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渊源

更新时间:2024-05-01 10: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陈姓

作者:陈文哉 文章来源: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期 点 溯源

陈姓,乃帝舜之后,称为舜裔。中华陈尊称轩辕黄帝八代孙虞舜重华公为血缘始祖(太始祖1世)。商末,帝舜重华公33世孙虞遂阏父(遏父)任西伯侯周文王姬昌之陶正,因技艺精湛,深得文王欢心。迨周武王姬发兴兵灭纣建立周朝,即周武王十三年(已卯,前1122年)追封先贤遗民,乃封阏父子妫满(34世)于太昊之墟陈地(今河南淮阳县),国号陈,都宛丘,并以长女太姬妻之。陈国君妫满薨谥胡公,又称陈胡公妫满,生二子:长申公犀(一载犀侯)嗣位袭陈侯,薨传位于弟皋羊,是为相公(35世),相公皋羊之后,以祖谥号胡为氏,故陈胡公妫满同为陈、胡得姓始祖。

下传十世至陈佗,乃陈文公圉(42世)次子,周桓王十三年(甲戌,前707年),公子佗乘兄侯胨桓公鲍薨之机,杀侄太子免,自立为君是为陈厉公(43世),次年生完。公子陈完(44世),:谥敬仲,为陈大夫,素与陈宣公杵臼(44世)太子御寇善;陈宣公欲立嬖姬之予款,杀太子御寇(周惠王五年,己酉,前672年),引起陈国内乱。陈大夫完为避祸奔齐,为齐桓公工正,八传至太公和(53世),将国君齐康公放逐海上,取代姜姓自立为君,改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自帝舜至春秋战国、已发展成为姚、虞、陈、胡、田五姓,故后人有“妫汭五姓同宗之说。

陈国传至二十世陈闵公越(史记载闵公周,53世)亡于楚(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前479年),后子孙四处逃难,便以故国号陈为氏。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陈妫姓,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

之后.陈氏浚仪(陈留)派裔孙陈武(62世),佐汉高祖刘邦为相定天下,于高祖元年(乙未,前206年),以军功封棘津侯;户牖·山阳派裔孙陈平(65世),佐汉高祖刘邦为护军中尉,汉朝建立后以功封户牖侯,更封曲逆侯,三朝为相,刘汉王朝赖以复存;陈平下传六世孙陈汤(71世),为汉元帝西域副校尉,以斩杀匈奴郅支单于功,封关内侯;浚仪(陈留)派廿一世(74世)孙陈孟琏,东汉时为固始侯相,子孙因家焉,遂为固始始祖,代多伟人。陈孟琏六世80孙陈引奇,为东汉信都(一载信州)别驾,德化大行于魏郡、清河、赵固、常山之间,恩威复著于河间、广平、钜鹿、真定之处;无嗣,入继陈麟(户牖·山阳派80世)之三子陈寔承嗣宗祀,徙许县(今河南许昌市长葛县老城东),成为颍川派始祖。颍川陈氏,瓜瓞绵绵,生齿广众,群星璀灿,名人辈出。东汉时陈寔,字仲弓,谥文范,为太丘长,与钟皓、荀淑、韩韶同为颍川之鼎鼎人物,号称颍川四长。陈寔(颍川一世81)生六子,其中长子陈纪(元方)、四子陈谌(季方,二世82)尤著,亦以至德称“二难”,元(方)季(方)父并著高名,时号三君。陈纪建安时官至尚书令、大鸿胪;陈谌官至太傅,后裔分衍福建兴化莆田为多。陈纪子陈群(三世83)为魏明帝司空,制定《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陈群长子陈泰仕魏,官至左仆射,谥穆侯,赠司空;次子陈训(四世84)蜀亡归魏,官至尚书令,其子陈寿(五世85)蜀平归魏,为著作郎,撰《蜀相诸葛亮集》、《魏、蜀、吴三国志》等名著。陈谌之孙陈琳(四世84)为建安七子之一,深得曹操赏识,魏明帝时官至尚书令、司徒。

此外,还有传衍南朝·江州义门派之陈朝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九世89)、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之陈政(十二世92)陈元光(十三世93)父子,太傅(南院南陈)派之陈忠(十四世94)陈邕(十五世95)父子。

《百家姓书库·陈》载: “陈氏除了源于国名,出自今河南的一支外,还有一支系少数民族改姓而成,出自今河南洛阳。据《魏书·官氏志》载,代北鲜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定族姓时,于496年改为单姓陈氏。”另外,汉朝(一载春秋)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为嗣而产生广陵之陈;隋初,白永贵改姓陈,成为江西万年之陈。

颍川世系堂号(或称族望)有:颍川、汝南、广陵、下邳、东海、河南、德星、德聚、绳武等。 入闽

陈姓入闽,始于西晋。《百家姓书库·陈》载:“西晋末年,中原战乱频仍,各界人士纷纷渡江南逃,移至江南各省,有一批人迁至今福建省,其中即有陈氏。陈氏与林、黄、郑、詹、丘、何、胡姓人是中原移民最早进入福建者,此即《闽书》中所载:‘永嘉二年(戊辰,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

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南北朝末年,陈宣帝陈顼(南朝二世90)之八子宜都王陈叔明(三世91)于陈后主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已酉,589年)避乱入闽,居于福建兴化府仙游县,其后裔即为江州旌表义门派,蕃衍成为颍川衍派第一大支

派。.另据谱载: “陈宣帝廿一子南安王陈叔俭,共后为福建诸陈之祖;陈霸先孙、衡阳王陈昌次子陈季麟(三世91)迁武平;陈宣帝孙、岳阳王陈叔慎次子陈清(四世92)迁古田(按:查现代地图,福建有二古田:一为古田县,一为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属何古田,待考)。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616年),陈谌六代陈迈(八世88)奉旨领兵人闽为福建节度使,镇守兴化,后归唐,武德二年(已卯,619年),诏置莆田县,为散骑都尉开莆县令,多惠政,致仕后卜居于城内刺桐巷。其后裔号称“十八陈”,已传衍成为莆仙著姓。

唐代,中原陈氏多次大批入闽,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乃唐高宗总章(已巳,669年),泉潮间少数民族啸乱朝命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子陈元光及府兵将士人闽,平乱、镇戌、开漳,蕃衍成为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一大支派。其次为饶州府(一载京兆府)万年县陈忠之子陈邕,受宰相李林甫排挤,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年)父子举家被谪入闽,蕃衍成为太傅(南院,南陈)一大支派。

