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4-04-23 2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字内容只需要总结出给定的知识点即可,不用再出题。 蓝字内容总结出知识点,在出五个小题。如果感觉知识点不好总结,可以调整,但不要和他之前的106个总结好的重复。周五晚上之前交即可。

古代漢語 知識點總結

1. 古代漢語常用字典辭書有哪些?

古代漢語常用的字典辭書有許慎的《說文解字》,首創部首編排法,分為540個部首;最早的韻書是李登的《聲類》;《四庫提要》、《康熙字典》;王引之的《經傳釋詞》,近人楊樹達採用注音字母序編著的《詞詮》等等。 (1)( )首創部首編排法。 (2)我國最早的韻書是()。

A李登的《聲類》B孫愐的《唐韻》C陸法言的《切韻》D陳彭年的《廣韻》 (3)查找文言虛詞的詞典,影響較大的有清()的《經傳釋詞》和近人楊樹達的()。 (4)《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 ),是我國最大的官修書目。 (5)《詞詮》的編排順序為( )。

A筆畫序 B平水韻目序 C古聲母序 D注音字母序 答案 (1)《說文解字》 (2)A

(3)王引之 《詞詮》 (4)《四庫提要》 (5)D

2. 說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是什麼?

清朝說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別為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的《說文句讀》和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 (1)清代說文四大家分別為段玉裁、王筠、( )、( )。 (2)說文四大家中段玉裁的代表作為( ),是學習和研究《說文》的最佳注本。

(3)說文四大家中( )的代表作為《說文解字義證》。 (4)說文四大家中朱駿聲的代表作為( ),對字義的來源和發展有較為細緻的分析。

(5)說文四大家中王筠的代表作為( )。 答案

(1)桂馥 朱駿聲 (2)《說文解字注》 (3)桂馥 (4)《說文通訓定聲》 (5)《說文句讀》 3. 古代工具書的注音方法有哪些?

古代工具書的注音方法有讀若法、譬況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讀若法,借助人們熟悉的字詞給陌生詞注音的一種注音形式。譬況法,漢魏以前人們給漢字注音采用的注音方法。用一個同音字來給另一個字注音的方法。反切法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字的讀音的注音方法。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聲,下字取韻。 (1)《說文解字》中較為常見的注音方法是( ),如《說文·玉部》:“珣,讀若宣。”

(2)漢魏以前人們給漢字注音採用的方法有( ),如《淮南子·原道訓》:“蛟龍水居。”高誘注:“蛟,讀人情性交易之交,緩氣言乃得耳。” (3)用一個同音字來給另一個字注音的方法叫( ),如“準音拙”。 (4)用兩個字拼出一個字的讀音的注音方法叫( )。 (5)《說文·一部》:“天,顛也,至高無上。他前切。”其中使用的注音方法是( )。 答案

(1)讀若法 (2)譬況法 (3)直音法 (4)反切法 (5)反切法

4. 《說文解字》的釋字體例是什麼?

《說文解字》的釋字體例,一般在每字下先解字義,然後按照“六書”分析形體結構,后注讀音。《說文》解釋的字義一般是指該字的本義。解釋字形時,註明“象形”或“象某之形”為象形字;指事字註明“指事”;註明“從某從某”或“從某某”為會意字;註明“從某,某聲”為形聲字。註明“從某從某,某亦聲”為會意兼形聲字;註明“從某省”為省形字;註明“從某省聲”為省聲字。 (1)《說文解字》的釋字體例為先解釋字義,然後按照( )分析形體,后注( )。 (2)《說文》一般解釋的是字的( )。 (3)《說文》中,註明“從某從某,某亦聲”的為( )。 (4)《說文》註明“從某某”或“從某從某”的字為( )。 (5)《說文》中註明“從某省”為( )。 答案

(1)六書 讀音 (2)本義

(3)會意兼形聲字 (4)會意字 (5)省形字

5. 《爾雅》的歷史地位是怎樣的?

《爾雅》是我國第一部古漢語詞彙學和訓詁學專著,也是我國第一部詞典。輯錄我國古代豐富的詞彙,為漢語詞彙學奠定了基礎。總的分為兩個部分,前三篇重在解釋一般詞義,后十六篇像一個小百科全書,具體解釋一些古代典章制度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為研究我國古代科學史提供了寶貴的依據。所開創的“類聚群分”的釋詞體例,對後代辭書的編纂很有啟發。

(1)( )是我國第一部古漢語詞匯學和訓詁學專著,也是我國第一部詞典。 (2)《爾雅》輯錄了我國古代豐富的詞匯,為()奠定了基礎。 (3)《爾雅》開創了()的釋詞體例,對后代辭書的編纂很有啟發。 (4)《爾雅》總分為()個部分。 (5)《爾雅》前三篇重在解釋(),后十六篇像一個小百科全書,具體解釋古代一些典章制度及()等方面的知識,為研究我國科學史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答案 (1)《爾雅》 (2)漢語詞彙學 (3)類聚群分 (4)兩

(5)一般詞義 天文地理 6. 《經籍籑詁》基本內容。

《經籍籑詁》是清阮元編寫的一部字書,為中國訓詁學書。該書共106卷,按平水韻分部,每一韻一卷。各卷單字略依《佩文韻府》次序編排。釋義一般先列本義,再列引申義,最後為輾轉相訓與名物數象。該書是中國唯一的一部匯輯經傳子史的引證于一書的大型訓詁詞典。 (1)《經籍籑詁》的編者是()。 A戴震 B阮元 C王念孫 D王引之 (2)《經籍籑詁》的編排方法是()。

A部首法 B筆畫法 C注音字母法 D平水韻目法 (3)《經籍籑詁》共( )卷,按( )分部,每一韻一卷。 (4)《經籍籑詁》單字次序按照( )編排。 (5)( )是中國唯一一部匯輯經傳子史的引證于一書的大型訓詁詞典。 答案 (1)B (2)D

(3)106 平水韻 (4)《佩文韻府》 (5)《經籍籑詁》 7. 十三經是什麼?

十三經釋十三部儒家經典著作的總稱。其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過程,從漢代五經到七經、九經,再到十二經,直到宋代才正式形成十三經的說法,具體指:《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1)“十三經”是十三部()的總稱。

(2)“十三經”的行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過程,從漢代五經到七經、九經,再到(),直到()才正式行成十三經的說法。 (3)十三經具體指的是《周易》、《尚書》、《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4)南宋時()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5)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形成的作品,《春秋左傳》作者為(),此外還有

兩傳分別為()、()。 答案

(1)儒家經典著作 (2)十二經宋 (3)《周禮》、《儀禮》、《禮記》 (4)孟子孝經

(5)左丘明 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 8. 詞義的擴大是什麼?

詞義的擴大是指表示的概念范圍有了變化,即由指個別對象演變到一般對象,由指具體事物演變到指抽象事物,由指專一事物演變到通指一切事物。比如關,古義專指函谷關,今通指一切關口、關卡。

(1)古今詞義的異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古今意義(),第二種是古今意義完全不同,第三種是古今意義之間,既有()、又有發展。 (2)詞義范圍的差異分為三種情況()、()、詞義的轉移。

(3) 詞義擴大是指表示的概念范圍有了變化,即由指個別對象演變到()對象,由指具體事物演變到指()事物,由指專一事物演變到通指一切事物。比如關,古義專指函谷關,今通指一切關口、關卡。 (4)商:(古)運貨販賣的人,(今)做生意的人。由此可見商的詞義變化屬於( )。

(5)下列選項中古今意義的變化不屬於詞義擴大的是( )。 A關 B朕 C商 D河 答案

(1)基本未變聯系

(2)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 (3)一般抽象 (4)詞義擴大 (5)B

9. 詞義的縮小是什麼?

詞義縮小是指表示的概念范圍有了變化,即由指一般對象演變到個別對象,由指抽象事物演變到指具體事物,由指一切事物演變到指專一事物。比如朕,古義通指第一人稱,後來專指皇帝自稱。

(1)詞義縮小是指表示的概念范圍有了變化,即由指一般對象演變到()對象,由指抽象事物演變到指()事物,由指一切事物演變到指專一事物。比如朕,古義通指第一人稱,後來專指皇帝自稱。 (2)“宮”的本義泛指房屋,後來專指封建帝王的殿堂、住房。詞義引申的結果是( )。

A詞義擴大 B詞義縮小 C詞義轉移 D詞義更替 (3)“禽”的古義是飛禽走獸的總稱,今義指鳥類。詞義引申的結果是( )。 A詞義擴大 B詞義縮小 C詞義轉移 D詞義更替 (4)“朕”本來泛指第一人稱,後來專用于皇帝自稱。詞義引申的結果是( )。

A詞義擴大 B詞義縮小 C詞義轉移 D詞義更替 (5)下列不屬於詞義縮小的是()。 A輦 B朕 C緒 D瓦

答案

(1)個別具體 (2)B (3)B (4)B (5)C

10. 詞義的轉移是什麼?

詞義的轉移即由甲范圍轉移到乙范圍,它的主要特點是新義產生后,舊義就不存在了,中心古義為心里,今義為正中,事情的主要部分。

(1)詞義轉移即由甲范圍轉移到乙范圍,它的主要特點是()產生后,()就不存在了,如“中心”古義為心里,今義為正中,事情的主要部分。 (2)“涕”的本義是眼淚,後來變成“鼻涕”。詞義引申的結果是( )。 A詞義擴大 B詞義縮小 C詞義轉移 D詞義更替 (3)“交通”古義是交際和勾結,今義指運輸往來。詞義的引申結果是( )。 A詞義擴大 B詞義縮小 C詞義轉移 D詞義更替 (4)“書記”古今詞義的變化屬於( )。 (5)下列不屬於詞義轉移的是( )。 A中心 B交通 C丈夫 D瓦 答案

(1)新義舊義 (2)C (3)C

(4)詞義轉移 (5)D

11. 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是什麼?

