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电厂1000MW机组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0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庆电厂1000MW机组热力系统节能分

析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2 第二章机组经济指标计算.............................................. 4

2.1 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特点...................................... 4 2.2 热系统简捷计算的定义及方法.................................. 5 2.3 THA工况下的各项参数整理说明 ................................ 6

2.3.1 原始热力计算数据的整理................................ 6 2.3.2按简捷热平衡计算法相关规定整理原始资料 ................ 9 2.4 简捷计算法的各项经济指标计算............................... 10

2.4.1各级加热器抽汽系数计算(暂不考虑加热器散热损失) ..... 10 2.4.2系统的正平衡计算 ..................................... 10 2.4.3系统的反平衡校核 ..................................... 11 2.4.4 各项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12

第三章等效焓降的理论基础及指标计算................................. 14

3.1等效焓降的基本概念 ......................................... 14 3.2 抽汽的等效焓降............................................. 15 3.3 等效焓降之间的关系......................................... 15

3.3.1疏水放流式加热器与其后相邻加热器之间的等效焓降关系 ... 15 3.3.2汇集式加热器之间的等效焓降关系 ....................... 16 3.4新蒸汽等效焓降 ............................................. 17 3.5等效焓降应用的基本法则 ..................................... 17

3.5.1概述 ................................................. 17

3.5.2内、外纯热量进出系统 ................................. 18 3.5.3携带工质的内、外热量出入热系统 ....................... 19 3.6再热机组的变热量等效焓降 ................................... 22

3.6.1变热量的等效焓降 ..................................... 22 3.6.2本机组变热量等效焓降计算 ............................. 23

第四章热力系统的定量分析........................................... 26

4.1概述 ....................................................... 26 4.2过热器喷水的定量分析 ....................................... 26

4.2.1概述 ................................................. 26 4.2.2 过热器喷水的定量分析................................. 27 4.3 再热器喷水的定量分析....................................... 28

4.3.1概述 ................................................. 28 4.3.2本机组再热器喷水减温计算 ............................. 28 4.4 系统的不明泄漏............................................. 30

4.4.1除氧器内饱和水的泄漏 ................................. 30 4.4.2给水管道的泄漏 ....................................... 30 4.4.3 主蒸汽管道的泄漏..................................... 31 4.5 疏水旁路................................................... 31 4.6 注入式给泵密封水系统凝结水漏入............................. 32 4.7 加热器端差和凝结水过冷度的定量分析......................... 32

4.7.1概述 ................................................. 32 4.7.2 端差定量分析的具体计算............................... 34 4.7.3 凝结水过冷度定量分析................................. 37 4.8 散热损失的定量分析......................................... 38

4.8.1概述 ................................................. 38 4.8.2加热器散热损失的定量分析计算 ......................... 38 4.9加热器停运(汽侧切除) ..................................... 42

4.9.1 概述................................................. 42 4.9.2 加热器停运定量分析................................... 42 4.10 高加旁路泄漏.............................................. 46

4.10.1概述 ................................................ 46

4.10.2 高加旁路泄漏定量分析................................ 46 4.11总结 ...................................................... 47 第五章取消疏水泵的假设方案及其经济性分析比较....................... 48

5.1 概述....................................................... 48 5.2 疏水泵的定量分析........................................... 48 5.3 结论分析................................................... 49 第六章轴封回收利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评价............................. 50

6.1 概述....................................................... 50 6.2 轴封回收利用系统定量分析................................... 50 6.3 结果分析................................................... 52 第七章结论......................................................... 53 致谢............................................................... 54 参考文献........................................................... 55 附图1 ............................................................. 56