另外,光州固始人王潮,在王绪麾下为军正,唐僖宗光启元年(乙巳,885年),随军至漳州,后任福建观察使等职,死后,其弟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已巳,909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跟随王氏兄弟入闽之27姓军校,第一便是陈姓,已衍成福州地区望族。据刘球《陈公振行状》云:“陈之先,光州固始人,唐末之乱,有讳檄者,从王审知入闽。”

宋仁宗嘉祜七年(壬寅,1062年),陈霸始、陈霸先兄弟之后江州义门陈氏第二次奉旨大分析, (按排行次序)入闽者有:南朝.江州义门派廿四世112陈彦悦定居于漳州府长太县;陈叁琉(魁)登进士第,官汀州太守,携家眷97人并族众,定居于汀州府宁化且县石壁村、上杭县等地;陈宗昌(章)携家眷87人定居于泉州;陈彦光定居于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陈明通定居于南平;陈宗逵定居于建瓯(原谱载福建瓯宁);陈宗和定居于侯官(今闽侯);陈宗迁定居于福建马头(谱载如此,待考);陈道大定居于建阳;陈智炜定居于归化;陈彦德、陈彦相兄弟定居于漳州;陈希豪定居于订汀州府上杭;陈显先定居于邵武;陈思南定居于政和;陈延盛定居于建宁;陈守昌定居于长乐;陈延祚定居于崇安(今武夷山市),等等,传衍成为福建各地巨姓大族。 开漳

陈姓入漳派系有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太傅(南院、南陈)派、南朝·江州义门派。

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系

唐高宗总章(已巳,669年),归德将军陈政奉朝命进朝议大夫、岭南(按《漳州府志》载:武德元年,改建安为建州,五年析南安为丰州,六年析闽县为泉州,置都督府,领泉、建、丰三州;贞观初废丰州,并人泉州,隶江南道。至是,改隶广州岭南道)行军总管事,携子陈元光,率申、光、蔡三府府兵将士两批共66姓8600人,及随军眷属平南、镇戍,作宅于火田村居焉。仪凤二年(丁丑,677年),陈政老将军病卒,朝命陈元光承父志、袭父职为岭南行军总管事,指挥军事,得心应手,经过九年苦战,终于平定啸乱,使闽南、粤东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为开发闽南这片沃土,武则天垂拱二年(丙戌,686年),朝廷批准建置漳州郡,辖漳浦、怀恩二县,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兼漳浦县令,不惮辛劳,亲自经营擘画,选贤任能,开垦荒田,招徕流亡,绥抚蛮獠,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设置学校,使闽南大地无烽火干戈之扰,百姓安居乐业,人称乐土。唐睿宗景云二年(辛亥,711年),将星陨落,陈元光不幸殉国,长眠于斯。之后,其子陈垧(三世94)、孙陈酆(四世95)、曾孙陈谟(五世96)、玄孙陈则(六世97)共五代担任漳州军政长官,历时一百余年,使闽南这片广袤千里荒徼之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历朝历代封赠有嘉,南宋高宗追封一门七世及开漳将士,追封曾祖陈果仁为忠烈王、祖陈叔犊(克耕)为济美嘉庆侯、父陈政为衽昌开祚祜侯;追封陈元光为开漳州主圣王、谥忠毅文惠王、荫封子陈垧为昭贶通感文英公、孙陈酆为昭素袭美忠正武英侯、曾孙陈咏为昭仁诩德侯、陈谟为昭义诩忠侯,陈于为昭信翊顺侯。其后裔定居于漳郡诸邑,蕃衍播迁,成为闽南、粤东、浙南、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一大望族。陈政、陈元光父子被尊奉为开漳始祖,衍派子孙称为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

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以陈政为一世92,陈元光为二世93,陈元光子陈垧为三世94。陈垧,字朝佩、伯珙,号迂斋(一载迂齐),生于唐高宗开耀元年(辛巳,681年)九月初九辰时,九岁入学,才冠乡邑。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乙未科举明经,时年十五,授翰林院承旨直学士。十二年后辞归漳州,任州署文学,应龙溪县令席宏之邀,主持松洲书院学政,亲自讲学授课,开启士民,使漳郡文教之风大盛,人才辈出。父殁,奉诏接任父职,开元十九年(丙辰,716年)迁州、县治于故绥安地李澳川,奉敕在西宸岭上修建“威惠庙”,诏立“盛德世祀”坊;开元四年(731年)辛未科登王维榜探花及第,开元二十五年(丁丑,737年)乞致仕退隐,聚徒讲学,直至天宝元年(壬午,742年)十一月初一巳时,寿终正寝。垧子陈酆为四世95。陈酆,字有芑,号文甲、强斋,生于开元十九年(辛未,731年)七月十八日寅时,天宝六载(丁亥,747年)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朝廷应漳郡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请求,于天宝十载(辛卯,751年)调他任漳州刺史,大历十四年(己未,779年)六月十五酉时,卒于任上,由其次子陈谟继任刺史,贞元二年(丙寅,786年)奏准朝廷再迁州治于龙溪县桂林村(今漳州市芗城区),并奉敕迁葬曾祖墓于城北松洲堡(今芗城区浦南镇)石鼓山上。

开漳(北、北陈、开漳圣王)派一世居火田村(今云霄县火田镇),二世先居火田,后居云霄镇(今云霄县云陵镇)燕翼宫(后作为开漳陈氏大宗,崇祀开漳五代先祖神位),三、四世为单传,居漳浦县绥安城(今漳浦县城绥安镇)。自五世起衍三支派,称为南江、北溪、东海支派。

太傅(南院、南陈)派系

唐朝中期,同为颍川衍派陈忠(一世94)之子陈邕(二世95)为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乙巳科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因与宰相李林甫不洽,受谪人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年)父子举家徙居福州三山,旋迁兴化枫亭井上,再迁泉州惠安社稷坛后,又迁漳州南驿路南厢山下。因建宅第超规制,备钟鼓楼台,宏其苑囿,州府参谤谋逆,以僭越罪密告京畿,李林甫遂访之,祸恐不测。时夷则、夷锡官居在外,夷行、夷实(三世96)尚幼,遂听其中娘之劝,献家宅物业为漳州南山报劬禅寺(今漳州南山寺),去三都后水头居焉,避嫌免祸。女金娘发为尼,以发笔墨书“悠然”二字挂佛前,法号玄妙,奉佛终身,卒封金花郡主。后用钱三百万贯购得同安县南嘉禾屿(今厦门岛),长子夷则、次子夷锡兄弟于建中二年(辛酉,781年)举家340余口迁居嘉禾岛。三子夷行进士,唐文宗朝为相,后以足疾判河东(今山西省),遂入籍焉。传至十四世107陈洪进居兴化仙游,以才勇闻,隶兵籍,从攻汀州,先登补副兵马使,与留从效诛黄绍有功,节镇清漳,从效以女妻之。后夺张汉思节印,为副留后,清源郡主。宋太祖时奉表纳款,加爵南康王,追赠祖太子太师,父歧国公;宋太宗朝遣使奉表献漳泉二州,赐号顺化功臣,授太子太师同平章事、武宁军节度使,封南康王,赠父歧国公。此派子孙兴旺,在闽南、粤东、台湾等地成为望族。因先祖陈邕官任太子太傅,称太傅派,尊奉陈忠、陈邕为太傅(南院、南陈)派始祖。

