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练习册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2 14: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马克思学院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B 6.B 7.B 8.C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D 1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AB 9.ABD 10.BC 11.ABC 12.ABCD 13.ABCD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D 6.C 7.C 8.B 9.D 10.B 11.D 12.A 13.D 14.A 15.D 16.A 17.B 18.D 19.D 20.C 21.D 22.C 23.D 24.B 25.D 26.A 27.B 28.D 29.B 30.A 31.C 32.C 33.C 34.A 35.C 36.B 37.C 38.A 39.D 40.C 41.B 42.B 43.D 44.D 45.A 46.C 47.A 48.C 49.C 50.C 51.D 52.C 53.C 54.A 55.D 56.C 57.D 58.D 59.C 60.B 61.C 62.B 63.B 64.C 65.A 66.D 67.C 68.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AC 4.ACD 5.ACD 6.BD 7.CD 8.BC 9.BD 10.BCD 11.ABC 12.BC 13.CD 14.ABD 15.BCD 16.BD 17.ABCD 18.ACD 19.ABC 20.CD 21.AD 22.ABD 23.ACD 24.ABCD 25.ACD 26.ABC 27.ACD 28.BCD 29.ABD 30.ABCD 31.ABCD 32.BCD 33.ABD 34.ABD 35.BD 36.ACD 37.ABCD 38.CD 39.ABCD 40.ACD 41.ABCD 42.ABCD 43.ABC 44.ABD 45.ABD 46.CD 47.ABD 48.ABC 49.BCD 50.ABCD 51.AD 52.ABD 53.BCD 54.ABD 55.AD 56.BD 57.CD 58.AD 59.ACD 60.AC 61.ABC 62.ABCD 63.BD 64.ACD 65.CD 66.ABC 67.BD 68.ABCD 69.AC 70.ABD 71.ACD 72.ABD 73.BCD 74.ACD 75.AB 76.CD 77.ABCD 78.AB 79.CD 80.AD 81.AB 82.ABCD 83.ACD 84.CD 85.ABD 86.ABCD 87.ACD 88.ABD 89.ABC 90.BD 91.BD 92.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正确。唯心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从社会历史根源看,主要是生产力和科技不发达;从阶级根源看,是剥削阶级的需要和偏见;从认识论根源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唯心主义生长于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在人类复杂曲折的认识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所以,列宁说,哲学唯心主义不是胡说,而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2.【答案要点】
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绝对的,
即关于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就是相对的: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人脑这块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从意识的作用看,人们可以在一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改造世界,把精神变为物质,这些都说明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因此,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唯物辩证的观点。
3.【答案要点】
一些哲学家不懂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把哲学当作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古代各门具体科学尚未分化的情况下,哲学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哲学要以具体科学的材料为依据,具体科学要接受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两者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4.【答案要点】
这是马克思关于意识的本质的正确观点。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论是正确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的鬼神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种反映。而这种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创造过程,具有能动性。意识的形成过程,正是人脑对客观存在进行抽象概括、加工制作的过程,即改造物质的过程。
5.【答案要点】
这是列宁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正确观点。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表现在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是从来就有的,而客观世界的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都是人类创造的,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打上了人类意志的印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6.【答案要点】
错误。这是德国哲学家杜林的观点。“存在”这个概念只有作为思维的对立面,用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时才和物质具有同样的含义。如果离开和思维的对立关系,它既可能是指物质现象的存在,也可能是指精神现象的存在。神学理解的存在是上帝,唯心主义者理解的存在是精神,唯物主义者理解的存在是与思维相对应的客观物质世界。这个命题没有揭示世界统一性的实质,即没有指明世界是统一于精神还是统一于物质,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而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答案要点】
错误。这是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没有什么规律的,人们说自然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规律,完全是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的。这种说法的实质在于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2
8.【答案要点】
这是斯大林关于联系的条件性的正确观点。所谓条件,就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条件。人们认识事物必须认识事物的条件,人们改造事物也必须改造事物存在的条件。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上。离开具体条件去想问题,就会陷入没有根据的空想;离开具体条件去办事情,就会成为盲目蛮干的鲁莽家。
9.【答案要点】
正确。所谓过程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唯物辩证法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任何具体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相反,把世界看成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是形而上学观点。
10.【答案要点】
错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内部诸要素或客观事物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形式逻辑中的“矛盾”是指人们思维的前后不一致、不连贯,不能自圆其说。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不能同时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回答,要求保持思维的连贯和前后一致。辩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而逻辑矛盾是一种逻辑错误,在思维中应当根据矛盾律的要求加以排除。可见,这两种矛盾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11.【答案要点】
正确。个别是指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一般是指某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即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和个别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对立表现在:个别比一般丰富,一般比个别深刻。一般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别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两者的统一表现在: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或本质;个别也不能脱离一般而存在,个别之中有一般。当然,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任何一般也只是个别一部分。列宁的上述论断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12.【答案要点】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了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集中力量抓住并解决好主要矛盾。但并不是说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因为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有时甚至次要矛盾不解决,主要矛盾也无法解决。同时还应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必须在抓主要矛盾时,注意到次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实践中,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又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3.【答案要点】
错误。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边和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可见,量变同质变一样,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片面地强调质变比量变重要,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实
3
际工作中,我们要把远大的革命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14.【答案要点】
这是马克思论述的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矛盾运动。世界永远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它迟早是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观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它促使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即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
