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更新时间:2023-08-31 06: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信息技术

(201_20_学年第__学期)

教 案

执教者:熊恩霖

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三、教学难点:

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力超越时空 信息量大存储、 及时交 公元 1040 年 流、广泛传播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 提高传递的效率, 突破 电话 1875 年 电报 和普及应用 时空限制 1933 年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处理、 传递速度和普及 计算机 1943 年 应用程度惊人变化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信息技术 信息的处理过程所采用的信息技术 1、获取信息 人类是利用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通过科学仪器更好地收集信息。如: 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机等。 人类还可以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探索人类自身无法感受到的

信息。如:利用微波、声纳、红 外线等科学仪器获得信息。 2、传递信息 最初传输信息主要是靠形体、语音等。 现代信息技术传输方式有电报、电话、卫星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光纤来传输数字信息。 3、存储信息 存储信息的方式:雕刻、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芯片等 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大小计量:位(bit,读:比特,写作:1bit 或 1b) 1kb(千字节)=1024B(字节) 1MB(兆字节)=1024kB(千兆字节)=1,048,576B(字节) 1GB(吉字节)=1024MB(兆字节)=1,073,741,824B(字节) 1TB(太字节)=1024GB(吉字节)=1,099,511,627,776B(字节) “字”(word),一个字中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常用字长有 8 位、16 位、32 位、64 位和 128 位。字长越大,处理信息能力越强、精度越高。 4、加工信息 对获取到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处理,才能加以利用。 5、发布信息 人们获取、传递、存储、加工信息,还要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发布信息。 6、交流信息 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合作。 任务 2-3 人为一小组,对表中所需的信息技术做讨论 填写表 1-2-3 信息活动。(提示:根据以上的信息处理过程,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综合化: 信息技术在不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相关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跨学科、 跨技术领域的多元交叉学科。 高速化、大容量、数字化: 利用卫星、光纤等设备构成的网络,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积更大。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使得多媒体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 认识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人工智能科学。 用信息技术设置虚拟世界。 对社会的影响 1.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领域深刻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改进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2.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产生很多的垃圾信息,信息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的缺陷犯罪,会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受到 威胁等等 3.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要求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信息处理能力、甄别信息能力,和信 息道德培养。 (三)课堂小结: 从堂课实际教学来看,课堂知识涉及的时间范围宽,主要分两部分,主要的是第二部分信息技 术。 (四)作业布置; 选择题:每第 19 页 共 4 道。 (五)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4

七年级上学期 第三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计算机的特点与具体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 教学重点:

计算机具体应用的不同领域。 三、 教学难点:

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主要电子元件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分组教学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初步了解各硬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认识各硬件及了解其作用;认识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分组教学

硬盘容量常用 GB 表示 3、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给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键盘、鼠标、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将信息输出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 输入设备、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出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 注意:在讲解硬件设备的过程中,一一展示实物,并用大家熟悉的称谓、型号来讲,并指出 它们各自的相似与不同。比较我们国家的硬件生产发展与国外的差异,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 热情和学习动力。 2、软件系统 教师演示:将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些硬件设备逐一安装到机箱中,现在安装好的计算机是不 是就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了呢? (在机箱中,先使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硬盘,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计算机屏幕上出现 计算机启动信息,但由于硬盘中没有安装系统,所以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 教师提问:我们看到这台计算机无法工作,是它的硬件有问题呢?还是其它原因呢?大家可 能注意到了,刚才有同学提到了 Windows XP,它属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Windows 98 和 Windows XP 还有 Windows2000 等都是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系 统资源的管家,如果没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操作系统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 成部分。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 教师小结:(演示连接安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启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 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教师提问: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 件使用计算机,而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是软件的载体。 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讲到了这么多的软件,而且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也不一样的,软件系 统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计算机软件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我们把 Windows 98 这类对计算机的各类资源进行控制、管理,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 件,称为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功能,而计算机中安装的大量的软件就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功 能

,如办公软件,帮我们完成日常文字处理、资料管理等等;学习软件,帮助我们学习英语 等各科知识;还有供我们娱乐的游戏等等。我们把这类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称为应 用软件。 注意: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多加以引导,培养学生间的互助交流能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归纳出计算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四)作业布置: 通过这节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 置一台计算机。并填写书 P24 页的表格,下节课我们进行评价讨论。 (五)板书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硬件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2、计算机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六)教学后记: 本课采用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年级上学期 第五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

七年级上学期 第六课 Windows桌面及窗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桌面的组成;

(2)学习窗口的菜单操作; (3)学习对话框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任务为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实践,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 三、教学难点:

窗口和对话框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法

键盘操作与汉字输入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了解键盘的组成;

2、了解汉字的输入原理;

3、掌握键盘上各功能键的作用。

能力目标掌握键盘的使用,能运用键盘输入汉字。

情感目标培养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组成,汉字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汉字的输入。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启迪法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认识键盘

