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机械原理习题解答

更新时间:2023-09-30 19: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shou一 机构结构

二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设计 三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四 论析及其设计 六 机构的动力学

1-1答案:a)自由度数为3。约束掉3个移动,保留3个转动自由度,为3级运动副。

b) 自由度数为3。约束掉1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2个移动,1个转动自由度,为3级运动副。

c) 自由度数为1。约束掉2个移动、3个转动,保留1个移动自由度,为5级运动副。

d) 自由度数为1。约束掉3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1个转动自由度,为5级运动副。

e) 自由度数为2。约束掉2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1个移动,1个转动自由度,为4级运动副。 1-1答案:a)自由度数为3。约束掉3个移动,保留3个转动自由度,为3级运动副。

b) 自由度数为3。约束掉1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2个移动,1个转动自由度,为3级运动副。

c) 自由度数为1。约束掉2个移动、3个转动,保留1个移动自由度,为5级运动副。

d) 自由度数为1。约束掉3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1个转动自由度,为5级运动副。

e) 自由度数为2。约束掉2个移动、2个转动,保留1个移动,1个转动自由度,为4级运动副。 1- 2答案:a)其结构的自由度F=3×8-2×10-2=2或F=3×9-2×11-1=2。机构运动简图:

b)自由度F=3×5-2×7=1。机构运动简图:

c)自由度F=3×6-2×4=1。机构运动简图:

d)自由度F=3×5-2×7=1。机构运动简图:

1-3

答案:∵ F=1 ,N=10

∴ 单链数 P=3N/2-(F+3)/2=13 闭环数 k=P+1-N=4 由P33页公式1-13a可得:

N3+2N4+N5=6 N2+N3+N4+N5=10 由上式可得自由度F=1 的10杆单链运动链的基本方案如下: 运动链闭合回运动副2元素3元素4元素5元素类型 路数 数(P) 杆数目杆数目杆数目杆数目(N2) (N3) (N4) (N5) 13 4 5 6 6 7 7 8 6 4 2 3 0 1 0 0 1 2 0 3 1 0 0 1 0 1 0 0 2 10杆 链 N=10 4 P26页图1-16双柱曲柄压力机构简图中,所对应的4个闭合回路分别是由如下构件组成:

10,9,8,7,14; 10,1,2,3; 10,5,4,3; 2,3,4,5,6,7。

1-4答案:a)其中4、8、3、2、7构件构成了虚约束。F=3×3-2×4=1;

先按a)图机构运动起来。拆去虚约束后再观察其运动。 b)其中AD、CD杆及下方的活塞构成虚约束。 F=3×5-2×7=1;

c)为轨迹重合虚约束,可认为AB杆或滑块之一构成虚约束。 F=3×3-2×4=1;

d)对称的上部分或下部分构成虚约束。 F =3×5-2×7=1.

1-6答案:a)F=3×7-2×10=1. 注意其中的C、G、D、H点并不是复合铰链。 以AB为原动件时:

由三个Ⅱ级基本杆组与原动件、机架构成的机构,其机构级别为二级。 以EF为原动件时:

由1个Ⅱ级基本杆组,1个Ⅲ级基本杆组组成。杆组级别为三级。 b)F=3×5-2×7=1 以AB为原动件时:

由1个Ⅲ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三级。

以EF为原动件时:

由2个Ⅱ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2级。

C)F=3×7-2×10=1 其中C点为复合铰链,分别由3、4构件在C点构成复合铰。 以AB为原动件时:

2、

由3个Ⅱ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2级。 以EF为原动件时:

由3个Ⅱ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2级。

d)F=3×3-2×3-2=1或者F=3×5-2×5-2-2=1

其中B、D处的磙子具有局部自由度。 高副低代后的瞬时替代机构为:

机构级别为2级。

e)F=3×4-2×5-1=1

其中E不是复合铰链,F处构成虚约束。 高副低代后为:

由1个Ⅲ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3级。

F)F=3×6-2×8-1=1 滚子具有局部自由度,D点构成虚约束。其中G、I、F点不是复合铰链。 高副低代后为:

由1个Ⅱ级基本杆组,1个Ⅲ级基本杆组组成。机构级别为3级。 1-7答案:a)F=6×3-(3×1+4×1+5×2)=1 b)F=6×3-(3×2+5×2)-1=1 c)F=6×3-(5×4-3)=1

d)F=6×3-(3×1+4×1+5×2)=1

2-1答案:a) b)

