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文稿(对话材料)

更新时间:2024-04-17 03: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5月川师大承办省教厅送教下县讲座对话提纲)

教学替代和忽略,我们共同来克服

南充嘉陵 张 明(省骨干教师)

教学替代即教学包办,代替学生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主体主导倒置,教师成了演员或者讲评书的,学生成了观众、听众.有学生参与也是少数表演、多数陪读.还有人批评课堂成了戏台,学生成了老师表演的道具.教学忽略表现为不管知识获得过程,不给学生活动时间空间,不信任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要共同克服教师讲得周到,学生学不周到的现象.给学生留出自我检查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不断争辩或自我反馈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过程体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讲求收获.

《课标修订稿》中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调整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对话要点:

1.学生能够完善的问题; 2.学生能够呈现的题目;

3.没有例题练习怎么办?(教材有些章节,好些课时没有例题,或没有练习题.) 4.考试课本习题掌握吗?

一、学生能够完善的问题

(一)引例.枯燥的例子,完美的手艺.

德国一位教师上整数的乘法,在黑板上挂了4节小火车,第一个写68,第2个写48,第3个写32,第4个写6.

她问学生:“这些数有一个秘密,你能发现吗?发现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悄悄告诉我.” 生1:都是偶数. 生2:越来越小.

生3:638=48,438=32,332=6. ??

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系列数字中信息.

老师接着说,请大家各自选取两个两位整数,按照生3的规律,再做一辆小火车,比一比,谁做得更长.

我们的教学行为,背九九表,训练的每道题也都是老师指出的、确定的.还把教学行为展示给家长,让学生告诉家长,要求学生必须在多少秒内背完,家长要签名.

6848326(二)课本例题,用数据说话.

人教八年级下,数据的分析.P.130例 4.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 解:(1)? 中位数是147.

(2)根据(1)中得到的样本数据的结论,可以估计,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47分,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47分.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快于中位数147分,可以推测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

(三)中考题例 1.(2009年吉林)在三个整式x2+2xy,y2+2xy,x2中,请你任意选出两个进行加(或减)运算,使所得整式可以因式分解,并进行因式分解.

解:(x2+2xy)+x2=2x2+2xy=2x(x+y); 或(y2+2xy)+x2=(x+y)2;

或(x2+2xy)-(y2+2xy)=x2-y2=(x+y)(x-y); 或(y2+2xy)-(x2+2xy)=y2-x2=(y+x)(y-x). (其他形式与评议.教学引用此例,教师要“能评判”,“忍得住”.) (2009年浙江衢州也有此考法.) 2.(2008年湖南益阳)在下列三个不为零的式子x2-4,x2-2x,x2-4x+4中,任选两个你喜欢的式子组成一个分式是 ,把这个分式化简所得的结果是 .

(答案从略.评议,有多少个分式?)

(四)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用的例子不少. 1.如七年级上整式.

【例1】针对多项式x3+x+6-4x2,你能说些什么? 解:(1)它有四项为x3,x,6,-4x2; (2)常数项为6; (3)次数为3;

(4)它是三次四项式;

(5)改变形式,可降幂排列为x3-4x2+x+6; (6)还可升幂排列为(此略).

【例2】式子3abc与3ax2有哪些共同点?(尽量多说) 解:(1)都是单项式;

(2)系数都是3; (3)次数都是3; (4)都含有字母a; (5)系数与次数相等.

2.七年级上角的比较与运算.

【例3】如图,∠ACB=∠3=∠4=90°,说说图中角的关系(尽量多说). 举例:∠A与∠B互余. 解:(1)互余关系:

C12∠A与∠1互余;∠B与∠2互余;

34∠1与∠2互余;

ADB(2)互补关系:

∠3与∠4互补;∠ACB与∠3互补; ∠ACB与∠4互补. (3)相等关系:

∠B与∠1相等;∠A与∠2相等;∠3与∠4相等; ∠ACB与∠3相等;∠ACB与∠4相等. (4)类别关系:

∠A、∠B、∠1、∠2是锐角;∠ACB、∠3、∠4是直角;∠ADB是平角. (5)大小关系:(此略)

3.八年级上一次函数.

【例4】小明将车推去修理,修好后骑回.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分)的关系如图.根据图象,你知道些什么?

