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下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08 15: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 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1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2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板书设计:课后记: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

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认识大洋大洲

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3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 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3.歌颂地球的诗歌。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 板书“麦哲伦”,导入新课。

2.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

3.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4.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4

1.交流环球航行的有关素材。 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 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分小组,各自交流三节课的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图画创作。 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

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

板书设计:

1 可爱的地球 一、 从太空看地球 二、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三、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课后记:

第二课 从世界看中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

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等。 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方法::讨论法。

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 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板书设计: 课后记: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4.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小导游活动

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选择其中一条。

1.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 2.确定在各个地区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1)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 了解: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

师讲解: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 (3)播放《黄河颂》,揭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讨论黄河的功过。 (1) 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

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 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总结

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

第二课 从世界看中国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

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6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邻国关系是理解“世界中的中国”的关键。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地图阅读、资料收集、分类整理、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如何查询资料,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提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也强化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 3.录音机。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

(1)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邻国一一找出来。

(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 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 3.什么是比例尺?阅读“小百科”。 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世界和平、世界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创作画。

板书设计:

2、 世界看中国

一、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二、中国的邻居

三、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 课后记:

7

3 我们互通有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

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

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信息资料。

2.调查身边的进口货,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它表明这件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主题新闻发布会: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

教师讲解图表的有关知识,请学生借鉴课本第16页的表格,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

2.阅读《圣诞老人中国造》。

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 3.指名朗读《我在美国逛超市》。

同桌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美国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三、学习“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1.学生整理课前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和调查方式。

2.比较讨论: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 3.了解“外来词”。

阅读课本中的《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 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

讨论: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汉语有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四、作业:

板书设计:

8

3 我们互通有无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圣诞老人中国造》 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

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

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准备:

1.查找张骞、马可波罗等人的历史故事。

2.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家乡的产品销往国际史上的报告。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谈谈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看法。 二、学习“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1.自主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段落。

对照插图,说说:“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看法。

2.分组朗读课文《马可波罗在中国》和《郑和下西洋》。 (1)在文中标出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2)请同学走上讲台,讲讲课前收集到的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历史名人故事。 (3)讨论: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举动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对我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你认为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是什么?

3.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之举,600年后的今天,两岸青年又开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自由阅读《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讨论: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三、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1.朗读《小华家的大蒜》。讨论:小华家的大蒜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参与国际竞争要注意哪些事项?

2.阅读《美国大蒜向中国大蒜低头》。

9

讨论:你听说过类似的新闻吗?这些新闻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3.阅读世界贸易组织的简介。

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讨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我国产品

在国际市场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4.指名朗读《家乡来了“洋专家”》

交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你感到家乡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我们互通有无

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二、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三、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课后记:

4、 网络连接你我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重点: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

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准备一个网络上的故事。 2.教师网上注册。 3.准备网络歌曲。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本来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以Flash的形式,借助网络

传播之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通过这首歌的遭遇,我们可以窥见网络的力量。

板书课题:网络连接你我他

10

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自主阅读课本内容。

你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宋伯伯为了能和女儿在网上交流,突击学习电脑和上网时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

讨论:不同的交流方式相比,网络有哪些好处。

2.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

3.阅读《国际互联网》。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网络时代的特点,你会首选哪个词呢? 4.阅读《我与网络一起成长》。

网络故事会:你听说过网上有趣的故事吗?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故事吗? 交流故事。

5.阅读《网上寻医》《网上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1)网络作用知多少。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把你能想到的网络作用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网络的作用你们知道多少。

(2)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 (4)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 6.你利用网络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讨论:假如突然离开了网络,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改变吗?如果会,你觉得那将会

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讨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你是如何从中受益的? 7.朗读《网络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你是怎样理解教室里写的那段话的? 8.阅读《网上幽默》

如果你的家长不支持你上网,而你又非常想利用网络做些有益的事情,回家之后,你会怎样给父母说?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网络连接你我他

认识“网络时代” 了解网络的作用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误入歧途,掉进网络“陷阱”。

11

教学重点:

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

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教学难点:

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

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每人找出至少一个网络“陷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便利。谁来说说?

过渡: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也有一些负面消极的东西。 二、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29页《我看“电脑热”》。

2.思考:在网络上,你都爱做些什么?你玩网络游戏吗?如果玩的话,玩游戏占用了你多少时间?

