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18 04: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研讨 关于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的教学说大点关系到我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说小点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文言文的考察必不可少,所以呢 我对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数据.
余文森教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 是否有公认的标准\问题,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和学的怎么样\
那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会遇到哪些制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两点问题很突出,一是现代我们用的是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和生活,缺少使用文言文的语言环境,二是学生对刚接触的事物的不自信,这种态度在诵读,背诵,翻译中经常出现;比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在朗读《陌上桑》这首乐府诗歌的时候,已经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他的嘴角不自觉露出了笑容,我觉得他这是会心一笑,所以我立即请他来讲讲这首诗歌说个什么故事,他依然还是笑了笑,可是说了不知道,当然这个学生平时的学习并不是很优秀,但是他很快拒绝了他本来已经得到的最初体验,或许有一些深层次原因,但我觉得只要以接触到文言文,或许他们就自动关上了一扇自信的大门.
因此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语境,我想我是否可以运用数学英语的方式,通过多练多背达到目的呢 那么怎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印象,不增加他们背诵的负担呢有时候笨办法也是好办法也不一定,就用小测试看看吧.我从中一篇文言文中挑选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分阶段分次进行测验.在上课的时候,对我预测容易错的字词在课堂中不断地重复,例如《卖炭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这个字的意思在我们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曾经\的意思了,而学生会有一种思维习惯,把\尝\字的意思归结为\经常\讲完立刻进行小测,只有10个学生能准确地把尝字的意思写出来,其余的就是写\经常,常常\这样的效果当然不能称之为教学有效性,因此,我把小测卷发下去,让学生自己订正,然后复习十分钟,再考相同的内容,结果多了五六个学生把\尝\字意思写对.第三次小测前,我进行了讲评,有意把\尝\字的意思强调了几遍,这一次小测中上的同学都写对了,到现在为止才算完成教学有效性的第一个目标: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样的方法我也运用在《三峡》等课中,效果不错,这种通过不断小测提高学生掌握程度,我把它称为用理科的方法解决文科问题.
但文科毕竟是文科,必然有区别于理科的地方,比如我们有个大语言环境,语文是时时在运用的,平时说的,写的,都与语文息息相关.但是文
言文年代实在是遥远,而且文言文还是古代的书面语言,即使再经典还是和生活有距离,以前文人学子学的现在要大多数人掌握虽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难题.不过教师的工作就是充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精神的,想尽办法把东西装进学生脑袋,还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装.这就不得不讲到兴趣,现在是古代发展而来的,很多我们常说的典故就是从一些古代故事来的,平时注意让学生注意积累课文里的知识外,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典故,促发学生的好奇心,去寻找这些典故的出处.比如,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讲\灰姑娘\的,它说灰姑娘的故事源自中国,我把文章的内容告诉给学生,引起学生对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注意和兴趣.还可以用古代文言文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词语,那就是成语,比如\就\字,它有完成,按照等古义,现在在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和成语中仍有出现,让学生通过记住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记住文言字词也是一个好方法.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长期目标,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 浅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
有效性
很喜欢《春夜细雨》这首诗,尤爱其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它不单于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到位传神,而且也准确无误地将我对古文教学的认知真切的表达了出来。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常感困惑,许多学生从刚开始会说话时,家长就教诗文,读诗文了,可到了小学、中学,大部分孩子的古诗、古文记诵、阅读理
解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从激趣、阅读指导两方面作了一番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激趣
一、针对记诵情况的不理想,将“释词法”、“吟唱法”融入到文言文教学中
每次讲到古文或古诗时,学生在朗诵这个环节中,大多能做到“摇头晃脑”地朗读,课堂内也能听到一片琅琅书声。可一旦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古文或古诗默写到纸上时,就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了。如:将《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禅”写成“衣”字旁。在几次纠错之后,学生的出错率还是较大。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了“释词法”。于是,在一次默写出错后,我对学生讲到:“到寺庙中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他/她对佛的信仰该是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的,所以?祈?和?祷?都是一点的?示?字旁。同样,修炼悟禅时也应该是一心一意的,所以?禅?字也应该是一点的?示?字旁。”同学听了我的这番讲解,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还举一反三,如“祝”、“福”两字。
在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我播放了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一曲,同学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就把这首词全背了出来,而后又用了一点时间,将词也默了出来,全班同学的正确率是相当的高。这次尝试,拓宽了我的思路,于是,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学生听一些这类歌。如:根据李煜《相见欢》改编的《独上西楼》、根据李煜《虞美人》改编的《几多愁》、根据柳
永《雨零霖》改编的《相看泪眼》等。渐渐的,吟唱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一些当初听到这些曲调就笑的男孩也加入进来了。一些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还向我提议,能否让他们给岳飞的《满江红》也谱上一曲,做一次谱曲家。虽然事后他们做出的曲调在旋律上不是很令人满意,但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对古文学习的高昂兴趣。
二、激励学生自己制作古诗文的ppt,在肯定中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记得刚开始教“每周一诗”时,课堂上总是老师在讲,学生在下面拼命的记。几次下来,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兴趣也不大。一次在与学生的课间交流时,有学生向我提议,“老师,能不能把?每周一诗?交给我们小组,我们想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好呀,那本周的?每周一诗?就教给你们小组了。”到了周五的语文课,这四个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内容详尽。他们站上讲台为大家讲解时自信的神情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以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合作越来越多,制作的幻灯片的质量是越来越高,由最初的古诗文翻译扩充到作家作品的介绍、关键字的解释、小组同学还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及相关内容的外延(如《春夜细雨》一诗,补充了描写“雨”的其他诗词。)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合,明白了团队合作的益处,尝到了古诗文学习的甜味。
这些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古文教学应切实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要在“教无定法”中做到“教有可依”。
(二)阅读指导
一、将“圈划”、“批注”也用到古文教学中来
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有一部分老师是将古诗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分隔开的。我个人对此做法是不赞同的。我认为在古文学习中,应提倡“拿来主义”,可以将“圈划法”、“批注法”也用到古诗文的教学中来。
如在讲解林嗣环的《口技》一文时,我要求同学对第一段作“圈划”、“批注”。有同学这样写道:京中有善口技者。[一个“善”字准确精当的概括出口技人技艺之高超,为全文题眼。]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道具之少,为下文口技内容之丰富,口技人技艺之高超打下伏笔]众宾客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寂然”、“无敢哗者”一词写出了宾客的屏气凝神、充满期待。]
这样的圈划、批注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趣的是,为了在交流中引起老师及同学的认可,每一个同学对批注时所用的词语可谓字斟句酌,(平时在写作指导时是反复强调语言要精炼,可效果不甚明显。但在古诗文批注的操作中,学生却是自觉追求语言简练,这种自发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因为初中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力的有限,若通篇都采用这样的方法,老师的教学进度恐怕要完不成。故这样的方法仅限于短小易懂