解:(1)小明推车去的时间为10分;

修车的时间为15分;骑车回的时间为5分.共用30分. (2)小明家与修理店的距离为1千米. (3)小明推车的速度为6千米/时;

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骑车的速度是推车的2倍. (4)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分)的关系为

1?y?x(0?x?10),?10? ?y?1(10?x?25),?1?y??x?6(25?x?30).5?

y1O30x【例5】某工厂有甲、乙两个相邻的长方体水池,甲池的水均匀地流入乙池.如图,是甲、乙两个水池水的深度y(米)与水流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你知道些什么?

y解:(1)开始时,甲池水深4米,乙池水深2米;

4放水结束,甲池水深0米,乙池水深4米;

(2)放水时间共1小时;

2(3)放水20分,两池水深相等; (4)y与x的函数关系式:

O1x甲池,y=-4x+4,0≤x≤1;

乙池,y=2x+2,0≤x≤1.

(5)乙池横截面积是甲池的2倍. (四)关注,了解

1.新课标2新课程2关键词 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国际词汇)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科学和人文素养.

接受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参与. 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淡化概念和法则. 教科书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2.关注课程改革是为师之本(蔡).

学生只学一种版本,教师手头应有2至3种,以便比对、参照、提取.要做到 (1)弄通、弄懂编写目的和主要特色; (2)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3)理清教材内容中各项内容的关系;

(4)领会教材中例题、练习、习题、复习题的地位、作用; (5)善于处理教材中的选学内容; (6)学会根据主流教材设计教法. 3.统编教材、大纲教材简略回顾.

1978年,六字方针“精减、增加、渗透”. 近30年来,总体上说是逐步“回收”,如 初83级有直线方程. 初84级有定比分点公式. 初85级有一元二次不等式.

初86至95级有正、余弦定理,重心定理. 初96至05级有二元二次方程组,圆幂定理. 4.辩证理解教学要求举例.运算能力. 1963年大纲,“培养学生正确而且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992年大纲,“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001年课标,没有“培养运算能力”等字样.

运算能力是高考要求,近年阅卷分析指出,运算能力比过去差.运算能力强弱,很容易拉开差距.平时不使用计算器应作一条要求.

【小结】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急于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者解决方法,都会阻碍学生努力研究.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二、学生能够呈现的题目

倡导学生自主发展,在题目的呈现和训练上要有改良.下面有些例子是我在一些教学活动中,自己上课发生过的.

(一)八年级上因式分解,公式法(1)平方差公式

【通常情况】例题分析、讲解,抽到讲台的巩固练习题等,都是教师事前以“教案”方式确定下来.学生做的题都是老师计划好了的.

【改良形式】增添自主训练环节.

写一个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式子,邻座互写互解. 把有代表性的推荐给大家(抽2–3人).抽到的同学提供. (1)4a2-16; (2)121y2-25z2; (3)m2x2-64. 以此作为在黑板上的巩固练习.抽三人上台作,其他的下面作.(推荐的只作两个) 第一题,上台学生解法为(蕴藏着教学契机) 4a2-16=(2a)2-42=(2a+4)(2a-4). 还有没有和这个解法是一样的同学.(有4个). 是少数同学这样作的,这个解法看来不正确. 接着由出题的或推荐的同学评讲.(出题者通常会做,推荐的也会做,一般还看出了题目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点评.

因式分解通俗的讲,是把多项式变形.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要求,不单是保持相等关系.

第三个同学写的题目,包含了整体的思想方法.

这三个题都有代表性.还有谁比这几个更“有意思的”,请再推荐给大家?继续

(4)-a2+4b2; (5)x?24. 9(老师先抽的三个并不完全了解所有情况,但作为老师应该明白还有其他有代表性的题目.如负号在前,或有分数形式.)

【说明】老师要把握题目难度,不当的要表达明确的看法.若出现不能分解的情况,要看题目本身有没有问题?开始不必鼓励,看有没有谁难倒谁?这样的方式也伴随了评价活动.

附 本段教材,引例.x2-4,y2-25. 两个例题(续前编号)

教材例3(1)4x2-9; (2)(x+p)2-(x+q)2. 教材例4(1)x4-y4; (2)a3b-ab. 所配练习

1.确认能否分解.x2+y2; x2-y2; -x2+y2; -x2-y2.

2.(1)a?212b; (2)9a2-4b2; 25(3)x2y-4y; (4)-a4+16.

(二)七年级上类似情形的改良 【普通题】单项式?22xy的系数为 ,次数为 . 3【教学误区】反复强调系数、次数的概念及其区别.

【说明】开始接触、起始学习,常规题、普通题是完全必要的. 【自主训练题】用字母a,b写几个次数为4的单项式. 解:答案不惟一.如a2b2,-4a3b,

13

ab等. 2反思(1)指数构成只有3种情况.即2+2,3+1,1+3. (2)系数还有别的情形.

