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有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16 23: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1

一、实验,探究题

1、课堂上老师完成了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对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接着师生对话如下表:

人 员 老 师 对 话 问: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甲同学 答:可能是NaOH、Na2C03 乙同学 答:可能是NaOH、Na2C03、Ca(OH)2 丙同学 答:可能是NaOH 丁同学 答:可能是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上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自己的猜想成立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 没有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甲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得出此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含有哪些溶质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NaOH溶液会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①:只含有NaOH;猜想②:含有NaOH和Na2CO3;猜想③:只含有Na2CO3。

1

【设计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 (填“猜想①”、“猜想②”或“猜想③”)不成立。 (2)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有

步骤I: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Na2CO3。 滴入足量CaCl2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步骤Ⅱ:将步骤I所得溶液静置,

若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含有

然后

NaOH。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

入 溶液。

【实验反思】

(3)上述实验步骤I中滴人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①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03;② 。 【思维拓展】

(4)实验室里NaOH溶液需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有很多,请写出浓盐酸需密封保存的原因 。 (5)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NaOH与玻璃中Si02缓慢地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X+H2O,产物X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两名同学在做完氧化铜和稀硫酸的实验后,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

【观察与讨论】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甲同学立即看到了明显的现象, 而乙同学则滴加了一会儿后才出现相同现象,则在乙同学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前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化学式为(1) ;两位同学把取样后的剩余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为了科学处理该废液,他们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实验与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猜:含有Na2SO4、NaOH两种溶质;乙猜:含有Na2SO4、H2SO4两种溶质 【反思与评价】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2) ; 请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3) ;

【计划与实验】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没有看到明显现象,请对甲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价(4) 。

2

【解释与结论】若通过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2SO4。

4、

现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一种用途是 。

(2)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填写序号)。

(3) 质量分数为5%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 【提出问题】铁锈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

【猜想】Ⅰ:铁锈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铁锈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铁锈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铁锈,取5mL5%的双氧水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3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有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步骤⑥结果 结论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步骤①的目的是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 。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得到的固体的某一化学性质,你设计的另一简单的实验是 (包括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5、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

(2) 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________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下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离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Fe2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

I 生成固体组成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小亮认为生成了铁粉,但小灵却有不同看法,理由是 。

(2)为进一步确定黑色固体成分,小欢将生成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同时出现 的现象,则生成的黑色固体全部是铁。 Ⅱ 生成气体成分分析

【提出假设】生成气体的可能组成有三种: 假设1: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气体是一氧化碳; 假设3:生成气体是 。

【设计实验】为确定生成气体的组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气的主要理由是 (填序号)。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B.空气中的氧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而干扰实验结果

5

(2)定性研究: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 一定含有 。

(3)定量研究:现准确称取16.0 g氧化铁与2.4 g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装置中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盐酸。

【实验结论】处理上述实验数据后可知,假设 正确。

7、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13)(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14) 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1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正确 取样于试管中,(16) (17)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实验现象 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18)(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9)。由此说明,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20)。

8、氢氧化钠与酸、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小军和小晴两位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二氧化碳反应,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军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6

_____________ ① 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B 小军选用NaOH和Ca(OH)2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上边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 A、B中均无明显变化。 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 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晴认为:小军设计的上述两个实验都有缺陷,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请你分析:

(1) 小军的第一个实验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

(2) 小晴用上述小军第二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验证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她的设计方案是:分别量取40 mLNaOH和Ca(OH)2溶液放入A、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小晴的实验,证明了氢氧化钠可以与盐酸和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操作 ①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NaOH +HCl= NaCl+ H2O 再由红色变成无色 Ca(OH)2 ② 实验目的是:验证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 9、ZX在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产生了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并请你一同参与。 查阅资料:

(1)钛的硬度与钢铁差不多,而它的质量只有同体积钢铁的一半,钛虽然稍比铝重一点,可它的硬度却比铝大两倍。

7

(2)钛属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但在常温下钛的抗腐蚀性很强。有人曾把一块钛沉到海底,五年以后取上来,发现一点锈也没有生,依旧是亮光闪闪。

(3)钛具有“亲生物”性,在人体内能抵抗分泌物的腐蚀且无毒。 活动与探究:

(1)钛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哪一种强?

【提出假设】: 。 【设计实验】: 。 若钛的活动性比铁强,以上实验出现的现象是: 。 (2)钛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为什么耐腐蚀性却很强?