3.请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谈谈:你经常玩的电脑游戏是什么?你喜欢电脑游戏吗?它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4.如果要客观地评价一下网络游戏给你带来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三、教学互动二

1.自主阅读30到31页的内容。

2.找“陷阱”。结合课前准备的关于网络“陷阱”,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网上的不良行为?

全班同学将这些找到的“陷阱”进行汇总。

3.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有关系吗?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能不能全部归咎于网络呢?

4.我们有办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吗? 四、教学互动三

1.假如你在网上看到有陌生人自称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邻居,向你索要这位同学的联系方式,你会怎么做?

2.讨论:你知道哪些途径可以避免网络“陷阱”。 五、教学互动四

1.复习四年级下册学过的“网络文明公约”。

2.讨论:为什么我国有关部门要规定“国内游戏厅禁止中小学生进入?” 3.为了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请你献计献策。 4.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遵守网络公约的倡议书。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4课 网络连接你我他

一、网络时代

二、神通广大的网络 三、警惕网络陷阱

课后记:

12

第二单元 地球生病了 5.地球在“发低烧”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3、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4、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对地球继续变暖后果的合理想像、探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多种途径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教学难点: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穿什么衣服?可现在还是三月份呀,怎么穿怎么少的衣服? 二.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一《北极熊的忧愁》

因为环境冷,北冰洋表面结了厚厚的冰。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海冰是它们捕捉栖息的海豹和海象的平台,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这样下云,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

假设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的情况下的遭遇,可以参照课本,展开合理想像。

讨论:地球“发低烧”了,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34页《地球“发低烧”了》

2、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时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3、同座位之间合作,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你眼中“发低烧”的地球,可以配上解说性的文字。 教学互动三

1、集体朗读课本第34页《环境警报》,注意语调。

2、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全球气候变暖以来环境发出的警报。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所知道的环境发出的警报,谈谈感想。 三.结束过程

13

1、师:地球“发低烧”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么多的环境警报,如果地球一直不退烧,发烧的温度越来越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

2、布置课本第34页小调查:询问长辈或者邻居中的老年人,他们小时候的气候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5.地球在“发低烧” 一、《北极熊的忧愁》 二、《地球“发低烧”了

三、《环境警报》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2、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3、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4、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对地球继续变暖后果的合理想像、探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多种途径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教学难点: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一.导入:

师:一个人如果高烧不退,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地球如果一直不退烧的话,又会怎样呢? 二.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一

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同学间互相交流想法,把能找到的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35页上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及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2、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诸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3、如果要你为所写的警示语配一幅图片,如干涸的土地、无边无际的沙漠等,你准备到哪

14

板书设计:

里去拍摄?说说理由。 教学互动三

1、分角色朗读课本第36页《珠穆朗玛峰没了》

2、讨论: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3、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苦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4、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心目中将来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大家对地球气候持续变暖后果的设想有哪些一致之处。 教学互动四

1、师:在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增减衣服的话,就很可能会发烧,那么,为什么地球会“发低烧”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37页上“温室效应”原理的解说。

2、参考文中插图,同桌同学互相合作,试着画一幅“温室效应”加剧的示意图。

3、请学生走上讲台,对照手中的“温室效应”示意图,向全班同学讲解“温室效应”的原理。4、讨论:了解了“温室效应”的原理,我们再思考一下,地球“发低烧”的根源是什么?是谁的责任?

教师加以引导,最终明确:地球“发低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教学互动五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公碳的含量,我们人类的活动对地球“发低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让地球早日“退烧”,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本第37页《绿色的眼睛》

2、讨论:你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3、议一议。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 教学互动六

1、分组探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也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组由一名同学负责记录。

2、各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言人,将本组同学找到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行为进行总结,向全班同学做个报告。

3、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行为是大家的共识,针对这些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行为进行讨论,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4、进一步探讨所提出的方法,哪些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教学互动七

师: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为地

球早日“退烧”而努力。

1、假如你是医生,请拿起手中的笔,为“发低烧”的地球开张处方。

2、同桌或前后座之间互相交换地方,看看别人的处方开得好吗?好在哪里,吸取别的同学处开处方的长处,对自己的处方进行修改与完善。 三.结束过程:

师:处方开出来了,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才不会使处方成为一张废纸,让我们一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地球“退烧”出一份力吧。 推举出几位最有责任感的“医生”,在课后负责督促同学们将出开的处方付诸行动。

5.地球在“发低烧”

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 “温室效应”

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15

6.天有不测风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4、通过收集资料、专题调研、灾害自护演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请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选取常见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做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

2、教师准备有关地震灾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纪录片的片段。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40页《地震孤儿的故事》 2讨论:地震是怎么回事,你听说过吗?

