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鱼图片

更新时间:2024-02-10 05:22:02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生活中常见食用鱼图谱

鲤鱼: 体延长,稍侧扁。青黄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须两对。背鳍,臀鳍均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锯齿。底层栖息,杂食性。除淡水养殖外,也适于稻田饲养。饲养品种多,常见有镜鲤,草鲤,荷色鲤,红鲤等。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由于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吃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鲫鱼: 体侧扁,长达二十余厘米,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杂食性,分布广。肉味鲜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

鲶鱼:鱼纲,鲶科。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达一米以上。灰黑色,有不规则暗色斑块。口宽大,有须2对。眼小。背鳍1个,很小;臀鳍长,与尾鳍相连;胸鳍具一硬刺。无鳞。皮肤富黏液腺。中、下层栖息,以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鳗鲡:鱼纲,鳗鲡科。体长,圆筒形,长达六十余厘米。背侧灰褐色,下方白色。背鳍和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鳞细小,埋没皮肤下。幼鱼呈柳叶状,透明,经变态后在淡水中成长。肉质细嫩,富含脂肪。为上等食用鱼类。

鲮,鱼纲,鲤科。体侧扁,长三十厘米左右。银灰色,胸鳍上方数鳞具暗斑。口小,下位,具短须2对。上唇细裂,下颌前缘扁薄锐利。为底栖鱼类。分布我过华南及西南各地水系中,生长迅速,肉味鲜美。

武昌鱼:鱼纲,鲤科。体高,侧扁,呈菱形,长达四十厘米,重达6斤,腹面后部具内棱。头小,口宽,上、下颌无角质突起。银灰色。下层栖息,草食性。肉味腴美,脂肪丰富。静水繁殖,生长快,抗病力强。

青鱼:鱼纲,鲤科。四大家鱼之一。体延长,亚圆筒形,可长达一米余,重达100斤以上。青黑色,鳍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臼齿状。底栖鱼类,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主产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鳞、皮可制鱼鳞胶和鮍胶

草鱼:体延长,亚圆筒形,可长达一米余,重达70斤以上。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梳状。底栖鱼类,以水草为食。鱼苗易得,生长迅速。味甘、性温,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效,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头痛等病症。常吃草鱼头还可以增智、益脑。胃痛的人可用草鱼一条,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头痛的人则最好用草鱼加葱或香菜同煮,能起治疗作用。

鲢鱼:体侧扁较高,长可达1米余,重达70斤,银灰色,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面腹鳍前后均具肉棱。胸鳍末端伸达腹鳍基底。栖息于中上层,以海绵状的鳃耙滤食浮游植物。性活泼,善跳跃。鳞可制鱼鳞胶和珍珠素。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效,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吃鲢鱼能缓解胃痛,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效,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胖头鱼:体侧扁较高,长达1米余,重达九十余斤。背面暗黑色,具不规则小黑斑。头大,口中大,眼下侧位。腹面从腹鳍至肛门具肉棱。栖息于中上层,以细密的鳃耙滤食浮游生物。其味甘、性温,能起到暖胃 、补虚、化痰、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是妇女的保健食品,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篇二: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

~ZT

< 一 > 大眼红鲌 鲤 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无须。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性凶猛,以小鱼为食。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

>

尖鳍鲤鲤 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 鲤)

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头短。口端位。须两对,吻须甚短。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尾柄长高相等。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口。主食底栖生物。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常见体重0.5Kg。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

>

乌原鲤 鲤 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

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头较小。口端位。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须两对,较长。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江河深潭。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分布于西江水系。

<三>

裸腹重唇鱼鲤 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 鱼)

体长,近圆筒形。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角质。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具臀鳞。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分布于金沙江上游。

<四

>

短盖巨脂鲤 (脂鲤科)Colossoma brachypomum

[地方名]淡水白鲳,淡水鲳。

[形态特征]体例扁,盘状,形似海产银捐。背部较厚,头较小,口端位,眼中大。背部有脂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尾鳍上叶稍长于下叶,边缘呈黑色。体呈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体被细小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齿状的棱鳞。

