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更新时间:2024-01-06 07: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货币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这个也是3班的。。。
考试重点:老师第一节课讲的,不知道可不可靠,老师会不会改变主意,大家当个参考吧 中央银行职能;第九章第4节;第十章2,3节;第十一章2,3,4节;第四章和第七章考计算
货币的定义
钱德勒: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
M1,M2的定义
M1:M0+活期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M0:流通中现金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一般把M1加上储蓄存款,形成M2。金融统计把M2称之为广义货币。
货币制度的内容 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的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种类及其比例;货币法偿能力的规定;货币准备制度等。
专栏2——2:格雷欣法则及其质疑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同一种铸币,其重量或成色有高低不同,而按同一面值及同样的无限法偿资格同时流通,则重量和成色高者会被重量或成色低者所驱逐,前者或被销毁或输出国外。
从质疑中得出的结论:假如政府所发行的法币是纸币,本身并无价值,则只要其出现严重贬值的前景,人们会本能地用实物充当货币,这种实物货币会驱逐低劣的纸币。民众的抢购,就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而格雷欣法则要成立,需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货币是实物,本身有价值;第二、政府强制规定,不同种类的货币间的兑换比率维持不变。这时候,人们可能倾向于保留良币,从而在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但假如两种货币都是纸币,则即使政府强制规定两种货币间维持固定兑换率,自发的市场交易过程,仍然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一)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贷者让渡的只是使用权,借者一定时期后必须归还使用权。
2.在发生借贷行为时,只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借者在一定时期后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支付利息。
(三)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信用活动均涉及到两方面的当事人,即贷者和借者。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使得承诺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等于证券当前市场价格的贴现率。 计算:我上课时只抄了第二种计算方法
例:题目给了债券的票面值:1000债券价格:1276.76或1000 票面利率:8%
分30年还清,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计算到期收益率
若债券价格是1276.76 [(1000乘8%/2)+(1000-1276.76)/60]/1276.76=3%(半年到期收益率) 3%乘2=6%
若债券价格是1000 [(1000乘8%/2)+(1000-1000)/60]/1000=4%(半年到期收益率) 4%乘2=8%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那么就应该从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1)投资I(i),它与利率负相关,并且构成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2)货币的窖藏ΔH(i),即储蓄者可能把一部分储蓄以货币的形式放在手中,形成货币的窖藏,它构成了对可贷资金的一种需求。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1)储蓄S(i),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并且是可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货币供给增加额△M(i),它构成了可贷资金的另一来源。货币供给的变动显然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同时,△M 还包括货币的反窖藏,也就是人们将上一期窖藏的货币用于贷放或购买债券。显然,它也是和利率正相关的,因为利率越高,人们将窖藏货币用于贷放的动力就越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可贷资金的供求函数分别写成: Ls=S(i)+ ΔM(i) Ld=I(i)+ ΔH(i)
如果假设,以S表示当前储蓄与固定资产出售收入(过去储蓄)的总和,S(i)为利率的增函数;以△M表示货币当局新创造的货币量,它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为外生变量,故与利率的变化无关;那么,总的可贷资金总供给为:S+△M。
再假设以I表示当前投资与固定资产重置和补偿总和,I(i)为利率的减函数;以ΔH表示货币窖藏与反窖藏相减的净窖藏增量,ΔH(i)为利率的减函数;则可贷资金的总需求即为:I(i)+ ΔH(i)。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证券到期时的利息或收益与到期期间二者的关系。此关系可有四种不同情况:
(1)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2)长短期利率一致;(3)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4)长短期利率处于波动之中。期限结构理论所研究的主题正是长短期利率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所发生的影响等问题。在具体分析时,该理论又分成三种理论: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偏好利率结构理论。
(一)预期理论
如果未来每年的短期利率一样,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就等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水平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上升,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将大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下降,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将小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除非影响债券利率预期,否则,不能影响利率的预期结构。
如果中央银行想改变长期利率水平,而不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并且不影响短期利率水平,那么中央银行只需改变短期债券供应,而无需改变长期债券的供应。
值得提出的是,预期理论面临着一个经验事实的挑战:那就是市场的长期债券利率一般高于短期债券利率,这是否意味着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未来的利率会高于现在的利率?预期理论的解释是,由于期限不同,从而流动性不同,长期债券要承担资本风险,所以其高出部分为流动性贴水。显然,该理论无法回避的矛盾是,人们的预期利率变化的方向不可能是不变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兴起了另外一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市场分割理论。
(二)市场分割理论
各种期限的债券之间毫无替代性,他们的利率完全取决于他们各自的供求水平。市场分割理论把市场分成长期和短期市场。
市场分割理论的政策含义是,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长期和短期债券的相对供应来改变利率的期限结构,但不能单方面改变短期债券的供应来改变长期债券的利率。
