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更新时间:2024-05-05 0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释如下概念的含义:绩效 绩效评估 绩效管理

答: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 绩效评估:在微观层面,绩效评估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中观层面,便是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包括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如政策制定执行的效果,项目管理实施的状况影响,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整个公共部门或狭义上指政府的绩效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变,精神文明的提高等方面。

绩效管理:美国国家绩效评估小组的定义是,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27、解释如下概念的含义:公共财政管理 公共预算 预算外资金 政府决算 公共收入

答: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是一种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公共预算:公共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也称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政府进行财政管理所必需的方式。公共预算就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

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队为履行或代行行政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决算是预算管理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32、解释如下概念的含义:公共信息资源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电子政务

答:公共信息资源是社会公共生活得以有效运行和不断改善其质量所依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信息是客观世界及其组成要素的自我表述,它表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性质、运动状态和方式,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可以界定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公共信息资源,依据现代管理方式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活动。 电子政务狭义的讲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

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广义的电子政务,就我国而言,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切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活动和事务处理。

简述公共管理的特点。

答:(1)、全方位绩效管理(2)进行专业化管理并明确管理者的责任(3)、公共管理社会化(4)、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5)、建立有限政府

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来分析一项公共管理活动。(没有标准答案)

答:实证研究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现象“是什么”或者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实证研究就是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它回答的是:如果作出了某种选择,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规范研究则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么样”,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等这一类的问题。它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问题。规范分析则与实证分析不同,通过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规范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进行分析以前,要先确定相应的准则,然后再依据这些准则来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偏离的程度如何,应当如何调整,等等。

例如,如果我们将规范分析方法用于对现行税制的研究,就需要根据“效率”、“公平”等税制设置原则,来分析和判断现行税制是否符合这些原则,如果不符合,那么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偏离,今后应当如何调整税制使之与上述原则要求相一致,等等。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公共组织是由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系统。分成两大类: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1)组织人员;(2)机构设置;(3)财务和设备;非物质要素:(1)公共组织目标;(2)权责体系;(3)公共组织文化;(4)制度法规;(5)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主要有哪几类?

答:1、政府组织 2、政党 3、公共企业 4、非政府组织

5、公共组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1)公共组织的结构的定义:是指公共组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即构成公共组织的各部门、各职位以及各层次之间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形成的关系体系。 (2)公共组织结构:纵向结构—层级结构(上下隶属关系)横向结构—部门结构(职能分工互相合作关系)

(3)公共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型组织(军队)2、职能型组织3、直线—职能型组织4、矩阵组织5、网络型组织 6、如何看待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答: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1)、建国初期的政府机构改革:1954年、1958年政府机构改革;文革时期政府机构设置 (2)、“改革开放” 后的政府机构改革: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8年、2013年机构改革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

(1)、历次体制改革都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基本尊重;(2)、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3)、体制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 (4)、体制改革必须注意借鉴国际经验

7、根据案例:“县政府发文,摊派卖水泥”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应履行哪些基本职能?

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体系的完善者、环境资源的保护者、社会冲突的协调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上述七种角色是政府作用的一般概括,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般行为模式。政府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确立好干预的范围及力度,有效地弥补市场缺陷,克服市场失灵,避免政府失败。(县政府发文,摊派卖水泥是政府生产角色的越位。表现:政府事业单位垄断公共服务;政府对社会和市场的管制过多过滥。扭曲的政府出售形式――政府生产组织与私人生产组织在市场中不能够公平竞争;错位的市场化改革。)

(2)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时如何做到公平和公正?

一、政府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①能

由市场和社会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就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只承担必要的提供责任。②注重引入竞争。③增加公众选择权。二、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的公法和私法体系;公正的仲裁制度。三、提高管理能力:①提高合同管理能力;②促进竞争;③建立规制框架,进行合理规制;④提高降低或分担风险的能力(商业风险、财政风险、政治风险)⑤提高融资能力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8、简述公共管理职能的特征。

答:公共管理职能的特征:公共性、阶级性、 服务性、动态性、交叉性

9、简述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

答:(从国家职能视角看)(1)、政治统治职能: 通过实现公共管理的这一职能,为公众提供稳定的政治秩序和促进民主的发展。 (2)、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通过公共管理的这一职能的落实,实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卫生 、教育及其他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10、新形势下(因华北平原水污染极度严重,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政府应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没有标准答案,结合自己的认识)

