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5-07 2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付立菲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廊坊,065001

张阔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 300071

摘要: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3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乐观,男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家庭地址不是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大一学生成就感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年级,而大二、大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男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女生,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第三,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总体方差贡献率约为24%。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竞争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特点的信息化时代,培养人才是国家的重任。学生能否克服学习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育者关心的问题。

积极心理资本(简称心理资本),是由Martin Seligman 于1997年提出的,其含义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核心成分: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和希望

[1][2]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外的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经济

[3][4]

资本已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一些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个体的工作绩效、价值观、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企业整体的发展和成功

[5,6,7]

。可见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但是将积极心理资本引入到教育环境中,

研究它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影响的调查还很缺乏。

当今网络的普及化以及学习压力较大,不同阶段的学生中都出现了部分个体过度迷恋网络,而对学习逐渐失去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旷课行为时常发生,即所谓的学习倦怠现象

[8][9]

。而大学期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大学生走向社会,谋求

生存尤为关键。如果出现学习倦怠,必然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未来发展。个别研究已指出,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倦怠现象,形势不容乐观。也有学者分析了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专业承诺、乐观主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关于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还处于零状态。

为此,本研究拟将积极心理资本从组织环境引进教育环境,通过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实际调查,探讨年级、性别对它们的影响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学习倦怠的影响,以便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了大专一、二、三年级430名学生,进行集体测试,回收有效问卷是389份,有效回收率为90.47%,有效被试中,一年级学生118人,二年级学生210人,三年级学生61人,男生共157人,女生232人,来自城镇的

[8]

166人,城市的223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问卷一共包含11个题目,4个维度(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希望),题目主要参考自编的包含26个题目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从中抽取部分题目组成简版形式。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69,题目较少,没有进行各因子的信度估计。

2.2.2 学习倦怠问卷

问卷包括15个题目,3个维度(去个性化、情绪耗竭、成就感低),每个维度有5个题目。其主要是参考马剑虹等根据MBI-GS量表修订的问卷[10]。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总的α系数为0.82,去个性化因子α系数为0.71,情绪耗竭因子α系数为0.83,成就感低因子α系数为0.72。两个问卷都采用李克特五点评分法。

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均采用spss13.0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了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并进行了差异分析,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年级 1

M 3.71 3.54 3.94 3.31 3.30 3.21 3.24 3.07 3.23 3.81 3.79 3.72

SD 0.74 0.70 1.92 0.73 0.77 0.80 0.76 0.72 0.73 0.65 0.71 0.78

0.34

0.71

2.52

0.08

0.42

0.66

3.96

0.01*

F

P

事后多重比较 2年级

0.04*

3年级

0.006**

乐观 2 3 1 2 3 1 2 3 1 2 3

韧性 效能 希望

从表1中可知,三个年级在积极心理资本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值都在3.0分以上,说明他们心理资本状态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除了在乐观因子上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三个因子年级差异不显著。但是在自我效能感因子上也接近显著水平。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发现, 2、3年级在乐观因子上达到比较显著的差异水平(p<0.01),3年级学生明显比2年级的乐观,1年级得分居中。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被试中的男生和女生在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和差异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乐观 韧性 效能 希望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M 3.67 3.65 3.30 3.28 3.24 3.08 3.74 3.81

SD 0.69 1.18 0.75 0.78 0.78 0.70 0.72 0.69

t 0.04 0.06 3.99 0.94

P 0.84 0.81 0.046* 0.33

从表2中均值可知,男、女生在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也都比较高,3.0分以上。在自我效能感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另外三个因子(乐观、韧性、希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3.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来自乡镇家庭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在积极心理资本上的得分均值,以及差异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乐观 韧性 自我效能 希望

生源地 乡镇 城市 乡镇 城市 乡镇 城市 乡镇 城市

M 3.65 3.67 3.28 3.30 3.10 3.18 3.74 3.82

SD 0.72 1.18 0.73 0.80 0.74 0.74 0.64 0.75

t 0.04 0.07 1.00 1.02

P 0.85 0.79 0.32 0.31

从表3 中可知,来自乡镇和城市的学生在四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得分均值上城市大学生略高于农村大学生。 3.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年级 1 2 3 1 2 3

