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监课后习题汇总

更新时间:2024-02-27 05: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监课后习题汇总

第一章 绪论

1、 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书上没有确切的答案)

答: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国家环境基础标准五类。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是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拥有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定权限的单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等不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通常增加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或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值。所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关系在执行方面,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各类行业的生产特点不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强度、方式差别很大。行业标准排放是针对特定行业生产工艺,产污、排污状况和污染控制技术评估、污染控制成本分析,并参考国外排放法规和典型污染源达标案例等综合情况后制定的污染排放控制标准;而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所有领域。

2、 既然有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什么还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国家标准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对环境质量要求也不同,各地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构成污染的状况、类别、数量等都不相同;环境中稀释扩散和自净能力也不相同,完全执行国家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是不适宜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水文气象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工业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平衡,划分区域和质量等级,提出实现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增加或补充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当地主要污染物的项目及容许浓度,有助于治理污染,保护盒改善环境。

省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省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 简要说明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和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 答:监测各类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是:

(1) 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 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6) 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是以如下国家标准为原则:

(1) 地表水监测项目的原则:①江、河、湖、库、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及《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②海水监测项目的原则:我国《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质分为四类; (2) 地下水监测项目的原则:《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3) 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原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4) 废(污)水监测项目的原则:《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

(5) 其他行业用水水质监测项目的原则:农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渔业用水:《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等。

2、 怎样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1)制定过程:1)收集基础资料与实地调查;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3)采样时间 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4)采样及监测技术 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 计划

对于河流设置三个监测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被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

(2)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和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类非说流入处和回流处。

(3)控制断面: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区)下游,废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4)削减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河流采样点的设置: 水 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50~100m时,左右近岸有明显 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 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 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 足1m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 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 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 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 设一个采样点。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水样的保存方法: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如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实例: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

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6、现有一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铅的化合物和痕量酚,欲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试设计一个预处理方案。

答:取一份水样,加适量的硫酸和5%的高锰酸钾溶液,混均加热煮沸、冷却,滴加盐酸羟胺溶液破坏过量的高锰酸钾,加适量的EDTA掩蔽铜等共存离子的干扰,再加入双硫腙试剂,可以测定汞。

另取一份水样,加硫酸和硝酸溶液消解后,分成几份,分别加新亚铜灵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铜的含量;加双硫腙试剂用分光光度法测铅的含量。

另取一份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压蒸馏,蒸馏液用氨基安替吡林分光光度法测定酚

12、简要说明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有何优点? 答:测定原理:

2

当样品有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炬时,则样品中的组分被原子化、电离、激发,以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激发或电离时,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特征光,故可以根据特征光的波长进行定性分析,元素的含量含量不同时,发射特征光的强度也不同,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

流程:水样的预处理 → 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 调节仪器参数→ 试剂空白值的测定→ 水样的测定 → 读数 → 计算。

优点:准确度和精确度高、测定快速、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应用广泛。

14、说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答:测定原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关系,故只要测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流程:水样的预处理 → 配制标准溶液(试剂空白溶液)→ 调节仪器参数→ 试剂空白值的测定→ 水样的测定 → 读数 → 计算。

15、解:设稀释至50ml时水样中镉的含量为pxug 镉的标准加入量分别为0ug,10ug,20ug,40ug,

y = 0.0038x + 0.0420.20.180.160.140.120.10.080.060.040.020051015202530镉标准溶液加入量(ug)354045吸光度

公式y=0.0038x+0.042中,令y=0,x=11.053 ug 故水样中镉的含量11.053 ug

18、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答:六价铬的测定: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以测定六价铬。