答: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的矛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经济

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要从三个方面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一、由单纯注重GDP增长向注重绿色GDP转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低产出、高污染的投资项目,优先保障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税收贡献大的项目,鼓励集约型、规模化开发,确保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二是在提升传统产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提升高新企业的产值比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以环境管理认证为切入点,限制企业排污,使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废气、废渣、废水及生产垃圾的综合开发利用。四是要加大查处排污行为,坚决刹住乱排乱放的现象。

二、由“饥不择食”到“择优录取”转变,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为改变落后面貌,近几年,各地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招商初始阶段,为吸引外商投资,在用电、用水、用地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的政策。然而,如果初始招商阶段“饥不择食”,粗放、盲目招商,就会造成了土地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控制污染企业的进入,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优先引进耗能小、污染小的清洁型企业,对有污染排放的企业,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的有关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和审批,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一

律不办。对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严格要求同步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后,环保部门严格按有关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才允许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千万不能走东南沿海“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三、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处理好产业集聚与资源集约的关系

产业集聚是提高区城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行业越集中,资源利用率就越高,污染的治理也就越容易。我们要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按照节约、集约的发展方向,大力倡导工业进园,推动产业园区化。通过减少零星工业用地供给等措施,逐步使有技术、有规模、有税源、污染小的项目进园区发展。在抓好工业园区的同时,必须着力抓好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不足、环境压力、土地限制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及早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环境也是竞争力”的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简析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答:公共政策过程是由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和公共政策的监控与终结等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实际动作过程,该过程其本质是一种政治过程。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

过程:公共决策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执政党,它通过政治过程决定全社会价值、利益在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人之间的分配。 12、简述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功能。

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意志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公共权力就干实行治理和变革社会的方案和蓝图,它具有如下本质和功能:(1)公共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 。(2)公共政策作为执政党、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公共政策作为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所有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利益关系的处理,总要给一些阶级、阶层或团体带来好处,而对另一些阶级、阶层或团体带来损害或不增加利益。当然,也有少量的政策会给全社会带来益处。) 13、举例说明我国公共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没有标准答案) 答: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十二五”规划编制是中国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最好案例。它总共经历11个步骤包括前期研究、中期评估等形成《国家“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党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起草、通过《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纲要草案》、正式公布《纲要》、规划实施。

从制度形式上看,是一个“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过程 ;

从各方表达意见上看,是一个“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过程;从各方参与角度看,是一个“参与、共识;再参与、再共识”;从形成纲要文本来看,是一个“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的过程。这种决策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循环:前一轮为后一轮奠定基础,每经过一轮,不同意见表达的民主程度和形成政策共识的集中程度都进入更高阶段,规划文本的质量也上一个新的台阶,显示了极好的学习机制和极强的适应能力。

通过多次反复的民主集中的过程,使得“十二五”规划既反映了国家战略意图,又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既反映了中央的战略决策,也充分体现了地方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这样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就使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诉求、不同的观点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妥协,从而逐步形成政治共识、政策共识以及社会共识。 14、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实现公民个体参与公共决策的自主性?

答:公民个体参与公共政策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

(1)公民之特性就体现在 “公”字上,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在公共生活当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2)在民住社区内自发地相互交往,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利,进行自治。比如:我国的村民自治、社区自治、行业自治。(3)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不仅仅是“是公民”,更要做到“做公民”。(4)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有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社会义务的精神、意识。(5)有主观能动的作为意识。(6)主动地参与,认同公民共同体。

15、根据案例:“山西省翼城县计划生育试点政策制定和执行” (没有标准答案)

(1)请列举本案例中各方参与者,并探讨在该案例整个政策过程中谁是最有影响的参与主体?

(2)有关部门是如何吸纳专家参与政策过程的?你如何看待有关部门的做法?