的古文(如:《教学相长》等)。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古文(如:《出师表》),我认为是不太适合的。
此外,笔者认为,老师的适时指导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初中的学生,有其稚嫩与好胜的一面,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赞扬其出色之处,建议其修正不足之处,切不可将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二、训练知识归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的学生大多对古诗词有种畏难的情绪。针对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知识梳理、归纳的工作。如在学习蒲松龄的《狼》时,对文本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作了一个梳理。像“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并”字,在今义中解释为“并且”,但在古义中解释为“一起”;“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方”,今义为“方形”,古义为“正”;“隧”今义为“隧道”,古义为“钻洞”;“止增笑耳”中的“耳”字,古义为“罢了”,今义为“耳朵”。经过这番梳理示范,学生的知识就更为细化,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就更为清晰。刚开始引导时,教师可采取“列表式”的方法,对所学的古诗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情况以图表的形式归纳总结,学生在这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慢慢地,当规范变成习惯时,学生的知识归类就变成一项理所当然的工作。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的小组讨论中就自觉地将“妻子”、“交通”、“无论”等的古今异义词的义项做了整理,这样的整理,犹如一根丝线,将新旧知识
一并串了起来,易于学生记诵,易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易于学生对古文学习的触类旁通。
除了古今异义知识的梳理,在平时的古文教学中,还可以:①“同义词归类”(这样做可以打破课文界限,对所学的知识做一梳理,做到积累词语,巩固所学知识);②“一词多用归类”,如《为学》中的“之”,在“吾欲之南海”中解为“去”,在“西蜀之去南海”中解为“距离”等;③“词类活用归类”。如:《曹刿论战》中的“公将鼓之”中的“鼓”字原属名词,然而在这句中却解释为“击鼓”,是活用为动词。
三、将古诗文学习与现代文学、民俗文化联系起来,提升阅读有效性。
在学习杜甫的《望岳》时,有学生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将现代文《泰山》引入《望岳》的教学环节中。当学生读完《泰山》后,对《望岳》有了新的认识。
此外,许多的古诗文中常常会有民俗文化的知识。较多的初中生在这一环节还是较为薄弱的。故而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杜牧的诗《清明》时,就穿插讲了清明和寒食的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重阳节来临时,学生会找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会查找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
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我觉得学生的潜力与能量都是无穷的,是他们让身为老师的我一直在思索,“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的教
学”,是他们让我在摸索中不断找到新的亮点与思路,这样的“教学相长”是愉快的,是令人受益无穷的。
(三)关于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思考 ——古诗文要诵出“四感”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海戈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诵读是学生吸收古诗文丰富语文素养,是学生的精神接受熏陶感染的有利途径。但学生对古诗文的畏难,教师的“满堂灌”是古诗文教学低效的两大原因。那么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诵读。而且要诵出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只有诵出古诗文中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中华文化,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明。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诵读 有效性 语感 情感 美感 好感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
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的教科书,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编有古文言文,每册后面另附古诗词十首,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如何诵出层次,诵出韵味,诵出精神?我以为应抓住“四感”——语感、情感、美感和好感。
一、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人有隔膜。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然后大家反复练习是激发
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上《咏雪》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大雪纷纷何所似”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未若柳絮因风起”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请一些学生起来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会比较害羞。只要老师鼓励,还是有同学愿意尝试的。
二、诵读,要读出情感。
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的眼,一下子就能调动其情感,拉近与作者距离,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带着新奇的语气,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当然,学生的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几次下来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多练几首诗,诵读的能力会有明显地提高。
三、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行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述一下,并标出有哪些颜色,用了哪些线条。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感受到一种画面的美感,好象受到震撼。再读的时候,感情即刻充沛了很多,还带出了一点意境。可以说学生不仅读懂了原诗,也读出了画面,读透了意境。下一步要学会赏析,具体地说,就是要分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是建立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要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整体做些风格、意境和思路的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来字词品味,修辞辨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他们有些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开始寻找诗的新的生命。但是有些学生的收获有限,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在这一层面的阅读,不论能否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四、诵读,要读出好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一来古诗文的量很大,二来古诗文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的实践提高。所以不仅要在课堂上读,还要把这种习惯培养到课外。那么只有让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愿意自己在课外再接触。古语说“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可以在课的尾声掀起一个诵读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学生是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课堂诵读的精华,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如果,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才是高效而有意义的。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成片的森林也是从一颗种子开始的,只要有一个同学开始了,好好培养,一定能养成一种好的风气。
新课程改革给古诗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课程标准和新实验教材以及考试对文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的确,学好古诗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素养,于国家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在这种社会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审时度己,加大创新力度,以求极早找到科学的、高效的、独特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古诗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古诗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简单堆砌。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作者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充分利用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学语文新大纲及教材分析》 王玉辉主编
5、《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吴忠仁 武汉出版社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掌握哪些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格外的迫切与重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问题
有效课堂教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的?
