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原理试题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25 1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题一

一、 名词解释 (5分) 1、 土壤侵蚀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 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 容许土壤侵蚀量

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的土壤侵蚀速率,或与岩石的化学风化成土率保持平衡的侵蚀速度。

4、 雨滴中数粒径(D50)

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计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积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粒径,用D50表示。 5、 沙漠化

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由于原生植被的破坏,风蚀使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出现斑状、片状流沙,使原来非沙漠景观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以及在沙漠地区原来固定的沙丘活化,沙漠向周围地区的扩展过程。

二、填空(30分)

1、全球的土壤侵蚀可划分为 冰雪气候侵蚀带 、 湿润气候侵蚀带 和 干旱气候侵蚀带 。 2、水力侵蚀强度可分为 微度侵蚀 、 轻度侵蚀 、中度侵蚀 、强度侵蚀 、极强度侵蚀 、和 剧烈侵蚀 六级。

3、坡面径流的形成可划分为 降水、蓄渗 和 坡面漫流 三个过程。

4、面蚀可划分为 层状侵蚀、细沟侵蚀、鳞片状侵蚀 和 砂砾化面蚀 四种类型。 5、风力侵蚀强度可分为 轻度风蚀、中度风蚀、重度风蚀 和 非常严重风蚀 四级。

三、问答题(40分)

1、 什么是击溅侵蚀?它有何作用?

要点:降雨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壤而作功,产生土粒分散、飞溅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或击溅侵蚀。 它有3方面作用:(1)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成土粒,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引起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形成和流动。(2)直接打击地面,产生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3)雨滴打击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了侵蚀和输沙能力增大。

2、 简述降雨在面蚀中的作用。

要点:降雨是侵蚀发生的动力,它除直接打击土壤,形成击溅侵蚀,还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体,并参与形成了土壤内在的一些特征,以一种综合效应来影响侵蚀。(1)降雨量:降雨量影响侵蚀,年降雨量大,可能侵蚀总量也大。可蚀性降雨指的是侵蚀模数》=1t/km2的降雨。(2)降雨强度:可蚀性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关系十分密切,黄土高原沟壑区侵蚀降雨强度以小雨强居多,占73.33%,其次》30mm/h的大雨强降水,占15.0%。(3)降雨量、降雨强度的组合:一次降雨量和平均雨强与侵蚀量的关系为一非线形函数,MS=APaIb

3、 简述水力侵蚀的防治原则。 要点:(1)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强化治理,重视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2)以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为突破口,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和连片治理,试验、示范、推广想结合;(4)坡沟兼治,加强治坡,坚持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三结合的综合治理;(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保证开发,以开发促治理;(6)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灾害性水土流失预警。 4、 什么是风沙流结构?它有何特征?

要点:风沙流是气流及其搬运的固体颗粒(沙粒)的混合流。风沙流中沙粒随高度的分布称为风沙流结构。 风沙流结构特征:(1)不同高度沙粒大小与含沙量的变化;离地表越高,细粒越高,越近地表,粗粒越多;含沙量随高度迅速递减。(2)风沙流含沙量随风速含沙量的变化:它们成指数函数关系:S=e0.74v。

试题二

一、 土壤侵蚀包括了那些形式?他们在地表有何分布特征?(20分) 答案要点: 1、土壤侵蚀形式

(1) 水力侵蚀 溅蚀;面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细沟状面蚀);沟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河沟山洪侵蚀) (2)重力侵蚀 泻溜;崩塌;滑坡 (3)冻融侵蚀 (4)冰川侵蚀 (5)混合侵蚀 (6)风力侵蚀 (7)生物侵蚀。 2、分布特征 冰雪气候侵蚀带; 湿润气候侵蚀带; 干旱气候侵蚀带。

二、 简述面蚀的影响因素。(20分) 答案要点:

1、 降雨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雨量、雨强组合因素;降雨的时空分布;前期降雨。 2、 地形因素:坡度;坡长;坡度、坡长组合因素;坡型。 3、 土壤因素: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空隙;土壤湿度。

4、 植被因素:截流作用;调节径流;固结土体;提高土壤抗蚀性;提高土壤抗冲性。 5、 人为因素

三、 侵蚀沟是如何形成的?它被分为那几种类型?(20分) 答案要点:

1、 侵蚀沟的形成: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和由此而引起溯源侵蚀及沿程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移、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其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

2、 侵蚀分类: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坳沟。

四、 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特征。(20分) 答案要点:

1、方程基本形式 A=R×K×L×S×C×P: 式中: A-土壤流失量,t/ha.a; R-降雨侵蚀力指标,或称降雨侵蚀因子; S-坡度因子; L-坡长因子; C-作物管理因子;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2、各因子值的确定

R = E总×I30或R = E总×I30/100 K=A/R

LS=( L/2 2)0.3(θ/5.16)1.3 C=C'×R×10-2

P=已有措施面积/坡耕地面积.

五、 简述农田防沙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设想。(20分) 答案要点:

1、 现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免耕法等。 2、设想:试验示范区的建立;免耕技术的推广等。

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 (25分)

(1)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持、保护、改良与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常态侵蚀:正常侵蚀指的是在不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土壤侵蚀速率小于或等于土壤形成速率的那部分土壤侵蚀。这种侵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实际上也不至于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

(3)泥沙沉速:当泥沙在水中的重力与水流阻力相等时,泥沙以等速下沉,这个速度称为泥沙沉速。 (4)起动流速: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 (5)水力坡度:径流开始具有冲刷作用的最小坡度。

二、水流作用的侵蚀、搬运与堆运作用三者的关系。 (20分)

答:水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且不断地转化。但就水流某一段来说总是以某一作用为主。

该图用来表示侵蚀、搬运、堆积的关系。横坐标为泥沙粒径的大小,纵坐标为水流的磨阻流速V*= ,或者沉速?,其中τ0 是近床面水流切应力,这样可以用临界磨阻流速V*代替泥沙启动时的水流切应力τ0 泥沙启动的判别值。当磨阻流速相当于泥沙沉速时,泥沙才能悬移运动。 (1)在COD线以上:V*> V*C,运动泥沙与床面泥沙优可能发生交换,只有当泥沙量超过水流挟沙能力时,泥沙才开始沉降;同样,如果上游来沙量不及水流挟沙能力时,河流有可能产生冲刷。其中OFD部分的泥沙运动以推移为主,其余泥沙以悬移为主。

(2)在EOD线以下V*< V*C及 V*

(3)在COE线左侧,?

