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回采规程(下行风)(1)

更新时间:2024-06-25 1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昭阳区黄家厂沟煤矿

1011C1回采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1011采煤工作面 矿 长 : 周 军 总工程师 : 吴定方 安全矿长 : 童祖香 生产矿长 : 孟凡营 机电矿长 : 李伟春 编 制 人 : 冉茂青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作业规程会审意见

会审时间:2013年12 月25 日 会审地点: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周 军

参加会审部门负责人及人员签字:

矿 长: 工 程 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安 监 科: 地 测 科: 通 风 科:

会审意见:

作业规程贯彻学习记录

贯彻时间: 2013 年 12月 25 日 贯彻地点: 三楼会议室

贯 彻 人: 童祖香 贯彻内容: 1011C1回采 工作面 参加贯彻学习人员签名: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 1 第二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流程 .................................... 3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概况 ......................................... 3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 ......................................... 7 第三节 矿压观测 ............................................... 9 第四节 支护设计 .............................................. 10 第三章 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12 第四章 主要生产系统 ............................................. 14 第五章 顶板管理 ................................................. 16 第六章 通风、瓦斯管理、防尘管理 ................................. 23 第七章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 2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 29 第二节 顶板管理 .............................................. 30 第三节 防治水 ................................................ 38 第四节 爆破 .................................................. 38 第五节 一通三防 .............................................. 41 第六节 运输管理 .............................................. 45 第七节 机电管理 .............................................. 46 第八节 其他 .................................................. 47 第八章 避灾路线 ................................................. 48

第一章 概况

一、概况

1、工作面布置及区域采掘情况

本工作面为:1011回采工作面,已准备进行回采,本工作面自2012年12月形成。

2、开采范围及储量表 走向长倾角倾斜长平均煤平均采回采地质储可采储可采期度(m) (°) 度(m) 厚(m) 高(m) 率(%) 量(t) 量(t) (月) 58 22 90 1.4 1.4 97 31040 30108.8 9.03 二、地质说明书

1、水文地质及采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对回采的影响

(1)煤层情况及地质构造:本回采面内地质构造简单,赋存稳定。煤层平均厚度为1.6m。

(2)水文地质情况: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仅有少量顶板裂隙水渗入本面,在雨季涌水量有增大的趋势。最大涌水量为0.05m3/h,最小涌水量为0.01m3/h。

2、构造情况

本煤层在距离出山30m处有变薄断层现象,断层带约5~15m左右,预计对开采有一定影响,无其他变化情况。

3、煤层顶、底板岩性描述 (1)、含煤岩系

含煤底层为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夹黄色粉砂岩薄层,含煤系主要可采煤层为C1、C4、C7煤层。

(2)、煤层:黑色半亮型煤,质优,较硬,结构简单,呈粉末状、粒状、少数呈块状,鳞片状及层状结构,上距煤系顶界(C1js)地层45~56m,一般约51m;下距C1w2地层底界(C4煤层底板)44~55m,一般约50m。煤层厚1.15~1.74m,一般厚1.60m,平均倾角22°结构单一,为全区稳定煤层。

老 顶:棕灰色石灰岩,钙质页岩,层理清晰。

直接顶:灰色细砂岩,顶部含少量FeS2结核。厚4.0—4.5m。 伪 顶:灰白色铝土泥岩,含FeS2结核。 直接底:灰色泥岩,顶部含少量FeS2结核。

老 底:灰色、浅灰色泥岩、炭质页岩、泥灰岩互层。

1

4、煤层瓦斯以及煤尘爆炸性 (1)、瓦斯

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11年度昭通市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云工信煤行【2012】160号)。

黄家厂沟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表

根据上表,本规程按C1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取三年鉴定的最大值8.57m3/t作生产瓦斯绝瓦斯相Co2绝Co2相本年度上年度上年度瓦上年度自然煤尘备能力对量 (万m3/min 吨/年) 4 0.79 8.57 0.82 8.90 低瓦斯 低瓦斯 0.65 8.55 不易自燃 无 对量 m3/t 对量 m对量 矿井瓦矿井瓦斯绝对量 瓦斯相发火爆炸注 斯等级 斯等级 m3/min 对量 m3/t 倾向 性 3m3/t /min 为依据。

(2)、煤尘

昭通市昭阳区黄家厂沟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尘无爆炸性。 (3)、煤的自燃

昭通市昭阳区黄家厂沟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为不易自燃煤层。

(4)、本工作面煤层属首次开采,无采空区,但由于是首次开采情况不明,故在本工作面前进巷道的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并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规定,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规定执行,保证在回采过程中的安全。

2

第二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流程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概况

一、采煤方法

1、采煤方法及回采方向: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区内后退式开采,即由南向北回采。

