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符合病例分类调查指南

更新时间:2023-04-17 05: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

1. 背景与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决定明年10月完成西太区无脊灰证实,要求各成员国要在明年8月向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提交《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文件》,文件要求各国提供有关“过去三年开展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的详细补充资料,以证明这些病例不是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为了指导各地按照统一的要求开展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2.病例定义

2.1高危AFP病例

凡满足下列条件, 均定义为高危AFP病例:(1) 任何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2) 同一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AFP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临床高度怀疑为脊灰,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

2.2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

凡2例或2例以上临床符合病例(凡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脊灰野病毒检测阴性,无论60天后有无残留麻痹、死亡或失访,经过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上不

能排除脊灰的AFP病例)分布在同一个县(区)或相邻的县(区)中,而且其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这些病例应定义为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

3.如何确定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

3.1确定高危AFP病例

3.1.1 县级防疫站直接确定根据报告的AFP病例和判定高危AFP病例的定义,直接确定本县是否出现了高危的AFP病例。若发现了这种病例,县级卫生防疫站要及时将此情况报告省级卫生防疫站。

3.1.2省级卫生防疫站确定当省级卫生防疫站在收到AFP病例调查表后,要及时录入计算机,分析所有病例,及时发现高危AFP病例。县、省级及时分析发现高危病例,对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脊灰野病毒传播很重要。

3.1.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确定在每月收到监测资料后,通过数据分析也能对上述病例作出判断和确定,但时间上要晚近一个月,不利于及早发现高危AFP病例。

3.2确定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

省级专家诊断小组要定期开展工作,对报告的AFP病例进行诊断分类,(参见:卫生部文件卫疾控发[1996]第22号“关于下发《全国1996-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病毒学分类标准》的通知”和《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工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对临床符合病例进行分析,确定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跨省界的

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要通过全国的AFP病例监测资料分析获得。

4. 调查工作的要求

4.1高危AFP病例的调查

4.1.1成立调查小组

确定高危AFP病例后,省、地、县三级卫生防疫站要及时组织调查小组,其成员除要有熟悉AFP监测的流行病学专家外,至少要有一名熟悉AFP诊断的儿科或神经内科医生组成。

4.1.2病例调查

及时对高危AFP病例进行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小组要对病例进行医学检查,首先要核实诊断,确定是否是AFP 病例。要了解发病过程,治疗情况,脊灰疫苗免疫史等情况,调查了解周围儿童AFP病例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病原因和脊灰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要详细填写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并于调查结束后的一周以内将调查结果和全部资料报告省级卫生防疫站。

注意:要及时对未采便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 病例进行随访,在病例随访时即对有可能被最终分类为临床符合病例者,进行充分调查,尽可能收集详细完整的资料。

4.1.3采集大便标本

1)对新发现的AFP病例,要及时采集合格的大便标本;

2)对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要采集5名5

岁以下的与AFP病例密切接触的健康儿童的单份大便标本;

3)粪便标本要在冷藏条件下贮存运输,并及时运送至省级脊灰实验室。

4.1.4病毒学检测

实验室收到高危病例的标本后,要及时进行病毒分离和定型工作,发现脊灰病毒要尽早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其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省级脊灰实验室。

4.2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

4.2.1成立调查小组

在发现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后,省级卫生防疫站要组织由熟悉AFP病例诊断的流行病学专家和神经内科或儿科医生参加的调查小组,小组成员要至少包括以上各方面的专家各一名。

4.2.2病例调查

及时对临床符合病例进行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神经科专家要对病例进行医学检查,核实诊断(确定是否是临床符合病例);还要了解发病过程、治疗情况、脊灰疫苗免疫史等情况;并且要对所调查的对象要拍摄病例的影像资料,记录病例的残留麻痹情况和现场调查工作。调查小组要分析发病原因和脊灰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4.2.3采集大便标本

1)采集本村5名与该病例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健康儿童的大便标本各一份;

2)粪便标本要在冷藏条件下贮存和及时运送。

4.2.4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

在病例所在村(或可能的感染地点)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至少30名5岁以下儿童,若本村儿童不足30名,要调查此年龄段的所有儿童。所用调查表见附件1。

4.2.5开展AFP病例的主动搜索

在病例发生的所在县的县级及以上医院和病例所在村进行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调查了解本地和病例周围儿童AFP病例的发生情况。

4.2.6病毒学检测

省级实验室收到便标本后,要及时进行病毒分离和定型工作,发现脊灰病毒要尽早送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其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省级脊灰实验室。

5.调查资料的管理

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资料管理提出下列要求:

5.1资料保存

省级卫生防疫站要保存调查的各种原始资料,每个病例一个文件夹,妥善保管。

5.2资料报告

在完成调查后,要对调查进行总结,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求包括:准确的病例编号,发病时间,发病地点,

调查活动概述与主要结论。对每一例调查病例要按照附件2提供的格式和举例,完成“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调查现场的影像资料和“调查病例概要”,一并寄送国家消灭脊髓灰质炎准备证实工作委员会,地址是:计划免疫办公室,100050,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附1 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

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

本村人口数:。

填表说明:根据接种卡或证资料填写。(1)和(2):没有接种卡或证,填写“无”;未接种或没有记录,填写“0”;接种OPV者,按剂次填写。

附2 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报告

1.病例情况

1.2 接触史(发病前是否到过外地,是否与其它麻痹病人接触过)

1.3 麻痹日期年月日

1.4 病史

1.5 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

1.5.1 麻痹前主要症状与体征

1.5.2麻痹后主要症状与体征

包括:发热与麻痹的关系、麻痹部位及程度(包括肌力、肌张力)、神经系统检查结果

(包括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其它

1.6 初步诊断:

1.7 就诊治疗主要经过:(时间、医院、接受的主要治疗)

1.8 病例转归情况

包括:麻痹恢复情况(包括肌力、肌肉萎缩程度)、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包括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结果)、其它

1.9 出院诊断:

1.10 第一次调查日期年月日

1.11 采便情况

第一份粪便标本采集日期:年月日,病毒分离结果:

第二份粪便标本采集日期:年月日,病毒分离结果:

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原因:

1.12 随访情况

1.1

2.1 随访日期年月日

1.1

2.2 未进行随访的原因

1.1

2.3 随访结果:死亡、失访、残留麻痹情况(包括肌力、肌肉萎缩程度、神经系统检查结果,

如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结果)

1.1

2.4 随访人员:神经内科/儿科临床医生、流行病人员

2. 本次调查情况

2.1 病例转归情况

包括:麻痹恢复情况(包括肌力、肌肉萎缩程度)、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包括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结果)、其它症状与体征

2.2 调查组诊断及诊断依据

2.3 病例影像资料

3.综合情况调查

3.1 儿童居住环境情况描述

3.2 病例周围5名接触者大便标本采集及分离结果(描述)

3.3 病例周围5岁以下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描述)

3.4 病例住所周围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描述)

3.5 对病例发病所在县县级及以上医院AFP主动搜索结果(描述)

4.调查组成员姓名、专业、职称

5.调查日期:年月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