第一章 绪 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电力工业是促进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和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性产业和公共事业,它既可以提供大量优质清洁的能源,但同时又消耗着巨大的能源并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电力行业一直是我国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煤炭的主要国家之一,而电力行业又是我国消耗煤炭的主要用户。在我国电力行业的组成框架中,燃煤机组大概占据了75%,发电量则达到80%以上,并且在新增设装机中接近88.2%的机组为火电机组,从接下来的发展可知,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组成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火电在电力结构中仍将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对社会发展限制的凸显,我们对新型燃煤机组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既要不断节省能源、提高效率,还要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还要加强废物的回收利用及新型高效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其次,我国还颁布了电力发展中“上大压小”的新政策,把新开建的电力项目与关闭小型低效的火电机组相结合。在建设发展高参数、大容量、少排放、低耗能机组的同时,关停或改造一部分小型髙污低效的火电机组。上大为关小营造了良好市场环境,关小则给上大创造了许多容量空间,上大关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政策形势下,发展更加高效、环保、节能、经济性高的高参数、大容量的火电机组--超超临界临界火电机组显得更加迫切。1000MW机组是当代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要代表,与常规小机组相比有着无法比及的优势。然而对于发展超临界机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已经晚了接近40年,现如今我们有充足的条件、也非常有必要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积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完善的生产经验,充分利用当代世界上材料行业的最新成果,同时切实结合我国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建设,不断进行分析优化,充分发挥超临界机组的节能效果,使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从大量国外超临界机组的运行资料可以看出,超临界机组具有

第1页

非常好的经济性。因此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1000MW的超临界机组逐渐变成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机组,但是与国外先进的生产水平相比,我国在超临界机组的设计和运行等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仍然需要对1000MW的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完整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不断发展其节能的潜能,准确指出超临界机组的节能方向,使超临界机组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次课题是对安庆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节能分析,机组是采用了上汽的超超临界1000MW热力系统。课题对机组的热经济性分析,主要是采用对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并分析,以寻找节能改进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电厂的热效率。所以认真深入地去分析研究相关的节能理论和方法技术,深入系统的研究节能理论及热力系统分析的先进方法具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

对火电机组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世界上最早对热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是“常规热平衡法”(即简捷热平衡计算法),是对热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种经典而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捷明了等优点,但同时由于计算过程非常繁琐、速度较慢,并且在对热力系统的局部变化进行经济性定量分析时需对热力系统进行全面计算,造成工作量非常大。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前苏联著名学者库兹涅佐夫率先提出“等效焓降法”(又称等效热降法),几年后传入我国,后经西安交通大学的林万超教授的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得到了新的扩展,从而得到创造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热工理论分析方法。等效焓降法摒弃了常规热平衡计算的缺点与不足,不再需要对系统重新计算就可以查到系统变化的经济性,也就是用局部的计算来代替整体的计算,大大简化了机组热力系统的分析计算,从而逐渐成为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局部定量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3]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安庆电厂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节能分析。首先采用常规热平衡法(简捷热平衡法)分析计算其热经济性指标,

第2页

如抽汽做功量、凝汽器做功量、循环吸热量及循环效率等,然后运用反平衡法进行计算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采用等效焓降法再次对该热力系统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计算,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前后比较,再次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分析机组局部运行异常的原因。然后,采用等效焓降法对机组在过、再热器喷水减温系统、系统不明泄漏(主要包括除氧器泄漏、给水管道泄漏、主蒸汽管道泄漏)、疏水旁路、注入式给泵密封水系统凝结水漏人、凝结水过冷度和加热器端差、加热器停运(汽侧切除)、散热损失、高加旁路泄漏等热力系统局部异常运行工况下的热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轴封回收利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评价。分析计算结果,对损失较大的地方提出相关优化方案,并分析比较优化方案的经济性。

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发电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的经济性、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量损失及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火电长的节能降耗提供一份完整的经济技术指标,给电厂提供节能改造的参考方案,同时系统的全面分析还为机组经济高效的生产运行提供参考,可改善并提高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

第3页

第二章 机组经济指标计算

2.1 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特点

本文主要是分析研究安庆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该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见图2.3,制造厂提供的THA工况下热平衡图见附图1。此机组具有九级非调整式抽汽。此系统包含有3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两台小汽机及5台低压加热器,其中No.9、No.8、No.7高压加热器分别由第九、八、七级抽汽供汽,除氧器和小汽机均是由第五级抽汽供汽,其余四台低压加热器分别由第一至四级抽汽供汽;以门杆、轴封漏汽为主的辅助蒸汽则向轴封加热器和凝汽器供汽。