2、采高控制:采全厚,必须见顶底板,煤层变薄时要卧底,采高不得低于1m。

二、采煤工艺 (一)落煤

1、落煤方法为风镐落煤和爆破落煤。 采用风镐落煤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前,装上风镐钎,上紧卡栏(严禁用铁丝代替卡栏使用)握住手柄向冲击力方向施力,使风镐工作。

(2)、风镐工作时,每隔2~3小时加润滑油一次,注油时卸掉风带接头,斜置风镐,按压风镐手柄,由联合头处注入润滑油。

(3)、挖掘松软煤、岩时,勿使风镐钎全部插入煤、岩中;风镐钎卡在煤、岩缝中,不可猛力摇动风镐,以免缸体和联接套螺纹部分受损。 (4)、如滤网被污物堵塞,应及时进行清理,但不得取掉滤网。

(5)、工作时应检查风镐钎尾部和衬套的配合情况,间隙不得过大、过小,以防风镐钎偏歪和卡死。

(6)、在使用风镐期间,每周至少拆卸两次,用清洁的柴油清洗,吹干,并

3

涂以润滑油,再装配和试验,发现易损件严重磨损或失灵,应及时调换。 (7)、风镐和风带必须连接牢固,拧紧拧牢,并用铁丝将风带与风镐手柄间带上劲,以防风带脱落伤人。

(8)、用风镐挖底时,要保护好电缆,防止挖破电缆;挖帮和顶时,不得用力过猛,防止飞落矸石伤人。

如果采用爆破落煤

(1)采用风煤钻打眼,1.5m煤钻杆及钻头。

(2)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方法:回采方向:由东向西回采。 (3)爆破方法:大串联,毫秒雷管、 (4)炮眼布置方式

①采煤工作面采用正向爆破;

②炮眼布置:工作面短壁上布置两排炮眼,呈“三花眼”布置,间距0.8m,深1.4m。(见炮眼布置图)

③爆破说明书。(见表5)

表1 炮眼说明 炮眼布置方式 放炮方法 连线方法 种类 炸药 装药量 顶眼 底眼 三花眼 毫秒雷管正向爆破 大串联 3矿用安全炸药 0.4kg/眼 0.4kg/眼 黄泥封满 炮眼封泥长度 ④爆破器材:工作面使用3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32㎜×200㎜,重200g,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MFB-100型隔爆电容式发爆器起爆,串联爆破。

⑤装药结构:全部炮眼采用正向连续柱状装药,装药时要小心将药卷用木炮棍送到眼底,不得装错雷管段数,不得弄断雷管脚线。

4

⑥爆破说明表附后。

⑦放炮警戒:放炮员必须躲在放炮点以上的安全地点,放炮母线长度不低于100m,放炮距离(距离最近的一个炮眼)不得小于80m。工作面放炮前,和放炮无关的人员必须撤到运输巷或回风巷且距上、下出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班长派专人设置警戒,严禁人员进入。

2、风镐落煤

①使用前,装上风镐钎,上紧卡栏(严禁用铁丝代替卡栏使用)握住手柄向冲击力方向施力,使风镐工作。

②风镐工作时,每隔2~3小时加润滑油一次,注油时卸掉风带接头,斜置风镐,按压风镐手柄,由联合头处注入润滑油。

③挖掘松软煤、岩时,勿使风镐钎全部插入煤、岩中;风镐钎卡在煤、岩缝中,不可猛力摇动风镐,以免缸体和联接套螺纹部分受损。

④如滤网被污物堵塞,应及时进行清理,但不得取掉滤网。

⑤工作时应检查风镐钎尾部和衬套的配合情况,间隙不得过大、过小,以防风镐钎偏歪和卡死。

⑥在使用风镐期间,每周至少拆卸两次,用清洁的柴油清洗,吹干,并涂以润滑油,再装配和试验,发现易损件严重磨损或失灵,应及时调换。

⑦风镐和风带必须连接牢固,拧紧拧牢,并用铁丝将风带与风镐手柄间带上劲,以防风带脱落伤人。

⑧用风镐挖底时,要保护好电缆,防止挖破电缆;挖帮和顶时,不得用力过猛,防止飞落矸石伤人。

(二)回采工艺流程

工作面采用风煤钻打眼→爆破落煤→临时支护→人工攉煤→U形溜槽溜煤→人工装车→上单体支柱→人工回柱放顶,依此循环。

2、采高和循环进度 (1)、采高:工作面摸顶回采,正常回采期间,初采、初放期间,采高控制在1.0m以内;如局部变薄,摸顶板破底板回采,采高不低于0.6m。

(2)、循环进度:0.8m。 三、装运煤

工作面放炮后,由人工将放落的煤攉入刮板运输机,由采面刮板运输到皮带运输机运送到溜煤眼,人力运输至+2620m井底车场,绞车提升至地面。运煤至地面倒入煤坝。

四、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 (一)工作面支护

5

1、支护形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绞接顶梁,齐梁齐柱支护形式。 2、支护质量和控顶要求。 1)支护质量。