3、结合刚才看到的纪录片中的景象,思考: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

4、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教学互动二

1、师:其实,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很多种。

2、小活动:自然灾害知多少,请同学走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但不要说出这种灾害的名称,台下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试着说出这种自然灾害的名称。

3、每提及一种自然灾害,教师就在黑板上板书这种自然灾害的名称。 4、请同学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6

教学互动三

1、师:我们看到黑板上写着这么多种自然灾害的名称,自然灾害的种类确实不少。我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归类。

2、学生试着为自然灾害分类。分类方法可参照课本第41页。 教学互动四

1、师: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2004年底,海底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顷刻之间夺去了约20万人的宝贵生命,我们也有同胞在海啸中遇难,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和自然灾害打过交道。

2、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如果听过或看过,请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3、其他同学注意听,听的同时,记下自然灾害的名称、灾害发生的时间、灾害带来的后果等信息。 教学互动五

1、分组朗读课本第42页《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2、请用笔在书上画出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注意能反映灾害严重程度的具体数据。

3、对以上内容和在“教学互动二”里记下的信息进行归纳,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三.结束过程

1、师:自然灾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带来的后果常常使人类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大量宝贵生命的丧失,社会和许多家庭多年积蓄的财产损失殆尽,一言以蔽之,无论古今中外,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2、布置小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向家长或其他长辈调查,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同时了解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板书设计:

6.天有不测风云

地震 海啸 自然灾害

《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4、通过收集资料、专题调研、灾害自护演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

17

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平时喜欢通过看报纸、看新闻、上网等方式了解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吗,在看新闻的时候,你是否留意到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近几年来,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请选择你所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

2、做介绍的同学介绍完毕后,对同一次自然灾害同样给予关注的同学,可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43页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信息。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3、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教师总结:多数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演化所造成的,但是,也有些自然灾害是由人

类活动引起的,有些自然灾害则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加剧,有人把人类对环境破坏赞成的自然灾害,形象地称为“人祸”。

教学互动三

1、阅读课本第44页《是天灾还是人祸》

2、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这些引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人类行为记在本子上,并为这些行为编上序号。看看能找到多少种引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人类行为。 教学互动四

1、在你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的灾害,如果有,把它写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同学们写的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教师提示:同一个家乡,同学们找到家乡发生的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却不尽相同,说明了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人类的这些不当行为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学互动五

师: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在中国的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1、观察课本第44页右下角的图案的构成。

2、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3、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本第45页《一封未能发出的信》

18

4、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结合阅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教学互动六

1、阅读课本第46页“手拉手,心连心”中的内容

2、请几位同学扮演赴灾区慰问的记者,其余同学扮演灾区的小朋友,合理想像当时的情景,展开对话。

3、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你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如果有机会,请付诸行动。 教学互动七

1、阅读“小辞典”:《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2、在书上画出国际减灾日的具体日期,并且记住它。 3、请同学朗读课本第47页《海滩小天使》。其余同学注意听。

4、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 教学互动八

1、仔细阅读课本第48页《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2、在最短的时间内,试着将具体应变措施牢牢记住。 3、地震演习,教师:地震了!学生迅速做出反应,看地震发生时谁的具体应变措施掌握得好,能在短时间里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互动九

1、请一组同学接龙式朗读课本第48页《面对洪水》漫画配的文字,其余同学对照漫画,注意听。

2、总结一下,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格式可以依照《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3、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结束过程:

师: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害发生时,我们大家要团结一心、自护与互助,积极应对。

板书设计:

6.天有不测风云

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天灾之中有“人祸”

课后记:

7.许多物种消失了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行为与习惯

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

19

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4、通过收集资料和动植物的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 他物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教学难点:

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组织常常生收集某一种他们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知

教学互动一:多么可爱的朋友 1、“猜猜它是谁”

介绍准备好的某种动植物的相貌、习性、本领等,可以展示有关资料;台下学生猜。 2、当小科学家。归类。

3、结识新朋友。自主阅读课文,谈谈“你喜欢它的理由”。 教学互动二: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接龙式朗读肯本第52页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简洁。 2、以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中的一种,说一句“遗言”