M 2.50 2.42 2.70 2.45 2.40 2.51

SD 1.26 0.90 0.93 0.95 0.82 0.71

0.49

0.61

1.83

0.16

F

P

事后多重比较 2年级

3年级

去个性化 情绪耗竭 成就感低 去个性化 情绪耗竭 成就感低

1 2 3

2.40 2.56 2.69

0.61 0.60 0.65

5.06

0.007**

0.02*

0.003**

从表4中可知,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值都在2.50分左右,说明学习倦怠程度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这和已有研究中的结果比较一致。具体说,除了在成就感低因子上,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p<0.01)外,去个性化和情绪耗竭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1、2年级的差异显著(p<0.05),1、3年级之间差异比较显著(p<0.01),而2、3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

3.5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调查被试中的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进行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性别

去个性化 情绪耗竭 成就感低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M 2.55 2.44 2.60 2.31 2.49 2.56

SD 1.24 0.85 0.95 0.74 0.70 0.55

t 0.99 10.99 1.11

P 0.32 0.001** 0.29

从表5中可知,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倦怠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耗竭因子上,达到了比较显著的水平(p<0.01),男生的情绪耗竭水平明显高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在学校的学习中所因面临的一些过度要求,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 3.6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来自城镇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值以及进行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6。

表6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生源地

去个性化 情绪耗竭 成就感低

乡镇 城市 乡镇 城市 乡镇 城市

M 2.57 2.43 2.52 2.36 2.54 2.53

SD 0.96 1.07 0.88 0.81 0.60 0.63

t 2.03 3.50 0.003

P 0.16 0.05* 0.96

从表6中可知,在情绪耗竭因子上,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

3.7 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因子相关分析

表7 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的因子相关分析

情绪耗竭 0.56**

成就感低 0.32** 0.19**

乐观 -0.11* -0.09 -0.18**

韧性 -0.20** -0.24** -0.19**

自我效能 -0.11* -0.01 -0.39**

希望 -0.36** -0.23** -0.57**

乐观 韧性 自我效能

0.37**

0.18** 0.23**

0.27** 0.32** 0.46**

通过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四个因子和学习倦怠三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从表7中可知,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因子间存在负相关,除了情绪耗竭因子与乐观、自我效能两个因子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

3.8 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讨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我们以学习倦怠及其三个因子分别为预测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多重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8 以学习倦怠为效标变量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参数

进入次序 1 2

希望 希望 韧性

0.47 0.49

0.223 0.241

0.221 0.237

111.33*** 61.37***

进入变量

R

R2

△R2

F

非标准化 回归系数 B -0.43 -0.39 -0.12

SE 0.04 0.04 0.04

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0.47 -0.43 -0.14

-10.55 -9.13 -3.01

0.000 0.000 0.003

t

p

由表8可知,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构成显著的预测效应,希望因子对学习倦怠的解释力(△R2)为22.1%,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联合解释力为23.7%,表明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资本变量中希望和韧性两大因子对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的出现有重要影响。

表9 以去个性化因子为效标变量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参数

进入次序 1 2

希望 希望 韧性

0.36 0.37

0.13 0.14

0.124 0.131

56.10*** 30.22***

进入变量

R

R2

△R2

F

非标准化 回归系数 B -0.52 -0.47 -0.13

SE 0.07 0.07 0.07

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0.36 -0.32 -0.10

-7.49 -6.49 -1.98

0.000 0.000 0.049

t

p

由表9可知,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去个性化因子构成显著的预测效应,希望因子对个性化因子的解释力(△R2)为12.4%,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去个性化因子的联合解释力为13.1%,表明去个性化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学生自身积极心理资本变量中希望和韧性两大因子的影响。

表10 以情绪耗竭为效标变量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参数

进入次序

进入变量

R

R2

△R2

F

非标准化 回归系数 B

SE

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t

p

1 2

韧性 韧性 希望 韧性 希望 效能

0.24 0.29

0.06 0.09

0.056 0.080

24.04*** 17.84***

-0.27 -0.21 -0.21 -0.22 -0.29 -0.18

0.05 0.06 0.06 0.06 0.07 0.06

-0.24 -0.19 -0.17 -0.20 -0.24 -0.15

-4.90 -3.64 -3.32 -3.92 -4.22 -2.28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5