①支柱打成直线,排距1000mm,柱距800mm,偏差不超过+50mm;端面距不大于300mm;新暴露的顶板必须及时支护。

(二)采空区处理: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陷落法。 五、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rc=97×1.0×1.6×1.50×0.97 (t) =128 t

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225.8t; L------工作面平均斜长,97 m; S------工作面循环进度,1.0 m; h------工作面平均采高,1.60 m; y---------煤的视密度,1.50 t/ m3; c---------工作面采出率,97 % 二、乳化液泵站设计

1、液压管路:2700平巷石门水泵站→2700平巷石门运输石门→1011进风巷→采面以及回风巷超前段。

2、泵站及管理要求:

(1)泵站设备及管路的安装由机电区负责,维修管理措施质量要求及管理制度由施工队负责制定实施。

(2)泵站司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交接班制度,必须配备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3)泵压必须达到18Mpa及以上,乳化液浓度达2%~3%,有配比和检测手段,配液用水为中性水,且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积物。

(4)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盖必须盖好。

(5)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6)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不得放在地上。

(7)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泵管损坏后及时更换。

(8)泵压由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整,正常情况下一台泵工作,另一台泵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9)更换液压管或液压管密封,应停泵或关闭断路阀。

6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控顶方法

1、护顶方法及材料规格。

(1)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齐梁齐柱走向棚布置,一梁一柱形式,正常生产期间采用“三.四”排管理。

(2)材料规格。材料规格见表9。

表2 材料规格 项目 参数 项目 支柱型号 DZ25 支护密度 棵/m2 0.93 参数 顶梁型号 HDJA1000 支护强度 kN/m2 211.6 柱距 mm 800 名称 笆片 圆木 排材 开口料 排距 mm 1000 规格 1200mm×400mm 1800mm×ф160mm 1000mm×ф50mm 1200mm×120mm(1/2) 2、顶板管理参数

顶板管理参数见表10。

表2 顶板管理参数

项目 阶段 初次放顶 正常回采 控顶距/m初撑力放顶步距/m 1.0 1.0 顶底板移近量/(mm.m-1) <100 <100 端面距/ 底板比mm ≤300 ≤300 压/Mpa 最大 最小 /(kN.棵-1) 4.2;3.2 4.2;3.2 90 90 二、回柱放顶

(一)回柱方式:回柱器 (二)回柱顺序

打分段柱→挂笆→挂拨柱器→卸载→拉柱→回收铰接顶梁。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1)、备齐回柱工具(卸载手把、拔柱器、龙头、牵引绳等)。 2)、工作区域内的各种支护是否完整可靠,合乎质量要求。 3)、顶板是否有冒顶危险或窜矸现象。 4)、各安全出口是否有障碍物,高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5)、放顶区域内的材料安放整齐浮煤、浮矸、是否、和清理干净。

7

6)、放顶前检查特殊支架是否按规定移设牢固可靠。 7)、顶板冒落情况及工作面有无异常现象。 8)、回柱放顶用的支护材料、挡矸帘等是否备齐。 9)、回柱绞车回柱时还应进行下列检查:

⑴信号工应检查信号是否灵敏可靠,信号电线是否有损坏或挤压现象。 ⑵看滑轮工检查滑轮戗柱和滑轮是否符合要求。

⑶绞车司机应检查绞车,绞车压、戗柱、钢丝绳、绳钩和电缆、按钮等是否符合要求。

⑷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2、人工回柱放顶的方法和顺序

1)按规定距离和质量要求,架设特种支架后,拆除原特种支架。 2)在分段开口处的中间打上半排收尾柱。

3)在新切顶线的梁柱靠采空区侧挂好挡矸帘。

4)在需回梁的煤帮侧梁上从下往上插好扁销,并打紧。

5)回柱工站在回柱的斜上方进行回柱。用卸载手把慢慢使支柱卸载取出支柱及时整齐直立地支撑在材料道采空区侧顶板上,顶梁靠整齐,材料堆码整齐,确保人行道畅通。

6)回梁时,站在支架完整的斜上方,用锤打脱扁销后再将梁的圆销打脱,使该梁脱离连接后取出。

7)回柱后局部悬顶超过沿走向5m、倾向20m(面积大于100m2)不冒落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措施另补。