15.【答案要点】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不移的趋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的后面总是隐藏着必然性。科学探索的任务就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而要发现事物的必然性,就必须从分析偶然性入手。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出现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否认了偶然性的作用,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16.【答案要点】
错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维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17.【答案要点】
正确。历史是指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和人对其认识的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用逻辑方法对历史过程进行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要求做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归根到底是由历史决定的。然而,两者的统一又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的东西反映的是历史的规律,抛弃了历史的细节和偶然,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规律。逻辑并不是历史的简单复制,而是加工、改造、“修正”过的历史。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而不能从主观愿望、书本教条出发,不能照抄他人的经验模式,否则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②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时空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自己的思想行动随着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
4
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而不能创造或消灭它。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④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统一中的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想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考虑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答案要点】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国力和基本特点出发。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反对从主观愿望和书本教条出发,反对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和模式。
3.【答案要点】
①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以及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静止是标志事物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两者的辩证关系是: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掌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处理我国当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既要在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中大力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努力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③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4.【答案要点】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5
②这一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之间是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在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处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制度。两个阶级、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斗争仍然是现时代的本质内容。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同一性,它们会相互吸取、相互利用和相互促进,资本主义必然转化为社会主义。 ③看不到两者之间的斗争性,就会丧失政治敏感,犯右倾错误;看不到两者之间相互吸取、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同一性,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就会犯“左”的错误。
5.【答案要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由于事物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国所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③在我国发展实践中,既要反对片面夸大矛盾的普遍性、固守传统社会主义“条条框框”的教条主义错误;又要反对片面夸大矛盾的特殊性、借口“中国特色”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自由化倾向。
6.【答案要点】
①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时,既要研究它的主要矛盾,又要研究它的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具体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时,要着重分析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元论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点了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②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进一步发挥和出色运用。“两手抓”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两手抓就是两点论。两手硬是指两个方面不仅要抓住而且要抓紧、抓好。两手抓是两手硬的前提,两手硬是两手抓的深化和补充。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切实解决好,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和纠正“一手硬、—手软”的错误。
7.【答案要点】
①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
6
联系的环节,二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②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求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崇洋媚外的错误。
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1)材料1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材料2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不同点是:前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
(3)材料4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是折衷主义的观点;材料5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材料1、3、5都是唯物主义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2.【答案要点】
(1)材料l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难免产生含混不清的概念,以至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论证其唯心主义,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共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两者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3.【答案要点】
(1)材料1、2所阐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材料1中阿芬那留斯否认了意识与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关系,其哲学被列宁批判为“无头脑的哲学”。
材料2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贝克莱将存在看作是人的感觉的产物,认为感觉、意识是第一性的,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2)材料3、4、5说明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问题。 材料3主要说明了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根据现代科学提供的事实,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转化三个决定性环节。一切物质都具有对自身之外的他物的作用作出反应的能力,不存在有无反应的问题,只
7
存在反应方式反映程度的不同。
材料4、5进—步说明了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观念的东西是紧紧地依赖于物质的东西,即使是荒谬的观点、臆想的东西,也是对现实的反映,也不能完全“凭空创造”。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观念来自于客观,又是对客观物质的东西加以改造,进行创造性反映的结果。
4.【答案要点】
(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材料2属于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必然导致唯心论。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有“物活论”倾向,而且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不能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5.【答案要点】
(1)材料1的第一句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就是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句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实际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字面的或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这两句话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2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作纯粹是主观的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与材料1把矛盾看作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实在性,把矛盾当作是由思想臆造的。
(3)材料3公然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他认为矛盾只存在于语句中、字面上。材料1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能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3的错误在于:一是公开否认自然界中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作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是否认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6.【答案要点】