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分為詞義褒貶的不同和詞義輕重的不同。 (1)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分為兩種,分別是()、()。 (2)“復辟”本是褒義詞,後來變成( )。 (3)“爪牙”、“走狗”詞義的變化屬於( )。 (4)屬於詞義輕重不同的是( )。 A鍛煉 B誅 C丈夫 D關

(5)感激古義是憤激,今義是感謝,詞義變化屬於( )。 答案

(1)詞義的褒貶不同詞義的輕重不同 (2)貶義詞

(3)詞義感情色彩的差異或詞義的褒貶不同 (4)C

(5)詞義的輕重不同 12. 什麼叫做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是由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語素組成的聯合式合成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只使用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另一個語素只作為音節陪襯而存在,這種雙音詞叫偏義復詞,例如得失、利害、緩急、長短。 (1)解釋下劃線的詞: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上》

(2)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捩點,奠定了()的基礎。 (3)隸書在筆畫上具有()、()之美。 (4)隸書按照時代來分主要有()、()。前者也可以稱為古隸,后者可以稱為今隸。

(5)隸書基本上是由篆書演化而來,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所以隸書的()更快。 答案

(1)東漢 附屬或隸屬 (2)楷書 (3)波 磔 (4)秦隸 漢隸 (5)方折 速度 36. 古今字是什麼?

指同表某一字義而古今用字有異的漢字。古今字分兩類:甲類等義的,即古字與今字字義完全相同,如凷/塊、灋/法、壄/野、侢/飲等。乙類不等義的,即古字與今字字義不完全相同,如莫/暮、景/影、辟/避等。所謂古今字,是指古今分化字,我們把分化前的字稱作\古\字,分化後記詞各有專司的字稱為\今字\。 1.字形結構

如罪人的\罪\,古字寫作上面一個\自\字,下面加一個辛苦的\辛\,後一個字已不使用了。 2.從古到今

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礎上產生的,古今字在字形上有聯繫。

例如\債\字,本寫作\責\,\債\是在\責\的基礎上產生的。\責\與\債\形成了古今字。又如\反\與\返\,\反\是古字,\返\是今字。 (1)古今字指同表()而()用字有异的汉字。 (2)古今字分為兩類,一是古字與今字字義(),如凷/塊;另一種是古字與今字字義(),如莫/暮。

(3)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古今字在()有一定联系。 (4)“債”是今字,它的古字寫作()。“返”是今字,它的古字寫作()。 (5)古今字形成的兩個途徑是()和()。 答案

(1)某一字义 古今

(2)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3)字形上 (4)責 反

(5)同源分化 同音假借 37. 異體字是什麼?

異體字,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字音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由於漢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記號組成,意符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音符又不同於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象在漢字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異體字的形體差異主要有以下情況:

一、造字方法不同,主要表現為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區別,如憑和凭,淚與泪。

二、聲符相同而意符有別,如詠與咏,嘆與叹。 三、意符相同而聲符有別,如線與线。

四、聲符和意符都相同,而擺放的位置不同,如慚與慙。 五、形體截然不同。

(1)异体字,同一歷史時期內,字音字义相同()而不同的一组字,在任何情況下互相替代不產生歧義的一組字。 (2)下列屬于異體字的一組是()。 A反返 B女汝 C責債 D慚慙

(3)淚與泪是異體字,主要表現在()的不同,即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區別。 (4)異體字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使用漢字的人多、地廣、時間長,不同()、()給一個詞造字,字形歧異不可避免;二是造字方法不同,自然產生異體字。

(5)慚與慙是(),雖然聲符和意符完全相同,但是擺放位置不同。 答案

(1)字形 (2)D

(3)造字方法 (4)時間、空間 (5)異體字

38. 繁簡字是什麼?

由於人們改革漢字,進行簡化而產生的現象,簡化字要比繁體字的書寫簡單,筆劃較少,往往是一對一的關係,也有一對多的情況。今天所用的許多簡化字是歷代相傳下來的。如禮礼、氣气等。有些簡化字和繁體字之間詞義毫不相干,因為同音而被採用。如后後、適适、余馀。

(1)繁簡字是以()的多少來劃分的,它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 (2)下列屬于繁簡字的是()。

A共、供 B反、返 C谷、轂 D財、裁 (3)下列屬于繁簡字的是()。

A益、溢 B說、悅 C丑、醜 D莫、暮 (4)下列不屬于繁簡字的是()。

A后、後 B受、授 C谷、轂 D幾、? (5)面和麵屬于(),兩字古代()。 答案

(1)筆畫 (2)C (3)C (4)B

(5)繁簡字 不通用 39. 判斷句是什麼?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語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判斷句有以下幾種常見的類型:

一、\者也\句式,如“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字判斷句 1、表示類屬關係。 \滕,小國也。\2、表示等同關係。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曹公,豺狼虎也。\4、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係。 \夫戰,勇氣也。\

5、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二、\皆\乃\式句式 吾乃常山趙子龍 三、\為\是\句式 余為伯儵。

四、\非\否\莫\否定判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五、語意判斷句

這種判斷句沒有標誌,是意義上的判斷句。如“劉備,天下梟雄”。

(1)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 (2)“劉備,天下梟雄”是()判斷句。 (3)“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是()判斷句。 (4)“天下者,高祖天下”是()判斷句。 (5)“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是()判斷句。 答案

(1)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2)無標識的意合或語意 (3)也字 (4)者字 (5)否定 40. 也字功能。

“也”字一般是語氣詞,有判斷、停頓等作用。 (1)“《齊諧》者,志怪者也”中也字是()語氣詞,用在判斷句中表示()。 (2)“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中也字是語氣詞,用在因果句句尾,說明()。 (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中也字是用在()結構充當的主語之后,表示()。 (4)“如之何其拒人也?”中也字用在()句尾,疑問代詞表示疑問,也字不表示疑問。 (5)“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中也字表示說話人對所說事情的真實性確認無疑,帶有()性質的語氣詞。 答案

(1)句末 判斷 (2)原因

(3)主謂 停頓 (4)疑問句 (5)論斷或肯定 41. 矣、焉字用法。

矣、焉作為常用詞,需要特別注意。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用法。 (1)“險阻艱難,備嘗之矣”中的矣用在()句尾,把事物發展的現階段作為新的情況告訴別人。可翻譯為()。 (2)“君姑高枕為樂矣!”中的矣用在()句尾,希望對方能實現某種行為,加強()。 (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中的焉是()兼(),表示處所,兼表示停頓語氣。

(4)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中的焉是語氣詞,帶有()的語氣,可翻譯為()。 (5)“既富矣,又何加焉?”中焉為(),用作(),表示“從哪里”。 答案

(1)敘述句 了 (2)祈使句 語氣 (3)指示代詞 語氣詞 (4)指點人注意 呢或啊 (5)疑問代詞 狀語 42. 否定句及否定詞。

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 (1)“若受吾幣而不吾假道,將奈何?”為雙賓語否定句,第一人稱代詞“吾”作(),置于動詞“假”之前。 (2)“幸無我逐也”中無通(),第一人稱代詞做賓語置于動詞“逐”之前。 (3)“毋妄言,族矣。”這里的無是副詞,表示()的意思,可翻譯為()。 (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中非是副詞,用于(),否定整個謂語與主語的關系,可以翻譯為()。 (5)“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中莫是否定性的(),做主語,可翻譯為()。 答案

(1)近賓語 (2)毋

(3)禁止 不要或別 (4)判斷句 不是

(5)無定代詞 沒有(水 )

43. 疑問句及疑問詞。

疑問句是按照句子的語氣分出來的一個類,它與陳述句、感歎句、祈使句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疑問語氣。疑問句是問一些事情的。 (1)“彼且奚適也?”中的奚為(),作動詞“適”的賓語,表示()。 (2)“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中“何”是疑問代詞作謂語,問原因,可翻譯

為()。“哉”是(),用在特指句句尾,可翻譯為“呢”。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孰”是()作主語,問事物,可翻譯為()。 (4)“壯士,能復飲乎?”中乎是疑問語氣詞,用在()句句尾,表示純粹疑問,可以翻譯為()。 (5)“然則又何以兵為?”中“何以??為”是表示()的一種習慣說法,“如太行王屋何?”中“如??何”是表示疑問的常見形式,可翻譯為()。 答案

(1)疑問代詞 去的處所 (2)為什么 疑問語氣詞 (3)疑問代詞 什么 (4)是非問 嗎

(5)反問 對??怎么辦 44. 什麼是倒裝句?

為了強調、突出等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

折疊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歎句中,就把謂語提到主語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折疊賓語前置是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誌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

折疊定語後置是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狀語後置有兩種情況:

①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於我哉? 全句為\于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②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语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後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1)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字或()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的倒装,可译为()。

(4)何有于我哉?\何有\是()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的标志。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答案

(1)谓语 你太不聪明了 (2)之 是

(3)以何 为什么或憑什么 (4)有何 有何陋 宾语前置 (5)以文述 后置 45. 名詞活用動詞是什麼?

詞類的活用是指漢語中的某些詞,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具有了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的現象。如名詞活用動詞。 判斷名詞活用為動詞現象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句子中,如果名詞后面有明顯的賓語或補語,則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二、在句中,如果名詞前面有能愿動詞或副詞修飾,則這個名詞活用為動詞。 三、在句中,如果在名詞的前面或后面用“而”字同其他動詞或動詞性詞語連接,則這個名詞用作動詞。

四、在句中,如果名詞置在“所”字后或“者”字前,則這個名詞用如動詞。 (1)詞類的活用是指漢語中的某些詞,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具有了另一類詞的()的現象。如名詞活用動詞。 (2)“范增數目項王”中目的用法是(),其中目可以翻譯為()。 (3)“晉靈公不君”中君可以翻譯為()。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句中“刃”的用法是()。 A使動用法 B意動用法 C名詞用如動詞 D用作狀語 (5)“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句中“衣冠”的用法是()。 A使動用法 B意動用法 C名詞用如動詞 D用作狀語 答案

(1)臨時 語法功能

(2)名詞活用為動詞 遞眼色 (3)行君道 (4)C (5)C

46. 名詞作狀語是什麼?