8)不准用手镐或其它工具代替斜载手柄卸载,更不准用锤砸油缸、活柱或三用阀。若活柱下不来时,也可用螺丝刀将注油孔螺丝取下,降柱后再将注油孔螺丝拧紧。

9)如支柱三用阀损坏或活柱被压不能卸载时,不准生拉硬拽,必须采用挑顶、卧底或打临时木柱支撑顶板将单体液压支柱回出。

3、工作面分段回柱放顶的要求。 1)、分段的长度必须不得小于15m。 2)、分段开口应选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 3)、分段开口处必须打上半排收尾柱,放顶前必须在下方设好挡板。 4、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回柱放顶工要做到勤拴、勤拉、勤拣,回收率高、复用率。 2)、回不动的木支柱可用斧子砍口后,拉断回收出来,工作面无法复用的木料要及时运出,不得堆在工作面或扔入采空区。

8

3)、当采高大于顶梁长度时,先回柱后回梁,即回收完支柱后,再打掉扁销和梁的圆销,使顶梁落下并拖出。

4)、当采高小于顶梁时,应先退出顶梁圆销,后回柱,落柱时同时落顶梁并一并拖出。

5)、回柱中,若有柱子被压入底板,可用锹、镐等工具将煤矸清理干净,并顺回收方向从柱脚挖出或用绞车拉出。

6)、遇难回、难取的支柱和梁时,处理前,首先要打好临时护身柱或替柱,最后将替柱回出。

5、难回支柱的处理:

⑴、顶板压力大,支柱一松马上压下来时,要打上临时支柱以控制顶板,然后采用挑顶卧底的方法进行回撤,严禁放炮进行回撤。

⑵、当支柱顶着岩块不能下缩,岩块又不好处理时,待顶板稳定后,将柱腿用镐等工具刨开,用撬棍来回转动直到将柱回出。

⑶、拴柱、梁前要详细检查顶板周围情况,判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第三节 矿压观测

一、工作面的矿压观测

1、监控工作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把监控工作纳入正常生产技术管理中,切实掌握支护质量和顶板状态,及时消灭“死角”,把好安全关。

2、初采和初放期间,支柱必须每天棵棵监控,正常回采期间,第一排支柱的监控率不低于30%,第二、三排不低于10%,有重点有选择地监控,发现达不到要求应及时补液。

3、现场跟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当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遗留问题要附处理意见,并反馈到矿调度值班室。

4、值班人员对当天反馈的信息,在班前会上向职工及时贯彻,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意

5、生产技术科矿压组对原始数据的宏观记录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打印成图表上报矿领导审批,并将监测单下发给施工队、生产科、安全科等职能部门。

6、对工作面上、下端头破碎带、断层处及冒顶处等异常地段的支柱棵棵进行监控,以加强对事故多发点和薄弱区域的管理。

7、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均不低于90KN,合格率不低于80%。

9

二、支护质量监测

1、生产科矿压组对工作面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质量每隔一天监测一次。对存在的问题,由采煤队立即整改。

2、监测内容要包括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煤壁片帮情况、端面距、采高及端面顶板冒落情况、运输巷、回风巷单体支柱初撑力、超前支护质量等。

三、观测要求

1、工作面:观测到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及变化规律。

2、支护质量监测:整个生产期间,每隔一天监测一次,监测资料必须报相关部门及矿领导审签。

第四节 支护设计

一、下端头支护

工作面下出口以上6m斜长超前工作面煤壁线一排(1.0m)回采,支架架设与工作面相同。超前排最下一棚支架必须紧靠巷道工字钢顶梁架设。

二、二巷(机巷、回风巷)及超前管理方法

运输巷、回风巷超前必须加强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绞接顶梁,走向布置,距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10m至20m范围内打双排,柱距1.0m,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

三、上、下出口及二巷维护要求

1、加强上、下出口管理,必须保证上、下出口净宽1.8米,净高1.6米以上,出口断面不小于3平方米,自工作面煤壁线向外20m范围内,保持巷道净高不低于1.6m,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m;工作面上、下第一棚间距不大于300mm。

2、运输巷、回风巷净高不得小于1.6m,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7m,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3、加强运输巷、风巷维护,发现支架变形、片帮漏顶要及时维护,确保巷道支护完整,无断梁折腿,无空帮空顶。

4、运输巷、风巷道无积水,无浮矸杂物,柱梁、材料、设备等材料必须挂牌,固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5、回出的工字钢及坏柱、梁必须及时装车运出地面,不得影响通风、行人及运输。