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
外部世界指客观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以及物化了的精神活动产品,如教科书、教学软件等。
内心世界指师生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状态的过程。
行为世界指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等具体可感知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系统,它既离不开一定的教学设施、手段为载体,又集中反映出一定教学思想、内在素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其它两个层面更直接。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出了很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关注教师特征,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主要研究了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卡特尔的研究发现,描述好教师品质的词依次为:个性与意志、才智、同情与机智、思想开放、幽默感。由此可以发现,以前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而在近来的研究中,已不只是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更加
分解目标,避免重复。必修一第一专题《劝学》和《师说》中,“而”“于” “之”“其”都有大量的运用,如果在每篇文章中都进行讲解,实在没有必要。所以我采用分解目标的方法,把“而”和“于”分解到《劝学》,“之”和“其”分解到《师说》,既完成了任务,又节省了时间,而且还避免了由于炒冷饭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古今对照,拉近距离。前边说过,文言文因为距离现在已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文章中的情感,都容易令学生产生隔膜。对此,我借用成语、歌词等,作为参照,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效果也比较明显。记得我曾选了一些常见的成语,让学生找出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生兴趣十足,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限于篇幅,下面只从词类活用角度,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由“不翼而飞”“不胫而走”两个成语,不难看出“翼”和“胫”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而且还可以推导出一个规律:否定词后面紧跟名词,那名词活用为动词,以此为规律去寻找,很容易就能找到许多同类项:不毛之地、不名一文、不蔓不枝、不郎不秀??
以今可以知古,那么像《劝学》“非能水也”一句中的“水”,自然也不难推断为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师说》“不耻相师”一句中的“耻”是意动用法,我们甚至可以在流行歌曲中找到对应的用法。有一首歌叫《牵手》(苏芮演唱),里边有两句歌词是“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第一个“悲伤”和“幸福”都是典型的意动用法。这样通过古今句子的比较,学生就会对意动用法有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就能准确理解和翻译了。
以练促学,不教之教。有些文言课外自读课文,如果改为课内自读甚至讲读,那无疑会增加课时压力,效果也不一定会好。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作为课外自读,可能又不能保证自读的质量。我的做法是,以自读课文为材料,精心设计一份练习,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先消除学生惯有的考试紧张情绪,又促使他们认真地去阅读、理解课文,查找有相关资料及工具书,一样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且长期坚持下去,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y与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只是我对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点点探索,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能够得到大方之家的指正。
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大致可用“苦慢差费”四个字来形容,即:教得累、学得苦、进程慢、效果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颇为复杂,有文言文本体的问题,因为文言文毕竟已是“死语言”,缺少了语言学习的现实语境;但更多的还是文言文课程教学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关注的是“言”的层面,即把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自然就是通假字、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 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做法忽视了文言文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的文章,而只把它看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更无从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了。
如果说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与语文教学工具性盛行关联紧密,那么在今天人文性空前高涨的时候,文言文教学又滑向了另外一面:重“文”轻“言”。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转移到了文章层面,重视文章篇章技巧的解读和文化内涵的体悟。应该说这种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是适当的,但问题是又忽视了文言文的本体特点,即文言文毕竟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章,要解读、体悟文章必须突破古汉语语言本身的隔膜。如果忽视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那文章的解读只会是空中楼阁,临空蹈虚,这种做法的危害甚至比前者更可怕。 那么,文言文到底该教什么呢?一言蔽之:“文”“言”并重。即追求古汉语语言知识、文章、文化的和谐,追求实和虚之间的理性契合。具体说来,“文”“言”并重要关注三个层面: 语言、文章、文化,分别指向语言学、文章学、文化学三个层面。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这是教学的基础;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旨归。以文章为中心,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体悟文化,使语言、文章、文化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在每篇课文、每一堂课都要落实文言和关注文章、文化,“言”“文”并重的理念应着眼于整个的文言文教学,否则有限的课堂是难以承载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年级、单元、课文整体把握,分层推进,灵活安排。譬如高中三年的教学可分成三个学段进行,高一年级着重培养、提高释义能力,将重点放在文言文的词语、句子的准确理解上。高二年级重点放在文章的体悟和鉴赏上,高三年级则重在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要有单元教学观念,一个单元四篇课文,精读篇目可言文兼顾,略读篇目要么因言悟文,要么由文带言,灵活处理。还可利用选修课和课本形成互补。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
重“言”轻“文”的教学思路,更多的是以教师苦口婆心的串讲为主,或者说主要是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串讲给文言文教学带来的缺失可以罗列许多,最基本的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消耗教师的生命为代价,教与学双方都受到了极大伤害,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而重“文”轻“言”的时候,教师谈讲色变,表演说唱拓展等方法在文言文课堂泛滥,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确乎增加了文言文课堂的活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活而无效,动而虚浮,原因是忘记了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
文言文又该怎样教呢? 就文言文教学方法而言,只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古人的方法来学习文言文,二是用现代的方法来学习古代的文言文。 最起码要考虑两个实际: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文言文本体实际,忽视这两个实际的继承和创新在我看来都有些危险。
首先是有效继承古人的学习方法。一是诵读。在诵读中积累语识、培养语感、获得熏陶。 二是积累。没有一定量的字词积累,没有一定量的基础知识的储备,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只能是一句空话。但重视知识积累不等于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
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三是串讲。许多教师谈讲色变,其实串讲本身没错,关键是要讲得适时,讲得合适,讲得有效。我在举《木兰诗》的例子来说明以上道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诗多为人所忽略。木兰从头一天夜里已见军帖,“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心事重重,不言而喻。她所以停梭止织,正是她有所虑、有所忧的表现,怎么能“无所思”“无所忆”呢?这“思”和“忆”的训诂问题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就细检《诗经》的十五国风??国风中十分之六七的“思”字都是就男女相思爱慕而言,就是现代汉语中所谓“害相思病”的“思”的含义。而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之言“所思”“长相思”“思君令人老”云云,都是指男女或夫妇之思。至于《饮马长城窟行》之“下言长相忆”、《西洲曲》之“忆梅下西洲”,则“所忆”亦指男女情爱之事。广义的“思”和“忆”无所不包,而狭义的“思”和“忆”则专指男女间的互相思忆。然则《木兰诗》中的语句应该怎样理解就一清二楚了。??这样讲让获得了文言文知识,又生成了语言内容,获得了对人物形象的体悟。当然绝不能一味串讲,应将串讲和问题、探究、诵读、质疑等方法结合起来。