(1)材料1属机械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或无知造成的。
(2)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决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寻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物质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3)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是其贡献。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这是其错误所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6.A 7.D 8.D 9.A 10.B
8
11.C 21.A 31.B 41.D 12.A 13.B 14.C 15.B 16.B 17.D 18.C 19.A 20.D 22.A 23.D 24.B 25.A 26.C 27.D 28.D 29.C 30.C 32.D 33.D 34.C 35.C 36.A 37.C 38.B 39.B 40.C 42.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BC 4.BC 5.ABCD 6.ABD 7.BD 8.ACD 9.ACD 10.ABCD 11.BC 12.BCD 13.CD 14.AC 15.AC 16.ABD 17.BD 18.ABCD 19.ABCD 20.ABC 21.BCD 22.AD 23.AC 24.CD 25.ABC 26.BD 27.AD 28.BC 29.ABCD 30.AB 31.CD 32.AC 33.ABD 34.ABCD 35.BD 36.ABCD 37.ABCD 38.AD 39.AD 40.ABC 41.ABC 42.ABC 43.ABCD 44.BCD 45.BC 46.ACD 47.AC 48.ABCD 49.ABCD 50.ACD 51.ABCD 52.A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正确。反映论是指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观点。唯物主义坚持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先有“物”,然后才有“感觉和思想”,人的“感觉和思想”只不过是“物”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物就没有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特征和主张。当然,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是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对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中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我们要坚持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
3.【答案要点】
主体、客体同主观、客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是有意识的,有自己的主观世界,但它又是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主观只是主体的一部分。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不等于整个客观世界。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现象,客观指实际存在的一切事物。主观同客观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主观反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则更为复杂,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还存在改造、被改造的实践关系,以及其他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的;而主观和客观却不存在相互规定的关系,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而客观世界却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等同于主观和客观关系,就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而且容易导致唯心主义错误。 4.【答案要点】
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肯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革命的理论来自革命的运动,又可以预见革命运动的发展,为革命指出方向。因此,革命的成功离不开革
9
命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革命运动只能是盲目的、自发的,不可能取得成功。列宁在这里强调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成功的重大作用。 5.【答案要点】
这是实用主义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典型形式。这种真理观的错误在于:
①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有用、无用,因人、因阶级不同而相异,具有主观性。这种真理观把凡是能给人以利益和效用的东西都当作真理,使真理成为满足任何需要的主观工具和手段。
②把真理的作用同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有用”,是真理的作用。但真理之所以为真理不在于“有用”,而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否认了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把主观的愿望的满足和主观的效用当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一种主观真理标准。
④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和界限。谬误对某些人或阶级也是\有用\的,按照这种真理观,谬误也成了真理。
⑤犯了逻辑错误。从\真理是有的\这个逻辑前提,得不出\有用即是真理\这个逻辑结论。
6.【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之外,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本质的根本观点。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第一,主体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主体根据需要,能动地创造出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本身也是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反映和创造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坚持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过程,是主体认识能动性发挥的过程。 7.【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它要求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包括主观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符合客观,达到真理性认识;主观要反作用于客观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即客观和主观一致,实现价值的创造,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该命题只承认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方面,而未承认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客观同主观相一致的方面,这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8.【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认识论和真理论中“元”是本质的意思。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认为,真理的客观来源只有一个,即物质世界。凡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真理不能是多元的。在自然科学中,运用不同的科学理论形式或科学方法来说明同一对象,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是科学理论认识的多重性特点与真理认识的本质不能混为一谈。真理认识的本质只有一个,不能是多元的。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
10
和目的。理论一经形成对实践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指向不适当的对象,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它进一步正确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科学发展观能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4)认真学习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2.【答案要点】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的基础是实践。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是可靠的,而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而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两者各执一端,都是错误的。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也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这两种倾向都是主观主义的,都曾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我们要努力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
3.【答案要点】
(1)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者从意识、精神本身去寻找真理的标准,用认识去检验认识,否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尺度,把真理的标准变成主观的不确定的东西,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者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但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的标准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面,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包含着主观的因素。另一方面,实践虽然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又超越了主观认识的范围,是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人们在一定思想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如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那么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如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我国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对于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4.【答案要点】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首先,两者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相对真理是指真理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绝对真理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的。再次,人类的认识永远处在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过程中。 (2)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原理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证明,对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一切真理,必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前进,这又是其相对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3)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会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片面夸大马克思主义的绝对性、否认其相对性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又要反对片面夸大其相对性、否认其绝对性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错误。
