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4-01-17 05: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 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 B.加快心胀跳动时的频率 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 D.改善心胀跳动时的音色

2.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

A.

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B.

捏紧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给车轮转轴添加润滑油 D.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3.直流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 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

第1页(共26页)

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6.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在A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C点时速度最大

C.从B到C,球的动能减少 D.从A到C,球的势能增加

7.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 )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9.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

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

10.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用V表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表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的减小量.若相同时间内冰溶化的量相等,则下列V和△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第2页(共26页)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70分) 11.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

推动机器转动,又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冲程.

12.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_______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_______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_______反射.

13.今年5月,南通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_______.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_______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_______,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14.2015年10月,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太阳能属于_______能源.

(2)飞艇气囊内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_______.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3,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g取10N/kg) (3)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_______;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0.01N/W,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_______W.

15.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第3页(共26页)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质量为_______g.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橡皮密度为_______kg/m3.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

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 ②测出橡皮重力G;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则橡皮的密度ρ像的表达式可表示为ρ像=_______.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理由是_______.

16.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F2的力臂l2. 17.10min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2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

×104m,消耗了0.15kg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行驶时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g取10N/kg).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18.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3标有“20Ω 0.5A”字样.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5A,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2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S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第4页(共26页)

19.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1V,电流表示数为0.04A,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③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到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0=_______Ω.

④再将开关S2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8V,则灯泡额定功率PL=_______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范围是_______.

20.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第5页(共26页)

①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②纠正后,实验通过_______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50 40 30 20 10 5 含水量W/% 107 110 116 124 141 160 混合液沸点t/℃ 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W与混合液沸点t的关系图线. ②混合液的含水量为15%时,沸点是_______℃.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_______;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洁具

智能洁具(智能马桶、全自动洗碗机、智能浴缸等),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杀菌等功能,已进入百姓家庭.

某智能洁具为确保安全,插头带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图甲,连接洁具的火线与零线穿过环形铁芯,正常工作时,两线中的电流相等;若火线与零线中的电流不等,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经放大后通过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S切断电源.

这种洁具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人靠近时,感应装置自动升起洁具盖子;启动洗净功能,加热器将水快速加热至温控装置预设的温度,水泵喷水实施清洗,喷水杆采用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自动开启烘干功能.表一为该洁具的部分参数,表二为水泵的性能测试参数(表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水泵抽送水的体积;扬程指水泵能将水提升的高度).

第6页(共26页)

表一 额定电压 2100W 烘干机额定功率 表二 流量Q/(×10﹣4m3?s﹣1) 0.5 0.6 0.8 1.0 1.2 1.25 1.80 5.00 7.20 扬程H/m (1)该智能洁具应选用_______线插头.当图甲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下端是

_______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红外线感应装置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 B.暖风烘干是靠增大面积来加快水的汽化

C.纳米银是银分子,喷水杆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漏电保护装置内的火线与零线短路时,开关S不会被吸起

(3)洁具正常工作,按最大喷水量用设定为38℃的温水清洗,加热器的效率为_______%;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工作40s,消耗的电能会使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_______次.[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室温为18℃]

(4)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当该水泵的流量为0.8×10﹣4m3/s时,其扬程为_______m;当水泵的流量为1.0×10﹣4m3/s时,输出的水达到对应的扬程,此过程中水泵克服水重力做功的功率P=_______W.(g取10N/kg)

(5)图乙为洁具的温控装置原理图.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温度升高而减小.当R1两端电压U1增大到一定值时,控制电路将切断加热电路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①适当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电源电压,可使控制水温的预设值升高;

②电源电压设定为10V,当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R2的电功率为4W,此时加热电路恰好被切断.若预设的水温相对较高,则控制电压U1是_______V.

220V 180W 清洗喷水量 加热器额定功率 0.8L/min~1.2L/min 第7页(共26页)

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 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 B.加快心胀跳动时的频率 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 D.改善心胀跳动时的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 【解答】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听诊器无法改变声音的频率、音色,也不能增大心脏跳动的振幅. 故选C.

2.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

A.

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B.

捏紧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给车轮转轴添加润滑油 D.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2)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第8页(共26页)

【解答】解:

A、运动员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捏紧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给车轮转轴添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直流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 )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分析】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解答】解:

A、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带电磁铁的元件,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空气开关、电磁继电器等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不符合题意; D、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檫,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B.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 D.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1)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方法:

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2)不计绳重和摩檫时,滑轮组机械效率:η=

=

=

;据此分析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解答】解:

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时,有用功:W有=G物h,

第9页(共26页)

不计绳重和摩檫,额外功:W额=G动h, 总功:W总=W有+W额=G物h+G动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

由此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重物上升的高度、定滑轮的重力和重物上升的速度无关,故BCD错误;

由上式可知,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减小额外功,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正确; 故选A.