继承之外,更要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就自主学习而言,要注重落实学生的课前预习,结合注释和已有的基础,尽可能看懂文章,并在预习中找出难点和疑点,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而且能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效率。结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笔者在教《勾践灭吴》时,还原课文删去的部分,要求学生探究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学生在查资料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勾践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完全没有必要为尊者讳而隐去课文的删节部分,还历史人物以真实的面目,效果不错。
叶圣陶早就说过:“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施方法来的。”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不能背离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那种脱离文本言语的表演只是流于形式,而无实际效果。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力求兼顾“文”与“言”的交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遵循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关于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文言文经历几千年的淘洗,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于漪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从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似乎并未展开其迷人的魅力,教学效率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一、被异化的文言文教学。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生又怎能不生厌恶之情?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内涵丰富、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支离破碎了,还谈什么去体味挖掘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 二、文言文阅读有效的教学方法 。
如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尴尬,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兴趣是保证效率的最好媒介,“以趣激效”是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摆正教学定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
只有“文”“言”并举的教学定位,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对文字的锱铢必较,留给学生的必是零星琐碎的印象。而事实上,学生更感兴趣的是经典古文所蕴含的事理哲理。因此,要想提高古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自己愿学乐习的内容,要“文”“言”并重,需“析词理趣,两手并举”。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
“活则生趣,趣则生爱”,若学习主体爱而乐学,学习效率自然随之提高。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1、 因“声”而尝试诵读之趣。几千年来,古人在学习方法上早就总结出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姚鼐的“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即为一证。诵读本来就是一种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在诵读中可积累语言知识,可培养语感,可陶冶情操。而我们的教学偏偏将这一经验弃置一旁,安排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那些有限的朗读也多为机械性的,坑坑洼洼,结结巴巴,有气无力,破句连连,不见美感。我则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多样诵读:(1)“忘乎所以”式朗读。只有真正走进文本,忘掉自我,与人物同呼吸,与经典相融合,我们才会读出个体独到的体悟,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忘乎所以”式朗读,是进入忘我之境界的有效方法。(2)师范读,生跟读。毕竟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学生在一定的感悟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读准进而领悟。(3)个体读、齐读、分角色读、比赛诵读等多种形式结合。
2、 因“形”而体会品味之趣。古汉字是一种以形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一般是因形示义(尤其是象形字、会意字),对它们进行“因形索义”的探究往往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加深理解。而这种理解性记忆的长久性显然远远超过纯粹的机械记忆。比如《论语》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一句,“劝”今义多为劝说,但此义于句中不通。若依形求义,我们会发现“劝”从力,
凡形旁为“力”者,皆关乎“勉励、奋力”之义,因而此句的“劝”应作“勉励、鼓励”之解。我们更可联系《劝学》的“劝”之义,加以佐证。诸如“页”字头与头有关,“糸”字旁与绳子有关,“月”字旁与肉、身体相关,“又”与手相关等等,不胜枚举。
3 、因“问”而感受探究之趣。巧妙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4 、因“境”而体悟创造之趣。文言文叙写的人或物离我们很遥远,如果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既可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又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模拟情境,上台表演。我请了2位学生分别扮演唐雎和秦王。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并对人物的性格又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唐雎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的夸张演绎,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 三、结语 :
综上所述,只有端正了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对其有效性教学的探索和尝试还需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谈教师在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中的作用(人教版教学论文)
【摘要】: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主体意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教师的“唤醒”功能。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理念,是能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也是我们的教育者的追求。而从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却是低效的。原因是:
1、文言文的用语习惯与学生的习惯用语距离比较远,文中较多的语言障碍,让生活在电视与网络中时代中的中学生如雾里看花,成了隔岸的风景。
2、模式陈旧:扫清字词障碍——逐字逐句串讲——理解文意成了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法,学生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3、以考试中心,为了达到考试这个短期的目标,只能本着“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宗旨,教师是反复地抓词义解释、句子的翻译,大量的译文让学生望而生畏,不但没有在古典文化中感受到美,反而是在大量的习题中窒息了兴趣。
“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其器”,要学生去“操”去“观”,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要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主体意识,而对于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如何发挥教师的这种“唤醒”功能,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文化底蕴增强魅力值,从潜移默化中找到实效
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激励”,教师的文化修养很容易唤醒学生的学生渴求知识的主体意识。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传递我们的魅力,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化的殿堂。如教《隆中对》,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学生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如果教师信手拈来有关赞诸葛亮的诗句,然后旁征博引三国的故事来导入,在学生眼前再现了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的有血有肉
