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工作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04 22:0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工作总结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xx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为全面掌握X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根据省政协要求,X月X日至X日,X市政协副主席X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XX等县市区的乡镇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民营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实际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底,X各类人才总量X万人,其中X政人才X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万人,专业技术人才X万人,技能人才X万人,农村实用人才X万人,社会工作人才X万人。形成了以X名院士、X名XX访问学者、X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X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X名省三五人才工程人员、X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X名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人才集群。

关于我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情况的调研工作总结报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采取强化政策引导等系列措施,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强化政策引导,激发人才向基层流动活力。

一是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特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X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X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施细则》等政策,形成了一个“意见”、五个“办法”、十一个“细则”的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二是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对引进人才的安家补贴、科研经费、薪酬待遇以及人才培训补贴、实施路径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严格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X元+工龄补贴(X元/年)优惠政策,并从2020年起,补贴起步线调整为X元/月,从2021年起,工龄补贴为X元/月,为人才向基层流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紧缺性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和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如《X县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2)》,2017年至2019年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X人,三年共安置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X人。《X县紧缺人才引进暂行办法》,2018年至2020年X通过X省医疗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X名,柔性引进医疗专家人才X名。《X县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X区在X大招聘会上储备高层次人才并建立人才信息库,现储备硕士生X名,博士生X名。各县市区按照“引进与培养并重、使用与激励齐抓”的工作思路,大力培养提升本土现有人才、盘活现有存量人才,着力注满人才“蓄水池”,为X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扩宽引才渠道,壮大基层人才队伍。

一是引才通道持续拓宽。进一步放宽了地域、户籍、生源等限制,鼓励全市事业单位通过招聘会招聘、进校园储备、媒体发布公告、文件宣传等方式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二是选派人才力度持续加大。选派大学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近年来,全市先后选派X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柔性引才持续加强。通过与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建立候鸟式工作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地提升基层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全市现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X个,博士后专家工作站X个,X个市级专家工作站。如X区X工作站是一家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柔性引进X位学科带头人,吸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X人,建设X品系选育与高效养殖示范项目(X省重大科技示范项目);X县植保工作站柔性引进农科专家X名,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X市先后选派了X名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服务年限满了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

(三)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基层人才流动。

一是人才服务工程持续开展。以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为目标,成立了“三区人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和市管专家、高层次人才等三个人才服务团,在全市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帮助引导基层解决遇到的难题,实现了科技帮扶对全市贫困村的“全覆盖”。二是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实施首席专家技师带动、校企合作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与国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等单位聘请首席专家、教授、技术研发带头人,实行工计筹的办法,辐射带动全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真正发挥潜能。三是基层人才工程分类开展。建立了农技类、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和文化类X支专业人才队伍,以科技推广、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示范讲课和医疗诊治为主要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家人才下基层、服务社会建新功”活动。如X县先后选派X名市县两级突出贡献专家,每月设立X个专家服务扶贫日,面向农村中小学、卫生、文化、特色产业开展定点帮扶,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为专家人才发挥优势搭建了平合。

(四)持续培养人才,提升基层人才综合素质。

一是人才培训不断加强。依托X网络干部学院,实现所有领导干部网络教程培训全覆盖。定期组织开展X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榆授课。依托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达X多人次。每年组织开展企业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年均培训X人次左右。二是人才基础不断夯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从市直部门抽调县级和科级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选派年轻科级干部到乡镇和市直部门双向挂职,派出X岁以下的县区X政班子领导到省直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基层人才素质。三是人才帮扶持续深入。利用“苏陕”结对帮扶等机会,把有发展潜力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派出去挂职锻炼,把结对帮扶单位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有效提升了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2017年到2020年,全市通过“X”协作扶贫,共派出教育、卫生、农业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X人次,引进技术人员X人次。

(五)抓X建促发展,凝聚基层X政人才力量。

一是X性修养不断提高。依托X校主阵地加强X政人才理想信念教育。市本级先后组织举办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培训班X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轮训班X期,实现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全覆盖。通过到革命圣地延安、XX等红色基地接受再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使基层人才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树立了大局意识。二是基层人才服务意识不断强化。把X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为X员。凝心聚力谋发展,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如X区红十字会医院成立了X员示范岗、X员志愿者服务队,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经常下乡义诊,为百姓健康服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并受到市、区X组织的表彰和奖励。把基层事业的发展视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并为创建基层美好家园更加信心百倍,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积极要求入党的良好氛围。对稳定优秀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提供资金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综合环境。

一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从2013年起,市财政设立X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保证每年人才工作的需求。市人才专项资金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主要用于引进人才的各项补贴、考核奖励及落实有关待遇和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管理、服务工作。二是人才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在振兴南部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支持南部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X市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创业配套投资,到2017年,风险投资基金达到X亿元。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X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层高层次人才匮乏。

一是高学历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队伍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教育、卫健、农林水牧系统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分析归纳X份有效问卷调查中,第一学历为硕士及研究生及以上的仅占X%。二是现有高级职称人员老龄化严重。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较高,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三是科研带头人紧缺。各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研发项目的科研带头人,多数企业不能承担较大的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各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研发项目的科研带头人,尤其是能够引领X新兴产业和能源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更显匮乏。

(二)基层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

一是人才年龄梯次结构不优。全市县级干部X名中51岁及以上占X%,而45岁及以下的仅占X%。基层人才渐趋老龄化,后备人才不足。二是人才学历结构不合理。全市县级干部中,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上的人员仅占X%;全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有X人,占比为X%,但大多数也非第一学历。三是人才专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基层中小学普遍短缺音乐、体育、美术、地理、生物、历史等薄弱学科专业教师;乡镇卫生、农技推广等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短缺更严重。