名詞作狀語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普通名詞作狀語,二是時間名詞作狀語。

一、普通名詞作狀語 1、表示方位和處所; 2、表示工具和憑借; 3、表示對人的態度; 4、表示比喻。

二、時間名詞作狀語

1、歲、月、日作狀語,表示頻率,可翻譯為每年、每月、每日。

2、日作句首狀語,修飾全句,有追溯到意義,可以翻譯為當日、往日、從前等。

3、日作狀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表示發展變化的持續性,如一天天地。 (1)《史記·項羽本紀》:“吾得兄事之”中兄是的用法是(),表示(),可以翻譯為像對待兄長一樣。

(2)《史記·循吏列傳》:“丁壯號哭,老人兒啼”中含有()的現象,表示()。 (3)《莊子·養生主》:“良庖歲更刀,割也”中歲是()名詞作狀語,可翻譯為()。 (4)《史記·田單列傳》:“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這里“日”作狀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翻譯為()。

(5)名詞作狀語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名詞作狀語,二是()名詞作狀語。 答案

(1)名詞作狀語 對人的態度 (2)名詞作狀語 比喻 (3)時間 每年

(4)發展變化的持續性 一天天地 (5)普通 時間 47. 使動用法是什麼?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其實質是以一般的動賓結構形式表達兼語結構的內容。使動用法有三種類型: 一、動詞的使動用法 二、名詞的使動用法 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使動用法是主語使()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其實質是以一般的動賓結構形式表達()的內容。 (2)使動用法的三種類型是()、()、()的使動用法。 (3)《左傳·宣公二年》:“晉侯飲趙盾酒”中“飲”的用法是(),飲翻譯為()。 (4)《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中“生死、肉骨”是()的使動用法,翻譯為()。 (5)賈誼《過秦論上》:“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中,弱的用法是(),翻譯為()。 答案

(1)賓語 兼語結構 (2)動詞 名詞 形容詞

(3)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飲 (4)名詞 使死者生,使骨頭長肉 (5)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使??弱 48. 意動用法是什麼?

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么或怎么樣,其實質是以一般的動賓結構形式表達認定式的內容。意動用法有兩種類型,一是名詞的意動用法,二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意動用法是主語()認為賓語是什么或怎么樣,其實質是以一般的動賓結構形式表達()的內容。

(2)意動用法有兩種類型,一是()的意動用法,二是()的意動用法。 (3)《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中“善”的用法是()。 (4)《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小的用法是

(),翻譯為()。 (5)《傷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中“賓客”的用法是(),翻譯為()。 答案

(1)主觀上 認定式 (2)名詞 形容詞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以為??小 (5)名詞的意動用法 以賓客之禮相待 49. 為動用法是什麼?

為動用法是主語為了賓語而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或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狀。為動用法有三種類型,一是動詞的為動用法,二是名詞的為動用法,三是形容詞的為動用法。

(1)為動用法是()為了()而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或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狀。

(2)為動用法有三種類型,分別為()、()、形容詞的為動用法。 (3)《左傳·隱公元年》:“夫人將啟之”中“啟”的用法是(),可以翻譯為()。 (4)《史記·留侯世家》:“父曰‘履我!’”中“履”的用法是(),可以翻譯為()。

(5)屬于形容詞的為動用法的是()。

A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B范增數目項王。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老弱罷轉漕 答案

(1)主語 賓語 (2)動詞 名詞

(3)動詞的為動用法 為??啟 (4)名詞的為動用法 為??穿鞋 (5)D

50. 賓語前置的類型。

所謂賓語前置,是古代漢語表達中所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句式,即將賓語放在動詞之前。這種賓語前置并不是表達一定語氣的一般倒裝,而是有一定語法條件的,總的來說,在三種情況下需要賓語前置。

一、疑問代詞作賓語: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作賓語時需放在動詞、介詞的前面。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這類賓語前置有兩個條件,一個是賓語必須是代詞;另一個是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勿、未”等或表示否定的無定代詞“莫”等。

三、賓語用代詞復指:

這類賓語前置的特點是在賓語前置的同時,還要在賓語后面用代詞“是”或“之”復指一下,“之”或“是”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1)所謂賓語前置,是古代漢語表達中所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句式,即將賓語放在動詞之前。這種賓語前置并不是表達一定語氣的一般倒裝,而是有一定()

的。

(2)需要賓語前置的三種情況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和()。 (3)《傳是樓記》:“吾何以傳女曹哉?”,含有賓語前置現象,屬于()作賓語的情況。 (4)《論語·先進》:“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這屬于()的賓語前置類型。 (5)《國語·越語上》:“茍得聞子大夫言,何后之有?”屬于()的賓語前置類型。 答案

(1)語法條件

(2)疑問代詞作賓語 賓語用代詞復指 (3)疑問代詞

(4)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5)賓語用代詞復指 51. 者的用法。

者主要有作指示代詞和語氣詞兩種主要用法。 (1)“愚者笑之,智者哀焉”中者為(),分別用在愚、智后面,組成()的詞組,在句中作主語,意思是愚蠢的人、聰明的人。 (2)“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中者是(),在句中作賓語,可以翻譯為()。 (3)“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中者用在()的后面,組成名詞性詞組,意思是()。 (4)“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中者是(),用在主語節后,表示()。 (5)“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中“者”是(),用在作狀語的時間副詞“今”后,表示()。 答案

(1)指示代詞 名詞性 (2)指示代詞 ??的事情 (3)數量詞 日行千里的 (4)語氣詞 停頓 (5)語氣詞 停頓 52. 指示代詞有哪些?

古代漢語中的指示代詞可以分為近指代詞,主要有“是、此、斯、茲”,表示這里這個等,遠指代詞主要有彼、夫,表示那個等。 (1)指示代詞可以分為()和()兩種。 (2)“是乃仁術也”中“是”屬于(),表示()的意思。

(3)古代漢語中“是”為近指代詞,和現代漢語的“是”不同,古代漢語的“是”和()是同義詞,可以互換。 (4)“彼一時,此一時也”中彼是(),是那的意思,此時(),是這的意思。 (5)先秦時代,“之”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詞,如“之二蟲又何知”中之可以翻譯為()。 答案

(1)近指代詞 遠指代詞 (2)近指代詞 這

(3)此

(4)遠指代詞 近指代詞 (5)這

53. 連詞而的用法。

連詞而有以下幾種用法:

一是表示轉折關係,相當於“然而”、“卻”,如“青,取之藍而青于藍。” 二是表示偏正關係,如“朝而往,暮而歸。” 三是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而且”、“和”,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四是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然後”,如“滅滑而還。” 五是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1)“廣起,奪而殺尉”中而連接兩個動詞,表示()。 (2)“(狼)性貪而狠,黨豺為虐”中連詞而連接兩個(),表示()。 (3)“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中連詞而連接在意思上相反的兩項,表示(),可翻譯為()。 (4)“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中而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連接()兩項。 (5)“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中而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表示(),可翻譯為()。 答案

(1)一先一后兩種動作行為 (2)形容詞 并列 (3)轉折 但是、卻 (4)偏正

(5)假設 如果 54. 連詞則的用法。

連詞則有以下幾種用法:

一是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是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則連用的情況下。 二是表示順承關係,後一部分對前一部分進行說明和解釋。 三是表示轉折關係,表示意思發生轉折,可以翻譯為“卻”。 四是表示假設關係,用在前一分句,翻譯為“假如”,用在后一分句,翻譯為“那麼”。 (1)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之一生彘肩。其中,則用在表示動作的句子中,表示在時間上的(),翻譯為()。

(2)戰則請從。則用在()關系的緊縮句里,翻譯為()。

(3)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則用在假設復句中表結果的分句前,表示事理上的(),可翻譯為()。

(4)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則用在前后意思不一致的句子中表示(),可翻譯為()。

(5)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這里連詞則表示(),一說假設連詞。 答案

(1)承接 就

(2)假設 如果??就 (3)假設 那么

(4)轉折 卻 (5)選擇 55. 以的用法。

以的用法主要有介詞以和連詞以的用法。

介詞以的用法有:表示目的,翻譯成為了;表示原因,翻譯為因為;表示憑藉,翻譯為靠;表示工具,翻譯為拿著或者用;表示時間、處所,相當於“于”。

連詞以的用法有:一是表示目的,翻譯為以便,為了;二是表示並列。 (1)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這里的以是(),連接動詞性詞組,表示后一行為是前一行為的()。

(2)直驅入,將以下騎送迎。這里的以是(),用在兩個名詞之間,表示()。 (3)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其中以是(),表示行為以某物憑借,相當于()。

(4)楚人伐宋以救鄭。其中以是(),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的()。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中以是(),引進原因,翻譯為()。 答案

(1)連詞 目的 (2)連詞 并列 (3)介詞 用、拿 (4)介詞 以便 (5)介詞 原因 56. 介詞于的用法。

介詞于的用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如“戰于長勺”。

二是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如“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三是引進動作行為或敘述的對象,如“遂託書于毅”。

四是表示比較,或者引進表示比較的對象,如“皆以美于徐公” 五是表示被動,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如“故燕王慾結于君”。

六是固定短語中的于,表示於是或者至於。如“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1)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其中于為介詞,引進(),翻譯為()。

(2)博聞強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于為介詞,引進(),翻譯為()。 (3)業精于勤,荒于嬉。于為介詞,引進(),翻譯為()。 (4)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其中于為介詞,引進(),表比較程度,相當于()。

(5)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其中第一個于用于引進(),相當于被,第二個于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 答案

(1)處所 從

(2)對象范圍 對于 (3)原因 由于

(4)比較的對象 比

(5)行為的主動者 與、跟

57. 夫的用法有哪些?

夫在文言文中,可以作名詞、助詞和指示代詞。 作名詞時,是具有實在意義的,表示對男子的美稱。 作助詞時,是語氣詞或者感歎詞。

作指示代詞時,表示遠指代詞那的意思。 (1)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其中夫為(),翻譯為()。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其中夫為(),處在句首,表示(),可以不翻譯出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中夫用在句尾,表示(),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

(4)余觀夫巴陵盛狀,在洞庭一湖。其中夫為(),翻譯為()。 (5)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其中夫為(),翻譯為()。 答案

(1)實詞 ??的人 (2)助詞 發表議論 (3)感嘆 啊

(4)指示代詞 這 (5)指示代詞 那 58. 之的用法有哪些?

之的用法较多,有以下幾種: 作動詞時,表示到某地的意思。 作指示代詞,如“之二蟲又何知”。

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用法很多,如“默而識之”。 之作結構助詞,相當於的。如“聖人之道”。 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句中之的作用是()。 (2)沛公引兵之薛。這里的之為實詞,翻譯為()。 (3)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其中之是(),作用是()。 (4)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其中之為(),翻譯為()。 (5)姜氏,何厭之有?其中語序正常為(),之用來()。 答案

(1)取消句子獨立性 (2)到

(3)助詞 取消句子獨立性 (4)指示代詞 這 (5)有何厭 提賓

59. 常用句首句中語氣詞有哪些?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語氣詞它們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樣的起到表示語氣的作用。句首句中語氣詞有夫、其、惟、蓋等。

語氣詞“夫”字用於句首,表示要發表議論。它是從指示代詞發展而來,已經變成了純粹的語氣詞。

語氣詞“其”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在陳述句和疑問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的意思。在祈使句里,它略等於現在的委婉語氣詞吧、啊之

類。

唯作句首語氣詞時表示希望,也可以是發語詞,引出後文。 (1)夫將者,國之輔也。其中夫為(),表示()。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中其為(),表示委婉的語氣,翻譯為()。 (3)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其中惟是(),作用是()。 (4)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其中蓋為(),表示()。 (5)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其是(),表示委婉語氣。 答案

(1)句首語氣詞 要發議論 (2)句首語氣詞 大概或恐怕 (3)句首語氣詞 引出主語 (4)句首語氣詞 承上啟下 (5)句中語氣詞

60. 常用詞頭、詞尾有哪些?

