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文综历史部分下期4月月考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16 05:1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2015年春高一下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

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

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的发达往往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因此古代中国思想家的地域分布可以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进行分析。春秋战国至北宋,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故思想家的人数最多;南宋至明清,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长江流域,故南方思想家的人数超过北方;岭南地区在中国古代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故思想家的人数最少,因此答案为A项。2.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B.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

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

D.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和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工部为当时掌管各项工程的中央机关,而工部又是尚书省的下属部门;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可知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显示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的比较,无从得知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可知B项不正确;“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知C项不正确;所以答案选D项。

3.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

- 1 -

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D.C.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完整地概括材料信息,并调并调动”“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动相关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材料项。材料中仅提D所学知识可知,江西、湖广出现农作物的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趋势,故选项;材料中仅提及江西一带A及当时商品经济发达,但经济重心并未移至湖广、江西,排除项;材料仅提及稻米进入市场,但并B需苏州的米接济,并未提及苏州成为交通枢纽,排除C项。不能说明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排除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中记载:“4 ”上述材料说明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至于闾阎贱妇,尤且出其余力与人佣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彻底解体 A.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超越男性 B. D.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

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发展对小农经济的影响。男女双方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未发生根本项;文中未提及到资本主义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性变化,排除A项;男人不勤农业,女人不习纺织,说明男耕女C生产关系的特征信息,如雇佣关系,排除项符合题意。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波罗游记》5.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

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D.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D

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相对孤立状态的打破。“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趋于真实,洲的服饰,第二幅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世纪的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的、16又据两幅插图分别是14 。C均题意无关。故选DB局面,因此D符合题意;A、、6.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年份685

370

100

400

167

270

515

价格指数

A.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B.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价格指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 -

题干中价格指数迅速增加是在1521年后,即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美洲的白银的大量流入,欧洲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引发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就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本题选B。A是价格指数变化的原因;C是社会分化的表现之一;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与此现象无直接关系,故不选D。7.对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

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C.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

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只能反映英国自身的情况,不能表明其世界地位,排除B、C两项;从图中看,1500-1800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一倍多一些,增长速度较缓慢,排除D项;1800-1900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倍多,增长速度迅速,分析其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A项符合题意。

8.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工业革命推动贸易自由化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需要自由的竞争,使得过去的特权公司逐渐不能适应形式的需要了,经济思想因为工业革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 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本国的经济的思想的变化,并未涉及国际竞争;B项说法错误,生产组织的变化指的是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D项科学技术并未体现其作用。故选C。9.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A.清朝末年

B.民国初年

C.民国后期

D.“文革”前后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从材料“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时间为清末,A项符合题意。

10.据清末工商业数据统计表,到1908年底,已有227个股份公司在农工商部注册。在227个注册的企业中,资本投资超过10万两的只有72个企业。它们包括:13个棉纺织厂,4个煤矿,1个钢铁厂,6个面粉厂,7个银行,3个保险公司,3个陶器玻璃厂,6个榨油厂和2- 3 -

个轮船公司。227个企业的投资总额约为9600万两,其中48﹪即4700万两,为只占注册企业总数10﹪的资本在50万两以上的22个最大的公司所有。从这些数字可以得出的结论中,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清末新式工业很普遍

B.清末新式工业涉及各个领域

C.清末新式工业发展迅猛

D.清末新式工业中少数大企业突出,大多数规模较小

D

【解析】题干主要说明清末工商业发展状况,这些数字主要涉及行业种类、企业规模等。从所涉行业来看新式工业并不多,主要为轻工业部门,故A、B错误;C材料并未体现;从规模来看以中小规模为主,故本题选D。

11.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

①挽救民族危机②振兴民族产业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④抢占国际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短暂春天”时期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题中材料“捍卫图存计”反映了挽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材料“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反映了抢占国际市场;①②④正确,故选B项;材料中仅发展“棉、铁”不能说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故③错误,排除A、C、D三项。

12.《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宗教改革

C.新航路开辟

D.汽船发明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题干可知,13、14世纪在已有的欧亚非地区的贸易网络中,欧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改变这种处境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故C项正确。- 4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52分)

13.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消除所有生产和资本积累障碍的进程,但全球化不能消除不同国家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和不平等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被贩卖到非洲以外,特别是美洲,白人大批移居北美东海岸和南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工业)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