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答:1、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 2、是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

3.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 4、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

答: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流动过程。在评估开始之前,先要对评估作出整体规划,解决好四个前提,即确定决策者的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制定有效目标和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然后做好评估的技术准备,包括评估指标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用等。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估的内容和范围收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上述过程完成后,就需要采取步骤以实施评估。这些步骤包括制定详

尽的研究计划、设立评估研究小组、建立联系渠道、选用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估。研究计划应该对问题有清楚的描述,对内在的限制条件和可能运用的假设作出说明,写出使用方法,列出要运用的各种资源,编写进度报告,确定修正计划的特定程序,完成研究主题部分框架的时间,最后还应说明如何使用评估结果程序,也就是评估结果让人知晓。因而,评估报告的性质和呈阅对象也应详细说明。 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是有效的绩效评估不可缺少的步骤,因为绩效评估不仅仅是测量组织的绩效情况,还要解释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发现妨碍绩效提高的原因,重新设计评估目标和侧重点。由此可见,评估是持续的周期性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运用结果来实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由确定目标——实施评估方案——审查评估结果——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共四个步骤形成循环周期。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绩效管理最要的、最困难的是建立合理的评估内容即衡量标准,在衡量标准确定之后以此为准则还要明确更为具体的衡量指标,二者共同构成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标准1.经济标准2.效率标准3.效益标准 4.公平标准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具体指标1.工作量完成的指标2.实际的单位成本与工作量标

准的比率指标3.效率衡量与效果质量相结合的指标4.资源利用指标

5.对比度指标6.综合性的绩效指标

20.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试论解决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结合本工作)

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难。(1)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2)公共部门的目标缺乏准确(3)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难以确定(4)组织自身不足与障碍(5)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

改进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的途径。(1)全面引入公众参与机制(2)争取高层的承诺与支持(3)推动绩效管理的法制化(4)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指标体系(5)改造公共组织适应评估需要。 建立科学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点:

(1)制定和实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总体战略(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符合实际的绩效评估体系。(3)坚持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4)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推进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探索和法制化进程。(5)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制度和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行政问责制。

21.你如何看“安徽蚌埠市直机关足球赛,市长一人进四球”?(没有标准答案)

答:市长何至于连运动装备都没有完全更换就上场踢球,而且一踢就能独中四元?再说了,如果是为了表示市长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视,也只需为正式比赛开球,或者下场试几脚就可以了, 市长身先士卒,不仅是必要的也符合时下国内推广此类活动的实际。“领导干部带头”,感召力会相对高。然而,“让”出来的市长“独进四元”实不足取。体育

竞技的核心魅力在于“更快,更高,更强”,足球运动充满竞技色彩,充满对抗性,也应该是一次次完全公平而不“藏私”的竞技。当地组织的机关足球比赛,很明显是将“官场文化”移植到了足球赛场,这与足球运动精神不符。在这场机关足球比赛中,更多让人看到的是“官场文化”在足球场上的延伸。本队队员在“配合”市长踢球,对抗队的队员在“刻意”为市长进球创造机会……新同志“让”着老同志,下级“让”着上级领导踢,球场气氛是和谐了,是“皆大欢喜”了,但足球的精神却丢失殆尽了,球场上充斥的却是“满目”的官气。这种场面显然不是公众想看到的,也不是真正的足球运动。“市长一人进四元”,丢掉的是公平平等的竞争意识,透露出的是“矮化”了的官风。

22.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请你谈一谈如何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没有标准答案) 答: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一)重教育,提高素养。强化干部教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从源头上防范腐败的治本之策。只有时刻注意学习,尤其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才能不断升华精神境界,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欲望诱惑面前做到“心不动,手不痒”,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那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要求。“德是才之本”,有德无才,干不好事情;有才无德,就不会一心为公,而且还会影响工作,贻误事业。我们既要抓住品德建设这个关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工作的开展。又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识别真伪,明判是

非,驾驭全局的能力,成为有德有才的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格的优化。

(二)重机制,以法律德。领导干部道德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内在的自我修养,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加强道德建设,要把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入到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中,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强制性导向作用,促进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特别要加强对重点的把握,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家庭、原则与亲情的关系,以令人信服的清廉形象言传身教。其次要加强对源头的管理。要从管权、管钱、管人等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入手,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体制、制度的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再次要加强对苗头的防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闻万事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纵观腐败事例,许多都是在矛盾侥幸的复杂心态驱使下,迈出第一步而不能自已。要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重约束,强化监督。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监督是保证。只有加强监督,把领导干部置于组织、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中,才能有效做到防腐拒变。一是要发挥组织的监督作用。二是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三是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具有特殊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大胆对一些社会影响比

较广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事进行公开曝光,激浊扬清。 23、公务员应如何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标准答案)