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它們只是詞的構成部分,其本身沒有詞彙意義,只表示詞性。這種情況下,詞頭、詞尾是真正的有音無義了。

常用詞頭包括有、其、言、薄、阿、于等。詞尾有若、然、如等。 (1)號之曰有巢氏。其中有為(),用在部族名的前面。 (2)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阿為(),用在一般名詞的前面。 (3)既見君子,云何其憂?其為(),增加形容詞的程度。 (4)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若為(),增加形象化的色彩。沃若可以翻譯為()。

(5)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于是()。 答案

(1)名詞詞頭 (2)名詞詞頭 (3)形容詞詞頭

(4)形容詞詞尾 潤澤的樣子 (5)動詞詞頭 61. 聲類是什麼?

聲類也叫聲紐、音紐、紐。古代漢語聲母的類別。清代錢大昕、陳澧認為舊時表示聲母的字母這一名稱是襲用梵文的,不適用于漢字,故陳氏改稱為聲類。特指古代韻部,也有學者用以指稱中古韻書的韻部。韻書名,三國李登撰,是中國古代見于記載的最早的韻書,按照宮商角徵羽五音編排,注音用反切,附有簡略釋義。 (1)聲類也叫()、音紐、紐。古代漢語()的類別。 (2)聲類也特指(),也有學者用以指稱中古韻書的韻部。

(3)聲類是韻書名,三國()撰,是中國古代見于記載的最早的韻書,按照宮商角徵羽五音編排,注音用(),附有簡略釋義。

(4)清代錢大昕、陳澧認為舊時表示聲母的字母這一名稱是襲用()的,不適用于漢字,故陳氏改稱為()。

(5)王力對上古聲母系統最后定為()個聲母。 答案

(1)聲紐 聲母

(2)古代韻部 (3)李登 反切 (4)梵文 聲類 (5)三十二

62. 五音、七音、九音是什麼?

古代漢語五類聲母的總稱,即唇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見于《守溫韻學殘卷》、《玉篇》所附《五音聲論》及《廣韻》所附《辨字五音法》,均與等韻圖的分類不完全相合。后代又細分為七音、九音等,習慣上仍可稱為五音。現代學者指出古人主要以聲母的發音部位、兼以發音的阻塞方式(塞音或塞擦音、擦音等)來區分各音。五音另一個意義即是五聲,即角、徵、宫、商、羽。

七音是古代漢語七類聲母的總稱。宋代鄭樵《七音略》認為傳統的五音未能涵蓋來母和日母,遂增加半舌音和半齒音,稱為七音。

九音是九類聲母的總稱,即指鄭樵七音中舌、齒、唇音各分為二,而半舌、半齒音合為一。清代梁僧寶《切韻求蒙》對九音的稱謂為學界通用:牙音、舌頭音、舌上音、重唇音、輕唇音、齒頭音、正齒音、喉音、半舌半齒音。

(1)五音是古代漢語五類()的總稱,即唇音、舌音、齒音、()、喉音。 (2)現代學者指出古人主要以聲母的()、兼以發音的()來區分各音。 (3)五音也叫五聲,即()、徵、()、商、羽。

(4)宋代鄭樵《七音略》認為傳統的五音未能涵蓋()和(),遂增加半舌音和半齒音,稱為七音。

(5)清代梁僧寶《切韻求蒙》對九音的稱謂為學界通用:牙音、舌頭音、舌上音、重唇音、()、齒頭音、正齒音、喉音、()。 答案

(1)聲母 牙音

(2)發音部位 阻塞方式 (3)角 宫 (4)來母 日母

(5)輕唇音 半舌半齒音 63. 三十六字母是什麼?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韻圖上用來代表中古漢語的聲類的字母系統。\字母\即聲母。舊傳為唐末沙門守溫所創的三十個聲母代表字。宋朝無名氏將守溫三十字母進行擴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時期的語音系統。人們可以通過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聲母系統,也可以由此研究現下的方言語音以及用來說明語音發展的規律。這三十六個字母實際上是宋人根據唐末三十字母(見《守溫韻學殘卷》)增補而得,反映的是宋朝時候的語音系統。

“三十六字母”相傳為唐朝僧人守溫所創,故又稱為“守溫三十六字母”。根據現在的研究,“三十六字母”並不合於唐朝的聲類,“三十六字母”如下:

幫滂並明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知徹澄娘 精清從心邪照穿床審禪 見溪群疑

曉匣影喻 日來

“三十六字母”的第一行“幫滂並明,非敷奉微”被稱為是唇音。更細的劃分是,“幫滂並明”是重唇音,“非敷奉微”是輕唇音。

第二行“端透定泥,知徹澄娘”稱為舌音。舌音也分為兩類,“端透定泥”稱為舌頭音,“知徹澄娘”稱為舌上音。

第三行“精清從心邪,照穿床審禪”稱為齒音。齒音亦分為兩類。“精清從心邪”稱為齒頭音,“照穿床審禪”稱為正齒音。它們彼此間的關係類似於舌頭音和舌上音,發音部位一個靠前,一個靠後。

第四行“見溪群疑”稱為牙音,此名較為怪異,許多人搞不清楚牙音和齒音有何區別。其實這裡牙指的時舌根處的大牙,就是臼齒。

第五行“影曉匣喻”稱為喉音。但它們還需要具體分析。“曉匣”的發音位置其實與舌根音相同,但由於它們是擦音,故沒有和是塞音的牙音放在一起。喻基本上是一個半母音,類似今天漢語的y聲母。而影是聲門擦音。

第六行“日來”分別被稱作半齒音和半舌音。

各組內部聲母的排列也不是隨意的。除齒音外,每種音都由四母組成。這四母的排列正好是按照全清,次清,全濁,次濁來排列的。齒音略有不同,因為齒音沒有次濁,排列方式為全清,次清,全濁,全清,全濁。

(1)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韻圖上用來代表()的聲類的字母系統。\字母\即()。 (2)“帮滂并明”是(),“非敷奉微”是()。 (3)“端透定泥”称为(),“知彻澄娘”称为()。 (4)“精清从心邪”称为(),“照穿床审禅”称为()。 (5)“日来”分别被称作()和()。 答案

(1)中古漢語 聲母 (2)重唇音輕唇音 (3)舌頭音舌上音 (4)齒頭音正齒音 (5)半齒音半舌音 64. 四呼是什麼?

漢語音韻學家依據口、唇的形態將韻母分為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用以指稱近現代漢語的介音系統,合稱\四呼\。\四呼\之名,始見於清·潘耒·《類音》。

四呼,這是比較後起的術語(大約起於明末清初),和“四等”不能混為一談。所謂四呼,是指開口呼(開)、合口呼(合)、齊齒呼(齊)和撮口呼(撮)。在宋代的韻圖中,只有開口合口兩呼。“四呼”是把開口呼氛圍兩類(開口和齊齒),合口呼分為兩類(合口和撮口)。照傳統的說法,開口一二等是開口呼,開口三四等是齊齒呼,合口一二等是合口呼,合口三四等是撮口呼。這個說法基本上是可以承認的,只是在二等字上,宋代的等呼和明代的四呼稍有出入。 (1)漢語音韻學家依據口、唇的形態將韻母分為()呼、()呼、合口呼、撮口呼四類。

(2)\四呼\之名,始見於清潘耒的()。

(3)在宋代的韻圖中,只有()和()兩呼。

(4)四呼用以指稱近現代漢語的()系統,合稱\四呼\。

(5)照傳統的說法,開口()是開口呼,開口三四等是齊齒呼,合口一二等是合口呼,合口三四等是()。 答案

(1)開口齊齒 (2)《類音》 (3)開口合口 (4)介音

(5)一二等撮口呼 65. 陰聲、陽聲是什麼?

陰聲也叫“陰聲韻”,與陽聲相對。韻尾是元音或沒有韻尾一類的韻母,如《廣韻》的支、魚、灰諸韻。古音學家中的考古派多以收清塞音韻尾[-k]、[-t]、[-p]的古入聲韻歸入陰聲韻。 陽聲也叫“陽聲韻”,與陰聲相對,指以鼻音[-m]、[-n]、[-?]為韻尾的韻母。如《廣韻》中的寒、陽等韻。 (1)陰聲也叫(),與陽聲相對。韻尾是()或沒有韻尾一類的韻母,如《廣韻》的支、魚、灰諸韻。

(2)下列各部,屬于陰聲韻的是()。 A歌部 B屋部 C真部 D談部

(3)古音學家中的考古派多以收清塞音韻尾()、()、[-p]的古入聲韻歸入陰聲韻。

(4)陽聲也叫“陽聲韻”,與陰聲相對,指以鼻音()、[-n]、()為韻尾的韻母。如《廣韻》中的寒、陽等韻。 (5)下列屬于陽聲韻的是()。 A皆 B元 C麻 D尤 答案

(1)陰聲韻 元音 (2)A

(3)[-k][-t] (4)[-m] [-?] (5)B

66. 通轉是什麼?

指因時地或其他原因發生的一個或一類音變化為另一個或一類音的現象。宋代《韻補》,在《廣韻》韻目下注“古通某”或“古轉聲通某”,以此反映古人用韻與唐宋韻書的差異。

王力《同源字論》所用術語,該文把通轉與對轉、旁轉、旁對轉并列。用以解釋不同類而同直行(元音相同,韻尾發音部位不同)的韻部之間的語音變化,如“吾”和“我”,是魚歌通轉。 (1)()指由于各種原因一個音或一類音從一個韻部轉入另一個韻部的現象。 (2)宋代的(),在《廣韻》韻目下注“古通某”或“古轉聲通某”,以此反映古人用韻與()韻書的差異。

(3)王力《同源字論》把通轉與對轉、()、()并列。 (4)“吾”和“我”,是()和()通轉。

(5)下列各組上古聲母,能夠通轉的是()。

A幫紐和見紐 B并紐和定紐 C莊紐和精紐 D明紐和泥紐 答案

(1)通轉 (2)《韻補》 唐宋 (3)旁轉 旁對轉 (4)魚 歌 (5)C

67. 旁轉是什麼?