三、影响雨滴溅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分) 1、 气候因素 (1) 雨型 (2) 降雨强度 (3) 风力 2、 地形因素 3、 土壤因素

粘粒和有机质的增加能一方面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胶结能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团粒的形成,从而最终提高本身的抗击溅能力 4、 植被覆盖因素

(1) 树冠本身对降雨的阻截

(2) 枯枝落叶对原本裸露地面的保护 四、坡面侵蚀过程及分类? (20分) 坡面侵蚀过程:

坡面水流形成初期,水层很薄,速度较慢,但水质点由于地表凸起物的阻挡,形成绕流,流线相互不平行,故不属层流。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往往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固定的路径,按雷诺数判断,应属层流范畴,在缓坡地上,薄层水流的速度通常不会超过0.5m/s。因此,能量不大,冲刷力微弱,只能较均匀地带走土壤表层中细小的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和一些松散物质,即形成层状侵蚀。但当地表径流沿坡面漫流时,径流汇集的面积不断增大,同时又继续接纳沿途降雨,因而流量和流速不断增加。到一定距离后,坡面水流的冲刷能力便大大增加,产生强烈的坡面冲刷,引起地面凹陷,随之径流相对集中,侵蚀力变强,在地表上会逐渐形成细小而密集的沟,称细沟侵蚀。最初出现的是斑状侵蚀或不连续的侵蚀点,以后互相串通成为连续细沟,这种细沟沟形很小,且位置和形状不固定,耕作后即可平复。细沟的出现,标志着面蚀的结束和沟道水流侵蚀的开始。 面蚀分类:

层状面蚀:地表径流很分散,流速、流量都很小,表层土粒均匀变薄。 细沟侵蚀:地表凹凸不平和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引起的坡面细小的股流。

鳞片状侵蚀:在植被破坏、弃耕或过度放牧荒地上,由于地表盖度的不均匀所引起的面蚀不均匀分布。

砂砾化面蚀:土石山区,由于中细土粒被径流冲走,砂砾增多。 五、沟谷洪流侵蚀特征及制约因素。 (15分) 答案要点:

1. 侵蚀及制约因素:下切侵蚀、沟头侵蚀、沟谷侵蚀 2. 沟谷侵蚀与暴雨的关系; 3. 沟谷侵蚀的“连锁”反应.

试题四

一、 名词解释:(5*5)

1、土壤侵蚀: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2、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也称土壤侵蚀速率,量纲是T/KM2a 3、容许土壤流失量:指在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前提下,土壤的最大侵蚀速率,即与岩石的化学分化成土率相平衡的土壤侵蚀速率。容许流失量是维持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之,可件称为维持土地高生产力的最大侵蚀速率

4、分力侵蚀:指在风的影响下,地表土壤物质物质脱离地表被搬运的现象及气流中颗粒对地表的磨蚀作用。

5、沙漠化:指在干旱半干旱的半湿润地区,由于认为活动导致的土壤退化过程。 二:填空题:(33分)

1、土壤侵蚀类型的分区是在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以及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指标,按照区内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把侵蚀去划分为各具特色的区块,以阐明水土流失的综合特征,指出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治理方向,途径和原则,并直接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

2、面蚀分为:层状侵蚀:细沟侵蚀;鳞片壮侵蚀;沙砾化侵蚀 。

3、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有内营力作用和外营力作用;其中内营力作用由地球的 内部能量所引起,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其中外营力作用是有太阳辐射所引起的地面水、热状况,化学变化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分化、剥蚀、搬运和堆积。 4、泥石流形成条件为:充足的固体碎屑物质、充足的水源、地形条件。 5、引起松散的土粒或岩屑蠕动的因素:温差和干湿变化;粘土含量;坡度 6、泻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分化岩石;坡度;气候。

7、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风;裸露的沙尘物质;不稳定的空气三者同步出现时防能产生沙尘暴。

8、暴雨泥石流预报的基本要素:泥石流发生时间预报;泥石流出现地区范围预报;泥石流产生的规模预报;泥石流造成的灾害损失预报。

9、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基本特点:微域性;系列性,坡向异性。

三:简答题:(52分)

1、(5分)试述土壤侵蚀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答案要点:土壤侵蚀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如下: (1) 关系着水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2) 关系着自然灾害的防治与国土整治。 (3) 关系着国民经济个部门。 (4) 关系着生态环境。

2、(5分)简要说明土壤侵蚀的危害。 答案要点:土壤侵蚀具有下危害:

(1)使土层变薄,土壤退化,危及农业生产

(2)切割,蚕食,淤积,埋压良田,破坏土地资源。 (3)淤积库渠,阻塞江河湖泊: (4)威胁城镇,破坏交通

3、(5分)简要说明水灾中立侵蚀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水对重力侵蚀影响很重要,其可促进快体运动的发生,具体表现在:

增加快体的重量; 起润滑作用;减少松散物质颗粒见的粘结力; 减少整个物体与基地之间的磨檫力; 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增加沉积物和岩石的破坏,为重力侵蚀创造条件。 4、(5分)面蚀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答案要点:(1)降雨:降雨量 降雨强度 降雨量、降雨强度的组合 降雨时间分布;前期降雨 (2)地形因子:坡度 坡长 坡度坡长的组合 坡形 坡向 (3)土壤因素: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孔隙 土壤湿度

(4)植被因素:截留作用 调节作用 固结土体 土壤抗蚀性 抗冲性 (5)人为因素

5、(5分)说明土壤沟谷侵蚀的危害性质。

答案要点:(1)土壤遭到彻底破坏(2)影响农田灌溉、耕作(3)加剧径流损失(4)标志侵蚀过程、方式的转变

6、(6分) 分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

(2)同一区内的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和社经情况应基本一致。 (3)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应基本相同。 (4)水土保持分区应尽量保持流域界线及行政界线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土壤侵蚀分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7、(8分)简要说明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中个因子的意义及取值。 答案要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 式中 A—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t/ha;

