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王元元习题解答(10)

更新时间:2023-11-04 13: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章 特 殊 图

9.1 二分图

内容提要

9.1.1 二分图的基本概念

定义9.1 无向图G = 称为二分图(bipartite graph),如果有非空集合X,Y使X∪Y = V,X∩Y = ?,且对每一e?E,?(e) = (x, y),x?X,y?Y。此时常用表示二分图G。若对X中任一x及Y中任一y恰有一边e?E,使?(e) = (x, y), 则称G为完全二分图(complete bipartite graph)。当?X? = m,?Y? = n时,完全二分图G记为Km,n。

定理9.1 无向图G为二分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至少有两个顶点,且其所有回路的长度均为偶数。

9.1.2 匹配

定义9.2 设G = 为二分图,M?E。称M为G的一个匹配(matching),如果M中任何两条边都没有公共端点。G的所有匹配中边数最多的匹配称为最大匹配(maximal matching)。如果X(Y)中任一顶点均为匹配M中边的端点,那么称M为X(Y)-完全匹配(perfect matching)。若M既是X-完全匹配又是Y-完全匹配,则称M为G的完全匹配。 定义9.3 设G = ,M为G的一个匹配。

(1)M中边的端点称为M-顶点,其它顶点称为非M-顶点。

(2)G中vk到vl的通路P称为交替链,如果P的起点vk和终点vl为非M-顶点,而其边的序列中非匹配边与匹配边交替出现(从而首尾两边必为非匹配边,除顶点vk,vl以外各

''

顶点均为M-顶点)。特别地,当一边(v, v)两端点均为非M-顶点,通路(v, v)亦称为交替链。

以下算法可把G中任一匹配M扩充为最大匹配,此算法是Edmonds于1965年提出的,被称为匈牙利算法,其步骤如下:

(1)首先用(*)标记X中所有的非M-顶点,然后交替进行步骤(2),(3)。

(2)选取一个刚标记(用(*)或在步骤(3)中用(yi)标记)过的X中顶点,例如顶点xi,然后用(xi)去标记Y中顶点y,如果xi与y为同一非匹配边的两端点,且在本步骤中y尚未被标记过。重复步骤(2),直至对刚标记过的X中顶点全部完成一遍上述过程。 (3)选取一个刚标记(在步骤(2)中用(xi)标记)过的Y中结点,例如yi,用(yi)去标记X中结点x,如果yi与x为同一匹配边的两端点,且在本步骤中x尚未被标记过。重复步骤(3),直至对刚标记过的Y中结点全部完成一遍上述过程。

(2),(3)交替执行,直到下述情况之一出现为止:

(Ⅰ)标记到一个Y中顶点y,它不是M-顶点。这时从y出发循标记回溯,直到(*)标记的X中顶点x,我们求得一条交替链。设其长度为2k+1,显然其中k条是匹配边,k+1条是非匹配边。

(Ⅱ)步骤(2)或(3)找不到可标记结点,而又不是情况(Ⅰ)。 (4) 当 (2),(3)步骤中断于情况(Ⅰ),则将交替链中非匹配边改为匹配边,原匹配边改为非匹配边(从而得到一个比原匹配多一条边的新匹配),回到步骤(1),同时消除一切现有标记。

(5)对一切可能,(2)和(3)步骤均中断于情况(Ⅱ),或步骤(1)无可标记结点,算法终止(算法找不到交替链)。

1

定理9.2 设图G = 。G有X-完全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每一S?X有

?N(S)?≥? S ?

习题解答

练习9.1

1、判别下列各图(图9.8)是否为二分图,是否为完全二分图。

图9.8

解 (1)是二分图,但不是完全二分图。

(2)是完全二分图。

(3)不是二分图。

2、假定G是二分图。如何安排G中顶点的次序可使G的邻接矩阵呈(

0B)形,其中B,C0C为矩阵,0为零矩阵。

解 因为 G是二分图,故可把G中所有顶点分为X、Y两个集合,使得 ?e(e?E→?(e)=(x, y)∧x?X∧y?Y) 只要按顺序先排X中的顶点,再排Y中的顶点,就可形成(0B)形的邻接矩阵 C03、六名间谍a,b,c,d,e,f被我捕获,他们分别懂得的语言是{汉语,法语,日语},{德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汉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问至少用几个房间监禁他们,才能使同一房间的人不能互相直接对话。 解 如下图所示,顶点表示间谍,边表示间谍间能够直接对话 aefdbc 由于此图是二分图,因此只需要两个房间,分别监禁{a, e, f}和{b, c, d},就可包证同一房间的人不能互相直接对话。 n24、设(n, m)图G为二分图,证明m≤。 4证 由于(n, m)图G是简单二分图,因此可将G中顶点分为X、Y两个集合,G中任一边均关联X、Y的各一个顶点,且 |X| ≥ 1, |Y| ≥ 1,|X| + |Y| = n 2 设 |X| = n1,则 |Y| = n-n1,那么边数m满足