(三)编制不足制约人才引进。

在X现行经济体量下,X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需求与核定编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编制总量缺口较大,无法满足X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限制了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县级单位编制总量短缺,制约了人才向基层流动,无法补充新鲜血液,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

(四)基层人才职称晋升通道不畅。

一是岗位设置不足。从2008年起,人事管理部门在基层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以编制人数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分设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进行不同专业技术等级的岗位设置。但部分事业单位特别是县级医院由于超编的原因,很多已经具备晋升高级职称条件的人员因医院超编无空岗,不能参与职称晋升,影响基层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人才体制机制不畅。很多人才仅限于本系统、本行业内流动,跨行业之间横向流动较少,流动率降低,“一次分配定终身”和“一个岗位干一生”的现象仍很普遍。

(五)基层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现象突出。

一是经济落后地区人才难留。在问卷调查中,X南部六县X%的基层工作人员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受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X南部县基层人才大量向市级或经济待遇较高的北部县市区流动,特别是条件较好的选调生、公务员流动更为明显。二是部分人员发展空间有限、人心不稳。部分基层岗位体系不健全,人才在基层的作用难以发挥,如已安置的5000多名大学生退役人员因没有编制导致晋升通道堵塞,缺少工作热情;市县两级公益性和协管员岗位人员待遇偏低(市级每人每月补贴2500元,县级每人每月补贴为2000元),其中有很多人员已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因待遇低影响基本生活,对现状非常不满,形成了不稳定因素,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突出。

四、对策建议

X作为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必须用好现有人才,加强人才引进,进一步培养挖掘人才,才能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梯队。

(一)加大基层本土人才培养。

一是大力实施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鼓励和支持基层一线人才积极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进一步推广教育、卫生等行业“省市帮带县”“县帮带乡”“乡帮带村”经验做法,积极开展人才“传帮带”,不断增强基层一线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二是大力培育本地农村实用人才,造就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打造引领农村致富的火车头。三是实施本地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政府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本地有条件、有潜力的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通过统筹调整,把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的人员调配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让其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特长。

(二)优化基层编制和人事管理。

一是积极争取省级“编制周转池”的支持,缓解基层单位因超编、满编而难以引进急需人才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县级“编制周转池”建设,鼓励支持事业编制在本县(市、区)范围内统筹调剂使用,在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林业、科技、宣传文化等领域和行业实行岗编适度分离,对新招事业人员实行“县招乡用”“县管校聘”,实现人才下沉到基层、服务于基层、安心在基层,切实解决基层一线人才短缺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基层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备案制,给予这些单位充足自主权,使其能按需按岗有选择性地招录急需紧缺性人才,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在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出台优惠政策,划出一定比例,面向基层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大学生退役兵招聘,切实解决待遇偏低、在岗不在编导致晋升通道堵塞等基层人才就业遗留问题。四是坚持编制在先原则,在使用编制时必须考虑所招聘或调配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解决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岗位专业设置和人员调配工作中存在“人岗不符”和“人岗不适”的突出问题,坚持“按岗录人、按需用人”,切实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点督查内容,为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基层人才待遇。

一是适度提高基层人才和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补贴,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落实国家政策,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并向贫困地区倾斜,按地区条件差异分等次执行,引导人才向艰苦地区流动。二是积极推行职务与职级晋升制度,在乡镇基层一线长期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为优秀的,优先享受职级待遇。三是对于非在编制的各类基层人员,如大学生义务兵、村官、三支一扶、村级本土人才、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和临聘人员等,用人单位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兑现劳动报酬。四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重点应向乡镇倾斜,其比例应高于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

(四)完善基层人才培育激励机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X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具体措施,为人才向基层流动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推进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开展表彰激励,全市各类科技人才表彰、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等方面,予以南六县基层人才适当倾斜,防止优秀人才大幅度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三是每年从教育、卫生、农业等基层单位中,推荐选派业务骨干到省级、市级对口单位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专业学习和进修,财政给予学费、食宿费等费用补助。四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落实“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发现干部,在一线选拔干部”,让基层干部在政治上看到希望,激发基层干部工作动力,吸引大批人才主动向基层一线流动。

(五)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通过外出招才、公招公选等方式,充分利用双向兼职、联合聘用、人才驿站、候鸟式工作站等柔性引才用才模式,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转化成果、创新创业。二是对顶尖人才和重大团队引进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简化手续,减少环节,开通引进人才智力的“绿色通道”。三是启动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加强与用人单位对接,鼓励X籍学子发挥专长和人脉优势,以技术指导、咨询服务、讲学、引荐人才等方式为家乡服务。四是继续选聘优秀大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并提高补助标准,延长选派时间,既为企业缓解人才困扰,又为促进全民创业培养后备人才。五是对获得硕士及其以上学位,且自愿到基层一线服务的,可实行免试聘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提供能让高层次人才有事做、想做事、能做事的平台,行成群体效应。

(六)健全基层人才与科技成果推广链接机制。

一是建立各类基层科技成果推广的综合性机构,负责基层技术成果推广的各项工作,建立相配套的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基层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动技术成果在基层得到高效推广运用。二是鼓励基层人才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充分调动服务基层的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推广的资金投入,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情况的监测,防止资金的挪用与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七)优化基层人才工作环境。

一是围绕环境抓优化,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鼓励各地完善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老人养老等保障服务政策,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各类人才精神文化生活,让各类基层人才工作顺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实现基层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干事”,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基层人才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三是加大对创业创新典型基层人才、创业导师、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引才用才优秀单位的宣传力度。完善杰出基层人才奖励制度和荣誉表彰制度,树立一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标杆,提炼新时代党的创业创新精神,使尊重基层人才内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让基层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a7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