1,次数为4的单项式. 4111解:答案不惟一.如?a2b2,?ax3,?x4等.

44412【模拟题例】写出?ax的两个同类项 , .

252解:答案不惟一.如ax,-2010ax2.

2【演练】写三个系数是?【中考题例】(2009年福建泉州)写出一个比0小的实数: .

(三)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通过画图,观察比较,让同学们自己发现它们的特征,一人说一条即可,陆续补充不同特征.

(1)都是直线;(2)是平行的;(3)与y轴的交点只由b决定. 【自主训练】

(1)再说一个与直线y?1x?2平行的直线. 2(2)甲说一个一次函数,乙说一个与它的图象平行的直线. (3)说出两个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0,2)的一次函数. 引导,平行和平移相关,描述平移的要素(方向,单位).

【说明】没有一定的感知,不要一步到位,急于总结k,b的符号决定直线通过哪三个象限.

(四)九下教材二次函数

教学中学生相关图象都没画两个,下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是有障碍的.

一般形式y=ax2+bx+c; 配方结果y=a(x-h)2+k. (1)a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a的大小决定开口程度;

a相同,形状则相同,这是平移描述的实质. (2)a和b共同决定对称轴位置,x??b; 2aa和b的符号决定在y轴左边还是右边; 演生代数式2a+b的符号分析. (3)c决定与y轴交点的位置; c的符号决定在正半轴还是负半轴.

(4)b2-4ac的符号决定与x轴公共点的个数.

4ac?b2(5)最大值或最小值y?.

4a(6)x取±1时对应的特殊式子,a+b+c,a-b+c.

(7)成功应用,在于寻求依赖的函数关系式,或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得到相应的关系式.

(8)坐标系中的几何图形,留意线段长短与具体位置,予以符号即得相应坐标. 【说明】画图要强调过程与方法. (1)列表(计划好栏数); (2)描点(建好坐标系); (3)连线(做到平滑).

(五)八年级下勾股定理 改良的教学程序可以如下.

【引导】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一些公式,以及当公式用的一些定理,请举出具体例子.

学生说到的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ah. 2(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3)n边形内角和(n-2)180°.

【引导】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特征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说到的

(1)两锐角互余. (2)斜边最长.

(3)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45°.

(4)面积为

1ab. 2(5)全等方法HL.

【引导】本章学习勾股定理,它概括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具有的重要特征. a2+b2=c2.

古人都有多种证法.暂不管证明,想想如何使用. 学生甲,三边不能随意取值.

学生乙,两边取值后,另一边也固定了.

这是教学引导的生长点.三边受到一个制约,平方值满足一个等式.如同在S?1ah2中,三个量知道两个可求另一个.

【举例】在Rt△ABC中,∠C=90°,a=6,b=8,求c. 解:略. 【自主训练】(教师把握,为了控制难度,已知的边为整数,且不超过10.) 学生的题目

1.在Rt△ABC中,a=3,b=5,求c. 2.在Rt△ABC中,a=5,b=7,求c.

【说明】学生没有举出其他例子,不要急,解决后再要求举其他已知构成的例子. 学生没能像老师那样,有勾股数支撑,结果还有根号. 没有指出哪个角是直角,也是局限.正常. 【自主训练续】

3.在Rt△ABC中,c=10,b=6,求a. 4.在Rt△ABC中,a=5,b=5,求斜边c. 【证明勾股定理】此略.(这是大家如数家珍的事.)

【说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是通过拼图的方法,利用面积关系完成.前面未见,后面也几乎不再现.证明是难点,应用是重点.重点、难点不能交换.新课教学受时间限制不宜讲多种证明,只说明还有多种证法.在复习教学中,针对各自班级实际,可要求学生了解其他能够看懂的证法,介绍给同学们.

作业,习题1,2.

【说明】没有基本训练,不要急于弄出下面题目.

5.长方形ABCD中,AB=3,面积为12,求AC的长. 6.△ABC中,AB=AC=5,BC=8,求△ABC的面积.

(六)九年级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五种情况不必全由教师给出.教学程序可以如下. 1.位置关系(图形形式). 教师只给一种(比如外离),要求一个学生补充一种(要求与前面的不同). 2.表述(词汇,术语). 3.数量关系(比较).

4.例题. 5.练习.