曲柄摇块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c) d)

曲柄滑块机构 曲柄摇块机构

2-2答案:1)该机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则AB应为最短杆。其中已知BC杆为最长杆50。 ∴lAB+lBC≤lAD+lCD

∴lAB≤15

2)该机构欲成为双曲柄机构,同样应满足曲柄存在的条件,且应以最短杆为机架。现AD为机架,则只能最短杆即为AD=30,则最长杆可能为BC杆,也可能是AB杆。

1) 1) 若AB杆为最长杆:lAD+lAB≤lBC+lCD

∴lAB≤55 即50<lAB<55

2) 2) 若BC杆为最长杆:lAB+lBC≤lAB+lCD ∴lAB≤45 即45≤lAB<50

∴若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则AB杆杆长的取值范围为: 45≤lAB≤50

3) 3) 欲使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则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应大于另外二杆之和。现在的关键是谁是最短、最长杆? 1) 1) 若AB杆最短,则最长杆为BC:

∴lAB+lBC>lCD+lAD ∴lAB>15

2)若AD杆最短,BC杆最长:lAD+lAB>lBC+lCD ∴lAB<45

AB杆最长:lAD+lAB>lBC+lCD lAB>55

lAB<lAD+lCD+lBC lAB<115

综上分析:AB杆的取值为:

15<lAB<45 或者 55<lAB<115

2-3答案:由于lAB+lAD≤lBC+lCD,且以最短杆AB的邻边为机架。故该铰链四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B为曲柄。

1)以曲柄AB为主动件,作业摇杆CD的极限位置如图所示。 ∴AC1=lAB+lBC=80 AC2=lBC-lAB=24 极位夹角θ:

θ=COS-1∠C2AD-COS-1∠C1AD

=COS-1[(AC22+AD2-C2D2)/2AC2*AD]-COS-1

[(AC12+AD2-C1D2)/2AC1×AD] =COS-1[(242+722-502)/2×24×72]-COS-1[(802+722-502)/2×80×72] ≈21o

行程速比系数K=(180+θ)/(180-θ)≈1.27 最小传动角γmin出现在AB与机架AD重合位置(分正向重合、反向重合)如下图。

分别求出β1、β2,再求最小传动角。

β1=COS-1[CD2+BC2-(CD-AB)2] /2×CD×BC≈27.5o β2=COS-1[CD2+BC2-(AD+AB)2] /2×CD×BC≈174.7o

曲柄处于AB1位置时,传动角γ1=β1.

曲柄处于AB2位置时,传动角γ2=1800-β2.

现比较的γ1、γ2大小,最小传动角取γ1、γ2中最小者. ∴γmin=5.3o

求φ:摇杆的最大摆角φ: φ=∠B1DC1-∠B2DC2 =COS-1[(B1D2+C1D2-B1C12) /2×B1D×C1D]-COS-1[(B222

2D+C1D-B1C1) /2×B2D×C2D]

=COS-1[(442+502-522) /2×44×50]-COS-1[(1002+502-522) /2×100×50] =61.3o

2 取AB为机架,该机构演化为双曲柄机构。因为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取最短杆作为机架,其2个连架杆与机架相连的运动副A、B均为整转副。C、D两个转动副为摇转副。

2-4答案:1)四杆机构ABCD中,最短杆AB,最长杆BC.因为lAB+lBC≤lCD+lAD

且以最短杆AB的邻边为机架.故四杆机构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

2)摇杆CD处于极限位置时,滑块F亦分别处于其极限位置. 先求极位夹角θ,再求行程速比系数K.

极位夹角θ=∠C2AD-∠C1AD

θ=COS-1[(C2A2+AD2-C2D2) /2×C2A×AD]-COS-1[(C1A2+AD2-C1D2) /2×C1A×AD]

=COS-1[(252+502-402) /2×25×50]-COS-1[(852+502-402) /2×85×50]

=39.2o

行程速比系数K=(1800+θ)/(1800-θ)=1.56 3)在ΔADC1中:COS-1∠ADC1=(502+402-852) /2×50×40=157.1o

在ΔADC2中:COS-1∠ADC2=(502+402-252) /2×50×40=33o ∠F1DE1=∠ADC1 ∠F2DE2=∠ADC2

在ΔF1DE1中:COS-1∠F1DE1= (F1D2+202-602) /2×F1D×60 即可求出F1D=53.17

在ΔF2DE2中:COS-1∠F2DE2= (F2D2+202-602) /2×F2D×60 即可求出F2D=128.84

所以滑块的行程H=F2D-F1D=75.67

4)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min出现在CD杆垂直于导路时.(即ED⊥导路)

∴COSγmin=ED/EF ∴COSγmin=1/3

∴γmin=78.4o

1) 导轨DF水平处于E1、E2之中间时,机构在运动中压力角最小.

