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

更新时间:2024-05-30 22: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

──必修1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例 教学目标:

1.识记: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理解、运用: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设计(贯穿明确的导学意识,建立必要的知识支撑)

(设计思想:寻找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切入口,形成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体认识;

方式:思考设问-阅读教材-自我整理-初拟知识结构)

1.开发课本资源,利用本课“引言”切入

材料开发: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问题设计:

(1)(2008全国文综Ⅰ卷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C)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思考:他们建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如何建设的?

2.通过课外资源,进行关联设计,注意相关历史的前引后联

(1)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那只是一幕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思考:从新中国初期建设民主政治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你推断第一幕会有那些情景、内容上演?

(2)阅读材料: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不仅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直接将该部分的标题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追求中国人民的民主当作自己的历史责任,为了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作了哪些努力和斗争?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

学生整理,互相取舍,形成共识。

(注意:要将课本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部分进行整合、开发,树立教材即是材料的观念;设计要始终指向学生的学,强调教服务于学、落实到学的思想,切入口要小、自然到位;做到有效点拨。)

二、探究(交流质疑,多重互动)

指导思想:利用课本中现成结论、新的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探究活动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我国为什么需要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历史上两个“政协”的渊源和不同?

案例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回答: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案例二(08海南历史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

2.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3.政协的性质、职能的变化

案例:(09年天津卷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C)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链接课本,学生自我认知:【性质改变、主要职能】

4.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案例: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思考: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解析归纳:(基本特征)

互动广场:

1.个人发言:发表见解(认可或反驳,阐述自我见解);

2.小组、师生交流。

探究活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案例呈现】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思考: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从历史上看、从国家性质看、从代表阶级利益看、从经济基础看】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有何区别?

讨论完成:

经济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阶级本质 组织原则 政党活动

学生总结发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互动广场:

1.举例论证(课本上现成的或自己课外接触的社会现象),质疑辩论。

2.形成共识:

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性、成长性,它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②理解我国民主发展的曲折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3.学生发表自我感言:

抛去误解;催生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探究活动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引入话题:2007年6月25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宣称:“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中最有特色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当代世界的贡献之一。” 还引用了邓小平的话:“我们中国是团结的,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好的,毛主席是英明的,没有搞什么民族自治共和国。”

探究思路:

1.形成基本认识: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案例一(江苏高考):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