(三)偏好利率结构理论
根据偏好理论,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的风险大,长期利率要比短期利率高,其理由为:其一,短期债券比长期债券的流动性大,而且对于利率变动的预测较为可能和接近,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较小,所以流动性报酬低;其二,以短期资金转期筹措长期资金,除短期资金转期续借成本较大以外,还有转期续借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会使长期利率比短期利率高;其三,长期贷款往往要采用票据再贴现形式,也要一定的手续费用。不难看出,偏好利率结构理论,实质上是将投资者对资本价值不确定性风险的回避因素导入预期利率结构理论。
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是一种契约性协议,要求合约的双方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证券等。
套期保值
1、套期保值的概念
交易者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建立相反的仓位后,若价格(利率、汇率股价指数等)发生变动,则他必然在一个市场上受损而在另一个市场上获利,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套期保值的逻辑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够保值,是因为同一种特定商品的期货和现货的主要差异在于交货日期前后不一,而它们的价格,则受相同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影响和制约,而且,期货合约到期必须进行实货交割的规定性,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还具有趋合性,即当期货合约临近到期日时,两者价格的差异接近于零,否则就有套利的机会,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货和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相关的两个市场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冲销的效果。
期权的定义
期权是一种在约定的未来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标的物的权利。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形式。期权的买方拥有是否执行的权利,但是没有一定要行权的义务。因此期权买方(持有人)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盈利 Premium ) 。 盈利 即期权价格或期权费(
看涨期权买方 看跌期权卖方 盈亏分布图 ┆ ┆ ┆ ┆ 0 ┆行权价格 股价 0 ┆行权价格 股价 ┆ ┆
看涨期权卖方 看跌期权买方
亏损 亏损
图6-1看涨期权买卖双方 图6-2 看跌期权买卖双方
的可能盈亏 的可能盈亏 (虚线处股价表示行权价格) (虚线处股价表示行权价格)
互换的定义
互换是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段特定时间、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相互交换现金流的合约。
互换的原因:利率互换之所以发生,原因之一是各经济主体的资信状况不同,从而使得它们的融资成本不同,其中一部分经济主体在固定利率资金融资方面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而另一经济主体在浮动利率资金融资方面具有比较成本优势,它们可以通过互换交易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例如A、B两个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如表6-1所示。
A:固定利率:10% 浮动利率:LIBOR+0.5% B:固定利率:13% 浮动利率:LIBOR+1%
由表6-1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无论在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方面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但在固定利率方面的优势更大一点,所以说A公司在固定利率融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B公司在浮动利率融资方面有比较优势。如果A公司需要筹集一笔浮动利率资金,而B公司需要筹集一笔固定利率资金,则A、B两公司可达成如下的互换协议:A、B两公司分别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筹集一笔相同金额的资金,然后A公司向B公司支付利率为LIBOR+0.5%的利息,相应的B公司向A公司支付利率为11%的利息。则互换后A公司的融资成本是LIBOR-0.5%(10%+LIBOR+0.5%-11%),B公司的融资成本是11.5%
(LIBOR+1.0%+11%-LIBOR-0.5%)。从而互换后,A公司节省了1.0%(LIBOR+0.5%-LIBOR+0.5%)的利息成本,B公司节省了1.5%(13%-11.5%)的利息成本。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这种业务不能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直接表现出来。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代理及各种金融服务而收取手续费收入的业务活动。
一、资产管理理论 强调安全性,流动性,比较忽视盈利性,不利于鼓励银行励精图治,进取经营
该理论具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商业贷款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当时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客户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具有高度流动性,因此为了应付客户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高度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应使其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为发放短期的商业行为的自偿性贷款。 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
(二)转换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流动性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需特别强调的,但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资产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由于这类证券资产具有信誉高、期限短、转让容易等特点,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从而在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银行盈利。
(三)预期收入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偿还,这与借款人借款项目的预期收益是否稳定和银行对贷款的安排是否合理密切相关,而与贷款的期限并无绝对联系,即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收入,贷款就能按期偿还,就不至于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所以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准,并以此来重新协调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从而使商业银行跳出了短期性的局限,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促进了资产业务的多样化。