旁轉是古音中陰聲和陰聲、陽聲和陽聲或入聲和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構成旁轉關系的字音主要元音相近。章炳麟《成均圖》明確提出旁轉的名稱,并用來說明文字之轉注假借及孳乳之理,與古韻分部關系不大,只表示某韻與某韻之間相近的關系。旁轉現象,在古書諧聲、押韻、注音、通假字中均可見到。如“裘”從求聲,“求”在古韻幽部,而“裘”在之部,之幽旁轉。現代漢語方言中也可見到旁轉的現象。

(1)旁轉是古音中陰聲和陰聲、陽聲和陽聲或()和()之間的相互轉變。 (2)構成旁轉關系的字音的()相近。

(3)章炳麟《成均圖》明確提出()的名稱,并用來說明文字之轉注假借及孳乳之理,與古韻分部關系不大,只表示某韻與某韻之間()的關系。 (4)旁轉現象在古書()、()、注音、通假字中均可見到。 (5)下列流轉現象,屬于韻旁轉的是()。

A礙屬之部,凝屬蒸部 B回(微部)和還(元部)同源 C亡(陽部)通無(魚部) D頒(文部)通班(元部) 答案

(1)入聲 入聲 (2)主要元音 (3)旁轉 相近 (4)諧聲 押韻 (5)D

68. 陰陽對轉是什麼?

此學說由孔廣森首先明確提出。孔廣森分先秦九韻為陰聲九部,陽聲九部,提出各以陰陽相配,而可以對轉,所謂可以對轉是指把由于韻尾輔音不同而本來想去較遠的字看做音同或音近,即把陰聲看做陽聲或者把陽聲看做陰聲。構成陰陽對轉的字音具有相同的主元音,而其差別在于鼻音韻尾的有無。提出此說的目的是解決先秦韻文押韻、古書注音、通假字及諧聲系統等方面的有關問題。

(1)陰陽對轉首先由()發現,繼而由()正式提出,后來章太炎又發展了它。

(2)孔廣森分先秦九韻為()九部,()九部,提出各以陰陽相配。

(3)對轉是指把由于韻尾()不同而本來想去較遠的字看做()或音近,即把陰聲看做陽聲或者把陽聲看做陰聲。

(4)構成陰陽對轉的字音具有相同的主元音,而其差別在于()的有無。 (5)提出陰陽對轉的目的是解決先秦韻文押韻、古書注音、()及()等方面的有關問題。

答案

(1)戴震 孔廣森 (2)陰聲 陽聲 (3)輔音 音同 (4)鼻音韻尾

(5)通假字 諧聲系統 69. 平分陰陽是什麼?

平分陰陽指古代的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兩類。它以聲母的清濁作為分化的條件:清聲母字(包括全清、次清)變為陰平,濁聲母字(全濁、次濁)變為陽平。平分陰陽的現象大約在唐代就開始了,宋代的文獻資料也有所反映。但明確把平聲分為陰陽兩個調類,是從元代《中原音韻》開始的,在現代普通話和大多數方言中,都存在這種現象。

(1)平分陰陽指古代的平聲分化為()和()兩類。

(2)它以()作為分化的條件:清聲母字(包括全清、次清)變為陰平,濁聲母字(全濁、次濁)變為陽平。

(3)平分陰陽的現象大約在()就開始了,()的文獻資料也有所反映。 (4)明確把平聲分為陰陽兩個調類,是從元代的()開始的。 (5)在現代普通話和大多數()中,都存在平分陰陽這種現象。 答案

(1)陰平 陽平 (2)聲母的清濁 (3)唐代 宋代 (4)《中原音韻》 (5)方言

70. 濁上變去是什麼?

濁上變去指古代全濁聲母的上聲字在普通話中變為去聲。但有少數例外。全濁上聲變去聲大約在唐代就開始了,但明確把全濁上聲字和有關的去聲看做是同音字而排列在一起的是元代的《中原音韻》。

(1)濁上變去指古代()的上聲字在普通話中變為去聲。 (2)全濁上聲變去聲大約在()代就開始了。

(3)明確把全濁上聲字和有關的()看做是同音字并排列在一起的是()代的《中原音韻》。

(4)今去聲字來源于古代的()和()。

(5)全濁上聲歸入去聲,這可以說是()方言的共同特點。 答案

(1)全濁聲母 (2)唐

(3)去聲 元

(4)去聲 全濁上聲 (5)北方

71. 入派三聲是什麼?

入派三聲指古代的入聲字,到元代的《中原音韻》中,派入陽平、上聲和去聲。這種分派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全濁聲母字變陽平,次濁聲母字變去聲,

清聲母字變上聲。

(1)入派三聲指古代的入聲字,到元代的《中原音韻》中,派入()、()和去聲。

(2)入派三聲的分派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全濁聲母字變陽平,次濁聲母字變(),清聲母字變上聲。

(3)近古音是指()時期的語音,以()音系為代表。 (4)音韻學所謂的“今音”指的是()。 (5)《中原音韻》到現代,消失的次濁聲母是()。 A微 B娘 C喻 D來 答案

(1)陽平 上聲 (2)去聲

(3)元明清 《中原音韻》 (4)中古音 (5)A

72. 叶韻是什麼?

叶(xié)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古人當時語音誦讀上古韻文,為求和諧,強行隨意臨時改讀韻腳的一種音韻方法。 (1)“叶韻”說始于()。

(2)叶韻是古人當時語音誦讀上古韻文,為求和諧,強行隨意臨時改讀()的一種音韻方法。

(3)叶韻是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声韵。

(4)明陈第始用()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5)明末清初,()根據《詩經》等先秦韻文韻例、古文字諧聲關系以及聲訓、假借材料,得到先秦實際韻部。現代音韻學根據材料擬構出古音,這才是科學的方法。 答案

(1)南北朝 (2)韻腳 (3)协调

(4)语音演变 古代本音 (5)顧炎武 73. 反切是什麼?

反切也叫“反”、“切”等,是用兩個漢字注出另一個字的讀音的注音方法。既是一種傳統的注音方法,也是中國古代對漢字字音結構的分析。唐代以前的韻書有的用“某某反”,宋代《廣韻》全用“某某切”,以后的韻書沿用宋代的。

(1)反切也叫()、()等,是用兩個漢字注出另一個字的讀音的注音方法。

(2)反切既是一種傳統的注音方法,也是中國古代對漢字()的分析。 (3)唐代以前的韻書有的用“某某反”,宋代()全用“某某切”,以后的韻書沿用宋代的。 (4)()注明被注音字的聲母,()注明被注音字的韻母和聲調。

(5)都,當孤切。當為反切上字,孤為反切下字,切出“都”的讀音為()。 答案

(1)反 切 (2)字音結構 (3)《廣韻》

(4)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5)du一聲

74. 韻目、韻圖是什麼?

韻目指韻書中韻的標目,即韻的代表字。如東韻,傳統韻書上習慣用“東”字作為這個韻的代表字,把這些同韻的字稱為“東韻”,“東”就是一個韻目。

韻圖又稱等韻圖。就是表現古代漢語音系的一種聲韻調配合表。最初,等韻圖是用來分析韻書中的反切的。音韻學家把等韻圖通常按照時代分為兩大類,即宋元等韻圖和明清等韻圖。各種等韻圖的編制體制大同小異,多以橫行表聲母、縱行表韻母和聲調。如《切韻指掌圖》、《四聲等子》。 (1)韻目指韻書中韻的(),即韻的代表字。

(2)以東韻為例,傳統韻書上習慣用“東”字作為這個韻的(),把這些同韻的字稱為“東韻”,“東”就是一個()。 (3)韻圖又稱()。就是表現古代漢語音系的一種聲韻調()。 (4)最初,等韻圖是用來分析韻書中的()的。

(5)音韻學家把等韻圖通常按照時代分為兩大類,即()等韻圖和()等韻圖。各種等韻圖的編制體制大同小異,多以橫行表聲母、縱行表韻母和聲調。 答案

(1)標目

(2)代表字 韻目 (3)等韻圖 配合表 (4)反切

(5)宋元 明清 75. 攝、等是什麼?

攝是等韻學術語。宋元等韻圖的作者根據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原則,把《廣韻》的韻母系統歸納為若干大類,一般是歸納為16大類,即16攝。宋元等韻圖《四聲等子》和《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是最早出現16攝的著作,此外,有的韻圖歸納為13攝,如《切韻指掌圖》。

等是等韻學術語。又稱等位。是等韻圖表現韻類的一種手段。早期等韻圖如《韻鏡》、《七音略》等把《廣韻》韻部用圖表方式分為上下四列,通稱四等。諸韻類分別歸屬在不同的等位中,就有了所謂的一等韻、二等韻、三等韻、四等韻之分。古人劃分等位有兩個標準,一個是主要元音標準,一個是介音標準。主要元音標準是江永在《音學辨微》一書中所提出來的:“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細,而四尤細”。這里的洪細主要指的是元音開口度,此外,西人高本漢又認為一、二等無[i]介音,三、四等有[i]介音。

(1)宋元等韻圖的作者根據()相同、()相近的原則,把《廣韻》的韻母系統歸納為若干大類。

(2)宋元等韻圖()和《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是最早出現()攝的著作。 (3)有的韻圖歸納為13攝,如()。 (4)等是等韻學術語。又稱()。是等韻圖表現()的一種手段。 (5)古人劃分等位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標準,一個是()標準。 答案

(1)韻尾 韻腹 (2)《四聲等子》 16 (3)《切韻指掌圖》 (4)等位 韻類

(5)主要元音 介音 76. 《中原音韻》內容。

《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撰戲曲(北曲)曲韻專著,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韻和北曲音樂論著。該書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曲韻韻譜、\正語作詞起例\和\作詞十法\。《中原音韻》無論是音韻學方面,還是曲學理論方面,都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該書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部分,曲韻韻譜,是北曲創作和演唱者審音定韻的標準。周氏提出:\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韻·自序》)所謂\中原之音\,也就是指元代已經開始形成的,在當時北方河北、河南等地,各種場合通用的共同語言。周氏以\中原之音\為依據,以北曲雜劇作品為物件,總結其發聲規律,收集了北曲中用作韻腳的常用單詞五千多個,將聲韻規範為十九個韻部,每個韻部之下又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在當時北方方言中實際已無,故分別派入平、上、去三聲之中,平聲則又分為陰平和陽平。在音韻學史上有重要意義。 (1)《中原音韻》,元代()撰戲曲(北曲)曲韻專著,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韻和北曲音樂論著。 (2)《中原音韻》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韻韻譜、()和()。