答: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温家宝总理对广大公务员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第二,要做努力工作的模范;第三,要做清正廉洁的模范。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公务员,履行国家使命,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有高尚的道德,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能够严于律己,能够遵守职业操守;其次,在党的领导下,要能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然后,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要具有强烈的组织性和原则性,绝不能针对政策搞对策,钻制度上、体制上的空子;再次,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领会政策的水平,改进执行政策的做风,增强落实政策的能力,开拓创新政策的视野;最后,要牢牢把握上级党委的领导意图和要求,认真的贯彻下去,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节、落实到末端。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当今社会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我国又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转型时期,如何顺应历史潮流科学发展,政府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作为政府的公务员,如何能把工作做到位、做出色,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对于我们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不断加强业务

学习,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落伍、不掉队。第一、要学习党和政府的执政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要立足本职学习好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标准,争做业务骨干。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守“为民”和“为己”的底线。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时事学习,提高开展工作站位。四、加强信念学习,提高服务群众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替人民分忧,为人民办实事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在开创党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公务员,应该身先士卒,积极工作,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4.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评析该案例:“媒体记者记录基层副镇长的一天:截访、造假、捡垃圾”。(没有标准答案)

答:乡镇干部是基层的国家工作人员,具体从事“三农”工作,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同时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一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虽然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部分乡镇干部是务实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少数乡镇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习风气不浓厚(二)工作作风不务实:在工作上,干事不用

心,工作不落实,精神不振奋;缺乏工作激情,缺乏责任性和主动性,得过且过、不动脑筋、回避矛盾,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做农村工作中,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认为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把工作落实了。(三)农村工作方法简单

(四)为民服务观念淡漠 (五)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烈 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执政为民的理念;二是加强学习有关政策,为农村建设争取项目、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增强政策水平本领;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认真学习农村常用的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手段调解农村矛盾,化解纠纷,强化民主法制意识;四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各自所负责工作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强化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五是加强实用技术学习,结合本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认真学习相关的实用技术,确保都有一技之长。

(二)健全教育机制,夯实思想基础 :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乡镇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完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这是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干部伍素质的治本之策。把“公开选拔”、“民主推荐”、“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并配套完善起来,增加选人用人的科学性、

合理性、全面性,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从而使优秀的人才充实到乡镇干部队伍中来,使优秀的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促使乡镇机关干部在思想上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超跨感。

(四)强化激励机制,构建责任体系: 要建立完善一个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以此来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多为群众着想,更加务实工作。

(五)建立完善监督机制,从严管理干部 :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和办法,不断强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测评、评议制度,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管理。积极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离任审计制、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 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对违规违纪的,坚决予以处理。 (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解决突出问题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还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的问题,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使干部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七)为乡镇干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乡镇干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让乡镇干部有发展的空间,有干事的动力。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心乡镇干部,多为乡镇基层干部排忧解难。特别是健康检查、子女入学等方面着重考虑,住房、家属调动、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方面也要给予关心和照顾,使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感到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为乡镇干部干

好工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乡镇干部思想顺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加强基层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要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教育,着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在健全和完善机制上寻求突破。做到用制度管理,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多关心乡镇工作者,使其感到组织的温暖,自觉提升工作能力和改善作风建设,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

25.浅谈你对青年公务员患“新三高症”现象的认识。(没有标准答案) 答:近年来,政府强调吸收新鲜血液,公务员队伍日益年轻化。在市场经济环境及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对青年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青年公务员的“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日渐增大,各种与青年公务员职业相关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使青年公务员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 首先,青年公务员要对压力要有所准备。预先了解所要从事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从业要求、领导期待以及这个岗位的发展前景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等等,可以使自己对压力有所准备。 其次,青年公务员要明确工作的目标。公务员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少一点杂念,多一份实干,只要自己的工作能对的起党,对得起群众就行了。当心中的压力、苦闷无法排解时,可找心理医生,制定科学的调节方案。也应该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提高法律修养,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严格做到依法行政。 再次,青年公务员要调节好人际关系。公务员出现人际关系危机

时,要多拿“镜子”照自己,少拿“手电筒”照别人。多进行自我反省,及时调整,这样自己的心理就不会总处在郁郁寡欢、处处碰壁的状态,心情愉快了,心扉打开了,压力感自然就减轻了。

公务员的工作也是需要社会和政府支持。全社会要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公务员这一工作。公众应充分认识到公务员的工作也是充满了竞争压力和职业压力。政府应该为公务员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要加强公务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修养的培养,各方面都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 6、评析近年来的报考公务员热。(没有标准答案)

