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苏科版
更新时间:2024-01-15 00: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哪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互助关系的是( ) A.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B.蜜蜂和花 C.猫头鹰和田鼠 D.蛇和青蛙
6.一般情况下,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鸟笼里的鸟 B.河里的鱼
C.农民家里的鸡 D.田间杂草
7.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清澈透亮的湖水 B.美丽怡人的湖泊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8.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能吸收代谢废物
B.能分解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9.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绿色植物
B.宠物
C.人 D.细菌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11.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许多“绒毛”,它们着生在根尖的( )
A.分生区 B.成熟去 C.伸长区 D.根冠
12.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说明根毛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 )
A.大 B.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13.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锌、钙的无机盐 B.含锰、铝、铜的无机盐 C.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4.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培养液中除了水以外还有( ) A.无机盐 B.土壤
C.维生素 D.有机物
15.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 A.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
B.将光能转变为氧气和二氧化碳 C.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能量
D.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
17.下列饮食习惯中,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多样
B.粗细粮搭配 C.暴饮暴食
D.荤素搭配
18.下列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70%以上能量的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9.下列各项是鉴定营养物质的一般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遇碘变成蓝紫色 B.燃烧脂肪会散发出臭味 C.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
D.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
20.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各项与小肠吸收功能没有关系的是( ) A.小肠位于腹腔内 B.小肠很长,有5~7m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绒毛壁很薄
显微镜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工具,请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完成21﹣25题.
21.如果这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为5×、10×、16×,两个物镜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50倍
B.100倍 C.400倍 D.640倍
22.显微镜中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的是( ) A.2
B.9
C.10 D.11
2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3后异物不动.这异物最可能在( ) A.1上 B.4上 C.8上 D.装片上
24.在视野右下方发现一细胞,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应将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5.若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其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26.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 ) A.合成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呼出二氧化碳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7.用保鲜袋把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B.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28.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9.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0.相比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人体内的( ) A.肺泡 C.血液
B.肺泡外毛细血管 D.组织细胞
31.科学探究的步骤是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 请根据如图完成32﹣35题
32.符合图中的食物链是( ) A.阳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鸟→鹰 B.绿色植物→鼠→蛇→鹰 C.绿色植物←鼠←蛇←鹰 D.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33.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细菌
B.草 C.蛇 D.阳光
34.如果鹰都迁徙到别处,则随之会发生的是( ) A.兔子的数量会减少 B.食草昆虫会增加 C.B的数量会减少 D.A的数量会减少
3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阳光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36.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要研究的变量是鱼的呼吸次数. (判断对错)
37.移栽树木时,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判断对错) 38.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判断对错) 39.食物的所有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判断对错) 40.植物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 .(判断对错)
B.绿色植物
C.土壤
D.植食性动物
41.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 (判断对错) 42.在如图中,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经过图甲中的【2】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2)图甲中的【1】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在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应处于收缩、上升状态. .
三、分析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处.) 43.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李老师认为这和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产生某种气体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生理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场所是 .
(2)晨炼不去树林,是因为夜幕降临后,树林中的树木进行 作用使周围环境的空气不清新.
(3)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刘明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
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1:你认为刘明测量的是 气体的变化.
(4)刘明继续对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进行研究.他将如图2植株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
B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刘明研究的植物生理活动需要 和 .44.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两部分组成.
(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 (填序号),它能对 进行初步消化.
(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填序号),其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最终被消化成 .
(4)淀粉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 (填序号)处进入血液.
(5)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是:红烧肉、炒鸡蛋、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要增加富含 的食物.
(6)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
45.近年某地出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生理盐水用量 组别 镉浓度(mg/mL)24小时死亡率 0 A 0 10mL
B C D 0.015 0.030 0.045 10mL 10mL 10mL 2 3 6 (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 .据此推测,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 (填相同或不同)(5)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6)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选:C
2.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改变生物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环境影响生物,但是生物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解答.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属于保护色,这是环境影响生物的表现. 故选:B.
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哪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考点】合理密植.