【小结】顾泠沅讲,课堂评议(好课的标准)其实很简单:

学生该听的,他听到了没有?(反之,他是不是听了很多不该听的?) 学生该做的,他做了没有?(反之,他是不是做了很多不该做的?) 学生该想的,他想了没有?(反之,他是不是想了很多不该想的?) 学生该说的,他说了没有?(反之,他是不是说了很多不该说的?)

“我们的课可以不时髦、不时尚、不出彩,但我们的课不能不扎实、不能不与时俱进.”

三、没有例题练习怎么办?

教材有些章节,好些课时没有例题,或没有练习题.教师要针对班级实际恰当处理,针对练习题补充规范的例题,或针对本课时内容配置几个练习题.

(一)八年级上一次函数,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如下. 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

(1)??3x?2y?5,?x?2y?4, (2)?

?2x?y?1;?2x?y?6.?3x?2y?5,

2x?y?1;?这里适宜补充相应例题. 例 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35?y?x?,?解:(1)方程组变形?22

??y??2x?1.(2)画对应函数图象.

y2-2O-22x

(3)看出图象交点坐标为(1,-1). (4)方程组的解为??x?1,

?y??1.16?x?,??5【说明】第二个习题的准确解为?

?y?2.?5?用图象法得到的结果会形式如何.

y4-4O-44x

(二)九年级二次方程,二次函数

上册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下册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各3个探究题,教参安排各3个课时.没有正式的例题和紧随的练习.习题是有,但数量很少.

22.3探究1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民几个人?

探究2典型增长率,探究3面积问题,资料题多,易找、易编.探究1往往被忽略.

我开发和收集了下列题目.

例 体育李老师到市上参加健美操培训,回到学校先培训骨干,再与骨干一起培训健美操爱好者.她们每人一周能教会相同的人,经过两周后学校共有100人会健美操.问李老师第一周培训了多少骨干.

解:设李老师第一周培训了n名骨干,则第一周就有(1+n)人会健美操;第二周,这(1+n)人中的每个人又培训了n人,则第二周共培训了(1+n)n人.由题意,列方程

(1+n)+(1+n)n=100,即(1+n)2=100. 解得n1=9,n2=-11(负值舍去). 所以李老师第一周培训了9名骨干.

练习(不要一次全盘使用)

1.班上小刚患了流感未被发现,第一天传染了5人,按照这种传播速度,第二天班上患流感的同学有( ).

A.10人 B.20人 C.30人 D.36人 答案:D.

2.一种细菌的繁殖速度是每天成倍增长.若第一天有x个,则第三天就变成( ). A.3x个 B.3x2个 C.2x2个 D.4x个 答案:D.

3.小明今年暑假参加了中学生数学夏令营,国庆期间互相寄了一张明信片.人数m和明信片的张数n的关系是( ).

A.2m=n B.m2=n

C.m(m-1)=n D.

1m(m?1)?n 2答案:C.

4.若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感染了流感,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若2人患了流感,第一轮传染后患流感的人数共有( ).

A.20人 B.22人 C.61人 D.121人 答案:B.

5.2009年五月份,“甲型H1N1流感”疫情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已知某地区第一周发现患病者有15人,后来在第2,3周新发现的病例共为60人,设第2,3周平均每周的传染率为x,则可列出方程( ).

A.15(1+x)2=60 B.15(1+x)+15(1+x)2=60

C.15(1+x)=60 D.15+15(1+x)+15(1+x)2=60 答案:B.

6.一次会议让每个参加会议的人都互换了名片,如果互换名片共132张,那么这次会议到会的人数是( ).

A.66 B.22 C.12 D.11 答案:C.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赠了182件,则全组共有学生( ).

A.13人 B.14人 C.15 人 D.16人 答案:B.

8.圆上标出了个n点,经过每两点可画15条直线,则n等于( ). A.15 B.10 C.6 D.5 答案:C.

9.班上小王得了感冒咳嗽未及时就医,第一天传染了部分同学,第二天班上有16名同学有咳嗽症状.则小王第一天传染了 名同学.

答案:3.

10.墨西哥2009年4月下旬人发生“猪流感”,在一定范围内若得不到控制,一个人要传染x个人.那么经过两轮传播,受感染的人数是 .

答案:(1+x)2.

11.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赛一场.邀请到n个队,共要进行比赛的场数是 .

答案:

1n(n?1). 2

12.学校数学组教师节期间互相发一条短信表示问候,若今年这些短信共有90条,则该组共有数学老师 人.

答案:10.