答:考取公务员一般认为有以下好处。1、社会地位高,能够体现人生价值;2、工作稳定,福利好,社会保障健全;3、考试制度公平透明;4、缓解当前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务员“报考热”:公务员“报考热”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政府部门,这将为政府部门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政府只能的转变,需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执政水平高的公务员队伍。公务员考试优中选优,才能担当起管理好国家的重任。 (一)加强就业指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广开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不仅能够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现均衡就业,而且能够促进城乡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还要积极鼓励自谋职业。

(三)完善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目前公务员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漏洞,使得拥有资源管理和支配权的公务员职位本身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不少人是抱着特权、经济收益等目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如果放松了监督,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要建立更加广泛的监督网络,加强对公务员行使权利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应建立健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示制度,大力推行阳光政务,政府决策必须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服务对象有效参与评价、适合各级各类机关特点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环境里,人们就业谋生的渠道应该是四通八达的,并且各种选择各有长短、利弊。公务员作为其中的一种选择,有职业和收入都相对稳定、握有公共权力的好处,公共权利就必须在严格监督之下运行,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以权谋私。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面窄、保障内容不全等问题,存在以城乡分割为主要特征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多城镇劳动者和绝大多数的农民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未全面地发挥出其

缩小差距、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作用。从公务员报考热中不难看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广泛地对城市劳动者和各种社会群体实行社会保障,使他们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才能有效地促进就业,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如果社会保障这一制约求职者就业的后顾之忧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公务员招考中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将得以改变,大部分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科学规划,这将有利于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8、公共财政管理的总目标是什么?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是公共财政体制通过追求效率、实现公平和保持稳定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服务。具体讲,公共财政具有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平社会收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四大职能。

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3大部门:即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其中,公共预算是公共财政收支的具体实施规划,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财力基础,公共支出是公共收入的分配过程。除此,公共财政管理也包括公共部门会计管理。 29、简述公共预算的过程。 答:(一)公共预算的编制

公共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预算和计划的活动。在我国,公共预算的编制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编制和审批3个阶段,整个流程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二)公共预算的执行

公共预算的执行,是指预算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执行包括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三个主要环节。

30、怎样搞好政府收费管理?

答:政府收费是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则某些经济行为而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政府收费管理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科学确定收费范围,把收费严格集中在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上,防止任意扩大收费范围,形成“管理就是收费”的不良局面。第二是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收费标准主要依据行为或服务的成本来确定。三是防止乱收费,由于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收费本身具有“非规范性”,故而,容易出现乱收费现象。造成社会总的效率损失,损害政府形象。 31、怎样搞好政府采购管理?

答: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为了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纵观世界各国政府采购实践,大体分散采购、集中采购和联合采购3种模式。我国现行的主要是“政府集中采购”模式。针对我国政府采购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今后我国政府集中采购要逐步实现采购执行模式、指定目录、编

制预算科学化和节约化;落实政府采购采、监、管“三权”分离或实现“监、使、管、采”的“四权”彻底分离;推行网上监督和实地监督相结合的采购监督新形式;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化采购、无纸化采购等。以此保证政府采购的高效、廉洁和透明。 33、简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

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工程、政府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工程。1.办公自动化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阶段)。2.政府信息化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后期)。3.政府“上网”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4.电子政务阶段(2001年12月开始,为电子政务建设阶段)。 34、简述电子政务应用模式实现的几个必备条件

答:(1)优化政府的管理流程是前提。在政府行政流程重组上,要依据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模式新特征的要求,需要以确定化的流程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深化政府改革是关键。政府改革应遵循两个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和“低投资、高收入”的原则。

(3)相对稳定的政府管理环境是开展电子政务的保证。

35、简析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作用 答:一、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影响。

1.政府结构形态由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向扁平网络化结构发展。2.缩减

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3.政府规模逐步减小4.管理幅度增宽电子政务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大为增强。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1.政府职能实现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2.政府职能的重心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3.政府职能的定位由全能型转向有限型。 三、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

1.管理“硬件”的现代化2.管理“软件”的现代化3.管理参与者的现代化。

四、电子政务对政务公开的影响

信息社会,政府运作“阳光作业”,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政府管理的公开性,保护了公众的利益。电子政务增加了透明度,在廉政上起到监督作用,对信息防止了人为干预。

