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更新时间:2023-11-08 00: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陈琼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语文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西陵区铁路坝小学

主持人简介:陈琼,女,46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铁路坝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1989专科毕业于宜昌师专中文系,200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基础教育系。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主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承担着培养青年老师的任务,多次担任新老师的指导老师,每遇到一种新的课文类型,便主动为新老师上示范课,经常与老师们在一块儿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新老师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多人获得区“教学能手”、“优秀党员”、“西陵名师”光荣称号等。

参与湖北教育出版社《作文梦工厂》、《金牌教案》编写,主持《个性化作文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等论文10余篇。曾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活动,承担教学论课程教学工作,介绍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1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同年10月,被选送到南京参加“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5月,

- 1 -

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9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湖北名师”。2008年9月,被评为西陵名师。两次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西陵区拔尖人才。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将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网络研讨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努力打造引领全市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高素质名师工作团队,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推动宜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杨忠芬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数学

工作室地点: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主持人简介:杨忠芬,女,45岁,大专,小学高级,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数学教师。

1992年毕业于宜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职学习。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赏识教育”的理念。坚持愉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愿学”之目的;注重学法引导和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授之于渔”达到“会学”的目的,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加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研究》,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数的运算教学的有效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鉴定。多篇论文在省核心期刊《中小学实验与装备》和《湖

- 2 -

北教育》上发表。案例《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被小学电教教案及评析收录作为中师生教材使用。2011年,在宜昌市专家巡回讲学团当阳站为全市数学教师作《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专题讲座。参加全国优质课竞赛获二等奖,指导10多名教师在省、宜昌市、当阳市优质课、示范课竞赛中获奖,所辅导的教师有4名已经成长为“当阳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2009年被评为当阳市“师德标兵”、“当阳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宜昌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2012年荣获“湖北名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省“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当阳市五一劳模”。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将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既起到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又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一是立足课堂教学研究。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基点,从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作业布臵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过程性评价、考试命题研究、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不断优化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执行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不断实践,自我反思,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敢于试验与创新,初步形成工作室成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二是培养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将发挥先行研究、交流探讨、经验传播等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帮助数学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为热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成员提供学习、研讨和发展的平台,为当阳市培养数学学科骨干教师,让更多的老师成

- 3 -

为为人师表的楷模、课堂教学的能手、教学改革的闯将、教育科研的先锋。三是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团队成员“师带徒”的方式,积极发展工作室的外围成员,引领外围成员所在学校的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辐射。努力提升工作室成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策划、实施的能力,

刘四方工作室 学段学科:初中化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持人简介:刘四方,男,46岁,理科学士,中学高级,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

199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修业3年)。

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 “精讲、精练、求新、求活”的教学风格,始终把“求实、求真、求高”作为自己的教研追求。在教法上注意启发诱导,对比迁移,归纳小结;学法上注重自学讨论,探究知新,悟法开窍,力求课堂教学有效和高效。

十分注重挖掘、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专业素养,助其专业发展。2007年以来,所指导的教师有1 人获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1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有8人获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6人获省说课竞赛一等奖。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省、市和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多位老师成长为宜昌市学业评价组成员。

- 4 -

主编《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全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报告》《课时详解随堂通〃化学》等教育教学用书20多本。主持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和省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顺利结题。30余篇论文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全国、省级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5篇论文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上转载。

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湖北名师,2011年入选“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成员。自2004年以来,一直担任人教社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主讲国培讲座、示范课和专题培训40余场。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的工作重点是落实教学研究、示范引领、教师培养和示范辐射。工作室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课题,开展研究,物化成果。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培养和打造一支学术团队。坚持自主学习与名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王英姿工作室 学段学科:初中历史

工作室地点:宜昌外国语学校

主持人简介:王英姿,女,47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宜昌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师、副校长。

- 5 -

1988专科毕业于宜昌教院电大政史班,2001年本科毕业于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在多个学校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省和国家级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主要有柳波、刘劲松、罗洪波、刘婷、姜亚萍等。

