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更新时间:2024-05-27 2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

毕业教学环节成果

(2012届)

题 目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学 院 师范学院 专 业 语文教育 班 级 语教091班 学 号 200932050550130 姓 名 冯慧 指导教师 章海凤

2012年6月5日

- 1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成果 师范类

目 录

摘要 ??????????????????????????????3 英文摘要?????????????????????????????3 引言???????????????????????????????3 一、长安十年泪阑珊????????????????????????4 二、安史时期泪满襟????????????????????????5 (一)仕途失意的无奈???????????????????????5 (二)战乱频繁,国家破碎,百姓流离????????????????5 1.从百姓之泪感受苍生之悲 ????????????????????5 2.从诗人之泪感受离乱之忧 ????????????????????7 3.从山河之泪感受国破家亡之痛 ??????????????????8 三、漂泊西南泪萧瑟????????????????????????9 谢辞???????????????????????????????11 注释???????????????????????????????11 参考文献?????????????????????????????12

- 2 -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师范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091 冯慧

摘要:杜甫经历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变化,见证了盛唐王朝的没落,且由于身处社会底层,他在动乱中切实体会到了下层百姓的痛苦,故写下的诗篇情真意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从长安十年,陷贼为官,奔至凤翔,再到辞官而去,度陇入蜀??他一生漂泊,历经苦难。在这奔波劳累的过程中,杜甫面对着破碎的山河,眼泪从不曾离去。他的眼泪中饱含着对大唐命运的担忧,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对亲人朋友的牵挂??也正是这些眼泪造就了“诗史”。 关键词:杜诗 眼泪 意象 社会

“Tears” in the poems of Du Fu

(Normal colleg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hinese Feng Hui)

Abstract:Du Fu witnessed the fall of Tang Dynasty from the change of An Lushan Rebellion. He truly felt the pain of the people from the turmoil, so he wrote poems to reflected the social status. He wandered all his life in suffering. In this process , facing the broken pieces, Du Fu was always in tears. His tears fulled of worries about the future of Tang Dynasty, compassion to the common people, and carefully of his family and friends ??The tears created a “epic”. Key words:pomes of Du Fu tears imagery social

引言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封建时期最繁盛的王朝,然而一场长达三十几年的安史之乱导致了它的逐渐衰弱。杜甫就是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见证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被誉为“诗史”。可以说,杜甫就是安史之乱中的“战地记者”。唐朝诗人无数,诗圣只有一个。尽管他穷困潦倒,饱受饥饿折磨,除了苦难屈辱就是辗转奔波,但杜甫并没逃避,而是拿出自己生命的全部情怀,给天下苍生以真挚的关注。“诗人远离了前半生‘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的潇洒,放弃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火热理想。”[1]“他在饥肠辘辘中写作,在穷困潦倒中奔走,以笔作枪,将一切黑暗,一切悲哀扫入诗集。”[2]在他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社会的黑暗,战乱的频繁,无法保全自身的悲痛,还

- 3 -

有杜甫对整个破败世界的无奈感叹。“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他的诗中,我们总能读到哭泣与眼泪,而且随着战争的肆虐,越发深沉! 一、长安十年泪阑珊

在杜甫早年漫游及长安十年中,虽然盛世气息已渐露衰势,权贵当道,社会黑暗,百姓生活艰难,杜甫的满腔抱负无处实施,干谒之路坎坷波折,但此时在杜诗中多见的是诗人对于这般社会现状的揭露与批判,写到眼泪的还很少。诗人虽然忿忿不平,对上层贵族越来越失望,却还未绝望!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诗中写到的是送军百姓的依依不舍,同时还想象了新战死的士兵在呜咽哭泣。此时杜甫已经开始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与残酷产生了不满,诗风开始由哀叹向悲愤转变。

诗人在《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二)》中云:“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劝弟侄不必为他仕途失意而伤心流泪,来表达自己仕途不顺的愤懑不平与不甘心。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劝慰他人之语写出,更显凄楚悲愤。