[产地、产季]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1985年引入广东等地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广东、浙江、福建、河南等近10个省(市、区)进行商业性养殖生产。该鱼生存水温在10~42C,

最适水温为28~30C。可单养也可同家鱼混养。生产季节与青、草、必相近,一般放养时间为5~6月份,商品鱼起捕上市为9~10月份。

[经济价值]淡水白鲳是热带和亚热带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它除了具有罗非鱼的优点外,还有比罗非鱼生长快,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据池塘单养试验,放养个体10~20克,经 120~150天饲养,平均个体在500克以上。长至 1500克以后,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养至1250~1750克作为商品鱼价值最高。淡水白鲳可用汽车、轮船和飞机进行长距离活鱼运输,一般运输成活率都很高。该鱼肉质细嫩鲜美,属名贵淡水鱼类。

<五

>

大口黑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

[地方名]加州鲈鱼、黑鲈。

[形态特征]体延长两侧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嘴很大,口裂后缘大于眼后缘,眼球突出。各鳍前端均有硬棘。最大个体75厘米,重9.7千克。

[产地、产季]是一种纯淡水的温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80年代初引入我国,目前已突破人工繁殖和养成技术,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均有生产,生产起捕季节与一般淡水鱼大体相似。加州神鱼生长水温为12~30度,生长速度差别较大,饲养一个月后便形成大小参差不齐的现象,较大的个体往往捕食较小的个体,此时应将相同规格的鱼分池饲养,达到500克左右的个体可起捕上市出售。

[经济价值]加州鲈鱼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极佳的名贵鱼类,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加之体形美观,在原产地是游钓渔业的重要对象。

<六>

松江鲈 (杜父鱼科)Trachidermus fasciatus

[地方名]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

[形态特征]一般体长 20厘米、体重 200~350克。头和体前部平扁,向后侧扁而渐细。头大。口大,上颌较长,两颌有绒毛状细齿。两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似四片鳃叶外露。体无鳞,皮上遍布小突起或皮褶。背鳍2个,基部相连。胸鳍特大而圆,呈扇形。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体深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黑色条纹,头部和背鳍上有黑斑。

[产地、产季]为近海溯河洄游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上海市松江县生产的最为著名,故名松江鲈鱼,5月份产量较多。

[经济价值]个体不大,产量不多,但肉味鲜美,自古被誉为佳品,是我国特产。

<七

>

尼罗罗非鱼 (鲡鱼科)Tilapia nilotica

[地方名]非洲鲫鱼。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约旦的坦噶尼喀湖,已广泛为其他地区所引进,我国于1978年从泰国引进并推广养殖。

[形态特征]外形类似鲫鱼。体侧扁,背较高。头中等大小,口端位,颊部有3列鳞片。鳞大,圆形。侧线分上下两段,两段于背鳍基部段并行。背、胸、腹、臀、尾鳍都较大。背鳍发达,硬棘

篇三:路亚钓鳜鱼(桂鱼)全攻略

路亚钓鳜鱼(桂鱼)全攻略(组图)

关键词:路亚 钓鳜鱼 桂鱼 攻略 技巧 方法

鳜鱼是大家所熟悉桂花鱼,又称季花鱼、花鲫鱼等,这是一种很受大家喜爱的鱼类,对于路亚钓手来说更是极想交手的对象之一 。

一、鳜鱼的生态习性和营养分析,这里不再啰嗦,有兴趣的去这里看看。

二、路亚鳜鱼钓点和时间的选择

鱼塘就不说了,密度决定一切。重点是野场,应该根据鳜鱼的生态习性考虑,在钓场的桥墩旁、峭壁下、大坝下、电站的尾水、深水有卵石地方、岸边的障碍区域都是鳜鱼最爱活动的范围。离开了这个重点,是难有机会与鳜鱼交手的。所以路亚鳜鱼对抛投来说不在于距离,相反而是搜边,搜障碍区域为主。知道钓场有鳜鱼的话,在水位不断变化的时候多多查看水面,熟悉水下的一些障碍区域尤为重要,也可以咨询熟悉钓场附近的渔民和钓友。那是一件事半功倍,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件事情,会对你有莫大的帮助。