13.农技员小王派往外地学习蜜橘嫁接技术,回到生产基地传播技术,他们一天能教会相同的人.经过两天就有25人掌握技术,求小王第一天教会了多少人.

答案:(1+x)2=25,正根x=4.

14.实验中学九年级国庆前组织了一次篮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个班之间都赛一场),共进行了45场比赛.你知道九年级共有多少个班吗?

答案:

x(x?1)?45.x=10,x=-9(舍). 2

15.2008年某地区的超级足球联赛,赛制采取主、客场的循环比赛,如果所有比赛场次共有240场,那么2008年共有多少个队参加这个超级联赛?

答案:x(x-1)=240,x=16,x=-15(舍).

16.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球队都进行两场比赛,计划安排3天,每天安排10场,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

答案:x(x-1)=1033,x=6,x=-5(舍).

17.小明的班主任王老师从教十年了,在今年教师节与他的部分校友搞了一次聚会,每人都和其他校友握了一次手,握手时照相一张.王老师告诉小明,握手照片共45张,问这次聚会校友多少人.

解:设聚会校友x人.从王老师看,他和其他(x-1)人都握了手, 则有x(x-1)=4532.(甲和乙握与乙和甲握只算1次) 解得x=10,x=-9(舍).即聚会校友10人.

【说明】分式方程,去了分母后是一元二次的,不是教学要求.好些人不明白.而以前,这类题型和应用,是教学和测试的主要内容.

(三)复习教学也要选编例题练习

教师的理解很重要.教师的思想是学生的真正课本. 【举例】二次根式的特性及运算等处理方式

二次根式有其固有特性.我们要看到二次根式a“双非负”的特点:a?0,a?0,即最小值是0.公式(a)2?a(a?0),a2?a(a?0)极为相似,它们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认识上姑且理解为:一个数(非负),既在开方,又在平方,结果既不平方,也不开方.二次根式的特性决定了二次根式运算特有的处理方式:是乘法却不做乘法,反倒考虑分解、约分等;合并要讲前提,因而括号内的不一定能够先算,通分不一定有效.举例说明如下.

其一,是乘法却不做乘法

例1 原题再现,计算:14?7.

解析:课本没有将其写成98,而是通过14?7直接写成72?2,顺利得到结果. 这里的“因数分解”,不完全同于“分解质因数”.比如计算12?18. 解法是,12?18?12?18?6?2?6?3?66.

其二,是除法但商不直接求

二次根式的除法,其商大多不是直接去求,往往通过约分,或转化成乘法,或结合分数(分式)的基本性质加以解决.

例2 计算:(1)12?33; (2)1?1.

4318解:(1)原式??3333?26; ??????23222?2(2)原式?555333. ?????434542可以看到,求商途径的选择,由题目本身的情形而定.

其三,括号无法先算无须通分

例3 计算:

3?11?????. 6?323?解:原式?323 ??632?23?3323332 ????6636632. ?2632与分母相同,也66??这里,括号内看似有联系,但无法先算,通分也不起作用.不将它两个结合起来先算.根本原因是被开方数不同,本质不同,无法先合并.

其四,避实就虚不碰硬

例4 计算:(7?6)(72?23).

分析:注意到两个括号内数字的联系,后一括号72?23?2(7?6),显然可用公式简算.

解:原式?(7?6)(7?6)2?(49?6)2?432. 例5 已知x?3?1,y?3?1,试求

xy?的值. yx分析:所求式子是关于x,y的对称式,可用x+y与xy来表示. 解:由已知,可得 x?y?23,xy?2,

xyx2?y2(x?y)2?2xy∴ ?? ?yxxyxy(23)2?2?212?4???4.

22总之,二次根式的运算很有针对性,要看透本质和特征.这样,往往能轻装前进,巧

妙求解.

(四)数学活动

谁转出的四位数大

教学目标

在试验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准备及说明

在小学里我们练习过,用0,1,2,?,9中的四个不同数字写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9876,最小的四位数是1023.如果数字可重复使用,则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现在这10个数字我们不能随便取用,只能由转盘转出,情况又怎样呢?

示导

将转盘等分成10份.

依次写上0,1,2,?,9共10个数字,转动4次转出4个数字,允许重新排列,最大的四位数易得.

这里要求不同,不允许最后才重新排列,要求转出一个填写一个,这就需要判断预测.

1023456987

甲 乙 转出9,自然填在第一位,转出0,自然填在最后一位.

多次试验,你会觉得,第一次转出8,也应大胆地填在第一位. 探讨

将圆盘中的10个数字重新填写如下:

98765401234681320975

图1 图2

(1)图1将0~9顺时针填入;

(2)图2先偶数后奇数,并逆时针方向填入.