二、负债管理理论 强调盈利性,比较忽视安全性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项目,通过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结合。也就是说,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因此,银行无需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的资产,而应将资金投入到更加有利可图的资产上。
所以,负债管理的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三、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更全面,考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和协调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定:
(1)客户将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全部存入银行,而不提现金; (2)银行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
假设A银行接受了客户存入的现金10000元。按规定从中提取现金准备1000元,以应付客户提现的需要。其余9000元可以用于贷款以取得收益。
由于一国的商业银行有许多,当A银行将9000元贷给客户时,该客户可以将钱存人B银行。B银行再按10%提取900元作现金准备,其余再贷放出去。
B银行贷出8100元,借款人又转存人C银行。C银行按10%提取准备金后,其余再贷放出去。
如此类推,银行与客户之间不断地贷款、存款,就会产生以下结果。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单位:元
原始存款为10000元,总存款为100000元。从存款一栏中看出,数额以9/10的比例递减。 若以R表示原始存款,D表示存款总额,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则存款货币创造的公式为:D=R/r,其中,D-R=90000元,就是银行体系创造出来的存款货币。 r越高,创造的存款货币额越小;r越低,则创造的存款货币额越大。
派生存款乘数
存款乘数是指每1单位的原始存款或初始准备金变动所引起的银行系统总存款额的变动倍数,一般用字母k来表示存款乘数。
我们沿用前面的例子,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和现金漏损率为零的前提下,那么最初10000单位的原始存款,经过商业银行的贷款活动,最终形成的存款级数如下:10000,9000,8100,7290 ……每一个数字都是前面数字的90%,这样一个数字序列就形成了一个收敛的等比级数,即派生存款模型。
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又叫政策变量,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由经济循环外的因素,既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变量。
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
1、信贷收支状况。Aa为银行体系对外贷款,La为银行体系的储蓄及定期存款。Aa-La表示银行体系信贷收支的平衡程度,反映了银行与财政部门以外的经济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净额。若贷款增加额大于储蓄存款及定期存款增加额,则会引起M1的增加。
2、财政收支状况。Ab为财政借款,Lb为财政存款。显然,如果存款不变,那么,Ab的增加必然使货币增长。而政府增加贷款的做法一般认为是同财政赤字有关,所以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尤其是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时向银行融资的情况下,货币扩张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我们在这里只是从借款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支出问题。当政府采取其他形式的融资时,如发行国债,而不允许中央银行认购的情况下,则一般不会发生货币扩张的情形。 3、国际收支状况。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最终会体现在黄金外汇储备的变化和银行体系在国际金融机构债权债务净额的变化上,即Ac,Ad和Ld这三个反应一国国际收支的指标上来。显然在外汇和黄金占款(Ac,Ad)的增加时,必然造成本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增加,从而增加一国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又称为“强力货币”或“货币基础”,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
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 基础货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货币乘数计算 货币乘数,也成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货币乘数决定的一般理论模型:对狭义货币供给M1来说,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1=C+Dd。其中C表示公众手中持有的现金,它可以通过现金持有比率c’(现金漏出率)来计算,即C=c’乘D。基础货币B由现金C和存款准备金R构成,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Rd和超额准备金Re两部分。因此,狭义货币供给的计算公式为
M1=m1乘B 那么,货币乘数m1为
m1=M/B=C+D/C+Rd+Re=1+c’/c’+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看书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稳定币值) 稳定物价,通常是指设法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以维持国内币值的稳定。
2、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尤其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目前,各国一般把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通常是指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合适的工作。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以及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利率传导机制(二)汇率传导机制(三)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时滞
所谓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到货币政策的修正,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到执行,从执行到收效等各个环节传导所需的时间间隔或时间滞后过程。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两部分。
1、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过程。因为中央银行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同时采取所有的行动。因此,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1)认识时滞是指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急需采取金融措施,到中央银行认清这种必要性,决定采取对策的时间间隔。
(2)行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在主观上认识到需要改变货币政策到实际采取行动,推行新货币政策之间的时间间隔。
2、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显然,货币存量的增加和利率的下降都不会立即提高收入。就投资而言,企业(厂商)做出投资决策,它们先必须制定计划,进行订购等等。就消费而言,在消费信贷的利率下降以及家庭相应增加它们的货币持有量,或由低利率导致证券价格提高之前都要经过一个过程。