n2n2n2?(n1?)≤ m ≤ |X|?|Y| = n1(n?n1)?

442n2故 m≤ 4 5、作一个二分图G = ,使它恰有4!个X-完全匹配 。 解 如下图所示,完全二分图K4, 4共有4!个X-完全匹配(Y-完全匹配) x1x2x3x4y1y2y3y4 6、用匈牙利算法求图9.9中二分图的最大匹配。 x3 x4 x6 x5 x1 x2 y3 y1 y2 y4 y5 y6 图9.9

解 (1)置M=?,对x1~x6标记(*)

(2)找到交替链(x1, y3),置M={(x1, y3)}

(3)找到交替链(x2, y1),置M={(x1, y3),(x2, y1)}

(4)找到交替链(x3, y2),置M={(x1, y3),(x2, y1),(x3, y2)}

(5)找到交替链(x5, y4),置M={(x1, y3),(x2, y1),(x3, y2),(x5, y4)} (6)找不到新的交替链,算法终止。匹配

M={(x1, y3),(x2, y1),(x3, y2),(x5, y4)} 即为最大匹配,如下图所示 x3 x4 x6 x1 x2 x5

y3 y1 y2 y4 y5 y6

7、某单位有7个岗位空缺,它们是p1,p2,…,p7 。应聘的10人m1,m2,…,m10所适合的岗位分别是{p1,p5,p6},{p2,p6,p7},{p3,p4},{p1,p5},{p6,p7},{p3},{p2, p3},

3

{p1,p3},{p1},{p5}。如何聘用可使落聘者最少。 解 求落聘者最少的聘用方案,即为求下图的最大匹配。 p1p2p3p4p5p6p7m1m2m3m4m5m6m7m8m9m10 由于 M={(p1, m9), (p2, m2), (p3, m6), (p4, m3), (p5, m4), (p6, m1), (p7,m5)} 为P-完全匹配,因此M即为最大匹配,取M作聘用方案可使落聘者最少(4人)。 8、有六位未婚女子L1,L2,L3,L4,L5,L6和六位未婚男子G1,G2,G3,G4,G5,G6相互结识。六位女子L1—L6分别对下列集合中的男子中意: L1:{G1,G2,G4},L2:{G3,G5},L3:{G1,G2,G4}, L4:{G2,G5,G6}, L5:{G3,G6},L6:{G2,G5,G6} 而六位男子G1—G6则分别对下列集合中的女子钟情; G1:{L1,L3,L6},G2:{L2,L4,L6},G3:{L2,L5}, G4:{L1,L3}, G5:{L2,L6}, G6: {L3,L4,L5} 问,如何配偶能使双方满意的夫妻最多。 解 分别用顶点和边表示未婚男女和互相满意关系,如下图所示 L1L2L3L4L5L6G1G2G3G4G5G6 图中存在完全匹配 M={(L1, G1), (L2, G3), (L3, G4), (L4, G2), (L5, G6), (L6, G5)}。 所以,按照M配偶,可以使得所有的夫妻都互相满意。 9、简单无向图G为二分图当且仅当G是可2-着色的。 证 先证充分性(当G可2-着色时G是二分图)。 不妨设G的顶点分别着了红白二色,用X表示红色顶点集合,Y表示白色顶点集合,则X∪Y=V,X∩Y=?,且G中任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必分属X、Y两个集合(分别着不同颜色)。所以,G满足二分图的定义,即G是一二分图。

再证必要性(当G是二分图时G可二着色)。

因为G是二分图,所以可将G中的顶点分成两个集合X和Y,使得X∪Y=V,X∩Y=?,且G中任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分属X、Y两个集合。现将X中所有顶点着一色,Y中所有顶点着另一色,则所有边的两个端点都着上了不同颜色,即G是可二着色的。