2-5答案:当构件处于上下极限位置时,此时曲柄AB分别处于与摇杆CD垂直的两次位置。

1).θ=180°—∠CAB1=180°—2×COS(200/585) =24.4o

k=(180°+θ)/(180°—θ)=1.31 2).α=sin-1(200/585)=22.2o

∴∠D1CE1=180°-90°-α

=67.8o

在△CD1E1中:COS∠D1CE1=(D1C2+CE12-D1E12)/(2D1C×CE1)

即 COS∠D1CE1=(302+CE12-7002)/(2×30×CE1) ∴CE1=728.75

在△CD2E2中:∠D2CE2=2×α+∠D1CE1

COS∠D2CE2=(302+CE22-7002)/(2×30×CE2) ∴CE2=693.67

-1

∴构件5的行程H=CE1-CE2≈35

3)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摇杆CD运动到水平位置时.γmin=COS-1(CD/DE)

∴γmin=COS-1(300/700)=71.8o

4)机构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即出现最大压力角αmax.即αmax=90o-γmin=18.2o

仅从减少最大压力角αmax,可以将摇杆CD↓或DE↑.还可将滑块5的导路平行移到弧D1D圆弧的中间. 5)曲柄应增长到400mm.

2-6答案:1)机构处在图示位置时,其机构的传动角γ如图所示.

γ=∠CBE

COSγ=BE/BC

即COSγ=(γSinα+e)/L ……①

从上式可知,r↑,e↑均可使传动角γ↓;L↑使γ↑。

2)从上式可知,最小传动角出现在AB杆垂直于导路时.(即α=900时)

3)e=0时,最小传动角γ路上时,且γ最大传动角γ

min还是同上,出现在AB垂直于导

-1

min=COSr/l。

max出现在曲柄AB与导路垂直时,且γmax=90

0

此时行程H增大,且H=2r。

2-7答案:

当C点运动到与水平线AP相交时,滑块P分别处于其极限位置.

即当C点在A左方时,D点运动到A点正右方,滑块P处于右边极限位置P1;

当C点在A右方时,D点运动到A点正左方,滑块P处于左边极限位置P2.

∴插刀P的行程H=2AD=80mm.

θ=1800×(k-1)/(k+1)=1800×(2×27-1)/(2×27+1)≈173.5o

1) 1) 若∠C1BC2为锐角,则∠C1BC=θ,lBC=lAB/Sin(θ/2)≈51.1

2) 2) 若∠C1BC2为钝角,则∠C1BC2=1800-θ,lBC

=lAB/Sin(∠C1BC2/2)=lAB/Sin(900-θ/2)=lAB/COS(θ/2)=242

2-8答案:

瞬心P12在A点 瞬心P23、 P24均在B点 瞬心P34在C点 P14、 P13均在垂直导路的无 瞬心P23、 P13均在B点 穷远处 瞬心P14、 P24均在D点

2-9答案:此题关键是找到相对瞬心P13.

2-10答案:找到1,2构件的相对瞬心P12 即有:ω1×AP12=ω2×CP12……① 现在的关键是求出AP12的值。设AP12为 x, 则OP12=(222+x2)1/2

BP12=50+(22

2

+x2)1/2,CP12=80+x

△ P12AO∽△ P12BC

则有:x/[50+(222+x2)1/2]=(222+x2)1/2/(80+x) 求解出x=37.4

由①式可得:ω2=ω1×AP12/CP12=4.675rad/m

2-15答案:按题中给定的尺寸,选定尺寸比例尺,画出∠BAE=45o时的机构位置图。

①先列出其速度向量方程式。可求解速度及构件的角速度。

VC=VB+VCB

大小:? ω1lAB ? 方向:∥BC ⊥AB ⊥BC

即可求出2构件上C点的速度及ω2=VCB/lBC。ω3=ω2

VD=VB+VDB

大小:? √ √ 方向:? √ √ 可求出VD 又∵

VE=VD+VED

大小:? √ ? 方向:水平 √ ⊥ED 可求出VE及ω4

②列出其加速度向量方程式。可求解角加速度、加速度。 2-28答案:用反转原理。

现假想摇杆CD固定在C2D位置,使滑块的导路位置转动,且分别与C2D成α1、α1,即可得到F1、F2反转后的新位置F1'F2'。作F1'F2的中垂线,F3'F2的中垂线的交点。即可得到摇杆CD与滑块之间的连杆的转动中心E2点,连接E2F2即可得到此连杆的长度。 2-29答案:

假定连架杆CD的长度亦取100mm,且与机架夹角ψ1,ψ2,ψ3正好定CD的连线与机架所成形的角。

现假象把连架杆AB固定在第一位置,转动机架AD,使AD分别与AD的固定位置分别成φ1,φ2,φ3,从而可找到另一连架杆C2D,C3D位置。即转化为已知连杆的三位置而设计铰链四杆机构,A是不用设计,其值只有C1,C2,C3的转动中心B1(作C1C2,C2C2的垂线)连接CB1C1D,即得铰链四杆机构。

6-11答案:电机的转速n0=1500r/min 其角速度ω0=2π×1500/60=50π (rad/s) 三根轴的转速分别为: ω1=d×ω0/D=25π (rad/s)

ω2=z1×ω1/z2=32×25π/56=1429π (rad/s) ω3=z2’×ω2/z3=32×1429π/56=816π (rad/s) 轴的等效转动惯量:

JV=Jd×(ω0/ω1)2+JD×(ω1/ω1)2+J1×(ω1/ω1)2+J2×(ω2/ω1)2+j2’×(ω

22

2/ω1)+j3×(ω3/ω1)

∴JV=0.1×(50π/25π)2+0.3×12+0.1×12+(0.2+0.1)×(14.29π/25π)2+0.25×(8.16π/25π)2 =0.4+0.4+0.098+0.027 =0.925 (kg·m2)

轴制动前的初始角速度ω1=25π,制动阶段做减速运动,即可求出制动时的角加速度 ∴ωt=ω0-ε

t

即0=25π-ε2

ε=12.5π

则在2秒内制动,其制动力矩M为:(因为Jv为常数,所以M=JV) M=JV×ε=0.925×12.5=36.31 (kg·m)

6-12答案:i12=ω1/ω2=(-1)1×z2/z1 ω2=-ω1/2 i13=ω1/ω3=(-1)2×z2×z3/z1×z2’ ω3=20×20×ω1/40×40=ω1/4 轮1的等效力矩M为:

M=Md×ω1/ω1+Mr×ω3/ω1 =60×1-120/4=30 N·m 轮1的等效转动惯量J为:

J=J1(ω1/ω1)2+(J2’+J2)(ω2/ω1)2+J3(ω3/ω1)2=0.01×1+(0.01+0.04)/4+0.04/16=0.025 (kg·m2)

∵M=J ×ε ∴ 角加速度ε=M/J=1200 (rad/s2) 初始角速度 ω0=0 ∴ω1=ω0+ε×t

ω1=1200×1.5=1800(rad/s)

6-13答案:其最大转矩 Mmax=MH×TM=930 N·m

6-14答案:此时其等效力矩 M=20N·m 由J为常量 M=J× ε ε=M/J=20/0.5=40 ω0=100rad/s

ωt=ε0-εt 0=100-40×t t=25(s) 制动时间需2.5秒 ,满足其要求制动时间小于3秒的要求

6-15答案:等效力矩 M=2000-200×ω1-400=16000-200×ω1 (Nm)

启动后的角加速度ε为:M=Jε ε=(16000-200ω

1)/10=1600-20ω1

∴ω=εt 即 nπ/30=εt

n=30εt/π 即 n=30(1600-20ω1)t/π

2-31答案:选尺寸比例画出机架AD,即极限位置的CD极位夹角θ=(k-1)/(k+1)×180°=36°

此题有2组解,因为CD位置既可认为最近极限位置。又可按最远极限位置来设计。

1CD为最近极限位置,则最远极限位置在C2D 则有 lAB+lBC=AC2×μ

lBC-lAB=AC2×μ

即可求lAB,lBC亦可用作用在AC2上截去AC,剩余段的一半即为lAB,AF即代表lBC。

2CD为最远极限位置,则最近极限位置在C1D。 则有 lAB+lBC=AC2×μ lBC—lAB=AC2×μ

即可求lAB,lBC(亦可用作图法,同上)。

2-32答案:由题可得极位夹角θ=180o×(k-1)/(k+1)=60o.即摆杆CD得摆角为60o.