R——降雨与径流因子,试验统计表明,它与降雨总能量(E)及两强(I)密切相 关,在美国,它和EI30成正比,I30为最大30min雨强,(J。cm)/(m2?h);

S——坡度因子,它等于实际坡度下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相同条件下标准状态 (9%的坡度、S为1)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之比;

L——坡长因子,它等于实际坡长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相同条件下标准状态(坡长 72.6英尺或22.lm,此时L值为1)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之比; LS——地形因子;

C——植被与经营管理理因子,它等于特定植被与经营管理地块土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与标准状态相同地块上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之比;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它等于等高耕作、带状间作或修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土壤流失量与顺坡耕作(称标准状态,P值为1)时相同地块上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之比;

K——土壤可蚀性因子,它等于方程式右侧各因子皆为标准状态或单位值时试验所 得的土壤流失量。土壤性质统计分析表明,它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特性和透水性等密切相关。 8、(8分)说明水力侵蚀的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水力侵蚀防治

(1)水土保持的农业技术措施:等高耕作 沟垄种植 间、混、套、复种 少耕免耕 覆盖耕作 增肥改土

(2)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种草 农林系统

(3)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坡面治理工程 (梯田工程、坡面蓄水工程、截流防冲工程);沟道治理工程(沟头防护工程、谷坊、沟道蓄水工程、淤地坝);护岸二程(护坡工程、丁坝、护岸堤及导流堤)。

试题五

一、 名词解释:(5*3)

(1)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降雨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降雨性质,即该次降雨的雨量、雨强、雨滴大小等,而与土壤性质无关。 (2) 土壤流失量:侵蚀物质以一定的方式搬运,输出某一特定地段的泥沙量。

(3)股流: 坡面降水经过复杂的产流和汇流,顺坡面流动,水量增加、流速加大,出现水流的分异与兼并,形成许多切入坡面的线状水流,称为股流或沟槽流

(4) 泥石流:是一种饱含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使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产生的、危害极大的特殊洪流。

(5)侵蚀基准面: 外營力的主体,是作用于地表的破坏作用,即侵蝕作用。对应侵蝕的下切營力的性質,有其最低极限,此极限就是侵蝕基准面。簡称基准面,簡言之,基准面就是向下侵蝕的最终标准面。

二、雨滴溅蚀的基本特征及因素 (20分) 答:雨滴溅蚀的基本特征有以下方面:

(1)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体或土粒,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引起土壤渗透性下降,利于地表径流形成和流动;

(2)直接打击地表,导致土粒飞溅并沿坡面向下迁移。

(3)雨滴打击增强了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降雨侵蚀和地表径流输沙能力增大。 雨滴溅蚀的基本因素包括:

(1)气候因素:1)降雨 雨型不同雨滴大小分布亦不同。如黄土地区降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局部地形和气候影响产生的来势猛、历时短(1小时左右)的小面积降雨,称短阵雨型,其雨滴直径较大;另一种主要是锋面影响的大面积普通降雨雨型,其雨滴直径相对较小。就一定雨强来说,局部地区短阵性雨型比大面积的普通雨型更易引起土壤侵蚀。

降雨强度与雨滴的各种特征参数关系密切,因而,降雨强度也是影响溅蚀作用的因素之一。2)风力 溅蚀作用受风力强烈影响,风的推动作用会增加雨滴的打击能量,并改变雨滴打击角度。风还把击溅起的土粒吹到更远的地方。在整个降雨期间保持固定方向的大风,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更大。

(2)地形因素:土粒受雨滴打击后,其移动方向取决于坡向和坡度。在斜坡上土粒在击溅作用下向下坡移动的量大于向上坡移动的量。一般情况下坡度越大,溅蚀导致的移动土粒向下坡移动的愈多,移动距离也愈远。埃里林(Ellison)对溅蚀作用测量后发现,在10%的地面坡度上,75%的土壤溅蚀量移向下坡,在同样条件下的沙土上,60%的溅蚀量移向下坡。

(3)土壤因素:土壤种类不同,其粘粒、有机质含量以及其他对土壤起粘结和胶结作用的物质也不同,土壤团粒粘结构的增加能降低或减少雨滴击溅下的土粒分散坡坏。随着团粒中粘土含量的增加,团粒强度增大,雨滴溅蚀量减少。富含粘粒的土壤一般易于胶结,并且其团粒较粉质或沙质土的团粒大。

(4)植被因素:植被是地面的保护者,植被和其枯枝落叶层在防治溅蚀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枯枝落叶完全覆盖的土壤表面能承受雨点降落时的冲击力,可从根本上消除击溅侵蚀作用。植被冠幅在大范围内减小雨滴的击溅侵蚀,像谷类和大豆这样密集生长的农作物能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上。地被物不但能拦截降雨,防止雨滴击溅分离土粒,同时也防止了不利于水分下渗的土壤板结,使渗透水份增加减少径流。 三、洪流侵蚀及制约因素是什么? (20分)

答: 洪流是山区地表径流沟网向河沟集中后形成的强大洪流。具有较大冲击力和负荷力,但其容重一般小于1.3t/m3。

洪流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较为密切的有暴雨、地形、植被和人类活动等。(1)暴雨:在我国,暴雨是引起洪流的主要原因。一次高强度的暴雨,降水强度远大于土壤入渗速率,降水来不及入渗即产生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从坡面到沟道不断汇聚,产生山洪。如1976年7月5日,甘肃省宕昌县化马公社3小时雨量达343mm,暴雨区内的小河坝沟流域面积仅13.5km2,而洪峰流量达867m3/s,接近相同流域面积的世界最高纪录。长时间大范围的连续降雨,可能产生多次暴雨。土壤饱和,可导致大面积范围内的山洪暴发,并可形成某一大流域的特大洪水,如1998年在我国长江流域爆发的特大洪水就是如此。 (2)地形:流域地形的陡峻,决定了地表径流的入渗和产流,坡面开始产流时间(t0)与坡度(α)间的关系为t0=4.453e1.508(1-sinα)。由此可见,坡度增大,将提早产生径流。这是由于坡度增大,径流流速增加,减少了停蓄和入渗时间,径流损失量减少。流域形状对洪流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狭长形流域,其沟系单一,主沟较长,支沟少,等流时线短,产生径流历时长,洪峰流量小。圆形、扇形、辐射形流域,主沟较短,支沟多,等