命题得证。

4

9.2 平面图

内容提要

9.2.1 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定义9.4 无向图G称为平面图(planar graph),如果G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图示出来,而使各边仅在顶点处相交。否则称G为非平面图。

定义9.5 平面连通图中各边所界定的区域称为平面图的面(regions)。有界的区域称为有界面,无界的区域称为无界面。界定各面的闭的拟路径称为面的边界(boundary),它的长度称为面的度(degree)。

定义9.6 称平面简单图G是极大平面图(maximal planar graph),如果在G中添加任一边(它不是环,也不是其他边的平行边)后所得的图均非平面图。

定理9.3 极大平面图所有有界面都是三度的面,无界面也是三度的。即所有面的边界均为K3 。

定理9.4 顶点个数n≥4的极大平面图中,顶点的最小度数不少于3 。

9.2.2 欧拉公式和库拉托夫斯基定理

定理9.5 设G为一平面连通图,n为其顶点数,m为其边数,r为其面数,那么 n – m + r = 2

定理9.6 如果平面连通图G的每个面的边界都具有长度l(l≥3),那么 m =

l(n?2)

l?2其中m为G的边数,n为G的顶点数。

定理9.7 设G为一平面连通简单图,其顶点数n≥3,其边数为m,那么 m ≤ 3n – 6

定理9.8 设G为一平面简单连通图,其顶点数n≥4,边数为m,且G不以K3为其子图,那么

m ≤ 2n – 4

定理9.9 顶点数n不少于4的平面连通简单图G,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数不大于5。

定理9.10 (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图G是平面图,当且仅当对G或G的子图作任何同胚运算后所得图均不以K5及K3,3为子图。

9.2.3 着色问题

定义9.7 对连通平面图G实施下列步骤所得到的图G*称为G的对偶图(dual of graph): (1)在G的每一个面ri的内部作一个G*的顶点vi。

(2)若G中面ri与ri有公共边界,那么过边界的每一边ek作关联vi与vj的一条边ek。ek与G*的其它边不相交。

(3)当ek为面ri的边界而非ri与其它面的公共边界时,作vi的一条环与ek相交(且仅交于一处)。所作的环不与G*的边相交。

定义9.8 图G称为可k-着色的(k-chromatic),如果可用k种颜色给G的所有顶点着

5

******

色,使每个顶点着一种颜色,而同一边的两个不同端点着不同颜色。 定理9.11 任何平面图都是可5-着色的。

习题解答

练习9.2

1、给出图9.19中各面的度,并作一与此图同构的图,使标记2的面在该图的图示中为一无界面。

1 2 3 4

5

6

图9.19 解 面1为2度;面2为3度;面3为3度;面4为8度;面5为5度;面6为1度。 下图与此图同构,且原标记2的面在该图的图示中为一无界面。 235641

2、证明定理9.7,不直接引用定理9.6。 证 由于平面连通简单图每个面的度数至少为3(当n≥3时),故 2m≥3r 又因为n – m + r=2,故 2m≥3(2 – n + m) 即m≤3n – 6

3、证明:有n (n≥3)个顶点,r个面的平面连通简单图满足 r ≤ 2n – 4 证 据定理9.7, m≤3n – 6 又因为n – m + r=2,故

n + r – 2≤3n – 6 即r≤2n – 4 。

4、证明:少于30条边的平面连通简单图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不大于4 。

证 用反证法。假设任一顶点的度均大于或等于5,则5n≤2m<60,即n<12。 又因为

5n≤2m≤6n – 12

于是5n≤6n – 12,即n≥12。矛盾。因此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不大于4

6

5、证明:在有6个顶点和12条边的连通平面简单图中,每个面的度均为3。 证 根据欧拉公式n – m + r=2,有

r=2 – n + m=8 故每个面的平均度数为2m / r = 3

又因为连通平面简单图(n≥3)中每个面的度数均大于或等于3,因此该图每个面的度数均为3 。

6、设G为简单无向图,其顶点数n≥11,证明G或G的补G是非平面图。

证 用反证法。假设G和G的补G都是平面图,且G的边数为m,G的边数为m’,则有m≤3n – 6,m’≤3n – 6 (注意,定理9.7对非连通简单平面图同样成立)。进而

m + m’≤6n – 12

又因为 m + m’=n(n – 1)/2,故

n(n – 1)/2≤6n – 12 得3≤n≤10,与n≥11,矛盾。因此G和G的补G中至少有一个是非平面图。

7、证明图9.20中的图都是非平面图。

图9.20 证 (1) 下图中(b)为(a)之子图,而(b)经同胚操作(对虚线内顶点做贯通操作)后为(c),此乃K3, 3。所以,根据定理9.10,图9.20左图为非平面图。 (a)(b)(c) (2) 同上,下图中(b)为(a)之子图,而(b)经同胚操作(对虚线内顶点做贯通操作)后为(c),此乃K3, 3。所以,根据定理9.10,图9.20右图为非平面图。 (a)(b)(c) 7