从该机组的热力系统图可知,No.9、No.8、No.7三台高压加热器均是3段式加热器(包括蒸汽冷却器、加热器、疏水冷却器)[4],其中No.7加热器具有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由于流入高压加热器的抽汽是过热蒸汽,具有比较高的过热度,这将使进行热交换时的不可逆损失增加,而三段式加热器可利用蒸汽冷却器有效的克服过高的过热度带来的影响,这可以使抽汽量的利用按不同能级来分级利用,从而避免了直接降落在加热器本体上,这样布置可以使热交换时不可逆性得到降低,同时减少了不可逆损失的产生,提高了机组的热经济性。疏水的逐级自流是表面式加热器排除疏水的主要方式,也是其最简单、可靠的方式,高压加热器则主要采用逐级自流的方式排除疏水;但是,当疏水逐级回流时,将排挤低压抽汽,从而造成不可逆损失;另外,当疏水排至冷凝器时,还将会造成直接的冷源损失。这些都将降低装置的热经济性。于是,通常采用增设疏水冷却器,这可以使疏水自流至下级加热器前先经过换热器(即疏水冷却器),在那利用主凝结水对疏水进行适当的冷却,而后再流入下级加热器,这样可使疏水回流造成的不可逆损失减少,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热经济性。

除氧器是一台汇集式加热器,常常布置在系统的中间。由于汇集式加热器没有传热的端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汇集各种参数不同的蒸汽同时起到除氧作用。

No.5、 No.4、No.3、 No.2、 No.1号加热器为低压加热器,由低压抽汽供汽。其中No.5、 No.4两台低加是两段式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自

第4页

流的方式;No.3号加热器的疏水是利用疏水泵打到该加热器的出口,这样可以减少进入除氧器之前的吸热量,同时提高加热器出口处凝结水温度,减少疏水直接流入凝汽器造成的冷源损失,从而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功能类似汇集式加热器;No.2加热器的疏水流入No.1号加热器的外置式疏水冷却器。另外设有轴封加热器用来回收并充分利用轴封漏汽,降低能损,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在除氧器与7号高温加热器之间设置有汽动式给水泵,由两台小汽机来提供所需能量。

2.2 热系统简捷计算的定义及方法

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计算的核心是对回热式加热器的热平衡公式进行求解,计算解得各段抽汽份额,然后依据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进而求得汽机进汽量及机组的热经济性指标(即定功率计算)或是根据汽机进汽量来确定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定流量计算)。

回热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常规热平衡法和等效焓降法。机组热力系统的常规计算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热力系统中各个部分的蒸汽或水的流量及其他参数,如机组的功率、汽耗率、热耗率、热效率及煤耗率等。这是火力发电厂进行设计、运行及技术改造的一项非常基本的运算方法,也是热力工程的一件重要的技术工作。

由于常规热平衡计算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繁琐、计算工作量较大,于是后期人们在对常规热平衡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改进完善 形成了现在的简捷热平衡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将原来热力系统中较为繁多的热力参数分别整理成3类:第1类用τ??表示给水流经加热器的焓升,对应不同加热器依次进行编号为τ1、τ2、τ3、??τ??;第2类则是用q??表示蒸汽在加热器中放出的热量,同样对应不同加热器依次进行编号为q1、q2、q3、??q??,其他热源在加热器中的放热量编号为q????;第3类是用r??表示疏水在加热器中放出的热量,对应不同加热器依次进行编号为r1、r2、r3??r??。此外,加热器被分成两类:其一是疏水放流式加热器,这类加热器属于表面式加热器,采用疏水自流式疏水排放方式;另外一种就是汇集式加热器,这种加热器又通常指混合式加热器或者设有疏水泵的表面式加热器,它的疏水汇集在加热器的出口或者进口。

第5页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时,加热器τ??、q??、r??的计算会由于加热器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对于疏水放流式加热器τ、q、r计算公式(如图2.1): τj=hwj—hw(j?1)

qj=hj—hsj γj=hs(j+1)?hsj

图2.1 疏水放流式加热器

对于汇集式加热器τ、q、r计算公式(如图2.2): ????=??wj—????(j?1)