南朝江州义门派系

颍川南朝派陈霸始孙宜都王陈叔明(三世91)于陈后主祯明三年避祸入闽,徙居兴化府仙游县,其三子陈志铉(四世92)随同入闽定居仙游,成为开仙游始祖。陈叔明长子九传孙陈伯宣(十三世101),号希夷,与马聪友善,聪宫南康,携孙陈旺(十五世103)访之而悦庐山之胜,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辛未,731年)隐于庐阜圣治峰前居焉,注《史记》行于世,其孙陈旺定居于江州府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社艾草坪(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轿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旌表义门派始祖,特授承义郎知德安县事。至宗

仁、宗嘉祜七年(壬寅,1062年),江州义门已衍十三世、三千九百余口,皇上以义门聚族太盛,诏饬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郡牧吕诲等官临门,奉旨(第二次)监分:以十二字、每行291人为分,拈阄别大小宗,星分基业,散处各省州府县之庄而居焉。故才有入漳定居者也。他们是:二十四世112陈彦悦(陈戬子)居于长泰县,陈彦德、陈彦相兄弟(陈齐子)居于漳州。

支系与传衍

漳浦县南江支系(开漳五世长房陈咏之后)

陈咏(五世96),初名正雅,字以言、以信,号龙岩,陈酆长子,庶出。生于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年)廿四岁,应福建观察使召试耕战法,荐镇龙岩,采访使皇甫政深表其器,擢为京兆别驾,后凭同平章事裘召之力请外补河南汝宁录事,转授恩州参军,尝权领京兆事,补光州司马,遂复家于固始旧宅(今河南固始县陈集乡)。父故,以祖爵世袭让,荐仲弟陈谟,有弧竹之风焉。光州为官二十余年,守职无玷,加光州团练使。贞元十九年(癸未,803年)卒于任,年仅47岁。后与二妣同葬龙岩龙门里长林山。

子孙昌盛,为开漳派系第一大支系,宋代多出名贤。生五子,名五甫。

六世97:陈章甫(795~844年)举文学,掌固始学政,后进光州司马,仍居固始旧第,以不忘本也;次子陈吉甫,袭父职,镇龙岩,遂家焉;三子陈山甫,贞元间举方术,官至都督,居龙岩;四子陈嘉甫举明经,任龙岩儒学,居龙岩;五子陈季甫以力田补国课,任漳州司仓,居龙岩。

七世98:陈岳(822~884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辛酉科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后乞致仕,隐于浮光山下故居;陈岱、陈岩兄弟重兴固始,陈启(岗)任漳州司仓。

八世99:陈羽(854~911年),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乙未科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左仆射。与陆贽、韩愈交往,有诗名。其诗注重文采,情景交融。《唐才子传》赞其诗“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又评其小诗“二十八字,一片画图”。

九世100:陈彝行(891~952年),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年)甲戌科进士,官至平章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耿介,与杨嗣复不协,累迁。后乞致仕,赐河东节度使。年六十二岁卒,敕葬锦屏山。

十世10:陈陶(907~?)诗人,后唐进士,官至左仆射、同平章事。与贯休、方山子结诗社。后辞官避乱于西蜀峨眉山,仙去。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十一世102:陈重,宋初举明经,官至宁州刺史。

十二世103:陈云(936~1007年)遭逢乱世,隐居不仕,潜于芹山;陈霄,宋进士,官至秘书少监。

十三世104:陈希亮(979~1063年)徙迁洛阳,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乙丑科进士(与俩侄同榜,时号三隽),官至少师、司徒;陈希曾,五代后唐长兴进士,官知阆州,徙居兴化陈宅巷。

十四世105:陈庸,宋仁宗天圣三年乙丑科进士,兄弟与叔同榜,时表三隽;陈谕,宋仁宗天圣三年乙丑科与叔、兄同榜三登第,其后迁潮,分衍澄海、揭阳竹桥、普宁洪山等地;陈悦,北宋官至户部度支郎中,分衍潮州庵埠、大马陇等地;陈恪(1005~1080年)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科特奏名进士,官清州(一载滑州)推官;陈恂,北宋官至大理寺丞;陈尧典,由兴化陈宅巷徙衍广东澄海官塘等地;陈尧咨,宋神宗熙宁进士,官至荆南太守,赠太尉;陈尧佐,北宋官潮州通判,遂徙居潮州,分衍古埔凤塘、东凤等地。

十五世106:陈舜俞(1026~1083年)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戊子科进士,官知谏院,因少不附新法忤执政,神宗熙宁三年(庚戌,1070年)左迁监河南南康军酒税。尝居秀州白玉山,号白玉居士。著有《庐山集》、《都官集》等十四卷。

十六世107:陈禹议(与义)(1049~113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己未科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诗人,亦工词,诗词都有集,朱熹赞日: “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建炎入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兴大臣之冠;协赞大义,称社稷之勋臣,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陈禹谐,北宋官至侍郎;陈禹诒,太学生,徙迁江苏丹阳。

