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长择园观的调查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8 05:4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所在黄 娟 教育科学学院 姓名 院系 学生专业学前艺术教育与管2007106030473 学号 方向 理 论文幼儿家长择园观的调查研究 题目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通过对近十年的文献实用关键词选择幼儿园进行全文检索,获得了三十多篇相关文献,同时结合相关的书籍阅读,归纳出国内外对选择幼儿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误区、家长选择幼儿园对老师的考虑、家长选择幼儿园的原则. (一) 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误区 孩子入园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它直接影响孩子是否继续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每到招时,父母便格外忙碌,多方打听,全面考虑,希望给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幼儿园。但是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是理想的,这成为很多家长的困惑之一,而由此产生的很多误区也就应运而生。 王晓燕认为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误区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轻信宣传、盲目跟风。 第二、注重硬件、忽视软件。 第三、舍近求远、追求高档。 第四、观念偏颇、理解片面。 第五、沾亲带友、寻求照顾。 陈熙熙家长选择民办幼儿园的误区主要集中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追求急功近利的教育效果。 第二、舍近求远\追求名牌。 第三、以收费高低作为选择幼儿园的惟一标准。 周润健在他的采访中总结出,现在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误区有四: 第一、 重硬件设施,轻软件配套。 第二、 重幼儿园教育,轻家庭和社会教育。 第三、 重知识灌输,轻品德培养。 ①②

所在班级 开题时间 0704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刘智诚 讲师 ①② 王晓燕.择园的五大误区和五大原则[J].宝宝入园早准备.2001年(7) 陈熙熙.选择民办幼儿园莫如三误区[J].幼儿教育.2005年(4)

第四、 重专长训练,轻平衡发展。①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以前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大都是集中一些表面的层次来进行择园的。都是注重的是幼儿园的外在而轻视饿幼儿园内在的条件。这是现在家长选择幼儿园的主要误区之一,重视幼儿园教育而轻视家庭的作用。 (二)家长选择幼儿园对老师的考虑 段平在择园中提到了现在家长在择园的时候还提问老师能够照顾好我的宝宝吗? 零点调查集团针对扬州2-7岁幼儿家长进行了题为“幼儿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幼儿园”的定性调查。幼儿家长反映最强烈的是师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不高,很多幼儿园的多数教师缺乏起码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责任心和爱心不足,不热爱本职工作,有些幼儿园的教师和保育员为临时工,存在教师工作不连续,对幼儿缺少足够了解,不负责任等问题。解决师资的专业知识水平问题可以从招聘有一定的专业学历的人员入手,但解决责任心问题就不仅仅是招聘几个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管理机制问题。 陶瑾在择园三一律中提到:教师素质,幼儿园内教师和孩子相处时的情形教师的精神面貌孩子的情绪是一所幼儿园好坏的最好注解。 陶琼认为:在特色教育中,父母可通过向“老生”家长咨询或“微服私访”,看教师实际工作情况,验证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对孩子的耐心和责任心。一个好的教师能让特色教学发挥最大功用,而不论哪一种特色教学都应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为主,让孩子快乐学习并完成幼儿阶段应有的发展。 郑三元认为:在选择幼儿园是软件比硬件更重要,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跟幼儿园的老师和领导打交到,注重幼儿园中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对老师的要求,都集中在老师的专业水平,老师对孩子的热爱程度,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因此教师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一个软件考虑条件。 (三)家长选择幼儿园的原则 ⑥⑤④③② ①②

周润健.家长选择幼儿园四大误区要注意[N.]

段平.择园-老师会照顾好我的宝宝吗[J].2010年(5) ③

凌文文.幼儿家长最关心什么[N] ④

陶瑾.择园三一律[J].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幼儿园.2010年(8) ⑤

陶琼.给孩子选择最合适的-了解特色幼儿园[N].宝宝入园早准备.2010年(5) ⑥

正三元.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N]