3、学生分三组,扮演课本第53页所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用动作表示发生的变化。

4、写出一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

5、朗读P53“世界灭绝动物”上墓志铭,讨论“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三.结束过程:

1、再次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志铭” 2、布置P54上的小调查。

板书设计:

7.许多物种消失了

1、“猜猜它是谁”

2、 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3、讨论“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20

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行为与习惯

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4、通过收集资料和动植物的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 他物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教学难点:

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影片《可可西里》片段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片段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谁是杀手

1、阅读P55上介绍藏羚羊的独生女落和P66上《谁是它们的敌人》,结合影片讲述它们的遭遇。

2、阅读《放虎归山,山林在哪里》

3、讨论“谁是杀手“?明确: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是导致藏羚羊和东北虎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学互动二 小型记者招待会

扮演课本公益广告和漫画的作者,召开小型记者招待会。 教学互动三 救救青蛙

1、有感情地朗读P56上的《救救青蛙》。

2、讨论;如果你看到这种场面,你会怎么做? 教学互动四 表演短剧《鸟》 1、朗读P57上白居易的《鸟》,并表演短剧《鸟》 2、撰写《保护————倡议书》,配上宣传画。 三、结束过程

1、请学生朗读〈仙鹤姑娘〉

2、张贴互动四中的倡议书和宣传画。

板书设计:

21

7.许多物种消失了 多么可爱的朋友 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谁是“杀手” 最需要的是行动

课后记:

8.可怕的物种入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教学准备:

1、故事《谁是水中恶魔》

2、西红柿、马铃薯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话题一 从吃龙虾说起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交流喜欢吃龙虾的原因)

2、我国原来并没有龙虾这个物种,你们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3、简介龙虾的来历。

龙虾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后引入日本,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我国商从日本引进,我们把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物种叫做外来物种。 4、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5、了解龙虾的危害。

师:是的,龙虾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在江苏省盱眙县等地方每年还要隆重举行龙虾节,龙虾成为地方的一种特色小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知道吗?如果你在我国的湖南吃了龙虾,那可是为维护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做了巨大贡献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一段资料。

教师出示资料:小龙虾已经成了洞庭湖地区最大的灾害性外来物种,由于小龙虾的繁殖,对当

地的鱼类、甲壳类、水土植物构成威胁,破坏了食物链,小龙虾食取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的根系,破坏天然植被,而它们在堤坝挖洞筑穴,严重影响到湖区的防洪堤坝设施。

6、听了上面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师:是啊,想不到小小的龙虾竟有这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

害物种。

话题二 你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对学生予以提示)

2、①外来物种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大家看(出示紫茎洋兰图片),这种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阅读课本中材料:《霸王草--紫茎洋兰》

22

③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把紫茎洋兰叫做霸王草。

3、①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存在,国外许多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②听故事《谁是水路恶魔》

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 话题三 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1、师:刚才同学们听了很多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那么,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组织学生深入思考、交流,如果发现对人们有益的外来物种的事例,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2、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

3、阅读课本第61页“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8.可怕的物种入侵

一、了解龙虾的危害 二、《霸王草--紫茎洋兰》 三、《谁是水路恶魔》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2、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采取积极行动,从身边做起,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教学重点:

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教学难点:

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采取积极行动,从身边做起,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学生搜集材料的情况。

2、把教材中其他国家遭受的损失制成卡片资料。 3、食物链图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话题一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危害

1、教师导入:辽阔的疆域,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使得我国容易遭受外来

23

物种的入侵,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发现入侵物种,同学们上节课后已通过多种方式查阅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2、由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比较多,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

① 阅读《水上绿魔闷死昆明池》了解水葫芦的危害。

② 阅读《水葫芦的自述》后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此处讨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给入侵物种以可乘之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防止物种入侵的。)

5、教师小结:通过交流讨论,我们了解到我国遭受物种入侵的范围是多么大,那么,我国遭受外来物种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呢?

(出示教材中图表,请学生谈谈,看了数据有什么感受) 话题二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外来物种入侵对其他国家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交流搜集的资料。 3、出示图表资料:《外来物种入侵给有关国家造成的损害》。

4、小结设疑:看来,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外来物种为什么会疯长、蔓延呢?