总铬测定:在酸性溶液中,将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 进行比色测定。可测定总铬。

21、解:水样A:P>T/2

-氢氧化物碱度【OH】=(2P-T)ml×0.0200mol/L÷100ml×1000=90mg/L

2-碳酸盐碱度2【CO3】=2(T-P)ml ×0.0200mol/L÷100ml×1000=220 mg/L

-重碳酸盐碱度【HCO3】=0 水样B:P

-氢氧化物碱度【OH】=0

2-碳酸盐碱度2【CO3】=2Pml×0.0200mol/L÷100ml×1000=560 mg/L

-重碳酸盐碱度【HCO3】=(T-2P)ml×0.0200mol/L÷100ml×1000=212mg/L 水样C:P>T/2

-氢氧化物碱度【OH】=(2P-T) ml×0.0200mol/L÷100ml×1000=160mg/L

2-碳酸盐碱度2【CO3】=2(T-P) ml×0.0200mol/L÷100ml×1000=8mg/L

3

重碳酸盐碱度【HCO3】=0 水样D:P=0

-氢氧化物碱度【OH】=0

2-碳酸盐碱度2【CO3】=0

-重碳酸盐碱度【HCO3】=T ml×0.0200mol/L÷100ml×1000=254mg/L

25、用方块图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F-的装置,说明其测定原理,为何在测定溶液在加入TISAB?用何种方法测定可以不加TISAB,为什么?

答:原理:当氟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时,其电池的电动势ε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值成直线关系 .

TISAB的作用是:消除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的离子强度差异,使二者的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一致;络合干扰离子,使结合态的氟离子释放出来;缓冲ph的变化,保持溶液有合适的ph范围。

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可以不加TISAB,因为此法测定时是酸性介质

27、简述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原理。

答:水样中加入次溴酸钠,将氨及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再加入盐酸和乙醇溶液,则亚硝酸盐迅速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用空气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量该气体对锌阴极灯发射的213.9nm特征波长光的吸光度,与标准二氧化氮的吸光度比较,可测出氨氮的浓度。

水样中加入柠檬酸和乙醇,将水样中的亚硝酸盐氮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其余测定方法同上。

水样中加入盐酸,于70度下,用还原剂将硝酸盐氮反应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在214.4nm测吸光度,其余方法同上。

29、 简述COD、BOD、TOD、TOC的含义;对同一种水样来说,它们之间在数量上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

答:⑴COD,即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易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结果以氧的浓度(mg/L)表示。代表有机物的污染。

BOD,即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TOC,即总有机碳,指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⑵它们在数量上没有特定的关系。因为COD以氧的浓度表示,和BOD一样,TOC则以碳的含量表示。

31. 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

答:(1)高锰酸盐指数是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2)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在各自的氧化条件下测定的,设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一般,重铬酸钾法的氧化率达90%,而高锰酸盐指数的氧化率为50%左右。

33、解:空白:当天的溶解氧浓度c1=(0.0125×9.25×1000×8)÷100=9.25mg/L 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c2=(0.0125×8.76×1000×8)÷100=8.76mg/L BOD5=c1-c2=9.25mg/L-8.76mg/L=0.49 mg/L

A:当天的溶解氧浓度c1=(0.0125×9.16×1000×8)÷100=9.16 mg/L 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c2=(0.0125×4.33×1000×8)÷100=4.33mg/L BOD5=c1-c2=9.16 mg/L-4.33mg/L=4.83 mg/L

故稀释50倍水样的BOD5=(4.83 mg/L-0.49 mg/L)x49=212.66 mg/L B:当天的溶解氧浓度c1=(0.0125×9.12×1000×8)÷100=9.12 mg/L 五天后的溶解氧浓度c2=(0.0125×3.10×1000×8)÷100=3.10mg/L BOD5=c1-c2=9.12mg/L-3.10mg/L=6.02 mg/L

故稀释40倍水样的BOD5=(6.02 mg/L-0.49 mg/L)x39=215.67mg/L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1、 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了解它们的存在形态对监测工作有何意义? 答: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和粒子状态存在。

2、 已知处于100.30kPa、10℃下的空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2X10-6,试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mg/m3为单位表示的质量浓度。