【分析】本题考查合理密植的知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解答】解: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但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而且能让周围的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大树蒸腾作用旺盛,使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生物之间,属于互助关系的是( ) A.一块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B.蜜蜂和花 C.猫头鹰和田鼠 D.蛇和青蛙
【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A、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不正确.
B、蜜蜂采蜜,需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属于同种动物内部的种内互助关系,故正确;
C、D猫头鹰吃田鼠,蛇吃青蛙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故不正确. 故选:B.
6.一般情况下,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鸟笼里的鸟 B.河里的鱼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关系,属于影响水稻、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而河里的鱼、农民家里的鸡、鸟笼里的鸟对水稻、小麦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生活环境不同),不是影响水稻生长的生物因素. 故选:D.
7.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清澈透亮的湖水 B.美丽怡人的湖泊
C.农民家里的鸡 D.田间杂草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
【考点】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解答】解:A、清澈透亮的湖水,只是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美丽怡人的湖泊,既包括了湖泊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
C、湖水中灵动的鱼儿,只是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岸边摇曳的杨柳树,只是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 A.能吸收代谢废物
B.能分解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故选:B
9.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绿色植物
B.宠物
C.人 D.细菌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产者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类型,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人,还有其他的动物,此外还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故选:A.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正确;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正确;
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错误;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正确. 故选:C
11.在观察小麦根尖结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根尖上有许多“绒毛”,它们着生在根尖的( )
A.分生区 B.成熟去 C.伸长区 D.根冠 【考点】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分.
【解答】解: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如下图所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是绒毛集中生长的部位.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选:B
12.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说明根毛细胞液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 )
A.大 B.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周围水溶液浓度的大小.
【解答】解: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题中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故选:A.
13.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锌、钙的无机盐 B.含锰、铝、铜的无机盐 C.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考点】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除了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外,植物还需要含钙、镁、硫、硼等少量的无机盐.当土壤中缺少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故选:D
14.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培养液中除了水以外还有( ) A.无机盐 B.土壤 【考点】无土栽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土栽培,首先明确的是无土栽培的概念. 【解答】解: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 故选:A
15.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维生素 D.有机物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解答】解: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B、适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C、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量;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产量. 因此,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适时松土. 故选:B
16.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 A.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
B.将光能转变为氧气和二氧化碳 C.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能量 D.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氧气
由公式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①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合成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有机物(储存能量)+
故选:C.
17.下列饮食习惯中,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多样
B.粗细粮搭配 C.暴饮暴食
D.荤素搭配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
【解答】解:ABD、食物多样、谷物为主,荤素搭配、粗细结合,ABD合理; C、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偏食挑食会影响身体健康,C不合理. 故选:C.
18.下列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70%以上能量的物质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选:A
19.下列各项是鉴定营养物质的一般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遇碘变成蓝紫色 B.燃烧脂肪会散发出臭味 C.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
D.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
【考点】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
【分析】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是: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
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脂肪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据此解答.
【解答】解:A、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A正确.
B、蛋白质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不是脂肪)可以将其燃烧,看是否会散发出臭味,B错误;
C、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也是有机物,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C正确.
D、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D正确. 故选:B
20.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各项与小肠吸收功能没有关系的是( ) A.小肠位于腹腔内 B.小肠很长,有5~7m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小肠绒毛壁很薄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是: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为于腹腔内是小肠的位置,与吸收功能无关. 故选:A
显微镜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工具,请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完成21﹣25题.
21.如果这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为5×、10×、16×,两个物镜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 A.50倍
B.100倍 C.400倍 D.640倍
【考点】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就是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即16×与物镜放
大倍数最大的即40×的乘积.即640(倍). 故选:D.
22.显微镜中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的是( ) A.2
B.9
C.10 D.11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图中1为目镜,2镜同,3转换器,4为物镜,5为遮光器,6为通光孔,7为压片夹,8反光镜,9细准焦螺旋,10为细准焦螺旋,11为镜柱.
【解答】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物象.遮光器上有光圈,可以调节光线强弱.转换器有物镜,可以调换物镜.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物象清晰度,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焦距. 故选:B.
