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二学期二(2)数学计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1 13: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 — 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小学数学科教学计划

镇 (街道): 三水区大塘镇 学 校: 大塘中心小学 班 级: 二(2)班 任课教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考成绩统计表 班 级 参加考试达标率优秀率人 数 (%) (%) 各等级段人数 A B C D E 二(2) 39 81.82 61.36 32 7 0 0 0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四 则 计 算 学生掌握所学的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但计算不够准确,差生经常出现进位和退位上的错误,有个别学生对计算顺序不掌握。 逻 辑 思 维 几 何 图 形 知 识 与 空 间 观 念 大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部分后进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较差。 学生具有简单几何图形知识,对所学的初步几何图形的概念、特征认识较好,如:角、线段、直线、直角、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但有小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如绘图出现较大差错。大部分学生学习几何图形感兴趣,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掌握较好。 解 决 问 题 部分学生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认真分析题意,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但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认识不足,不理解题意,不会分析数量关系。

学 习 态 度 、 方 法 、 兴 趣 、 习 惯 等 状 况 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科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上课能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部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 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基础知识较差,接受力不强,课外不注意自行补缺补漏,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其 它 学生经常出现粗心大意现象,作业书写比较马虎。 本班学生落后面较大,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慢,懒汉思想严重,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上课喜欢讲话或搞小动作,还有部分的同学上课时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从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对 基 本 情 况 的 分 析 看,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非常的懒散,对于已经讲过的作业没有及时地修改,完成情况不理想,同时有少部分的同学有抄袭的现象。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和后进生占大部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懒读题目就急于动手,以做成离题万丈,另外计算时又粗心大意,不会检查。因而影响全班数学科成绩平衡发展,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积极学习,但终究仍须加强训练,在中等生挖掘潜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与此同时,要培养尖子生,发挥他们的优势,扶助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认真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力求本班数学科成绩平衡发展。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佰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辩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及教改教研课题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教 学 措 施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7、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9、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题: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 改 教 研 课 题 及 教 学 措 施 措施: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2、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现实的活动进行感受,获得体验。 3、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注重设计有层次的、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 5、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及敢于质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使用小括号。 关键: 让学生学会看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会提问题。 1、学生的观察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2、今后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的掌握小括号的作用。 1、加减、连减应用题????????2课时 2、乘加应用题???????????2课时 3、机动??????????????1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课件、挂图、投影片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改 教研 实施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班别 二(2) 考试 人数 40 A 17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18 C 3 D E 1 优秀 率 42% 达标 率 95% 1)、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教学 信息 反馈 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学生的乘除法口算计算题基本能达标。 3)、中下生对两步解答的乘法和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还不过关。 4)、大部分学生对看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会提问题,解决问题未过关。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2.表内除法(一) 教学课时 13课时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不断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5、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除法的含义,平均分的意义,把总数分成几份时,每一份要分的同样多。 关键: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1、基础概念填空题和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能力很不理想。 2、在教学中加强双基教学,强化填空题训练,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去分析解答问题。 1、除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 3、除法应用题????????????3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挂图、实物图片、学具盒、卡片、课件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对优生进行能力提高的训练。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中下生。 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改 教研 实施 运用多种教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班别 二(2) 考试 人数 40 A 17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18 C 3 D E 1 优秀 率 42.5% 达标 率 95% 教学 信息 反馈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生未能在不断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方面的知识今后应加强练习。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3、图形与变换 教学课时 4课时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1、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辨认锐角和钝角,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难点:1、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一周或半周。 1、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部分学生未能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训练,精讲多练,使学生弄清题意并解决问题。 1、锐角和钝角??????????????1课时 2、平移和旋移??????????????1课时 3、剪一剪????????????????1课时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各种角的教具 课件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对尖子生多练习一些图形平移的有关实际问题,并适当练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对中下生进行互帮活动。 剪一剪,画简单图形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改 教研 实施 教学中,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的探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和探究。 考试 人数 40 A 23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14 C 2 D E 1 优秀 率 57.5 达标 率 97.5 班别 二(2) 教学 信息 反馈 1)、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初步感知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3)、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得到加强。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5)、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中下生都不过关。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4.表内除法(二) 教学课时 11课时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关键:使学生会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掌握较差,不会分析和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双基教学,加强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教学。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整理与复习?????????????2课时 4、机动????????????????2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课件、卡片、图片、投影机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尖子生在继续加强“双基”训练的同时,加强创新及开放性题目的训练。 