流时线长,汇流快,洪峰流量大。(3) 植被: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它对水循环中的降雨、下渗和径流三个环节都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因此,它可以消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流量,使河(沟)径流在年内分配趋于均匀。(4)人类活动:人类祖祖辈辈受洪水侵扰,世世代代探求根治水灾之策。然而,尽管今天人类已拥有强大的改造自然能力,增加了若干制约自然灾害的新手段,但洪水灾害有增无减,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究其原因,与人类自身的很多不合理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森林被砍伐后,一方面在暴雨之后不能蓄水于山上,使洪峰来势迅猛,峰高量大,增加了水灾频率;另一方面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库容减少,也使下游河道淤积抬升,降低了调洪和排洪能力。城市化的影响,近年来,各种生产开发建设项目发展迅速。城市建设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增加,降雨后,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径流系数增大,峰现时间提前,洪峰流量成倍增长,而城市受“热岛效应”使城区的暴频率与强度提高,又加大了洪水成灾因素。新的致灾因素,修建库坝可在汛期拦蓄洪水,再安全有计划地向下排放,既可减灾,又可兴利。但当库坝兴建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如水文、地震等资料不足),有时设计标准偏低,库容不足,可造成洪水漫顶溃坝。溃坝洪水所造成的损失要比暴雨洪水大的多。

四、滑坡体的鉴别特征是什么? (20分)

.滑坡体:斜坡上向下滑动的那部分土体或岩体称之为滑坡体。由于整体下滑,土体大体还保持着原有结构,它以滑动面与下伏未滑地层分割开来,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称之为滑坡周界,它圈定了滑坡作用范围。滑坡体上的树木随土体滑动而东歪西斜称之为醉林。滑坡体的规模大小不一,从十几立方米到几亿立方米。 五、简答侵蚀营力的分类 (15分)

答: 侵蚀营力的分类如下:(1)内营力作用 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改变地壳构造形态,因此又称为构造运动(tectonic movement)。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类。2)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地幔物质运动)。地球内部软流圈的溶融物质在压力、温度改变的条件下,沿地壳裂或脆弱带侵入或喷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各种侵入体,喷出地表则形成各种类型的火山,改变原来形态,造成新的起伏。3) 地震:地震也是内营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往往是与断裂、火山现象相联系,世界主要火山带、地震带与断裂带分布的一致性是这种联系的反映。(2)外营力作用:主要表现是1) 风化作用:风化(weathering)作用就是指矿物、岩石在地表新的物理、化学

条件下所产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在大气及生物影响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而生物风化就其本质而言,可归入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作用之中,它是通过生物有机体去完成的。2)剥蚀作用:各种外营力作用(包括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后的物质搬离原地,这一过程或作用称为剥蚀(denudation)作用。狭义的剥蚀作用仅指重力和片状水流对地表侵蚀并使其变低的作用。一般所说的侵蚀作用,是指各种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如流水侵蚀、冰蚀、风蚀、海蚀等。鉴于作用营力性质的差异,作用方式、作用过程、作用结果不同,于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类型。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后的碎霄物质,随着各种不同的外营力作用转移到其它地方的过程称为搬运(transportation)作用。根据搬运的介质不同,分为流水搬运、冰川搬运、风力搬运等。在搬运方式上也存在很多类型,有悬移、拖曳(滚动)、溶解等。我国黄河每年平均输沙16亿t,全世界每年有23~49亿吨溶解质被搬运入海洋。4)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由于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或搬运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或在生物活动参与下发生堆积或沉积,称为堆积作用或沉积(deposition)作用。按沉积的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等。搬运物堆积于陆地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形成\悬河\并导致洪水灾害发生;堆积在海洋中,会改变海洋环境,引起生物物种的变化。

试题六

一、 名词解释 (1)滑动面

滑坡体沿之下滑的面称为滑动面。 (2) 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3) 蠕动

主要是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4)抗蚀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5)现代侵蚀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现代侵蚀 二、 边坡破坏的几个阶段及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边坡变形与破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松弛张裂阶段、蠕动阶段、破坏阶段。 三、 什么是赤平投影响分析法? 答案要点:

赤平投影法也称极射赤平投影,是将物体在三度空间的几何要素表现在平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其特点是,只反映物体的线和面的产状和角距关系,而不涉及它们的具体位置、长短大小和距离远近。

四、写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应用及评价 答案要点:

1、方程基本形式 A=R×K×L×S×C×P: 式中: A-土壤流失量,t/ha.a; R-降雨侵蚀力指标,或称降雨侵蚀因子; S-坡度因子; L-坡长因子; C-作物管理因子;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2、各因子值的确定

R = E总×I30或R = E总×I30/10

试题七

一、 名词解释 (25分)

(1)土壤流失量

土壤流失量:侵蚀物质以一定的方式搬运,输出某一特定地段的泥沙量。 (2) 中数直径

一次降雨的雨滴分布,用该次降雨雨滴累积体积百分曲线表示,其中累计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径称为中数直径 (3) 水力侵蚀

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4)侵蚀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是定量的标识和衡量某区域土壤侵蚀的多少和侵蚀的强烈程度,通常用调查研究和定位长期观测得到。 (5)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上每年侵蚀土壤的平均重量。 二、滑坡的力学分类及特征 (20分) 答案要点:

滑坡的特征:1.滑坡体 2.滑动面和滑动带 3.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 4.滑坡舌与滑坡鼓丘 5.滑坡湖与滑坡洼地 6.滑坡裂隙

三、土壤侵蚀的治理放略及原则是什么? (20分) 大案要点:

治理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治理原则:1.治理并重,治管结合,强化治理,重视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 2.以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为突破口,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和连片扩大治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 4、沟坡兼治,加强治坡;坚持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三结合的综合治理。 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保证开发,以开发促进治理。

6、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灾害性水土流失的预警。 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 (20分) 答案要点:

1.侵蚀及制约因素:下切侵蚀、沟头侵蚀、沟谷侵蚀 2.沟谷侵蚀与暴雨的关系 3.沟谷侵蚀的“连锁”反应

五、影响风蚀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15分) 答案要点:

1.土壤抗蚀性 2.地表土垄 3.降雨 4.土丘坡度 5.裸露地块长度 6.植被覆盖0 K=A/R

LS=( L/2 2)0.3(θ/5.16)1.3 C=C'×R×10-2

P=已有措施面积/坡耕地面积.