2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3后异物不动.这异物最可能在( ) A.1上 B.4上 C.8上 D.装片上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如图: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遮光器、6通光孔、7压片夹、8反光镜、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11镜柱.
【解答】解:A、1目镜上 视野中有一小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那么异物一定在目镜上,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4物镜上 视野中有一小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因此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8反光镜上 反光镜上的异物只能影响光线的强弱,不会在视野中出现,故该
选项不符合题意
D、装片上视野中有一小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因此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在视野右下方发现一细胞,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应将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考点】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成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解答】解: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物像应该向左上方移动.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故选:D.
25.若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其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一般高倍镜和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由于进光量减少,因此视野变暗.
【解答】解:题中提出“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没有调反光镜和光圈,而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视野暗,因此确定C项细胞最大,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 故选:C.
26.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 ) A.合成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呼出二氧化碳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生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答题. 【解答】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因此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D.
27.用保鲜袋把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B.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考点】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解答】解: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来保鲜水果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降低氧气的含量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它们的呼吸作用来达到保鲜的目的.保鲜袋将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后,在水果的呼吸作用下,保鲜袋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其呼吸作用也越来越弱,继而受到抑制,就达到了保鲜的目的.所以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故选:C.
28.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场所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条件 光 产物 能量 联系 光合作用 叶绿体 有机物、氧储存能气 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释放能水 量 【解答】解:夜间无光,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而蔬菜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氧气减少,因此人会感到气闷.所以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故选:B
29.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肺的扩张
D.肺的回缩
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考点】肺的结构.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如图所示:
.
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而不是有利于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A
30.相比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人体内的( ) A.肺泡 C.血液
B.肺泡外毛细血管 D.组织细胞
【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分析】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人体内的组织细胞.
故选:D.
31.科学探究的步骤是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④①⑤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步骤是:②提出问题;④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①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 故选:C
请根据如图完成32﹣35题
32.符合图中的食物链是( ) A.阳光→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鸟→鹰 B.绿色植物→鼠→蛇→鹰 C.绿色植物←鼠←蛇←鹰 D.绿色植物←兔子←蛇←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不正确;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绿色植物、鼠、蛇、鹰四者的关系,B正确; C、箭头指向捕食者,C不正确;
D、箭头指向捕食者,兔子和蛇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D不正确. 故选:B
33.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A.细菌
B.草 C.蛇 D.阳光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解: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蛇是动物是消费者,阳光是非生物部分,因此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如细菌. 故选:A
34.如果鹰都迁徙到别处,则随之会发生的是( ) A.兔子的数量会减少 B.食草昆虫会增加 C.B的数量会减少 D.A的数量会减少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迁徙到别处,则被鹰直接取食的生物(A、B、C)会由于缺少天敌而增多,而被鹰间接取食的生物(食草昆虫、兔子)的数量会减少. 故选:A.
3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阳光
B.绿色植物
C.土壤
D.植食性动物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阳光. 故选:A.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36.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要研究的变量是鱼的呼吸次数. × (判断对错)
【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要研究的变量是水温,而不是鱼的呼吸次数,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37.移栽树木时,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 (判断对错)
【考点】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
【分析】移栽移苗时根部带土的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据此解答.
【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植物应尽量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保持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
38.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 × (判断对错)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场所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条件 光 产物 能量 联系 光合作用 叶绿体 有机物、氧储存能气 量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释放能水 量 【解答】解: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下白天和夜晚都进行,而不是只在夜晚进行.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39.食物的所有营养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 (判断对错)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六大类.
【解答】解: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
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答案为:×.
40.植物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 × .(判断对错) 【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1.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 √ (判断对错) 【考点】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呼吸作用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解答】解: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种子的生活力就丧失,也就失去萌发的能力.不同植物种子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种子的贮藏条件,对种子寿命的长短起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有可能渡过最长时间的休眠期.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内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种子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种子的贮藏期限也就必然会缩短.因此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的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故答案为:√
42.在如图中,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
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经过图甲中的【2】可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 (2)图甲中的【1】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
(3)在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应处于收缩、上升状态. × .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的结构.