十七世108:陈椿龄(1037~1118年)荐举贤良方正,官至琼州太守,秩满旋闽兴化莆田,挂冠遁迹林泉,徙迁潮州庵埠,为潮郡龙溪开基祖;陈汤德,宋哲宗元祜三年(1088年)戊辰科进士,其后分衍泉州北门、同安鼎尾、漳浦北门;陈汤征(1070~1133年),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已丑科进士,官太学博士,宣和七年(乙巳,1125年)因助堂弟陈东上书请诛蔡(京)、梁(师成)、李(邦彦)、朱(勔)、王(黼)、童(贯)六贼忤执政,以承事郎谪知广东潮阳县,兴礼教,举孝廉,重农桑,励耕织,以理学造人文,邑有邹鲁之乡,政声卓著,卜居直浦都柳岗乡西山徽岭,为潮阳开基祖;陈汤行,迁长安;陈汤咸,后裔迁福建长乐;陈东(1086~1127年),北宋末年太学生,面对内忧外患,国家兴亡之际,莘莘学子奋起上书,前后六次,反对割地议和,坚决主张抗战,收夏失地,迎回二圣,矛头直指坚持妥协投降的最高统治者,最终惨遭杀害,表明投降卖国战胜了抗战爱国,是主战派的悲哀,爱国者们的悲哀!后陈东嗣子陈文曜及家人避难于江西南昌,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迁广州、南海、崖山(今广东新会一带)。

十八世109:陈文晦(1095~1175年)隐居不仕,博览古今,通达文武,人称为学海,诰封承义郎,赠封朝奉大夫。生五子,号五景,从宋末始,传衍河南固始、粤东、闽南诸邑、漳浦、南靖、平和、诏安、云霄、东山、海澄(今属龙海市)及龙岩,广有分布。

景雍(长房)支脉:分衍诏安、漳浦、澄海、揭阳、潮阳等地;

景备(次房)支脉:分衍南靖(草坂)、龙岩;

景肃(三房)支脉:分衍诏安、平和、云霄、东山、漳浦、南靖、龙溪(今属龙海市)、兴化、莆田、仙游等地;

景俊(四房)支脉:分衍河南固始;分衍东山、漳浦、诏安、广东陆丰等地;

景修(五房)支脉:广东潮阳县直浦柳岗守祖,后裔分衍平和芦溪。

漳浦县景雍支脉(根据漳浦县沙西镇蓬山屿头西浯后园北街《陈氏联合族谱整理》:

陈郡辅(陈景雍玄孙;二十三世114原居三都溪南,元末从军,易名陈郡赐,投南胜伯陈君用麾下为军官,元惠宗(顺帝)间解甲归田,卜居于漳浦县蓬山(今漳浦县沙西镇蓬山村),为开基祖。卒后与妣吴氏合葬后林兀厝埔,墓旁植一四权樟,人称四房樟。裔孙建大宗柱鳌堂。生四子,衍四房:

长房陈万成(二世,开漳二十四世115下同),分衍本县城关阳朝、杜浔下卢(厦路)、古雷岱仔(宗祠致远堂)、云霄过溪崎尾、下港尾(鱼行边)、台湾等地;次房陈万宗开基屿头,建宗祠维则堂,分衍河墘、西山、白衣;三房陈万全分衍广东海丰、惠来神泉赤山、潮州城内(后裔分衍潮阳峡山洋汾陈村)等地;四房陈万德蓬山守祖,生四子:长子分衍云霄火田(不详),次子分衍打山(北山)、县城北街、水磨岭大洞,三子蓬山守祖,分衍汤头社(不详),后裔分派揭阳白塔、潮州鸟澄培、寮仔内,四子分衍西浯。

景肃支脉(略,参见漳浦文)。

景俊支脉:分衍河南固始祖居地,四传至玄孙陈魁(二十三世114)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莆蔗园乡,南宋度宗朝拜招谕使,为人刚正,不阿权贵,罪于奸相贾似道,弃官归休。时元兵南侵,避乱随宋卫王赵昺入闽,于漳州府漳浦县五都骥霞里择地(飞凤下田)居焉,为五都骥霞(今东山县陈城镇岐下村)开基祖,后裔分派漳浦白沙(今漳浦旧镇白沙),再从白沙分传杜浔路边。

诏安县景雍支脉

陈景雍(十九世110),名天泽,字伯恭、敬伯,号方屏,自幼颖悟,十二能文,语多峻拔。年甫十五,奉父命回漳,师事高登先生(字彦先,号东溪,漳浦杜浔宅兜村人,宋名学者),居安仁乡修竹里(四都竹港一带,今属云霄),卒业入太学。南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末,1163年),应诏征直言,诣阙敷陈王道,直言不讳,上赐官爵,知休宁县令。后辞官归隐,纵游山水以终,葬修竹里。宋末元初,长子陈思悳、次子陈思宪兄弟(二十世111)避元捕世家,举家迁二都白叶开基,分衍白叶下城、大斜背、径子(解放前夕散村,不详)三自然村。

元初叶,陈思悳长孙、陈起莘长子陈振开(二十二世113)迁广东澄海冠陇开基;陈思悳次孙、陈起莘次子陈振东迁广东揭阳渔湖溪南开基,分衍西溪南(今西寨村)、东溪南(今东寨村)、仁嘉美(今顶乡村)、古厝洋(今南厝村)。

元中叶,陈思悳次子陈起渭(二十一世112)、陈思宪长子陈起英举家从二都白叶下城迁二都景坑,后相继再迁三都溪南,遂定居焉,分衍溪南、埔上、上寨、白厝、寨口、后岭等地;陈思宪次子陈起彦迁广东潮阳深洋。

元末叶,陈郡辅(二十三世114)从三都溪南从军,易名陈郡赐,投在南胜伯陈君用(二十四世115陈景肃来孙)麾下为军官,后解甲归田,于元惠宗(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年)卜居于漳浦蓬山(今漳浦县沙西镇蓬山村),为开基祖。陈郡安(二十三114)从三都溪南迁漳浦大店开基。

陈德谅(二十四115)从三都溪南迁广东海阳县(今广东澄海市)开基,分衍田寮村、东山村。

陈德应(二十四世115)从三都溪南迁海澄(今属龙海市)总镇开基。

陈恪斋(二十五世116)从漳浦大店迁兴化莆田,明初再迁广东海阳(今澄海市)苏湾都银砂,为澄海十三乡陈氏开基祖。

陈宗蔡(二十六世117)从二都白叶下城迁广东饶平县东山宫还;其兄弟陈宗鲁迁饶平县东明塘背(北坑)。

漳浦县鉴湖支系

太傅(南院南陈)派二十五世118孙陈马孙,又名烟、珧,字马瑞,谥玛珧,陈妃英长子,奉为鉴湖太始祖,墓葬湖西后朝天马山大石下。姚冯氏。一子:史惰。

一世(二十六世119):陈史惰,字清甫,元代迁漳浦鉴湖(大坑)定居,成为鉴湖开墓祖。一子:寿。

二世(二十七世120):陈寿,字伯龄,号龙湫,以文学授徒里塾,辄往视澜于海隅龙湫之石,人乎之为“先生石”。妣林氏,有淑行。考妣合葬于虎岭山(今茭差山),“猫仔洗面”穴。一子:天叙。