五、写出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 答案要点:

K=抗滑阻力/下滑力=N?tgφ+C?A/T

试题八

一、 名词解释 (25分)

(1)稳定雨滴

把雨滴直径≤5.5mm时,降落过程中比较稳定的雨滴称稳定雨滴 (2)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饱含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使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产生的、危害极大的特殊洪流。

(3)沟谷密度

单位面积上沟谷的长度。 (4)地面割裂度

沟壑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百分数。 (5)降雨侵蚀力

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二、简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侵蚀特征 (20分) 答案要点:

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区,是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其中风力侵蚀的沙漠及沙地面积达187.6万km2。

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有现代冰川、高原、高山,是冻融侵蚀为主的另一侵蚀区,其中冻融和冰川侵蚀面积约有125.4万km2(施雅风等,1988)。

其余所有山地丘陵地区,则是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第三类型区,其中水力侵蚀面积约有179.4万km2。水力侵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和云贵高原6个2级类型区。 三、地表水、热状况与外营力的关系? (20分) 大案要点:

地表水热状况不同,决定了不同性质的外营力作用和强度。

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以冻融崩解最强(高山和青藏高原),热力风化次之(中低纬干旱区);化学风化随温度升高、降雨量增大而增大;生物风化与植被生长状况一致。

土体、岩体的流动、滑动和蠕动需要水的参加,因此,干旱地区最弱,高温湿润区最强,此外,低温下,当有一定降水时,由于地下冻土存在,地表水难下渗,快体运动也很强。 流水作用在干旱区最弱,在雨量中等地区最强。 风蚀在干旱区最强,高温多雨区最弱。

冰川、冻融只发生在年平均温度在0度以下,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和蒸发量的地区。 1)、高温少雨区,分化作用以物理分化为主,风蚀最突出,水蚀次之。 2)、高温多雨区,化学分化居首位,块体运动活跃,水力侵蚀较弱。 3)、低温少雨干旱区,只有风蚀作用。

4)、在低温且有一定降水的区域,若为冰川覆盖,则为冰川侵蚀,若无冰川,则冻融侵蚀为主。

5)、湿润区,物理和化学分化同等重要,水力侵蚀强烈,块体运动也强烈。 四、土壤侵蚀的危害 (20分)

1、土层变薄,土壤退化,危及农业生产 2、切割、蚕食、淤积埋压粮田,破坏土地资源 3、淤积库渠,阻塞江河湖海 4、危害城镇,破坏交通。

五、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5分) 答案要点:

1. 气候因素 降雨、风力 2. 地形因素 3. 土壤因素 4. 植被因素 5. 人为因素

试题九

一、名词解释 (25分) (1)土壤流失量

侵蚀物质以一定的方式搬运,输出某一特定地段的泥沙量。 (2)水土保持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3)侵蚀强度

土壤侵蚀强度是定量的标识和衡量某区域土壤侵蚀的多少和侵蚀的强烈程度,通常用调查研究和定位长期观测得到。 (4)起动流速

水流能够冲刷推动泥沙运动的最小流速。 (5)终点速度

雨滴下落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其速度逐渐加大,当重力与空气阻力和浮力达到平衡时,即达到恒定速度,称为终点速度.

二、坡面侵蚀过程及分类 (20分) 答案要点: 坡面侵蚀过程:

坡面水流形成初期,水层很薄,速度较慢,但水质点由于地表凸起物的阻挡,形成绕流,流线相互不平行,故不属层流。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往往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固定的路径,按雷诺数判断,应属层流范畴,在缓坡地上,薄层水流的速度通常不会超过0.5m/s。因此,能量不大,冲刷力微弱,只能较均匀地带走土壤表层中细小的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和一些松散物质,即形成层状侵蚀。但当地表径流沿坡面漫流时,径流汇集的面积不断增大,同时又继续接纳沿途降雨,因而流量和流速不断增加。到一定距离后,坡面水流的冲刷能力便大大增加,产生强烈的坡面冲刷,引起地面凹陷,随之径流相对集中,侵蚀力变强,在地表上会逐渐形成细小而密集的沟,称细沟侵蚀。最初出现的是斑状侵蚀或不连续的侵蚀点,以后互相串通成为连续细沟,这种细沟沟形很小,且位置和形状不固定,耕作后即可平复。细沟的出现,标志着面蚀的结束和沟道水流侵蚀的开始。 面蚀分类:

层状面蚀:地表径流很分散,流速、流量都很小,表层土粒均匀变薄。 细沟侵蚀:地表凹凸不平和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引起的坡面细小的股流。

鳞片状侵蚀:在植被破坏、弃耕或过度放牧荒地上,由于地表盖度的不均匀所引起的面蚀不均匀分布。

砂砾化面蚀:土石山区,由于中细土粒被径流冲走,砂砾增多。 三、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及侵蚀特征 (25分) 答案要点:

形成条件:要有充分的固体碎屑物质、要有充分的水源、 地形条件。 侵蚀特征:

1.侵蚀强度。 2.侵蚀类型。

四、沟谷洪流侵蚀特征及制约因素 (20分) 答案要点:

1. 侵蚀及制约因素:下切侵蚀、沟头侵蚀、沟谷侵蚀

2. 沟谷侵蚀与暴雨的关系: 3. 沟谷侵蚀的“连锁”反应: 五、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0分) 大案要点:

生物措施:包括营造防护林,如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沟头防护林、护堤林、护滩林等;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基本农田、培肥土壤、等高和间作种植等;采取牧业措施,防止过度放牧、封山育林草、人工种草、轮作等。

工程措施:治水工程,如库、坝、引水渠、截留沟和导流和分流工程;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等;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

试题十

一、名词解释 (30分) (1)加速侵蚀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现代侵蚀,也叫加速侵蚀。 (2)水力坡度

径流开始具有冲刷作用的最小坡度。 (3)土壤抗冲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4)蠕 动