5.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由物质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结合所给选项分析物态变化.

【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合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B不符合题意;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金液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C不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在A点时受力平衡 B.球在C点时速度最大

C.从B到C,球的动能减少 D.从A到C,球的势能增加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机械能守恒.

【解答】解:

A、小球在A点时速度为0,受到斜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这二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

B、小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在最低点C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正确;

第10页(共26页)

C、从B到C,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C错;

D、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D错. 故选B.

7.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 ( )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当刮起龙卷风时,龙卷风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龙卷风外侧的压强不变,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如果被圈在龙卷风中,受到向内且斜向上的压强大于向外且斜向下的压强,受到向内且斜向上的压力大于向外且斜向下的压力,物体或人畜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吸”起卷入空中,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据此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作答.

【解答】解: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是指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故A不合题意;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不合题意;

C、当船并行时,中间的水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船外侧大的压强将船向中间挤压,造成相吸相撞,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根据物远像小像变小,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从而得出焦距然后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解: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可知像的位置几乎不变,说明物距大于10倍焦距,因而成像在焦点附近,焦距大约为图中的5cm,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第11页(共26页)

9.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

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km/h B.60km/h

C.90km/h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D.120km/h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

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 轿车的平均速度:v==

=18m/s≈64.8km/h.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用V表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表示冰块露出水面体积的减小量.若相同时间内冰溶化的量相等,则下列V和△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冰块处于漂浮状态;先根据相同时间内冰溶化的量相等得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在得出减小量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设相同时间内冰溶化的量为V′,则V冰=V0﹣V′t, (1)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则F浮=G,即ρ水gV排=ρ冰gV冰; 所以,V排=

V冰;

则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V0﹣V排=V0﹣

V冰=V冰,

第12页(共26页)

所以,V=错误;

(V0﹣V′t)=V0﹣

V′t,故A正确;B

(2)冰块露出水面体积的减小量△V=V0﹣V=V0﹣(V0﹣

V′t)

=

V0+

V′t;

故C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1小题,满分70分) 11.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全新的储能技术,它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该过程是通过 做功 方式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储存.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

推动机器转动,又将内能转化成 机械 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空气动力发动机汽车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压缩空气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将多余电能利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密闭容器中,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需要时,使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机器转动,内能转化为车的机械能,这一过程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做功.

12.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小华和小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 左 转.

(2)小华走近办公楼的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不随 (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3)傍晚,小虎在河边看到的夕阳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 虚 像,这是由于光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了 镜面 反射.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

(3)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以及镜面反射的定义. 【解答】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可知,若小华向右转,小虎应向左转;

(2)玻璃门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虚像不在玻璃门上,所以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不随门平移.

(3)水中的倒影是水平面镜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所成的像是虚像.

第13页(共26页)

平静的水面比较光滑,相当于一面镜子,因此光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1)左;(2)不随;(3)虚;镜面.

13.今年5月,南通人乘动车出行的梦想成为现实.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行中受到的 阻力 .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车外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 列车 为参照物的;他们用手机通过微信发送沿途美景,手机是利用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由于 惯性 ,仍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1)列车行驶时,主要克服列车的阻力作用,车头制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克服阻力作用.

(2)选择参照物一定要将其假定不动,再看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 (3)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4)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动车车身都设计成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阻力的作用;

列车外的景物相对于列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外的景物是运动的;

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

高速列车进站前关闭动力,但列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阻力; 列车;电磁波;惯性.

14.2015年10月,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能源.

(2)飞艇气囊内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 小 .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3,

g取10N/kg) 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 1.8×104 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

(3)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0.01N/W,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 5.76×105 W.

【考点】太阳能;力作用的相互性;浮力大小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当浮力大于重力或者物体密度小于气体密度时,物体上浮;

已知空气的密度和飞艇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ρ空气gV排可求飞艇受到的浮力;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14页(共26页)

根据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图可知,飞艇匀速飞行时受到受到的水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P==

=Fv求出飞艇推进器的功率.

