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

更新时间:2024-04-18 01: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赤峰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各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科学研究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组织与管理

(一)教务处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体职责是:

1.组织制订和修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2.汇总各院系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和指导教师安排,检查执行情况,协调有关问题;

3.牵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抽样答辩和答辩工作; 4.组织进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和“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的评选工作;

5.对优秀论文(设计)进行交流和汇编。

(二)各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对本院系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和全过程监控。领导小组由院长(系主任)任组长,小组成员由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组成。主要任务是:

1.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和部署,结合本院系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制订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2.布臵毕业论文(设计)任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 3.审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4.确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组织答辩工作;

5.组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与工作评估,负责向学校推荐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

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归档工作。 二、选题原则和要求

1

1.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前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和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要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得到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根据选题要求和所具备的条件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经专业教研室讨论通过,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已经批准的题目不得随意更改,更换题目必须经相应审批程序方可生效。

3.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力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密切结合,积极靠近学科前沿。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与毕业实习的单位和内容相结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收集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资料。

4.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应坚持一人一题,以中、小型为主的原则。题目难度要适当,份量要合理,涉及的知识范围、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或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5.对于个别专业,如果采用同一个大题目,则要求每一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小专题;若选择老题,必须做到“老题新做”,要有新的内容和要求。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应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具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没有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可协助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教师由各教研室安排,并上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原则上应由本院系教师承担,特殊情况,经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也可以聘请有关单位的教师或技术职称相当于讲师以上的科技人员进行指导。

3.每个学生都应有确定的指导教师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全面负责,原则上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6名,个别专业如因特殊原因超过此范围的,应经院系主管教学领导审核,报教务处批准。

4.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指导导师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换。

5.既带研究生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教师,可以把研究

2

生与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是研究生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实践内容。

6.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及时拟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交院系审批后下达给学生,并向学生交代清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和进度安排,帮助学生制定工作计划,介绍与选题有关的研究现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7.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因材施教,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指导,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既要在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8.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应对学生进行一次工作进程和质量的抽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阶段检查,并认真审阅初稿,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因公外出,需妥善安排好工作,并报告院系主管领导。

9.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应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全面审核,实事求是地填写指导教师评语,并给出建议成绩,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四、对学生的要求

1.熟练掌握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

2.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毕业论文(设计)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在理论、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应有所创新。

3.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和检查。要按时、独立、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不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如有引用须加以注释。

4.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或选题意向,结合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主动深入社会,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了解现实问题,积累第一手资料,完成好有关调研报告。

5.结合选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查阅,了解选题的研究背景、已有成果、

3

达到的水平以及当前动态等,应具备熟练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中至少参考一篇外文文献(特殊选题除外)。

6.理工科类学生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以便教师检查和指导;文科类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但必须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

7.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四周必须将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经指导教师指导修改后,于答辩前一周将初稿和修订稿一并交评阅教师评阅。

8.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要遵守校纪校规,正确处理好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的关系。因事、因病离开,应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旷课处理。旷课达到一定数量,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对评阅教师的要求

1.每篇论文(设计)要求至少有3位评阅教师(其中一位为主要评阅者)进行评阅。指导教师不能兼任被指导论文(设计)的评阅教师。

2.评阅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指导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着重审查文本质量,包括设计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客观给出评语和评阅成绩。

3.评阅教师必须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认真评阅,明确指出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拟定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避免使评阅工作简单化、公式化。未完成“评阅”环节者不能进行答辩。

六、答辩程序及要求

1.每个院系成立一个答辩委员会,由各院系教授、专家组成,共5-7人,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秘书1人。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一般按专业组成)。

2.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1)审定学生毕业答辩的资格;

(2)组织、主持并监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3)在答辩前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

(4)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现场的各项工作,成员

4

为3-7人,其中组长1人、秘书1人,秘书负责答辩过程中的记录及事后的资料整理工作;

(5)审定并给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评成绩。

3.指导教师在学生答辩前,应检查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审阅教师评审意见和文档内容是否齐全、规范(要求见附件:赤峰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不齐全、不规范者应补全后报送答辩小组。答辩小组在学生答辩前发现毕业论文(设计)文档不规范或文件不全者,应通知指导教师和学生补全规范后,再进行答辩。

4.学生在答辩时,先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所采用的资料和主要方法;

(3)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结论; (4)毕业论文(设计)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5.教师提问,其内容可以是: (1)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课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 (3)考察鉴别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回答问题应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7.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中学生本人简要报告毕业 论文(设计)内容约为15分钟,教师提问和学生答辩时间约为10分钟,答辩小组评议约5分钟。

8.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书写评语并给出答辩成绩。 七、毕业论文(设计)评分要求

1.答辩委员会参考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教师的评分及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总评成绩。

2.毕业论文(设计)总的评分采用五级分制:A(优秀)(90分以上)、B(良好)(80-89分)、C(中等)(70-79分)、D(及格)(60-69分)、E(不及格)(≤59分)。

A(优秀):能正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圆满地完成所做题目,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a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