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眼中的散原诗歌

更新时间:2023-11-15 11: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钱锺书眼中的散原诗歌

作者:李开军

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01期

摘 要:钱锺书在《围城》和《容安馆札记》等著作中多次论及陈三立诗歌,其看法颇受陈衍之影响,但也有驳辩。钱氏认为陈三立诗歌是具有艰深风格的诗人之诗,但诗学不精。其持论自有深到之处,亦偶现求全之偏。 关键词:钱锺书;陈三立;诗歌

宣统二年(1910)钱锺书出生时,陈三立已经五十八岁,《散原精舍诗》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陈三立去世,钱锺书都在长大、读书和求学之中,这两个年龄在祖孙之间的人,似乎没有晤面的可能——至少目前所见史料可以支持这一看法。在陈三立生前以及逝后,他都是作为“话题”出现在钱锺书的言谈和著作里的。 一

显然,作为旧诗宗师的陈三立,又于民国十年(1921)、十一年(1922)间与钱基博书信往来,撰写了钱维桢(钱锺书曾祖)家传,并被钱基博作为“同光体”头号诗人写入民国二十二年(1933)出版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学和大学时代的钱锺书,对他的诗歌应该已经寓目。《〈槐聚诗存〉序》中说:“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独索冥行,渐解声律对偶,又发家藏清代名家诗集泛览焉。及毕业中学,居然自信成章,实则如鹦鹉猩猩之学人语,所谓?不离鸟兽?者也。”{1}其于当世名家如陈三立者,不应不闻不问。

在对陈三立诗歌作品的认知、评价方面,钱锺书与其父钱基博一样,都曾深受陈衍论述之影响。只是,钱基博取自《石遗室诗话》,彼时陈衍对陈三立还未心生不慊,论述多出褒赞;加之诗话为公开发表,陈衍亦可能有所保留,颇有吞而不吐之时。而钱锺书则更多是来自与晚年陈衍的促膝快谈,如民国二十一年(1932)阴历除夕,这时陈衍自居于广大教主,此种背后论人,自然多有胸臆之语,所以对陈三立多了吹求与贬抑。钱锺书《石语》记述陈衍之语云:“陈散原诗,予所不喜。凡诗必须使人读得、懂得,方能传得。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鲜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为散原体者,有一捷径,所谓避熟避俗是也。言草木不曰柳暗花明,而曰花高柳大;言鸟不言紫燕黄莺,而乌鸦鸱枭;言兽切忌虎豹熊罴,并马牛亦说不得,只好请教犬豕耳。丈言毕,抚掌大笑。”{2}黄曾樾所辑《陈石遗先生谈艺录》记陈衍民国十六年(1927)论陈三立诗歌之言云:“陈散原文胜于诗。”又云:“所谓高调者,音调响亮之谓也,如杜之?风急天高?是矣。《散原精舍诗》则正与此相反。”又云:“《散原精舍诗》专事生涩,盖欲免俗、免熟,其用心苦矣。”③钱锺书《〈石语〉序》中说:自己所记,“多足与黄曾樾《谈艺录》相发”{1}。综观黄、钱所记,如果说陈衍在黄曾樾面前评价陈三立诗歌还略有保留的话,五年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ajv.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