曲柄运动到与CD垂直,其摆杆CD分别处于左右极限位置,故AC平行摆杆得摆角.

∴机架AC的长度lAC=75/sin(θ/2)=150mm

欲使其刨头的行程H=300mm,即D点运动的水平距离为300mm. ∴摆杆CD的长度lCD=H/2/sin(θ/2)=150/sin30o=300mm

为了使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压力角较小,故取刨头5构件的导路在D3F的中点,且⊥AC .

CF =lCD×cos(θ/2)=150×3mm ∴刨头5构件离曲柄转动中心A点的距离为:

lAE=lCD3- lAC-(lCD3- lCF)/2=300-150-(300-150×3)/2 =130

3-1答案:在A、C、D点会出现柔性冲击

3-2答案:已知Φ=π/2,h=50mm,由表3-1,P205~207的公式可求出最大类速度、最大类加速度。 ①等速运动时:

(ds/dφ)max=v/ω=h/φ=50/(π/2)=100/π (ds2/dφ2)max=0。 ②等加等减速运动时:

(ds/dφ)max=v/ω=4h/φ2=4×50×(π/2)/(π/2)

2

=400/π

(ds2/dφ2)max=a/ω2=4h/φ2=800/π2

③余弦加速度:

(ds/dφ)[π×(πmax=v/ω=π×h×sin(π×ψ/φ)/2φ=sin/2)/π/2]×50π/2×π/2=50

(ds2/dφ2)max=a/ω2=π2×h×cos(π×ψ/φ)/2φ2=50π

2

/2×(π/2)2=100

④正余弦加速:

(ds/dφ)max=v/ω=[1-cos(2π×ψ/φ)]2/φ=h/π/2=100/π

(ds2/dφ2)max=a/ω2=sin(2π×ψ/φ) ×2πh/φ2=2πh/φ2=100π/(π/2)2=400/π

3-3答案:由P212,图3-13诺模图b),以最大压力角α

o

max=25,Φ

=180o作斜线,交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的水平标尺与1.5处,即h/rb=1.5,

∴rb=50mm,当然亦可rb≥50mm.

3-4答案:由图3-13诺模图b)来求解。 ∵h/rb=50/25=2

①推程中转角200o,为余弦运动规律,由200o及h/rb=2,作斜线。∴α

o

≈28 max

②回程中转角100o,为正弦运动规律,由100o及h/rb=2,作斜线,∴α’max≈40o

3-5答案:由于h/rb=16/40=0.4, 推程运动角Φ=30o,为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图3-13诺模图b),可确定推程中的最大压力角α若α

max

max≈53

o

太大,又不允许增大rb,此时应增大推程角度,大约推程角

Φ=65o.

3-6答案:a)假想凸轮固定,从动件及其导路顺时针旋转,在偏距圆上顺时针方向转过45o.

b)假想凸轮固定,机架OA顺时针转过45o,找出摆杆的位置来确定摆杆的角位移ψ.

3-7答案:设滚子的半径为r,偏距oc为e.以O点为圆心,以R-e +r为半径画圆弧.再以l为半径,A为圆心画圆弧.即可找到初始点滚子中的位置B0.又以O点为圆心,偏距e为半径画弧,再连接OB1直线.交点即为初始位置时偏心圆盘的几何中心C0.即可找出凸轮的转角φ如图所示.从动件的摆角ψ如图所示.

3-8答案:1)理论轮廓曲线为:以A点为圆心,半径为R+rr的圆. 2)此时所求的基圆半径为理论轮廓曲线的rb . ∴rb=R-OA+rr=40-25+10=25mm 1) 1) 此时从动件的位移S如图所示.

升程h=R+OA+rr+rb=40+25+10-25=50mm 2) 2) 即从动件导路沿-ω方向转过90o到B’.此时压力角

α’如图中所示. α

max=sin

-1

(OA/(R+rr))=30o

实际轮廓曲线不变,滚子半径rr为15,此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变.因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轮廓曲线一一对应.

