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案)-高考历史二轮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8:32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考必备】专题0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1、世界被发现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2、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3、荷兰、英国等大国崛起的历程以及经验。 4、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5、站在世界文明史和全球的高度来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本专题主要讲述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西欧殖民扩张特点、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评价,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一、 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背景: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传播基督教是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影响,则是新航路开辟的一种思想动力。

过程:

航海家亨利王子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以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

经济方面: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使亚非拉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特别提醒】

如果说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宗教根源说明欧洲人有开辟新航路的强烈需求的话,那么商业危机则使欧洲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强烈需求”和“不得不”便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但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并不足以成大事还需要具备可能性,即客观、主观条件。

二、 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特征、影响 概况:

国家 区域 特点 结果及影响 1、 建立大型商业公司 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亚洲的

2、 发展银行信贷业 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荷兰 远洋贸易和对“新大陆”的

3、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强国 贸易

4、 抢占殖民地

1、 政府支持下的海盗掠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

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夺 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 洲占殖民地和建立贸易公2、 一系列的商业战争 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

司 3、 商业活动和殖民掠夺 4、 黑奴贸易 特征:

较多地表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主要表现:一是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二是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三是进行奴隶贸易。

影响:

一方面,欧洲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是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也促进、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此后一段时间的长期落后。

2、荷兰、英国等国家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三、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2)资本:

)市场:18世纪以后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的殖民殖民掠夺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3

帝国。(4)劳动力: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主要成就:蒸汽机的改良及其广泛应用。工业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方式(变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1)政治前提:欧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其市场条件。(3)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更高。

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其标志;内燃机、机械制造、石油开采等。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

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垄断资本家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的信条;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特别提醒】

(1)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也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作用。(2)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

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资本所具有的扩张本性。

形成的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等。 形成的过程:(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2)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重大作用:第一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第二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壮大。第三是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特别提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例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40)大航海时代(25分)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15分)

【答案】(1)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取深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差距。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表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使从船只大小、船队规模和配备来看,都要优于哥伦布船队。 ?郑和船队最多有200多艘,而哥伦布船队最多只有17艘。 (2)水平1: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ks5u

水平2:仅能指出部分的不同之处

?郑和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方式是和平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获取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

水平2: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是将郑和的船队与哥伦布的船队进行了对比,材料一突出的是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在规模上的差别。从材料中分析可以得出郑和船队的规模比哥伦布船队的规模要大很多,这种规模的差别体现在很多方面,有船只数目上的差异、也有人数上的差异,也有航行范围上的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出两者的不同,概括出这种不同的深层含义。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用材料加以辅证,把文化差异的原因挖掘出来。最终得出的结论要停留在物质和文化层面,这样才具有概括性。

【变式探究】(2015?课标全国?,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解析 17世纪60年代,随着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贸易的开展,东西方交流不断加强,东西方的贸易不断扩大,输出到欧洲的茶叶数量增多,盛产于东方的茶叶

逐渐成为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故选D。等级观念与茶叶的消费无关,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信息未体现,排除。

答案 D

【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 C

考点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例2.(2016年北京卷历史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

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8世纪荷兰的发展主要依靠商业资本,英国的发展主要依靠手工业资本,?正确;荷兰和英国是早期殖民扩张的代表国家,通过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英国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正确;所以本题选D项。?错误,英国是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ks5u

【考点定位】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荷兰和英国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欧洲、非

主要移出地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至18501846,1924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 年,黑奴约为年欧洲移出4800 万,1974年为947(5万,

人口迁移数量 1500万,为白万,1834,1941 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 人移民的4,5年亚洲移出 2(59%

倍 1200,3700万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

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0.(2014年北京文综37(1)(2))(22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材料二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的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河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

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阅读图1至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图1反映的是公元1400年之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2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开展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图3反映的是19,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4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也可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进步、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等角度角度进行阐述。ks5u

21.(2014年新课标2文综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目录A 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的成熟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第二章 (略) 国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 第二节 (略) 年版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 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答案】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所学相关知识的基本运用与对应该掌握的基本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这种开放性不同于以往的,材

料中的两个版本的目录的不同之处不只一处,所以答案可不唯一。材料中明显的不同之处还有目录A中没有把

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内容单列出来,而是做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来讲解的。有关原因问题,分析时首先从两则目录的出处来比较,分析整理出两则目录出版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概括原因。主要抓住目录A是文革时期的,目录B是改革开放后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这个本质上的不同来分析。

22.(2014年全国大纲卷文综2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答案】A

23.(2014年安徽文综21)199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对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因为在罗斯福新政下政府是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改变国有制”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08.html

Top