三世(二十世121):陈天叙(1355~1421年),字则彝,号困翁,明洪武中辟为县儒学训导,顷以疾辞,于鉴湖自办鸿江书院,以诗书教授乡里。卒葬鉴湖赖厝山麓。右春坊赞善,右谕德尚默林志其墓。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丁卯,1447年)追赠承德郎、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明代宗景泰三年(壬申1452年)追赠奉政大夫、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妣王氏,初赠安人,后特加赠宜人。六子:翼、肃、亹、搏、穆、桓。

四世(二十九世122):陈翼(1392~1445年),字尚弼,号竹庵,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庚子科领乡荐,卒后以孙奂贵,追赠广西清吏司郎中;二子:桢、梗。陈肃,字尚邕,号松庵,后以孙烈贵,追赠文林郎,五子:干、栋、梁、权、衡;后裔分衍赤水(今赤湖镇后湖村)、后山边、观音亭、坡仔兜、新社等地。陈亹,字尚勉,号梅庵,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庚子科领乡荐,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丙辰科进士,历官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承德郎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奉政大夫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广东左布政使,妣范氏,继妣杨氏追赠宜人;九子:柬、瑾、三轩、四轩、五轩、六轩、七轩、八轩、九轩。陈搏,字尚华,号菊庵,一子:敦本,后裔分衍山门内、白芹、长桥甘门(甘园)、石兜,旧镇西屿、温寮,广东陆丰丽湖等地。陈穆,字尚举,号果庵;分衍深土前雄、大店、下东郭、南门,六鳌大澳,赤土门口埕、水磨,绥安草埔、西庙、大陂等地。陈桓,字尚桓,号柏庵;二子:敦论、敦移;分衍大坑山兜社,赤湖霞黄、长瑞等地。

五世(三十世123):陈桢(1406~1471年),字敦立,号中轩,卒后以子奂贵追赠广西清吏司郎中,妣周氏、五氏、谢氏追赠恭人,三子:奂、炳、三爷。陈柬,号长轩,后裔分衍广东;三轩、四轩、五轩、六轩、七轩、八轩、九轩俱分衍广东海丰。陈敦本,居江兜,一子:均寿。

六世(三十一世124):陈奂(1435~1504年),字朝美,号古愚,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科举乡荐,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进士,历官工部都水司主事、工部屯田部、工部郎中、广西司郎中、贵州布政司参仪兼按察司佥事、朝议大夫,后致仕回乡建“进士坊”于县城府前街,妣林氏、续颜氏赠宜人,妾覃氏,七子:谟2、谦、谨、讷、谔、誉、訚。陈炳,字朝晦,号裕夫,妣林氏、许氏,三子:诩、谌、言乃 。陈三爷,传衍赤湖赤水,后裔分衍广东海丰。陈朝信,字敬夫,分居下黄(谱载黄下)为开基祖。陈烈,字垣夫,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进士,官江西武进知县。陈均寿,迁石兜开基,一子;百福。

七世(三十二世125):陈谟2,字懋嘉,号知非,妣苏氏、柯氏,三子:台、弁、员。陈谦,字宽裕,居大厝内,妣施氏、林氏,二子:政2,分衍径口三落(今属佛昙镇)、江西赣州。陈讷,字自省,居埔墅,分衍广东陆丰碣石、小情、焦园里。陈谔,字强恕,后以孙公相贵,追赠中宪大夫,四子:西麓、考、佚名、中吾。陈誉,又名钟(谱载训),后裔渡台,族衍噶玛兰(今宜兰)数千人,建祠“鉴湖堂”及登瀛书院于摆里。陈訚(谱载七公),分衍厦门。

八世(三十三世126):陈台,字景秀,后裔分衍广东海丰(六世孙志弘);陈弁,字景原,庠生,一子:子左;陈员,字景芳,号肖山,妣朱氏,一子:光同,分衍鉴湖湖浒(后许)。陈白山,庠生,二子:东湖、兰斋,分衍鉴湖轧仔内。陈三峰,分居田坪(今属佛昙)开基,一子;肖峰。陈考,居祠堂畔,以子公相贵,赠中宪大夫、浙江温州知府,妣林氏,封太恭人,三子:沧湖、公相、莲塘。陈耀池,陈懋舒三子,分衍赤水大社。陈百福长子陈子义,后裔(孙辈)迁居福州石蛇径、莆田、广东等地;次子陈子安,分衍西屿,为开基祖;三子陈子政,迁居甘园石兜,为开基祖,分衍石兜、甘门,绥安芒婆,陆丰丽湖等地;四子陈子礼,分族龙海石码;五子陈子智,分族南靖。

九世(三十四世127):陈习吾,陈政2之子,以曾孙义贵,追赠荣禄大夫,妣程氏、吴氏,追赠一品夫人,三子:鉴泉、次泉、活泉。陈阴芳,陈教长子,分衍广东海丰。陈沧湖,分居上车后围;陈公相,字子显,号鉴塘,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崇祀乡贤,妣元配林氏,封懿德夫人。陈子英,陈景壁四子,分衍赤水松仔脚。

马坪支系

始祖陈辉孙,又名德亮(二十五世118),陈妃英次子。元代迁马坪侯(后)康山尾,卜居于鸠山下,成为马坪开基祖。二子:旺宗、旺宏。

二世(二十六世119):陈旺宗,居马坪守祖,二子:广才,发才[谱载科(建)];陈旺宏,迁居南安霞美开基。

三世(二十七世120):陈广才,妣林氏,迁居南安霞美开基;陈发才,又名维权,葬山洋坪,土名龟仔墓,称为龟仔墓祖,建祠山尾,妣林氏,生六子,衍六房。

四世(二十八世121):长房陈佛升,字邦恺,建祖祠“鸠山堂”于后康顶厝,卒葬红西桥尾,妣王氏,谥纯懿,葬井垅臂尾;分衍马坪顶厝、山前、献台山、台湾及印尼雅加达、美国芝加哥等地。

次房陈佛平,字邦贤,妣江氏,合葬坑尾,分衍广东雷州半岛、同安马巷。

三房陈佛美,字邦良,号老人,分居后康下厝,葬后康埔顶山, “猛虎投林”穴,妣蓝氏葬献台山砖子墓中央,祖祠“积善堂”。分衍后康下厝、巷仔内、下厝尾、下厝土埕、楼仔厝、漳城(今芗城区)、印尼雅加达等地。