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1)材料1中,作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材料2中,作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3中,作者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2)作者认为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大脑加工厂”的改造制作工作。
(3)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深刻地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详细地提出和论证了四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本题其他三个观点都有材料,唯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材料 2.【答案要点】
(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
(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
(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整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在真理问题上的观点是不同的。材料1是实用主义的,为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他们认为真理是人们主观估价的结果,认为只要对人们有用、有利,即使是荒谬透顶、子虚乌有的东西也是真理。这就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制造理论依据。
12
材料2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不能以人们的主观看法为依据,而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主观与客观一致的,它属于意识范畴。在主观意识范畴之内找不到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符合的标准。而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直接给人们以回答。从实践的特点看,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是联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纽带”,在实践中主观与客观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C 5.B 6.C 7.D 8.A 9.D 10.C 11.D 12.B 13.C 14.A 5.D 16.B 17.C 18.C 19.B 20.D 21.A 22.C 23.D 24.A 25.D 26.D 27.D 28.D 29.A 30.B 31.A 32.C 33.D 34.B 35.D 36.B 37.D 38.D 39.A 40.B 41.D 42.C 43.A 44.D 45.B 46.A 47.C 48.D 49.C 5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 AD 3.ABCD 4.ABD 5.BCD 6.AC 7.ABCD 8.AD 9.ABCD 10.BD 11.ABD 12.ABCD 13.ABD 14.ABCD 15.ABD 16.CD 17.ABD 18.ACD 19.ABCD 20.ABD 21.BD 22.ABCD 23.CD 24.ABD 25.AD 26.BD 27.ABD 28.A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正确。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2.【答案要点】
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3.【答案要点】
正确。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再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深刻地说明了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不同,说明了实践在创造社会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并揭示了唯物史观和旧历史观的本质区别。
4.【答案要点】
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社会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社
13
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任何个人都在历史发展中起这样或那样的作用,但作用的性质、大小、范围不同。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作了区分。凡是在社会中从事一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5.【答案要点】
错误。马克思主义根据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性质即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代表先进阶级利益,能够反映时代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发动的历史人物是指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人物。所以遗臭万年的人不能称为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6.【答案要点】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客观的,每一代人一生下来所碰到的都是现成的、既定的生产力,无法自由选择。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它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及其变革,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同样无法自由选择。
7.【答案要点】
错误。从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来看,国家是伴随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把阶级斗争控制在奴隶主剥削奴隶的社会秩序范围内而产生的,实质是为了保证和发展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独占的权力机构,是统治阶级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暴力机关。这就是说,国家不是各个阶级的代表而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是为了调节各个阶级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8.【答案要点】
错误。科学是指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中去,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在劳动资料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9.【答案要点】
正确。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落后,有的甚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10.【答案要点】
14
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每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只能在既定的、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并且要受到当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有限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本身就是要改变旧的条件创造新的条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不断地突破原来的限制中得到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将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没有止境,所以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又是无限的。
11.【答案要点】
错误。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新的生产力和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
12.【答案要点】
错误。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摧毁时,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尚会存在一段时间。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它没有绝对独立性,只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第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变化和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预见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第三,社会意识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发展却可能落后;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发展可能先进。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能互相作用,其中政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意识形式有巨大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后人总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材料,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2)重要性: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它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发展。它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及思想保证,也是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是抵制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重要武器,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要武器。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而且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精神面貌的大问题。