话题三 “地头蛇”为什么斗不过“强龙” 1、讲故事:《欧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陆》

2、欧洲家兔为什么会吃掉澳洲大陆,借助《生态平衡》中“食物链”图来阐述其中道理。 3、阅读教材“小资料”:《为什么“地头蛇”斗不过“强龙”》

话题四 我国的对策

1、师: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是怎么做的? 2、阅读课本第65页“新闻链接”材料,思考讨论。

① 有人认为食人鱼是一种动物,在我国剿杀食人鱼是不爱护动物的行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② 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果意见对立,可分组进行辩论。 ③ 专家观点:出示教学资源提示中“专业人士访谈”内容。

④ 教师小结:食人鱼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剿杀食我鱼势在必行。 3、阅读课本第63页“新闻链接”:《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范和管理》。

4、教师小结:防御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纷纷制定法律法规,并且建立了防治和控制外来物种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了一项“全球外来入侵物种规划”,由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对如何防治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做出规划,并提供行动指南,并确定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化日。 话题五 我们的行动 1、直击现场

情境:张丽嘉小朋友跟妈妈出国探亲,回国前,好朋友珍妮送给她一小包花种做纪念,她小心地把花种收进了旅行箱,到了机场,填写《出人境健康检疫申请卡》时,好看到了“是否携带动物、植物种子”一栏,她想起了那包寄托她和珍妮友谊的花种?? ① 初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② 阅读教材中的得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再次交流,她该怎么办? 2、制定我们的防御方案。 ①阅读课本第63页“小资料”:《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 ②根据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出我们的防御方案。 个人思考:分小组交流归纳:全班交流。

24

教师总结:

外来物种入侵是全世界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板书设计:

8.可怕的物种入侵

奇怪的现象

难以古连估量的损失 防患于未然

课后记:

9、自然资料取之不尽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2、行为与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应有的态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途径,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调查、小品表演、设计“绿色记事本”、“环保收支簿”、办绿色环保小报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为了把善待资源的要求落在实处,我们每一个都要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1、查找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和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2、布置小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属于可以循环再生或者可以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属于越用越少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教学过程:

25

板书设计:课后记:

教学目标: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吗?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齐声作答。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师:随着世界环境日的临近,杨柳青小学六(2)班开展了以“保护自然资源,共建绿色环保社会”为主题的系列环保活动。 2、阅读课本第67页杨柳青小学六(2)班同学对全球及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

3、对照课本第67页下方的插图,说一说你认为矿石、风力、土地这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 教学互动二

1、将小调查的调查结果填写在课本第68页的相应的地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将答案补充完善。 3、谈一谈你在小调查之后的感受。 教学互动三

1、阅读课本第69页《节水新概念》。

2、以“假如世界没有了水”为题,创编一个戏剧小品,表现世界没有了水之后,不同人的反应,并深度分角色演出。

教师提示:可以扮演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如:老人回忆若干年前水资源丰富时候的情

景,追悔当时没有保护好水资源,小孩没有水喝,渴得难受,不停地哭闹着,农民望着干涸的土地和枯死的庄稼,无奈地落泪,学生后悔没有学好“节水”这一课??

3、讨论:有人说,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结合之前的小品,请谈谈你的看

法。

三.结束过程:

1、阅读《令人担忧的数据》,在课文中把具体的令人担忧的数据用着重号画出来。 2、布置学生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9、自然资料取之不尽吗 一、世界环境日 二、《节水新概念》

第二课时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2、行为与习惯

26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应有的态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途径,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调查、小品表演、设计“绿色记事本”、“环保收支簿”、办绿色环保小报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为了把善待资源的要求落在实处,我们每一个都要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1、了解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 2、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3、向家人了解,自己家每月用电、用水量大约各是多少? 4、依照文中的“绿色记事本”,教师自己设计一本,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关的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 2、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教学难点:

依照文中的“绿色记事本”,教师自己设计一本,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关的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影响到资源的永利用,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

不鲜。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阅读《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是什么? 3、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教学互动二

1、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第71页上许强、黄春雨、任丽的话。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教学互动三

1、阅读《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2、在这部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中,提到了一些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措施,你觉

27

得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祖先怎样的观念? 3、这些措施在今天还有用吗?如果今天再次制定《田律》,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条例? 教学互动四

1、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你知道围绕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吗?

