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

更新时间:2023-09-03 21: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 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 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 古代学校的萌芽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

西周的学校: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1、国学 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 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二、 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

西周教师:

教育宗旨主要通过老师来贯彻,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古代的典章文物,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由典乐官执掌,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老师都由官史兼任。 教育内容: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西周“国学”与“乡学”的教学科目如下:

(一)“国学”的教学科目

1、乐教

2、三德

3、六艺

4、六仪

5、六舞

(二)“乡学”的教学科目

1、六礼

2、七教

3、八政

4、乡三物

三、 西周的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

幼儿教育:

西周时代的幼儿教育极为重视,贾谊认为,中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与选左右”的思想。“蚤(早)喻教”就是要求尽早实施教育,甚至提出进行胎教的主张。

“选左右”就是要慎重选择幼儿的师保。

西周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国子与公卿贵族子弟可以选任专门的师保,一般子弟只能受到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

女子教育:

西周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十分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四、西周学校的管理制度

①入学的年龄及修业期限

入学年龄古籍记载不一,大概是因学生身份不同,而有先后迟早的差别。

修业年限,古籍无明文记载,据入学年龄推算,小学当为七年,大学约为九年。 ②考查与奖惩

西周已有一套分年考查的办法,学生每年入学,隔年考查,

考查中发现有不受教者,报告大乐正,大乐正报告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入学习礼以感化之,如不改变,王亲自视学,以示警告,仍不发言为,则迁送远方,终身不齿。

“乡学”的考查由乡大夫负责。

③西周以前的学校,除子兼作习射,习礼的场所外,养老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西周更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进行。天子和诸侯每年视学,同时举行隆重的养老典礼。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化: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

①一是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

②二是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

名词:显学

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他的私学创办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教育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最著名的,墨子也曾创办私学,规模和影响也很大,与孔子的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

私学产生的原因:

① 首先,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这样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同时也有了可供学习的材料。

② 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③ 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私学对教育的贡献:

①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③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材。④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数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材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了。⑤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出现了诸如《学记》这样完整的教育著作。

第二节 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

第三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 教育的作用:

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 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社会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

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评价有教无类: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名词:“学而优则仕”: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四)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三、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四)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孔子主张学生应该“多闻”、 “多见”,知识面要广。但是,知识面广,不能

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原则:

(一) 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二) 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三) 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四) 改过迁善

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五、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 ”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第四节 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 墨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二、 墨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

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强调主观努力)

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

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

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

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

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强说人”的主动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墨子则更进一步主张,对不来者也主动去教,这叫做“行说人”,就是送教上门。 “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且作”。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变幻莫测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

名词:“察类明故”:

“察类明故”,发展理论逻辑思维。墨子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才能,发展学生的理论逻辑思维。“察类明故”就是善于通过类比,探明原理,也就是“以见知隐”,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现象,推测内在的含义。

“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墨子特别注意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强力而行”,特别要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

第五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性善论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个人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 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

第一,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 。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第二,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第三, 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第四, 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

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

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

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2、专心有恒。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3、启发引导。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自求自得。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4、 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六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 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主张

二、 荀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个人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1、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把人的这种个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

社会作用:

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劝,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荀、孟教学不同主张:

荀子和孟子的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

1、 在学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3、 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荀子教学方面的主张:

第一、 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 第二、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名词:虚壹而静)。荀子所谓的虚,不是虚无,而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指不能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第三、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名词: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

兼陈中衡

“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第七节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名词:《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 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

“教学相”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二)尊师重道

儒家一贯提倡尊师,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

一方面要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又对老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

(三)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豫、时、孙、摩

第一,预。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

第三,孙。就是顺序,也了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

第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儒家普遍重视师友之间切磋琢磨。

(五)启发诱导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

第一,导而弗牵。老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老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第三,开而弗达,老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会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六)长善救失

《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教学方法:

(一) 问答

问答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面来论述。

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

(二)讲解

《学记》认为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实际而盲目地照本宣科,长篇大论,一味讲解不已,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的讲解,讲解还不懂,就不要硬讲下去了。

(三)练习

儒家都重视练习,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

(四)类比

《学记》特别重视类比方法,从一事物推及同类事物。

第三章 秦汉的教育

第一节 秦代的教育

秦代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

“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

(三)“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第二节 汉代的文教政策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