杜甫怀着远大理想,在长安求官,历经波折,吃尽苦头,却只得到了一个京兆府兵曹参军的从八品下的小官。在他就任了这个小京官后,他离开长安回奉先探望妻子和儿子,而就在这途中,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写下了他被称为“诗史”的第一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这首长诗中,杜甫描写了一个辉煌的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的动荡不安,写了在大厦将倾之前,权贵们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写了一个生活和成长在盛世末年中的知识分子在黑暗现实面前极度的愤懑和无可奈何,同时也写了下层民众的艰难困苦的生活,揭示出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本质。”[3]这社会矛盾重重的现实主义诗篇成为杜甫在长安十年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诗人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这首诗中还描写了杜甫回家后的情形: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他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幼子竟然已经被饿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伤心落泪?杜甫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不用交苛捐杂税,不用被迫应征入伍,可是就是这样,孩子也被活活被饿死。由此,诗人发出感慨,那些平常百姓家的生活该是多么艰

- 4 -

难!

二、安史时期泪满襟

安史时期,也就是杜甫陷贼为官及漂泊西南的前半期。在这段时间内,杜甫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是整个国家的衰亡,百姓的民不聊生,而由此所生发的感慨也是痛彻心扉的。他为自己流泪,为国家流泪,为黎民百姓流泪。在他的很多诗歌中都描写了眼泪:自己的泪,他人的泪。总的看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仕途失意的无奈

陈涛斜之战是肃宗起兵以来对叛军发动的第一战,他任命房琯为“持节、招讨西京大使,兼防御蒲关、潼关两关兵马使、节度使”[4],房琯模仿春秋时期的战法,采用车战,被敌军的火攻所迫,官军惨败。再加上不久后房琯的琴师贪污受贿被揭发,就使得肃宗大怒,罢免房琯宰相之职。杜甫作为谏官,再加上他与房琯是布衣之交,就上书为房琯求情,惹得皇帝不悦。

皇帝因杜甫为房琯求情而疏远他,令他回家探亲,《北征》就是杜甫根据自己在途中的亲身见闻所写。其中有一句:“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可见杜甫对皇帝的忠心,也足见杜甫的伤心。杜甫的报国之心无可置疑,此次因其耿直的个性,为尽谏臣的责任,为房琯求情,也是出于国家大义,皇帝让杜甫回家探亲却是有意疏远他,以后恐怕也不会再重用他了,这怎么不让杜甫伤心。

《所思》是杜甫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崔漪的一首诗: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崔漪被贬,借酒浇愁,有满腹牢骚却无知己可诉说,诗人思念、担忧好友,所以寄诗慰问。这首诗虽然表达的不是诗人自己的失意之情,却是借着对朋友的劝慰,“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来反映现实,感叹自身遭遇。像杜甫与崔漪这样忠心为国的臣子得不到重用,满腹才学无处施展,反而一贬再贬,这怎能不让人黯然伤神。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写,诗人既是在写楠树,同时也是在写自己。大风吹过:“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楠树倒在了地上,经雨打湿,就好像泪痕血点滴满胸前,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诗人既是在叹楠树,同时也是在叹自己。

- 5 -

《九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担心难有重见之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在《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中说:“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在还有吐蕃威胁的西南,朋友一旦分别了,就不知对方死活,可能是后会无期了,这不能不令人断肠!

另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对亲友的思念,对家国的担忧,都是从诗人对自身的孤单延伸开来的。孤身一人登上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从眼前的景物联想开去,最后又归于自身,孤独一人凭轩流泪。

在《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中是: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穷途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此时的杜甫真是已经穷途末路了,出于无奈,他只好求助亲友,却说得委婉含蓄,不涉寒乞之相。全诗声壮思悲,可见诗人当时无奈而悲哀的心境。

晚年的杜甫就是在这样贫病交加、内心痛苦、理想破灭、孤单寂寞的情况下坚持着创作,为整个社会磨出了一面镜子。

杜甫是“诗史”,杜诗中的洒“泪”之作更是时代苦难的写照。他的泪水是内心感情洪流的涌动使然,绝非装腔作势、无病呻吟。 “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客至》),杜甫写诗完全处于内心需要,其诗安能不真?“毫发无遗憾”、“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锤炼诗句,其文安能不美?也正因为如此,杜诗才能成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成为后世诗人的典范。

