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4-07-08 0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汉语中量词的存在,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一大优点。汉语量词的萌芽期是在先秦时代,两汉时期则是量词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因此研究先秦两汉时期中出现的量词,不仅有利于对先秦两汉量词断代史的研究,而且对于探讨汉语量词系统的产生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对先秦两汉时代的量词进行研究,探讨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的应用。

关键词:量词 先秦两汉 量词的应用 汉语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量词丰富,量词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类别[1],但是强大的量词系统并非本来就有的,需要通过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来进行语法化。 一、量词概况

量词是表示物体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也称单位词[2]。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词汇中就包括量词,它是从实词的名词、动词以及少数的形容词虚化而来。从称量物体和动作数量的角度,量词可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量词的作用是使语意表达更加生动、准确和鲜明,其独特的语法和形象功能是其他词类无法相比的。在整个汉语词类体系中量词是独立的一类,它的发展经历了无、萌芽、繁盛、成熟和完善五个阶段,其中先秦两汉时期属于量词的萌芽阶段。

量词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仅仅是量词的萌芽阶段,所以数量很少。先秦时期属于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后世常用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多在这一时期产生。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临时量词、个体量词以及集合量词,这些量词数量还是很少的。两汉时期,一些沿用至今并且具有汉语特色的量词开始大量出现,旧的量词用法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量词可用性还是不大,量词的运用也没有形成一定规律。在两汉之前,量词还没有开始发展,只是在极少数的文献中出现了量词,量词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很不成熟,但是到了西汉中期量词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突破[3]。 二、量词的分类 (一)名量词

用于称量事物数量的单位词叫做名量词,汉简中的名量词共86个[4],分类有:(1)固定量词。固定量词分为自然、重量、长度和容量等单位用词。自然单位量词是用于称量事物数量的自然单位,自然单位量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5]:一是个体单位量词,它是用于称量事物数量。个体单位量词包括有枚、头、领、条、?、人、口、丸、橐、杯、烟、级、桓、张、合、具、通、乘、齐、件、编、封、支、区、事、骑、把、处、困、分、宿、会、两、所、块、于、?、家、户等词;二是集体单位量词,其包括有岁、年、月、旬、日、夜、时、分、刻、干等词;三是度量衡单位量词,它又可分为长度单位量词、面积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其中长度单位量词包括有里、步、丈、尺、寸、分、匹、韦等词,面积单位量词包括有顷、亩、畦等词,容量单位量词包括有升、龠、合、斗、斛、石、?等词,重量单位量词包括有铢、两、斤、钧、参、分、钱等词。(2)临时性量词。临时性量词指做量词的是临时借用某物统名的名词。其包括有器、钱等词。 (一)动量词

动量词是用于称量动作次数的单位词,古汉语中动量词的发展要比名量词的发展慢得多,因此数量也比名量词要少很多,动量词只有下、发和通三个[6]。 以下是先秦两汉时期量词词类列表: 三、先秦两汉时期量词发展的特点

先秦到两汉时期,中国历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量词系统的变化[7]。量词在这一时期从萌芽到发展到最后的成熟稳定,都体现出了独一无二的时代特色,汉语量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完善的物量词和

动量词。可以说到东汉中期物量词已经发展相当成熟了。秦代时期,动量词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动量词真正意义上的使用还是在汉末的时候,并且在那个时候已经形成规范。其次就是量词数量众多。该时期是汉语量词的萌芽阶段,有很多的量词没有较强的使用性,很快就被淘汰,或者被新产生的量词所取代,再加上独特的历史条件等原因,该时期的量词出现得比较多,据统计,先秦两汉时期出土的文献中量词达到了三百多个,其中物量词有338个,动量词有20个[8]。第三就是量词中小类别的完善。无量词初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小方向的类别不能得到有效完善地发展,直到两汉时期,量词中的小类别才得到了发展和充实,使得量词内部系统得以完善。第四是量词的语法化。语法化进程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体现,但是甲骨文的语法是很有局限性的,东周的文献中出现了以名、数和量为先后顺序的语法结构,这个结构在使用量词的所有类型中占据统治地位。到先秦两汉时期,语法中出现按照数、量和名的先后顺序的结构,但是东周时期的结构还是占据着很大的地位。先秦两汉时期量词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了,多数文献都表明量词的迅猛发展是在西汉早期,其中以《马王堆三号墓漠筒遣策》为例,量词使用情况如下表:

由此可见,量词表示法在西汉初年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体现出了量词的使用在汉代已经成为了一种规范。第五个是量词的分工。量词的出现其本身就有一定的分工,只是在量词发展的萌芽阶段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兼用,随着量词的丰富,量词的分工也是越来越明细。第六是泛指性量词的迅速发展。泛指量词的广泛应用是在汉初期,随着量词在发展过程中适应对象的日益广泛,量词的词义逐渐淡化,特别是泛指量词的适用对象是最广泛的,甚至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它的语法化也是最高的[9]。 四、先秦两汉量词发展的局限性

在先秦两汉时期量词虽然有了迅速发展以及语法化的逐渐深入,但是这一时期的量词系统还是不够完善:首先历史文献中量词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量词的推广以及发展受到影响。我们用两汉时期的五本文献进行分析调查得到:

虽然同一个时代的文献中量词的使用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但是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这五本文献使用量词的比例仅仅只有21.64%,使用率很低[10]。其次借用词的可容性和可附性限制住了量词的突破以及发展,可容性是指量词是用作表示容器的名词;可附性是指事物所附处所的名词为量词,这类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常见,但是在两汉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有些都还没有出现。最后从量词的句法特征和词法特征来看,组合能力上量词还不能够用指示代词修饰,量词在刚萌芽的阶段,其重叠形式以及词缀化用例都很少。 五、影响先秦两汉量词发展的地域性

地域的不确定性和文献传抄的定义都会影响量词的发展。由于当时的历史所决定,先秦的简帛文献分为秦简和楚简,而它们写成的各国历史是在战国时期,因此在量词的发展上就形成了较强的地域差异[11]。秦楚文献的度量衡系统是不一样的,几乎完全不同,如下表: 由此可见,秦简中的度量系统相较于楚简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体现出了两地度量系统的发展差异。两汉时代是统一的时期,所以从其文献来看它们呈现的地域色彩并不明显。 六、总结

先秦两汉量词的使用对于当时的汉语系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推进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因,研究先秦两汉量词对于整个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量词发展的道路上有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使量词的发展变为必然的趋势,同时也表明:量词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气呵成的。发展势必要有过程,才能出结果。对于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先秦两汉的文化历史,再现当时的社会面貌。由于先秦两汉量词发展是汉语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让我们对于现代汉语新系统有了进一步和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为汉语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提供相关可行依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6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