????=????—???? j?1 γj=hs(j+1)—hw(j?1)

图2.2 汇集式加热器

综上可以看出,这样的计算规定和常规计算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将疏水和被加热的蒸汽在加热器中放出的热量过度地转移到了加热器的进口焓值上。如此处理既可以创造出使加热器进出口工质完全相等的条件,又不破坏加热器内的物质和热量平衡,这样就可以消除一个未知数α??。因而使计算得以简化,避免了对方程联立求解的复杂过程,从而能够依据加热器编号由高到低依次得出抽汽份额????(加热器是依据从低压到高压依次编号为1、2、3??i)

2.3 THA工况下的各项参数整理说明

根据附图1机组热力系统图来整理绘制出热力系统简图(图2.3)。明确各段抽汽漏汽来源及流向,其中轴封漏汽均经过均压箱处理后进行分配,1—6股蒸汽漏至轴封加热器,7—12股漏汽流至凝汽器,第12股蒸汽为小汽机排汽;第1股蒸汽来自再热前,其余均为再热后蒸汽流入;详细分布情况见下图2.3:

2.3.1 原始热力计算数据的整理

本次设计机组为安庆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其在THA工况下各项参数整理如下:

2.3.1.1 汽轮机的型式和参数:

第6页

1) 机组的型式:超超临界、一次再热、4缸4排汽、单周、凝汽式汽轮机; 2) 机组的型号:N1000-28/600/620; 3) 汽轮机的额定功率:Pe=1000MW;

4) 主汽门前的主蒸汽的初参数:主蒸汽的压力P0=26.988MPa,主蒸汽的

温度t0=600℃;

5) 进汽门前的再热蒸汽的参数:再热冷段:Pzr’=5.7 MPa,tzr’=354.2 ℃

再热热段:Pzr =5.301 MPa,tzr =620 ℃

6) 汽机的排汽压力Pc= 4.89 kPa,排汽比焓hc= 2329.25 kJ/kg 。

1???????????????????????????????????? ????????????????????????????????????PPPPPPP1 2 3 4 P5 6 P7 8 9 10 11 12 123456NO.9 NO.8 NO.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NNNNNNNNN

图2.3 安庆电厂1000M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简图

2.3.1.2.抽汽二次参数的整理[6]

1) 加热器内的工作压力Pj等于抽汽压力P????减去压损,即Pj=Prj?(1?

?Pj),如:P1=Pr1*(1-ΔP1)=0.0226*(1-4%)=0.021696 MPa;

2) 在加热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tbh是通过h-s图查该压力下的饱和态得到; 3) 加热器的出口水温tw是加热器压力下饱和水温tbh减去加热器上端差??????,

第7页

即tw=tbh-??????,,例如:tw1=tbh1?δts1=61.85-2.8=59.056; 4) 加热器的出口水焓hw是根据加热器水侧压力和加热器出口的水温来查

h-s图得到的[5];

5) 加热器的疏水温度t??是根据上级加热器出口的水温tw加上此级的下端

??????

来求得的,即t??=tw

+ ??????

例如:t??5=

tw4+??????5=136.68+5.6=142.28 ℃;

6) 加热器的疏水焓hs则是根据加热器内工作压力和疏水的温度在水态下

来差h-s图来求得; 具体计算数据整理见表2.2

2.3.1.3 机组的各级回热抽汽原始计算参数(如表2.1)

表2.1 机组各级会热抽汽原始数据

项目 抽汽压力prj 抽汽管道压损?pj 抽汽焓???? 加热器上端差?????? 加热器下端差?????? 单位 MPa % H1 0.0226 4 H2 0.0639 4 2640.1 2.8 0 H3 0.2209 4 2851.9 2.8 0 H4 0.371 4 2958.2 2.8 5.6 H5 0.584 4 3054.2 2.8 5.6 H6 1.065 4 3212.4 0 0 H7 2.262 3 3041.2 0 5.6 H8 5.7 2.5 3063.3 -1 5.6 H9 7.94 2.5 3140.2 -1.7 5.6 kJ/kg 2494.5 ℃ ℃ 2.8 5.6 表2.2 抽汽二次参数