可能的原因是: 。 (3)你想探究的问题是: 。 思考与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用途”请你判断钛有哪些用途?(要求两条) ; 。 10、(1)按右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要达到实验目的, 反应物或装置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 ;该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要求两条)。

(2)在探究两种未知的银白色金属X和Y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①请你一同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___________中观察。 实验现象 金属X无明显变化;金属Y的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金属Y的试管口时,气体发生燃烧。 结 论 金属活动顺序为: ②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若老师告诉你X、Y可能是锌和银中的各一种,请你根据实 验结果确定X应该为 (用化学式回答);

8

③小红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他方法验证X和Y的活动性。请你帮她补充完

整: 。并用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你的理由: 。

11、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氧化钙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⑴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的水,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有氧气生成 _______________ ⑶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 仍平衡。

[实验反思] ⑴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

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1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废干电池筒内黑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得知:

①内废干电池内含有Mn02、NH4Cl、ZnCl2等; ②NH4Cl具有铵态氮肥的性质;

③向ZnCl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可溶性的[Zn(NH3)4]Cl2 。 据此,该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检验Mn02的存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操作②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操作③灼烧黑色滤渣时,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 。 操作④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 。 由此得出结论:滤渣中除含有 外,还含有黑色粉末 。 (2)猜想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NH4Cl。

10

操作:取少量滤液加入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并加热。未闻到明显的刺激性气味,但用紫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一段时间,试纸变蓝色。

实验结论:该滤液中含有少量的NH4Cl。 (3)猜想2: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ZnCl2。

向盛有少量滤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 ,观察到 。(2分)实验结论: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ZnCl2。

14、同学们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如图),溶液变成了红色,但是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为此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甲: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 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变红。

【讨论分析】(1)甲同学提出猜想后,很快被小组同学否定了,其理由是若酚酞 试剂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2)经过认真思考,大家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其理由 是 。

【实验设计】(3)为验证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请完 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 ①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某氢氧化钠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然后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实验目的 现象结论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 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实验方法】(4)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取少量并滴 加2滴酚酞溶液。

现象和结论: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 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方案二: 现象和结论: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结论同上。

答案 解:(1)现象中已经出现了红色,因此酚酞没有变质.故答案为:若酚酞试剂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2)碳酸钠属于盐,但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3)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和在溶液的上方放入植物油,都是为了隔绝空气,也就是隔绝了氧气.故答案为:①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 ②隔绝空气 (4)要验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就需要取用质量分数不同的氢氧化钠做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现象,

11

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也可以把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作对比实验.故答案为:方案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有关;方案二:将滴有酚酞溶液且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或做对比实验,取质量分数大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滴入酚酞溶液

(5)本题考查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因为是本题是等质量混合,设溶液的质量为m,由定义公式得: m×10%+m×20%

2m

×100%=15%,故答案为:B

15、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 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4)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16、2012年春节第三天,广西柳州人以疯抢超市瓶装水开启了他们的2012年,约21吨重金属镉沿龙江如幽灵顺流而下,向广西的其他城市游荡而去。

(1)试举出防止水污染的具体措施。(写一条即可)

12

(2)试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3)水是常用的溶剂。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会出现白色碳酸钠粉末,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如何证实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而不是氢氧化钠?

(4)如果用装满水的右图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端(填“a”或“b”)进入装置中。如果用右图装置干燥氧气,则装置中应装入的液体为 ;氧气应从 端(填“a”或“b”)进入装置中.

(5)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共5.50 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为止,冷却,称量剩余物的质量为3.58 g。求: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17、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1]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探究1]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 ;(2) ;(3) 。 [问题2]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2] 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13

[实验探究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3]①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②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分解温度/℃ 熔点/℃ [理论探讨]

Fe3O4 1538 — Fe2O3 1400 — 铁 — 1535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小林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18、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4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 。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中的药品为 。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 ; 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 性。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

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 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②只有 ;③是Cu 、Fe2O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 2FeCl2+CuCl2

Fe2O3和HCl发生的反应:Fe2O3+6HCl ==2FeCl3+3H2O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 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

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Ⅰ

反应后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15

组 Ⅱ 组 37.3 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36.1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20、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 。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现象 结论 NaOH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6

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气体。 【猜想与探究】

猜想(1):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猜想(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a氢气;b ; 小明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氢气,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1)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生成物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 猜想(2) 【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过氧化钠还能作 为供氧剂,对此大 家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右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 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 木条复燃 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 。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1) NaOH、Ca(OH)2 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变浑浊

(2) 乙同学不合理,因为Na2CO3、Ca(OH)2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同时存在 (3) 如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会产生气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生成)

17

2、(1)猜想①(1分)

(2)Na2CO3+CaCl2=CaCO3↓+2NaCI(2分) 酚酞(2分)

(3)除去原溶液中的Na2CO3,避免干扰步骤II中NaOH的检验(2分) (4)浓盐酸易挥发(1分) (5)Na2SiO3(2分) 3、(1)CuSO4和H2SO4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和硫酸反应都生成硫酸钠,且氢氧化钠有剩余。 (3)不正确,氢氧化钠与硫酸溶液先反应,若有硫酸剩余则一定有硫酸铜

(4)不正确,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只能证明无硫酸铜,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4、(1)试管 收集或贮存气体