【解答】解:

(1)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属可再生能源;

(2)飞艇是利用它们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与G艇=ρ艇gV艇比较可知:在V排=V艇的条件下,要使F浮>G艇,只有当飞艇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 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

F浮=ρ空气gV排=0.06kg/m3×10N/kg×3×104m3=1.8×104N;

(3)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向后推动空气,对空气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空气对飞艇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飞艇就前进了;

由图乙可知,当风速为20m/s时,飞艇受到的阻力f=360N,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受到的阻力f′=4×360N=1440N;

飞艇悬停在空中,因此飞艇受到的水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水平推力:F=f′=1440N,

此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 P==

=Fv=1440N×40m/s=5.76×105W.

故答案为:(1)可再生;(2)小;1.8×104;(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76×105W.

15.小红和小芳准备测量一块橡皮的密度.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橡皮质量为 16.6 g.她继续测出橡皮的体积为10cm3,橡皮密度为 1.66×103 kg/m3. (2)小芳设计了另一方案:

①把橡皮挂在图丙所示的测力计下; ②测出橡皮重力G;

③将橡皮浸没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则橡皮的密度ρ像的表达式可表示为ρ像= ρ水; .小红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橡皮密度,理由是 橡皮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测量出橡皮的重力不准确,进而测出的橡皮的密度不准确 .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第15页(共26页)

【分析】(1)天平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节,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被测物体

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知道橡皮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密度;

(2)知道橡皮重力,利用G=mg求其质量;

利用称重法求出橡皮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橡皮排开水的体积(橡皮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其密度;

根据(1)测量的橡皮的质量,求出其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比较得出重力测量是否准确,得出答案. 【解答】解:

(1)由图知,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橡皮的质量为m=10g+5g+1.6g=16.6g; 橡皮的体积为V=10cm3; 橡皮的密度: ρ==

=1.66g/cm3=1.66×103 kg/m3;

(2)橡皮的质量:m=; 橡皮受到的浮力:F浮=G﹣F, 由F浮=ρ水V排g得橡皮的体积: V=V排=橡皮的密度:

=

ρ===ρ水;

根据(1)的测量可知橡皮的质量:m=16.6g=0.0166kg, 橡皮的重力:G=mg=0.0166kg×10N/kg=0.166N<0.2N, 即橡皮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这样测量橡皮的重力不准确,进而测出的橡皮的密度不准确. 故答案为:

(1)右;16.6;1.66×103; (2)

ρ水;橡皮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测量出橡皮的重力不准确,进而测

出的橡皮的密度不准确.

16.按题目要求作图.

第16页(共26页)

(1)如图甲,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车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看成杠杆,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F2的力臂l2.

【考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1)首先分析物体A受到的作用力,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到了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图示的方法来作图.

(2)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3)要解决此题,必须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动力来自于肱二头肌,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解答】解:(1)物体A随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竖直方向上有重力和支持力,物体A竖直方向上是静止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物体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 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延长F2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F2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L2是力F2的力臂.动力F1来自于肱二头肌,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图所示:

17.10min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2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

×104m,消耗了0.15kg的氢气.此过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0×103N,行驶时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氢气的热值取1.4×108J/kg,g取10N/kg).求: (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率的计算;热机的效率.

第17页(共26页)

【分析】(1)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知道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和行驶的路程,根据W=F牵s求出牵引力做功,根据P=计算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根据Q放=mq求出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η=【解答】解:(1)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5×103kg×10N/kg=1.5×104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1.5×105Pa;

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2)牵引力所做的功:

W=F牵s=1.0×103N×1.2×104m=1.2×107J; 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

=2×104W;

(3)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15kg×1.4×108J/kg=2.1×107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η=

=

×100%≈57.1%.

答:(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2×104W;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57.1%.

18.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3标有“20Ω 0.5A”字样.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5A,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2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S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1连入电路,由欧姆定律计算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根据电路特点可得通过R2的电流,再由Q=W=UIt计算在10s内R2产生的热量;

第18页(共26页)

(3)只闭合开关S3,R1、R3串联,分别计算滑片在两端时R1的电功率,从而得到功率变化范围. 【解答】解:

(1)由电路图知,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R1连入电路,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U=IAR1=0.9A×10Ω=9V;

(2)由电路图知,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支路间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 则R2通过的电流:

I2=IA′﹣I1=1.5A﹣0.9A=0.6A, 且U=U1=U2=9V,

在10s内R2产生的热量:

Q2=W2=UI2t=9V×0.6A×10s=54J;

(3)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3,R1、R3串联,

当滑片在右端时,只有R1连入电路,此时其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电流0.9A,由变阻器规格知允许通过最大电流0.5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 P1=I最大2R1=(0.5A)2×10Ω=2.5W

滑片在左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此时R1的功率最小, 此时电路中电流: I1=I=

=

=0.3A,

所以P1′=I12R1=(0.3A)2×10Ω=0.9W, 所以R1电功率变化范围为:0.9W~2.5W. 答:(1)电源电压为9V;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2在10s内产生的热量为54J;

(3)只闭合开关S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9W~2.5W.