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5) 稳定雨滴

把雨滴直径≤5.5mm时,降落过程中比较稳定的雨滴称稳定雨滴。 (6)雨涉终点速度

雨滴降落时,因重力作用而逐渐加速,但由于周围空气的摩擦阻力产生向上的浮力也随之增加。当此二力趋于平衡时,雨滴即以固定速度下降,此时的速度即为终点速度。 (7)冻融作用

冻土层中水分的冻结与融化迁移,而产生岩土的冻涨、融陷和流变的现象。 (8) 水流挟沙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水流挟沙力。 (9)溅蚀

降雨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土壤而作功,导致土粒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 (10)泥沙沉速

当泥沙的重力与水流阻力相等时,泥沙以等速下沉,这个速度称为泥沙沉速。 二、土壤允许流失量及量值 (10分) 答案要点:

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我国允许土壤流失量为2~10t/hm2?a。 三、溅蚀的影响因素 (10分) 答案要点:

1.气候因素 雨型、降雨强度、风力 2.地形因素 3.土壤因素 4.植被覆盖因素

四、沟蚀的影响因素 (10分) 答案要点:

1.降雨因素 降雨侵蚀力、径流侵蚀力、降雨动能和径流位能的综合影响 2.地质因素 地面组成物质、新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变化 4.地形因素 坡度、坡长、坡度与坡长的综合影响、古代侵蚀地形 五、工程建筑中经常采用的重力侵蚀防治措施是什么? (10分) 答案要点: 1.防渗与排水措施 2.削坡、减重和反压措施 3.修建支挡建筑 4.锚固措施

六、黄土区侵蚀沟的发育阶段 (10分) 答案要点:

第一阶段:径流汇集阶段。沟深0.5-、1.0m,沟底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一致,横断面呈“V”。 第二阶段:下切和侧蚀阶段。沟头有明显的跌水,以崩塌形式溯源侵蚀前进,沟头深2-10m,有的达12-15m,沟深25-40m或更多,沟底纵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不一直,断面呈“V”、“U”,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都很活越。

第三阶段:制造平衡剖面阶段。沟头接近分水岭,沟头和沟底下切减缓,沟底比降接近或达到水力坡度,横断面“U”,沟底形成稳定流路,沟壁崩塌活跃。

第四阶段:安息阶段。侵蚀沟停止发育,侧蚀还在继续,沟底有淤积物,沟坡崩塌达安息角,沟头、沟坡开始出现植物生长。 七、简述沙粒起动的机制(10分) 答案要点:

在风力作用下,当平均风速约等于某一临界值时,个别突出的沙粒在湍流流速和压力脉动作用下,开始振动或前后摆动,但并不离开原来位置,当风速增大超过临界值后,振动也随之加强,迎面阻力(拖曳力)和上升力相应增大,并足以克服重力的作用.气流的旋转力矩促使某些最不稳定的沙粒首先沿沙面滚动或滑动。由于沙粒几何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多样性,以及受力状况的多变性,因此在滚动过程中,一部分沙粒碰到地面凸起沙粒的冲击时,就会获得巨大冲量。受到突然冲击力作用的沙粒,就会在碰撞瞬间由水平运动急剧地转变为垂直运动,骤然向上(有时几乎是垂直的)起跳进入气流运动,沙粒在气流作用下,由静止状态达到跃起状态。 八、简述土壤侵蚀形式(10分) 答案要点:

1. 水力侵蚀 溅蚀 面蚀 沟蚀 河谷山洪侵蚀 2. 重力侵蚀 泻溜 崩塌 滑坡 错落 3. 冻融侵蚀 4. 冰川侵蚀 5. 混合侵蚀 6. 风力侵蚀 7. 生物侵蚀

试题十一

一、名词解释(25分) (1)土壤流失量

由于发生土壤面蚀所流失的土沙数量。 (2)降雨侵蚀力

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3)土壤抗冲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4)均衡剖面

地表坡度大于水利坡度程度越大,侵蚀越大,侵蚀沟的下切作用一直到沟床坡度与水力坡度相适应为止,这是沟床的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 (5)水流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水流挟沙力。 二、植被影响溅蚀的机理是什么? (20分) 答案要点:

植被是地面的保护者,植被和其枯枝落叶层在防治溅蚀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枯枝落叶完全覆盖的土壤表面能承受雨点降落时的冲击力,可从根本上消除击溅侵蚀作用。植被冠幅在大范围内减小雨滴的击溅侵蚀,像谷类和大豆这样密集生长的农作物能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上。地被物不但能拦截降雨,防止雨滴击溅分离土粒,同时也防止了不利于水分下渗的土壤板结,使渗透水份增加减少径流。 三、简述黄土区侵蚀沟谷发育阶段? (20分) 答案要点:

第一阶段:径流汇集阶段。沟深0.5-、1.0m,沟底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一致,横断面呈“V”。 第二阶段:下切和侧蚀阶段。沟头有明显的跌水,以崩塌形式溯源侵蚀前进,沟头深2-10m,有的达12-15m,沟深25-40m或更多,沟底纵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不一直,断面呈“V”、“U”,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都很活越。

第三阶段:制造平衡剖面阶段。沟头接近分水岭,沟头和沟底下切减缓,沟底比降接近或达到水力坡度,横断面“U”,沟底形成稳定流路,沟壁崩塌活跃。

第四阶段:安息阶段。侵蚀沟停止发育,侧蚀还在继续,沟底有淤积物,沟坡崩塌达安息角,沟头、沟坡开始出现植物生长。

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 (20分) 答案要点: 1.下切侵蚀 2.沟头侵蚀 3.沟谷测蚀

五、选答题: (15分)

(1)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方程基本形式 A=R×K×L×S×C×P: 式中: A-土壤流失量,t/ha.a; R-降雨侵蚀力指标,或称降雨侵蚀因子;

S-坡度因子; L-坡长因子; C-作物管理因子;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各因子值的确定

R = E总×I30或R = E总×I30/100 K=A/R

LS=( L/2 2)0.3(θ/5.16)1.3 C=C'×R×10-2

P=已有措施面积/坡耕地面积. (2)黄土区侵蚀沟谷分布特征? 答案要点: 1.细沟分布 2.浅沟分布

3.切沟和冲沟的分布

试题十二

一、名词解释(10分) (1)土壤流失量

由于发生土壤面蚀所流失的土沙数量。 (2)降雨侵蚀力

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3)土壤抗冲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4)均衡剖面