的生命形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情景,陶醉于美妙的课堂之中。知识的深化与积淀,使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学生也在教师的熏陶下自内心深处有了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人的行为是受到心理调控的,教师的文化底蕴构筑起教师的个性魅力必然会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模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及长远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二、教法灵活,带动学生,从激活的课堂中找到实效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教与学的机械组合,把教学的任务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要让文言的课堂生动多姿,使学生兴趣盎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文言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文言文的教学规律,又要启动教师的教学智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的方法、手段,与学生互动,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的效果。 1、重视朗读,在多样化的朗读中互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清代散文家刘大櫆说过:“烂熟之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之间。”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多诵读,学生在读中品味,在参与朗读中,直接与作者在一定的层面上进行对话,把文中作者的感情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直觉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当学生读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就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如《出师表》一课时,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到进言劝诫,从表明心迹到临别寄情,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品味,体会诸葛亮对后主的真诚劝诫、殷殷的期望,恳切的情意,使之带着审美的情感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当然,如果每节课都只是形式单调的诵读,不免会让学生恹恹欲睡。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整读的形式。如可以教师范读,学生个人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分读等,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课堂的新鲜,保持对学习热情。
2、引入竞争机制,在竞赛中合作、互动。竞争中产生动力,竞争中加强了合作,强烈的好胜心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如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翻译是比较桔燥无味的,特别是在篇幅较长的《陈涉世家》、《出师表》等文章,为了把教学的重点能得以落实,笔者常常采用的是小组竞赛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共同去找出需要掌握的词语,并且比赛哪个组最先完成,或让不同的小组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其他小组的人帮助解决,看哪一组帮助人最多。然后教师作适当的点拔与评价。在这个全体师生共同释疑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3、巧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电视与网络是信息社会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很多文言文中的作品都被拍成影视作品,巧妙科学地运用这些资源来丰富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相当大程度上减小学生感觉文言文也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缩小距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隆中对》、《出师表》,可以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学生熟悉的电影片断,对于学生理解
这二篇文章,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有效地整合与利用教材,从活化课堂教学中提高实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就要求教师具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处理教材的能力,能把握住教材间的联系,别具匠心地安排教学。如果只是单一篇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知道往往是零碎的、无序的,也就难以记忆或转化为能力。有效地整合与利用教材,能活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在处理八年级的文言文,《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等作品主旨相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在内容上都写了水,在写法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把这些课文巧妙地有机地进行整合预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能引导学生瞻前顾后,上下联系,左右呼应,举一反三。分散的课文用一根线串起来,清晰的思路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融会贯通之感。 四、教会方法,引导学生归纳,从总结中找到实效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方法介绍与点拨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打不开学习之门,必然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厌倦。所以要结合具体课文,介绍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注释的阅读要领,特殊词语的用法、句式等,并针对具体课文介绍一些背诵的方法,解释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中,我教学生解释词义,告诉他们有是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有些词语则是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可以不作解释。如“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八年级《醉翁亭记》第一段的背诵,我帮助学生理出一条线,“山”——“琅琊”——“酿泉”——“醉翁亭”——“作亭者”——“名之者”, 抓住了关键性的词语,学生很快就背出来了,成功经验又促使他们在其他段落的背诵中也找到了捷径。教会了方法,锻炼了能力,学生感觉文言文其实也并不难。
总结能使得人们在对信息的理解和长时记忆方面产生一些最伟大的飞跃。因此要教会学生把丝丝缕缕的知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如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的词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进行分类的归纳,从而掌握若干文言文的特殊规律。我在指导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就是有些古典词语跟我们花都当地的现代口语相当的接近,如我们口语中“走”就是“跑”的意思,“行”就是“走”的意思,这跟《送东阳马生序》中“走送之”的“走”、《醉翁亭记》中“山行六七里”中的“行”的解释是一样的。学生的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不已,感觉古文一下子也有了现代的气息,读来还很有亲切感。兴趣驱使他们更有劲地对文言知识进行总结。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升。鱼渔兼得,教学自然有效了。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要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显现她的活力与姿彩,教师就必需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想法设法从自身的素质、在课堂的调控、于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起乐学的情绪,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池春燕 彭坚 译 4、《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文言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对课例《湖心亭看雪》的追问
前面所发“国培课堂——《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部分讨论”,引起诸多同行关注。从课堂实录里我们了解到教了些什么、大致是怎么教的,学员的讨论意见从教师的角度反映了“教得怎样”,那么,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得怎样呢?从学理看,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合理吗?在此希望通过以这个课例为例,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追问,能对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探究有一点启发。
一、学员就这节课的讨论
如前面博贴所示,学员以对这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常规角度进行评析的意见参见前贴。有的小组还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根据观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如:一个小组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角度分析,指出:整堂课,教师的提问共计60多个,从问题的形式来看,多为设问或一般疑问式,缺少追问和反问;从问题性质看多为识记和理解性问题,缺少运用性问题。一个小组从“课堂教学任务布置”角度制作了观察量表,从任务类型、任务次数、任务时间、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观察记录, 从量表分析得出:从任务类型看,以识记型和理解型为主,运用型和评价型只有5个。这个小组还对“课堂观察分析”作了反思:“仅从任务布置一方面看,这是一堂不太成功的课;但从整体去感知,却发现王老师这堂课不失为一节优秀而独特,具有王老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可见量表使用的局限性”。
面对这些“数据与分析”,有人认为: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不能这样肢解,即使是一个美女,把她的鼻子、眼睛、嘴巴分开来,也会失去应有的魅力;有人主张:教师应课堂教学应允许教师个性化的彰显,只要学生喜闻乐听,就达到目的了。对一节课见仁见智,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落实到具体的一节课则必须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究竟如何取舍?