3-9答案:1)求φ=60时的坐标,此时为推程的等加速阶段(将滚子中心作为圆点)e =0

位移s=2h ×φ2/Φ2=(π/3)2×2×40/π2≈7.9mm,而so

o

=rb+rr=65mm

∴其坐标:

x=(so+s)sinφ=72.9sin(π/3)

y=(so+s)cosφ=72.9cos(π/3)

2)求φ=240o时的坐标,此时为回程阶,余弦加速度运动,φ=4π/3

∴其位移s=[1+cos(πΦ/φ’)]h/α

3’,4,5构成定轴轮系。有i3’5=n3’/n5=-z5/z3’ ……② 在①、②式中,n5=nH,n3=n3’。 即有 (n1-n5)/(n3-n5)=-88/22

n3/n5=-1 i15=n1/n5=9

4-15答案:1,2,3构成定轴轮系。i13=n1/n3=(-1)2z3/z1

n3=2n1/3=40r/min

1’,5构成定轴轮系。i1’5=n1’/n5=(-1)1z5/z1’ n5=-2n1=-120r/min

又∵n1’=n3=40r/min n5’=n5=-120r/min 由于3’,4,5’,H构成差动轮系

∴i3’5’H=(n3’-nH)/(n5’-nH)=-z5’/z3’ nH=-13/3r/min 即蜗杆的转速n6=-13/3r/min,其转向与nA的转向相反(方向见图中n6箭头)

蜗杆为右旋,头数为3,即z6=3,用左手定则,四指指向n6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蜗轮接触点的速度方向.即可判定蜗轮7的转向为顺时针.

i67=n6/n7=z6/z7 n7=40/63(r/min)

4-16答案:1)分析可知:1,2构成定轴轮系.1,5’,5,4’构成定轴轮系.2’,3,4,H构成差动轮系. 由1,2可得:i12=n1/n2=z2/z1 n2=n1/99

由1’,5,5’,4’可得:i14’=n1/n4’=z5’×z4’/z1×z5 n4’=101n1/10000

通过判定,n2,n4’的转动方向相同,如图中所示(是在假定螺杆1顺时针转动时)

又∵n2’=n2 , n4=n4’ . 在差动轮系中,有

i2’4H=(n2’-nH)/(n4-nH)=-z4/z2’ ,即有(n2-nH)/(n4’-nH)=-1.

(n1/99)-nH=nH-101n1/10000 i1H=n1/nH=2×990000/19999≈99 2)∵i1H=n1/nH=99 nH=1375/99≈14(r/min) ∴系杆H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60/14≈4.3(s/r) 即每转大约需4.3秒.

4-17答案:1)分析可知:4,5,6构成定轴轮系;1,2,2’,3,H构成差动轮系.

i46=n4/n6=(-1)2z6/z4 n4=z6×n6/z4=3×600/4=450r/min 即nH=450r/min

i13H=(n1-nH)/(n3-nH)=-z2×z3/z1×z2’ n3=(52nH-18n1)/34≈26.5(r/min)

2)B的方向改变,则n4的转向与n1相反.

∴i13H=[n1-(-nH)]/[n3-(-nH)]=-z2× z3/z1×z2’

n3≈-1056(r/min)

即nc=-1056(r/min)

4-18答案:1)鼓轮A被制动时,1,2,3(H)构成定轴轮系 ∴i13=n1/n3=(-1)1z3/z1=-80/28=-20/7,即i1H=-27/7. 2)鼓轮B被制动时,1’,4,5,H组成差动轮系;6,7,3’,h组成行星轮系.

∴i1’5H=(n1’-nH)/(n5-nH)=(-1)1z5/z1’

即(n1-nH)/(-nH)=-20/7 i1H=n1/nH=27/7.

3)鼓轮C被制动时,1’,4,5,H组成差动轮系;6,7,3’,

H组成行星轮系.

∴i1’5H=(n1-nH)/(n5-nH)=(-1)1z5/z1’……① i63’H=(n6-nH)/(n3’-nH)=(-1)z3’/z6……② 又∵n60nhn5n3’nH ∴①、②两式即变成:

(n1-nH)/(n5-nH)=-20/7……③

-n5/(nH-n5)=-20/7……④

由④求出n5=20nH/27,再将n5代入③式,即可求出i1H=n1/nH≈3.75 4-19答案:根据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有: z3=z1 +2z2=80

系杆的长度lH=r1+r2=(z1+z2)m/2=144(mm)

由于(z1+z3)/4= 24,即满足均布的条件(中心轮的齿数和能被行星轮个数整除). 在校验其邻接条件:

