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

更新时间:2023-09-28 01: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物理试卷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11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2题~第14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

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人类对落体运动的认识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口下列有关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其物重决定

B.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落体运动就成为自由落体运动 C.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较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一些 D.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用到了理想斜面实验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二与速度的平方铲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汽车的速度为10 m/s 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

C.刹车过程经过3s的位移为7.5 m D.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

3.如图甲所示,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体上有一小滑块A沿斜面匀速下滑口现对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如图乙所示口两种情景下斜面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口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施加力F后,小滑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B.施加力F后,小滑块A仍以原速度匀速下滑 C.施加力F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增大 D.施加力F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

4.某航母跑道长160 m,飞机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飞机在

航母跑道上起飞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若航母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为使

飞机安全起飞,航母匀速运动的最小速度为

A.10 m/s B.15 m/s C.20 m/s D.30 m/s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长木板上,两者之间的滑动摩 擦因数为u,现对物块m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若恒力F使长木板与物块出现相对滑动。则恒力F的最

小值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

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轻杆对小球的拉力为7.

5mg,此后小球 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网周通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0. 5mg,小球在此半个圆周运动过

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7.质量为0.1 kg的小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到地面,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小

球与水平地面每次碰撞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小球运动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

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0.3 N B.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8 m/s2 C.小球第一次上升的高度为0. 375 m D.小球第二次下落的时间为牟s

8.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处同时平抛a、b两小球,两者的运动轨迹相交 于P点。以ab两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a、b两小球运动到P点的时间分别 为t1、t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v2

C.t1 >t2 v1>v2 D. t1 >t2 v1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网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

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轻微扰动一下,小环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

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环对小环的弹力为3mg B.大环对小环的弹力为4mg C.轻杆对大环的弹力为Mg+5mg D.轻杆对大环的弹力为Mg+6mg

10.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在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斜面以加速度a=(g为重力加

速度)向上加速运动距离x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增加mgxz B.动能增加丢mgx/4 C.机械能增加mgx D.拉力做功为mgx/2

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B质量分别为m和2m。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

物块B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某时刻将

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块B的加速度为g/2

B.物块A.B间的弹力为mg、2 C.弹簧的弹力为丢mg'/3 D.物块A的加速度为÷g/3

12.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甲卫星的

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星的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 : a2 =1 : 2 B. T1 : T2 =1 : 2

,乙卫

13.如图为玻璃自动切割生产线示意图。图中,玻璃以恒定的速度可向右运动,两侧的滑轨与玻璃的运动方

向平行。滑杆与滑轨垂直,且可沿滑轨左右移动。割刀通过沿滑杆滑动和随滑杆左右移动实现对移动

玻璃的切割。移动玻璃的宽度为L,要使切割后的玻璃为长2L的矩形,以下做法能达到要求的是

A.保持滑杆不动,使割刀以速度v/2沿滑杆滑动

B.滑杆以速度可向左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v/2沿滑杆滑动 C.滑杆以速度v向右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2v沿滑杆滑动 D.滑杆以速度v向右移动的同时,割刀以速度v/2沿滑杆滑动

1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为

P,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最终做匀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的倒数土与加速度a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B.空气阻力大小为

C.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D.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5.(8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已知小木块与斜面和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小木块由斜面上 的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水平面上的C点静止。A、C两点间 的水平距离为X。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回答下列问题:

(1)小木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滑动摩擦因数为u,由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

做功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W1=____;

(2)为尽量简便的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下列哪些物理量需要测量? A.小木块的质量m B.斜面倾角θ

C.A、B两点间的距离l

D.A、C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h E.A、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

(3)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测量的滑动摩擦因数u=____;

(4)小木块运动到B点时,由于与水平面的作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将损失,将导致测量的滑动摩擦因数

与实际滑动摩擦因数相比,其值将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16.(7分)某同学要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 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

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每增加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 分别记作

取9.8 m/s2。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测出的5个值,其中l0未记录。

以砝码的数目n为纵轴,以弹簧的长度l为横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下坐标纸中作出n-l图线。

(2)根据n-l图线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根据n-l图线可知弹簧的原长l0= cm。

三、计算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3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

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若在该星

球上发射卫星,

求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18.(10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 kg,长为1=1.4 m;

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l 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

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

10 m/s2。求:

(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u1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u2;

(2)若水平恒力F=27.8 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长。

19.(10分)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点,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

点(保持绳绷直且水平)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O点离地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 力影响,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