2.【答案要点】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发展较低,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又很不平衡,因此,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以与这种生产力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集体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意义
15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②在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③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因为首先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答案要点】
①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要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③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某个企业采取先进的技术,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在部门内部普及后,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就相应下降。
④当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这种因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
21
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3.【答案要点】
①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
②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4.【答案要点】
①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补偿。
②为了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马克思创立了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条件:第一,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的三个部分;第二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部类和Ⅱ消费资料部类。
③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以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④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形式,它只决定和影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而不影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也就是说,无论劳动生产率的高与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变。
②但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而每单位商品平均到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使用价
22
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这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对立运动的表现形式。
2.【答案要点】
①使用“机器人”或者先进机器设备,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益,其原因在于:第一,如果是个别企业使用了“机器人”,从而将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到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之上,那么该企业就可以得到超额剩余价值;其二,倘若整个社会普遍使用“机器人”或者先进的设备,则可以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产生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机器人”仍是一种机器,属于不变资本,是生产工具,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将其自身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像“机器人”之类的机器设备,在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发挥了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源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②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我们要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种深化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3.【答案要点】
①单个资本的扩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资本积聚,它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另一种方式是资本集中,它是将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②资本积聚的增大速度要受到剩余价值和社会财富的限制,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用资本集中的方法就快得多,资本集中可以迅速扩大单个资本总量。
③资本集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股份制,它的作用是在短期内筹集起大量的资本。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论述是一种比喻,它形象而深刻指出股份制在资本集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答案要点】
①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全社会总资本.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资本投入量×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在部门之间必然开展竞争。在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资本家必然将资本向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这样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由于资本量减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多。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要使同等资本得到等量利润,这种竞争才会暂时停止。
②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
23
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A 6.C 7.C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D 15.B 16.D 17.B 18.A 19.C 2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 5.AD 6.ABD 7.ABC 8.ABD 9.ABCD 10.ABD 11.ACD 12.AC 13.ABCD 14.ABCD 15.ABD 16.ABD 17.ABC 18.ABCD 19.AB 20.ABC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正确。①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②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③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答案要点】
错误。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①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以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②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③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3.【答案要点】
错误。自由竞争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①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
24
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②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等,以战胜对手。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③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答案要点】
正确。①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依靠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保证获取垄断利润规定的价格。垄断价格包括: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③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按高于商品的价值卖出商品,垄断低价是按低于商品价值买进生产资料。垄断价格虽然和商品价值不一致,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第一,垄断价格的基础仍然是商品的价值;第二,虽然单个商品的垄断价格和价值不一致,但是全社会商品总价格和全社会商品总价值相一致。
5.【答案要点】
正确。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私人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6.【答案要点】
正确。①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②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得到高额垄断利润。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第二,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第三,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③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④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7.【答案要点】
正确。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取代原始公社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都经历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
25
过程。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和革命形势,则要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较长历程,才能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④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发展和加深,靠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根本难以应付,这就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借助政府的各种反危机措施,来对付危机,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