四房陈佛善,字邦彦,分居山尾守祖,建祠“山美堂”,编顶溪辈序诗,妣戴氏,合葬于山尾福场埔,“困虎穴,后裔分衍庵山、台湾。

五房陈佛化,字邦羡,分衍台湾鸡笼头(今基隆)。

六房陈佛敬,字邦甫,分居赤垅埔,妣黄氏。 分布

中华陈氏·颍川·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裔孙,南宁初年始在诏安定居、蕃衍、生息、播迁,广为分布,瓜瓞绵绵,生齿日繁。除山区之秀篆镇、红星乡,沿海梅洲乡外,全县十五个乡镇中,有十二个乡镇分布有陈姓裔孙。他们聚族而居,团结友爱,风雨同舟,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如溪南(片)、甲洲、白叶等,已衍成诏邑大村落矣。

南江支系

景雍支脉

溪南(片),包括溪南、埔上、寨口、白厝等十寨十八社陈姓村寨(社),共三千余户、一万四千余人,主要为南江支系景雍支脉裔孙。数百年来,可谓人才兴旺,英才辈出,传衍成为诏邑陈氏第一大村落。从南宋初年陈景雍回漳为一世始,至今已传衍三十二世(五十世141)。

分布:

太平镇:白叶村下城、大斜背、径子(解放前夕散村,不详);

深桥镇:溪南村,埔上村埔上,上寨村,寨口村,白厝村白厝新厝、金山,西坑村长茂林,后岭村(陈氏);

建设乡:江亩村(陈氏),坪路村风尾鞍;

西潭乡:上陈村上陈(文锐房)。

景肃支脉

白叶村,地处闽粤之交的边远客属山区,即古二都地,群山环绕,青山绿水,是一古老而美丽的村寨,那形状各一的生土楼,点缀其中,散发着悠悠的情思。先民们选择河谷平地聚族而居,取土筑寨(楼屋),形成了十四个村(社)。他们主要是南宋渐山七贤之南恩公陈景肃曾孙、平南侯陈植六子陈泰奂(元隆)之后。从明洪武三年(庚戌1370年)陈郡寿分居白叶其三子陈茂(天福)留守为白叶始祖起,已蕃衍二十二世(四十五世136)。

分布

梅岭镇:田中央村,宫口村(陈氏),赤石湾村(陈氏),腊洲村(陈氏),玄钟村(陈氏),峰岐村(陈氏);

太平镇:白叶村古竹、上新楼、下新楼下星斗(杉坑)、是城、和阳、五斗(长源)、山下、孝丰、玉坪、秀峰(秀凤尾)

霞葛镇:坑河村楼下;

官陂镇:陂龙村梅子林;

建设乡:长埔村(陈氏),月港村月港,三林村陈厝寨,坪路村坪路;

西潭乡:上陈村上陈,后陈村后陈,军寮村,桔林村桔林(陈氏);

白洋乡:玉楼村六爷楼;

深桥镇:新溪村,埔上村东湖,考湖村(陈氏),新寨村新寨,华表村小驿(小页);

桥东镇:桥园村桥园(沙前埕),溪雅村头溪(陈氏);

金星乡:院前村(陈氏);

四都镇:寄材(寄柴)村,城楼村(环门陈),西峤村(陈氏),上湖村(陈氏),四都墟(陈氏);

南诏镇:西门社区西门外,妈祖庙边,城内社区圣祖街、南门、东门社区德胜巷承恩堂、行宫,东北社区北门(陈氏),东关社区(陈氏),五一村(陈氏),秀峰社区(陈氏),南关社区(陈氏),文峰社区(陈氏),光良社区(陈氏)。

景俊支脉分布

南诏镇:东门社区文魁敦仁堂,东北社区大路街前段。

东海支系

甲洲村,包括上厝园、楼仔,林柄、后厝四个自然村。由于人丁兴旺,农舍鳞次栉比,昔日的四个小渔村,业已连成一片,难分彼此了。南宋高宗初年,开漳五世陈于裔孙陈宗说(十七世108)从泉州迁入漳浦海滨里沙坂,旋迁甲洲岛(后淤积成为小平原),遂定居焉。此后,瓜瓞绵绵,人才辈出。从陈宗说开基为一世起,至今已蕃衍三十一世(四十七世138)。

宗说支脉分布

桥东镇:甲洲村上厝园、楼仔、林柄、后厝、西浒村山前;

深桥镇:华表村厝仔;

金星乡:公子店村公子店(陈氏)。 文物

祖祠家庙

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陈氏祖庙

诏安县陈氏祖庙位于南诏镇西门外文化古街西段中心,由门楼、两廊、天井、大殿及一侧厢房组成,硬山顶式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天启二年(任戌1622年)重修。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开漳功臣六将陪祀。1999年经县文管会批准,在原址上重建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纪念馆,升高立龙柱,顶盖琉璃瓦,脊塑龙凤呈祥,蔚为大

观。

甲洲陈氏祠祖祠“忠悦堂”

忠悦堂坐落于甲洲林柄,背靠松山,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始祖陈宗说祀祠。占地三百多平方米,设一厅四房,脊塑龙凤,顶盖琉璃,门前石鹿、石鹤、石鼓肃立,亨哈门神威武凛然,门上匾书:春官家庙。有联云:有宋贤大夫礼部郎中振鹭翔鸾矜羽仪于上国;皇明隐居子临江亭外耕云钓月传清白乎世家。

昭穆字辈

诏安开漳(北庙北陈开漳圣王)派辈序(60字):

尧舜禹汤文 景思起太郡 皇军一继玺 泽化承永存

尚和日基泰 兴朝茂成章 君恩恒宠锡 咨汝益熙昌

门学达廷政 经典昭邦令 祖德怡谋远 开来万世盛

诏安二都白叶辈序:

1、祖泽光华绍有虞 振承助世序雄图

海国相传流芳远 声启南天达上都

2、尚和日居泰 兴朝茂成章 君恩寰宠锡 咨尔永熙昌

祖训牌匾

颍川祖训

明明我祖 汉史流芳 训子及孙 悉本义方 仰驿斯旨 更加推详

日诸裔孙 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 次即农桑 取之有道 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 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 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 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 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 为忠为良 神则佑汝 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 暴弃疏狂 轻违礼法 乖舛伦常 贻羞宗祖 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 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 分类相戕 不念同气 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 我心忧伤 愿我族姓 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 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 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 岁岁登堂 同底于善 勉哉勿忘