2、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的现状,如你要你为明年的世界环境日选取一个主题,你会选择什么主题呢?谈谈理由。 三.结束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绿色环保小报,作为对今年“世界环境日”的纪念。 2、把这几份绿色环保小报张贴在班级或学校的墙报栏里。

板书设计:

9、自然资料取之不尽吗 全球自然资源频频告急 我们还能给子孙留下什么 善待资源,持续发展

课后记:

第三单元 世界问题还不少

10.战争何时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说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的道理。 教学重点:明白为什么说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准备:遭受战争破坏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质疑激趣: 1、老师讲述战争的危害故事

一个处在战争中伊拉克孩子的自述

2、战争中的儿童:紧张—恐惧—不安—哭泣 (一)战争对儿童的伤害

(二)了解战争的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1、“一战”: 2、“二战”: 3、“二战”以后:

4、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危害? 5、讲评小结 内容。

二、观看遭受战争破坏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28

三、作业:自学教材,体会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10.战争何时了

一、战争中的儿童:紧张—恐惧—不安—哭泣

二、战争对儿童的伤害

三、了解战争的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友爱,需要一个安静的家。 2、情感:了解“和平鸽”的由来,学会珍惜今天安静的幸福生活。

3、能力: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信息,能够简单地探索和说明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友爱,需要一个安静的家。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友爱,需要一个安静的家。 教学难点:了解“和平鸽”的由来,学会珍惜今天安静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遭受战争破坏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2、收集有关和平年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的相关资料或图片。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视觉冲击,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讨论“和平”这个话题。 2、有谁知道“和平鸽”的由来呢?

3、有谁知道国际“儿童节”的来历? 4、学习《儿童和平条约》 (二)阅读教材,加深认识

学习教材78页“和平鸽”的由来故事。

(三)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1、为什么“和平鸽”成为全世界象征和平的神圣使者? 2、你还知道那些节日与战争有关?能说说它们的故事吗?

(四)整合信息,全面感知

1、 自学教材,加深理解。

2、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五)总结: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社会渴望安宁,我们企盼和平,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安居乐业,

才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板书设计:

10.战争何时了

一、“和平鸽”的由来

29

二、国际“儿童节”的来历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中国的“钢铁长城”是什么,明白称他们为“钢铁长城”的道理。 2、情感:以他们为榜样,自觉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钢铁长城”是什么,明白称他们为“钢铁长城”的道理;知道中国的“钢铁长城”的伟大所在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他们为榜样,自觉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驻守边防军的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听讲解,受教育

1、同学们,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而解放军叔叔是我们国家的“钢铁长城”,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们都是保卫我们祖国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的“钢铁长城”,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

2、学习、了解驻守边防军的生活和情况 (二)组织讨论,加深理解

(三)讨论、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驻守边防军的资料。 (四)各组汇报辩论结果

请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意见,一定要综合大家的观点。

(五)自学教材内容

(六)总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又是维

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爱我中华,固我长城。让我们向解放军叔叔学习、致敬。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0.战争何时了

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 和平---人类永久的期盼 中国的“钢铁长城”

课后记:

11.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科技带来的新生活、新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科技带来的新变化。

30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感受科技带来的新生活

1、科技活动月开始前,同学们的看法: 讨论:科技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① 同桌互相讨论 ② 分组讨论 ③ 总结

2、了解电脑及电脑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全文总结

(三)自学课文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11.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讨论:科技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科技也带来烦恼。

2、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科技的能力。

3、情感:学会在生活中认识科技,理利用科技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科技带来的烦恼,并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认识科技,理利用科技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科技在生活中的烦恼

学习教材87页内容

(二)借助资料,认识科技的威力和可怕。 学习教材88-91页 1、科学的价值 2、核武器有多可怕

3、广岛就像一股烟儿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4、克隆人的忧虑

(三)辨析会:要不要克隆人?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给出提示

3、小组交流,以表格方式呈现并汇报交流。 (四)教师总结,活动引向纵深

联合国对克隆人是怎样规定的?

(五)总结:

板书设计:

31

11.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感受科技新生活 科技也带来烦恼

课后记:

12.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联合国的相关情况。

教学重点:了解联合国的成立、国歌、会徽和旗帜、产生与发展及一些相关的机构。 教学难点:学唱联合国歌。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了解联合国 1、谈话导入 2、教学内容:

①走进联合国总部 ②了解联合国国歌 ③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 ④联合国的会徽和旗帜 ⑤了解联合国的一些机构 (二)自学课文,畅谈感受 (三) 教师总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2.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①走进联合国总部 ②了解联合国国歌 ③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 ④联合国的会徽和旗帜 ⑤了解联合国的一些机构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使学生了解联合国与我们的关系,感受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2、情感:感受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3、能力:进一步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运用资料简单说明,分析和评价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使学生了解联合国与我们的关系,感受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32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课文

1、了解“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部分。 2、帮助和保护儿童 3、帮助儿童兵 4、世界的儿童问题 5、儿童参与的相关活动

(三)思考: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能做些什么?