该同志将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事业不断地追求和完善,坚定不移地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了历史课堂中,贯穿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在工作中,她崇尚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景和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市、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参加了《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地方教材《长在宜昌》等书的编写工作,参与了 “中小学教学参考书”和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等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的实验工作。30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008年被评为首届“宜昌名师”,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北名师”。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拟采用沙龙形式组织宜昌市范围内的中青年历史教师和少数其他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除完成工作室的规定任务外,如教师培训、联系学校和送教下乡等,重点围绕以下工作展开:一是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想摸索出初中历史学科中国式的“翻转课堂”。二是与有关专家合作,研究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又真正让学生乐学的“儿童历史”。三是探索提高中学生记忆力的研究工作。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发现困扰初中学生记忆的因素,通过分析与实践,力争找到一些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途径和方法。期待工作室

- 6 -

的成员学会日常教育科研的途径与方法,为未来的宜昌教育蓄力。

华容工作室

学段学科: 初中数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十四中学

主持人简介:华容,女,45岁,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宜昌市第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1989年毕业于宜昌师专数学专业,199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华容同志能始终坚持教学一线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课堂轻负高效,在对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创设了“四主四导”成熟教学模式,在宜昌市各校、各科被广泛推广,是宜昌市中学教育阶段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自担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以来,先后工作过三所学校,每到一个学校,都能迅速地将薄弱的数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成为积极进取、业务精良的教研组,并使年轻人能迅速地成长,周静、程雪琼、王惠妮、胡晓蕾等一批青年教师就在她的指导下成功地上了省、市级公开课,在省市教学评比活动中均获得省市一等奖。

近年来,参与北师大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及光盘七年级上的再版设计、省教研室《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等的编写工作,先后十多次参与宜昌市期末调研考试各年级

- 7 -

的命题、审题工作,三年参加我市数学学科的初中学业考试中考命题工作,连续七年参加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编写,共撰写论文、案例7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2篇,22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先后主持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有3个:2004年11月参与并主持了市九中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1月课题通过验收;2007年7月~2010年7月主持并参与了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课题“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学校”的课题研讨;2010年9月在市十一中主持并参与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城市普通初中落实分层励、构建轻负高效数学课堂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2013年顺利结题。

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数学教师”、宜昌市第二、第三届“学科带头人”、 首届“宜昌名师”、“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聘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学教师培训授课教师,2009年聘为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网络研修活动“中心指导组”成员。曾获市授课能手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0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研讨课,深受全国教材专家好评,连续二届入选“宜昌市课改学科专家组”、连续三届入选“宜昌市中考命题组”。

先后获得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实验工作者”、 “宜昌市高效课堂先进个人”、首届“湖北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之星”和课题实验全国“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目标:1、加强区域团队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 8 -

2、研究学科教学创新,引领学科发展。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培训教师。4、转化教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精神引领

工作室规划:1、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引领全市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数学高效课堂的课型及导学案,实现师生共同提高。3、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强工作室工作的服务意识,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的活动规范化,科学化。4、总结和提炼本工作室成员教学风格和特色。

工作室措施:1、强化“叙事、课例、案例” 研究,突出“细节研究、特色研究”,引导教师把研究转化成一种工作常态、思维习惯、教学行为。2、实行“联校制”,“名师工作室”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指导、参与学校教学研究、特色研究之中,每学期指导师参与联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少于4次。3、建立“跟师制”,指导师、助理师每学年各联系2—3名教学困难的青年老师,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从教师品格、教学能力、学情等跟踪帮扶,力求实效。4、开展“双课制”,指导师每学期上观摩课4节,听评联系教师和其他教师的推门课、研究课16节,帮助联系学校和联系教师研究学科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新模式。5、推行“助培制”,开展相关培训每学期培训至少1次以上,并实现资源共享。6、工作室要建立各类档案,做好各项工作的记载与宣传。