8、作出图9.19的对偶图,再作出你在第一题中所作的平面图的对偶图,并比较这两个对偶图。

解 如下图所示,(a)为9.19的对偶图,(b)为第一题所作平面图的对偶图。经比较可看出两图不同构。 (a)(b) 9、如果平面连通图G的对偶图G*同构于G,则称G为自对偶图,请给出一个自对偶图的例子。 解 10、如果一自对偶图有n个顶点、m条边,证明: m = 2 (n – 1) 证 由于G同构于G*,那么 G的面数r等于其顶点数n。 又因为 n – m + r=2 故m = 2 (n – 1) 。 11、(G*)*未必等同于G,试举例说明之。 解 G(G*)* 12、平面图G称为是完全正则的,如果G的顶点的度都相等,并且G的面的度也相等。 (1)试作出一个完全正则图。 8

*(2)证明:只有五种可能的连通简单图是完全正则的(不算顶点度为1,2的平凡情况)。

解 (1)

证(2)设连通简单图是完全正则的,其各顶点度为j,各面的度为k 。那么

jn?kr?2m又因为 n?m?r?2 故

,m?jnjn ,r?2kn?jnjn??2 2k n(2k?jk?2j)?4k (a) j = 3 时

n(2k?3k?6)?4k

于是 6 – k >0, k可取值为1,2,3,4,5。而k取值为1,2时,不合要求,因此

1)k=3, 则n=4, m=6, r=4 . 2)k=4, 则n=8, m=12, r=6. 3)k=5, 则n=20, m=30, r=12 . (b) j = 4 时

n(2k?4k?8)?4k

于是 4 – k >0, k可取值为1,2,3。而k取值为1,2时,不合要求,因此 4)k=3, 则n=6, m=12, r=8 . (c) j = 5 时

n(2k?5k?10)?4k

于是 10 – 3k >0, k可取值为1,2,3。而k取值为1,2时,不合要求,因此 5)k=3, 则n=12, m=30, r=20 . (c) j = 6 时

n(2k?6k?12)?4k

于是 12 – 4k >0, k可取值为1,2。而k取值为1,2时,不合要求。

当j > 6时,同上可证k<3,不可能构成完全正则的连通简单图。因此,完全正则的连通简单图只有以上五种可能。

13、证明:定理9.9的结论可加强为“至少有3个顶点的度数不大于5”。

证 用反证法。假设度数不大于5的顶点数可以少于3个,但由于n不小于4且为连通图,所以每个顶点的度数最小为1。因此6(n – 2) + 2≤2m。

由于m≤3n – 6,故

6(n – 2) + 2≤2m≤6n – 12,即6n – 10≤6n – 12 矛盾。因而度数不大于5的顶点数至少有3个。

9

14、给出一个平面图,使它是可4-着色的,但不是可3-着色的。 解 15、证明:若图G的最大顶点度数是d,那么G是可(d+1)-着色的。 证 用数学归纳法。 显然,当G的顶点数n≤d+1时,G是可(d+1)-着色的。 设G的顶点数n=k时,G是可(d+1)-着色的,现考虑n=k+1的情况。设v为G中任一点,G’=G – v,则根据归纳假设,G’ 是可(d+1)-着色的。而v的度数不超过d,即与v相邻接的节点所着的颜色不超过d种,则必可以从d+1种颜色中选择一种为d着色,使其与相邻节点均不同色。因此G也是可(d+1)-着色的。 归纳完成,命题得证。 9.3 树

内容提要

9.3.1 树的基本概念

定义9.9 连通无回路的无向图称为无向树,简称为树(tree)。树中的悬挂点又称为树叶(leave),其它结点称为分支点(branched node)。单一孤立结点称为空树(null tree)。诸连通分支均为树的图称为森林(forest),树是森林。