对中下生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概念辨别,弄清各数的基本含义,及时做好补缺补漏,打好扎实的基础。 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改 教研 实施 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试 人数 40 A 23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14 C 2 D E 1 优秀 率 57.2 达标 率 95.5 班别 二(2) 1)、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教学 信息 反馈 商的一般方法。 2)、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4)、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中下生基本不过关。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5.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课时 10课时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的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 重点: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写的规则。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难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中间或未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1、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比较差,未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未能正确地解答相关的应用题。 2、加强有效教学,加强中下生的辅导训练。 1、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3、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课时 4、整理与复习???????????????2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课件、计数器、数位表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充分利用计数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读数和写数的法则,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谁数数数得又快又对 教改 教研 实施 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班别 二(2) 考试 人数 41 A 13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20 C 4 D 3 E 1 优秀 率 达标 率 31.17% 90.24%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概念,小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教学 信息 反馈 2、大部分学生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能够万以内数的大小。 3、大部分学生会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4、部分学生未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不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今后加强中下生的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6.克和千克 教学课时 课时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6、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 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关键: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一千克的表象,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重量单位的有关的知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1、部分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比较模糊,不会运用重量单位的进率。 2、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辅导训练。 1、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1课时 2、机动?????????????? 1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天平秤一台、课件、尺子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尖子生在继续加强“双基”训练的同时,继续进行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训练。 中下生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 你会称东西吗?称一称物品。 教改 教研 实施 教学中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的探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探究。 考试 人数 41 A 13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20 C 4 D 1 E 3 优秀 率 达标 率 班别 二(2) 31.71% 90.24%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1、90﹪的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准确率高。 教学 信息 反馈 2、70﹪的学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 3、大部分学生会比较质量单位的大小。 4、70﹪的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文字题。 5、生活中的数学只有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 6、生活中的数学部分学生不会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错误比较严重。 7、开放窗口题,只有个别学生正确回答。 8、在教学工作中加强中下生双基知识的辅导和强化训练。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课时 9课时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能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4、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会用数的组成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难点: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关键:让学生通过学习,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1、部分学生未掌握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2、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课时 2、几十几百的加减法???????????4课时 3、整理复习???????????????1课时 4、有多重????????????????1课时 5、机动?????????????????1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计数器、卡片、课件、投影片、小黑板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加大训练内容,拓宽知识面。 鼓励中下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注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及时给他们补缺补漏。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改 教研 实施 继续实施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试 人数 A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C D E 优秀 率 达标 率 班别 教学 信息 反馈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8.统计 教学课时 2课时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统计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统计,并能分析统计表。 难点: 、掌握统计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描绘制统计图。 关键: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统计的有关的知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3、不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不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4、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辅导训练。 3、简单的复式统计表?????????1课时 4、简单的统计图???????????1课时 5、简单的统计图练习课????????1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课件、尺子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尖子生在继续加强“双基”训练的同时,继续进行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训练。 中下生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 你收集信息吗?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吗? 教改 教研 实施 教学中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的探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探究。 考试 人数 A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C D E 优秀 率 达标 率 班别 教学 信息 反馈

单元名称 教 学 目 标 9、找规律 教学课时 3课时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学生 知识 技能 缺漏 状况 及 补救 措施 教学 内容 及 教时 安排 重点:让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难点:运用规律去创造美。 3、部分学生未能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4、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训练,精讲多练,使学生弄清题意并解决问题。 1、找规律????????????????2课时 2、机动?????????????????1课时 教具 与 学具 课件 各种角的教具 课件

尖子 生智 能训 练及 帮助 中下 生赶 队措 施 第二 课堂 对尖子生多练习一些观察、猜测、实验的推理过程,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的有关实际问题,并适当练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对中下生进行互帮活动。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画一画,画简单有规律的图形。 教改 教研 实施 教学中,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的探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和探究。 考试 人数 A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B C D E 优秀 率 达标 率 班别 二(2) 1)、 教学 信息 反馈

五、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教 学 进 度(页) P2~P8 P11~P17 P18~P23 P24~P34 P35~P41 P42~P48 P49~P55 P56~P63 P64~P66 P67~P74 P75~P82 P83~P88 P89~P94 P95~P100 P101~P108 P109~P115 P116~P122 P123~P127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备 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47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