在路亚旺季的清晨和黄昏是钓鳜鱼不二的选择时段,不过凡事无绝对,子夜和雨后水中溶解氧高的时候也是不错的时间哦,说不定能碰上你一辈子的记录鱼。对淡季而言日照强水温升高的午后二个小时也是相当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三、装备的选择(路亚钩线的绑法图解)

1. 路亚竿的选择:直柄竿:长度1.9~2.1m,钓线负荷:12~16lb,路亚抛

掷适重:12~20g。对于2.4M 以上的直柄路亚杆,一般个人选择是M调和ML 调,由于野外钓场太具有未知性加上每个渔具厂家的生产标准不尽相同。所以直柄杆子总体选择个人倾向还是稍微偏硬一点(足够的腰力保证),杆梢要有一定软度(有利于发力抛投)的37FAST 调;枪柄竿:长度2.1~2.4m,钓线负荷:16~25lb,路亚抛掷适重:16~28g。

2. 卷线器的选择:卷线器的选择是因人而异,前提就是顺畅。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所用的才是最佳的。有钱玩发烧的玩手感,钱少的只要一般的入门配置也能满足你的要求。水滴轮容易炸线,建议刚入门的朋友用纺车轮会比较顺手。

3.线的选择:在淡水里玩路亚,一般不加前导线的,有时为了更换拟饵的方便,使用一些快速别针。专业一些的路亚尼龙线,如三洋GTR 、SUNLINE 、DUEL,都是几个不错的品牌可以选择,一般10LB~16LB 就足够应对了,而且水滴轮和纺车轮都可以使用。至于编制PE线个人不是很推荐使用上在水滴上(除非你是高手);直柄路亚杆的PE配置相对导环要求就高,最好是全FUJI SIC 导环,一般使用10LB左右的POWERRPO 的编织线。但是使用PE 线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符合你所使用的杆子的基础上,如果你不是老玩家,对自己的杆子不是相当的了解,难免又是暴力作合,时有断杆之风险。

4.路亚的选择:泳姿是检验一个路亚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俗语: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记得一点:路亚是易耗品,只要入水玩,加上鳜鱼又喜欢躲在水下犄角旮旯有石块的区域,所以路亚的最终命运是和地球的亲吻零距离接触,除非买了路亚是收藏把玩,那是另当别论。所以选择深潜的胖型CRANK 和颤板型的VIB 是首选的路亚品种(个人建议水温低的时候使用),反之如一些悬浮类的米诺和缓沉型的米诺效果也是绝对OK 的。如果考虑成本的话,铅头钩配卷尾蛆和子弹铅德州钓组倒是一个很划算的办法(对操控要求来的比较高)。

路亚的选择依中鱼率高低依序排列如下:

a.摇摆型路亚:是钓鳜鱼相当不错的饵,因为它的外型设计能够符合快速或慢速的曳引操作,入水后不需要快速曳引也能表现出活泼的泳姿。而且它的泳层设计多在一米八以下,能贴近水底,各项条件都是绝佳的选择。

b.鲱型路亚:鲱型路亚有点像是鱼型路亚,但它结合了颤泳型路亚的细碎光线反射、紧密摆振的波动(快速曳引时)与摇摆型路亚的大幅左右飘摆的泳姿(慢速曳引时),所以这也是路亚钓鳜鱼的上上之选。无论新手还是老手都能轻易的操作,而且得心应手。鳜鱼被鲱型路亚钓上来的也是最多的。

c.鱼型路亚:鱼型路亚钓鳜鱼的效果可能较逊于前面两者,因为鱼型路亚多为中上层水域使用,而且曳引的速度要快一些,才能激活出路亚的灵活泳姿来。当然,鱼型路亚一样能够钓上鳜鱼,如果钓者能够掌握垂钓水域的水深状况,鱼型路亚亦不失为一项利器。

d.全泳层型路亚:包括金属路亚、软饵与颤泳型等几大类。这些路亚一样可以钓上鳜鱼来,只不过一般钓者在对于使用这些路亚的泳层控制上较无经验,所以挂底的机率大增。

我们还可以根据地势来选择合适的路亚饵,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用深潜米诺和Crank(小胖),陡峭的地方用亮片和VIB,障碍物较多的地方用VIB会比较合适。鳜鱼是底层鱼,因其栖息之处较为特殊,挂地球送路亚饵给鳜鱼们当玩具是在所难免的,选择亮片一是经济实惠,二是用起来也确实挺顺手的。