王晓燕认为理性选择幼儿园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就近入园。“最好的幼儿园是离家最近的幼儿园”。 第二、 按需选择。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来选择幼儿园。 第三、 性价之比。家长要视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经济条件许可,家长可以选择硬件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但如果在家附近有一所条件虽然一般,但教育质量相差不多而价位更低的幼儿园,就很值得选择后者。 第四、 分清主次。影响幼儿园整体水平的因素很多,但真正理想的幼儿园,注重的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如何使孩子快乐地学习、主动地探索,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规范行为等等,与仅教孩子知识相比,这些对孩子的后续发展更有意义,因此这些是决定一个幼儿园质量好坏的主体性因素。 第五、 以少为宜。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一些表面的研究中,如误区的研究,揭示选择的误区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参考避免这些误区,形成一种正确的选择幼儿园的观念,从教师方面去考虑选择幼儿园,可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个心的切入点。最后选择幼儿园的原则可以给家长提供参考意见。但是过去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择园观。因此研究者以此作为一个性的突破点,旨在立足一种新的择园观,可以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也可为时间中家长择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概念界定 择园一词最早源于“教育选择”,是来自于经济学的概念。范先佐指出“需求是经济学的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此可见,需求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消费主体有需要;二,消费主体有支付能力。如果需要超出了消费主体的支付能力,那么这种“需求”只是欲望或需要。反之,如果消费主体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但是主体自身没有需要,那么这种“需求”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择校”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相关论题的概念作个人理解,主要的概念表述有: ①②

①②③④⑤⑥⑦王晓燕.择园的五大误区和五大原则[J].宝宝入园早准备.2006年(7) 同上 ③

同上 ④

王晓燕.择园的五大误区和五大原则[J].宝宝入园早准备.2006年(7) ⑤

同上 ⑥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⑦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教育与经济,1998

有学者指出择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 勒希斌提出择校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杨葆琨认为择校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王善迈则说择校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还有观点指出择校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服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择校指国家、生产单位、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是教育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有机综合。 以上就是我国部分教育家对教育选择的概念界定,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尽管表述各有不同,但从中可以发现,教育需求有四个基本要点:①它是一种对教育的需要。②这种需要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限定在主体支付能力之内的。③这种需要针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内涵,国家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④这种需要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综合诸多前人的观点,研究者总结出教育需求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一定时期,不同主体对教育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具体到幼儿园选择则可理解为一定社会,一定时期,不同家长对幼儿园支付能力的需求 个人的教育需求,是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他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者说是“个人为满足某种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需要”。’它受个人认知、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反过来,它也会对教育机构的规模、教育思想等产生影响。而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需求,自然是属于个人的 教育需求。它首先是家长对幼儿的一种希望,希望幼儿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发展,幼儿的自身情况对家长的需求有重要的影响;其次,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家长自己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影响,幼儿园的不同特点会影响家长的教育需求;再次,家长自身的不同背景因素也会限制家长对教育需求的选择。因此,幼儿家长的教育需求,可以说是:家长希望幼儿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而对幼儿园教育产生的受自身背景、幼儿园情况、幼儿特点等因素制约的一种综合性需要。 关于择园的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 ①②

①②③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教育与经济,1998

杨葆馄,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D].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③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家长的教育需求是家长内心对教育的需要,它会随着家长自身与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因此,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失性需要或基本需要,是有机体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存在的基本需要,它有五个特点:“第一,缺少它引起疾病;第二,有了它免于疾病;第三,恢复它治愈疾病;第四,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满足;第五,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这类需要是使人成长和发展的、不受本能支配的需要。它的缺失会造成人们精神上的不健全。它的特点有:“第一,不受人的直接欲望所左右:第二,以发挥自我潜能为动力;第三,这类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快乐”。马斯洛指出,这七种需要自下而上层次逐渐上升,对人的重要性也逐渐加强,其中高级需要是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但是,马斯洛也指出,这只是一种基本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把这个层次集团说成仿佛是一个等级固定的集团,然而实际上它并不完全像我们可能表达的那样刻板。的确,我们研究的大多数人的这些基本需要似乎都是按照己经说明过的等级排列的,但是也一直有许多例外。”:弓这也就是说,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是相对而 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径渭分明的界线,高级需要是缓慢的、渐进的出现的,并不是突兀的、跳跃式的出现。另外,这些需要的顺序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可能会使这些需要的顺序发生变化。例如,“有理想、有崇高社会标准的人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减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活动都是有原因的,都有其主导需要在背后支配,而且不同需要层次的人的活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实施幼儿教育、发展幼教事业时,必须要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不同需要层次的家长,其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家长,在他的不同需要层次上,他的教育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幼儿园必须要了解大多数家长的需求,了解家长的主导需求,这样才能使幼儿、家长、幼儿园达到和谐。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需要层次的家长,其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家长,在他的不同需要层次和阶段上,他的教育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保障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有责任去了解家长的需求,尤其需要了解家长教育需求的动态性和个别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和谐一致。 ①

①朱坚强.教育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6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