定理9.12 树和森林都是可2-着色的,从而都是二分图。

定理9.13 树和森林都是平面图,其面数为1。

定理9.14 设图T为一树,其顶点数、边数分别是n, m, 那么 n – m = 1 或 m = n – 1

定理9.15 任何多于一个顶点的树都至少有两片叶。 定理9.16 命题“(n,m,)图T为树”与下列5命题中的每一命题等价: (1)T无回路且m = n – 1 。 (2)T连通且m = n – 1 。

(3)T无回路,但添加任一关联T中两顶点的边时,T中产生唯一的一条回路。 (4)T连通,但删去任一边时便不再连通(T的每一边均为割边)。

(5)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通路。

9.3.2 生成树

定义9.10 图T称为无向图G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如果T为G的生成子图且T为树。

定理9.17 任一连通图G都至少有一棵生成树。

定理9.18 设G为连通无向图,那么G的任一回路与G – T(任一生成树T的关于G的补),至少有一条公共边。

定理9.19 设G为连通无向图,那么G的任一割集与任一生成树至少有一条公共边。 定义9.11 设T为图G的生成树,称T中的边为树枝(branch),称G – T 中的边为弦

10

(chord)。对每一树枝t,T–t分为两个连通分支T1,T2,那么t及两端点分别在T1,T2中的弦组成G的一个割集,它被称为枝t-割集(t-cut set);而每一条弦e与T中的通路构成一回路,它被称为弦e-回路(e-circuit)。

定理9.20 在连通无向图G中,任一回路与任一割集均有偶数条公共边。 定理9.21 设G为一连通无向图,T是G的生成树, S = {e1, e2, e3,…,ek}

为枝e1-割集,那么e1必在弦ei-回路中(i = 2,3,…,k),不在其它弦e-回路中。 定理9.22 设G为一连通无向图,T是G的生成树, C =(e1, e2,…,ek)

为弦e1-回路,那么e1必定在枝ei-割集中(i = 2,3,…,k),不在其它任何枝e1-割集中。

定理9.23 设G是连通边赋权图,且各边的权互不相等。若C是G中的一条回路,那么C上权最大的边e必定不在G的最小生成树上。

9.3.3 根树

递归地定义根树的概念。

定义9.12 树T称为根树(rooted tree),如果 (1)T为一孤立结点v0 。v0又被称为T的树根。

(2)T1,T2,…,Tk为以v1,v2,…,vk为树根的根树,T由T1,T2,…,Tk及与v1,v2,…,vk相邻的结点v0所组成。v0称为T的树根。 定义9.13 在定义9.12中,

(1)v1,v2,…,vk称为v0的儿子,v0称为它们的父亲。vi,vj同为一顶点v的儿子时,称它们为兄弟。 (2)顶点间的父子关系的传递闭包称为顶点间的祖孙关系。即当vi为vi+1 (i = 1, 2,…, l-1)的父亲时,v1是vl的祖先,vl为v1的子孙。 (3)根树T自身及以它的树根的子孙为根的根树(T的子图),均称为T的子树(subtree),后者又称为T的真子树。

定义9.14 除了树叶外,每个结点都有两个儿子的根树称为完全2元树(binary tree)。 完全2元树有以下性质。

定理9.24 完全2元树的顶点个数n必定是奇数。 定理9.25 完全二元树中叶的数目l? 定理9.26 完全二元树高h满足 ?log2(n?1)?1??h?n?1,其中n为树的顶点数。 2n?1 2这里n为二元树的顶点个数,[a]表示大于等于a的最小整数。

定义9.15 每个结点都至多有两个儿子的根树称为二元树(quasibinary tree)。类似地,每个结点都至多有n个儿子的根树称为n元树。 对各分支结点的诸儿子规定了次序(例如左兄右弟)的n 元树称为n元有序树;若对各分支结点的已排序的诸儿子规定了在图示中的位置(例如左、中、右),那么该n元有序树又称n元位置树。2元位置树各分支结点的左右儿子分别称为左儿子和右儿子。