二、 对这节课的实际考察
(一)这节课究竟教了什么 ? 是怎么教的?
王老师执教的这节《湖心亭看雪》是一节常态课:完全按原来的教学进度、上课时间(40分钟)设计;学生按常规在课外预习:对照注解读一遍,上课前早读自己读读。上课班级南宁市26中初二(8)班是王丽波老师从初一就开始教的。
回顾这节课,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参见前面博贴“实录)
第一、直接交待课文题目,了解作者及背景——问作者活了多少岁、在明清两代各活了多长时间,强调作者由世宦之家到亡国遗民而隐逸山中著书为文的变故,突出其代表作中的“梦”字。
第二、提取关键信息,初解课文大意,暗示张岱“看雪” 弦外音,引导学生“自己读读课文体会其中‘深层意思’”。
第三、品读课文,品析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意蕴,领会作者感情——聚焦白描雪景,细察“独往”、“更定”,品析关键词 “强”“此人”“金陵人”“客” “喃喃”“痴” ,凸显张岱的“冰雪情怀,孤高自赏”。
整节课始终紧扣文本,围绕“理解课文景物主体‘雪’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情感”这个中心目标,以提问辅以生动的讲解引领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情而会意。层次清晰,节奏明快。
(二)这节课教得怎样?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与课后相关学习情况
笔者现场听课的感受: 课堂上师生关系很融洽——老师紧扣文本提出问题,所提问题平实简明,有时在看似无疑处生。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品读课文,回答问题(关键处均引用课文原话或关键词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或自然而及时地表扬、鼓励,或顺势作简要讲解、强调。从学生的眼神、表情看,他们对课文内容、对老师的讲解很有兴趣,显得很快乐。特别是当老师引用学过的诗文时,学生自然地接着诵读,显出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从本人选定的几个观察点及几次全场“扫描”情况看,学生普遍很专注。
课后相关学习情况——从王老师那儿了解到:课后学生都做了全文翻译。从收上来的作业看,很不错(王老师强调:学生手上有自己在书店买的教辅书,他们自己会参考)。王老师还介绍:翻译是每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后必有的作业,但“绝不让学生先有所谓的预习翻译”。“平时布置语文作业一贯不多,缺交作业的情况不多见。偶有不能按时完成的,说明理由并找时间补上即可”。关于背诵,王老师说:平时检查背书是课堂上抽背,或随意点名到黑板上默写或诗文接龙背诵,即由老师指定背诵内容,由一组同学按诗文顺序进行句、节、段的接龙背诵。一个人背不出来,停顿一会儿,下一位接着背。按以往经验,到期末考试前,绝大多数能背。
2.测验情况
就这节课讨论时,有学员质疑:这样教能应对中考吗?这情理之中的疑问引起诸多共鸣。凑巧,200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试题就有以《湖心亭看雪》为材料命的
题——试题涉及文言词义理解、文本鉴赏、文句翻译、技法分析、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拓展运用,共5道题,12分。得到王丽波老师的大力支持,于是,用这部分试题对该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基本情况如下(测试题及测试结果分析表详见附录):
该班总人数66人,均参加了测试。答题时间为10分钟。测验的总体情况:及格率为89.39%,其中48.5%达到优良水平,40.9%达到中等水平,不及格率10.61%。答题具体情况:词义理解、多角度鉴赏文本、翻译题回答都比较好,达到优秀水平的人数均超过90%。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技法的分析及拓展运用题回答欠完整,概括不精炼,举例不确切。对比《桂林市2009年中考语文分析报告》可见,这5题的中考难度分别为0.74、0.37、0.45、0.28、0.55,有三道题属难题。以此难度对照,这次测试的成绩算是比较理想的。而测验结果反映的学生在词义理解、文句翻译、文本鉴赏与运用方面的错误则是中考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为什么这样教?