4

-

3、 简述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原理的异同之处。影响方法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方法一含磷酸量少,最后溶液的PH值为1.6±0.1,呈紫红色,最大吸收峰在548nm处,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空白值高。方法二含磷酸量多,最后溶液的PH值为1.2±0.1,呈蓝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75nm处,方法灵敏度较前者低,但试剂空白值低,是我国广泛采用的方法。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原理是: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同点:都是根据生成络合物的颜色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均需要吸收液。 不同点:吸收液不相同;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不同

4、 为什么室内要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根据用气象色谱法测定VOCs的流程,说明其定量测定的原理。 答:VOCs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的有机物,如苯、卤代烃、含氧烃等。VOCs和甲醛是人们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有机物,具有毒性和刺激性,有的还有致癌作用,主要来自染料的燃烧、烹调油烟和装饰材料、家具、日用生活化学品释放的蒸汽,以及室外污染空气的扩散。这些有机物浓度虽低,但释放时间长,对人体健康潜在威胁性大。所以室内要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醛。

5、 以荧光光谱法测定TSP中苯并[a]芘为例,说明测定多环芳烃的几个主要步骤及其原理。 答:

6、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有何异同之处?前者有何优点?

答:它与气相色谱的主要区别在于:气相色谱的流动相是惰性气体,分离主要取决于组分分子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而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是液体,分离过程的实现是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效液相色谱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分离,固定相颗粒很细,流动相受到的阻力大,加上本身黏度高,必须用高压泵输送。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突出优点是可分离难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化合物,是分离、分析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理想方法。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 生物监测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检测技术和方法? 答:生物监测的特点是:(1)生物监测反映的是自然的、综合的污染状况;(2)能直接反映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36

可以进行连续监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4)生物可以选择性地富集某些污染物(可达环境浓度的10-10倍);(5)可以作为早期污染的“报警器”;(6)可以监测污染效应的发展动态;(7)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 主要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有:(1)根据生物所处的环境介质,可分为: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和土壤污染生物监测;(2)从生物分类法划分,包括: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和微生物监测等;(3)以生物学层次划分,主要有:生态监测(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生物监测(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等)、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等;(4)以采用的方法划分为:实验室内的生物测试和现场生物调查两种方法。

2、 说明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为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答: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依据是:未受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这是长期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标志。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

生物群落法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主要有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等,它们对水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化学污染反应敏感或有较高耐受性。

当水体污染严重时,选择能在溶解氧较低的环境中生活的颤蚓类、细长摇蚊幼虫、纤毛虫、绿色裸藻等作指示生物,其中颤蚓类是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的优势种,数量越多,水体污染越严重;水体中度污染的指示生物有瓶螺、轮虫、被甲栅藻、环绿藻、脆弱刚毛藻等,它们对低溶解氧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常在中度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大量出现;清洁水体指示生物有蚊石蚕、蜻蜓幼虫、田螺、浮游甲壳动物、簇生枝竹藻等,只能在溶解氧很高、未受污染的水体中大量繁殖。

5

3、

说明贝克生物指数法、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法评价水质优劣的原理有何不同之处,各有何优、缺点?

答:贝克生物指数原理:贝克1955年首先提出一个简易地计算生物指数的方法。他将调查发现的底栖动物分成A和B两大类,A为敏感种类,在污染状况下从未发现;B为耐污种类,是在污染状况下才出现的动物。在此基础上,按下式计算生物指数:

生物指数(BI)=2A+B

当BI值为0时,属严重污染区域;BI值为1—6时为中等有机物污染区域;BI值为10—40时为清洁水区。

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根据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经过对水生指示生物群落、种群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用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

优点:能定量反映群落中生物的种类、数量级种类组成比例变化信息。

缺点:只考虑种类数与个体数的关系,没有考虑个体在种类间的分配情况,容易掩盖不同群落种类和个体的差异。

4、 简述污水生物系统法监测河水水质污染程度的原理,有何优、缺点?