整个键盘分为五个小区:上面一行是功能键区和状态指示区;下面的五行是主键盘区、编辑键区和辅助键区。

对打字来说,最主要的是熟悉主键盘区各个键的用处。主键盘区包括26个英文字母,10个阿拉伯数字,一些特殊符号外,还附加一些功能键:

o[BackSpace]——后退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o[Enter]——换行键,将光标移至下一行首;

o[Shift]——字母大小写临时转换键;与数字键同时按下,输入数字上的符号; o[Ctrl]、[Alt]——控制键,必须与其他键一起使用; o[CapsLock]——锁定键,将英文字母锁定为大写状态; o[Tab]——跳格键,将光标右移到下一个跳格位置; o空格键——输入一个空格。

功能键区F1到F12的功能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而定。 编辑键区中包括插入字符键[Ins],删除当前光标位置的字符键[Del],将光标移至行首的[Home]键和将光标移至行尾的[End]键,向上翻页[PageUp]键和向下翻页[PageDown]键,以及上下左右箭头。

辅助键区(小键盘区)有9个数字键,可用于数字的连续输入,用于大量输入数字的情况,如在财会的输入方面,另外,五笔字型中的五笔画收入也采用。当使用小键盘输入数字时应按下[NumLock],此时对应的指示灯亮。 打字姿势

打字之前一定要端正坐姿。如果坐姿不正确,不但会影响打字速度的提高,而且还会很容易疲劳,出错。正确的坐姿应该是:

两脚平放,腰部挺直,两臂自然下垂,两肘贴于腋边。 身体可略倾斜,离键盘的距离约为20-30厘米。

打字教材或文稿放在键盘左边,或用专用夹,夹在显示器旁边。 打字时眼观文稿,身体不要跟着倾斜。 打字指法

准备打字时,除拇指外其余的八个手指分别放在基本键上,拇指放在空格键上,十指分工,包键到指,分工明确。

每个手指除了指定的基本键外,还分工有其他字键,称为它的范围键。其中黄色的键位由小手指负责,红色的键位由无名指负责,蓝色由中指负责,绿色键位由食指负责,紫色空格键由大拇指负责。

掌握指法练习技巧:左右手指放在基本键上;击完它迅速返回原位;食指击键注意键位角度;小指击键力量保持均匀;数字键采用跳跃式击键。 打字练习的方法

初学打字,掌握适当的练习方法,对于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成为一名打字高手是必要的: 一定把手指按照分工放在正确的键位上;

有意识慢慢地记忆键盘各个字符的位置,体会不同键位上的字键被敲击时手指的感觉,逐步养成不看键盘的输入习惯; 进行打字练习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做到手、脑、眼协调一致,尽量避免边看原稿边看键盘,这样容易分散记忆力; 初级阶段的练习即使速度慢,也一定要保证输入的准确性。 总之:

正确的指法+键盘记忆+集中精力+准确输入=打字高手 汉字输入法

26个英文字母也是我们的拼音文字。这26个字母排列整齐,有规律。所以,要将一篇英文资料输入计算机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想输入一篇汉字文章就完全不同了,汉字的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字多,汉字输入法随之出现了。

一般情况下,Windows操作系统都带有几种输入法,在系统装入时就已经安装了一些默认的汉字输入法,例如:微软拼音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全拼输入法等。当然,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添加或者删除输入法,通过Windows的控制面板可以实现该功能。具体操作如下:按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输入法,之后可以看到输入法属性窗口。通过其上的添加、删除按钮,可对列表中已有的输入法删除,同时还可以装入新的输入法;通过属性按钮可对各个输入法进行详细的设定。 热键窍门:

输入法的切换:<Ctrl>+<Shift>键,通过它可在已安装的输入法之间进行切换。

打开/关闭输入法:<Ctrl>+<Space>键,通过它可以实现英文输入和中文输入法的切换。 全角/半角切换:<Shift>+<Space>键,通过它可以进行全角和半角的切换。 王笔字型输入法

汉字分为三个层次:笔画、字根、单字。也就是说由若干笔画符合链接交叉形成相对不变的结构组成字根,再将字根以一定位置关系拼合起来构成汉字。五笔字型究竟是遵从人们的习惯书写顺序,以字根为基本单位组字编码、拼行输入汉字。 汉字的五种基本笔划是“一、丨、丿、\、乙”,除基本笔画外,对其它笔势变形进行了归类。

汉字可以分为三种字型: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

所有汉字都由基本字根组成,字根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散、连、交。

单——基本字根就单独构成一个汉字,这类字在130个基本字根中占比例很大,有近百个。如:“由、雨、竹、斤、车”。 散——构成汉字不止一个字根,且字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连也不相交。如“讲、肥、明、张、吴”等。