(3)所谓\中原之音\,也就是指()已经开始形成的,在当时北方河北、河南等地,各种场合通用的()。

(4)周氏以“中原之音”为依据,以()作品为对象,总结其发声规律,收集了北曲中用作韵脚的常用单词五千多个,将声韵规范为()韵部,每个韵部之下又分为平声、上声、去声。

(5)正欲作詞起例中,作者運用了()從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角度辨析了若干近似字音的不同,在音韻學史上有重要意義。 答案

(1)周德清

(2)正语作词起例 作词十法 (3)元代共同语言 (4)北曲杂剧 十九个 (5)最小對立理論 77. 《廣韻》內容。

《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五卷,是我國北宋時代官修的一部韻書,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陳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而成,是我國歷史上完整保存至今並廣為流傳的最重要的一部韻書,是我國宋以前的韻的集大成者。原是為增廣《切韻》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訂。

《廣韻》中有36個聲母,206個韻母(含聲調),-m、-n、-ng、-p、-t、-k、-i、-u8個韻尾。《廣韻》是宋代的官韻,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的韻書。由於《廣韻》繼承了《切韻》、《唐韻》的音系和反切,《切韻》、《唐韻》又已亡佚,《廣韻》就成為研究漢語古音的重要材料。《廣韻》雖非《切韻》,但由於未改變《切韻》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韻》未被發現之前,它就成了研究古音最重要的材料。不僅如此,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需要根據《廣韻》上推下演。在音韻學史上,《廣韻》一直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就象《說文解字》在漢字研究史上所起的作用那樣重要。 (1)《廣韻》由()、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而成,是我國歷史上完整保存至今並廣為流傳的最重要的一部韻書,是我國()以前的韻的集大成者。 (2)《廣韻》原是為增廣()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訂。 (3)《廣韻》中有()個聲母,()個韻母(含聲調)。 (4)《廣韻》是宋代的官韻,也是中國第一部()的韻書。 (5)由於《廣韻》繼承了《切韻》、《唐韻》的()和(),《切韻》、《唐韻》又已亡佚,《廣韻》就成為研究漢語古音的重要材料。 答案

(1)陳彭年宋 (2)《切韻》 (3)36 206 (4)官修 (5)音系反切 78. 古音學是什麼?

古音學是相對于今音學來說的,其研究對象為先秦兩漢的詩歌韻文,而以《詩經》為韻為主要依據,并結合形聲字,研究上古時期的語音系統。 (1)古音學是相對于今音學來說的,其研究對象為()的詩歌韻文。 (2)古音學以()為韻為主要依據,并結合(),研究上古時期的語音系統。 (3)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有()、上古聲訓、中外譯音以及()用韻。 (4)關於上古聲母,近人章太炎提出了()的觀點。 (5)上古韻部的轉化,常見的有對轉、()和()。 答案

(1)先秦兩漢 (2)《詩經》 形聲字 (3)諧聲偏旁 《詩經》 (4)娘日歸泥

(5)旁轉 旁對轉 79. 今音學是什麼?

今音學是以《切韻》系韻書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語音系統。 (1)()是以《切韻》系韻書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語音系

統。

(2)中古音是指()時代的語音。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3)傳統音韻學有古音學、()和()。 (4)音韻學所謂“今音”指的是()。

(5)今存完整的《切韻》系韻書,最重要的是宋朝()的()。 答案

(1)今音學

(2)六朝至唐宋 《切韻》系韻書 (3)今音學 等韻學 (4)中古音

(5)陳彭年 《廣韻》 80. 等韻學是什麼?

等韻學是以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對象,最初是分析《切韻》系韻書的反切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到清代,古音學家又利用等韻去研究古韻,所以等韻學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普通語音學,或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語音學。 (1)音韻學中,全面分析音節結構並且探討發音原理和方法的是()。

(2)等韻學是以()以來的()作為研究對象,最初是分析《切韻》系韻書的反切所反映的語音系統。

(3)到清代,古音學家又利用等韻去研究(),所以等韻學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普通語音學。

(4)能夠說明古人已經開始進行音節分析的是()的出現。

(5)等韻學家給韻母分等的依據是有無[-i]韻頭以及主要元音的()和()。 答案

(1)等韻學 (2)宋元等韻圖 (3)古韻 (4)反切

(5)舌位 開口度 81. 清音、濁音是什麼?

音韻學家按照發音方法將三十六字母分為清音和濁音兩大類。清音即指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輔音。全清和次清是根據氣流的強弱來分的,全濁和次濁是根據濁化的程度來分的。

(1)音韻學家按照()將三十六字母分為()和濁音兩大類。 (2)()即指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輔音。 (3)全清和次清是根據()的強弱來分的。 (4)全濁和次濁是根據()的程度來分的。 (5)下列字母中屬於清聲母的是()。 A非 B娘 C日 D群 答案

(1)發音方法 清音 (2)清音 濁音 (3)氣流 (4)濁化 (5)A

82. 洪音、細音是什麼?

音韻學家根據韻頭[i]的有無給韻母分類,凡是韻母中有[i]韻頭或韻腹就是[i]的,稱之為細音,反之就叫洪音。洪音又分一等、二等,細音包括三等和四等。

(1)音韻學家根據韻頭[i]的有無給韻母分類,凡是韻母中有[i]韻頭或韻腹就是[i]的,稱之為(),反之就叫()。 (2)洪音又分一等、(),細音包括()和四等。 (3)洪音與細音的分別根據是()。 (4)下列屬於開口洪音的是()。 A歌 B東 C灰 D模

(5)下列材料,可供音韻學研究的是()。 A象形字 B形聲字 C衍文 D義訓 答案

(1)細音 洪音 (2)二等 三等 (3)有無[i]韻頭 (4)A (5)B

83.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是什么?

音韻學家按照韻尾的不同,把韻分為三類,以元音收尾或沒有韻尾的,叫陰聲韻;以鼻輔音[-m]、[-n]、[-?]收尾的,叫陽聲韻;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入聲韻。

(1)音韻學家按照韻尾的不同,把韻分為三類,即()、陽聲韻和()。 (2)以元音收尾或者沒有韻尾的叫陰聲韻;以鼻輔音[-m]、[-n]、()收尾的,叫陽聲韻;以清塞音[-p]、[-t]、()收尾的叫入聲韻。 (3)下列屬於陽聲韻的是()。 A皆 B鐘 C麻 D尤 (4)下列屬於陽聲韻的是()。 A屋部 B真部 C侯部 D談部 (5)下列屬於入聲韻的是()。 A歌部 B真部 C蒸部 D藥部 答案

(1)陰聲韻 入聲韻 (2)[-?] [-k] (3)B (4)C (5)D

84. 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是什麼?

“古無輕唇音”是清人錢大昕考證上古聲母得出的結論。其內容是:上古沒有輕唇音“非敷奉微”四母,它們在上古歸在重唇音“幫滂并明”裡面,輕唇音直到唐宋時期才從重唇音里分化出來。如“忿”、“扮”等均以“分”為聲符,不少方言里讀“蚊子”為“門子”。

“古無舌上音”是清人錢大昕考證上古聲母得出的結論。其內容是:上古

沒有舌上音“知徹澄”三母,它們在上古歸在舌頭音“端透定”三母當中的,後來才分化出來。如“橙”、“澄”等均以“登”為聲符。

(1)清人()考證上古聲母得出的結論有()和古無舌上音。

(2)上古沒有輕唇音()四母,它們在上古歸在重唇音()裡面,輕唇音直到唐宋時期才從重唇音里分化出來。

(3)上古沒有舌上音()三母,它們在上古歸在()“端透定”三母當中的,後來才分化出來。

(4)下列字母中,輕唇音是()。 A幫 B敷 C定 D徹

(5)下列字母中,舌上音是()。 A知 B從 C穿 D泥 答案

(1)錢大昕 古無輕唇音 (2)“非敷奉微” “幫滂并明” (3)“知徹澄” 舌頭音 (4)B (5)A

85. 雙聲、疊韻是什麼?

雙聲是指兩個字的聲母相同;疊韻是指兩個字的韻相同。在判斷古漢語音節是否雙聲、疊韻時,一定要以古音為標準,決不能以今音為尺度。古代漢語的大部分連綿詞都是以雙聲疊韻為手段創構的。

(1)雙聲是指兩個字的()相同;疊韻是指兩個字的()相同。

(2)在判斷古漢語音節是否雙聲、疊韻時,一定要以()為標準,決不能以()為尺度。

(3)古代漢語的大部分()詞都是以雙聲疊韻為手段創構的。 (4)下列詞語中具有雙聲關系的是()。 A參差 B傳注 C儀禮 D優美

(5)下列詞語中具有疊韻關系的是()。 A輾轉 B宮殿 C猶如 D庸俗 答案

(1)聲母 韻 (2)古音 今音 (3)連綿 (4)A (5)A

86. 古音通假是什麼?

古音通假是指古代書面語言里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來應該使用的字的現象。古音通假的原則是音同或音近;古音通假的類型有音同通假、雙聲通假和疊韻通假等。古音通假是古代書面語言里字的臨時借用現象,被替代字叫本字,用來替代本字的音同音近字叫通假字。

(1)古音通假是指古代書面語言里借用()或()的字來代替本來應該使用的字的現象。

(2)古音通假的原則是音同或音近;古音通假的類型有音同通假、()通假和()通假等。

(3)古音通假是古代書面語言里字的臨時借用現象,被替代字叫(),用來替代本字的音同音近字叫()。 (4)《逍遙游》中“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通假字是(),本字應為()。 (5)《滑稽列傳》中“復使一人趣之”的通假字是(),本字應該為()。 答案

(1)音同 音近 (2)雙聲 疊韻 (3)本字 通假字 (4)知 智 (5)趣 趨

87. 解、集解是什麼?

解是訓詁學術語,是分析、解釋古書語句的一種體式。後人沿用這一名稱。或曰“解詁”;或曰“解誼”。另外還有“解說”、“註解”等名稱。 集解是訓詁學術語,也稱“集注”。可分為兩類:一是為各家註解的總匯,且加上自己的見解,名之為“集解”或“集注”。二是匯集經傳等資料,對其作出綜合的註解,為“集解”或“集注”的另一種體式。 (1)()是訓詁學術語,是分析、解釋古書語句的一種體式。或曰();或曰“解誼”。另外還有“解說”、“註解”等名稱。 (2)()是訓詁學術語,也稱“集注”。可分為兩類:一是為各家註解的總匯,且加上自己的見解,名之為“集解”或“集注”。二是匯集經傳等資料,對其作出綜合的註解,為“集解”或“集注”的另一種體式。 (3)清朝王引之有《春秋名字解詁》,屬于()。

(4)魏何晏()除了對各家注解匯總,還有自己的見解,稱之為集解。 (5)晉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是將()和()匯集在一起進行注解。 答案

(1)解 解詁 (2)集解 (3)解 (4)《論語集解》 (5)經 傳

88. 箋、疏證、義疏是什麼?