二元位置树被大量用于数据的表示,例如表示算术表达式及各种字符串。这时,常常需要遍访每一个结点,以下是三种遍访二元树的算法。 (1)先根算法

(1.1) 访问二元树树根r。

11

(1.2) 如果r有左儿子,那么又以先根算法遍访r的左子树(以r的左儿子为根的子树)。

(1.3) 如果r有右儿子,那么又以先根算法遍访r的右子树(以r的右儿子为根的子树)。

(2)中根算法

(2.1) 如果二元树树根r有左儿子,那么以中根算法遍访r的左子树。 (2.2) 访问二元树树根r。

(2.3) 如果二元树树根r有右儿子,那么又以中根算法遍访r的右子树。 (3)后根算法

(3.1) 如果二元树树根r有左儿子,那么以后根算法遍访r的左子树。 (3.2) 如果二元树树根r有右儿子,那么又以后根算法遍访r的右子树。 (3.3) 访问二元树树根r。

习题解答

练习9.3

1.证明定理9.12、定理9.13。 证(1)定理9.12

由于树无回路,即回路长度为0。根据定理9.1,树是二分图。又根据练习9.1之9,树是可2-着色的。

又由于森林的诸连通分支均为树,故森林也是二分图,可2-着色。

(2)定理9.13

由于树无回路,因而无论怎样切割、贯通操作也不可能以K3,3、K5为子图。根据定理9.10,树是平面图,面数为1(无回路)。

又由于森林的诸连通分支均为树,因此森林也是平面图,面数为1 。

2.证明定理9.16之(3)?(4),(4)?(5)。 证(1)(3)?(4)已知T无回路,添加任一边时产生唯一的回路,欲证T连通且删去任一边时便不再连通。

假设T不连通,则至少存在两个顶点vi,vj不可达。在T中添加关联vi、vj的边e,根据(3),产生唯一回路C,且e在C中(否则与T无回路矛盾)。从C中删去e,vi、vj仍然可达,与假设矛盾。所以,T连通。

假设e是关联vi、vj的边,删除e后T仍然连通,即vi、vj之间有一条不经过e的通路。则在T中,该通路与e构成一回路,与前提矛盾。所以,删去任一边时T不再连通。

(2)(4)?(5)已知T连通,但删去任一边时便不再连通,欲证T的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通路。

因为T连通,所以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至少有一条通路。现假设存在两个顶点vi、vj,vi到vj有不止一条通路,则两条通路构成一闭路径,从闭路径上删去任一边e,T – e 仍连通,与前提矛盾。所以,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通路。 3.(1)试画出所有具有五个顶点的、不同构的树。 (2)描述恰有两片叶的树的特征,并证明你的描述是正确的。 解(1) 12

(2)恰有两片叶的树是一条链,除两端的两个悬挂点外,其余皆为2度分支点。证明如下 :

设树共有n个顶点,其中恰有2片叶,其余n–2个节点的度数均≥2,而它们的平均度数为

2m?22(n?1)?2??2n?2n?2所以,除叶之外,其余节点的度数均为2。为证明它是一条链,用数学归纳法。

显然,当n=2时,树为具有两片叶的链。

假设n=k (k≥2) 时,恰有两片叶的树为一条链。现在考虑n=k+1时的情况。设v为两片叶之一,T’=T–v,则T’仍为一棵恰有两片叶的树(否则添加v后叶的数目将超过2)。根据假设,T’为一链,而在T中,与v相关联的节点只能是T’中的叶,因为其余节点的度数已经达到2,再与v关联将超过2,也就是说,T也是一条链。

归纳完成,命题得证。

4.一棵树有两个2度顶点,1个3度顶点,3个4度顶点,问:它有几个1度的顶点。 解 假设共有k个1度顶点,则

k + 2?2 + 1?3 + 3?4 = 2m = 2(n–1) = 2(k+2+1+3–1) 解得k=9,即共有9个1度顶点

5.一棵树有n2个2度顶点,有n3个3度顶点,……, 有nk个k度顶点,问:它有几个1度的顶点。

解 假设共有n1个1度顶点,则

?ni?1ki?i?2(?ni?1)i?1kkn1??ni(i?2)?2i?2

6. (1)证明:n 个顶点的树,其顶点度数之和为2n – 2。 ?(2)设d1, d2, … , dn 为n个正整数,n≥2,并且

?di?1ni?2n?2。

证明:有树T使T的n个顶点的度数分别是d1, d2, … , dn 。

证 (1)由于

?di?1ni?2m,而m=n – 1(T为树)