范俊明工作室 学段学科:课程研究

- 9 -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持人简介:范俊明,男,48岁,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1988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教育专业。 自课程改革以来,基于课程开展研究,对国家课程拓展、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三个层面,就目标指向、实验途径和策略,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1、2002年,担任全市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小组组长,组建专家组,潜心研究,起草并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意见,开展了全市校本课程展示活动。着力推进全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使全市学校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学生视野拓展、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课程意识得到提升,学校富有了生机与活力。2、2006年,鉴于三级课程中地方课程的短板,主动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发地方课程,将宜昌的地理、人文、经济、社会等方面内容溶于其中,经过潜心研究,组织人员认真编写了地方教材《长在宜昌》,并于2007年印刷使用,同年申报省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2009年为适应课程建设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完成了地方课程编写指导纲要,并将学生的文明养成、安全知识等内容纳入其中,真正让该套教材成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建设家乡的良好读本,2009年被评为教育创新一等奖。3、2006年,为了深化课程开发与建设,鉴于推进进程面临问题,及时提出以课题为抓手,以点带面,初步形成宜昌课程开发特色,力争达到学生有个性、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共有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近50所学校参与研究。既有国家课程拓展层面的,也有校本课程层面的,历经近6年研究,使一部分学校

- 10 -

在课程、课堂、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个性,促使一批学校形成了一定特色。在研究中通过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中期检查等方式,使研究达到预期目标,2012年圆满结题。4、自2009年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以来,如何深化改革?让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学生课程选择权,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关键在课程建设及评价改革,鉴于此,聘请了华东师大课程专家吴刚平老师作为教科院紧缺人才引进,从理论上支撑全市课程建设,同时在全省地市州率先成立宜昌市课程专业委员会,并确定成员为30人的课程研究核心研究组,重新申报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以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身心负担。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指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其中,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教科院副院长鲍同强同志获得省工会教学能力综合大赛一等奖;宜昌市二中教务处副主任曹超同志,获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当阳一中教师孙红波老师,获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指导夷陵区研训中心主任汪宏军同志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现已成为宜昌市课程专家。

主编地方课程《长在宜昌》,成为地市级唯一通过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地方课程教材,获得宜昌市首届教育创新一等奖;担任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课程研究与开发小组组长,组织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宜昌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者;主持了省级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并结题;主持了人教社重点课题《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

2006年,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被

- 11 -

评为湖北省优秀教研员;2011年,被评为宜昌市市管专家。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将力争经过3-5年努力使全市不同学段课程目标(尤其是校本课程)明晰,实验途径规范,实施策略恰当,真正达成学生个性张扬、教师课程意识提升、学校特色鲜明的目标。设想聘请一位国家课程专家,指导全市的课程建设;成立一个研究团队,从不同侧面研究,整体规划全市课程建设;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找准全市课程建设中问题及对策;下发一个指导意见,规范各学段的课程建设,统整全市课程改革;申报一个国家级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明确目标,全面推动全市课程建设;组建一批实验学校,以点带面,塑造典型,积累经验;搭建一组展示平台,通过展示评比平台搭建,促进相互交流,提升水平及能力;形成一系列成果:课程的类别与途径;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学生个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策略;课程建设与学业负担。

付全新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化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一中学

主持人简介:付全新,男,51岁,中共党员,博士,中学正高职教师,宜昌市第一中学校长。

1997年湖北教育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取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从教33年,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题精神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以“以人为本、准确精细、及时反馈”为教学策略,教学成绩突出,历任17届高

- 12 -

三毕业班教学,先后9次获得宜昌市教学质量奖。

主持“高中化学学生探究能力评价”(部级)和“问题探源教学策略研究”(省级)等研究课题4个,已结题3个。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国基础教育最具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近万字论文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收录3篇,分别是《简论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性原则》、《浅论教师进行化学实验创新的价值选择》、《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出版专著两部,《教师之旅》和《哲人哲思》。

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中国化学会会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湖北省优秀化学教师;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劳动模范。三峡大学、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三峡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室设想: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涵盖全市高中两个学段化学教师精英的研究团队。争取将许多宜昌市在职的有一定影响化学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山区县一中的教研组长或县市区教研员,吸纳为本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二是努力促进宜昌市初高中学校全体化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宜昌市初高中化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努力实现广大初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思想的更新、专业动机的端正、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技能的增强、专业精神的提升、专业智慧的生成、专业人格的完善。三是致力于探寻学习化学学科核心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在夯实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的同时,真正培养具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未来

- 13 -

人,以化学学科的特有价值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致力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加强高效课堂、高考备考和中考备考研究,寻找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科学备考方法,在减轻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学生过重地学业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化学学科教与学的质量。

朱学恒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英语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一中学