上完课之后,王老师“说课”,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她的教学设计理念(以下说课内容王丽波老师整理)。
1.说教材。《湖心亭看雪》是初二年级(上)课本第六单元里的最后一篇文言短文。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他们永远以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情性,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情景交融是山水篇章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山中花草、水中的云月,就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因此把对作者的情感的领悟作为重点。
从文学鉴赏方面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心态,对事物有它特有的感受。如中国人对莲,对菊花的感情离不开文化心态。又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见异地的小桥流水,产生了乡愁,这就是一种文化心态。要了解作者的情感,就必须了解景物中的文化心态,而这种文化心态,非在古典文学的学习中养成不可,别无他途。
雪是高洁的,高得超凡脱俗,洁白无暇。张岱有这种心态,所以在文章中才有了雪这个景物,才有“天与云??上下一白”的景象。抓住这一点,就能帮助理解文章中的情境。张岱的行为,又是理解他内心情感的一把钥匙。他的行为就是其内心思想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由表及里去揣摩他的内心情感。“大雪天,
没有人迹,还要等到天黑”,这看似怪诞不可思议的行为,正是其内心思想的表现。因此,把“雪”作为关键点,把张岱的行为作为关键点。
2.说“教法”。
(1)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教学过程主要是串讲。 文言文脱离口语,再加上文言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所以学生往往会读但不懂意思。学生“怕文言文”,怕的一个原因是即使会读,甚至会背,但也不懂意思。所以学习文言文不能没有串讲课文。实践经验告诉我,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甚至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厌恶之情。 (2)运用对比方法理解词义,理解艺术手法。
对比的作用是明辨,是一种区别,运用对比能使学生明辨的基础上理解并欣赏。如“强”、如“挐”,如最后让学生比较张岱的说与不说来理解作者的写作艺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唤起一种鉴赏的美感。
王老师的“说课”表明,她之所以 “这样教”《湖心亭看雪》,是基于文本所属山水小品“寓情于景”的特点,基于从民族文化心理、心态角度理解表达意蕴的文学鉴赏之道,基于对学情的体察。
三、追问:这样教合理吗?
“这样教”既包括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包括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手段与过程。
(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吗?
综上可见,王老师教《湖心亭看雪》,把主要教学目标定在“理解” 层级—— 理解词义,文句,理解张岱笔下的“雪”, 理解文章中的情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明辨的基础上理解并欣赏写作艺术;课外指导学生做全文翻译。正如学员的观察分析所言:其教学任务“以识记型和理解型为主,运用型和评价型只有5个”,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是否合理呢?
《九义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目标中“阅读”部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 “评价建议”中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里强调的是“理解大意”“记诵积累”。
不妨再看看与教学实际联系更紧密的“中考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北京市 2010年语文中考说明》对古诗文考查要求: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另有附录,笔者注),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
代汉语;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另有附录,笔者注)。”《南宁市2009年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古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考查——重在记诵积累和理解大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较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桂林市2009年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古诗文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文,能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文言虚词的考查今年仅限于:之、其、而、以、然、 等。”从这几份中考说明看,尽管对文言文的考查范围有一点差异,但能力要求是一致的:都强调对词句的“理解”、“了解”,对语句的 “翻译”以及记诵积累。然而,从学生中考实际情况看,据2009年广西各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的分析,古诗文阅读题总难度在0.40- 0.64之间,也就是说,就是上述这样“不过份”的要求,相当部分学生仍然难以达标。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若提出比“理解”更高的知识能力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当然,从语文课程目标来看,仅是这知识、能力层面的要求是不够完善的。对此,余映潮先生作过细致的研究,提出“文言文教学的达标要求”。他认为:“中学文言诗文的教学视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之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与检测评价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但以此并不能‘达标’。文言诗文的教学标准不仅仅只限于此,我们还应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及文言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与研究中深层次地细节化地进行如下内容的探究,以使文言文教学真正符合时代的要求:1.从‘量’的角度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并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2.从‘量’的角度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从初中到高中,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3.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4.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5.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诵读的习惯,形成诵读的能力。6.指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7.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古诗文的能力。8.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指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9.有质量地开展有关文言诗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活动。10.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213—214页,陕西师出
版社2005年版)这些达标要求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
就整个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而言,教师心中有这样关乎全局的谱系,肯定有助于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就一节课来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只能是具体而有限的。 (二)这样的内容取舍合理吗?
正如学员讨论中指出的: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富有文化内涵。从这节课的文本解读看,王老师从“文人雅士的志趣与山水小品”的关系解读《湖心亭看雪》,突出山水篇章的特点:“情景交融,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因此,教学过程始终紧扣领悟作者感情这一核心,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张岱亡国遗民的身世,引诗句突出西湖的美丽与不平常;从文化心态的角度观照张岱笔下“雪”的意蕴,解读“独看雪”的弦外音,演绎舟子“喃喃”而张岱不语的妙处。这个品词析句悟文意的过程给学生、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这节课别具一格、富有语文魅力之所在。
关于从文化的角度教学文言文,人教社编审熊江平先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在《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从文学鉴赏方面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心态,对事物的感受各有差异。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中国人对荷花的趣味,都是其他民族感受不到的。”他以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的欣赏为例,与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诗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鹦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比较,说明:“他乡的游子,看到异地的芳草绿了,自然地会想起家乡,想要回家,就会产生乡愁,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王安石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上面的诗句中选用了这个‘绿’字。草绿了,树绿了,想要回家是情理中的事了。后世的读者倘若不懂这种心态,怎么也理解不到这个境界。”他还强调:“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不成”。(引自人教社网站:
http://www.pep.com.cn/gzyw/jszx/grzj/zyszj/xjp/wywjx/200507/t20050704_219089.htm)
由此可见,站在文化高度教学文言文,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其文化内涵而受到熏陶之难能可贵。
(三)这样的教学流程与方法合理吗?