至于软虫、胡须佬等用来跳底,那可是擒获资深老鳜的方法,一般不敢玩。包铅软鱼当然可以选择,因为它具备沉水米诺和VIB的特点。

四、操竿手法

手法的运用无非是收、变速、抖、晃、旋、跳加上上适时的停顿组合。钓鳜鱼的操作手法很重要的一件原则就是“宜慢不宜快”。两个原因:一是鳜鱼的泳速不快:鳜鱼的捕食是属于“伏击型”而非“追击型”。路亚在水中的曳引速度过快的话,鳜鱼会追不上饵,想吃也吃不到。这样下来只要搞1~2次,鳜鱼对路亚也就意兴阑珊,并不再加以理会。二是鳜鱼栖息地多障碍物:鳜鱼栖息在障碍物多的水域,所以路亚的挂底率极高。路亚在水中行进时,过快的速度一旦发生挂底问题,那就一挂就死,因为快速的曳引路亚使得路亚惯穿力道越强,一旦挂上障碍物,通常无法顺利解开,反而不如慢速曳引路亚。有时凭手感就可测知路亚有挂底危机时,立即停止收线,多半就可以化解挂底危机,这是在障碍物区中垂钓增加路亚生存率的要点。

钓鳜鱼时路亚的最佳操作速度:操作钓鳜鱼的路亚速度最好控制在每秒转动卷线器手把一圈(无论使用纺车式卷线器或路亚专用双轴卷线器)。这样的收线速度对于以上所建议使用的路亚,无论是摇摆型路亚、鲱型路亚、鱼型路亚等都能足以发挥它们的泳形。太快的操作手法是绝对不利于鳜鱼的路亚钓法。

1.拟饵抛出让它落底,一定要落底(怕挂底就不要玩鳜鱼),收余线,轻提竿稍,慢牵。而这时在拟饵落底或刚做牵动的时候如果附近有鳜鱼,一定会有攻击,这是您第一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

2.感觉有障碍,向上抖竿、继续慢牵。这时,拟饵在越过障碍的同时附近水底如果有鳜鱼,往往也会有攻击。这是您第二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

3.感觉拟饵快要到岸边,注意了,操控拟饵贴底50公分的泳层慢牵。直到将拟饵慢慢牵出水面,这时经常埋伏在岸边凹槽里的鳜鱼一定会毫不客气咬您一口。这是您第三次可能有收获的时候。

4.感觉脚下应该有鳜鱼,但牵了几遍也没有口。您这样去做:拟饵快要到岸,向上抖动竿梢,带动拟饵上跳,不要收线,让拟饵自然飘落,反复做两次。这时,再狡猾的鳜鱼也会被您高超的骗术所蒙蔽。第四次收获的时候就会到来。

5.拟饵在行进的过程中或到了岸边时感觉有轻微给口,却不能中鱼。这种情况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鳜鱼对面前移动的有些呆傻的拟饵产生了警觉,感觉面前的东西不像它们经常见到的鱼虾,它会冲上来撞击拟饵加以试探。这时您的手中会产生一种颤动。

第二,鳜鱼发动了攻击,但因视觉偏差没有击中,这时您会感到有一种轻重不一的顿感。

第三,由于鳜鱼个体偏小,还很年轻,一招制敌的本领还未完全养成,虽然攻击的动作也很完美,但却很难一口咬住。这时也会产生轻微顿感。

遇到这些情况不要大惊小怪,最好第一时间停止收线,让拟饵飘落。如果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7k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