(3)按你另选的方式填写,再作试验,并交流比较.

经验

充分试验可以看到,不管怎样调整序,转出任何一个数字的可能性是一样的,这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拓展

(1)几人比赛,转出的数是偶数,并且谁的大谁就获胜. (2)几人比赛,转出的数是奇数,并且谁的小谁就获胜. 收获

比偶数,第一次转出9,8,7宜填第一位,第二次转出不怎么大的偶数都宜填在最一位,保证是偶数,第二次转出较小的奇数不能填在最末位.

比奇数,同理.

(五)数学活动续

验证概率的原创实践活动

课题名称

学生考试得分,个位呈现的机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实验,进一步领会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着的确定性内涵.

2.通过亲身实验与操作,进一步培养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提高交流水平,发展探索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一)准备工作

请老师提供全年级已经考试过的成绩册若干份,包括不同学科,不同学期的考试成绩(百分制整数)

(二)活动过程

1.分组,如以2~5人一组,并选定一个科次的成绩,不同的组可选不同科次. 2.统计个位呈现的频数,计算相应频率,即填写下表:

分数个位 0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频数统计(用正字) 频数 — 频率 3.分数个位数你认为呈现的频率有明显差别吗?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与其他几组进行交流.

4.你认为学生考试得分,个位呈现的机会均等吗?如果机会均等,那么一个科次所有学生的得分,个位的平均值是多少?

拓展应用

一次考试下来,科任老师常常要掌握各个班级和整个年级的分数段、平均分等.你能从分数段来推测平均分吗?选一次成绩试试看:

分数段统计表: 分数 段 人数 0至 10至9 19 20至29 30至39 40至49 50至60至59 69 70至80至79 89 90至99 100分 分数段统计,实际上只看得分的十位(满分看百位).所有学生得分舍去个位后的总分、平均分是可用分数段统计表计算出来的,这个平均分加上个位平均值,即与实际平均分相当.

成果形式

一次考试人n参加,50~59分a人,60~69分b人,70~79分c人,80~89分d人,其他段无人.平均分x则为

1(50a?60b?70c?80d)?4.5, n10(5a?6b?7c?8d)?4.5, 即 x?nx?这是利用分数段求平均分的经验公式,你认可吗?

【小结】新课程提出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是改革的一个重要观念.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彰显一名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具有高水平实施新课程能力的主要标志.

课题学习是不同于寻常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让学生学会“做数学”的过程,不是教结论、更不是讲解难题.引导学生做数学,老师至少也要学会做数学.

“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往往隐含了基本数学思想、体现数学的价值;结论是重要的,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

《标准》提出,“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由于现实情境中的数量一般是正数,仅仅通过一些实例难以突破这种思维的定势.同样需要教师辩证理解,并增添办法、措施.

四、考试课本习题掌握吗? (一)期末测试调研 试题(附后)

试题构成.课本现题,包括例题、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正文等. (末题取自现实统计,也见诸报刊)

参考学生8610,个体成绩分布. 1600 1400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0

1至10至20至30至40至50至60至70至80至90至

参考人数四等分线36分,54分,69分.平均52分,60分以上占41%. 教学反思.

(1)课本例题学生都懂了吗?

(2)这些题新课教学中是怎样安排的? (3)这些题你的学生都做过吗? (4)在学生作业本上能翻到吗? (二)临时调研

(三)中考数学成绩分布(平均50分,58分) 2008中考数学1至223100010至84820至84280030至65760040至55240050至61020060至709070至8471至10至20至30至40至50至60至70至80至90至80至76890至279

2009中考数学1至387200010至68620至559150030至504100040至47050至47250060至470070至6281至10至20至30至40至50至60至70至80至90至80至77290至1580

(四)已有的关注 1.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中小学生厌学多数是从厌学数学开始的.这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

“国民基本数学素养主要是从中小学数学课中获得.因此,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极其重要.”

(《人民日报》1999年1月6日) 2.教育监测中心的工作

2007年,中心分别完成了数学学习质量监测标准、心理健康指标体系和相关因素监测指标体系的制定.

这些都为今年的正式测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8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数学、心理健康的监测标准和监测工具,逐步展开全国范围的监测.

(《人民教育》2008年第5期,3月3日) 3.2000年:英国的数学教育年

首相布莱尔当年对国民和世界宣布,2000年是英国“数学教育年”.