颍川家训

一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在生不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尔子在旁看尔样,忏逆之人忏逆报,当知孝。

二要悌,兄长面前无使气,手足痛痒本相关,你尖我妒终何益?有酒有内朋友多,打虎还是亲兄弟,当知悌。

三要忠,富贵贫贱本相同,譬如替人谋一事,能尽其心便是忠,一点欺心天不依,弄得钱来转眼空,当知忠。

四要信,一诺千金人所敬,譬如约人到午时,不到未时终是信,若是一事不践言,下次说来人不听,当知信。

五要礼,循规蹈矩无粗鄙,先生长者当尤尊,子弟轻狂人不敬,况我侮人人侮我,到底哪个饶了你,当知礼。

六要义,事大遇功无不及,譬如一事本当为,有才也要留余地,又如好事不向前,懦弱何无男子气,当知义。

七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口渴莫饮盗泉水,家贫休要昧心钱,巧人诈得痴人谷,痴人终买巧人田,当知廉。

八要耻,好汉原来一张纸,含羞忍辱骗得来,哪知背后有人指,寄语男儿当自强,甘居人下何无耻,当知耻。

正宗九纲南宋·石屏翁陈景肃撰

凡人不知宗道,则不知所从出。宗道既知,则谱当重也,实当纪也。祀或绝,则为之立;祭或怠,则督之敬。行或紊,则肃之;戚或穷,则周之。业恐废也,守之维艰;文恐丧也,修之为贵。凡此九者,知宗之纲而一,此九者以道为宗,宗必有纲,列其目;纲必有纪,附其文。凡我同姓者,看斯文,举斯目,而张斯纲也,宗道其有穷乎?

一曰知宗道 万川有源,万叶有本,不知宗道,斯人之蠢。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不知宗道,斯物不伦。

二曰重宗谱 山河有脉,田宅有段,不重宗谱,本支亡散。正月会修,祭日会读,三尺童子,可知宗族。

三曰纪宗实 本支云蔼,云为并载,俾我后人,鉴于宗代。学此道义,舍彼贼害。所纪宗实,永昭劝戒。

四曰立宗祀 古来立祀,以嫡以长,毋私支庶,奸生潜养。敬告我宗,斯意是同,莫惑媚言,以外祖宗。

五曰敬宗祭 先人茫茫,不祭则亡,人心扰扰,不祭则荒。于庙于墓,致斋散斋,敬承祭祀,格祖贻来。

六曰肃宗行 既是我族,行以昭穆,不恃齿爵,不发逆恶。叔后侄前,弟行兄先,虽不畏人,宁不愧天。

七曰周宗穷 戚之兄弟,遽而贫穷,周恤保爱,念系祖宗。休戚交通,庆恤攸同,神人协吉,家同平康。

八曰守宗业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艰思保之,易惧废矣。惟勤惟苦,莫恃莫怙,庶可全身,庶无忝祖。

九曰修宗文 先人德业,著在斯文,世修世录,云戒后昆。有圣有哲,有谟有烈,文献之征,永传无缺。

祖墓碑坊

开漳南江支系景肃支脉入诏始祖宋陈景肃墓

南宋初年,陈景肃从广东潮阳回漳,绍兴二十年迁建渐山石屏书院,翌年登进士第入仕,因反对秦桧,罢官归隐渐山,成为诏(安)、(平)和、云(霄)、东(山)等地景肃支脉始祖。

宁宗嘉泰三年四月初八丑时卒于漳州,谥廉献,赠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敕葬浦邑渐山之麓。有碑碣“知州山”,乃为后人所立,逐改其山名为“知州山”[按民国版(诏安县志(上)·名胜志卷三)载:陈光禄景肃墓按漳浦志景肃本传云在渐山之麓,有碑碣]。 人物

漳浦县·唐

陈政(614~677年),字一民,号素轩,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高宗总章二年(已巳669年),奉旨进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携子陈元光率府兵将士南下平乱、镇戍,积劳成疾,卒于军中,享年64岁,谥武烈,追封忠肃公。奉为开漳始祖。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总章二年,甫十三龄,领光州乡荐第一,随父入闽;父卒,代领其众,平定肃乱,建置州县,首任漳州刺史兼漳浦县令,711年殉国,谥忠毅文惠,追封为豹韬卫镇国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宋追封开漳州主圣王。奉为开漳圣祖。著作有《玉钤集》、《龙湖集》等。

陈泰奂(1283~1362年),字天玉,谥元隆,漳浦县四都渐山(今诏安)人,陈植六子。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1310年)官江西道左布政使。

陈君用(1312~1366年),字玉谏,号铃冈,元官至宣武将军、南胜伯,漳州路万户府正万户,驻屯南诏(今诏安县)。元惠宗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年)督建南诏石城。卒谥忠洁愍侯,赠南胜侯。

陈子澄,漳浦县四都梅岭(今诏安县梅岭镇)人。元举明经,授南胜县尹。入明以孙汶辉贵,追赠大理寺少卿。

陈君献,字宝玉,号梅南,漳浦县四都梅岭人。元举明经,授南胜训导。入明以子汶辉贵,赠大理寺少卿。 明

陈汶辉,字耿光,号南皋,四都梅岭人。明洪武初以经明行修应征入试,名居第一,称“八闽元士”,官至嘉议大夫,太子庶子兼弘文馆大学士、大理寺少卿。以忤旨死,敕葬南京凤凰山,赐太子少傅,谥文烈。

陈天资,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

陈士奇,字弓甫,明天启五年(1625年)丁丑科进士,官至四川巡抚。

陈宾,字宾壬,明天启五年(1625年)丁丑科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 清

陈春英,字华澄,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科进士,官至翰林检讨。

陈天堦,溪南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进士,官至归德府知府。

陈熙璧,字颐璧,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进士。

陈丹心,字荩臣,号松斋,溪南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官江西信丰令,迁湖南宁远、零陵二县令,除暴安良,廉洁自持,政绩颇著。

陈腰公,又名汾倬文,字石亭,城关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科举人官尚水、定海、慈溪等知县,摄理宁波知府。学问渊博,不阿权贵,颇有政声,民间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

陈文卿,清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武进士。

陈定举,清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武进士,官至广东虎门守备。

陈谢勇,清,官至金门镇总兵。

陈识之,甲州人,清道光间官连城县尹。

民国时期

陈熙台(1876~1940年),县城关(今南诏镇)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壬寅科举人,两广法政学堂毕业,任广东远平县知事,积功加授同知衔,民国八年任诏安县知事。