【分析】图一中:1为肺,2为呼吸道,3为膈肌,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解答】解:(1)(2)呼吸系统由2呼吸道和1肺组成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如图所示:
可见,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瑞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
(3)图二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3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膈肌下降. 故答案为:(1)√ (2)√ (3)×
(4)×
三、分析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处.) 43.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李老师认为这和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产生某种气体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生理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场所是 叶绿体 .
(2)晨炼不去树林,是因为夜幕降临后,树林中的树木进行 呼吸 作用使周围环境的空气不清新.
(3)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刘明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1:你认为刘明测量的是 氧气 气体的变化.
(4)刘明继续对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进行研究.他将如图2植株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B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刘明研究的植物生理活动需要 水 和
光 .
【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在光下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夜间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2)由于植物夜晚呼吸作用旺盛,所以早晨小树林里二氧化碳浓度高,最好的时间是太阳出来后,这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大量氧气.傍晚时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
(3)从表格可以看出这种气体的浓度在早晨最低,在傍晚最高,所以这种气体应该是氧气.
(4)某同学将图丙中甲叶片的主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漂洗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蓝色,B部位呈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水.
故答案为:(1)光合;叶绿体 (2)呼吸 (3)氧气 (4)水;光
44.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消化腺 两部分组成.
(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 5 (填序号),它能对 蛋白质 进行初步消化.
(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1 (填序号),其分泌的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最终被消化成 甘油和脂肪酸 .
(4)淀粉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 4 (填序号)处进入血液.
(5)小旺的妈妈为小旺准备的午餐是:红烧肉、炒鸡蛋、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还需要增加富含 维生素 的食物.
(6)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注意保质日期 .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人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如图:1肝脏;2胆囊;3十二指肠;4小肠;5胃;6胰腺;7大肠.
【解答】解:(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2)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胃,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里面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肝脏的分泌物是胆汁,其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有助于脂肪的消化,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大大增大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脂肪最终在肠液和胰液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4)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有利于小肠进行吸收.
(5)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肉、炒鸡蛋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此食谱中无蔬菜等含维生素类食物,因此应再添加上蔬菜类,如炒豆角,炒菠菜等.
(7)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不吃过期食品;不买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等. 故答案为:(1)消化腺;
(2)5; 蛋白质; (3)1; 甘油和脂肪酸; (4)4; (5)维生素; (6)注意保质日期.
45.近年某地出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生理盐水用量 组别 镉浓度(mg/mL)24小时死亡率 0 2 3 6 A B C D 0 0.015 0.030 0.045 10mL 10mL 10mL 10mL (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 增加 .据此推测,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越大 .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 对照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生理盐水的镉含量 .
(5)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6)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加.“据此推测,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4)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对照.实验中“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因此4组唯一不同的量是生理盐水的镉含量,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生理盐水的镉含量.
(5)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生理盐水的镉含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6)一只小鼠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小鼠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一只”,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故答案为:(3)增加;越大 (4)对照;生理盐水的镉含量 (5)相同 (6)避免偶然性
2018年1月18日
正在阅读: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苏科版01-15
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10-14
马云2016年浙商总会演讲文字实录06-01
江苏省苏州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7-03
东风标致307部分螺栓紧固参数10-21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10-21
最新高三教案-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资料—高中数学函数、导数部分03-08
XX“教坛新秀”跟岗培训总结01-06
电气控制与PLC考题及答案(成人教育)07-11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苏科
- 学年
- 期末
- 试卷
- 解析
- 年级
- 生物
- 2018
- 2019
- 检修工作票制度
- 邳州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 2014年嘉定区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 图文
- 变电所操作规程
- 管道冲洗消毒方案
- 节约用水
- 讲政治 讲责任 讲形象 努力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周末作业十四(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 相信未来说课稿
-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中学2015 - 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 英语高级口语 Lesson 12
- 试用期工作总结10篇
- 同济内部高数习题课讲义(多元微积分)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变电)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试题库
- 2014年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教程》10套试卷与答案
-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 苦与乐
- 路基路面检测作业指导书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