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而问,激趣阅读

更新时间:2023-10-14 03: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无疑而问,激趣阅读

阅读教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要实现这一价值,不妨在阅读教学中设些疑问。生疑、解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教师的设问,必须有一定的思维难度。青年学生大多有好胜的心理,有难度才会引发“攻克”的兴趣;当他们“攻关”成功,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又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用无须动脑筋就能随口回答的问题设问,看上去课堂会显得很顺畅,其实毫无价值,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变得倦怠。

有深度的设问,可分为有疑而问与无疑而问两大类。文本及相关的注释、解说或与事实不符,或与情理相悖,从这样的地方设问自然就是有疑而问。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学生也觉得自己都明白了,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很浅的层次,从这样的地方设问,就是无疑而问,就是“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生疑、解疑的过程,也是能力生成的过程、知识积淀的过程。下面请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北京版八年级上册选有乐府民歌《木兰辞》。开头几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对“所思”“所忆”,教材编者不予理会,在编者心目中,大概

是没什么问题的。再看看相关的译文:“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这里明显有矛盾:上文的“唧唧”而叹,岂不是心事重重的反映?下文的“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云云,岂不就是长吁短叹的原因?怎么能说“并没有思念什么”呢?发现、揭示矛盾就会引发思考,思而不得就会去查阅。吴小如《古典诗词札丛》的序言中就有很好的说明。他说:“国风中十分之六七的‘思’字都是指男女相思相慕而言,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谓‘害相思病’的‘思’字,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之言‘所思’……都是指男女或夫妇之思……‘所忆’亦指男女夫妇之间的思念。”“木兰回答‘无所思’‘无所忆’者,意在说明自己并非少女怀春,而是想到父亲年老,出征作战大有困难。”如此这般,不仅是咬文嚼字的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人物形象:木兰不是只顾自己、柔弱缠绵的女孩子,而是识大体、有担当的女英雄。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此诗鉴赏者众,但对开头几句的文字解读始终存有矛盾。“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第一句,编者注:“张,演奏。高秋,指弹奏的时间。”又注“中国”为:“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张,本指乐器上弦,可以引申为弹奏乐器,但这里用“张”字,第四句又用“弹”字,显然是有区别的。

况且,李凭到底在什么地方弹箜篌?第四句说得明白,是在“中国”,那么,第二句“空山凝云”跟他的弹奏有什么关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有的人还“鉴赏”说:“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见上海版《唐诗鉴赏辞典》朱世英先生文)鄙意以为不然。

实际上,第一句只是在交代箜篌的制作,第二、三两句是写这一箜篌制作完成所引起的震动。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李凭所弹箜篌的诞生虽不能和文字的诞生相提并论,但其影响所及,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这在后面的描写中有充分的表现。从文本本身看,作者着“空山”二字,与“中国”相距甚远,而与箜篌制作之地相关。“江娥啼竹”,编者讲成“湘夫人对竹挥泪”,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故事的因果,这是难以说通的。吴小如先生在《古典诗词札丛》中揭示“竹”代表箫管一类的乐器,进而以“素女”的典故代指琴瑟一类的乐器,巨眼独照。这一句是以器比器,从而突出箜篌本身的非同凡响。在极力描写了这一乐器的神奇之后,再来说弹奏它的乐师,再来说他弹奏的神奇效果,实在是顺理成章,算不上是什么突破“一般写法”的“精心安排”。欲神其技,先奇其器。李白《听

蜀僧?F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蜀僧所抱之琴,竟是汉代司马相如之“绿绮”,是同一机杼。 《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教版教材注“道”为“道理”(且不问这里的“道”是否指一般的“道理”),注“业”为“学业”,似乎说清楚了。但是,“学业”有三个基本的义项:学问;学术;学习的课业。如此则“道理”应包括在“学业”之内。这里逻辑有问题。那么,这里的“业”的外延到底是什么?其实从文本及相关的注解中能找到答案。“圣人无常师”一段,讲到“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实,编者注明:孔子向郯子请教过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请教过古乐,向师襄学习过弹琴,向老子请教过礼仪。这里说的就是有关“业”的内容,大体是知识与技能之类,这显然与“道”是不同的。

“于无疑处生疑”常见的办法有:纵向深入,由表及里;横向拓展,由此及彼;引入“异说”,比较鉴别。下面还以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材注“物”为“外物”;《劝学》中“君子善假于物也”,教材还注“物,外物”。有问题吗?有。试问:“这个‘物’包括人吗?”恐怕很多学生未曾想过。明确了此“物”有人之后,也可以再“拓展”一下,以此“物”构词的还有:待人接物,物我两忘,恃才傲物,物情,物议,尤物……

《崤之战》中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教材注“知,通‘智’”。注解既明,又有句译,似乎已无可问,但仍有可“生疑”的余地――怎么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这里的“知”通“智”?这样设问价值在于强化“法”(这里是对义互解)的意识。 《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又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丧”字、“畜”字都有两个读音,经常被人读错。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其正确的读法?“丧”,凡是“失去”义时读四声,如丧失、丧命、丧气、沮丧、颓丧等;凡是与“死亡、灾祸”相关时读一声,如丧事、丧服、奔丧、治丧等。“畜”,作名词时读“chù”,如家畜、幼畜、畜生、六畜兴旺等;作动词时读“xù”,如畜产、畜养、畜牧业等。这是“以义定音”的规律。类似的字很多。“处”,作名词时读四声,如长处、难处、办事处、大处落墨、绝处逢生、恰到好处;作动词时读三声,如处世、处子、论处、处心积虑、处之泰然、养尊处优。“冠”,作名词时读一声,如免冠、树冠、冠冕堂皇、弹冠相庆、怒发冲冠、衣冠楚楚;作动词时读四声,如行冠礼、未冠、冠名、冠军、沐猴(猕猴)而冠。“曲”,作形容词、动词时读一声,如弯曲、曲折、曲径通幽、是非曲直、曲突徙薪、委曲求全、曲尽其妙、曲意逢迎;作名词时读三声,如曲调、歌曲、曲高和寡、异曲同工……这是知识的拓展,拓展中有思路,有方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我”,据我见到的所有版本,包括教材、教参,都将其讲成“以我为美”,还得说这是“意动用法”。其实,这是很可疑的。如果说他的妻子真心爱他,“以他为美”是说得通的。其妾“畏”之,其客“有求于”之,怎么会因此而认为他美呢?不过在“说”他美罢了。“说”,只是面子事,并非出于真心。美,在这里只是一般动词,而不是“意动”。更可设疑的还有下面的情节。齐王之令曰:“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结果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请问:“吏民”进谏了吗?还没见过哪个版本对此提出问题,而这里却存在问题。回答是:“吏民”也进谏了。何以见得?“门庭若市”啊!如果仅仅是“群臣”,哪来这么多人呢?从修辞手法上说,这不过是一种“借代”而已。

例子是举不尽的,倘能对列位同行有所启发,也就不枉为此文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7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