19.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1V,电流表示数为0.04A,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实际功率太小 ;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 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接线柱接入电路了 .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第19页(共26页)

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③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到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0= 14 Ω.

④再将开关S2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8V,则灯泡额定功率PL= 1.14 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范围是 0<RL<2.5Ω .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 【分析】(1)灯泡的亮度是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的,由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电表示数不变,说明电路中电阻没变,由此分析连接中的问题;

(2)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注意单刀双掷开关的中间位置接电压表的接线柱; ③根据图丁读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④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由P=UI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3)由(1)中数据计算灯泡电阻,根据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分析灯泡接入电路前的阻值情况.

【解答】解:(1)由图甲知,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示数为0.1V,电流表示数为0.04A,此时灯泡实际功率:P实=U实I实=0.1V×0.04A=0.004W,由于灯泡实际功率太小,所以灯泡不亮;

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说明电路中电阻没有发生改变,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接线柱接入电路了;

(2)①根据电路图,单刀双掷开关的中间触点接电压表15V接线柱,左侧静触点接电阻箱的右接线柱,如图所示:

③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至“2”位置,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

由图丁可知,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0=0×100Ω+1×10Ω+4×1Ω+0×1Ω=14Ω;

④再将开关S2拨至“1”位置,电压表测总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8V, 所以变阻箱两端电压:U0=U﹣U额=8V﹣3.8V=4.2V,

第20页(共26页)

此时电路中电流:I=IL=I0=

==0.3A,

则灯泡额定功率:PL=U额IL=3.8V×0.3A=1.14W; (3)由(1)中数据和欧姆定律可知,灯泡电阻:RL=

=

=2.5Ω,

因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1)中情况下灯泡电阻大于其未接入电路时的电阻,即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范围为0<RL<2.5Ω. 故答案为:(1)实际功率太小; 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接线柱接入电路了; (2)①见上图;③14;④1.14; (3)0<RL<2.5Ω.

20.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分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质量相等 .

②纠正后,实验通过 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50 40 30 20 10 5 含水量W/% 107 110 116 124 141 160 混合液沸点t/℃ ①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W与混合液沸点t的关系图线. ②混合液的含水量为15%时,沸点是 130 ℃.

(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分子间有间隙 .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 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

第21页(共26页)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说明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酒精灯所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要控制两者的质量相等;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升高的温度高,比热容小.

(2)描出含水量和混合液沸点的对应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从图象上找出含水量达到15%时,混合液的沸点.

(3)分子间有间隙;长时间使用后,混合液中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根据ρ=判断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1)①为了比较混合液的比热容随含水量的变化,必须保持混合液的质量相等,含水量不同;

②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中,我们控制混合液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所以我们是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2)描出(50,107)(40,110)(30,116)(20,124)(10,141)(5,160)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

由图知当混合液浓度为15%时,沸点为130℃;

(3)①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混合液总体积变小;

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1)没有控制质量相等;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2)如图所示:130;(3)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温度计的示数升高; 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洁具

智能洁具(智能马桶、全自动洗碗机、智能浴缸等),具有温水洗净、暖风烘干、杀菌等功能,已进入百姓家庭.

某智能洁具为确保安全,插头带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图甲,连接洁具的火线与零线穿过环形铁芯,正常工作时,两线中的电流相等;若火线与零线中的电流不等,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经放大后通过电磁铁吸起铁质开关S切断电源.

第22页(共26页)

这种洁具装有红外线感应装置,当人靠近时,感应装置自动升起洁具盖子;启动洗净功能,加热器将水快速加热至温控装置预设的温度,水泵喷水实施清洗,喷水杆采用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自动开启烘干功能.表一为该洁具的部分参数,表二为水泵的性能测试参数(表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水泵抽送水的体积;扬程指水泵能将水提升的高度). 表一

0.8L/min~1.2L/min 220V 额定电压 清洗喷水量 180W 2100W 烘干机额定功率 加热器额定功率 表二 流量Q/(×10﹣4m3?s﹣1) 0.5 0.6 0.8 1.0 1.2 1.25 1.80 5.00 7.20 扬程H/m (1)该智能洁具应选用 两 线插头.当图甲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下端是

