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要文学常识集锦

更新时间:2024-06-13 04: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级别 时间 童试 乡试 会试 地点 应试者 儒生或童生 秀才(庠生) 举人 主考 内容 知县、知 府、学政 朝廷派员除经、史、时监临 务外,主要考朝廷派大八股文臣任正、和试贴副总裁,诗 再派会试考官 皇帝、亲王、大臣监试,部院大臣详卷。 录用 生员(庠生,俗称秀才) 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 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每年一次 府、州或县 三年一次,常在八月 三年一次,乡试后一年春天(三月) 省城 礼部 殿试 三年一次,会试后当年五月或四月廿一 初在北京天安门外,后定北京保和殿 贡士 进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八股文与试帖诗 八股文是科举时必须完成的文体。因题目取自四书,又称四书文。内容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依据,形式有死板的规定。试帖诗,是唐代以后科举考试规定的一种必须完成的诗体,因题目常冠以“赋得”二字,又称赋得体。其结构略同八股文,五言八韵,而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

“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襁褓】不满周岁

〖释意〗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出处〗《论语·子路》:“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孩提】二三岁

〖释意〗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出处〗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髻年】女子七岁

〖释意〗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发髻。 【龆年】男子八岁

〖释意〗儿童换牙之年,引伸幼年。 【总角】幼年

〖释意〗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幼年。 〖出处〗《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黄口】十岁以下

〖释意〗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

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云:“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释意〗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舞勺之年】十三岁到十五岁 〖释意〗古代儿童学文舞。

〖出处〗《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

【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岁到二十岁

〖释意〗“舞象”是指男子的15-20岁,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出处〗《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及笄年华】女子十五岁

〖释意〗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摽梅之年】女子至出嫁

〖释意〗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志学之年】男子十五岁 〖释意〗志学:为15岁。 〖出处〗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释意〗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 【破瓜年华】女子十六岁 〖释意〗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出处〗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二八年华】女子十六岁

〖释意〗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好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释意〗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出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释意〗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

在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释意〗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出处〗《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而立之年】三十岁

〖释意〗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不惑之年】四十岁

〖释意〗不惑的意思是遇到事物、事情能明辨是非而不疑惑。今用不惑或不惑之年指人到了四十岁的年龄。

〖出处〗《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 【知命之年】五十岁

〖释意〗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大衍之年】五十岁 〖释意〗大衍:50

〖出处〗《周易·系辞上》,其中论述古易揲蓍草取卦、卜筮之法时提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艾服之年】五十岁 【杖家之年】五十岁

〖出处〗《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知非之年】五十岁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花甲之年】六十岁

〖释意〗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耳顺之年】六十岁

〖释意〗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杖乡之年】六十岁

〖出处〗《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平头甲子】六十岁

〖释意〗甲子: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 【古稀之年】七十岁

〖释意〗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国之年】七十岁

〖出处〗《礼记·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致事之年】七十岁

〖释意〗官吏年老退休,我国古代称为“致事”或“致仕”,意思是交还官职。 【致政之年】七十岁

〖释意〗官吏将执掌的政权交还国君。 【杖朝之年】八十岁 〖释意〗杖朝,代指八十岁。

〖出处〗“八十杖于朝”。《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疑朝枚之年为杖朝之年在传播过程中的错写。 【耋髦之年】八十岁到九十岁

〖释意〗高寿,还可指老年人;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出处〗《晋书·李重传》:“臣访冲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薮,老而弥新。” 【鲐背之年】九十岁

〖释意〗古人九十岁的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出处〗《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之年】一百岁 〖释意〗期颐:百岁之人。

〖出处〗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

三省六部

三省的历史演变 1、秦朝

秦朝在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2、汉朝 汉武帝夺外朝(以丞相为主的正式的政府机关)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时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太傅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 东汉末设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置侍中、散骑常侍等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 3、魏晋南北朝 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按:东汉时虽有尚书台、已经成为处理政务的主要机关,但毕竟是隶属于内廷的官署,不能说是国家的正式政务机关。 唐朝三省六部制