教育与就业部长布伦克特说,2000数学教育年将一扫国民畏惧数学的心理,树立“我们能做数学”的态度.2000数学教育年将使数学变得有趣、人人能学.

布伦克特同时呼吁:“每个家长都要切实帮助孩子学习数学”,每个家庭都必须明白“数学好就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每位企业家都要支持数学教育,因为“优秀的数学能力是新千年关键技术的基石”.(《中国教育报》2000年3月6日)

4.国外搞课改,提出核心课程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P140讲美国,加强各年级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的教学.尽快改变只有少数人学习的情况.

P122讲法国同此,P124还说,所有初中必须对在法语、数学和外语三门课程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补课和个别辅导.

P97讲日本,重点提高数学、理科的教学水平. P188讲德国,提高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教学质量.

【小结】有专家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如图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附 调研试题

2007–2008学年度下七年级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题号 得分 一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16分)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总分人 1.P44习2点P(0.1,-100)第________象限.

2.P123 a,b两数同号,可用一个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3.P164一个样本通常有数十个数据,将数据分组,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__________组.

4.P128一罐饮料净重约300 g,罐上注有“蛋白质含量≥0.5%”,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__________克.

5.P87四边形能够镶嵌,再写一种能够镶嵌的多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 6.P103习5(1)二元一次方程组??3(x?1)?y?5,可以整理为(不必求解)

5(y?1)?3(x?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P6练如图,△ABC中,∠C=90°,BC=12,用不等式表示AB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第7题) (第8题)

8.P24习8根据语句画一个图形再用符号表示,“因为∠1和∠2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P28把△ABC平移到△A′B′C′, A A′=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A′是水平的 (B)B B′=10 (C)C C′=10 (D)B B′∥C C′ 10.P102练解方程组??2x?y?9,时,①-②,得( )

?2x?3y?1(A)?2y?8 (B)2y?8 (C)?4y?8 (D)4y?8

11.P155要了解某地区500万电视观众对新闻、体育、动慢、科教、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从中抽取青少年200人,成年人500人,老年人300人进行统计,这里样本容量是( )

(A)500万人 (B)500万 (C)1000人 (D)1000

12.P54习4圆上一点A(0,0),将圆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点A的坐标是( )

(A)A(2,3) (B)A(-2,3) (C)A(2,-3) (D)A(-2,-3) 13.P77习8如图,△ABC中,BE,CD相交于点F, ∠A=60°,∠1=120°,则∠2的范围是( ) (A)60°<∠2<90° (B)90°<∠2<120° (C)60°<∠2<120° (D)不能确定

14.P142习8满足 ?1?3x?7?8 的整数x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P64例用一条长18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都是整厘米数,则腰长至少是(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16.P180复9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由图可知气温为24°C的整点时刻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得分 评卷人

气温3026221804812162024时刻三、计算(每小题6分,共18分)

17.P134练1(4)解不等式:

2x?13x?5??1. 64?x?y?3,18.P97例1解方程组:?

8x?3y?14.?

19.P84练2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等于150°,它是几边形?

得分 评卷人

四、(每小题6分,共12分)

20.P21练2如图,△ABC中,∠B=60°,∠C=40°,∠CED=140°,求∠ADE的度数.

21.P55习8,P 61复9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已知A(0,4),B(-2,0),C(4,2).

得分 评卷人 五、(每小题6分,共12分)

22.P9习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COE,∠EOD=110°,求∠BOD的度数.

23.P91复7如图,△ABC中,BD是AC边上的高,∠C=2∠A=4∠1,求∠2的度数.

得分 评卷人 六、(每小题8分,共16分)

24.P141习4某商品的售价是150元,商家售出一件这种商品要盈利20–25%.求进价的范围.

25.P119复11甲、乙两地间道路由上坡、平路、下坡三段构成,全程5 km.上坡、平路、下坡步行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 km 、5km 、6km.由甲地到乙地往返时间分别为59分、64分.求甲、乙两地间平路的长度.

得分 评卷人

七、(10分)

26.据《南充日报》《南充晚报》2007年8月13日公布的数字,2007年高考,我市本科各批次上线情况是,理科一本上线2000人,二本上线4165人,三本上线2432人;文科一本上线409人,二本上线1602人,三本上线1407人.理科参考25896人,文科参考19208人.