箋是訓詁學術語,補充、申發舊注原義,間抒己見的一種體式。箋之名源於東漢鄭玄所作的《毛詩箋》。鄭玄解《詩》依據毛傳,從而引申發明,故名之箋。後人註書,或宗主一家,并博引諸書以證之,亦稱為箋。

疏證是訓詁學術語,會通經典義理,補充、校訂舊注并加以闡釋發揮的一種體式。

義疏是訓詁學術語,也稱“章疏”、“講義”、“講疏”等,為疏通經典義理,加以闡釋發揮或補充舊注,究明原委的一種體式。“義疏”之名,從南北朝講論佛家經典演變而來,當時規定“疏不破注”,即詮釋舊注時,不得改變舊注的任何觀點。唐代的正義、宋代的註疏,亦即義疏。 (1)()是訓詁學術語,補充、申發舊注原義,間抒己見的一種體式。 (2)箋之名源於東漢鄭玄所作的()。鄭玄解《詩》依據毛傳,從而引申發明,故名之箋。

(3)()是訓詁學術語,也稱“章疏”、“講義”、“講疏”等,為疏通經典義理,加以闡釋發揮或補充舊注,究明原委的一種體式。 (4)“義疏”之名,從()講論佛家經典演變而來,當時規定(),即詮釋舊注時,不得改變舊注的任何觀點。唐代的正義、宋代的註疏,亦即義疏。 (5)()是訓詁學術語,會通經典義理,補充、校訂舊注并加以闡釋發揮的一種體式。 答案 (1)箋 (2)《毛詩箋》 (3)義疏

(4)南北朝 疏不破注 (5)疏證

89. 註、注疏是什麼?

注是訓詁學術語,是一種解釋經書詞句意義,兼及訂正訛衍的訓詁體式。將解釋古書稱為“注”是從東漢鄭玄開始的。

註疏是訓詁學術語,是古書注釋和疏解注釋的合稱。舊時將著重解釋古書詞句意義的文字稱為“注”。“疏”對“注”而言,疏通舊注并加以引申發揮稱為“疏”。南宋時開始將經書的注文和疏文合為一編,稱為“註疏”,其通用名正是由此產生的。 (1)()是訓詁學術語,是一種解釋經書詞句意義,兼及訂正()的訓詁體式。

(2)將解釋古書稱為“注”是從東漢()開始的。 (3)()是訓詁學術語,是古書注釋和疏解注釋的合稱。舊時將著重解釋古書詞句意義的文字稱為“注”。疏通舊注并加以引申發揮稱為“疏”。 (4)()時開始將經書的注文和疏文合為一編,稱為“註疏”,其通用名正是由此產生的。

(5)鄭玄注釋的古書有()、()和《禮記注》。 答案

(1)注 訛衍 (2)鄭玄 (3)註疏 (4)南宋 (5)《周禮注》 《儀禮注》 90. 讀破、讀為是什麼?

讀破,訓詁學術語,也稱為“破字”或“易字”,即用本字來改讀古書的假借字。古書中表示讀破的術語主要有讀為、讀曰、讀如、讀若。讀破有時也指改正形誤的字,故當為、當作之類術語也可以稱為讀破。讀破必須有充分的證據,正確理解文意及本字與假借字之間的古音關係,不能隨意破字,否則就會曲解古書。一個字因意義或詞性的不同而改變原來的讀音,也叫作讀破。破讀之字,大多數是改變聲調,傳統上對一個字原來的讀音稱為本音或讀如字,改讀的音稱為破讀音。

讀為,訓詁學術語,也作讀曰,讀某為某,漢人以本字釋假借字時使用的術語,即破字。

(1)讀破,訓詁學術語,也稱為()或“易字”,即用()來改讀古書的假借

字。

(2)古書中表示讀破的術語主要有讀為、讀曰、讀如、讀若。讀破有時也指()的字,故當為、當作之類術語也可以稱為讀破。

(3)一個字因意義或詞性的不同而改變原來的讀音,也叫作()。 (4)破讀之字,大多數是(),傳統上對一個字原來的讀音稱為本音或讀如字,改讀的音稱為()。

(5)讀為,訓詁學術語,也作(),讀某為某,漢人以本字釋假借字時使用的術語,即破字。 答案

(1)破字 本字 (2)改正形誤 (3)讀破

(4)改變聲調 破讀音 (5)讀曰

91. 謂、謂之、猶言是什麼?

謂,訓詁學術語,意為某說的是某或某指的是某,用以解釋的詞語通常常放在所解釋詞語的後邊。謂可以解釋為說的是,在謂字句中,被解釋的字在前,釋字在后,這與謂之正好相反。

謂之,訓詁學術語,作用與曰、為相同,相當於現在“叫做”,用以解釋的詞語一般放在所解釋詞語的前邊,其中順序與謂字句正好相反。

猶言,訓詁學術語,猶旨在說明詞在上下文中的特定意義,言主要用來分析、串講句意。猶與言合用便兼有二者的功能,有時在分析、串講句意的同時,說明詞在上下文中的特定意義。

(1)訓詁學術語()意為某說的是某或某指的是某,用以解釋的詞語通常常放在所解釋詞語的()。 (2)謂可以解釋為(),在謂字句中,被解釋的字在前,釋字在后,這與謂之正好相反。

(3)謂之,訓詁學術語,作用與曰、為相同,相當於現在(),用以解釋的詞語一般放在所解釋詞語的(),其中順序與謂字句正好相反。 (4)猶言,訓詁學術語,猶旨在說明詞在上下文中的(),言主要用來分析、()句意。 (5)()與()合用便兼有二者的功能,有時在分析、串講句意的同時,說明詞在上下文中的特定意義。 答案

(1)謂 後邊 (2)說的是 (3)叫做 前邊

(4)特定意義 串講 (5)猶 言 92. 章句是什麼?

章句,訓詁學術語,分析古書章節句讀的一種體式。章句之學興盛于漢代,當時的代表作如《尚書》的《歐陽章句》等。由於章句注重逐章逐句的分析、串講大意,因而非常繁瑣,不如傳注那樣簡潔。 (1) 章句,訓詁學術語,分析古書()的一種體式。

(2)章句之學興盛于(),當時的代表作如《尚書》的《歐陽章句》等。 (3)章句注重()的分析、串講大意,因而非常繁瑣,不如()那樣簡潔。 (4)章句之名,是()的省稱。

(5)今僅存東漢()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 答案

(1)章節句讀 (2)漢代

(3)逐章逐句 傳注 (4)離章辨句

(5)趙岐 《楚辭章句》 93. 形訓、聲訓、義訓是什麼?

形訓,訓詁學術語,是一種根據漢字形體結構來闡釋詞義的訓詁方式。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形體與意義有直接的聯繫,故古人在解釋字義時,往往通過形體結構的分析來解釋詞義。這種訓詁方法早在春秋戰國時就開始使用,并一直作為一種最常見的方式為人們使用。

聲訓,訓詁學術語,也叫作音訓或因聲求義,即以音同、音近的字來解釋字義,以達到說明文字通假、闡明方言詞的變化、推求語源,詮釋名字來源的目的。在理論上形成了就文字求訓詁等理論,也產生了如劉熙《釋名》這樣典範性的聲訓學著作。

義訓,即不借助于字音、字形,直接解釋古語詞或方言詞意義的方法。義訓有別于形訓和聲訓,形訓和聲訓主要是通過字形結構和語音形式來解釋詞義;義訓主要是通過古文獻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具體的語言環境,以語言中實際使用的具體意義直接解釋詞義。

(1)形訓,訓詁學術語,是一種根據漢字()來闡釋詞義的訓詁方式。

(2)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形體與意義有直接的聯繫,故古人在解釋字義時,往往通過形體結構的分析來解釋詞義。這種訓詁方法早在()時就開始使用,并一直作為一種最常見的方式為人們使用。 (3)聲訓,訓詁學術語,也叫作音訓或(),即以音同、音近的字來解釋字義,以達到說明文字通假、闡明方言詞的變化、推求語源,詮釋名字來源的目的。

(4)義訓,即不借助于()、(),直接解釋古語詞或方言詞意義的方法。

(5)義訓有別于形訓和聲訓,形訓和聲訓主要是通過字形結構和語音形式來解釋詞義;義訓主要是通過()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具體的語言環境,以語言中實際使用的()直接解釋詞義。 答案

(1)形體結構 (2)春秋戰國 (3)因聲求義 (4)字音 字形

(5)古文獻 具體意義

94. 訓詁學常見的三組正誤術語及特點。

一、當為、當作:這組術語是專門用來校正原文中因形近或音近致誤的字。使用時,一般在指出正字之後,接著用“聲之誤”或“字之誤”來說明致誤的原因。

二、脫文、奪文:此組術語亦可簡稱脫或奪,是指古文獻中由於輾轉傳抄而脫落漏失的文字。

三、衍文、衍字:此組術語亦可簡稱為“衍”,是指古代文獻在輾轉傳抄中誤增的文字。

(1)當為、當作:這組術語是專門用來校正原文中因()或()致誤的字。 (2)當為、當作使用時,一般在指出正字之後,接著用()或()來說明致誤的原因。

(3)脫文、奪文:此組術語亦可簡稱脫或奪,是指古文獻中由於輾轉傳抄而()的文字。

(4)衍文、衍字:此組術語亦可簡稱為(),是指古代文獻在輾轉傳抄中()的文字。

(5)下列訓詁術語中起正誤作用的是()。

A讀為、讀曰 B猶 C之言、之為言 D當為、當作 答案

(1)形近 音近

(2)聲之誤 字之誤 (3)脫落漏失 (4)衍 誤增 (5)D

95. 句讀是什麼?