36、举例评析政府信息公开执行情况(以自己单位为例吧) 答:以咸阳市政府为例,为了促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及《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考核办法将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结果纳入各级行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

其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内容: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工作

机构的配备情况;

(二)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任务、措施实施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及落实情况,办公设施配置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工作情况;

(五)网上公开办事、互动交流栏目维护和开展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设施建设及便民服务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

(八)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建立及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落实情况;

(九)依申请公开政府的信息收取成本费制度的执行情况; (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投诉及受理、复议、办结、回复情况;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报送和年度工作报告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采取平时部门自查、专项检查、社会评议、综合评定等方式开展。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每年度进行一次,被考核单位要参照考核内容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并形成书面工作总结于每年12月底前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专项检查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工作重点,确定检查内容和单位进行检查。

(四)社会评议是由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问卷调查、网上评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向公众征集对各县市区政府、各行政机关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五)综合评定由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自查情况、专项检查情况、年度政府网站评议结果、社会评议情况、投诉受理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奖励与处罚政策: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和专项奖励。对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根据相关规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7、结合“棱镜门”事件,试论我国应如何强化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管理。

答:(先谈谈自己对“棱镜门”事件的认识吧)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存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

1.系统建设各自为政、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统一、互连互通不畅,缺

乏统一的安全规划,缺乏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缺乏关键网络安全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安全产业起步较晚,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3.网络安全管理相对落后。信息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我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检查保护措施。 38、举例简答公共危机的类别和级别(自己举例吧!!!)

答:公共危机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和权中兴活动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社会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9、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流程

答:公共危机管理指的是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公共危机的管理一般包括四个阶段:预警、演练、应对和善后。为了有效进行危机管理和建立完备的危机管理体系,每一个阶段都必须用很专业的方式来处置,如提高危机的监测能力、建立资讯公开机制、危机公关工作等。 40、案例分析

案例:牤牛河违法排污事件

2006年8月21日,吉林省蛟河市一化工厂将约10吨工业废液违法倾入牤牛河中,主要污染物为N、N-二甲基苯胺和4-氨基-N、N-二甲基苯胺,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件。

问题:(1)对于可能涉外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在信息发布及报送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结合本题)1.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形式多样化以及网络媒体鹊起的趋势,重视网络反映的舆情。2.关注网络民情民意。各级干部要学会利用网络并尽可能地上网,从网络上了解民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爆发危机的苗头,及时排查矛盾,化解危机,开

展维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3.回应网络民情民意。谣言止于智者,及时全面的媒体报道,将会让国际社会看到我们的反应和工作。不要因为掩盖问题在网络舆情方面,不善于回应甚至回避质疑而导致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和糟糕的国际影响。4.善用网络媒体,及时引导网络舆情,建设公开政府、透明政府。

(2)本次案发环境事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略)

41、面对5.12汶川大地震,政府在回应网络民情民意方面,有哪些值得发扬广大的经验? (非标准答案)

答:一、应急管理有序,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有效

二、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决策反应机制有效 三、政府权威信息主导,信息联动机制有效。

地震发生后,地震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新闻界报道的焦点。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对解决危机事件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及解决事件的能力都非常必要。

第一,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地震发生后二十多分钟,新华社发了第一篇稿子,一个小时后电视直播就开始了及时、全面、准确的报道,信息公开使灾区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援助,整个社会的应变力也大大提高。地震发生之后,公众每天都可以从各种媒体了解抗震救灾的各种信息。从造成的伤亡情况到社会各界的捐赠情况,从紧急抢救到灾民安置以及各级政府投入情况等等,向社会公众传播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信息,避免了谣言惑众和造成恐慌。传媒的威力及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明显上升,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覆盖面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实际上传媒成为社会整合的关键。 第二,保持了媒体公正介入的秩序。地震发生后,政府创造了一种让媒体公正介入突发事件的秩序,靠新闻媒体来传播信息,对民众进行引导,对信息进行反馈。传媒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传媒与政府和公众形成了一种三角平衡关系。媒体既影响政府,又受政府制约;既引导公众,又满足公众需求。当地震发生后,公众比平时更依赖媒体,媒体的监督作用被公众前所未有的重视。恰当的媒体报告策略很大程度上帮助政府更有力地处理突发的危机。

第三,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各部门信息及时沟通,保证地震发生后各种信息既能及时上传,又能及时公之于众,实现信息传递的一致性。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危机救治的效率。