(二)“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是一项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充实官吏队伍的政策

(三)“整理古籍,厘订文字”是一项统一文字和整理文化典籍的政策 意义: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第三节 汉代的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官学

二、汉代的私学

第四节 汉代选士制度

一、汉代选士制度的演变

汉选士的利与弊:

利:

① 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

②另一方面也是扶持郡国教化,加强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弊:

在察举制度下,士人能否当官,一般取决于能否被举;而能否被举,则取决于乡闾的舆论。以“声名取士”,是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既然察举重视士人在地方上的声誉,因而“声名”与士子的前途关系极大,于是士人作伪求名之事也就层出不穷了。

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不得不请托权门,交游结纳,出现许多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并被操纵选举的官僚大族所利用,所以靠这种制度,选不到真正的人才。

二、汉代选举的科目和手续

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哲学社会伦理思想

二、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一)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董仲舒 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于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被推翻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 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

四、关于道德教育

(一) 道德根源——天赋

董仲舒把封建秩序都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赋予的

(二)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的基本内容。

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义,那么,“虽贫能自安”,如果不“义”,那么,“虽富莫能自存”。“正谊明道”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正我” 董仲舒提出道德教育的原则——“正我”他认为道德教育中,“治我”要严,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

2、“强勉行道” 意思是说,奋勉地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一天比一天好,而且越发成功

3、“明于性情” 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要诱发他们天性中所美好的,抑制天性中所厌恶的

4、“必仁且智” 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他还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要紧密结合起来。

五、关于知识和教学

(一)知识来源——“内视反听”

董仲舒认为天在创造人类时,也赋予人以封建道德。所以“天道”寓于人心之中,天心和人心相通,认识了人的本心,也就认识了“天道”。人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到天意。

(二)教学内容——“诗书礼乐”

董仲舒认为只有圣王才可能“发天意”“承天意”,人们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他们所制作的诗、书、礼、乐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知识,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圣化” 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

2、“强勉学问”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前进,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

3、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4、专一虚静 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哲学思想

二、 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三、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培养目标

(一) “在化不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

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把人性分为天生的三等,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却是正确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通过教育使之定型。

王充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恶亦可变善,重要的是教育。

(二) “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鸿儒”当作理想的培养目标。

“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以为只有培养博通古今、著书说的“鸿儒”,才对社会有好处。

四、 关于教学的思想

(一) 知识来源——“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王充反对生知之说,反对知识的先验论。他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他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

(二) 教学过程——“见闻为”与“开心意”

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阶段和“开心意”的理性阶段

“见闻为”,就是说,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做,去直接接触客观事物。

所谓“开心意”,就是说,教学中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阶段,王充认为还必须把感性知识加以深化提高。

(三) 教学效果——效验

王充的“效验”就是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的论证功夫。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一、 西晋初立国子学

西晋短期的统一,学校还有发展。

门阀世族,为了保持他们优越的门第族望,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

二、 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

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太学。普遍设置州郡学,并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

三、 专门学校的产生

三国魏明帝时,卫觊奏请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员。

晋武帝教习书法。

南朝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四科并立

南朝开设医学。

四、 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魏晋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虽因战乱而显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 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

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交流,北方诸民族进一步加速了融合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都在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开始有更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致使汉朝以来“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完全实行,于是实行“九品中正官人法”。

一、 设置中正

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

二、 品第人物

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

三、 按品授官

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司徒府以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

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

第三节 嵇康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 嵇康的教育思想

二、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家庭教育思想

1、 教育要及早进行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教起,越早越好。

2、 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 他认为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

3、 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他很注重环境习染对于子女的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

4、 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教育

第一节 隋代的教育

第二节 唐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 唐代的文教政策

二、 唐代的教育制度

三、 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仕办法,正式完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

(一)科举考试的手续

唐代通过科举进身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即所谓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出身资历按当时规定经过三个途径来取得: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做“乡贡”;三是由皇帝自诏,叫“制举”。

(二)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唐科举设科繁多,常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不非常设的科目,如三礼、三传、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等。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加武举。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唐代科举对国家的作用:

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有满封建统

治的不稳思想。

唐科举对教育的影响:

利:

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第二,科举考试主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这对于学校教育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这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

弊: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 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第四节 五代的教育

第五节 韩愈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

关于师论

韩愈关于师论:

师与道 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师道就可以卫道了。 道与业 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指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 教师的任务:

“传道”和“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韩愈认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关于学习方法

1、 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2、 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

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

二、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以明道,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这就是他的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的“文以明道”的思想,也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学习、教育、写作的目的在于明“道”。

二、交以为师,认为应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他的“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涵有学术讨论上的平等和民主的因素。

三、顺天致性,柳宗元认为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地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

四、博采众长,柳宗元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主张从各种著作中的不同特色和长处吸取丰富营养,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五、奋志厉义,鼓励太学生“奋志厉义”,作正义的斗争,对阳城整顿太学学风和太学生们大义凛然的正义之举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太学生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教育思想的表现。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 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二、 北宋的“三次兴学”

(一)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时。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一、令州县立学。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 苏湖教法:

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二)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1068-1078年),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

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2、 整顿地方学校

3、 颁定《三经新义》

4、 设置专门学校 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

5、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三)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

三、宋代的教育制度

宋代中央官除国子学、太学外,尚设有若干专门学校,分别由国子监和各职能部门统辖。

律学

算学

书学

画学

医学

武学

二、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稍有改进,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实行“三舍法”。拨给学田,保障经费。

第三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

一、罢察举,重科举

宋代科举变化:

(一)宋代各帝取士只以科举,察举之法罢废。(二)宋初对于科举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三)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

二、科举科目,内容及办法

宋代科举大体沿唐代之旧,宋初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及童科,均置废无常。

考试内容,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贴经、墨义。

宋代科举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

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

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但那时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

宋既统一海内,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但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书院就在这种形势之下兴起。它既满足

了读书人求学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及其兴衰

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茅山书院

三、南宋书院的发达

四、书院的组织、教学和教规

书院形成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蒞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 第三、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第四节 辽金的教育

一、辽国的教育制度

二、金国的教育制度

第五节 元代的教育

一、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

二、元代的学校制度

三、元代的科举制度

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

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 道德教育:

朱熹强调教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朱熹用理学思想论述教育目的、作用,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又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必须遵守;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同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

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为此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

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居敬穷理

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也可以说是“专一”。

(二)学思力行

(三)因材施教

(四)循序渐进

五、朱子读书法(名词)

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是:(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

(4)切已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一)崇儒纳士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南征战中,懂得了读书的作用,认识到要取得政权,治理国家,没有儒学,没有儒士是不能成功的,因而在战乱时期就很重视文化教育,一方面他自己勤于学问,另一方成更注意罗致文人,留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明王朝建立之后,对人才的选取更加重视,措施亦更加有力。

(二)创行八股取士

明王朝在思想领域极力推崇朱理学,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对思想领域的不同学派加以排斥和压制,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明王朝是以君主独裁为特点的封建专制政权。在文教领域里,朱元障实行了种种禁锢思想的措施。明朝对国子学和地方学校的教官和学生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二、学校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明代的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1、自隋唐行科举以来,历代考试科目均有进士、九经、开元礼三史、三传、学究、明法等科,而明代却只有进士一科

2、明代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明初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做为官方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不仅被定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学教材,而且成为士人仕进的唯一根据。

3、 明代科举分三场举行,每场所试内容和份量,乡试和会试完全相同。

4、 考试所用文体,规定一律要用“八股”。

八股特点有三:第一,“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四书”已与“五经”齐名。第二、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第三、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

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成为唯一的入仕之阶。既然科举如此重要,作为科举附庸的封建教育,必须以科举之需为其内容和目的,而科举对教育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八股”,八股既为试文固定程式,于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以教学八股为目的。

第三节 宋元明时的私学

一、蒙学和经馆

私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的“蒙学”,相当于“小学”;一类是在蒙学的基础上,学习儒家经典、理学著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馆”等,相当于“大学”

二、蒙学教材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第四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多次提到“存心”、“尽心”、“明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一类的修养方法。

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支人欲,支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 “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三、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为了实现其目的,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p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