杜甫描绘自己眼泪的语言也很有特色。“泪”字最用得最多,“哀伤沉重,泪水直泻时用‘涕泪’、‘泗泪’这样的名词,更多时候是‘挥泪’、‘挥涕’、‘洒泪’、‘溅泪’等”

[8]

,这种语言最具动作性,充分体现诗人思绪情感的变化波动,接应自然巧妙,意气贯

- 11 -

通。“尤其是诗人声泪俱下地哭:陷贼长安时的‘吞声哭’和‘穷苦那免哭,身老不禁愁’的穷途之哭。杜甫在描绘百姓哭泣时,有‘拦道哭’、‘野哭’、‘恸哭’、‘路衢唯见

[9]哭’等。”这么多的哭,诗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而且符合特定人物的身份地位,

处境心态。这种差异似乎简单无奇,实际上奇崛贴切,匠心独运。可以说,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意境,乃至细枝末节,杜甫都无愧于“诗圣”之誉。

意象是寓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艺术形象,是经过诗人情感、想象、思想、美学趣味等重新处理过的感觉,它来自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万取一收”的筛选与熔炼。它既是现实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杜诗中有那么多的意象,但我觉得,只有眼泪是最能体现其复杂又悲痛的心情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只有真情的眼泪在述说一个个悲痛的故事,在表达诗人内心翻滚的心绪,这样的眼泪集合成了世间的百味人生,给我们后人展现了一段真实的血泪历史。杜诗在“泪”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谢辞: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章海凤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章老师非常耐心地对我进行指导,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注释:

[1][4] 石云涛,安史之乱——大唐盛衰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3;133. [2]千江岳,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杜甫,安史之乱中的战地记者[EB/OL]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0643.shtml,2009.12.21. [3]刘开扬、刘新生,国学大讲堂——杜甫诗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06-112.

[5][6]赵淑英,从杜甫之“泪”看诗圣之“圣”[J].广东教育,2008,(10). [7]张忠纲选注.杜甫诗选(插图版)[M].上海:中华书局,2011:220. [8]曾礼军.杜甫“哭”诗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2).

[9]宿丰,于永风.杜甫诗中洒“泪”之作简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4).

- 12 -

参考文献:

[1]唐?杜甫撰,王昭华注.杜甫诗选[M].安徽:黄山书社,2009.

[2]唐?杜甫撰,丁建新编.家藏四库——杜甫诗集(插图本)[M].沈阳: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3]康震.康震评说杜甫[M].上海:中华书局,2010.

[4]石云涛.安史之乱——大唐盛衰记[M].上海:中华书局,2008. [5]林庚.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陈贻焮.杜甫评传[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张忠纲.杜甫诗选(插图版)[M].上海:中华书局,2011.

[8]刘开扬、刘新生.国学大讲堂——杜甫诗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9]曾礼军.杜甫“哭”诗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2). [10]赵淑英.从杜甫之“泪”看诗圣之“圣”[J].广东教育,2008,(10).

[11]宿丰,于永风.杜甫诗中洒“泪”之作简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4). [12]刘延富.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13]千江岳.杜甫,安史之乱中的战地记者[EB/OL]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0643.shtml,2009-12-21/2011-10-12

- 13 -

金 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

毕业教学环节过程材料

(2012届)

题 目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学 院 师范学院 专 业 语文教育 班 级 语教091班 学 号 200932050550130 姓 名 冯慧 指导教师 章海凤

2012年6月5日

- 14 -

毕业教学环节过程材料清单

1.表A-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任务书 2.表A-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开题报告

3.表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指导教师指导和检查记录表 4.表A-4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5.表A-5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 6.表A-6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 7.表A-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答辩记录

8.表A-8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二次答辩)

- 15 -

六、参考文献: [1]唐?杜甫撰,王昭华注.杜甫诗选[M].安徽:黄山书社,2009. [2]唐?杜甫撰,丁建新编.家藏四库——杜甫诗集(插图本)[M].沈阳: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3]康震.康震评说杜甫[M].上海:中华书局,2010. [4]石云涛.安史之乱——大唐盛衰记[M].上海:中华书局,2008. [5]林庚.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陈贻焮.杜甫评传[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张忠纲.杜甫诗选(插图版)[M].上海:中华书局,2011. [8]刘开扬、刘新生.国学大讲堂——杜甫诗集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9]曾礼军.杜甫“哭”诗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2). [10]赵淑英.从杜甫之“泪”看诗圣之“圣”[J].广东教育,2008,(10). [11]宿丰,于永风.杜甫诗中洒“泪”之作简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4). [12]刘延富.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13]千江岳.杜甫,安史之乱中的战地记者[EB/OL]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0643.shtml,2009-12-21/2011-10-12 指导教师审定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21 -