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欧洲的投资者发现,工场的雇佣劳动力比种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便宜。更有利可图的是,自由工人本身就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者。同时,欧洲人意识到,将非洲人留在非洲,可以确保美洲的原材料供应,非洲也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1803年丹麦废除了奴隶贸易,其他国家竞相相仿。1867年,最后一艘贩奴船横渡大西洋,抵达古巴。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没有世界金融中心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因为有形贸易发展的同时,无形贸易如利息、股息、运输、保险、旅游等也在迅速发展,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解决了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的不足问题,尤其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使美国处于主动地位。美国可以借此优势掌握全球金融,通过美元消耗、占有了别国的资源。

——《被绑架的中国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作者看待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视角。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世界商品贸易的变化。

(2)据材料三,分析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3)据材料四,指出在现代世界市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看待世界货币体系的作用的?

(4)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1)视角:(人种)种族和动植(物种)类的交流。

变化:从以土特产品为主到廉价工业品为主。

(2)原因:使用雇佣劳动力比奴隶劳动力更有利可图;把非洲变为殖民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国际货币(或国际金融)。

作用: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国际金融的稳定和战后的经济恢复。货币操纵国借此掠夺世界资源。

(4)看法: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平等现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

(1) 从材料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人……白人……动植物的交换……整个世界曾卷入这- 5 -

种交换”可知答案;材料一说明最初的商品贸易是本土的动植物产品,从材料二信息“它的(工业)商品的低廉价格”可知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贸易是廉价工业品。

(2) 从材料信息“欧洲的投资者发现,工场的雇佣劳动力比种植园的奴隶劳动力便宜……将非洲人留在非洲,可以确保美洲的原材料供应,非洲也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可知答案。

(3)从材料信息“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首先是国际货币制度”可知起核心作用的是国际货币(或国际金融);从材料信息“它维护了国际汇率的稳定……使战后10年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美国可以借此优势掌握全球金融……占有了别国的资源”可知作用。

(4)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看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

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

材料二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扬州和曼彻斯特一衰一兴的原因。

(1)特点:传统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功能突出。

背景:封建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优越;历代王朝的重视;运河的畅通。

(2)特点:近代新兴工业城市,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突出。

扬州衰落:近代以来交通优势的丧失;上海崛起;传统经济衰退与新式经济发展缓慢等。

曼彻斯特兴盛: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推广使用;工厂制的建立;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断扩大等。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城市和工业革命后城市发展。(1)依据材料“扬州……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得出扬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原因从材料“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归纳得出。

(2)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 6 -

之都”概括出特点;近代扬州衰落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后上海崛起、新式经济发展缓慢分析;曼彻斯特兴盛的原因从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断扩大等方面分析。

15.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对人都是公平的,妇女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权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才女文化”的繁荣,这些女性靠文学创作和鉴赏批判来传承妇女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刻印女性书籍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和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这些妇女……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活方式。

——(1993年)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绪论

材料二“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做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才女文化”繁荣的原因。

(2)材料二中秋瑾认为女性获得“自由的福”的条件有哪些?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思想:程朱理学的僵化;早期启蒙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影响;

文化:教育的发展;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社会群体:市民阶层的壮大。

(2)条件:受教育权利;经济独立。

原因: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封建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妇女传统地位受到冲击;近代企业出现,妇女走出家门就业;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经济独立和受教育权利,形成了妇女解放潮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群体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如今女学堂也多了”、“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等信息从受教育权利与经济独立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解答需要紧扣“社会转型的角度”,可以从自然经济的解体的冲击、近代企业以及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16.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 7 -

材料三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4)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

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5)从以上问题中,你有何认识和启示?

(1)皇权高于法律,法律体现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3)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l982年修改宪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5)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呈多样化;法制伴随社会发展进步与完善;实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现代化社会追求的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法律建设发展概况。

第(1)问根据题目要求,在材料一中找出关键材料“皇权至上,礼法并用,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可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2)问在材料二中找出关键材料“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私人得自由处分、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可得出《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法典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3)问在材料三中找出关键词“……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均有所采纳,参考西方有关法规……注意了本国状况”,可得出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其历史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得。

第(4)问依据材料关键词“应该集中力量制定法律”和时间是1978年可概述该思想观点,历史教训和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第(5)问应高度概括材料中所涉及的发展时期及国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总结。

- 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