主持人简介:朱学恒,男,民盟盟员,48岁,教育硕士,中学正高职教师,宜昌市第一中学国际部主任。 1987年湖北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取得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硕士学位。

从教20余年,课堂幽默风趣,倡导“启发、思辨、修养”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担任班主任及中层干部工作15年,承担10余届毕业班教学,宜昌首批高中英语新教材实验者,多次获宜昌市高考质量奖,学生中十余人考取清华、北大,辅导33余名同学获全国英语能力大赛、全国英语口语大赛一、二、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出版论著共30余篇(本)。主持或参与了4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结题3个,2个课题担任主持人。注重青年教师培训,先后指导20余名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先后赴英国布莱顿大学、新西兰WITT学院、美国孟菲斯大学专业研修。

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英语教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市政府确定的“宜昌市中青年高层

- 14 -

次人才”,同时兼任宜昌市中考命题审题专家组成员,宜昌市高中英语课改专家组成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湖北译协宜昌分会理事,宜昌外语学会会员,宜昌教育学会会员。

工作室设想: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整合省内外优势资源,外引内联,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努力打造宜昌高中英语学科品牌,极力推出省、市级名师。深入研究高考及其改革走向,探索优化教学模式和应试策略,三年内打造一批英语学科测试研究专家,进一步提升宜昌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突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规范语音语调,加强城乡英语教师交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语言应用特点,积极开发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利用孔子学堂、模拟联合国、英语角、各类竞赛等平台,展示师生风采。以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工作室成员,立足课堂,在教学之余每年提交一定数量有价值的教研论文,辐射建立一支研究性英语教师队伍。

万永翔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语文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夷陵中学

主持人简介:万永翔,男,48岁,本科学历,中学正高职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语文组党支部书记。

1990年毕业于宜昌师专中文系(函授),199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秉持“健康生长,能力为上”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教科研并重,形成了“探索规律、教授方法、开启心智、注重创新”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7次荣获宜昌市高考优秀教学质量奖,

- 15 -

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辅导9名同学在《中学语文》、《帅作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等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文章;指导学生参加省、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100多人次获奖,一等奖5人次,本人5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在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网上研训中,承担专题讲座;近年在学校、城区、全市、全省作报告10多场,其中省级报告有4场。

先后直接担任8位青年教师或实习生的导师,并对其他大批青年教师进行了关怀和培养。有4位教师夺得学校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第一名,11位老师荣获学校“十佳青年教师”光荣称号;4位老师夺得“湘鄂部分省重点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7位老师夺得宜昌市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位老师湖北省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4位老师连续8年4届夺得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位老师夺得全国语文报刊协会“夷陵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试论陶渊明诗文的劳动美》等60余篇20多万字的教研文章,其中,10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和市政府级一二三等奖;著述、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学科著作《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高中文言文解读与鉴赏》等27部专著;负责5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课题,均已顺利结题,获得好评。

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若干次;3次被市教育局(教委)党组(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荣获“湖北省首届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称号;2005年10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和

- 16 -

“双促双发”研究课题专题组评为“优秀实验教师”称号;2009年8月荣获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国家远程培训“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0年8月荣获湖北省特级教师称号;2011年1月荣获湖北省教育学会“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9月荣获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网上培训片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013年9月荣获“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10月荣获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12月荣获湖北省课题“表达与交流教学研究”一等奖。

工作室设想: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团队,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储备人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认真研究教材及相关专业知识,更新和完备学科知识,研究高中语文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搞好科研成果的课堂教学转化,以“人学”为骨架,建立高中语文教学相应模型,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和语文课程标准,借鉴以人教版为主的各版本教科书,最终编出有我们自己特色中学语文教材。

谢彬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政治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夷陵中学

主持人简介:谢彬,男,51岁,本科学历,湖北省特级教师,宜昌市夷陵中学政治教师,教科室主任。

1981年中师毕业于宜昌师范,1991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省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

- 17 -

以身示范,民主和谐,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注重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目标,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正确对待竞争,缓解学习压力,与学生主动沟通,增进理解,教学相长。十年来,9次获得宜昌市教学质量一、二等奖。