四、工作面运料及材料管理 (一)运输、回风巷运料

10

1、车掉道后拿道时,注意车和巷帮的距离,防止挤伤人,抬道时动作要一致,防止因忙乱误操作伤人。

2、严禁用绞车拉、人员硬扛方法拿道。

3、重车掉道,先将重物卸掉,再拿道,装卸不方便的用千斤顶拿道,人员要撤离重物倾斜下方。

(二)工作面运料

1、人工向工作面运料要稳,二人抬时动作要统一防止伤人事故发生。 2、运料工和行人不准走溜槽内。 (三)材料管理

1、材料必须堆码整齐,分类挂牌管理,严禁影响通风运料及行人。 2、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正向竖立,顶梁靠放整齐,编号管理。

3、备用材料:工作面回风巷备足不少于20根圆木(规格为1800mm×ф160mm),以及排材等过顶材料,单体、顶梁不少于在用量的10%。备用材料及时补充,专人挂牌管理,备用材料放置于距工作面出口不少于30米以外的宽阔地方。

4、乳化液必须有足够的备用量,存放于泵站附近。 (四)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

1、工作面及两巷所使用的单体必须保证完好,注液枪和阀芯应配套。 2、回柱时应先卸载,禁止强行回柱,两巷回出的单体支柱应运到工作面两巷进行加强补柱,严禁乱扔乱放,影响行人及运料。

3、严禁用铁器或其他物品敲打缸体、以防损坏单体,损坏的单体达一定数量后,应及时运出地面进行检修。

4、两巷备用的单体、顶梁均不得少于在用量的10%。

5、单体与绞接顶梁应编号清晰,对号管理,每班支管员要认真清点,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装运单体到工作面时,用塑料塞子塞住活柱阀口及三用阀注液口,以防煤尘或其他物品进入。

7、人工运送时,人工抬运轻抬轻放。

11

第三章 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循环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边才边准,每昼夜一个循环的作业形式(附正规循环作业图)。

正规循环图表

时间 工序 准备工作 回柱放顶 打眼装药 联线放炮 支柱 装运煤 质量验收 分钟 8 30 60 90 30 90 9 10 11 12 13 14 15 120 60 二、劳动组织

1、每班的工作内容有:人工落煤、装煤、运煤,回柱、放顶等。 2、每班设值班队干、班长、副班长、安全员各一人,值班队干负责当班上下两巷及全工作面的安全和工程质量,督促执行作业规程和技安措施;班长、副班长、安全员主要负责组织该班职工完成矿及队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及隐患的整改。

3、劳动组织图表

12

序号 出勤人数 工 种 夜 中 早 班 班 班 2 3 1 1 1 8 1 10 2 3 1 1 1 8 1 10 2 3 1 1 1 8 1 10 合计 6 9 3 3 3 24 3 3 30 职 责 范 围 矿车运煤、运料 落煤、移柱放顶、清浮煤 生产时处理工作面机、风巷的各种设备故障 负责本班安全管理,处理安全隐患 负责本班生产、人员配备、工作安排 负责全队的治安、保管、材料领取、发放 负责全队的安全、生产、质量。 1 运输工 落煤、支2 护,回柱、放顶工 3 电 钳 工 4 安全员 5 班 长 6 出 勤 7 材料员、治安、保管员 8 队干 9 在 册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工作面长度 煤层平均厚度 煤层平均倾角 煤的容重 循环进度 循环产量 日循环次数 日产量 采高 煤层生产能力 回采率 顶板管理方法 出勤人数 在册人数 单位 m m 度 t/m3 m t 次/日 t m t/m2 % 数量 备注 97 平均长度 1.6 22 1.5 1.2 80 3 240 1.6 最大采高 0.91 97 全部垮落法 30 36

13

第四章 主要生产系统

一、通风系统

通风线路为:2700主平硐→2700平巷石门→1011进风巷→1011采煤工作面→1011回风巷→+2655mC1回风石门→回风上山→风井

二、供电系统

地面配电室→2700主平硐→2700平巷石门→2700机电硐室→1011进风巷→1011回采工作面。

三、压风系统

地面空压机→2700主平硐→2700平巷石门→1011进风巷→1011回采工作面。

四、防尘系统

防尘管路布置分回风巷和运输巷两条线路进行布置。 五、监测系统

地面中心站→井底分站→探头

本工作面共布置三个瓦斯传感器:(1)、运输巷内距工作面下出口5m的新风中,报警瓦斯浓度≥0.5%,断电浓度≥0.5%,复电浓度<0.5%;(2)、1011(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上隅角的地方,回风巷内探头报警瓦斯浓度≥1.5%,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3)、工作面中段处再安设一个瓦斯探头。