项目 加热器工作压力pj 加热器压力饱和温℃ 度tbh 加热器出口水温???? 加热器水侧压力 加热器出口水焓???? 加热器疏水温度???? 加热器疏水焓???? ℃ MPa kJ/kg ℃ kJ/kg 59.056 2.579 249.29 38.90 162.87 83.723 2.579 352.53 86.52 362.31 119.591 2.579 503.66 122.09 512.61 136.686 2.579 576.38 125.19 525.88 153.404 2.579 648.11 142.28 599.033 180.849 1.0224 766.86 217.106 33.197 941.61 192.53 819.24 271.597 33.197 1189.39 222.70 957.02 294.38 33.197 1299.43 277.19 1221.45 61.85 86.52 122.09 139.48 156.20 180.84 217.10 270.597 292.683 单位 MPa H1 0.0216 H2 0.0613 H3 0.212 H4 0.3561 H5 0.5606 H6 1.0224 H7 2.1941 H8 5.5575 H9 7.7415 2.3.1.4 辅助蒸汽参数的整理

第8页

辅助蒸汽的各项参数可根据原则性热力系统图计算得到,各项具体参数见表2.3

表2.3 辅助蒸汽参数

辅助序号 辅助蒸汽份额αfj 辅助蒸汽焓值hfj 来源 辅助序号 辅助蒸汽份额αfj 辅助蒸汽焓值hfj 来源 单位 kJ/kg kJ/kg 1 0.0001205 3063.3 2 0.00005089 3054.2 3 0.0000415 2331.7 4 0.0000415 2331.7 5 0.0000415 2326.8 6 0.0000415 2326.8 再热前 7 0.0000415 2331.7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8 0.000171 2331.7 9 0.000168 2326.8 10 0.000168 2326.8 11 0.000546 3063.3 12 0.0568909 2449.2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再热后 小汽机 注:辅助蒸汽份额表示辅助蒸汽占主蒸汽的比例。 2.3.2按简捷热平衡计算法相关规定整理原始资料

1) 给水流经加热器时的焓升指加热器的出口水焓减去进口水焓(一般为上

级加热器出口水焓),即τ?? =???????????(???1),例如:??2=????2?????1= 352.53- 249.29= 103.24 kJ/kg;

2) 蒸汽在加热器内的放热量????根据加热器的不同进行分类:汇集式加热器

????=?????????(j?1),第3号加热器和第6号加热器(除氧器)为汇集式加热器;疏水放流式加热器 qj=hj?hsj;辅助蒸汽在加热器中放热量的求解过程同上;

3) 疏水流经加热器的放热量的计算与蒸汽放热量的计算类似:汇集式加热

器γj=hs(j+1)?hw(j?1);疏水放流式加热器γj=hs(j+1)?hsj; 具体计算参数见表2.4:

表2.4 τ、q、γ参数的整理

项目 给水焓升???? 单位 H1 H2 103.243 H3 151.127 H4 72.718 H5 71.737 H6 118.749 H7 174.751 2205.057 H8 247.777 H9 110.041 kJ/kg 113.173 蒸汽放热量???? kJ/kg 2331.62 2277.78 2500.5 2432.31 2455.16 2564.28 (2611.9) 2106.27 1918.74 疏水放热量???? kJ/kg 199.441 0 173.353 73.147 0 171.124 137.786 264.430 0 第9页

2.4 简捷计算法的各项经济指标计算

2.4.1各级加热器抽汽系数计算(暂不考虑加热器散热损失)

??9

??9==0.057350936

??9

??9???9???8

??8==0.110438004 ??8

??7? ??9+??8 ???7?????

??7==0.049074921 ??7

??6? ??8+??7+??9 ???6

??6==0.031836946 ??6????=1???9???8???7???6=0.751299192 ???????5

??5==0.021952361 ??5

???????4???5???4

??4==0.021801181 ??4????1=???????5???4=0.665171133 ????1???3? ??4+??5 ???3

??3==0.042374517 ??3

????1???2

??2==0.030149617 ??2

????1???1? 6??=1?????????????