指导夷陵中学邹晓华老师、王声明老师、周清老师、徐明君老师、谭立婷老师、董文萍老师分别获得湖北省优质课一等奖5人次、湘鄂青年教师教学交流活动一等奖5人次以及湖北省课内比教学一等奖1人次等荣誉。其中邹晓华等4人已成为夷陵中学骨干教师和湖北省政治优秀教师。夷陵中学政治教研组成为湖北省教研室表彰的优秀教研组。

本人撰写的教育叙事集《追梦校园》一书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湖北省新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政治有效教学的研究》等三个省级课题研究,发表《对差生观念的哲学批判》、《做一名好学生》、《诺贝尔获奖者的精神价值》等24篇论文分别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班主任之友》、《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考试》等省级以上刊物。十年来,分别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8场,宜昌市级专题报告16场。

2002年被评为宜昌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宜昌市优秀政治教师,2004年被评为宜昌市市直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政治特级教师。

工作室设想:本工作室把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作为工作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课程背景下用课程评价引导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特别是在市教科院教育教学评价课题组的指导下,努力完善并实践宜昌市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培养青年老师

- 18 -

的研究兴趣,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使工作室成为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核心力量。指导政治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改革,提高课程效率。研究新课程教学规律,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引导政治教师走上自我优化之路。

袁新宏工作室 学段学科:中职数学

工作室地点:枝江市职教中心

主持人简介:袁新宏,男,50岁,本科学历,中学正高职教师,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数学教师、校长。

1983专科毕业于宜昌师专数学系,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形成了 “严、源、细、系”的个人教学风格。2006至2012年间,组织开展了枝江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423”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在江苏、浙江、重庆等十多个省市的高中学校、教科院所、师范大学就高中新课程以及“423”课堂教学改革作学术报告50多场,接待外省市3000多名教师和科研人员到枝江一中学习交流。“423”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枝江一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行,2012、2013届高考质量全面提升,学校获得宜昌市高考质量奖,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课程改革样本校。201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枝江职教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宜昌市职教室专家的充分肯定。

构建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个人每学年都和一位青年老师结成师徒关系。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湛凤高、李启梅、时

- 19 -

爱华、叶慧、苏小梅、鲍芳芳、裴美洲等老师的数学教学,并取得好的成果。有4人获“湖北省优质课二、三等奖”、有1人获“湖北省电教中心录像课二等奖”、有6人获“宜昌市优质课一等奖、说课一等奖”、有多人获枝江市、学校优质课一等奖。

主编了专著《我的课堂我做主》,作为副主编,参编了《学能步步高丛书》、《规范学案》等四本教学用书。先后作为课题组长、研究组组长、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了《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等6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撰写的30余篇文章在《基础教育课程》、《高中数理化》等杂志上发表或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9次获得宜昌市“高考优秀质量奖”, 3次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辅导奖,2012年获宜昌市课内比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2011年11月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教育创新先锋教师,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两次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先进工作者;2013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个人,2012年6月被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授课教师,2011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基础教育科研之星,2010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2005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2004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2010年9月被授予宜昌市名师称号,2010年5月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数学教师,2006年11月被评为宜昌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2006年8月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9月被评为宜昌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2013年被授予枝江市第四届中青年专家,2013年被枝江市委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枝江市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被

- 20 -

授予枝江市第三届中青年专家,2005年9月被授予枝江市优秀校长称号。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构建适合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工作室将吸纳全市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将申报“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的省级课题立项,形成较为成熟的“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编撰“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专著。将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以网络为主要交流载体的融学科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研修平台。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通过面对面的传帮带和现场诊断、个性化指导,辅以博采众长的专家讲座和课题、课例研究,探索一条“名师带教”的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将指导工作室成员要以研训、教科研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其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

- 21 -

授予枝江市第三届中青年专家,2005年9月被授予枝江市优秀校长称号。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构建适合中职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工作室将吸纳全市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将申报“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的省级课题立项,形成较为成熟的“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编撰“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专著。将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以网络为主要交流载体的融学科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研修平台。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的凝聚、辐射、指导作用,通过面对面的传帮带和现场诊断、个性化指导,辅以博采众长的专家讲座和课题、课例研究,探索一条“名师带教”的教师培训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将指导工作室成员要以研训、教科研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其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

- 2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c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