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置中书监、令各一人,以中书监为长官。

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逐渐扩大。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4、隋 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其中,决策者为内史省,长官称内史令;审议者是门下省,长官称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隋朝,三省长官均为相职,同时,三公、三师也参预朝政,也是宰相。 5、唐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6、五代

制度与唐无异,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实际上宰相并不掌握权力。三省形同虚设。政事多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 7、宋

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宋代官制“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别敕,不得治本官事”。

按《宋会要·职官》“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但实际上,有以侍中衔出任宰相职务的现象、却没有以中书令衔出任为宰相者,中书令与尚书令一样,都是荣誉头衔。其他皆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二《三省》:“国初三省长官第为空名,惟侍中有真拜者。”) 宋代通常二相并任,较唐朝时少了许多。也有独相一人或三相并置的。三相并置时,以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次相监修国史,末相兼集贤殿大学士。二相并任的,首相并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神宗元丰改制时,尽废差遣职。以三省长官任宰相,诸官均以本官治事。以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官高不便轻授。遂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例兼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右仆射例兼中书侍郎,为中书省长官。

政和二年,废尚书令,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皆虚其位;并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仍兼中书、门下两省侍郎。靖康元年,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三省长官名称皆依元丰官制。

南渡后,凡事力图复太祖、太宗旧制。建炎三年,尚书左、右仆射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中书与门下二省为中书门下。

孝宗干道八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废侍中、中书令、尚书令虚称,遂为定制。 8、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9、明

明初不设中书令,仍以中书省统六部,长官称左右丞相。太祖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中书省与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彻底废止。 10、清

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上书房、军机处。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分类例释

一、授予、提升官职类

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如:张合“特进”加封之官衔。《失街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被

征召)公府不就。《张衡传》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选拔委以官职。如: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谭嗣同》

进:⑴推荐。如 臣进西门豹。⑵出来做官。如:①是进亦忧。《岳阳楼记》 ②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更选将官。《谭》 察:考察和推荐。如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①周公子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孟子·告子下》 ②封功臣皆为列侯。《后汉书·光武帝纪》 当:任,充当。如:当侍东宫。(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 拜:授予官职,任命。如:拜臣郎中。

除:拜官,授职(指辞旧职任新职)如:除臣冼马。授:授给,起。如:即军中拜授。

点:指派。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做官。如:辛苦遭逢起一经。《零》

简:任命,选拔。如:①简能而用之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升:升官。如:旋升宁夏道。《谭》

擢:提拔,选拔。如:擢瑞户部主事。《海瑞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过蒙拔擢。《陈》陟:提升,提拔。如:陟罚臧否。《出》

赏:由皇上特旨颁布,赐于臣下官职爵位。如:赏袁世凯‘侍郎’。 二、调动官职

迁:①升迁。②调动官职,改任。③降职。如:迁我京职。《肃》。再迁为太史令。

转:调任。如:再转为太史令。

徙:调任。如:①徙齐王信为楚王。②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 调:调动,调迁,调升。如:婿竟不调。《肃》 移:特指调任。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补:补充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三、兼职,代理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秘史。

领:兼任较低的官职。如: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 行:代理官职,指比本职低的兼职。如: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理:代理、暂任。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 摄:兼理,尤指暂兼。

守:兼理,指本职高的兼职。 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知:同判。

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 假:代理或非正式的官职。如假司马。

四、降职,罢免类

贬:降职。如 贬连州刺史。

谪、适:被罚流放或降职。如: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谪居卧病浔阳城。③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②由家居而出任官。

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如:放宁夏道

黜:废,贬退。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绌:通黜,废弃,贬退。如:屈平既绌。

左迁:降职(贬官)。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流放,放逐。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夺:削除,罢免。如: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罢、免:罢除、停职。如: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②免官削爵。 革:革除。如 革职查办。

废:黜废,罢官。如 不胜其任者废免。 去:被调离。如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解龟:罢官(因古代官印上方的印纽常做成龟形,称“龟纽”,故有其称) 乞骸骨:旧时官员年老自请退休,如: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五、其它