3 0.32 0.10 0.096 14.76***

由表10可知,希望和韧性、自我效能感三个因子都对情绪耗竭因子构成显著的预测效应,韧性因子对情绪耗竭因子的解释力(△R2)为5.6%,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情绪耗竭因子的联合解释力为8.0%,韧性、希望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因子对情绪耗竭因子的解释力为9.6%,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变量对情绪耗竭因子有重要影响。

表11 以成就感低为效标变量逐步回归进入方程的各个变量参数

进入次序 1 2

希望 希望 效能

0.57 0.59

0.32 0.34

0.320 0.339

183.60*** 100.35***

进入变量

R

R2

△R2

F

非标准化 回归系数 B -0.49 -0.43 -0.13

SE 0.04 0.04 0.04

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0.57 -0.49 -0.16

-13.55 -10.61 -3.45

0.000 0.000 0.001

t

p

由表11可知,希望和自我效能两个因子对成就感低因子构成显著的预测效应,希望因子对成就感低因子的解释力(△R2)为32.0%,希望和自我效能两个因子对成就感低因子的联合解释力为33.9%,表明大学生之所以出现成就感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身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变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

本研究发现,三个年级在乐观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感因子上也接近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3年级学生比2年级学生乐观,1年级居中。原因可能是大学期间,2年级学生压力最大,课程任务最繁重,1年级学生相对轻松,3年级学生经历了近三年的磨练,心理素质较好、心态平和,对现实和未来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因子上1、2年级间差异显著,前者明显比后者自信。

其次,男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也合常理,它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相符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男生都被看作是生活的强者,要学会勇敢、坚强、乐观、豁达,女孩子则可以柔弱、哭泣等。

再次,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无显著差异,说明家庭地址不是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4.2 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本研究发现,三个年级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并不严重,这和已有研究中的结果一致[8]。具体说,在成就感低因子上,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年级学生成就感水平最高,2、3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大二、大三学生或者学习负担重,考试或就业压力较大,时常遭遇失败,挫折,导致自我成就感水平较低。

其次,男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女生。即男生在学习中因面临的一些过度要求,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原因可能在于男生认识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要靠专业知识技能立足社会,因此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求较高,要学的专、精、深。而当目标要求过高,超出自身承受能力难以实现时就会出现身心疲惫的感觉。

再次,来自乡镇大学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城市大学生。这一结果也较合理,乡镇的学生家庭条件多数比较普通,他们在大学读书愿望之一是要改变自身命运和身份,实现父母期望。在学习上不甘示弱,甚至学习动机更强烈。但是由于自身条件不优越,没有城市大学生多才多艺,当对自己要求过高不能顺利实现目标时,难免会出现情绪、情感的超负荷体验。

4.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和学习倦怠之间有密切的负相关,符合研究预想,即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可能会得到适当控制和调节;反之,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学生,多容易出现厌倦学习的心理。为了进一步考察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我们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前者对后者的预测效应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希望、韧性、自我效能感三个因子对学习倦怠及其因子的变异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想,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心理与行为的确有重要影响。由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该结果可启发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消除不良心理与行为,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心理品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5 结论

5.1 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二学生乐观;男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家庭地址不是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5.2 大一学生成就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年级,而大二、大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男生情绪耗竭水平明显高于女生;来自乡镇的大学生情绪耗竭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5.3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倦怠之间有显著负相关,而且希望因子对学习倦怠的变异影响程度约为22%,希望和韧性两个因子对学习倦怠的总体方差贡献率约为24%。另外,希望因子对学习倦怠各个因子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它对成就感低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高达32%。

参考文献

[1] 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简评. 心理学探新,2003, 3 : 6-10.

[2] Seligman M E,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5-14.

[3] 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3):482-487.

[4]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7,39(2):328-334.

[5] Luthans ,FB,Avolio,BJ,Walumbwa,FO,and Li ,Weix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05 ,1 2:249–271.

[6] Luthans,K W,andJensen ,S M. The linkage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mission:A study of nurses[J].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2005 ,35 6 :304–310.

[7] Larson M, Luthans F. 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6, 13(1): 45~62

[8] 杨丽娴,连榕. 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4.

[9] 向晓蜜,张进辅.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J].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 朱林仙,马剑虹. 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浙江大学,

硕士论文,200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