42、评析在全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现实意义。 答:(结合群众路线)

公共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存在于其中的公共管理关系有着更多的具体性。公共管理中的制度措施对于处理日常的、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公共管理问题关系也仅仅是一种框架和原则性规范。所以,公共管理者处理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时,应当以伦理精神作引领、以道德意识作指导去做出管理行为的选择。而且,利益关系虽然是公共管理中的基本关系,但不是全部关系。当利益关系以丰富多彩的具体的管理关系的形式出现时,会更多直接表现为人们的伦理关系。也就是说,在直接的现实的意义上,往往是道德规范在处理人的关系上发挥着主要作用。

公共管理者的道德素养: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公正廉洁,勤政为民3.高尚的道德情操4.良好的工作作风5.正确的权力观。

43、从纪检部门对“上海五名法官集体招嫖”事件的处置看从严从重从快反腐对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答:(结合事件)

构建公共管理伦理,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管理伦理具有共同的

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和谐社会是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要求,其结果的实现前提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的现实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 建设公共管理伦理的路径:1.依法治国2.以德治国

44、十八大以来省部级官员: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科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王永春、蒋洁敏、衣俊卿纷纷落马,试从公共管理伦理视角(1)分析他们官德丧失的主客观原因;

答:公共管理者作为公民,有私人生活和个人利益追求的自由,同时他有掌管着公共权力,这又决定了管理主体具有双重的人格。当他在公与私、权力与义务之间作选择时,其道德修养的好坏、自身素质又较差,他们就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失控,从而导致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

客观原因是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行政体制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职能泛化、权力集中,效率低下等很多弊端。从外部看,导致公共管理伦理失范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两个方面。我国正有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金钱的诱惑和物欲膨胀使管理主体的人格发生异化,从而导致公共权力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北大量地交换。金钱交易关系甚至成为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其次,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权力缺乏监督就容易发生腐败。

(2)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公共管理伦理治理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1.强化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意识。2.提高公共管理者对公共管伦理的认知水平。3.培养公共管理者的职业伦理水平。

(二)完善伦理立法制度(三)健全权力监督机制1.加强和改善法律监督2.加强公共管理监督和党内监督3.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45、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不确定)

答: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46、新公共管理的几个典型模式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答 :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反映了西方各国在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的不同尝试。其中绩效导向模式注重政府的绩效管理,以公民为中心的模式主张更多的公民参与,市场模式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弹性管理模式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风险管理模式则提出政府应管理好公共风险。

风险管理模式是指风险和不确定性引入公共部门和社会公共事务,预防并降低风险的公共管理模式。A.政府在风险管理中承担主导作用。B.风险管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C.风险管理重在事前预防d.培养风险管理文化。

绩效导向模式是一种将提高绩效为组织使命,以创建高绩效政府为目

标的公共管理模式。特征1.明确规定结果目标2.责任限定下的授权分权3.鼓励竞争与创新4.顾客导向市场模式是一种政府与市场分权,共同参与资源配置的公共管理模式。特征1.推崇市场机制的优越性2.引入私部门的理念和方法3.鼓励竞争4.授权分权以公民为中心的模式是指公民需求和利益作为施政的出发点。特征1.以公民满意为目标2.以公民参与为途径3.以政务公开为基础。4.有助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弹性管理模式是指灵活权变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和社会事务进行弹性化管理的公共管理模式。 新管理模式借鉴:

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和理念:西方各国政府再造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政府重塑为企业型政府。它是指政府部门由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策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管理充满生机与活力。关注主体的多元化,社会与政府共同治理: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今重要的治理模式,发展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伙伴关系,落实政府与民间社会共同治理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重要策略。政府职能需从市场出发,平衡两者作用: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市场化的途径主要包括压缩社会福利、放松企业管制、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等。但市场非万能的,应理性思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均衡统一与效率双重价值:追求效率和公平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政府需弹性,管理需权变:1.政府结构的扁平化与功能化2.管理方式的灵活权变提供服务为首,政府管制为辅。政府职能更为重视公共服

务,管理方式由刚性向柔性转变。

47、新公共管理改革对我国进行政府部门改革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不确定)

答:1、高效率的企业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规章制度的完善

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

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4、对行政公务人员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因此,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政府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某些有价值的见解和做法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本国的国情。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制和规章,因而以新公共管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其发展趋势的,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法制还不完善,因此对于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只能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而不能全盘照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d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