第三,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得垄断高额利润,收入分配和财产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化,而这势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进而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第四,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讯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2.【答案要点】
①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第一,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第二,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三,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第四,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
26
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②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攫取了巨大利益和扩大了垄断实力的实质。
③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
④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3.【答案要点】
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②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动因主要有: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④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获得较大利益,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第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
27
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①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第一,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IBM公司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二,垄断产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竞争。IBM公司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掌握着大型计算机的技术,并垄断其市场,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第三,但是垄断产生后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 IBM公司在60和70年代在大型计算机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同时还存在多家公司与其竞争。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多家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导致计算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IBM公司垄断地位受到挑战。第四,竞争又产生新的垄断。随着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出现了更多新的垄断行业与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产生了新的垄断。
②IBM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随后多家企业涉足计算机行业,使竞争更加激烈,截至1980年,IBM仍在计算机行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后一度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经过其内部改革重新获得垄断优势。 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到1980年为止,IBM公司占据了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80%以上份额,毛利高达70%。
第二,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发生了改变,多家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加入竞争,让这一领域的竞争深度与广度大大增加。
第三,竞争手段更加多样。90年代IBM公司采取包括组织改造、资产重组、经营战略转移在内的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第四,竞争范围扩展到各个领域。IBM制定了全方位的战略目标,力图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五,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竞争逐步升级,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开放型系统”发展,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竞争在各企业与行业之间全面深入展开,促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内部组织改造、资产重组,降低生产成本,以保证企业垄断地位。
2.【答案要点】
①材料1反映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一段时期国有经济的较大发展,说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2反映的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发展中,中央政府支出比重的状况。这些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程度、范围是不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②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在于: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和较快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8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了以前资本主义所不具备的种种因素,例如国有制、国家干预宏观经济等;但另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它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答案要点】
①跨国公司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条件,绕过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导致国际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协作的加强,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
③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每个国家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关键是看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待,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危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应当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C 6.D 7.A 8.C 9. C 10.A 11.B 12.C 13.A 14.D 15.B 16.B 17.C 18.B 19.A 20.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D 2.AB 3.ABC 4.ABCD 5.ABCD 6.ABD 7.AB 8.ABC 9.AC 10.ABCD 11. ABCD 12.ABCD 13.ABC 14.AC 15. ABC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这是因为: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的革命的胜利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
29
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3.【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进行了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许多天才的火花。
但空想社会主义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还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还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4.【答案要点】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5.【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产生和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着人类的未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必然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反抗。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不会停止,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还需要进行更加艰苦的工作和斗争。
第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曲折前进的过程。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构成。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上,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体制等。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2.【答案要点】
30
正在阅读:
马克思练习册答案05-02
中国习网交互式电子教辅供应商招商06-03
小学回忆作文的开头04-01
企业会计准则第06号 - 无形资产03-11
记忆中的春节 - 观绍兴莲花落《大年三十》后回味春节09-29
备课研讨会记录05-19
森林的四季作文500字07-11
一张照片的故事作文550字06-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马克思
- 练习册
- 答案
- 行业授信指导意见
- 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教学总结
-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试题答案
- 路遥《平凡的世界》选择题试卷(经典)
- 孔雀东南飞习题
- MATLAB实验
- 行程 - 发车间隔 - 接送和扶梯问题
- 1.4集合的运算
- 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4月份联考数学(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
- 2014英语练习题
-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 C程上机题考试题2015春季学期
- 基于单片机的篮球计时计分器设计(C语言编程、含proteus仿真图)
- 钦州市养鸡专业合作社名录140家
- 2002年-2011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统计与概率
- EBH-90型掘进机整体结构设计 - 图文
- 单层轻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放任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害-个性化教育案例
- 红外变速球说明书
- 2015年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