答:污水生物系统法监测河水水质污染程度的原理是: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照污染程度和自净过程,自上游向下游划分为四个相互连续的河段,即多污带段、α-中污带段、β-中污带段和寡污带段,它们都有各自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但是,在污染的水体中出现的生物种类也会出现于洁净水体中,有些清水中的生物种类也会在污染水体中出现,生物种类的分布又受到地区和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因此,对于利用污水生物系统指示水体污染状况的可靠性,尚存在着不同意见。一般认为利用这种方法在流速缓慢而又较长的河流中监测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是可行的。

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尚缺乏足够的研究资料。各种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和各种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很难截然分开。

5、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通过观测哪些指标(参数)表征水体污染程度?简述其原理和测定步骤。

答: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通过观测:Seq:群落达平衡时的种类数、G:微型生物群集速率常数、T90%:达到90%Seq所需时间三个参数表征水体污染程度。

原理: 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用PFU浸泡水中,曝露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挤出的水样能代表该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通过观察和测定该群落结构域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步骤:①野外监测:PFU的挂放(漂浮式、沉式、分散式)、采样②毒性试验:稀释水、种源PFU、静态毒性试验、动态毒性试验、采样③原生动物镜检

6、 简述发光细菌法毒性检测的原理和步骤。

答:原理: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他们在适当条件下你能发射出肉眼可见的蓝绿色光。当样品毒性组分与发光细菌接触时,可影响或干扰细菌的新陈代谢,使细菌的发光强度下降或不发光。在一定毒物浓度范围内,毒物浓度与发光强度成负相关线性关系,因而可使用生物发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相对发光强度成负相关线性关系,因而可使用生物发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相对发光强度来检测毒物的浓度。 ⑵步骤:

①实验材料的准备

②新鲜发光细菌悬液的制备 ③样品测定 ④测试结果分析

简述叶绿素a测定的意义和原理。

答:叶绿素a测定的意义是:通过测定叶绿素a,可掌握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了解河流、湖泊、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现存量。

3

试验表明,当叶绿素a质量浓度升至10mg/m以上并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时,就可以预测水体即将发生富营养化。因此,可将叶绿素a含量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指标之一。

1.分光光度法: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63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其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可根据吸光度-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2.荧光光谱法:当丙酮提取液用436nm的紫外线照射时,叶绿素a可发射670nm的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发射荧光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因此可定量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 用指示植物监测空气污染的原理是什么?举两个实例说明。这种方法有何优点和局限性?

答:用指示植物监测空气污染的原理是: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

6

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空气污染物一般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或孔隙进入植物体内,侵袭细胞组织,并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使植物组织遭受破坏,呈现受害症状。这些症状虽然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以及植物的品种、暴露时间不同而有差异,但仍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如叶绿素被破坏、细胞组织脱水,进而发生叶面失去光泽,出现不同颜色(黄色、褐色或灰白色)的斑点,叶片脱落,甚至全株枯死等异常现象。 例:(1)SO2指示植物及受害症状:对SO2敏感的指示植物较多,如紫花苢蓿、一年生早熟禾、芥菜、堇菜、百日草、大麦、荞麦、棉花、南瓜、白杨、白蜡树、白桦树、加拿大短叶松、挪威云杉及苔藓、地衣等。

植物受SO2伤害后,初期典型症状为失去原有光泽,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叶面微微有水渗出并起皱。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绿斑变为灰绿色,逐渐失水干枯,有明显坏死斑出现等症状;坏死斑有深有浅,但以浅色为主。阔叶植物急性中毒症状是叶脉间有不规则的坏死斑,伤害严重时,点斑发展成为条状、块斑,坏死组织在健康组织之间有一失绿过渡带。单子叶植物在平行叶脉之间出现斑点状或条状坏死区。针叶植物受伤害后,首先从叶尖端开始,逐渐向下发展,呈现红棕色或褐色。硫酸雾危害症状为叶片边缘光滑,受害轻时,叶面上呈现分散的浅黄色透光斑点;受害严重时则成空洞,这是由于硫酸雾以细雾滴附着于叶片上所致。