表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指导教师指导和检查记录 课题名称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学 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师范学院 冯慧 章海凤 专业∕班级 语文教育∕语教091班 联系电话 单位∕职称 13584699273 金职院师范学院/讲师 第 1 次指导和检查记录 1.指导选题,确定以杜甫的哭诗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作品中各种眼泪的意义。 2.解读任务书,明确研究内容为从杜甫的哭诗剖析其泪的意象。研究方法为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开题论证、论文撰写等方法。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 9月27日 第 2 次指导和检查记录 1.检查文献查阅情况,明确本文从杜甫哭诗着手,通过对诗中描绘的各种不同的“泪”的分析与对比,来探讨其作品中的“泪”的意象。 2. 指导完成开题报告,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的撰写等方法等。 3. 规范参考文献的格式。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 10 月 25日 - 22 -

第 3 次指导和检查记录 1.指导如何搜索信息、整合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 2. 规范初稿格式。 3. 检查和校对论文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的切入点进行完善。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 1 月 15日 第 4 次指导和检查记录 1.检查论文二稿完成情况,对二稿中对于杜甫“眼泪”意象的表现提出修改建议,增加对部分重要诗歌背景的分析。 2.对论文格式提供规范要求。 3. 对标点符号提出修改要求。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 3 月 10 日 第 5 次指导和检查记录 1.全面检查论文的格式,论文的语句标点以及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 2.对杜甫诗歌分析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3.布置按照规范打印,装订。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 5月 31日 - 23 -

表A-4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

题 目 学生姓名 班 级 指导教师评语: 冯慧 语教091班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专 业 学 号 语文教育 200932050550130 项 目 科学性与创新性 成果质量 规范性 实用性 工 作 量 学习态度 与指导教师的配合 合 计 是否同意答辩 10 100 指导教师签字 - 24 -

分 值 20 10 20 30 10 实际得分 工作量 钻研与勤奋

表A-5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

题 目 学生姓名 班 级 评阅教师评语: 项 目 岗位贴近度 课题与任务 专业贴近度 训练实效性 科学性与创新性 成果质量 规范性 实用性 工 作 量 工作量 合 计 是否同意答辩 分 值 10 10 10 20 20 20 10 100 评阅教师签字 - 25 -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冯慧 语教091班 专 业 学 号 语文教育 200932050550130 实际得分

表A-6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

题 目 学生姓名 班 级 冯慧 语教091班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专 业 学 号 语文教育 200932050550130 答辩小组评语: 项 目 岗位贴近度 课题与任务 专业贴近度 训练实效性 科学性与创新性 成果质量 规范性 实用性 工作量 工作量 答辩陈述 答辩效果 回答问题 合 计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评价主体 成绩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答辩小组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分 值 10 10 10 10 10 10 10 15 15 100 总评成绩计算 权重 30% 20% 50% 实际得分 加权成绩 总评成绩 评定等级 - 26 -

表A-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答辩记录

学生姓名 班 级 课题名称 姓 名 冯慧 语教091班 学 院 学 号 师范学院 200932050550130 专 业 指导教师 语文教育 章海凤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职称 (组长) 工作单位 答辩小组成员 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

- 27 -

表A-8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成果成绩评定表(二次答辩)

题 目 学生姓名 班 级 二次答辩评语: 项 目 岗位贴近度 课题与任专业贴近度 务 训练实效性 科学性与创新性 成果质量 规范性 实用性 工作量 答辩效果 工作量 答辩陈述 回答问题 合 计 评定等级 答辩组组长签字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 28 -

论杜甫诗歌中的“泪” 冯慧 语教091班 专 业 学 号 语文教育 200932050550130 分 值 10 10 10 10 10 10 10 15 15 100 实际得分

- 2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