要求以上三个瓦斯传感器任何一处瓦斯达到断电浓度,应能断开本工作面所有电源。

六、运输系统

14

(1)、煤炭运输:回采工作面(溜槽)→1011进风巷(刮板机)→1011运输下山(刮板机)→2700平巷石门车场(机车)→2700主平硐(机车)→地面

(2)、材料运输:地面→2700主平硐(机车)→2700平巷石门车场(机车)→1011进风巷(矿车)→回采工作面

15

第五章 顶板管理

一、采空区处理:

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二、控顶方式

该工作面自采用木支柱支护,沿走向正悬臂布置。“三、四”排控顶,其支柱触梁部位靠煤壁0.3m,靠采空区0.2m,柱距0.8m,排距0.8m,最大控顶距为4.0m,最小控顶距为3.2m,每根π梁形成1.2m的正规循环后,排距为0.8m,放顶步距为0.8 m。

三、特殊支护

1、两巷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两巷始终保持超前煤壁支护20m,支护形式采用木支柱作腿料配合顶梁走向支护,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柱棚距为0.8m且必须沿走向打齐、打直,棚顶必须用木楔或开块料接顶。

2、工作面斜撑柱支设好后,施工队必须紧贴上、下墟边每隔0.6m支设好贴帮柱。工作面斜撑柱、加强柱、贴帮柱等支柱必须使用适宜的支柱,严禁使用长度或高度不适的支柱。

3、机巷底板帮煤壁锚网段,施工队必须使用圆木支柱沿走向每间隔0.8m打好点柱,并在每根点柱之间用芭片排材进行背扛,防止片帮伤人。

4、施工队要严格按规程规定支设超前支护,上下巷道两帮有松顶松帮、掉渣必须占贴帮柱加强支护,防止直接顶离层。

5、当顶板破碎时,处于周期来压或采空区未及时下顶等情况时,必须采取打丛柱、斜撑、木垛等支护。由跟班领导及顶板管理员现场指挥进行支护。平时,特殊支柱设置为:对于切顶线一排支柱,沿工作面倾斜方向每隔2根支

16

柱打1根斜撑。

四、支柱、回柱放顶

1、工作面进行回采后,达到四排控顶后,开始按正规循环进行回柱放顶工作。

2、回柱时,两人一组配合操作,一人回柱时,另一人要密切注意顶板动态及安全。在回柱前,严格做到“先支后回”,严禁回柱后出现“单梁单柱”现象。

3、回柱人员必须站在斜上方安全地带,并清理好安全退路。回柱放顶必须使用专用的扒柱器、龙头等长把工具,回柱时用扒柱器的铁钩钩住支柱,使钢丝绳稍稍拉紧,当支柱脱离顶梁(板)后,迅速用扒柱器拉出,拉出的支柱重新支设在新的放顶线上。遇到压死的支柱只能采用卧底的方法回出,且必须先占好临时支柱,严禁强行硬拉硬撞,支柱回出后再回顶梁。

4、回柱前,必须先对所回段支柱进行逐根检查,空载支柱必须马上进行加载或更换。对全工作面进行检查,对顶板破碎等有安全隐患处必须首先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式为戗柱、带帽点柱或丛柱),做到不安全不回柱。

5、回柱放顶应由下往上,由采空区向工作面,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操作顺序,严禁提前摘柱和进入采空区内作业。回柱时先回顶梁下靠煤壁侧的支柱(回出后立即支在前排上一棚的切顶线上),再回密集柱,回出的密集柱立即支在新切顶线上,形成双密集切顶。分段斜长不得少于15 m,分段间回柱时间上可平行,但空间上必须错开至少15m。运输巷、回风巷回柱与工作面回柱也必须相互错开15m以上。

6、回柱时,先回“木垛”,回出的“木垛”在新的切顶线排架好后,再回切顶线排支柱。

17

7、回撤密集支柱时,必须先支后回,先支的密集始终超前于被回支架前一棚,且保证退路畅通,严禁超前撤除密集。

8、回柱前在分段处必须扯好走向密集,走向密集斜上朝煤壁,走向密集必须打紧打牢,并用排柴和笆片背扛严实,并选大块矸碴压牢,回下出口支柱时更要扯好走向密集以防止矸渣窜入机巷。

9、支齐密集支柱后,闲置的支柱全部立撑补强,严禁支柱空载、倒放,回出的顶梁斜靠在老塘排顶板安全地带,并用排柴、木料等材料稳固,防止下坠伤人。

10、回柱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工作范围内的顶板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后再恢复作业。

11、在回柱过程中若出现顶板来大压或工作面周期来压,应立即停止回柱,并采取补救措施,对工作面加固维护抢救,无安全隐患后方能恢复施工。如工作面有冒顶危险,必须有组织地立即撤人至安全地点。