(2)氮氧化物的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对NO2较敏感的植物有烟草、番茄、秋海棠、向日葵、菠菜等。NOx对植物构成危害的浓度要大于SO2等污染物。一般很少出现Nox浓度达到能直接伤害植物的程度,但它往往与O3或SO2混合在一起显示出危害症状,首先在叶片上出现密集的深绿色水浸蚀斑痕,随后这种斑痕逐渐变成淡黄色或青铜色。损伤部位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叶脉之间,但也会沿叶缘发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是用肉眼观察植物受污染后的形态、颜色等症状,比较直观,监测方法简单、易行。

缺点是:有些植物受污染后,叶片出现的症状不明显或受不同的污染出现相似的症状,单一靠观察不能完全确定受污染的是什么元素和情况?该方法只适于一般、普遍情况下的污染状况监测。

12、简要说明污染物质进入动、植物体后,主要有哪些分布和积累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监测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答: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及在体内分布: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一般分布的规律和残留量是:根>茎>叶>壳>种子。从空气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一般叶片残留量最大。

动物的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如钠、钾、锂、氟、溴等离子,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镧、锑、钍等三价和四价阳离子,水解后生成胶体,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与骨骼亲和性较强的物质,如铅、钙、钡、锶、镭、铍等二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一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如碘对甲状腺,汞、铀对肾有特殊亲和性。⑤脂溶性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六六六、滴滴涕等),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了解这些规律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当空气、水体、土壤受到污染后,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生物在摄取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同时,也摄入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迁移、积累、转化和产生毒害作用。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及时掌握被污染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改善生物生存环境,保证生物食品的安全。 13、怎样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备植物样品? 答:植物样品的制备:(1)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如酚、氰、亚硝酸盐等)、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使用新鲜样品。鲜样的制备方法是:①将样品用清水、去离子水洗净,晾干或拭干;②将晾干的鲜样切碎、混匀,称取100g于电动高速组织捣碎机的捣碎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开动捣碎机捣碎1~2min,制成匀浆,对含水量大的样品,如熟透的番茄等,捣碎时可以不加水;③对于含纤维素较多或较硬的样品,如禾本科植物的根、茎秆、叶等,可用不锈钢刀或剪刀切(剪)成小片或小块,混匀后在研钵中加石英砂研磨。(2)干样的制备: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一般用风干样品,其制备方法是:①将洗净的植物鲜样尽快放在干燥通风处风干(茎秆样品可以劈开),如果遇到阴雨天或潮湿气候,可放在40~60℃鼓风干燥箱中烘干,以免发霉腐烂,并减少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②将风干或烘干的样品去除灰尘、杂物,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机磨碎,谷类作物的种子样品如稻谷等,应先脱壳再粉碎;③将粉碎后的样品过筛,一般要求通过1mm孔径筛即可,有的分析项目要求通过0.25mm孔径筛,制备好的样品贮存于磨口玻璃广口瓶或聚乙烯广口瓶中备用;④对于测定某些金属含量的样品,应注意避免受金属器械和筛子等污染,因此,最好用玛瑙研钵研碎,尼龙筛过筛,聚乙烯瓶保存。

14、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索氏提取器有何优点?

答:常用的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有:振荡浸取法、组织捣碎提取法、脂肪提取器提取法(索氏提取器)、直接球磨提取法等。

7

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既节约溶剂,萃取效率又高。

第八章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找不到答案,自己在书上看下相关内容)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监测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的监测目的和任务是要求监测人员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按预案顺序开展工作,通过现场了解并用小型便携快速监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断和测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范围、扩散速度及危害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简述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中简易监测、标准方法监测和污染物扩散模式的浓度估算三种方法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答:

3、简述简易监测和连续自动监测之间关系和作用。

第九章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1、何谓环境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使用该系统连续自动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与定时采集瞬时样品监测比较,有何优点?答:环境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了空气、地表水和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它是一套区域性实时监测网,在严格的质量保证程序控制下连续运行,无人值守。优点: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是随时间、空气、气象条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定点、定时人工采样的测定结果难以准确反映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和预测其发展趋势。而使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来监测,能实时获取污染物的变化信息,正确评价污染现状,为研究污染物扩散、迁移、转化规律和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2、简要说明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各部门的功能。

答: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子站(包括移动子站)及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功能:中心站:向各子站发送各种工作指令,管理子站的工作;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检验;打印各种报表,绘制污染物质分布图;将各种监测数据储存到磁盘或光盘上,建立数据库,以便随时检索或调用;当发现污染指数超标时,向污染源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监测子站: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连续或间歇地监测预定污染物;按一定时间间隔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并将其打印和短期储存;通过信息传输系统接收中心站的工作指令,并按中心站的要求向其传输监测数据。

信息传输系统:作为中心站和监测子站传输工作指令的纽带,中心站通过信息传输系统向各子站传送工作指令。

3、地面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站内一般装备哪些连续自动监测仪?规定测定哪些项目?

4、用方块图示意化学发光Nox自动监测仪和B射线吸收PM10自动监测仪的组成,说明其工作原理。

7、建立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是什么?水质自动监测站是由哪些仪器设备和设施组成的?一般需要监测哪些项目?

答:建立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是对江、河、湖、海、渠、库的主要水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掌握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预报或预警水质污染事故,提高科学监管水平。

水质自动监测站是由采水单元、配水和预处理单元、自动监测仪单元、自动控制和通信单元、站房及配套设施等组成。 地表水质监测项目分为常规指标、综合指标、和单项污染指标,其中包括:常规指标:水温、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综合指标: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紫外吸收值;单项污染指标:总氮、总磷、氨氮、氯化物、氟化物、油类。

13、说明三种TN自动监测仪的测定原理,它们的测定过程有何相同之处?

答:紫外氧化分解—紫外分光光度TN自动监测仪:将水样在紫外线照射和加热至70℃的含氮化合物分解生成NO,并与O3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生成NO2,测定其化学发光强度,通过与标准溶液发光强度比较,自动计算TN浓度;

流动注射—紫外分光光度TN自动监测仪: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钾溶液,并输送到加热至150~160℃的毛细管中,使含氮化合

8

物氧化分解生成NO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浓度,自动计算TN浓度。

他们的测定过程中,都是将水样中的含氮化合物氧化分解,用条件下,使水样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NO3-,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溶液吸光度对比,自动计算TN浓度;密闭燃烧氧化—化学发光TN自动监测仪:将水样置入高温燃烧管中燃烧氧化,使水样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或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其吸光度或化学发光强度,并通过与标准溶液作比较。

15、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需要监测哪些项目?监测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答: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中需要监测的项目有:pH、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紫外吸收值(UVA)、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浊度(Tur)、污泥浓度(MLSS)、污泥界面、流量(qv)、水温(t)、废(污)水排放总量及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监测这些项目的目的是跟踪监测处理后的废(污)水、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及时为优化处理过程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保证废(污)水、废气处理设施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19、什么是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监测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环境监测网?

答:环境监测网是运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若干个业务相近的监测站及其管理层按照一定组织、程序相互联系,传递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网络系统。建立环境监测网的目的是通过该系统的运行,达到信息共享,提高区域性监测数据的质量,为评价大尺度范围环境质量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的目的。

环境监测网包括: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国家地表水质量监测网、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网、污染源监测网、环境监测信息、网生态监测网、地下水质量监测网等。

第十章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1、 简述我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与考核要点。 答:我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的评审内容有与考核重点有:(一)组织和管理(包括1、实验室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2、实验室应满足的要求;)(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包括1、质量手册及相关的质量文件;2、实验室的工作审核和评审。)(三)人员;(四)设施和环境;(五)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六)量值溯源和校准;(七)检验方法;(八)检验样品的处置;(九)记录;(十)证书和报告;(十一)检验的分包;(十二)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十三)抱怨。 8、为什么在环境监测中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法,并严格按规范操作?