?di?1ni?2n?2

(2)用数学归纳法。

当n=2时,因为d1 + d2 = 2,d1, d2为正整数,所以d1 =d2 =1,显然两节点组成的树满足要求。

假设当n=k (k≥2) 时,命题成立,现在考虑n=k+1的情况。

13

∵ d1, d2, … , dk+1 为k+1个正整数,并且

?di?1k?1i?2k

k?1i?1 ∴d1, d2, … , dk+1中必存在某个di =1(1≤i≤k+1),否则

?dk?1i?1i?2k?2,

d1, d2, … , dk+1中必存在某个dj≥2(1≤j≤k+1),否则

?di?k?1?2k,

不失一般性,设i<j,对于 k个正整数d1, d2, … ,di-1, di+1, … , dj–1, … , dk+1,它们的和为2k–2,根据归纳假设,存在一棵有k个节点的树T,其各节点的度数与这k个整数一一对应。现在T上添加顶点vi,并增加vi与vj的关联边,得到T’,T’仍为树,且vj的度数从dj–1变成了dj,vi的度数为1 (di),其余各节点度数不变,即T’各节点的度数分别与d1, d2, … , dk+1一一对应。 归纳完成,命题得证。 7.给出图9.35的最小生成树,并写出关于这一生成树的枝割集系和弦回路系。 89106475311 图9.35 解 最小生成树如下图所示 89106475311 共有4条枝,5条弦,因为各边权重各不相同,所以以下用相应的权来记边 枝3-割集是{3,8,9,10} 枝4-割集是{4,7,9,10,11} 枝5-割集是{5,10,11} 枝6-割集是{6,7,8,9,10,11} 弦7-回路是{7,4,6} 弦8-回路是{8,3,6} 弦9-回路是{9,3,4,6} 弦10-回路是{10,3,4,5,6} 弦11-回路是{11,4,5,6}

8.证明定理9.22。

证 设S为任一枝ei -割集(i=2, 3, …, k),例如S为枝e2 -割集,则C与S有偶数条公共边,其中之一是e2,由于C中e1为弦,其余均为枝,而S中除e2外均为弦,所以C与S还应有的公共边只能是e1,故e1在枝e2 -割集中。由于证明过程对一切ei(i=2, 3, …, k)均

14

成立,因此定理的前半部分得证。

设S为枝e -割集,而e≠e2, e3, …, ek,若e1在S中,那么C与S只能有e1一条公共边,因为S中只有e为枝,而C中只有e1为弦,故e1?S, 定理的后半部分得证。

由此,定理得证。

9. 判断下列断言的真假:

(1)连通无向图G的任何边,都是G的某一棵生成树的枝。 (2)连通无向图G的任何边,都是G的某一棵生成树的弦。 解 (1)假。因为环不是任何生成树的枝。

(2)假。G的割边不是任一生成树的弦。

10.设G为连通无向图,证明:

(1)G的任一生成树T的关于G的补G – T 中不含有G的割集。

(2)G的任一割集S的关于G的补G –S(从G中删除所有S中的边)中不含有G的生成树。

证(1)用反证法。假设存在某个T,使得G – T 中含有G的割集,那么根据割集的定义,T不连通,与T为树矛盾,所以,原命题得证。

(2)用反证法。假设存在某个S,使得G – S 中含有G的生成树,则根据树的定义,G – S仍连通,与S为割集矛盾。所以,原命题得证。

11.设C是连通无向图G的一条回路,a , b是C中任意两条边。证明:存在G的割集S,使得S与C仅以a , b为公共边。

证 设T为以a为枝,以b为弦的G的生成树(这总是可以办到的,因为a、b同在一条回路C上),则C为T的弦b-回路。用S表示枝a-割集,因为a?C,根据定理9.22,b必在S中。所以,a、b同为C和S的公共边。除此而外,C、S不可能再有其它的公共边,因为S中只有枝a,C中只有弦b。定理得证。

12.T是连通无向图G的生成树的充分必要条件是:T是G的连通生成子图,且T有n – 1条边,这里n是G的顶点数。

证 必要性。

设T是G的生成树,那么T是G的生成子图,且T为树,即T是连通图,m = n – 1 。 充分性。

设T连通且m = n – 1,那么根据树的定义,可知T为树。又因为T是G的生成子图,故 T是G的生成树。

13.设T1,T2为连通无向图G的两棵不同的生成树,边a在T1中,但它不在T2中。证明:T2中存在边b , 使b不在T1中,并且(T1 – a)? {b}以及(T2 – b)? {a}都是图G的生成树。