(4)辩论:联合国所设相关这些机构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组织机构。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2.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组织机构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争做联合国的小大使,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相关活动。 2、倡导和平,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争做联合国的小大使,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相关活动。 教学难点:积极倡导和平,重视环境保护。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联合国的相关情况,了解了它对促进社会发展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所起的作用,如果你是一个联合国的小大使,你会为联合国和人类发展做些什么呢? (二)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中国小朋友的具体表现和作为

①地球首脑峰会:倾听中国孩子发言 ②用童心擦净地球

(三)课外延伸,开展活动。

①辨析:如果你是一个联合国小大使,你会怎样做?你对大家关心的儿童、教育、环境等问题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才艺表演:发表演说,争做联合国的小大使? (四)总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12.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①地球首脑峰会:倾听中国孩子发言 ②用童心擦净地球

33

第四单元 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13.我的这6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身体长高了,变得结实了,会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会通过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不会的本领。

2、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欣赏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了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身体长高了,变得结实了,会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

的事物,会通过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不会的本领。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

上的生活态度和欣赏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了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请同学向父母查询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穿过的衣服、鞋子、用过的餐具等等、

2、准备好上课示范用的成长记录的展板以及“比一比,多惊喜”的《成长记录》表格。 3、出示数张班上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全班同学猜猜是班上的哪几位? 4、请其余同学准备好自己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互动一

1、师:我这里有几张照片,都是咱们班上同学的,你们能猜猜是谁吗? 2、将同学猜的同学请上讲台,和照片站在一起。 3、再请出真正的照片主人,请同学对比看一看。 4、请同学描绘他们外形上的变化。 教学互动二

1、师:有谁还记得小时候的玩伴吗?

2、引导学生回忆现在依然保持联系的玩伴,描绘他们的变化。 教学互动三

1、发放给大家“比一比、多惊喜”的《成长记录》表格。 2、老师解释每一栏目的含义。

3、要求同学尽可能在课堂上填完,没有填完的项目回家继续填。 4、布置学生准备《一路汗水,一路笑》的展板 。 教学互动四

1、师:除了可以用展板来表现我们的成长过程,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哑剧小品把你的变化、你的成长过程演出来给大家看。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品的编排方案。 3、请1-2组同学上台表演。

结束过程:教师总结同学们童年的欢乐。

板书设计:

13.我的这6年

填《成长记录》表格

准备《一路汗水,一路笑》的展板

课后记:

3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3、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欣赏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了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

上的生活态度和欣赏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了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印象最深刻得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全体同学回忆6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教学互动一

1、师:6年小学生活一晃就要过去了,此时此刻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某次小小的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可能是一次小失败留给自己的遗憾,这些往事都是那么值得回味,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深情回忆吧! 2、请一位同学朗读刘慧美同学的回忆。 教学互动二

1、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样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 2、让学生尽情倾听自己的成长点滴以及收获和感悟。 教学互动三

1、师: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什么人给你提供特别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当时的

你能够渡过难关吗?你接受了帮助时,向对方表示感谢了吗?如今,你对他们仍怀有感激之心吗?

2、请同学朗读《情谊》这篇文章。

3、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要感激的人和事。 教学互动四

1、读《我们再看您一眼》一文。 2、让学生说说听完后的感受。

3、组织学生交流,如果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心意,如何表达呢? 二、结束过程:

请同学根据上述回忆确定自己参加《我这6年,谢谢你!》综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板书设计:

13.我的这6年 成长的惊喜 足迹深深浅浅 给母校鞠个躬

课后记:

35

14.去中学看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2、让学生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自己对照找出差距,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自己对照找出差距,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去附近的中学了解情况。

2、和准备去参观的学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联系,确定参观日期和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