(2)2KClO3 2KCl+3O2↑ (2分) A D 或F

(3)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铁锈的质量仍为0.2 g 与步骤③对比, 玻璃棒 用CO或炭粉还原固体,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 或用稀盐酸溶解固体,观察能否生成浅黄色溶液(2分) 5、(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放热;Mg+2HCl=MgCl2+H2↑

(3)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发现问题】(1)酸 (2)碱

【实验与思考】氯化镁 ;

【拓展与延伸】(1)中 (2) 有关 ; Ba

6、 I . (1)有木炭粉剩余或生成四氧化三铁均为黑色(1分) (2)固体全部溶解(1分) Ⅱ. CO和CO2的混合物(1分)

(1)BC(1分) (2)CO2 (1分) (3)3(1分)

7、(1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14)小明 (15)Na2CO3 + Ca(OH) 2(16)通入二氧化碳(其他合理也可) (17)出现浑浊

18

CaCO3↓+ 2NaOH;

(18)不正确(19)盐酸不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 没有剩余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20)反应物是否过量

8、(1)盐酸过量 适量盐酸

(2)关闭K,通入约4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空为2分,药品用量合理均给分。) 9、(1)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钛强) 将钛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或将铁和钛分别放入稀盐酸中;或将铁放入钛的化合物溶液中) 钛的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

(或钛产生的气泡比铁块;或无明显现象) (合理答案给分) (2)钛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3)钛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哪一种强?(或其它合理答案) (4)制人造骨 ;飞机、飞船等航空工具

10、(1)密闭性好(或不漏气)和红磷足量(或红磷过量) 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2)① 稀硫酸(或稀盐酸) Y>X ② Ag

③ 将X和Y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Y能置换铜,X不能 CuSO4 + Zn = ZnSO4 + Cu (合理答案给分) 11、(1)甲(2分),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2分)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1分) 预期的实验现象 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 实验结论 有氧气生成 有氢氧化钙生成 2、向步骤1的试管中通入CO2(1分) 石灰水变浑浊 (3)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氧气供给鱼呼吸。(2分)

(2分) 19

12、 减小(1分);变大(1分);白烟(1分);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1分),燃烧消耗氧气并冷却到室温,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变小(1分)。密闭容器内(1分)。 13、(1)过滤、引流;CO2;O2;Mn02,炭(或C)(1分);

(3)稀氨水(1分);先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然后沉淀逐渐溶解(1分)。 14、⑵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⑶ ①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 ②隔绝空气 ⑷ 方案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有关

方案二:将滴有酚酞溶液且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或做对比实验,取质量分数大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滴入酚酞溶液 。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每空1分)

15、(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堵住试管囗,靠近火焰点火 尖锐的爆鸣声16、(1)(1分)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MnO2 2H=======

2O2

======

2H2O+O2↑ 或H2CO3

CO2 ↑ + 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分)

(3) 2NaOH+CO2===Na2CO3+H2O(1分)

将稀盐酸滴在白色粉末上,若有气泡产生即可证实。(1分) (4)b(1分);浓硫酸(浓H2SO4)(1分) ;a(1分) (5)解: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50g-3.58g=1.92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MnO2

2KClO3======2KCl+3O2↑ ???????(1分) 加热

245 96

20

2, 硫酸。 H

x 1.92g ???????(1分)

= x=4.9g ???????(1分)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9g。

【解析】差量法求出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求出氯酸钾的质量。注意做题格式。 17、[设计实验] 合理

[实验探究1](1)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锈除去(2)待火柴快烧尽再将铁丝放入集气瓶中(3)将铁丝和火柴伸至集气瓶中上部,缓缓伸至集气瓶底部

[实验探究2]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535℃~l538℃ [拓展延伸] (1) 3Fe + 2O2

Fe3O4(2)6Fe203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色

18、(1)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a(OH)2+CO2 ==Ca CO3↓+H2O (2)NaOH溶液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氢气和一氧化碳,氧化 2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有水珠(或水雾) 迅速将小烧杯倒转,并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9、【提出猜想】② Fe2O3 【实验探究】(1)乙

【交流讨论】 (1)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2) Ⅰ , ③ (3)3CO + Fe2O3 2Fe + 3CO2 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4)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收集等)。

20、【解析】新猜想:NaOH溶液全部变质;部分变质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红;全部变质的现象为只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反思:⑴ ③④ ⑵ PH试纸;【拓展应用】应密封保存。

【易错点点睛】NaOH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若部分变质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酚酞试液则溶液变红;若全部变质则只有碳酸钠,只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会有颜色的变化。实验反思⑴的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由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不能替代CaCl2溶液,由于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应密封保存。本题在实验反思⑴中容易由于不注意反应后生成物种仍有OH导致失分

21

-

21、 猜想(2): b 氧气 ;

小明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氢气,理由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实验与结论】

猜想(1) 猜想(2) 实验操作 把水加入放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实验现象 黄色粉末全部消失 小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生成物中的气体是__ 氧气_________

【交流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消耗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1m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