(1)试用表格简明表示上线情况;

(2)试用扇形图直观表示理科(或文科)各批次上线人数分布情况(含未上线情况). (说明:为节省时间,理科文科只任选一种,考后可分析另一种; 为方便起见,用到百分数精确到1%,用到圆心角精确到1°.) 解:(1)2007年高考南充市本科各批次上线人数统计表

科类 理科 文科 合计 一本 二本 三本 本科线下 合计 (2)2007年高考南充市_____科各批次上线百分比

____ 科 百分比(%) 圆心角(°) 一本 二本 三本 本科线下 合计 2007年高考南充市_____科各批次上线扇形分布图

2007–2008学年度下七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即评分意见

一、1.四; 2.ab?0(用多个不等式不给分);

3.5–12; 4.≥15(或不少于15); 5.三角形(或正六边形,只填六边形不给分);

ACB?3x?y?8,6.? 7.AB>12;

?3x?5y??20;EDF8.因为∠1=∠2,所以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无图扣1分). 二、11.A; 12.D; 13.D; 14.B; 15.C;16.B; 17.B; 18.D. 三、17.解:去分母,得 2(2x?1)?3(3x?5)?12.??(2分) 去括号,得 4x?2?9x?15?12.??(3分)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5.??(5分) 系数化为1,得 x??1.??(6分) 18.解:②-①33,得 5x?5.??(3分)

所以 x?1.??(4分)

把x?1代入①,得 1?y?3,所以 y??2.??(5分)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1,??(6分)

?y??2.19.解:设它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1分)

(n?2)?180??n?150?.??(4分)

解这个方程,得 6(n?2)?5n,

6n?12?5n,所以 n?12.??(5分)

因此,它是12边形.??(6分)

四、20.解:因为 ∠C=40°,∠CED=140°,

所以 ∠C+∠CED=180°,??(2分) 所以 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分) 所以 ∠ADE=∠B.??(5分) 因为 ∠B=60°,

所以 ∠ADE=60°.??(6分) 21.解:如图.

(坐标系正确,)??(2分) (坐标正确,)??(5分) (整体美观.)??(6分)

五、22.解:因为 ∠COE+∠EOD=180°(邻补角),

所以 ∠COE=180°-110°=70°.??(2分) 因为 OA平分∠COE,

所以 ∠AOC=

y4ACB-2O4x1∠COE=35°.??(4分) 2又 ∠COA=∠BOD(对顶角相等),??(5分) 所以 ∠BOD=35°.??(6分)

23.解:因为BD是AC边上的高,所以 ∠BDC=90°.??(1分)

在△BCD中,则有 ∠C+∠1=90°.??(2分) 因为 ∠C=4∠1.所以 4∠1+∠1=90°. 即 5∠1=90°,∠1=18°.??(3分) 所以 ∠C=72°.??(4分)

因为 ∠C=2∠A,所以 ∠A=36°.??(5分)

在△BCD中,可得∠2=90°-36°=54°.??(6分) 六、24.解:设进价为x元,由题意,得??(1分)

?150?x?20%x,??(4分) ??150?x?25%x.由①得 1.2x?150,即 x?125.??(5分) 由②得 1.25x?150,即 x?120.??(6分)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20?x?125.??(7分) 答:进价的范围是120–125元.??(8分)

25.解:设由甲地到乙地上坡、平路、下坡路程分别为x km 、y km 、z km.由题意得

??(1分)

??x?y?z?5,?x?y?z?5,???xyz59??(4分)即???,?15x?12y?10z?59, ?45660?10x?12y?15z?64.???zyx64???.??45660②-③,得5x?5z??5,即x?z??1. ②-①312,得3x?2z??1.

?x?z??1,?x?1,

④与⑤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5分)解得???(6分)

3x?2z??1.z?2.??

把x?1,z?2代入①,易得y?2.??(7分) 答:甲、乙两地间平路的长度为2 km.??(8分)

七、26.解:(1)2007年高考南充市本科各批次上线人数统计表 科类 理科 文科 合计 一本 2000 409 2409 二本 4165 1602 5767 三本 2432 1407 3839 本科线下 17299 15790 33089 合计 25896 19208 45104 ??(4分)

(2)2007年高考南充市理科各批次上线百分比 理 科 百分比(%) 圆心角(°) 一本 8 28 二本 16 58 三本 9 34 本科线下 67 240 ??(7分)

2007年高考南充市理科各批次上线扇形图分布图

??(10分)

2007年高考南充市文科各批次上线百分比 文 科 百分比(%) 圆心角(°)

(命题 张 明)

一本 2 8 二本 8 30 三本 7 26 本科线下 83 296 合计 100 360 合计 100 360 2007年高考南充市文科各批次上线扇形图分布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