地表坡度大于水利坡度程度越大,侵蚀越大,侵蚀沟的下切作用一直到沟床坡度与水力坡度相适应为止,这是沟床的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 (5)水流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水流挟沙力。 二、简述植被影响风力侵蚀的原理(10分)

1、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风蚀的能力取决于土壤质量和土壤自身的性质。粗大颗粒为抗蚀性颗粒,细小颗粒为易蚀性颗粒。土壤中抗蚀性颗粒的含量可表示土壤抗蚀性强弱。不同质地土壤中,沙土和粘土最易风蚀。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提高土壤稳定性。 2、地表土垄:能降低地表风速和拦截运动沙砾减缓风蚀。 3、降雨:使地表湿润和促进植物生长,降低风蚀。

4、土丘坡度:地表坡度能够改变地表风速梯度,影响风蚀强度。 5、裸露地块长度:风蚀随地块长度增加而增加。 6、植被覆盖:能够极大降低风蚀。 三、沟谷发育的阶段及特征是什么?(10分) 答案要点:

1.侵蚀沟的分布 2.侵蚀沟的发育速度 3.沟谷发育的影响因素 4.R.E.霍登水系发育规律

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10分) 答案要点:

1.侵蚀及制约因素:下切侵蚀、沟头侵蚀、沟谷侵蚀 2.沟谷侵蚀与暴雨的关系: 3.沟谷侵蚀的“连锁”反应:

五、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物理意义。(10分) 答案要点:

1、方程基本形式 A=R×K×L×S×C×P: 式中: A-土壤流失量,t/ha.a; R-降雨侵蚀力指标,或称降雨侵蚀因子; S-坡度因子; L-坡长因子; C-作物管理因子;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2、各因子值的确定

R = E总×I30或R = E总×I30/100 K=A/R

LS=( L/2 2)0.3(θ/5.16)1.3 C=C'×R×10-2

P=已有措施面积/坡耕地面积.

六、简答侵蚀营力的分类。(10分) 答案要点:

内营力: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

外盈利: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七、雨滴基本特征。(10分) 答案要点:

1. 雨滴形状、大小及分布 2. 雨滴速度与能量 3. 雨滴侵蚀力

八、面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0分) 答案要点:

1. 降雨因素 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强度与降雨量的最佳组合对面蚀的影响、降雨的时空分布、前期降雨

2. 地形因子 坡度、坡长、坡度与坡长的不同组合的影响、坡形、坡向 3. 土壤因素 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孔隙、土壤湿度

4. 植被因素 截流作用、调节径流、固结土体、提高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 九、常见流域重力侵蚀防治措施。(10分) 答案要点: 1. 沟间地措施 2. 谷坊措施 3. 沟底措施

试题十三

一、名词解释(25分) (1)土壤流失量

由于发生土壤面蚀所流失的土沙数量。 (2)降雨侵蚀力

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3) 雨涉终点速度

雨滴降落时,因重力作用而逐渐加速,但由于周围空气的摩擦阻力产生向上的浮力也随之增加。当此二力趋于平衡时,雨滴即以固定速度下降,此时的速度即为终点速度。 (4)均衡剖面

地表坡度大于水利坡度程度越大,侵蚀越大,侵蚀沟的下切作用一直到沟床坡度与水力坡度相适应为止,这是沟床的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

(5)现代侵蚀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现代侵蚀。 二、水力侵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0分) 答案要点:

1. 气候因素 降雨、风力 2. 地形因素 3. 土壤因素 4. 植被因素 5. 人为因素

三、 力侵蚀防治的治理方略(20分) 答案要点:

治理方针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含意 前10个字告诉我们水力侵蚀防治核心,后18个字提出了水力侵蚀防治的方法。

四、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措施布设有哪些?(20分) 答案要点:

三道防线:梁峁坡修建水平梯田,减缓坡度,增加拦蓄(第一道); 沟缘至沟底坡面营造灌木林(第二道);

沟底修建中小型淤地垻和拦蓄工程(第三道)。 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

四道防线:塬面建设基本农田;

沟头沟边建设防护林和沟头防护体系; 沟坡建经济和用材林防护林; 沟道修建垻库,辅以林草。 五、蠕动的影响因素(15分) 答案要点:

1、冻融作用:寒冷地区,坡面土体冻结膨胀,解冻后恢复到原来位置,引起土

层和碎屑向坡下移动。

2、干湿和温差变化:坡面土壤颗粒和碎屑因温度和干湿昼夜变化而发生膨胀,造成土层和碎屑向坡下蠕动

3、坡度:蠕动多在25-30? 斜坡,大于30? 坡面,粘土和水分不宜存在,小于25? 坡面,重力作用不明显。

试题十四

一、名词解释(20分) 1、 层流

水质点间互不混杂,做有序的运动。 2、 紊流

水质点间相互混杂,做无序的运动。 3、涡流

指液体微团在水流运动过程中绕自身轴旋转运动。 4、向源侵蚀:

沟谷源头的后退侵蚀(溯源侵蚀)。 5、 水流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水流挟沙力。 6、 起沙风速

单个沙粒眼地表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风速。 7、 风沙流

含有沙里的运动气流。 8、 输沙率

表示风沙流搬运沙粒的能力,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宽断面的沙量表示。 9、 遇阻堆积

风沙流运动时,遇到阻碍,使沙粒堆积起来,称为遇阻堆积。 10、 风力侵蚀

地表土壤和细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剥离、搬运和沉积过程。 二、填空(41分)

1、水力侵蚀可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和沟蚀三种类型。 2、水流作用力包括重力、推移力和上举力。

3、溅蚀的影响因素有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和植被覆盖因素。 4、坡面径流的形成可概括为降水过程、蓄渗阶段和坡面漫流阶段。

5、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表现在截流作用、调节径流、固结土体、提高土壤抗蚀性和提高土壤抗冲性五个方面。