复:指恢复旧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

下车:官吏初到任。衡下车(新上任),治威严。 仕宦:做官。如:仕宦于台阁。 仕官:任官职,做官。

用事:执政,掌权。当权。如:①并慰告其军中用事者。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③赵太后新用事。《触》

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如:赠太子太保。《海》 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处理政事)。如:视事三年。《衡》 登朝:指做朝廷的官。 赴:赴任。

退:辞去或失去官职。如:①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②退亦忧。 致仕:①官员退休。②交还官职。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致政:①归还政权。②辞官卸职。如: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今人称春节,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祁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说法。

元宵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才开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

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肉给他充饥。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遍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而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于是下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清明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

又称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中秋

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古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又能带来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有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称腊,因此十二月叫腊月。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为了颂扬释迦牟尼的功德,届时寺庙中举行盛大的佛会。腊八节是北方最为寒冷的日子,人们用五谷杂粮熬煮成腊八粥,在节日早上食用。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至少为八样,各地用料不一。腊八节期间,人们开始置办来年的食品,做腊八醋,泡腊八蒜,做腊肉等食物。

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黄人夜鸡平日朝隅日日晡日时辰 昏 定 半 鸣 旦 出 食 中 中 仄 时 夕 十二地支 二十戌 19 亥 21子 丑 寅 3-卯 5-辰 7-巳 9- 午 11未 13申 15酉 1723- 1-四时 - 21 20- 22 一更 - 23 22- 24 二更 1 3 5 7 9 11 - 13 - 15 - 17 - 19 五更 24-2 三更 2-4 四更 4-6 五更 五更 我国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四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2、广陵散

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也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树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段,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4、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乐曲是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弘,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而现代,这往往需要大乐队式的交响曲体裁方能得以完成),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5、鱼樵问答

乐曲通过鱼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鱼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曲意深长,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6、夕阳萧鼓

7、是抒情写意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棉会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7、汉宫秋月

乐曲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8、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泽东《咏梅》。 9、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10、胡笳十八拍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文学常识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网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 《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 〖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 〖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

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礼仪常识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祭品,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对象不同,所用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时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而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和末尾。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后。”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

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次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被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背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婚冠礼

《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20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15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15岁把头发绾起来,带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再拜

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20)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初加缁布冠,象征将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即拥有人治权。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再加皮弁,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三加爵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斋戒

中国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斋是取“齐”的意义),不与妻妾同房,减少娱乐活动(戒是戒除欲望),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膜拜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五声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俗乐

古时指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雅乐”。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 雅乐

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汉族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七出

古代社会丈夫休妻弃子的七种理由:一无子,二淫乱;三不事姑舅,四哆言,五盗窃,六妒忌;七有恶疾,有此七条之一者,丈夫便可将其离弃。 七庙

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布衣、百姓、考妣

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渐成为平民的通称。父母别称考妣恶,后指死去的父母 。 望族、寒族

有声望的世家豪族为望族,寒素之族叫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 黎民、黔首

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典、封禅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坐、跪、跽、箕

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跽,又叫长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态度。 婚礼

女子出嫁叫“归”,回家省亲叫归宁,而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遣归。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六礼”。举行婚礼时,夫妇在青布帐篷里交拜,这帐篷叫青庐。

丧葬、祭礼

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古人丧葬有棺有椁(外面的套棺)。装尸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

葬叫“殓”,停棺叫“殡”,埋棺如穴叫\葬\在丧礼中,根据亲疏关系穿一定规制的丧服,有“斩衰”“齐哀”等五服之说 ,丧服又统称“缞绖”。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个太牢;诸侯五庙,用一个太牢;大夫三庙,用少牢。为人饯行要祭路神,叫“祖”;要洒酒于地,称“酹”。 歃血、衅钟

古人定盟,双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钟、鼓制成,杀牲或杀人以祭,将其血涂在器物上表示诚敬,称为“衅”。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巳(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