导入

师:再过不久,你们每个人就要上中学啦!你们高兴吗?你们想像过中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有亲戚或邻居的孩子正在中学学习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再过不久,你们每个人就要上中学啦!你们高兴吗?你们想像过中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的吗?你们有亲戚或邻居的孩子正在中学学习吗? 二、谈论感受

教学互动一

1、请做好准备的同学介绍他所见过的中学。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 教学互动二

1、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放置到未来的中学生活中去,设想自己可以为新的班级承担什么工作。

2、小组相互交流。

3、教师鼓励学生们交流,还可以帮助大家大胆设想自己示来的角色。 教学互动三

教师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告诉学生中学和小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同学们身上具备的优势在中学生活的哪些方面还可以保持。 教学互动四

1、布置第二天参观中学要注意的事宜。

2、逐项解释采风纪要的项目,并阐述认真做好纪要的重要意义。 三、结束过程:

动员大家为了参观中学尽可能全方位准备。

板书设计:

14.去中学看看 一、介绍他所见过的中学

二、设想自己可以为新的班级承担什么工作。 三、去中学采风

3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2、让学生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自己对照找出差距,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自己对照找出差距,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课前准备:

1、准备好交通工具,或确立步行前往中学参观的具体路线。

2、和所去中学的相关人员共同商定参观和访谈的具体详细的方案。 3、收集并评价参观中学的记录。 4、邀请介绍经验的相关中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发前再次强调纪律和安全,提醒应带的纪要记录本。 2、确定活动的分组名单和组长人选及职责。

二、参观学习

教学互动一

各小组根据《中学一日采风纪要》的各项条目在中学相关老师或同学的带领下一一观摩、填写。 教学互动二

记录不同年级的课程表,特别是初一课程表的特点。 教学互动三 1、参观并记录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各场馆,如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的进入要求。 2、各小组作整理 教学互动四

1、组织小组讨论:对照看到的中学生活,自己已经具有哪些优势? 2、继续讨论:自己的担优有哪些? 教学互动五

1、访谈学哥学姐。 教学互动六

1、组织同学进一步讨论,为迎接中学生活,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2、师:同学们对中学生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尽量发挥自

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不足,为适应中学生活想出一些高招呢?

3、组织小组同学交流,然后请部分学生发言。 三、作业:

板书设计:

14.去中学看看 中学一日采风 我能适应吗

畅想我的中学生活

课后记:

37

15.我们的毕业典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对毕业典礼的设计和准备,初步了解组织学校活动的程序,初步具备设计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

2、亲身体验对小学生涯的回顾,总结和惜别,具备中小学过渡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同学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

教学重点:独立设计毕业典礼议程。 教学难点:中学毕业典礼的设计。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往届毕业典礼资料。 2、中学毕业典礼资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自主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以往的毕业典礼录像。 二、引导学习

教学互动一

请同学针对录像提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学互动二

组织同学评价所看到的录像中包含了哪些道理。 教学互动三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上提供的三个小学毕业典礼的场景。 教学互动四

1、请同学自己谈谈喜欢这样的毕业典礼形式吗?还有没有听说过其他形式的毕业典礼? 2、同学们自己设计毕业典礼,有好的创意吗? 三、结束过程:

征集下节课上交的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串词和方案。

小结:通过自行设计和讨论,大家都能设计自己满意的毕业典礼方案,这些都很好。

板书设计:

15.我们的毕业典礼 一、毕业典礼录像 二、评价

三、设计毕业典礼

课后记:

3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对毕业典礼的设计和准备,初步了解组织学校活动的程序,初步具备设计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

2、亲身体验对小学生涯的回顾,总结和惜别,具备中小学过渡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同学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

教学重点:

回顾小学生涯,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同时为进入新的学段做好思想准备。

教学难点:如何做个中学生。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准备:

1、老师充分阅读并仔细评价学生上交的毕业典礼方案,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2-3个。 2、选出班级模拟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自主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根据你们的方案模拟我们的毕业典礼。 二、引导活动 教学互动一

1、分别选择2-3个班级中较好的方案,进行毕业典礼活动的模拟。

2、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比较、修改,整合出比较完善的方案交给学校待选。 教学互动二

师:毕业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对同学之间的友情还很眷恋?是不是对老师、对母校有所

很多话要说?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互动三

组织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历史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说说读后的感受。 三、总结:

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上自己的毕业赠言。

板书设计:

15.我们的毕业典礼 一、模拟毕业典礼 二、修改 三、毕业赠言

同学赠言

课后记: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aw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