N 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红外线感应装置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 B.暖风烘干是靠增大面积来加快水的汽化

C.纳米银是银分子,喷水杆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漏电保护装置内的火线与零线短路时,开关S不会被吸起

(3)洁具正常工作,按最大喷水量用设定为38℃的温水清洗,加热器的效率为 80 %;清洗结束,暖风烘干机工作40s,消耗的电能会使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6 次.[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室温为18℃]

(4)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当该水泵的流量为0.8×10﹣4m3/s时,其扬程为 3.2 m;当水泵的流量为1.0×10﹣4m3/s时,输出的水达到对应的扬程,此过程中水泵克服水重力做功的功率P= 5 W.(g取10N/kg)

(5)图乙为洁具的温控装置原理图.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热敏电阻,其阻值温度升高而减小.当R1两端电压U1增大到一定值时,控制电路将切断加热电路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①适当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电源电压,可使控制水温的预设值升高;

②电源电压设定为10V,当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时,R2的电功率为4W,此时加热电路恰好被切断.若预设的水温相对较高,则控制电压U1是 6 V.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根据智能洁具的外壳不是金属的可确定答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的磁极;

(2)①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摇控等.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③喷水杆采用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 ④根据智能洁具的工作原理分析.

(3)根据清洗喷水量可知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水的质量,利用Q=cm△t可求得水吸收的热量,利用P=可求消耗的电能,然后利用η=可求得加热器的效率,已知电能表的参数“3000imp/(kW?h)”,然后可求闪烁的次数.

(4)根据流量为0.6×10﹣4m3?s﹣1和0.8×10﹣4m3?s﹣1时的杨程,可得出流量增大和杨程增大的关系,然后可求得该水泵的流量为1.0×10﹣4m3/s时,其扬程为5m;根据密度公式变

第23页(共26页)

形求得水的质量,然后利用G=mg可求得其重力,再利用W=Gh可求得其重力做功,利用P=可求功率;

(5)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一定时,热敏电阻越小,则电源电压需减小.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利用P=UI可求得U1,然后根据题意由于要使得水温度较高,则R2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则必须使得U1较大. 【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智能洁具的外壳不是金属的,所以不需要用三线插头,选两线插头即可;

当图甲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从a流向b时,由右手沿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则大拇指朝下,即螺线管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2)A、红外线感应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故A错误;

B、暖风烘干,有热风吹,使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很快变干,故B错误.

C、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纳米银(直径为纳米级的银单质)材料,杀菌效果好,不是银分子,故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C错误;

D、漏电保护装置是在火线和零线中电流不等的情况下动作,因而短路时虽然电流很大,但是互相和零线的电流相等,不会动作,则开关S不会被吸起,故D正确. (3)由ρ=可得,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2×10﹣3m3=1.2kg, 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1.2kg×(38℃﹣18℃)=1.008×105J, 由P=可得:

W电=Pt=2100W×60s=1.26×105J, 加热效率: η=×100%=

×100%=80%;

由P=可得,暖风烘干机工作40s,消耗的电能: W=P烘干t=180W×40s=7200J=7200×

kW?h=0.002kW?h,

电能表指示灯闪烁次数n=0.002kW?h×3000imp/(kW?h)=6,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流量增大为2倍时,杨程增大为原来的4倍,说明杨程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因而当流量为为0.8×10﹣4m3/s时,为1.2×10﹣4m3/s的,则杨程为7.20m×

=3.2m,

由ρ=可得,当水泵的流量为1.0×10﹣4m3/s时,

每秒钟流过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0×10﹣4m3=0.1kg, 重力G=m′g=0.1kg×10N/kg=1N,

第24页(共26页)

当水泵的流量为1.0×10﹣4m3/s时,输出的水达到对应的扬程为5m,水泵做功W=Fs=Gh=1N×5m=5J, 则功率P==

=5W,

(5)①当设定的温度升高时,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要保持电阻R1的电压不变,则必须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而必须减小电源电压; ②当R1=6Ω时的电压U1,电路中的电流为I=电功率P=U2I,则有4W=(10V﹣U1)×

,热敏电阻的电压U2=U﹣U1=10V﹣U1,

解得U1=4V或U1=6V,由于要使得水温度较高,则R2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则

必须使得U1较大,设计为6V. 故答案为:(1)两;N;(2)D;(3)80; 6;(4)3.2 5;(5)减小;6.

第25页(共26页)

2016年9月9日

第26页(共2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12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