陈锡宗(1910~1981年),字鹤祯,甲洲人。1946年11月当选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国大代表,1949年迁居台湾台北市,为台湾终身国大代表。

新中国

陈文平(1915~1993年),又名阿昭,南诏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参加新四军,历任云和诏县委副书记、闽南特委副书记兼云和诏县委书记、钟骞支队政委,闽南特委书记,建国后任龙溪地委副书记兼专员,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正厅职)等职。

陈炎生,埔上人,历任中共南靖县委书记、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省x厅(正厅职)。 迁徙台、港、澳人物

陈乌,二都白叶杉坑(今诏安太平镇白叶星斗)村人,清中叶渡台,传衍台南县官田乡。八传云孙陈水扁(白叶二十世、开漳四十四世135曾任中国台北市长,2000年当选中国台湾总统。

陈馥,号德馨,携妻沈氏及子陈收,陈交,举家由诏安二都白叶杉坑(星斗)村渡台。

陈踪、号腾徽,陈籍、号其典昆仲,举家由诏安二都白叶杉坑(星斗)村渡台,其子陈回、陈金同迁。

陈见,[陈素(彩先)长子],陈崇、号益高[陈省(号智山)次子],陈静[陈巧(号善学)四子],陈亢[陈谦(号益清)三子]同由诏安二都白叶杉坑(星斗)村渡台。

陈暇[陈书(号孔传)四子]由诏安二都白叶长源(五斗)村流台。

陈飘、号名及,陈活【陈扶只(号文杰)三子陈院[陈珩(号楚奇)子],陈床[陈座(号侍正)三子]陈淑光[陈(号纯礼)次子],陈敞[陈片(另盛言)五子],陈锣、号积声[陈遇(号性约)长子]等由、诏安二都白叶古竹村渡台。

陈交2[陈霜(号天恩)长子]由诏安二都白叶孝丰村渡海。

陈贡[陈举(号会科)次子],陈话[陈公保(号神佑)次子]]由诏安二都白叶渡台。

台港澳知名人物

陈学将(1913~2002年),甲洲人。现代画家,寓居台湾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敬业育人,桃李遍天下。作品人选台湾26、27、29届美展暨国际书画展、中南部五县市美展;1959、1961年应邀参加全国第一、二届书画展,全国第二届当代名家书画展。

陈应彭,南诏人。中央警察大学毕业,适抗战胜利,奉派台湾接管警务,历任宜兰警务课长、基隆区警察所长,高雄市警察局长、警政署秘书兼勤务指挥中心主任等职。

陈水扁,二都白叶杉坑(今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星斗)村人。曾任台湾台北市长,2000年当选中国台湾总统。

境外知名人物

陈晋昌(1920)甲洲村人。新加坡合安信局董事长,诏安会馆副主席,漳州总会产业信托人和财政主任。

陈金光,上陈村人,马来西亚国政府华人区长。

陈林枫,上陈村人,l996年美国获博士后学位,现任美国道乐碳化合物研究专家。

附隶:

陈宗镛(1928),甲洲人。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海洋潮汐和海平面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海洋学报》、《黄渤海海洋学报》、《海洋湖沼通报》编委。著作有《潮汐学》、《海洋学概论》、《中国海面变化》、《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等10部。

陈明光(1928年),太平白叶村人,1952年参军,从文书至正团职转业厦门房管局纪检, “厦门市房地产信息”主编。

陈成罢(1935~2004年),太平白叶村人,中共党员。早年从教后从政,历任公社书记、县计生委主任、副县长等职,1990年荣获全国计划生育战线劳动模范称号。

陈炳权(1935年),南诏镇人。上海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全国高校质量管理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陈成鲁(1935年),太平白叶村人,中共党员。早年从教后从政,历任公社书记、诏安一中书记兼校长、漳州市人事副局长。1994年获省政府第二次社科研究成果奖;1995年获省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奖。

陈振发,桥园人,广西自治区桂林地区行署人事局局长。

陈可能,成都铁路局副局长。

陈立华,福建省政府文化厅办公室主任。

陈方,漳州市党史办主任、副研究员(离休)。

陈玉琳,上海市政府水产局纪检书记、副研究员。

陈开德,桥园村人,华安县人武部部长。

陈金来,漳州市纪检委办公室主任。

陈枝荣,上陈村人,漳州市劳动局局长(大校军衔)。

陈汝文,漳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逝世)。

陈鹏生,福建省政府交通厅副处长(正团转业)。

陈成元,甲洲村人,广东省武警海巡总队参谋长。

陈君嚷,甲洲村人,解放军海军某部独立团后勤处长。

陈养顺,军寮村人,大校正团职转省政府电力局

陈炎辉,白叶村人,厦门市水产研究所所长。

陈裕权,南诏镇人,江西省政府广电厅无线电管理处处长。

陈福亮,溪南村人,诏安县政协第五一七届主席(退休)。

陈武池,奇材村人,诏安县政府县长,人大主任(退休)。

陈建坤,桥园村人,南京航空大学教授。

陈松都,福建画报社副社长、主任记者。

陈舜海,溪南埔上村人,葛洲坝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教授。

陈来成,中国科技情报到研究所研究员。

陈炳应,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馆员。

陈桂琛,南诏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名人文献

漳浦县·唐

开漳圣王陈元光《玉钤集》、《龙湖集》和《清建州县表》、《谢准请表》、《举荐部曲人材表》及《兵法.射诀》

陈珦《云汉遗稿》。

陈羽诗存《全唐诗》一卷。

诏安县 宋

陈景肃《石屏撷翠集》、《礼疏》、《诗疏》、《石榴洞赋》。

陈概《芹叶集》、《平典集》、《芹山帐》。

陈植《玉涧诗全集》。

陈璧娘《辞郎吟》、《平元曲》。

陈格《六咏诗》。 明

陈汶辉《南皋文集》等

新中国

陈宗镛《海汐学》、《海洋学概论》、《中国海面变化》、

《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等lO部。

陈炳权(著作有专著10部、论文30多篇。

陈成鲁著作有《社会人才学》、《大千世界探奥秘》、《科苑

拾贝》、《华夏撷英》等。

陈明光《陈明光诗文集》第一、二、三卷。

谱牒名录

古谱:《颍川·开漳·白叶族谱》。

新编:《中华陈氏·颍川·开漳·诏安大宗谱》未印)。文章录入:诏安之窗 责任编辑:诏安之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q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