(z1+z2)sin(180o/4)>z2+2ha* 是否满足? 由于(z1+z2)sin(180o/4)=(16+32)sin45o=24(2)1/2≈33.936

z2+2ha*=32+2×1=34

∴其不满足邻接条件,故不能均布4个行星轮. 4-20答案:提升载荷Q均匀上升所需功率P出=4015kN×m/min=600KW

P电=P出/η1η2η3η4=600/0.952×0.962=721.4(KW) 4-21答案:由减速器的结构可知: PB/ηBη2+PA/ηAη2η

12

=Pη1×η

1

即PB/0.8×0 .2+PA/0.7×0.92×0.952=P×0.95……① 又由于PA/PB=2……②

联立①,②即可求出: PA=1.98 KW

PB=0.99 KW

6-1答案:

1)VB=ω1×lAB

→VC2=→VB+→VCB=→VC3+→VC23

大小: ? √ ? 0 ? 方向: ? √ BC √ ∥ BC

∴VC2=VB ω2=0 ω3=0 Vm2=VB=ω1×lAB=4m/s

aBn=ω12 ×lAB=160 aB=0

→ac2=→aBn+→aCBn+→aCBt=→ac3+→ac23r+→ac23k

大小: ? √ 0 ? 0 ? 2ω2Vr 方向: ? B→A 0 ⊥BC 0 ∥BC 0

∴→ac2=0, →aCBt=-→aBn.. ∴ε2=acBt/lBC=ω12×lAB/lBC

质心点m2的加速度: →am2=→aBn+→am2Bt

大小: ? √ ε2×lBm2 方向: ? √ ⊥BC

∴→am2≈80 , 方向,垂直AB .

质心m2处的惯性力:F=-m2×am2=20×80=1600,方向与am2相反.

质心m2处的惯性力矩:M=-Js2×ε2=-0.074×402/(3)1/2=-68.36,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h=M/F=68.36/1600≈4.3 (mm)

∴质心m2处总惯性为1600N,方向垂直BC,偏离质心m2的上方4.3mm.

2)取2构件进行分析,受总惯性力F总,2,3两构件之间的正压力垂直于BC,运动副B点的反力受三个力的作用. F总与F32平行,∴FB垂直于BC.

∴FB=F总×lCD/lBC=1600×91.9/173.2=848.96(N) F23=1600-848.96=751.04(N) 即FD=F23=751.04(N)

FA=FB=846.96

各运动副中反力的方向标在机构位置图中.

6-2答案:各质径积的大小分别为:m1r1=1000kg·mm m2r2=1200kg·mm

m3r3=1400kg·mm m4r4=500kg·mm

现取1:20作出质径积的向量多边形,以平衡质径积mere构成封闭的向量多边形.

从上面的向量多边形中可知:平衡质径积大小mere=40×20=800kg/mm,

方向与x向成60o角.欲平衡有2种方法:

在mere方向配质量,若在re=100mm,则me=8kg; 可在mere反方向挖去一块,使其径积为800kg/mm.

6-3答案:设单位面积的质量为1,其4个孔的质径比分别为: m1r1=π(d1/2) 2120=48000π ; m2r2=π(d2/2)2100=90000π m3r3=π(d3/2)2110=68750π ; m4r4=π(d4/2)290=108450π 现取1:2000π作向量多边形:

从向量图中可知:mere=43×2000π=86000π

若在半径re=100mm且与x轴正向成θ=46o的位置上.挖圆孔的直径d5=(3440)1/2mm即可平衡.

6-4答案:1)r1+r2=(z1+z2)m/2=200mm

行星轮的不平衡质颈积为:2×20=400kg ·mm.

2)可以在系杆H的反方向(如图)加一个平衡质量me,且向颈为re.

使me×re=400 kg ·mm.

6-5答案:1)m1用A,B两点替代 mAS1=50×0.3/75=0.2kg mBS1=25×0.3/75=0.1kg m2用B,C两点替代

mBS2=200×0.6/300=0.4kg mCS2=100×0.6/300=0.2kg

m3用C,D两点替代

mCS3=100×0.9/150=0.6kg mDS3=50×0.9/150=0.3kg ∴mA=mAS1=0.2kg mB= mBS1+mBS2=0.5kg mC= mCS2+mCS3=0.8kg mD=mDS2=0.3kg

2)me1×re1=mB×lAB me1=0.5×75/75=0.5kg me3×re3=mC×lCD me3=0.8×150/75=16kg

6-6答案:m2×lBC=m3×lBS2 m2=m3×lBS2/lBC=0.133kg mB=m2+m3=0.533kg

m1×lAB=mB×lAS1 m1=0.533kg

6-7答案:解此题的思路是:①运动分析求出机构处在该位置时,质心点的速度及各构件的角速度.