古書一般是沒有斷句的,古人在讀書的過程中也常在一些語氣停頓或語義結束的地方加上一些符號。在一句話意思表達完整時,人們通常會畫上一個圈,這就是“句”。直到近代以來,現代標點法才逐漸取代了“句讀”。

(1)古書一般是沒有()的,古人在讀書的過程中也常在一些()或語義結束的地方加上一些符號。

(2)古書的句讀符號有兩種,即:()和()。 (3)句讀符號中()為句讀的讀字。

(4)在一句話意思表達完整時,人們通常會畫上一個圈,這就是()。 (5)直到近代以來,()才逐漸取代了“句讀”。 答案

(1)斷句 語氣停頓 (2)“、”“。” (3)“、” (4)“句”

(5)現代標點法 96. 流水對是什麼?

流水對即串對,是對偶辭格中的一種,它要求上下句字面相對而內容相承,往往有條件、因果、假設、遞進等關系。它的優點是句式勻稱而不呆板,意義上下相連貫,有助于內容的表達。 (1)流水對即(),是()辭格中的一種,

(2)流水對要求上下句()相對而()相承,往往有條件、因果、假設、遞進等關系。

(3)流水對的優點是句式()而不呆板,意義上下相(),有助于內容的表達。

(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典型的()。 (5)“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是典型的(),意義相承,靈動不呆板。 答案

(1)串對 對偶 (2)字面 內容 (3)勻稱 連貫 (4)流水對 (5)流水對 97. 引用是什麼?

引用的目的是為了“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引用的類別有三種: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見之于書本的格言、俗語、諺語、歌謠等,以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引事就是在行文時引用歷史故事。這種修辭方式,不論是辭賦、駢文,還是散文、詩歌,俯拾皆是。

引文是引用見之于載籍的文字。先秦時候的著作以引經書為主,漢以后,引文的面就很廣泛了。 (1)引用的類別有三種:()、()、引文。

(2)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見之于書本的格言、俗語、()、歌謠等,以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3)引事就是在行文時引用()。這種修辭方式,不論是辭賦、駢文,還是散文、詩歌,俯拾皆是。

(4)引文是引用見之于載籍的文字。先秦時候的著作以引()為主,漢以后,引文的面就很廣泛了。 (5)“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中體現的修辭是()。 答案

(1)引言 引事 (2)諺語 (3)歷史故事 (4)經書

(5)引用或引事或用典 98. 譬喻是什麼?

譬喻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動形象,這種修辭方式為古今中外的文人學者所樂用。譬喻有明喻、隱喻之別。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猶”、“譬之”、“猶”、“若”、“如”等詞語加以表明。隱喻不用上面這些字眼,而是直接表述,增加了辨別的難度。

(1)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動形象,這種修辭方式為()。 (2)譬喻有()、()之別。 (3)明喻往往用()、“譬猶”、“譬之”、“猶”、“若”、“如”等詞語加以表明。隱喻不用上面這些字眼,而是直接表述,增加了辨別的難度。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此句中蘊含的修辭是()。 (5)“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此句中蘊含的修辭是()中的()。

答案

(1)譬喻

(2)明喻 隱喻 (3)譬如 (4)譬喻

(5)譬喻 隱喻 99. 代稱是什麼?

事物本有自己約定俗成的稱號,有時為了修辭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該事物的固有名稱,而臨時借用與該事物有某種內在聯系的詞語作為稱謂,叫做代稱。代稱與譬喻不同,譬喻是說甲事物像乙事物,而代稱是直接代替。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代稱。代稱常見的類型有三種:用該事物的性狀、特征指代該事物;用泛稱代特稱;用特稱代泛稱。

(1)事物本有自己約定俗成的稱號,有時為了修辭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該事物的固有名稱,而臨時借用與該事物有某種內在聯系的詞語作為稱謂,叫做()。

(2)代稱與譬喻不同,譬喻是說甲事物像乙事物,而代稱是()。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代稱。

(3)代稱常見的類型有三種:用該事物的()、()指代該事物;用泛稱代特稱;用特稱代泛稱。 (4)“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該句隱含的修辭是(),不毛代替()。 (5)“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該句含有代稱的修辭方式,紅代稱(),綠代稱()。 答案

(1)代稱 (2)直接代替 (3)性狀 特征

(4)代稱 荒涼的地方 (5)海棠花 海棠葉 100.

并提是什麼?

為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古人常用并提法以行文。所謂并提一般是把兩件相關的事并列在一個句子中表述,也叫合敘。 (1)為了使句子()、文辭(),古人常用并提法以行文。 (2)所謂()一般是把兩件()的事并列在一個句子中表述。 (3)“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所運用的修辭方式是()。 (4)“耳目聰明”所運用過的修辭方式是()。 (5)“水火不積,則暉潤不博”所運用過的修辭方式是()。 答案

(1)緊湊 簡練 (2)并提 相關 (3)并提 (4)并提 (5)并提 101.

互文是什麼?

互文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其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補充。古人所說的互文,還包括為了避免行文重復,在同一語言環境中互用同義詞。

(1)互文也叫(),或簡稱“互見”。其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補充。 (2)“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所運用的修飾方式是()。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所運用的修辭方式是()。 (4)“伐無道,誅暴秦”所運用的修辭方式是()。 (5)“戰城南,死郭北”所運用的修辭方式是(),此外也有對偶。 答案 (1)“互文見義” (2)互文 (3)互文 (4)互文 (5)互文 102.

夸飾是什麼?

夸飾相當于我們今天的夸張。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為了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用夸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夸張的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想。

(1)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強()的修辭手法。為了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用夸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

(2)夸張的作用是用()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質,或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強調語氣,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 (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運用了()的修辭方式。 (4)“力拔山兮氣蓋世”運用了()的修辭方式。 (5)“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運用了()、()的修辭方式。 答案

(1)表達效果

(2)言過其實 聯想 (3)夸飾或夸張 (4)夸飾或夸張

(5)夸飾或夸張 比喻 103.

委婉是什麼?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話說得含蓄、婉轉一些,叫做委婉語。古人常用的委婉語,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避粗俗,二是避忌諱,三是避冒犯,四是交際辭令。 (1)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話說得含蓄、婉轉一些,叫做()。

(2)古人常用的委婉語,大致有幾種情況:一是避粗俗,二是避(),三是避(),四是交際辭令。 (3)“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讬于趙”所用的修辭方式是(),屬于()小類。

(4)“陛下”、“執事”、“足下”等都是(),“仆”“臣”等都是()。

(5)古人在提及皇上的時候,總是用委婉的言辭陳述己意,例如不說“皇帝年輕”,而說“陛下富于春秋”,這屬于()。 答案

(1)委婉語 (2)忌諱 冒犯 (3)委婉 避忌諱 (4)敬詞 謙詞 (5)避冒犯 104.

粘、對、失粘、失對是什麼?

“粘”為近體詩的格律規則之一,指上聯對句和下聯出句第二個字的平仄必然相同,平粘平,仄粘仄,把兩聯粘聯起來。

“對”是近體詩格律規則之一,指每聯出句和對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必須相反。

失粘為作近體詩術語,指寫作律詩、絕句時平仄失誤,聲韻不相粘之謂。 失對指上下聯的字數并不一致。 (1)“粘”為近體詩的格律規則之一,指上聯對句和下聯出句()的平仄必然(),平粘平,仄粘仄,把兩聯粘連起來。 (2)“對”是近體詩格律規則之一,指每聯出句和對句的第二個字的平仄必須()。

(3)失粘為作近體詩術語,指寫作律詩、絕句時()失誤,聲韻不相粘之謂。 (4)失對指上下聯的()并不一致。

(5)律詩的四聯有自己的名稱,分別為首聯()、()尾聯。 答案

(1)第二個字 相同 (2)相反 (3)平仄 (4)字數 (5)頷聯頸聯 105.

律詩、排律是什麼?

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嚴密而得名,分為五律(五言八句)、七律(七言八句)、排律(或五言、或七言,皆五聯以上)三種,其用韻、平仄、對仗都極嚴格。排律又稱長律,為近體詩的一種,其用韻、平仄、對仗、粘對的規則都與律詩相同。只是句數要有五聯或五聯以上,排律多為五言。 (1)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因()而得名。 (2)律詩分為五律、()、()三種, (3)律詩用韻、()、()都極嚴格。 (4)排律又稱(),為近體詩的一種,其用韻、平仄、對仗、粘對的規則都與相同。

(5)排律句數要有()或()以上,排律多為()。 答案

(1)格律嚴密 (2)七律 排律 (3)平仄 對仗

(4)長律 律詩

(5)五聯 五聯 五言 106.

絕句是什麼?

絕句是近體詩的一種,也叫截句,即截取律詩中任意兩聯四句而成,有五言、七言兩類,根據截取律詩內容的不同,其用韻、平仄、粘對都有嚴格規定。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古絕句雖然押韻,但平仄自由。

(1)絕句是近體詩的一種,也叫截句,即截取律詩中任意()而成, (2)絕句有()、()兩類,根據截取律詩內容的不同,其用韻、平仄、粘對都有嚴格規定。

(3)近體詩分為()和()兩種。 (4)絕句分為()和()兩種。

(5)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古絕句雖然押韻,但()自由。 答案

(1)兩聯四句 (2)五言 七言 (3)律詩 絕句 (4)律絕 古絕 (5)平仄

1.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分別是什麼?

上古音一般是指先秦兩漢時期漢語的語音,或稱古音。研究上古音的材料主要是《詩經》的韻腳字、《說文解字》中的形聲字以及古書中的異文、注音、聲訓等。

中古音或稱今音,主要是指隋唐時期漢語的語音,也包括宋代音。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三個:一、隋代出現的《切韻》和宋代出現的《廣韻》;二、宋代出現的《韻鏡》和《七音略》;三、這一時期詩歌用韻、域外借音以及今天的方音等。相傳最早創立字母的是唐末一個叫守溫的和尚,他創立了三十字母。 近代音指元明清時代以北方中原話為基礎的漢語共同語語音系統。反映近代音的韻書主要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和明代蘭茂的《韻略易通》。明朝陳第明確提出了“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理論。 (1)傳統音韻學有古音學、()、()三大部分。

(2)上古音是指()時代的語音。研究上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3)中古音是指()時代的語音。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是()。 (4)明朝陳第明確提出了“時有古今,地有南北,(),()”的理論。 (5)相傳最早創立字母的是唐末一個叫()的和尚,他創立了()字母。 答案

(1)今音學 等韻學

(2)先秦兩漢 上古韻文和諧聲偏旁 (3)六朝至唐宋 《切韻》系韻書 (4)字有更革 音有轉移 (5)守溫 三十

2.古注的類型有哪些?

古書註解的工作開始於漢代。漢代著名的注釋家有毛亨、孔安國、馬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6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