12、风巷及工作面中巷的工字钢腿料和超前单体支柱随放顶线回撤。 13、通风区必须随工作面切顶线排在工作面风巷打一牢固花栏,禁止人员进入工作面采空区。

五、支护质量:

1、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一平、一净、二畅通、两超前”的质量标准。

2、工作面出现直接顶板冒落或空顶部位必须用木料成“井”字架架设木垛进行加强支护。

3、必须调整支柱,保证柱、排间距符合规程要求,支柱齐直,支架垂直煤壁。

18

4、滑梁支拢煤壁后,及时支柱并在垫上小木块,以防止梁头滑动伤人。 5、必须随时检查工作范围内的顶板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后再施工作业。

六、顶板来压: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壁、支架等情况,确认无危险时,方能进行作业。当发现险情时,人员立即撤出至安全地点,再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2、工作面煤壁必须采平采直,工作面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后先集中分头挂梁,支设临时支柱,按作业规程背扛好棚顶,然后安溜皮攉煤,攉一棚支一棚,严禁“通天河”空顶作业,

3、上梁时必须精力集中,两人分别把握住梁下端,上好梁后及时采脚窝支柱,支柱可倾斜向上3~5度,确保支柱迎山有力。

4、支柱必须支在硬底上并保证有0.2m的脚窝,严禁支在浮煤浮矸上,如支柱有下插现象,支柱必须穿鞋(规格φ>150mm,L>300mm,园木对开口)。

5、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每两棚料之间切顶线上,必须保证一根密集,最小控顶距时保证两根密集。来压或切顶不好时密集必须带帽(规格φ>150mm,L>300mm,园木对开口),严禁支柱和梁头倒放在地上,严禁支柱空载。

6、工作面煤厚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煤厚变化情况及时更换适合煤层采高的支柱,支撑效果满足采高和支护要求。

7、工作面的基本支柱必须成排、成行、成直线,梁头布置均匀,棚、柱距符合规定,掺料时必须反挂一根梁头,工作面的坏梁、坏柱必须及时更换,防止倒柱伤人,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8、工作面遇顶板破碎、有淋水、周期来压或台阶下沉、支柱严重下插,

19

均必须缩小棚距、边皮背顶、双排密集、斜撑柱、支柱穿鞋等针对性特殊支护措施进行及时加固,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9、工作面出现周期来压时,处理期间每班必须有队干到现场值班,进行抢救加固。抢救时必须先保证抢救人员自身安全,严禁盲目抢救,如无法抢救有安全危险,必须立即撤人至安全地点,并汇报矿调,待稳定后另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施工队必须按技术措施中规定搞好上、下墟边管理。

10、工作面采煤前,各头工作人员必须对本区域内的支柱逐根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面支柱稳固,并由当班值队长监督执行。顶板动态监测工必须认真监测和监督,确保支柱内在支护质量。采煤队无经审批的顶板动态监测单严禁采煤。

11、工作面梁必须成对使用。必须按措施要求加强支护。所有梁支护必须按技术措施规定柱距为中对中0.8m,排距为0.8m。工作面上下超前支护必须保证距煤壁线起20米范围架设顺山支护,棚距为0.8m,支柱必须支紧、支牢。

12、工作面支柱必须与工作面采高相适应,及时更换与采高不相适应的支柱,并保证支柱迎山有力,绞接梁接顶严实,煤壁刨出0.6米必须及时移梁支护,防止因移柱不及时,悬顶暴露时间过长吊烂直接顶诱发冒顶事故。

13、施工队在采面老塘排每隔20米支设1根木信号柱(木信号柱直径为?100~120mm,中间砍掉直径的1/3),木信号柱随着不断向前推进及时向前移设。

14、当工作面支柱插底严重时施工队必须做好支柱的替换工作,加强密集支柱切顶。整个工作面每间隔5m在老塘排打一个大底座。特殊支护:下墟边以上10米每间隔1m在老塘排打一个大底座并且沿倾斜方向均匀支设好三个木垛,上墟边以下10m范围内沿倾斜切顶线方向均匀支设好三个大底座,防止顶板来压时将工作面压垮发生事故。

20

15、生产科顶板监测人员对工作面顶板来压动态情况必须连续跟踪管理。每次顶板来压推采距离在监测单上要进行预报,标明推进距离,以进行有效的预防顶板工作。

16、当工作面出现下列预兆:工作面有煤炮声、掉渣、支架压力增大;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打钻夹钻、喷孔;煤层结构层理紊乱,强度松软不均;煤壁暗无光泽并有蜂鸣声。顶板下沉加剧,掉渣落灰、伴有垮落断裂的“隆隆”声;支架下插、变形、折损;煤壁片帮、掉渣,煤壁顶板台阶下沉,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至安全地点并向调度室汇报,待压力稳定后,现场值班队干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