证 由于a在T1中,而不在T2中,故存在T1的枝a-割集S,T2的弦a-回路C。根据定理9.20,S和C除了a之外至少还有一条公共边,记为b,则b为T2的枝,T1的弦,即b属于T2,不属于T1。

又因为对T1来说,a属于弦b-回路,对T2来说,b属于弦a-回路,因此

15

(T1 – a)? {b}以及(T2 – b)? {a}都是无回路的图,且仍满足m = n – 1 故(T1 – a)? {b}以及(T2 – b)? {a}都是图G的生成树。

14. 修改克鲁斯克尔算法,使它能作出平面连通边赋权图的最大生成树。 解 设连通边赋权图G=有n个顶点m条边,并设 W(e1)>W(e2)>W(e3)>…>W(em) (1)设置变量k,A。置k为1,A为Φ

(2)若G的子图不包含回路,那么置A为A∪{ek} (3)当|A| = n – 1时算法终止,否则置k为k+1,回到步骤(2) 即为所求的最大生成树。

15. 给出一个简明而又充分的条件,使得满足这一条件的平面连通边赋权图的最小生成树是唯一的。

解 边权互不相等的平面连通边赋权简单图的最小生成树是唯一的。若不然,根据本练习第13题,将有T1,T2为连通无向图G的两棵不同的生成树,但它们的边权之和相等。那么必有a在T1中,而不在T2中,b在T1中,而不在T2中,不妨设W(a)>W(b)。于是(T1 – a)? {b}是一棵边权之和更小的生成树。导出矛盾。

16.试将定理9.25、定理9.26推广到完全n元树上,并证明你的推广是正确的。

证 (1)定理9.25的推广:完全n元树中叶的数目l?(n?1)x?1,其中x为树的顶n点数。

设完全n元树T有x个顶点,l片叶和m条边,那么除根(n度)以外它有x– l–1个分支节点,各为n+1度,于是

n + l + (n+1)( x– l–1) = 2m =2(x–1)

(n?1)x?1 nx?1 将n=2代入得l?,与原定理同。

2 解出l?(2)定理9.26的推广:完全n元树高h满足?logn[(n?1)x?1]?1??h?中x为树的顶点数,?a?表示上取整。

如果高为h的n元树的树根到每片叶的通路长度均为h,那么它的顶点数应是

x?1,其nnh?1?1 n?n?n?...?n?

n?1012hnh?1?1 因此,≥x,即h??logn[(n?1)x?1]?1?

n?1另一方面,如果完全n元树的每个分支节点的n个儿子中都只有一个不是叶,这时它的顶点树达到最少,即

n?h?1?x

16

h?x?1 nx?1 nx?1 将n=2代入得?log2(x?1)?1??h?,与原定理同。

2 综上,有?logn[(n?1)x?1]?1??h? 17.(1)用二元位置树表示命题公式

(A→B)∧(┐(C∨B)?┐B)

注意,请将一元运算符的运算对象取做运算符结点的右儿子。

(2)用3种遍访算法遍访你作出的二元位置树,写出相应的线性表达式,并像式(9-4)(9-5)那样,用横线标出其波兰表示和逆波兰表示的运算进程。 解 (1) ∧→AB┐∨CA?┐B (2)先根算法:∧→AB?┐∨CA┐B

中根算法:A→B∧┐C∨A?┐B

后根算法:AB→CA∨┐B┐?∧

18.将图9.36(a)中的有序树及(b)中的有序森林,表示为2元位置树。

(a) (b) 图9.36 解

(a)(b)17

19.有8枚硬币,其中可能有1枚是假币(但假币不多于1枚),假币与真币重量不等。试用一架天平来称量,3次称出假币或断言假币不存在,请用根树表示你的称量策略。 解 {1,2,3}-{6,7,8}左低右低水 平{1,2}-{3,6}{4}-{5}{3,6}-{7,8}左低水 平右低左低水 平右低左低水 平右低{1}-{2}{7}-{8}{4}-{1}{1}-{5}{1}-{2}{7}-{8}左低水 平右低{3}Φ{6}左低右低 重左低水 平水 平右低 重左低右低左低水 平右低{1}{6}{2}{8}{7}{4}{5}{4}{5}{2}{1}{7}{3}{8} 重 轻 重 轻 轻 重 轻 轻 重 轻 轻 重 轻 重注:1. Φ表示伪币不存在 2. 伪币下面的说明文字指出伪币比真币重还是轻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