关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王老师作过深入的思考与实践探索。她认为:“上课要出效率,教师备课时,细读文本,品出文味,理出教脉是个关键。备课时读得细,读得深,读出了文本的内蕴、特点、亮点,上课就比较从容、清晰、有效。反之,对文本把握不深、不透,授课时就容易漂浮、摇摆、游离??理清了文脉,把握了学情,设计好了教脉的课,一般说效果都还不错。”前面《湖心亭看雪》的说课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这“理清文脉,把握学情,设计好教脉、品出文味”的主张。(庞荣飞、王丽波等合著《务实备课与有效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7期)
回顾《湖心亭看雪》紧密相联的三个环节与整个教学过程,可见这文脉、文味是通过提问与“串讲”体现的。或者说,提问本身就是王老师借以“串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提问引导品析文本,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串讲以贯通,提问以启发”。不妨再看看一些关键问题:作者活了多少岁?在明清两代各活了多长时间?看雪的地点在哪?有什么特点?怎么去看雪的? 看雪总印象、亮点是什么?张岱真傻吗?为什么不反驳?这些问题直接引导学生贴近文本,置身张岱的情境,而对文中“雪”“独”“痴”等关键词的品析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触摸到张岱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心灵。王老师一向重视“细读文本,品出文味”。在一次“访谈”(见前面博贴“王丽波访谈”)中,王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文本言语点燃学生心灵,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她还针对时弊,指出:“现在一些语文课架空文本,语文老师在文本之外的工作多,追求文本之外的所谓活的形式,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这是费时费力。”
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情况看,学生文言文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能真正读懂文章,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一知半解,诠释文意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在“懂”字上下功夫(词、句、段、篇)。王老师之所以要“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正是基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际困难。从前面的测试结果可见,这样教是有成效的。 “尊重文本,善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在文字上耕耘,使文字所承载的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正是王老师的优势所在。有哪一位教师不愿意选择切合学生需要、教学效果良好而自己又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呢?
关于“串讲”的利弊,张鸿苓先生主编的《简明语文教育词典》里有很精要的说明:“所谓‘串’就是贯串、连贯的意思,指连贯语意;所谓‘讲’就是讲清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串讲,就是在讲清字、词的含义的基础上,贯通句段的
意思,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串讲一般包括读、讲、串三个步骤,适用于较难懂的文言文、旧体诗词、鲁迅杂文某些部分等。串讲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能紧密地结合课文,字字落实,便于文道结合,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缺点是容易形成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
就这节课来说,其“串讲”确实是“包括读、讲、串”,体现了“连贯语意”、“紧密地结合课文,字字落实,便于文道结合,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优点,同时,因为整个过程以提问贯串,学生始终在这些问题引导下思考品味词句内涵,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被动地听记”的成份。 再说,“问题本身也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晶。恰当的问题,既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也体现着讲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强调:“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第167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可见适当的讲授,是必要的。
至于课堂上让学生质疑提问,郑桂华教授对此有客观的分析,她说:“理想的做法是上面的问题(就她在文中评析的课例而言,笔者注)让学生自己提出,自主解答。但是在初等教育的实际中,在缺少必要认知背景的情况下,强调由学生漫无目的的发问,再逐渐向中心问题归纳,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也会泻滞课堂环境气氛,并不利于学习,所以是一种走极端的做法,可以偶尔为之。”(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 观念· 策略 ·设计》第146,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的确,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得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而定,不可盲目追求形式。
显然,这些辨析并不是说文言文教学只能用“串讲”与“提问”一法,更不是反对让学生质疑、提问与探究,只是想强调:无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仔细辨识短长,避免走极端。有人把文言文教学的低效归为“死于章句,废于清议”, 孙绍振先生主张 “朗诵不可滥用”(见《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4期)也都是强调不可走极端,都得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以及教师的优势而定。
综上所述,以《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为例,考察了一节文言文阅读教学课现实的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与教学效果,并力图探求“这样教”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学理依据,但并不能因此断言:这节课完美无暇(若从改进课堂教学看,前面所述学员尝试“课堂观察”所作的微格研究应是很有价值的),更不等于说“这
样教”文言文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初中阶段文言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判断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有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具体到一节课如何取舍?如果不明确回答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则难免盲目。仅就一节课的研究显然难以完全承担起回答这些问题的重任,但是,这一点努力若能对探索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启发,也就达到目的了。倘若还能引发更深入的探究,则是喜出望外的事。
正在阅读:
关于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06-18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作文800字07-05
IQC来料检验报表09-02
老妈的无奈作文800字06-24
(完整版)地方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初步设计 - 毕业设计05-31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 图文07-04
秧歌服饰道具传承与发展研究 - 图文10-14
小学防暴反恐应急演练活动总结03-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言文
- 有效性
- 探讨
- 教学
- 关于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项目廉洁风险的通知
- 《网络营销》复习题含答案
- 大学生宗教知识竞赛题库
- 班级和办公室文化建设
- 本科毕业论文 - 基于j2ee技术的高校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
- c答案
- 数电课程设计--耿泽浩 - 图文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 题80
- 【精品】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 西藏自治区对国际工程咨询工程师认识的误区每日一讲(1月22日)
- 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十三五”重点项目-羊胎素加工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 郑州市卫生局医师资格考试应急预案
- 无损检测管理规定
- 注册消防工程师题库901-1000
- 13 完璧归赵
- DCT业务培训资料
- 格律诗写作句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