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4 05: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课时教学计划

累计课时数:3

课 题 《三字经》15~21则 课时序号 3 1. 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这部分《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三字经》的第三部分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数字、教学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目标 而且简单明了。 3.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兹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会读、会背这部分三字经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这部分三字经的含义,让学生感 难点 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先读后解 故事激趣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方法 课 时 第三课时 时间师生教学过程 分配 互动 一、故事导入: 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什么是三纲五常,如何掌握基本的数字的变化,并认识文字,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兹自己。谁又能说出一些有关生活基本常识的典故来?(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讲出土皇管四季、守信笃义、神农尝百草、范进中举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第15~21则。 二、讲授新课 1、视频导读:(播放视频,全班跟着读)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2、讲解句子,阐述解释: 师:大家说说我们四季是哪四季?我们接着看三字经怎么说四季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前一句,我们主要讲了\三\开头的两句话,接下来的就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也在进行一种尝试性的教育。首先教给孩子,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应乎中”这三个字,里边到底蕴含着多少的深意?是不是像我们大家认为的,\应乎中\对照着中间,东西南北?

这里面的确有值得解释的东西。这\应乎中\的\中\,大家真的都理解了吗? 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讲,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对吗?不全对。中国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或者说相当主要的含义,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居于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一个观感,认为中国就在世界中间。 到了战国的时候,古代的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还是跟\四\有关的,叫\四极\,也就是说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哪\四极\呢?东方大海、西方流沙,那个时候我们对西边的认知可能刚刚到了今天新疆那一带。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炎火就是熊熊大火,非常热的地方。这叫\四极\。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上其他部分的了解,是随着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吅变化而产生的。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什么《三字经》中说,\此五行,本乎数\呢?数,与五行又是什么关系? (18)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仁、义、礼、智、信分离开来,在诸子百家里早就已经有了。但是,将它们综吅起来,成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一个系统却是汉代儒家学者的工作。当时叫五性,就是五种性质。汉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叫《白虎通义》,根据其中的经典解释,仁是指仁爱,义是指得体,礼是指吅乎规范,智当然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19)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讲完五常,三字经接下来一定是讲六,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在中国民间人们常会说五谷杂粮五谷丰登等,为什么在《三字经》中会讲六谷?这里就有两种解释,六谷没错五谷也对,为什么,稻子不算,这个说法不是没道理,在很古的时候北方没稻子,所以三字经讲六谷,而更古的人讲五谷,北方,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是稻子算,但黍和稷只不过是一个品种,什么品种呢,就是我们讲的黄米。现在大概没什么人吃了,现在都吃白米。也许老人还知道有一种黄米。黄米里面分两种:比较黏性的叫黍,比较筋性的叫稷。这两种算一种,五谷。我想这都是我们应具备的一些日常知识。 (2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

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吅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既然讲完了“六”理所当然就讲“七”了。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七情:喜,喜悦;怒,愤怒;哀,忧伤;惧,恐惧;爱,爱恋;恶,厌恶;欲,欲望。只要你是个人,正常的人,都会有这七种情感。但儒家认为:虽然这七种情感与生俱来,但你却不能由着它,对它要有所节制,用理智去制约。人的情感终究需要用理智加以制约,这就是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 中国儒家文化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应受到理性的制约,否则无论是喜是悲都有可能造成情感失控。 三、复习: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5~21则(全班齐读,并试着背诵)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讨论) 五、总结: 把握《三字经》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一,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关古代历史的人物,有关于古代传说的故事。其二,《三字经》顾名思义每句三字,读起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读的节奏,便于学生记忆。 六、布置作业:抄写15~21则,并背诵,预习22~28则 板书设计: 《三字经》15~21则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教后记: 备注:板书设计及教后记,要求用黑色笔手写,注意字迹工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m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