连——一个基本字连一单笔画,如“丿”下连“目”成为“自”,“丿”下连“十”成为“千”。另一种情况是指“带点结构”,如勺、术、太、主等。单笔画与字根之间存在连的关系,字根与字根之间不存在连的关系。 交——多个字根交叉迭构成汉字。如“申”是由“日、丨”,“里”是由“日、土”交叉构成的等。 汉字拆分的原则是: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连不交,能散不连。

五笔字型的基本字根有130种,加上一些基本字根的变型,共有200个左右。按照每个字根的起笔代号,分为五个“区”。它们是1区横区,2区竖区,3区撇区,4区捺区,5区折区。每个区又分为五个“位”,区和位对应的编号就称为“区位号”。

这样,就把200个基本字根按规律地放在25个区位号上,这些区位号用代码11、12、13、14、15;21、22 ;51、52、53、54、55来表示,分布在计算机键盘的25个英文字母键上。每个区位上有一个最常用的字根称为“键名字根汉字”,键名字根汉字即使组字频率高的字根,有事很常用的汉字。下面是各个区位上的键名字根,每个字根左面的括号里的数字代码表示这个字的区位号。

汉字字根记忆规则:基本字根与键名字根形态相似;字根首笔代号与区号一致,次笔代号与位号一致;首笔代号与区号一致,笔画数目与位号一致;与主要字根形态相近或有渊源。

五笔字型基本输入法则:

键名汉字:有25个,输入方法是把键名所在的键连击四下。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汉字最多输入四个编码,输入了四个相同字母后,就不要再按空格键或回车键了。

成字字根汉字:除汉字以外本身又是字根的汉字,其输入方法为击字根所在键一下,再击该字根的第一、二,末笔单笔划。即键名(报户口)+首笔代码+次笔代码+末笔代码。如:十:FGH,刀:VNT“报户口”后面的首、次、末笔一定是指单笔画,而不是字根;如果成字字根只有两个笔画,即三个编码,则第四码以空格键结束。在成字字根中,还有五种单笔划作为成字字根的一个特例:一(GGLL),丨(HHLL),丿(TTLL)、\(YYLL)、乙(NNLL)。

合体字:由字根组合的汉字叫合体字,他们的输入有两种:由至少四个字跟组成的汉字依照书写顺序击入一、二、三、末

字根;由不足四个字根组成的汉字按书写顺序依次输入击入字根后加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如: 露:雨口止口FKHK 缩:纟宀亻日XPWJ

高频字:是汉语中使用频度最高的25个汉字。输入方法为每个字只击一下高频字所在键,再按一下空格键。 五笔字型简化输入:

一级简码:在五个区的25个位上,每键安排一个使用频度最高的汉字,成为一级简码,即前面介绍的高频字。这类字只要按一下所在的键,再按一下空格键即可输入。一级键码字见表。

二级简码:共589个,占整个汉字频度的60.04%,只打入该字的前两个字根码再加上空格键。如: 红:纟工XA 张:弓长XT 妈:女马VC 克:古儿DQ

三级简码:三级简码由单字的前三个字根码组成,只要一个字的前三个字根码在整个编码体系中是唯一的,一般都选做三级简码,共计有4000个之多。此类汉字,只要打其前三个字根代码再加空格键即可输入。如: 毅:全码:UEMC简码:UEM 唐:全码:YVHK简码:YVH 拼音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除了用[v]键代替韵母[ü]外,没什么特殊的规定,按照汉语拼音发音输入就可以。

七年级上学期第九课 计算机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中的资源。

2、了解“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3、学会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查看计算机资源。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2、学会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查看计算机资源。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的作用。 2、学会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查看计算机资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边讲边练

七年级下学期第十课 文件和文件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中文件的存放方式; [二]能力培养点

通过学生的上机操作练习,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

文件、文件名、文件夹的概念及文件的存放; 三、教学难点:

文件、文件名及文件夹概念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边讲边练

认识“我的电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我的电脑”的启动。

2、认识“我的电脑”窗口。

3、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夹或文件、排列窗口中的图标等 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我的电脑”。 三、教学难点:

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夹或文件、排列窗口中的图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过程中设置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七年级上学期第十二课 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2、掌握给文件夹更名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2、掌握给文件夹更名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在“我的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2、掌握给文件夹更名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务驱动式,边讲边练

七年级上学期第十三课

文件复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文件复制与文件移动的概念

2、让学生学会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备份

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件复制的5种操作技能

2、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件移动的4种操作技能

情感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存储信息,备份信息的习惯,知道在这个信息时代,不仅要善于收集与运用信息,还要善于对自己的信息资料进行保护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让他们进行互助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件复制的5种操作 2、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件移动的4种操作 3、文件复制与文件移动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灵活运用文件复制与文件移动操作 2、寻找要复制或移动的目标文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比较联系法、自主探究法、教师演示法、课件展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55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