17、当班值班矿长、队级管理人员进出班都要对东二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设施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设施有损坏必须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向矿调汇报落实处理。

18、该面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手上交接班制度,当班瓦检员必须监管好工作面的上下机窝段竹胶板、挡风帘随放顶线及时移动工作,竹胶板、挡风帘不得将工作面的支架隔离在采空区。

19、瓦检员对工作面各点需要检查瓦斯的地点(如工作面上下出口、工作面进风、工作面煤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风巷等地点)每班检查次数不能少于3次,任何一处瓦斯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都必须停止作业并及时汇报处理,待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20、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认真填写瓦斯记录手册、瓦斯记录牌、并按要求向通调汇报,任何一处瓦斯超必须向通调和矿调汇报。

21、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携带自救器,工作面上隅角必须按规定悬挂完好的便携式瓦检仪。

21

22、工作面两巷内的所有压风自救器必须保证完好,由施工队负责维护管理,同时完善该区域的所有通风设施。

23、因工作面瓦斯异常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及时进行处理。 24、瓦斯检查员每班必须对该区域通风设施进行认真检查,施工队必须爱护并认真管好通风设施,发现损坏或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5、通风区必须落实专人管好区域瓦斯抽放系统,定时放水,定期测定瓦斯抽放流量。

22

第六章 通风、瓦斯管理、防尘管理

一、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q瓦采×K采通,m3/min

式中Q采——该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n;

q瓦采——该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取0.65 m3/min; K采通——该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它是该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之比,须在该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至少进行5昼夜的观测,得出5个比值,取其最大值。通常炮采工作面可取1.4~2。

Q=100×q瓦采×K采通 =100×1.27×2 =254m3/min

⑵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劳动气象条件,气温度和风速应符合下表要求: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 <15 15~18 18~20 20~23 23~26 26~28 采煤工作面风速V采,m/s 0.3~0.5 0.5~0.8 0.8~1.0 1.0~1.5 1.5~2.0 2.0~2.5

Q采=60×V采×S采,m3/min

23

式中V采——该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

——该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积的平均

值计算,m2。

Q采=60×V采×S采 =60×0.8×2.75 =132 m3/min

⑶按人数计算实际需要的风量: Q采=4×N,m3/min

式中N——该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采=4×N =4×9 =36 m3/min

(4)按一次起爆炸药量最大量计算 Q采=25×T =25×2.8 =70m3/min

(5)按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该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采): Q采≥15×S采,m3/min

式中S采——该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Q采≥15×S采 =15×2.75 =41.25m3/min

24

按最高风速验算,该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采): Q采≤240×S采,m3/min

式中S采——该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 Q采≤240×S采 =240×2.75 =660m3/min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该采煤工作面的应配风量确定为254 m3/min。 2、施工队必须管好本区域内的通风设施,严禁同时打开回风石门内的两组风门,防止风流短路。

3、两巷各种材料堆码整齐,挂牌管理,帐卡相符保证风流畅通和足够的通风断面及安全通道。

4、通风区每周必须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每周测风一次确保通风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二、瓦斯管理

1、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措施

每班工作前,必须对工作面所有区域的完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要求随时检查瓦斯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立即报告调度室。

2、瓦斯检查仪器仪表、瓦斯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管理办法 使用:每班必须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并按要求悬挂在上隅角,瓦检员必须及时准确填写瓦斯记录。

维护和管理:由矿集中维护和管理,仪器维修工应每周维修一次,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

25

3、上隅角、采空区防止瓦斯积聚的管理办法

①当班瓦检员严格按照要求检查瓦斯浓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必须及时汇报。

②上隅角根据瓦斯情况设置风帘等设施,并按照规定在上隅角设置便携式报警仪,严格控制瓦斯浓度,严禁瓦斯超限情况下作业。

③在采面上隅角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检仪,报警瓦斯浓度为1.5%,如瓦检仪报警,上隅角20米范围内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措施瓦斯降至1.0%以下后方能继续工作。

④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过1.5%或积聚,采取挂风障或采用抽引排局扇的措施待瓦斯降至1.5%以下后方可施工作业。

4、工作面瓦斯检查管理办法

①当班瓦检员在工作前必须对工作范围内的瓦斯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杜绝漏检、假检和空班漏检的现象。

②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检查三次,并填好记录,做好“三对口”。 5、瓦斯浓度超过1%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的停工撤人办法: 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由当班班长和瓦检员负责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6、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

7、巷道及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8、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采用加强通风、充填冒落带及利用“风袖通风”等方法处理高冒区瓦斯积聚问题。采取斜挂风帐法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