②根据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矩的公式求出. 做出机构的位置图,用图解法进行运动分析. VB=ω1×lAB

→VC=→VB+→VCB

大小: ? √ ? 方向: ⊥CE √ ⊥BC

由此可知:VC=VB=ω1×lAB ω2=0

VD=VC=ω1×lAB 且ω3=VC/lCD =ω1 →VF=→VD+→VFD 大小: ? √ ?

方向: 水平 √ ⊥FD

由此可知:VF=VD=ω1×lAB (方向水平向右)

ω4=0

有等效转动惯量的公式:JV=Σ

n22i=1[Jsi(ωi/ω1)+mi(Vsi/ω1)]

JV=ms(VF/ω1)2=20kg×(ω1×lAB/ω1)2=0.2kgm2 由等效力矩的定义: MV=Σ

1)

n

i=1(Mi×ωi/ω1+Fi×Vsi×cosαi/ω

MV=500×ω1×lAB ×cos180o/ω1=-50Nm (因为VF的方向与P方向相反,所以α=180o)

6-8答案:该轮系为定轴轮系.

i12=ω1/ω2=(-1)1z2/z1 ∴ ω2=-ω1/2=-0.5×ω

1

ω2’=ω2=-0.5×ω1

i2’3=ω2’/ω3=(-1)1z3/z2’ ∴ ω3=0.25×ω1 根据等效转动惯量公式

JV=∑ni=1[Jsi×(ωi/ω1)2+mi(Vsi/ω1)2]

JV= Js1×(ω1/ω1)2+Js2×(ω2/ω1)2+Js2’×(ω2’/ω1)2+Js3×(ω3/ω1)2 =Js1+Js2/4+Js2’/4 +Js3/16

=0.01+0.04/4+0.01/4+0.04/16 =0.025 kg·m2

根据等效力矩的公式:MV=∑ni=1(Mi×ωi/ω1+Fi Vsi cosαi/ω1) MV=M3×ω3/ω1=40×0.25ω1/ω1=10N·m

6-9答案:i12=ω1/ω2=D1/D2 ω1=275×ω2/145 ……① i25=ω2/ω5=(-1)3×38×46×71/16×17×18 ω2=-25.35×ω5

将ω2代入①式可得:ω1=-48.1×ω5

i35=ω3/ω5=(-1)2×46×71/17×18 ω3=10.67×ω5 i45=ω4/ω5=(-1)1×71/18 ω4=-3.94×ω5 皮带的速度:V=ω2×D2/2 V=25.35×ω5×D2/2

V/ω5=25.35×0.275/2=3.48

由转动惯量的公式:JV=∑ni=1[Jsi×(ωi/ω5)2+mi(Vsi/ω5)2]

JV5=(JM+JS1+J1+JC)×(ω1/ω5)2+m×(V/ω5)2+(J2+JS2+J3)×(ω2/ω

5)2

+(J4+JS3+J5+J6)×(ω3/ω5)2 +(J7+JS4+J8)×(ω4/ω5)2+(J9+JF+J10+JS5)×

(ω5/ω5)2

JV5=(0.0842+0.0002+0.0004+0.0004)3.482+(0.1508+0.0018+0.0030)25.352+(0.0091+0.0019+0.0053+0.0087)

×

×

48.12+1.214

××10.672

+(0.0334+0.0070+0.0789)×3.942+(0.1789+0.1112+0.0056+0.0585)×12

JV5=316.86(kg·m2)

6-10答案:i12=ω1/ω2=z2/z1 ω2=ω1/2 ω3=ω2=ω1/2

i34=ω3/ω4=z4/z3 ω4=ω1/4 等效转动惯量:

JV=J1(ω1/ω1)2+J2(ω2/ω1)2+J3(ω3/ω1)2+J4(ω4/ω1)2 =0.0412+0.16×(1/2)2+0.04×(1/2)2+0.16×(1/4)2 =0.04+0.04+0.01+0.01 =0.1 kg·m2 等效阻力矩:

Mr=M3×ω4/ω1=100/4=25(N·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9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