答:一个项目的测定往往有多钟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灵敏度不同,对仪器和操作的要求也不同;而且由于方法的原理不同,干扰因素也不同,甚至其结果的表示含义也不尽相同。当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同一项目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方法标准化工作。标准分析方法的选定首先要达到所要求的检出限,其次能够提供足够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同时对各种环境样品能得到相近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当然也要考虑技术、仪器的现实条件和推广的可能性。 10、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样品有何区别? 答: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标准物质定义为这种物质具有一种或数种已被充分确定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用作标准仪器或验证测量方法。标准物质可以传递不同地点之间的测量数据;一批标准物质在发放前,应确定其给定的一种或数种性质,以及足够的稳定性;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样品对每个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能够起到质量保证的作用。质量控制样品可以检查校准曲线、技术方法、仪器、分析人员等方面的工作。质量控制样品的每个测量参数都应该有准确已知的浓度;样品可以是多参数的,能够进行多种项目的分析;样品具有一定的均匀性,稳定期应在一年以上;应防止样品从贮存容器中蒸发和泄漏。在涉及质量控制样品时应考虑实际样品的浓度范围,如废水排放的高浓度和降水中的低浓度、方法的检出限、排水许可证或标准中规定的界限等。 16、何谓质量控制图?它起什么作用? P578

20、解:依题意可知,两个实验室所做的实验次数是一样的,即n1=n2=n,

根据监测实验室间协作的原则:每个实验室对每种含量的样品的总测定次数不应少于6次,所以假设n=6; 同时设:两个实验室的总均值为

x ,标准偏差为S,则有

9

x=(x2-x1)/n=(100.16-94.34)/6=0.97

S=?n2-1?n1-1?S1*S1?S2*S2?

n1?n2-2?n1?n2-2??S1*S1?S2*S2??=1.6577

2?? ∵n1=n2 ∴S=?SXS=

1.6577=

n6≈0.6768

∴ t=(

x/ SX)=0.97/0.6768=1.4332

查表得,t0.05(5)=2.57

t=1.4332﹤t0.05(5) ∴ P﹥0.05,均值无显著差异

21、解:设进水的BOD5为x,出水的BOD5为y,∑x=4623; ∑y=1139 x=

∴γ=

46231139=201 y=≈50 2323?[x?xy?y]??x?x?^.??y?y?^????≈0.5

∴0<x<1,即x与y成正相关

∑x=4623; ∑y=1139;n=23

∑x2=67852133; ∑(xy)=234580; ∴ a= b=

23*234580-4623*1139﹣5

=8.4×10

23*67852133-4623*462367852133*1139-4623*234580≈50

23*67852133-4623*4623-5

∴ 直线回归方程为:y=8.4×10x+50 ∴ t=

??n-2??1-?*????n-2??=0.5×??≈2.64 ?1-0.5*0.5??? 当t0.1(21)=1.72,则有t>t0.1(21),γ有非常显著意义

22、用某质量浓度为42mg/L的质量控制样品,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样品,共获得18个数据(吸光度A),按分析次序排列为:0.301、0.303、0.304、0.300、0.305、0.300、0.300、0.312、0.308、0.304、0.305、0.313、0.308、0.309、0.313、0.306、0.312、0.309,试做质量控制图,并说明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如何让使用此图? 解:X=

10

S==0.00097

X+3S=0.30891;X+2S=0.30794;X+S=0.30697; X-S=0.30503;X-2S=0.30406;X-3S=0.30309. 根据以上所得数据,可绘制质量控制图如下: 写出下列缩写的中文名称。

VICs:挥发性无机物

VOCs:挥发性有机物

UVA:紫外吸收值

TSP:总悬浮颗粒物

TKN:总凯氏氮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有些找不到答案的自己想办法吧!

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BaP:苯并[a]芘 PAHs:多环芳烃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GWKB-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2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