??1==0.03316 ??1

12

????=????1???2???1? ??????=0.547321691 ??=1

2.4.2系统的正平衡计算

再热蒸汽的份额:??zr=1???9???8?????1?????2=0.83154456 1Kg再热蒸汽在再热器内的吸热量σ=??zr???8=647.8[kJ/kg] 1Kg新蒸汽膨胀的内功: 1) 各级抽汽作功:

α1?H1=α1? h0+σzr?h1 =47.84056855 α2?H2=α2? h0+σzr?h2 =44.7088675 α3?H3=α3? h0+σzr?h33 =53.86224822 α4?H4=α4? h0+σzr?h4 =25.39401584

α5?H5=α5? h0+σzr?h5 =23.46268387

第10页

α6?H6=α6? h0+σzr?h6 =28.99072335

α7?H7=α7? h0+σzr?h7 =33.95003044 α8?H8=α8? h0?h8 =45.48941404

α9?H9=α9? h0?h9 =19.21256345 2) 蒸汽在凝汽器内做的功

?????????=????? ??0+??????????? =981.7582829 3) 各辅助蒸汽作的功:

????1?????1=????1? ??0?????1 =0.04963395 ????2?????2=????2? ??0+???????????2 =0.054391232 ????3?????3=????3? ??0+???????????3 =0.07433895 ????4?????4=????4? ??0+???????????4 =0.07433895 ????5?????5=????5? ??0+?????????5 =0.0745423 ????6?????6=????6? ??0+?????????6 =0.0745423 ????7?????7=????7? ??0+?????????7 =0.07433895 ????8?????8=????8? ??0+?????????8 =0.3063123 ????8?????8=????8? ??0+?????????8 =0.3063123 ????10?????10=????10? ??0+?????????10 =0.3063123 ????11????11=????11? ??0+?????????11 =0.2248974 ????12????12=????12? ??0+?????????12 =51.80481599 汽轮机内功:

9

12

????= ?????????+?????????+ ?????????????=1358.085074 [kJ/kg] ??=1

??=1

循环吸热量:

Q=??0+??????????????9???????(??7???7)=2694.467566 [kJ/kg]

实际的循环效率 ??=

??????

=0.5040272486 2.4.3系统的反平衡校核 各个冷源损失:: 1) 凝汽器内的冷源损失

第11页

?????????=1200.34865 2) 辅助蒸汽的冷源损失:

????7?????7+????8?????8+????9?????9+????10?????10+????11?????11+????12?????12

=134.3940863 3) 第1、2号低压加热器的疏水冷源损失: ??1+??2 ? ????1??????? =1.592792592 4) 轴封加热器的疏水冷源损失:

????1+????2+????3+????4+????5+????6 ? ????????????? =0.09503665 5) 广义的冷源损失

????=?????????+????7?????7+????8?????8+????9?????9+????10?????10+????11

?????11+????12?????12+ ??1+??2 ? ????1??????? + ????1+????2+????3+????4+????5+????6 ? ????????????? =1336.430565 [????/????] 实际循环效率??,=误差校核Δ=

?????,??,?????????

=0.5040094072;

?100=0.003539767%≤1%

表示反平衡与正平衡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完全一致,这表明热系统的计算是正确的。

2.4.4 各项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1) 汽耗量 (电功率Nd=1105388 kw,ηjx*ηd=0.9898,ηg=0.93, ηgd=0.98)

??=

2) 汽耗率

???3600

??==2.678107929 [kg/(kw?h)] ????

3) 热耗率

??=?????=7216.074952 [ kJ/(kw*h)]

4) 标准煤耗率

????

=743.9188691 [kg/s] ??????????????????

第12页

????=

??????

???103

=270.1505328 [g/(kw?h)]

??????293085) 全年的标准煤耗量(设年利用小时n=7000h)

????=?????????????10?6=1891053.73 [t/a]

第13页

????=

??????

???103

=270.1505328 [g/(kw?h)]

??????293085) 全年的标准煤耗量(设年利用小时n=7000h)

????=?????????????10?6=1891053.73 [t/a]

第1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5u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