进入西奈半岛的阿军退路,从而使战争形势发生逆转。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美国有24颗侦察、监视卫星俯视战场,英军击沉阿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就是由美国侦察卫星提供该舰准确位置而实现的;由前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提供情报,阿根廷仅用一枚“飞鱼”导弹就准确地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1991年海湾战争 多国部队在各种高度上运用了70多颗军用卫星,包括34颗照相侦察卫星、雷达成像卫星、电子侦察卫星,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情报;由24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为多国部队兵力、兵器的机动提供精确的定位;另外,美国和北约部署的26颗卫星组成了综合通信系统,为多国部队提供战略、战役、战术级的通信保障;野战卫星通信系统为更低层次的指挥活动提供通信保障,保障了多国部队每天多达70万次的通信业务量;各种气象卫星,为多国部队作战行动提供了准确的气象预报;弹道导弹预警卫星在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发射90秒左右即捕获目标并判明弹着区,为多国部队提供4~5分钟的预警时间。

中国航天技术快速发展

三:缩小中美的军事差距:航天技术才是突破点

中美两军实力的差距不在于几件高新武器。事实上,美军的主战武器新添的并不多。主战坦克仍然是定型生产多年的M1A1艾布拉姆斯,老掉牙的B52“同温层堡垒”至今还在服役。 两军实力最大的差距在C4ISR系统。也就是“指挥、通信、控制、计算机、情报信息及监视与侦察”系统。C4ISR系统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是兵力的倍增器。它是军事力量的大脑、神经,没有高效运转的C4ISR系统,再强大的武器库和再多的军队,都不过是一只被全身麻醉的巨人,是个瞎子聋子。没有高效运转的C4ISR系统,前线的情报信息传不到统帅部和友邻,指挥部的命令和各种支援也到不了前线,所有的部队都无法相互配合,只能被动挨打。 信息化军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卫星通信指挥系统,美国主要是拥有GPS系统及大批间谍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地面指挥中心了解敌我双方的军队位置和动向。为决策提供支持情报支持,并把指令通过卫星传递到前线。中国只有大力发展航天技术,才能真正缩小和美军的差距。

中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反卫星和反导技术

从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谈起

星球大战计划,俗称星球大战计划。这项计划于1984年由美国总统R.里根批准实施。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陆基、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摧毁率。

“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太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摧毁敌人卫星。美国战略防御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因此,美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研制反卫星武器,基本的设想是在截击机上使用攻击导弹摧毁对方的卫星,这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SDI计划提出来时,美国已开始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并通过了可行性论证报告。

中国的反卫星试验

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是指中国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5公里,重750公斤的本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是自1985年美国发射asm-135反卫星导弹摧毁p78-1人造卫星以来首次成功的人造卫星拦截试验。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最早报道了该事件,该报道内容于2007年1月18日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所证实。中国政府最初并未公开表态,直至外交部2007年1月23日正式承认了该试验。 中国声称在事前已经就该试验通知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 这次试验的先进程度相当于美国正在发展的国家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并且已经远远超越了1980年代前苏联发展的反卫星武器——前苏联的反卫星技术是通过一枚太空飘雷慢慢接近到目标附近然后爆炸杀伤目标。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陆基、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摧毁率。

“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太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摧毁敌人卫星。美国战略防御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因此,美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研制反卫星武器,基本的设想是在截击机上使用攻击导弹摧毁对方的卫星,这一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SDI计划提出来时,美国已开始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并通过了可行性论证报告。

中国的反卫星试验

2007年中国反卫星导弹试验是指中国于2007年1月11日进行的一次反卫星导弹试验。在该试验中,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携带动能弹头,以反方向8公里/秒的速度,击毁了轨道高度865公里,重750公斤的本国已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是自1985年美国发射asm-135反卫星导弹摧毁p78-1人造卫星以来首次成功的人造卫星拦截试验。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最早报道了该事件,该报道内容于2007年1月18日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言人所证实。中国政府最初并未公开表态,直至外交部2007年1月23日正式承认了该试验。 中国声称在事前已经就该试验通知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 这次试验的先进程度相当于美国正在发展的国家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并且已经远远超越了1980年代前苏联发展的反卫星武器——前苏联的反卫星技术是通过一枚太空飘雷慢慢接近到目标附近然后爆炸杀伤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c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