6、侵蚀沟的发育可划分为径流汇集阶段、下切和侧蚀阶段、制造平衡剖面阶段和安息阶段四个阶段。

7、砂粒的运动形式有悬移、跃移和蠕移。

8、沙丘的移动方式有前进式、往复式和往复前进式三种。 9、影响水蚀的因素有地形、地质、植被、气候和人为等。 10、风力作用包括了分离、搬运、沉积。

11、霍登水系发育的四大定律为水道分枝比、水道平均强度、水道纵比降和流域面积。

三、问答题

1、 溅蚀有何作用?可划分为那几个过程?(10分) 答案要点:

击溅侵蚀可产生三个方面的破坏:

A、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块,堵塞孔隙,降低土壤渗透性,利于地表径流形成; B、打击地表,引起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

C、雨滴打击增强薄层径流紊动,导致水流输沙能力增加。

溅蚀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干土溅散、湿土溅散、泥浆溅散和板结。 2、面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9分) 答案要点:

降雨因素 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强度与降雨量的最佳组合对面蚀的影响、降雨的时空分布、前期降雨

地形因子 坡度、坡长、坡度与坡长的不同组合的影响、坡形、坡向 土壤因素 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孔隙、土壤湿度

植被因素 截流作用、调节径流、固结土体、提高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 3、 何为水土流失治理的28字方针?(10分) 答案要点: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4、 写出风蚀方程的表达式,并解释各因子的含义。(10分) E=f(I’,K’,C’,L’,V) E---年土壤风蚀量(t/ha.a) I’---土壤可蚀性因子(t/ha.a) K’---土壤沟垄可蚀性因子 C’---气候因子 L’---地块长度因子 V---植被覆盖因子

试题十五

一、名词解释 (25分) (1)土壤侵蚀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劳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2) 雨滴分布

降雨是由大小不同的雨滴组成的,不同直径雨滴所占的比例称为雨滴分布 (3)土壤抗蚀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分散和悬浮的能力。 (4)侵蚀基准面

是指一个侵蚀系统的最低点,即下切侵蚀的最低平面。 (5)滑坡

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二、雨滴击溅侵蚀过程及作用表现有哪些? (20分) 大案要点:

击溅侵蚀可产生三个方面的破坏:

A、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块,堵塞孔隙,降低土壤渗透性,利于地表径流形成; B、打击地表,引起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

C、雨滴打击增强薄层径流紊动,导致水流输沙能力增加。

溅蚀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干土溅散、湿土溅散、泥浆溅散和板结。 三、面状侵蚀的分类及特征是什么? (20分) 大案要点:

层状侵蚀、细沟侵蚀、鳞片状侵蚀、砂砾化面蚀 四、侵蚀沟的形成及其发育阶段? (20分) 大案要点:

沟蚀的形成:侵蚀沟是在水流不断下切、侧蚀,包括由切蚀引起的朔源侵蚀和沿程侵蚀,以及侵蚀物质随水流悬移、推移搬运作用下形成的。 发育阶段:

第一阶段:径流汇集阶段。沟深0.5-、1.0m,沟底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一致,横断面呈“V”。 第二阶段:下切和侧蚀阶段。沟头有明显的跌水,以崩塌形式溯源侵蚀前进,沟头深2-10m,有的达12-15m,沟深25-40m或更多,沟底纵断面与坡面纵断面不一直,断面呈“V”、“U”,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都很活越。

第三阶段:制造平衡剖面阶段。沟头接近分水岭,沟头和沟底下切减缓,沟底比降接近或达到水力坡度,横断面“U”,沟底形成稳定流路,沟壁崩塌活跃。

第四阶段:安息阶段。侵蚀沟停止发育,侧蚀还在继续,沟底有淤积物,沟坡崩塌达安息角,沟头、沟坡开始出现植物生长。

五、常见黄土区的重力侵蚀及特征。 (15分) 大案要点:

1. 重力侵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植被、气候、人类活动 2. 重力侵蚀分配 3. 重力侵蚀分带规律

试题十六

一、名词解释 (25分) (1)土壤流失量

由于发生土壤面蚀所流失的土沙数量。 (2)降雨侵蚀力

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 (3)土壤抗冲性

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能力。 (4)均衡剖面

地表坡度大于水利坡度程度越大,侵蚀越大,侵蚀沟的下切作用一直到沟床坡度与水力坡度相适应为止,这是沟床的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 (5)水流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称为水流挟沙力。 二、简述植被影响土壤侵蚀的原理 (20分)

大案要点:

1.植被影响溅蚀:植被是地面的保护者,植被和其枯枝落叶层在防治溅蚀过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枯枝落叶完全覆盖的土壤表面能承受雨点降落时的冲击力,可从根本上消除击溅侵蚀作用。植被冠幅在大范围内减小雨滴的击溅侵蚀,像谷类和大豆这样密集生长的农作物能截留降雨、防止雨滴直接打击在土壤上。地被物不但能拦截降雨,防止雨滴击溅分离土粒,同时也防止了不利于水分下渗的土壤板结,使渗透水份增加减少径流。

2.植被影响面蚀:截留作用、调节径流、固结土体、提高土壤抗冲性、提高土壤抗蚀性

3.植被影响风蚀:

三、土壤侵蚀的治理放略及原则是什么? (20分) 大案要点:

治理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治理原则:1.治理并重,治管结合,强化治理,重视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 2.以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为突破口,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和连片扩大治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

4、沟坡兼治,加强治坡;坚持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三结合的综合治理。

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保证开发,以开发促进治理。

6、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灾害性水土流失的预警。 四、沟谷侵蚀及其制约因素有哪些? (20分) 答案要点:

1.侵蚀及制约因素:下切侵蚀、沟头侵蚀、沟谷侵蚀 2.沟谷侵蚀与暴雨的关系: 3.沟谷侵蚀的“连锁”反应:

五、写出通用流失方程式,物理意义及用途。 (15分) 答案要点:

方程基本形式 A=R×K×L×S×C×P: 式中: A-土壤流失量,t/ha.a;

R-降雨侵蚀力指标,或称降雨侵蚀因子; S-坡度因子; L-坡长因子;

C-作物管理因子; 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各因子值的确定

R = E总×I30或R = E总×I30/100 K=A/R

LS=( L/2 2)0.3(θ/5.16)1.3 C=C'×R×10-2

P=已有措施面积/坡耕地面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7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