外部时滞也称为效应时滞、影响时滞。外部时滞又细分为决策时滞和生产时滞:
决策时滞,也称操作时滞,是指中央银行变更货币政策后,企业或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所耗费的时间。 生产时滞,也称市场时滞,是指企业和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调整其资产总量与结构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就业、收入等经济变量发生变化所耗费的时间。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行为。所谓“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作用机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进政府证券等有价证券,一方面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扩张;另一方面使市场上的证券需求大于供给,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鼓励投资。反之,出售,缩小,收缩,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利率上升,抑制投资。
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持续、全面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2.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一、工资推动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其前提是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二、利润推动
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它的产生是以存在物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
3.供求混合型
是将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的。
4.结构型
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具有的特点。
5.经济开放小国型、全球型(通过价格、部门、需求、货币、预期等传送) 解释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递问题
通货膨胀的治理
财政政策:压缩开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税率
货币政策:收紧银根、从紧信贷、利率调整,稳定和统一货币
收入政策:提高分配公平、强制控制工资、劝告、调税率 社会政策:减少穷人的社会福利、增加培训投入、 微观政策:放松行政管制,提高企业竞争力、消化影响
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扩大进口、减少出口,贸易体制,汇率贬值 劳工政策:改善培训、加强信息服务、提高市场流动性 改善预期的政策措施
政策的要害:松紧适度、 松紧搭配(软着陆)
强制储蓄效应
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这种积累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家庭、企业和政府。如果政府部门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构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储蓄部分,这部分储蓄被称为强制储蓄。
收入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下,由于货币贬值,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等量增加,有时实际收入不变乃至下降。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收入水平反而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通常情况下,固定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其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其实际收入会减少;而非固定收入者,由于能及时调整其收入所得,从而在通货膨胀中受益。
财富分配效应
即通货膨胀对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有不同影响,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就财富的再分配来看,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人或阶层持有财富的形式极不相同。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着物价上涨而下跌,各种变动收益证券和实物资产则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大其价值。同时,个人所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分别是社会其他部门的负债。因此,通货膨胀的财富再分配效应是通过改变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实现的。 面值和收益稳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其价值会降低。因此持有这些资产的个人或阶层会受到损失,其债务人则因通货膨胀而受益;各种实物资产会因价格上涨而使持有者受益。
总之,通货膨胀会导致整个社会财富不公平的再分配。一般说来,债权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债务人是通货膨胀最大的受益者。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又叫基础利率、标准利率,这个利率种类一般由各国中央银行统一规定,有的国家
则由政府直接规定。基准利率是各普通银行共同遵守的基本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的重要手段。
正在阅读:
货币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01-0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11-15
线性最小二乘法在计算机化学中的应用03-14
Sonic 2024 使用指南 - 图文10-18
标准巴歇尔槽-说明书05-27
脊椎动物部分选择题04-08
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浮选原理(421)03-06
有趣的思考07-08
兴业银行03-2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货币
- 经济学
- 整理
- 重点
- 考试
- 论难处理金矿的细菌预处理技术
- 第十一章 键、销及其连接的测试题(附答案)
- 最新-给初三学生中考前的一封信 精品
-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 巅峰之战篇-中级经济师个人公式总结
- VI、CI、营销策划
- pets3词汇
- 病 例 讨 论 记 录2
- B桥梁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5 - 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六)
- 09习题0-4
- 二年级数学练习卷
- 水利五大员继续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
- 孙子兵法与现在商战
- 语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案
- 新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一 2 口耳目 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
- 大学物理-力学考题
- 趣味足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