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学困生个案考察与转化对策

更新时间:2024-05-03 16: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学化学学困生个案考察与转化对策

摘要:学困生是现在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针对小中学生, 但不是将就具体学科的学科的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化学学科学困生的相关有研究较少,有关中学化学学困生的研究现有报道则很少。本文以高中化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以学困生个案分析为中心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从化学教学角度来探讨大学化学学困生各种成因,旨在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认识、教育及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高中化学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学困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学习困难状态,且知识欠缺较多的一类学生。

统计资料表明,不管哪类中学,都会有大约占学生总数3%-10%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人们习惯称这类学生为差生或学困生。为了使这部分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获得全面发展,中学应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从教学管理方面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消除学习障碍、完成规定的学业,成为合格毕业生。这是高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职责所在,而且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极具挑战性的一项任务, 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如果因循守旧,凭经验办事,只是简单地、年复一年地重复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情,缺乏改革意识,没有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状况与中学生心理变化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把握,就难以提高所培养学

生的层次,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可(S.Kirk)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而我国对学习困难的研究是始于1986年。

纵观历史上对学困生的研究,学困生先后经历了差生、落后生、学困生称谓的变迁历程。我国从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后,才开始出现班级授课制的学校,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到1949年小学生在校率也仅5%,所以中小学校的差生是很少的。而且差生可以随淘汰,品德太差扰乱教学秩序的可以开除。可见,教师对差生无需下大功夫进行专门研究。即使在解放以后的五六十年代,学校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对差生仍实行淘汰制度,特别到初中阶段,差生占比例是很小的。这就是中小学差生的研究在我国未能引起重视和形成系统教育理论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198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接受教育成为学龄儿童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工作者不允许对差,特别是双差生采取厌弃态度,所以又把差生改称“落后生”继而改为“后进生”,意思是差生是可以进步的学生,只不过比其它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但是后来经过研究,无论是称呼差生,还是称呼落后生、后进生,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角度去分析,都还不科学,于是就产生了“学困生”这一称谓。显然,用“学困生”这一概念表达的内涵更科学,反映了教育主流在教育观上尊重学生发展潜力的一大进步。

迄今为止,对学困生的研究这一课题在国内外开展比较充分、

系统,对学困生的研究这一课题在国内外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原因、“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详尽的论述。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论述。这些研究虽然很重视“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实践研究,但更侧重于对“矫治”学习困难学生的理论探讨。国内比较有代表的是深圳福田教科所主任黄孔辰主持的“成功教育”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是针对中小学生学困生而言的。但一般不是将具体学科的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化学学科学困生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中学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研究则更为鲜见。

本研究以高中化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当代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各种内外影响因素,旨在为学困生的认识、预防和转化工作提供参考。 二、高中化学学困生个案考察及转化对策

本文以永顺一中高中10位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除了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还多次与他们谈话。然后总结而得出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现在就选择其中的三个案例来分析,具体分析他们每个人都各自存在着哪方面的原因。

案例一:学生A,男,高三。

家庭基本情况:学生A父母都是从事政府部门工作的,家里

还开了个商店。虽然父母的文化程度很高,但忙于工作和赚钱,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无所知,这在社会中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事情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解决。

学生A家中有电脑,已经接入宽带网,所以天天可以上网、游戏、看新闻等等。还因为自己喜欢与外国人上网交流,所以基本上来说有空闲时间的话就天天泡网上,网络是影响该学生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学生A他对现在的教育形式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念。他建议学校应放松管理,学习西方学校,提高学生兴趣。学生A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化学,高考没有想要填报化学这个专业,打算换到经济类。他对经济非常感兴趣,就会经常关注经济方面的发展动态,经常看有关经济类的书籍、新闻、报纸等等。之所以说对化学不感兴趣是导致学习困难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还有在中学里在谈恋爱,有时沉迷于玩乐,有时为情感问题而忧郁、意志消沉而浪费时间。

转化对策:我们很容易看出来,该学生的学习方向已经转移,主要时间花在关注经济的发展动态,还有就是感情上的事也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要转化这样的学困生,首先就要帮助他转移学习的方向,如何使他停止目前的一切。把他暂时的隔离电脑,让他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至于转移学习视线,就要靠老师给他做点思想工作,告诉他即使要考经济类,高考也要有高分才行。暂

时放下影响自己学习兴趣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让他现在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发现当前自己的危机,下定决心去把化学科目学好,把自己的这颗心踏实下来。 案例二:学生B, 男,高三

家庭基本情况:父母都是有文化的工人,家庭经济一般。因为离家里比较近,所以学生每周回家。回到家里时,父母经常询问学习情况,但很少给孩子施加压力,只是给些建议,都是通情达理的家长。

学生B他从中学开始就对化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自己学习化学没有一点前途,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不想去搞学习的话,就会找点别的事来做来弥补心中的暂时空虚。该学生很喜欢踢球,还参加了社会上的业余足球队,每逢周末就去踢比赛,这样就花费了他周末的休息时间。他自控力比较差,没的办法处理学习和休息时间。学生希望老师多关心困难的学生,并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他认为相对学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等方面更有意义。

适当的娱乐活动是有益于学习,但把心思没放在学习上就去玩这样就有害于学习。该学生有点是拿踢球来充实自己。该学生除了踢球,还谈恋爱,我们知道这些一旦没处理好的话就会使其个人意志消沉,感情受到伤害后,长期处于感情的困惑中,根本就没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学生B更喜欢外语,认为自己在外语方面更有天分,但还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